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派」是什麼
歐派是家公司
歐派 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4年,2009年成立"廣東歐派集團",是中國整體櫥櫃行業的領先品牌,擁有國際化家居產品製造基地,極具競爭力的生產規模。歐派以整體櫥櫃為龍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包括整體衣櫃、整體衛浴、現代木門、牆飾壁紙、廚房電器等,形成多元化產業格局,是國內綜合型的現代整體家居一體化服務供應商。
歐派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為"廣州歐派廚櫃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正式成立"廣東歐派集團"。歐派是全國工商聯櫥櫃專業委員會會長單位、國家《住宅廚房》和《住宅整體衛浴間》標准編制單位,共獲得中國環境標志認證產品等國內外權威部門授予的60餘項認證和榮譽稱號。
歐派率先引進全球領先的德國豪邁柔性生產線,產品製造過程自動化、信息化、精細化三管齊下,確保產品從設計、開料、裁切、表面處理、裝配、運輸、安裝到服務每一環節都做到最好,保證高品質產品。原材料選用符合歐洲E1級標准環保板材,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理念和歐美前沿時尚設計的元素,為消費者提供高端產品,開創中國家居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局面。
㈡ 淘寶上有哪些好的傢具店
如果說性價比、和服務周全。推薦兩個牌子給樓主,巢木傢具(傢具風格以歐美法為主,做工精雕細琢、色調穩重大氣)、青春在線吉家(傢具風格以現代簡約、地中海、韓式田園為主,做工簡單大方,色調清爽宜人)。
㈢ 室內裝修分為幾類型
一般來講,裝修可分四種類型,經濟型、中檔型、高檔型、豪華型。
經濟型 就是人們常見的普通裝修,如,包門包窗、廚房衛生間鋪貼牆地磚、塑扣板或鋁扣板吊頂、少量水電改造、廚衛設施安裝、地面鋪磚或復合木地板、暖氣罩、窗簾盒、牆頂刷塗料。經濟型裝修事無巨細全靠自己去操心,有可能工藝質量和效果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或造成材料的浪費。
中檔型 這種裝修除了標准性的裝修內容外,還可以請設計師融入設計理念,居室有了設計主題及文化,為表現這個文化還會增加一些內容,如,藝術造型吊頂、文化主題牆、沙發背景牆、床背景牆以及一些很有特色的傢具。中檔型裝修可享受到裝修公司的一些服務,如,設計師陪您買主材、工程監理為您控制工藝質量、售後人員為您做好售後服務等等。
高檔型 這種裝修與中檔型裝修的區別主要在於設計、施工工藝和主材的材料檔次。高檔型一般會由有經驗的設計師提供設計方案、工藝精湛的特級施工隊施工以及售前售中售後所有環節員工及時、周到、完善的服務。例如:您想去市場上買些配飾,設計師也隨時幫您去參考,以達到整體效果一致,所用材料一般都是國內外知名品牌。如果您將自己的裝修定位為高檔裝修,您一定要充分考察裝修市場,選擇一些知名度高的公司,確定目標後再登門拜訪,要考察公司的實力和以往的業績,最好還要看一兩套他們正在施工的工地,從工地實際情況判斷他們所做的是否如他們所說的。
