Ⅰ 如何運營一個裝修公司
運營一個裝修公司需要考慮多個方面,包括市場定位、價格策略、費用管理等。
產品內容單一 不夠豐富
傢具產品款式五花八門。然而,二三線市場的傢具企業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研發能力,都無法實現產品線的多元化。因而,產品線單一是企業的通病。盡管為了撐起專賣店,很多企業動起了OEM的念頭,但OEM一方面難以保證產品質量,另一方面價格上也沒有優勢。最要命的是售後服務沒有保障。一旦傢具產品出現問題,要換貨就非常麻煩。
部分傢具品牌不適合專賣店經營
一些品牌根本不適合做專賣店,但硬著頭皮去做,結果註定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比如一些單品廠家,傢具產品支撐不起專賣店,但卻不顧實際情況硬要去發展專賣,很快就支撐不下去了。廠家虧本,對經銷商打擊也很大,教訓確實慘痛。
單個品牌影響力不夠
在傢具行業,像聖象、大自然這樣能夠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企業實在太少了。專賣店講究的是品牌的號召力,只有在市場上能夠佔有一席之地並且具有良好聲譽的品牌才能建起一個有潛力的專賣店營銷體系。目前,各地區的專賣店數量實在驚人,但是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他們對一些小傢具品牌或莫名品牌專賣店缺乏信任感。
傢具產品附加值不高 利潤較小
只有較高附加值的商品才會提供較豐厚的利潤,品牌商品競爭力才能更持久。一方面,產品附加值高可以為專賣店提供較為優厚的利潤以增加合作穩定性、持久性;另一方面,產品附加值高可以為品牌公司提供較多資源,能保持或提升品牌形象以區別於一般商品。然而,由於很多傢具產品科技含量並不高,而且品牌嚴重缺乏知名度和美譽度,根本沒有什麼品牌附加值可言,經銷商想賣高價都行不通。
傢具經銷商經營觀念未變
以前都開雜貨鋪,眉毛鬍子一把抓。突然做單一品牌,心裡悵然若失,總覺得失去了很多賺錢機會。一旦有個風吹草動,信念就動搖了,又回到從前。這就是很多專賣店有專賣形象但並不真正專賣的原因之一。
Ⅲ 又有三位學霸將敲鍾!20萬到估值超20億美金,黑科技殺出一條血路
從20萬起家到估值20億美金,酷家樂如何用技術撬動家裝行業?
作者丨趙曉曉
編輯丨孔露嬌
圖源丨攝圖網
唐禎(宜家設計師)已經記不清楚,這是自己在酷家樂上設計出的第幾套方案了。
她口中的酷家樂,是一個線上家居設計平台,三位聯合創始人黃曉煌、陳航、朱皓曾是校友,畢業於美國公立常春藤院校UIUC(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曾在英偉達、谷歌、亞馬遜等頂尖互聯網公司供職,他們身上都帶著濃厚的技術基因。
2011年,黃曉煌、陳航創立了酷家樂,後邀請朱皓加入。平台最初只做在線設計工具,隨後不斷擴大產品和服務體系,開始提供營銷、生產、管理、供應鏈等場景的解決方案。作為家居設計軟體行業的佼佼者,酷家樂頗受資本青睞,平均每一年完成一筆融資,2019年估值超過10億美金,成為行業獨角獸。
2020年,酷家樂再完成新一輪融資,領投方為高瓴資本和Coatue,投後估值超20億美金。
近日,酷家樂被披露赴美上市的計劃,並已選定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作為聯席主承銷商,募資規模預計為5億美元,這三位校友的創業故事及其背後的豪華投資陣容也逐漸浮出水面。
酷家樂創始團隊
自左至右分別為CTO朱皓、董事長黃曉煌、CEO陳航
從矽谷回國創業
酷家樂的背後,是三位校友攜手創業的故事。
2008年,兩名浙大計算機專業畢業生黃曉煌、陳航選擇去UIUC深造,在赴美飛機上,他們遇到了同樣去UIUC留學的清華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朱皓。
彼時,中國家居軟體行業剛剛萌芽,哥倫比亞大學博士陳偉昌在美國成立了愛福窩(家裝互聯網O2O服務商)的前身——MyHome3D公司。而在國內,成立於1994年的圓方軟體(家居行業IT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一直在跳「獨舞」。
畢業後,黃曉煌和朱皓都留在美國做了工程師,陳航則選擇了回國。此時,中國線上家裝行業發展突飛猛進,開始有VC注意到並願意進行試探性的投資。這一年,在英偉達做軟體工程師的黃曉煌決定回國創業,並邀請校友陳航一起加入,他們東拼西湊20萬,在一間小房子里,靠著幾台二手設備,打造了酷家樂的原型。
創業不易,雖然黃曉煌與陳航在UIUC學習了圖形圖象渲染技術,但涉及到技術落地,他們仍然有些力不從心。2012年初,他們給朱皓打電話邀請其加入,當時朱皓在矽谷正值工作低潮期,於是很快回國加入。而同年,在圓方軟體擔任副總裁的蔡志森離職創業,與三個合夥人一起在廣州創辦了三維家。
黃曉煌看到了家居軟體技術背後的廣闊前景,想用技術解決家居行業痛點。他們在室內設計、建築、電影等行業進行市場測試後發現,快速渲染效果圖技術在家居行業的反饋是最好的,一些家居行企業也開始陸續來尋求合作。於是,他們順理成章地確定了這個方向。
2013年11月底,酷家樂正式上線, 平台為家裝設計師提供海量素材,包括戶型和傢具的三維模型以及10秒極速渲染的SaaS設計工具。上線不到三個月,微博上就有各種帖子熱烈討論這個新平台,酷家樂的知名度很快傳播開來。2014年4月,酷家樂成為全國最活躍的家裝社區。
酷家樂能夠取得快速發展,用戶量迅猛增長,一定程度上也趕上了互聯網的紅利。從2014開始,互聯網家裝行業大火,周建中創辦了數聯中國,崔健在北京成立了打扮家,在這之前,陳偉昌從美國回國成立了愛福窩。
一時間,家居軟體行業的賽道變得異常擁擠。但酷家樂憑借10秒極速渲染技術,在激烈的競爭中分得了一杯羹。
酷家樂辦公環境(圖源:網路)
靠什麼撐起IPO?