豪華型 豪華型的裝修實際上不僅僅是高檔的材料、嘆為觀止的效果、富麗堂皇的氣派,更應是一件獨具特色的、充分體現主人風格的藝術精品。這就要求設計師必須是具有多年室內設計經驗的大師級人士。有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能把握各種設計風格,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材料的選擇也相當精細,基本上都是精品級材料。做工要求相當高,都是有多年施工經驗的施工員,工地上有專門的施工管理人員為您把關,隨叫隨到的周到服務會讓人感覺原來裝修也可以如此輕松。豪華型裝修對裝修公司要求很高,在考察時您可以鎖定一些出類拔萃的公司,而那些中小型公司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
㈣ 我樂全屋定製哪種風格比較好
網友,你好!從5個方面來說一下:
1、環保方面:「EO」級標准,國家標准三倍,不用擔心甲醛問題。
2、設計方面:滿足不同喜好的人的需要。
3、售後:隨時能找到人。
4、設計師方面:很負責,裝修的時候不管幾點打電話都在線。
5、細節方面:連卧室安裝幾個插線口,都會設計好。
㈤ 怎樣選擇床墊
選擇床墊要注意這幾點:選擇大品牌、辨別氣味和外觀、看內部材料。
1、選擇大品牌
首先,選擇床墊時要盡量選擇大品牌,因為大品牌首先質量有保證,不會出現以次充好,而且大品牌從床墊的原料和設計都有專業的考量,選擇的餘地也更大。
2、氣味和外觀
其次,根據床墊的氣味和外觀。一般來說床墊的材料是布和乳膠等等。這些材料不會有太過刺鼻的味道,如果有明顯的味道,要注意可能是不合格產品。而且優質床墊表面光滑,沒有明顯的褶皺和線頭。
3、內部材料
最後,根據床墊的內部材料。如果床墊可以打開看到其中的內部材料,就能觀察其中是否干凈,看是否有發霉,彈簧生銹等等問題,還可以檢查其中支撐材料與產品介紹是否相同,避免上當受騙。
(5)夢之巢傢具屬於什麼風格擴展閱讀:
床墊的保養
1、用品質較佳的床單,不只吸汗,還能保持布面干凈。
2、不要經常坐在床的邊緣,床墊的4個角最為脆弱,長期在床的邊緣坐,容易使護邊彈簧損壞。
3、不要在床上跳躍,以免單點受力過大使彈簧受損。
4、使用時去掉塑料包裝袋,以保持環境通風乾爽,避免床墊受潮。切勿讓床墊曝曬過久,使面料褪色。
5、如果不小心將茶或咖啡等其他飲料打翻在床,立刻用毛巾或衛生紙以重壓方式用力吸干,用吹風機吹乾。床墊不小心沾染污垢時,用肥皂及清水清洗,不要使用強酸、強鹼性的清潔劑,以免床墊的褪色及受損。
㈥ 實木餐桌椅什麼品牌的好
Asnaghi Interiors
「Asnaghi
Interiors」原本是成立於20世紀初的一個小手工藝生產作坊,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創建者的進取型,(現如今)已使其成為一個工業生產化企業,能夠滿足最精美的私人訂制和室內設計訂單。品牌產品以其個性化工匠技藝,成為藝術風格傢具製造和裝飾專家,Asnaghi Interiors專注於生產寶貴的古典傢具,以及具有高度專業化的生產結構,其作品融合了傳統的木材加工文化與獨特的現實設計手法,逐漸被運用於高端新住宅區。Asnaghi
Interiors不斷努力尋找新的設計發展,對於精美精緻產品訴求的室內設計格調是Asnaghi Interiors公司的目標。
當Bentley Home驚艷亮相時,所有Bentley的粉絲都為此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興奮。眾所周知,Bentley在車壇始終是豪華大氣的優質典範,無論是車身設計還是內裝鋪陳等都流露出深厚的時尚底蘊,所以Bentley一直是高端買家的上乘之選。而此次跨界精品傢具,更是將Bentley頂級跑車的座艙內飾以及精湛的手工工藝和頂級材質甄選演繹得淋漓盡致。
㈦ 巢木傢具質量怎麼樣
巢木傢具,有了解過的。他們家做歐美法風格的傢具,網購傢具的產品質量么,個人覺得應該從色差、安裝送貨、買家評論這幾個點去衡量。我在這兒說好不好未免有些廣告嫌疑了,建議你去店子里找答案自行去衡量哦。
㈧ 紅木傢具品牌排行榜有哪些
紅木傢具最好的品牌是永琦紫檀,其次還有巧奪天工,友聯,年年紅。
中國頂級品牌的紅木傢具在中國有三家,江蘇的永琦紫檀,廣州的伍氏興隆,西安的盛百世紅木。這幾個品牌屬於紅木傢具的第一梯隊,三家都是只做直營店。
永琦紫檀的董事長是顧永琦,伍氏興隆的老闆是伍炳亮,盛百世紅木的董事長是樓增良,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家頂級品牌的老闆都是原來輕工部評選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永琦紫檀主營小葉紫檀和紫光檀,伍氏興隆主營寮國大紅酸枝,盛百世紅木主營寮國大紅酸枝、小葉紫檀。
㈨ 秦漢,唐宋,明清,室內陳設設計風格有何不同,急用啊
中國室內陳設唐和宋之間應該劃出一條明顯的界限。內容較多,字數限制只能說個大概了。
《中國風俗通史秦漢卷》P238-P258專門介紹秦漢時室內陳設:傢具內型包括箱櫃類傢具,座榻類傢具,幾案類傢具,寢具,屏障類傢具和雜類器具。(秦漢人喜歡坐在榻上,榻可以坐,也可以睡覺,榻和今天的茶幾差不多高。又秦漢人特別注重建築的風水,甚至高過了建築本身的實用價值。又秦漢時建房一般都一廳二室,不和其他的房連接在一起修建。)
進入漢朝時期,整個漢朝處於封建社會上升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到第一個鼎盛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使建築,工藝傢具產生顯著進步,漢朝傢具工藝有了長足的發展。,漢朝除了大規模建造宮殿,壇廟,陵墓外,貴族官僚的苑囿私園也出現,它們的興建興起共同推動了傢具的發展。既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又一個繁榮期,也是我國低型傢具大發展的時期。在繼承戰國漆飾的基礎上,漆木傢具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數量大、種類多,而且裝飾工藝也有較大的發展。漢代漆木傢具傑出的裝飾,使得漢代漆木傢具光亮照人,精美絕倫。此外,還有各種玉制傢具、竹製傢具和陶質傢具等,並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組合形式的傢具系列。那時,人們席地而坐,所用的傢具一般為低矮型,如:席子、漆案、漆幾等。隨用隨置,並沒有固定的位置。可視為中國低矮型傢具的代表時期。這一時期傢具的主要特點是:(1)大多數傢具均較低矮。(2)始見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時的端倪。(3)出現軟墊。(4)製作傢具的材料較為廣泛。具體來說,秦漢時期室內陳設格局風格和傢具的設計,製作,用材的特點有:
1 以床塌為中心的起居形式
住宅內各種房間的基本功能與傢具的陳設格局,我們在許多漢代的住宅建築明器、墓室壁畫和畫像石上都能夠看到。從許多住宅明器上的板門、交欞窗、窗內的帷幕、院中的曬衣木架,及墓室壁畫和畫像石上有描繪住宅內生活的場景,我們可以了解當時住宅室內的功能與傢具陳設。
大約東漢後期,隨著對西域各國的頻繁交流,北方少數游牧民族進入中原地區,打破了各國間相對隔絕的狀態,胡床逐由西城輸入,漸受歡迎。所謂胡床,就是可張可合,攜帶便捷,可以折疊的馬扎。以後被發展成可折疊馬扎、交椅等,更為重要的是為後來人們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礎。《益都耆舊傳》中有"鋸胡床,垂足而坐"之說。據《太平御覽》記載:"靈帝好胡床。"