「技術改變世界」, 這是黃曉煌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從一開始,酷家樂就沒有將自己定位成一個家裝公司,而是一家技術公司。無論公司創始人還是公司產品,都透露著濃重的技術氣息。
創業初期,酷家樂通過口碑贏得客戶群體,選擇眾包的形式構建戶型圖圖庫。打開市場之後,酷家樂又做出了另一關鍵性的決定,選擇通用化而非個性化的SaaS服務。
「作為新成立的SaaS企業,我們需要扎實數據基座和標准化的產品架構,希望通用型功能能為更廣泛的中小企業服務。」陳航曾對創業邦表示。
2014年至2016年,是互聯網家裝最瘋狂的三年。 隨著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最初靠互聯網獲取新增用戶建立口碑的酷家樂,對家居產業化的理解也愈發深刻,試圖在產業互聯網風口下提供家居行業生態解決方案服務。
從2017年開始,酷家樂將發展重心轉移到了B端用戶身上,利用AR購物、VR場景等 科技 手段與林氏木業、美克美家等家居品牌展開合作。2018年,酷家樂推出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嘗試跨越設計端和施工端的鴻溝;隨後發布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從渠道、營銷、設計到生產、施工等環節全鏈路助力家居產業數字化升級。
從為設計師提供渲染工具,到為家居建材經銷商提供營銷工具,再到用數據、場景對家居、家裝、建材等環節進行深度賦能, 酷家樂始終將技術作為尖刀,一步步切入市場,構築自己的護城河。
如今,酷家樂在全國有三個研究中心:杭州研發中心、上海黃浦研究院和成都天府工程院,背後還有一支攻堅隊伍——KooLab,專注 探索 計算機圖形圖像學、AI人工智慧等全球尖端科研成果,推動大家居行業變革。
宜家設計師在酷家樂上的渲染圖(圖源:受訪者)
一線VC爭搶
技術是酷家樂最牢固的起始優勢,也是吸引投資人的關鍵底牌。
酷家樂一路走來,目前已完成至少8輪融資,其背後的投資陣容也越滾越大,包括IDG資本、GGV紀源資本、經緯中國、明勢資本、赫斯特資本、雲啟資本、順為資本、淡馬錫、高瓴資本、Coatue、線性資本等十餘家國內外一線基金。
酷家樂的融資故事,要從幾位創始人與Facebook早期員工王淮開始講起。
在2011年決定回國前,黃曉煌曾在矽谷找投資,但談了五六十個基金都不願投資給他。原以為回國融資會更順利,卻沒想到,在投資人門口排了一天的隊,得到5分鍾的介紹機會,投資人卻只用1分鍾就拒絕了。
風雨過後終見彩虹,黃曉煌、陳航、朱皓三人迎來了轉機。同為浙大校友的Facebook早期員工王淮,一直想要捕捉技術驅動型的創業公司,他很快成為酷家樂的天使投資人,還幫酷家樂牽線認識了時任IDG資本合夥人毛丞宇(現為雲啟資本創始合夥人)。2013年,酷家樂獲得了IDG資本數千萬元A輪投資。
酷家樂真正的轉折是在IDG資本進來之後。當時他們有兩個選擇方向,一個是2B,一個是2C,酷家樂本質上是一個工具,做2B方向是非常合適的,但毛丞宇給出的建議是做2C。隨後,酷家樂依靠C端積累起來的流量,開始為B端設計師、裝修公司提供SaaS服務,實現了家裝設計從工具到企業服務軟體的無縫銜接。
模式明晰後,酷家樂的融資之路也越來越順利。除了上面的天使輪和IDG資本的A輪投資外,2014年至2019年間,酷家樂共完成5輪融資。2019年,酷家樂完成由高瓴資本領投,順為資本、GGV紀源資本等跟投的D+輪融資後,估值超10億美金,一舉成為行業獨角獸。
酷家樂的最新一輪融資是在2020年,領投方為高瓴資本和Coatue,投後估值超20億美金,而此次新一輪投資,Coatue首次入局。相較於2019年D+輪投後10億美元的估值,酷家樂在短短一年內的估值再次實現翻倍。
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酷家樂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SaaS軟體銷售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2020年營收超過上億美金。
目前,酷家樂平台總注冊用戶超2500萬,商品模型素材超4000萬,日均生成渲染圖超500萬張,合作品牌企業超20000家,設計師遍布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家居市場整體覆蓋率超過70%。
如今,這個成立10年的家居軟體獨角獸即將赴美上市,顯然,酷家樂已經做好了准備。
「上市的關鍵在於酷家樂的戰略、業務、產品能不能做得更好,必須將新業務拓展到一定的比例,才能托起上市後的下一波高點。」黃曉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