床與榻在功能和形式上有所不同,床略高於榻,寬於榻,可坐可卧;榻則低於床,窄於床,有獨坐和兩人坐等。秦漢時僅供坐用,後衍化演變成可坐可躺。劉熙«釋名,釋床,帳»說:"人所坐卧曰床裝也,所以自裝卸也。長狹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小者獨坐,主人無二,獨所坐也。"
床榻在秦漢時期得到很大發展,床開始向高型發展。«益都耆舊傳»中說:"刺史每自坐高床,為從事設單席於地。"
榻也有大者。《三國吳志魯肅傳》載:「周瑜薦肅與孫權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乃獨引肅還,合榻對引密議天下事」。
從秦漢時期的壁畫,畫像磚,畫像石,漆畫,帛畫,雕塑,板刻中可以推斷,床榻是當時使用最多的傢具之一。
《後漢書徐稚傳》:「陳蕃為太守,不接賓客,唯(徐)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河北望都漢墓壁畫中「主記史」和「主簿」各坐一榻。兩榻形制,尺寸基本接近。腿間有弧形券口牙板曲線,榻面鋪有席墊。
陝西綏德大瓜梁漢墓出土的石刻門楣,主要端坐小榻,前有人跪拜。江蘇徐州洪樓村和茅村漢墓畫像石上,都有一人獨坐榻上,徐州十里鋪東漢墓畫像石中,有三人跪拜,一人端坐榻上的刻畫。河南鄲城出土的漢榻為長方形,四腿,長875毫米,寬720毫米,高190毫米,腿足橫斷面是矩尺形,腿間也有弧形曲線。榻面刻有隸書:「漢故博士常山大傅王君坐榻」。
床榻興起盛行,對其裝飾也悄然升溫。《釋名》載:「帳,張也,張旋於床上也」。可見,秦漢床上始施以床帳,冬設幔帳避暑,夏施蚊帳避蠅。
秦漢時期的屏風常與床榻配合使用。側有屏風,烘托有序,配合建築隔斷,起擋風,屏蔽,分割,美化室內空間的作用,而構安靜,穩定的空間區域氛圍和效果。榻屏是屏與榻相結合的新品種,標志漢代新興傢具的誕生。東漢李尤有一首《屏風銘》:「舍則潛避,用則設張,立則端直,處必廉方,霧露是抗,奉上蔽下,不失非常。「簡短數句,描述了當時屏風的狀態。
從漢代銅鏡的裝飾圖形中看出漢代的屏風多為兩面形和三面型。(《西京雜記》里記載有:」......雲母屏風,琉璃屏風,列寶帳於桂宮,時人謂之四寶宮。」)中的側寶屏風」等。
唐時期的室內陳設,和今天電視上看到的日本傳統生活方式幾乎是一樣的,唐人會客喜歡直接跪在地板上,有唐人會客飯前飲茶,飯後飲酒,如果不是吃飯時間,只會給水果或點心,不會給茶的。
《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P177-P231專講唐人建築與室內陳設。因隋唐時的坊市制度,因而,隋唐與漢不同,唐人都熱衷於建四合院,且喜歡採用中軸線和左右對稱分布。唐人建房迷信的同時,還注重養身,例如:「何為安處,曰非華堂邃宇,重茵廣榻之謂也。在乎南向而坐,東首而寢,陰陽適中,明暗相半。」
唐人傢具有很多,富人和窮人是不一樣的。重要的有:簾,帷,帳為這一時期重要的遮蔽物,屏風。地上有地衣,茵褥裝飾地板(估計這樣跪下來才不會那麼疼)。室內有繩床(可以躺下來得那種靠背椅),椅子。燈燭(唐人特別看重這玩意,社會上喜歡用蠟燭炫富。)其他的井欄,葯臼,食櫃,水槽,釜鐺,盆瓮等基本都家傢具備。還有特備重要的是幾案,唐人都喜歡跪在幾案前,幾案有大有下,有貴有賤,用途也大不相同。
隋唐傢具仍分七大類,即坐具、卧具、承具、憑具、庋具、屏具和架具。
圖11三彩陶塌(西安唐墓)2獨坐小榻(墩煌)3四齣頭官帽椅(敦煌)4圈椅(楊耀據唐《宮中圖》復原)5三彩錢櫃(西安唐墓)6椅(西安唐墓壁畫)7圈椅(唐《紈扇仕女圖》)8紈扇仕女圖(月樣杌子)9方凳(衛賢《高士圖》)10長桌及長凳(墓高窟第473窟壁畫)11屏風、案、桌、扶手椅(五代王齊翰《勘書圖》)12方桌(墓高窟第85窟壁畫)13住宅內的床(墓高窟第217窟壁畫)14桌、靠背椅、凹形床(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坐具
隋唐五代坐具十分豐富,並出現不少新品種。隋唐是席地坐與垂足坐並存的時代,繼續發展的坐具和新出現的坐具主要是為了適應垂足,如凳類、筌蹄、胡床、榻以及椅類等。
凳類坐具如四腿八挓小凳,見於敦煌壁畫。方凳見於章懷太子墓壁畫和五代衛賢高士圖。敦煌唐代壁畫嫁娶圖還繪有寬體條形坐凳,供多人同坐。還有一種圓凳,圓形坐面,下有凳腿,為西安西郊唐墓出土的彩陶說明唱俑所坐。這時新出現一種平面呈半圓形稱為「月樣杌子」的垂足坐具,在唐畫如《紈扇仕女圖》、《調琴啜茗圖》、《宮中圖》和《搗練圖》上皆可見到(圖2)。
筌蹄用竹藤編制,圓形,在南北朝時已出現在佛教活動中,隋唐流行於上層家庭。西安王家墳唐墓出土一件三彩持鏡俑就坐在這樣的筌蹄上,作腰鼓狀,上下端及腰部都有繩狀紋。筌蹄至五代演變為各式綉墩(圖3)。
胡床即馬扎,在隋唐繼續流行。眾多出土模型和壁畫顯示,隋唐的獨坐式小榻多為壼門式。還有一種可坐多人的長榻,唐代稱「長連床」,如敦煌莫高窟第196窟所繪二僧共坐一榻即是。
在兩晉南北朝時已透露出若干消息的椅子,至遲在唐代中晚期已經流行。當時多稱「繩床」,特別為僧尼修禪講經所必備。白居易詩雲:「坐倚繩床閑自念,前生應是一詩僧。」李白詩也說:「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這種可坐可倚的坐具實際就是椅子。稍晚在五代顧閡中《韓熙載夜宴圖》中有靠背椅。《舊唐書.穆宗本記》載:「長慶二年十二月辛卯,上見群臣於紫宸殿,御大繩床。」此種皇帝專用的大尺度繩床,可能就是寶座。
圈椅出現於中晚唐,造型古拙,可從《縱扇仕女圖》、《宮中圖》中見到。
卧具
隋唐卧具仍以床和炕為主。
四腿床是一般的床式,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一件,長2900毫米、寬1000毫米,高500毫米,用當地紅柳製成,上鋪柳條。敦煌唐代經卷本著色佛傳圖(藏大英博物館)描寫病者與死者靈魂升天情景,上繪一四腿床,與新疆出土的木床一樣。
壼門床為高級床,是隋唐傢具的代表類型。山東嘉祥英山一號隋墓壁畫繪徐侍郎夫婦共坐在一張壼門床上。床後立屏,兩側侍女侍立,床前有直柵足杌,二人倚斑絲隱囊,觀看雜戲舞蹈。其壼門空朗,上部曲線作小連弧形,連接兩側陡瀉的弧線,彎轉有力。床框厚實,下部托泥輕巧,造型很有韻味。壼門床至唐代更為成熟,壼門曲線簡潔有力,整體造型更趨勻稱舒展。莫高窟唐第217窟得醫圖,繪一貴婦坐於壼門床上,旁立侍女抱幼嬰等待醫士診病。敦煌著色佛傳圖上繪有摩耶夫人夜夢佛乘象入胎,夫人即卧於壼門床上。壼門床面積很大,占據室內很大空間,生活活動都在床上進行。《唐書.同昌公主傳》載:「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宅於廣化里,制水晶,火齊、琉璃、玳帽等床,悉支以金龜銀塹。」《隋唐佳話》:「太宗中夜聞告侯君集反,起繞床而步,亟命召之,以出其不意。」使用的都應是壼門床。
黃河以北,冬季寒冷,東北猶甚,多不用床而用炕。《舊唐書.高麗傳》載:「冬月皆作長坑,下燃溫火以取暖。」記載雖短,卻具有普遍意義。炕燃煤或禾,既取暖又用以炊事。
承具
隋唐承具處於高、低型交替並存時期。低型承具繼承兩漢南北朝已臻成熟的案、幾。高型如高桌、高案,處於產生和完善的過程中,數量尚不多。
低型承具供席地坐時用,較低,約高350~500毫米,隋唐時仍廣泛使用,如低案、翹頭低案等(圖4)。
高型承具為垂足坐或站立時所用,較高,約650~880毫米,隋唐時有所創造和發展,新品種如桌類,同椅類傢具一樣,對以後造成很大的影響。
莫高窟晚唐第85窟壁畫楞伽經變繪有兩張方桌,結構形式相同,均為方形桌面,四隅各一腿,直接落地,腿間無牚,造型簡朴,沒有任何裝飾,注重功能。從圖中屠師和狗的比例來看,桌高約800毫米,是迄今最早的方桌形象。
敦煌唐代壁畫彌勒下生經變嫁娶場面常繪有宴飲情狀:帷幄中置一條形桌,四面垂帷,桌上布陳杯盤匙筷,男女分坐左右,從所繪尺度,桌長約2500~3200毫米。此桌與條凳共用,已為垂足坐式,為高型長桌,但因有桌幄腿部結構不得見。但有的壁畫所繪長桌結構十分清楚,桌下立四條直腿,腿間無牚,其簡朴情況與壁畫所繪方桌一樣。唐代尚無「桌」字,當時可能稱為「台盤」。唐貞元十三年《濟讀廟北海壇祭器碑》記雲:「油畫台盤二.一方五尺,一方八尺。素小台盤一。」唐尺一尺約合300毫米,則上述之桌一為1500毫米、一為2400毫米,似指長度,應屬長桌。
莫高窟盛唐第103窟維摩詰經變繪維摩詰坐在拔高的帶斗帳和圍屏的壼門小榻上,手持麈尾,倚弧形憑幾。榻前置一幾頗高,為與低型幾案區別,姑且名曰高幾。此高幾畫得相當仔細,幾面由四塊木板拼成,上繪清晰的褐色木紋,兩端安翹頭。幾兩側曲形柵足上曲下直,排列較密,下有貼地橫柑。此圖形象說明幾案是隨坐具的加高而加高的。唐代高幾國內尚無實物,但日本奈良正倉院收藏了一件相當於唐代的高幾,與敦煌莫高窟第103窟不同的是直形柵足,不排除是遣唐僧從中國攜歸之物。
傳世繪畫《宮樂圖》繪出唐時宮庭宴樂場面,當中置一壼門大案,兩側各有兩位婦女坐在月樣杌子上,還各有兩個空置的月樣杌。案面長方,漆成方格網狀,有大邊和抹頭,轉角為委角,飾以銅角花。案正面有壼門三洞,從人數看側面應有六洞,近地處有交圈的托泥。在受力構件上作出壼門曲線,說明受力構件與牙板尚未分離。因是宮中使用之物,造型和漆飾頗富麗豪華。傳唐閻立本《北齊校書圖》的壼門大榻,與此大案結構、造型相近。
壼門大案從東漢和南北朝的坐榻及床演變而來,在唐代發展成熟。從繪畫及壁畫可知,帶有壼門的傢具在唐代使用很廣,不僅用在承具如大案、小案、雙層案上,也用於坐具與皮具,五代仍有延續,至宋則為新的、更簡便和省工省料的樑柱結構所代替。
憑具
隋唐憑具沿習兩漢南北朝,有直形憑幾、弧形憑幾和隱囊。
河南安陽隋張盛墓出土有直形憑幾模型,幾身截面梯形,腿和底村連成一體呈「山」字形,並在中部飾兩道弦紋。日本正倉院所藏唐代憑幾造型與此大體相類。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一件木質憑幾(考古報告誤為琴幾),上繪漆畫,是目前為止國內僅有的隋唐憑幾實物。幾面一字形,兩端抹成弧狀,木胎加彩漆繪並嵌螺錮,面上界分為七塊,兩端漆飾已脫落,中央五塊尚清楚可辨,繪團花、折枝花和騰飛小鳥。雙腿中部較細,上下兩端擴大為方形,腿下有底村。底村兩端抹圓,與日本正倉院所藏唐代憑幾造型幾乎全同。
弧形憑幾產生於東漢末,多流行於長江下游,隋唐仍在使用,但已近尾聲。河南隋代張盛墓出土一件陶質弧形憑幾模型,弧形扶手截面梯形,三曲足為獸腿。山西省博物館藏有一件唐開元七年(719)石雕天尊像,右手執扇和拂塵,左手扶曲形憑幾,幾腿為弧鵠,可見其使用情況。敦煌莫高窟初唐203窟壁畫維摩詰圖,維摩詰坐於壼門式小榻上,上覆斗帳,右手執麈尾,前置弧形憑幾,幾腿亦為獸腿形。
隱囊即巨形靠枕,隋唐上承南北朝「斑絲隱囊」,無大變化。山東嘉祥英山一號隋墓壁畫繪有墓主徐侍郎夫婦坐於壼門式床上,其婦身後即倚靠一件隱囊,其體量、造型都與唐孫位《高逸圖》一樣。《高逸圖》繪山濤、王戎、劉伶、阮籍四人。山、阮都倚著隱囊。王維(酬張諲)詩也提到隱囊:「不逐城東游俠兒,隱囊紗帽坐彈棋。」普通百姓使用的隱囊比較簡單,稱「布囊」。《續玄怪錄》卷四雲:「斜月尚明,有老人倚布囊坐於階上,向月檢書。」
(扶風法門寺出土的唐代銀案)
庋具
南方庋具多用竹材,如笥、櫥、箱、籠;北方多用木材,如箱、櫃、匣、櫝。因選材不同,加工工藝也不一樣,造型也有差異。
唐代箱有木質、竹質、皮質三種,且有長方形和方形盝頂之別。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八重寶函(銀箱),外幾重皆為盝頂式(圖5)。
苟以竹或萑葦為之,是用以盛衣物、書畫、飯食的矩形盛器。《大唐新語》卷四謂:「則天朝,恆州鹿泉寺僧凈滿有高行,眾僧嫉之。乃密畫女人居高樓,凈滿引弓射之狀,藏於經筒,令其弟子詣闕告之。」《隋唐嘉話》記虞世南曰:「昔任彥升善談經籍,時稱為五經筒。」
隋唐的櫃多為木製,以板作櫃體,多橫向放置,外設櫃架以承托,有衣櫃、書櫃、錢櫃等不同稱謂。櫃與箱、匣的不同在於體積較大。《開河記》雲:「大業中,詔開汴渠。開河都護麻叔謀好食小兒。……城市、村坊之民有小兒者,置木櫃,鐵裹其縫,每夜置子於櫃中,鎖子。全家秉燭圍守。」《朝野僉載》與《酉陽雜俎》都記有櫃中藏人的類似故事。
書櫃也稱「文集櫃」。白居易《題文集櫃》詩曰:「破柏作書櫃,櫃牢柏復堅。收貯誰家集?題雲白樂天。……自開自鎖閉,置於書帷前。」有的書櫃用珠寶玉石裝滿,《杜陽雜編》曰:「武宗皇帝會昌元年渤海責瑪瑙櫃,方三尺,深色如茜,所制工巧無比。用置神仙之書,置之帳側。」唐尺有大、小尺之分,據《唐六典》,日常用尺為大尺,一尺約合296毫米,三尺方櫃長寬各約890毫米。
文獻中也有關於錢櫃的記載。《唐書》記:「王伾茸無大志,唯務金帛寶玩。為大櫃,上開一孔,使足以受物。夫妻寢止其上。」能容兩人睡卧其上,可見甚大。「上開一孔」就是在櫃的上面開投放錢幣的小孔。西安王家墳唐墓出土一件三彩釉的錢櫃,由六塊板組成。兩側板略高了櫃面,兩端有三角形翹起為飾。上板前沿中間設一小門,靠里端開有一個足可以投拋錢幣的一字孔。小門可以抽開,門板側面釘鈕頭鍋。前面立板也釘鈕頭,可以鎖住。櫃架於四角呈矩尺形的櫃托上,懸空防潮,不使錢幣銹蝕。在櫃體和托架上都有帽釘狀凸起裝飾。櫃體正面設兩個圓形獸面,櫃體兩側也各設一個,除裝飾外,似乎還示意辟邪(圖6)。
櫥也供貯食藏物,一般為豎向,並常設抽屜。《癸辛雜識》曰:「昔李仁甫為長編,作木櫥十枚,每櫥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聞必歸此匣,分月日先後次第之,井然有條。」《雲仙雜記》:「許芝有妙墨八櫥,巢賊亂,瘞於善和里第。事平取之,墨已不見,惟石蓮匣存」,是藏墨之櫥。《廣輿記》:「庾易,……長中袁錄慕其風,贈以鹿角,書格,蚌盤,牙筆,易將連理幾竹書格報之。」此雲「書格」,即書櫥。
具
隋唐屏具有座屏、折屏兩種,不僅擋風,還能分隔空間,襯托主體。在屏風上作畫題字更可襯托氣氛。
隋唐已大量用紙,屏風扇一改過去在實板上作畫的做法,而以縱橫木梃形成田字框架,在兩麵糊紙,再在紙上作畫題字,正如白居易《素民間謠》所雲:「爾今木為骨兮紙為面」。迅速發展中的隋唐山水、花鳥畫,自然會用之於屏風,於是,張藻松石、邊鸞花鳥都成了屏風畫的熱門,與漢晉南北朝屏風畫的人物故事和或純裝飾的漆屏不同。
折屏無下座,由多數扇組成,互成夾角立於地上。屏扇都取雙數,盛唐後多為六扇,即所謂「六曲屏風」,李賀詩雲「周回六曲抱銀蘭」。扇與扇之間用絲繩或稱為「屈戍」、「屈膝」、「交關」等(即今所稱「折鐵」、「合頁」或「搭鉤」)的金屬件相連。唐墓壁畫和日本正倉院所存「羽毛篆書屏風」、「羽毛文書屏風」、「羽毛少女屏風」及「唐草夾擷屏風」等實物,都是唐代六曲屏風。折屏一般較矮,約高1200~1650毫米,先用較寬的木條作出四個邊框,框中用木格做成日、目或田字格,再於其上糊紙、絹、紗或夾纈織物,或單面或雙面。
座屏以下有底座,不折疊,與折屏有別,因需空面居中,故扇數多為奇數。《唐書.魏徵傳》雲:「征上疏有言疏奏。帝曰:『聯今聞過矣,方以所上疏,列為屏障,庶朝夕見之。」,《通典》:「太宗疏督守之名於屏,俯仰視焉,其人善惡必書其下,州郡無不率理。」《唐書舊記》:「元和四年秋……,御制前代君臣事跡十四篇,書於屏。」這些大多是座屏。莫高窟盛唐第217窟壁畫得醫圖和第172窟壁畫凈土變都有座屏,前者為獨扇獨幅屏芯,後者為獨扇三幅
架具
隋唐架具有衣架和書架。
隋唐衣架基本形象是高植兩腿,中連以賞,上方有長形搭腦承架衣服,或木或竹。唐貞元十三年《濟讀廟北海壇祭器碑》有謂:「竹衣架四,木衣架三。」沈銓期詩雲:「朝霞散彩羞衣架,晚鏡分光劣鏡台。」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中也繪有衣架。
書架大致是四腿落地,中連數層擱板,上存書籍、書卷。白居易《書香山寺》詩雲:「家酲滿缸書滿架,半移生計入香山。」唐.楊烱《卧讀書架賦》雲:「兩足山立,雙鉤月生。從繩運斤,義且得於方正。量枘制鑿,術乃取於縱橫。功因期於學術,業可究於經明。不勞於手,無費於目。開卷則氣雜香芸,掛編則色連翠竹。」唐代書架的形象見於山西高平海華寺壁畫,修行的草廬內有一個書架,四腿落地,中橫擱板,上擱書卷和僧人日用什物,下為壺門立板,類似以後的博古架。
二傢具的裝飾
大體有出木類和漆飾、鑲嵌等類,有淡雅和富麗兩種不同取向。
出木類即在木面飾以桐油,或索性白茬,樸素無華,多為平民施用,士大夫追求返樸歸真,也常用此,稱「素幾杖」,白居易《素屏謠》曾有描寫。「素幾杖」也包括單一色漆。
唐代傢具漆飾繼承兩漢南北朝,又吸收各族及異域文化,從而形成開朗、豪邁、富麗的風格。其花紋前期以忍冬紋、折枝花和鳥紋為主,還有聯珠紋、雙獸紋。後期為之一變,忍冬紋很少見而流行團花和纏枝花等花鳥圖案。唐代漆飾手法則有彩繪、螺嵌、平脫、密陀僧繪等,並新創了雕漆工藝。
金銀平脫是從漢代貼金銀片發展而來,做法是用極薄的金銀片剪成圖案,貼於器上,然後塗二三層漆,經研磨使金銀片顯露,成為閃光的紋飾。金銀平脫是唐代工匠的創造,盛行一時,成為帝王享用的高級器物。《酉陽雜俎》曾記曰:「安祿山恩寵莫比,賜齎無數,其所賜品目有:金平脫犀頭匙筋、金銀平脫隔餛飩盤、平脫著足疊子、銀平脫破觚、銀平脫食台盤。又貴妃賜祿山金平脫裝具、玉合、金平脫鐵面碗。」
螺錮應用於漆木器,在唐代有很大發展,有的在螺錮上加淺刻,增加表現層次。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一件嵌螺錮木雙陸局,長28厘米、高7.8厘米,曲尺形腿,腿間開壺門光洞,下有托泥。盤兩長邊中間為月牙形城,左右各有六個螺錮花眼。盤中間有縱、橫格線各兩條,圍成畫面,上嵌雲頭、折枝花和飛鳥螺錮,總體與日本正倉院藏雙陸局相似。
雕漆是唐代新創的裝飾技法,是在木胎上先平塗薄漆數十道,再雕刻漆層成形。戰國有類似做法,但是先在木胎上雕刻成形,然後上漆,與唐代不同。
彩繪是漆飾的主要技法,為歷代普遍使用,唐代亦然。唐代傢具上的彩繪可從傳世唐畫如《宮中圖》、《宮樂圖》、《紈扇仕女圖》、《搗練圖》上的壼門大案、月樣杌子和圈椅等傢具上看到。
到宋代,以漢人為主的社會,就和我們在電視劇里看到的那種古人的生活方式基本一樣的了,高屋建瓴,立式傢具,桌子,椅子,凳子。
《中國風俗通史宋代卷》P157-P200專講宋代建築和室內陳設,宋代首先是樑柱式框架結構取代了隋唐史的箱型壺門結構。宋代傢具有:被褥和幄(相當於現代在床四周支起來的罩子),枕席(枕頭),席子,燈和蠟燭,扇子,鏡子,唾壺,溺器,暖水瓶,暖足器,各種香(熏香),掃帚,地衣等等。
又宋及以後的朝代傢具都有專書例如: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0年 邵曉峰著《中國宋代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