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正確去鑒定明清朝的傢具
分清明清傢具:一件明清傢具要從材質、年份、完整程度和精美程度諸多因素考察判斷,單以一個因素來獨立判斷是不科學的。確定老傢具的材質可以通過觀察木紋來確定,有些材質,比如中式傢具常用的雞翅木、紫檀、櫸木、杉木、老紅木和西洋傢具常用的柚木、橡木等還是容易識別的;也可以用指甲在暗處掐一下,根據材質的硬軟來確定品種;也可以掂一下分量。如果你積累了一定經驗的話,通過以上3個方法大致可確定材質。除了材質之外,年份也是決定老傢具價值的重要因素,對發燒級的藏家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所以,對老傢具的式樣和紋飾你心裡要有個譜。通過考察式樣可以估計它的年份,有些式樣非常奇特,一般圖錄中沒有收入,就要提防點。
另外,為了提高古代傢具的身價,投機者有時會任意更改原有結構和裝飾。如有人認為,凡看上去比較素的明式傢具年代可能較早,結果投機者就把一些珍貴傳世傢具上的裝飾故意除去以冒充年代較早的傢具。在普通木材製成的傢具表面貼皮子(即包鑲傢具)偽裝成的硬木傢具,做工精細者外觀幾可亂真。包鑲傢具的拼縫處,處處以上色和填嵌來修飾,但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傢具出於功能需要(如琴桌)或是其它原因,不得不採用包鑲法以求統一。用鼻子嗅也是一個辦法。新仿的傢具有刺鼻的油漆味,而老傢具沒有,只有一種悶在老屋裡的陳宿味或者淡淡的霉味,如果是優質的木材,還會散發出特有的香味。鑒別老傢具一定要看面板下面,但還有些新仿傢具為了障人耳目,會在面板下用黑漆塗抹一層,使人看不出新舊。看到如此處理的面板你應該在心裡打個問號。
⑵ 怎麼辨別哪些是名貴紅木傢具啊
這樣,你先了解一些紅木傢具常見的作偽手段,然後多了解一些紅木傢具品牌,像行內比較好的友聯為家、年年紅、老周紅木……這些,辨別這些就是件很容易的事了,我就告訴你幾點常見的作偽手段吧,希望可以幫你些些
假冒良木
利用硬木傢具的材種不易分辨的特點,以較差木材製作的傢具,混充較好木材製作的傢具。中國古代傳統傢具的製作材料,如紫檀、黃花梨、花梨、鐵力、鸂鶒木,如遇上述種種特殊條件,就更易冒充了。此外,即使自然色澤與高檔木料不一致,投機商也會恣意改變本色,冒充高檔傢具。由於時尚的不同,大約在清中期至本世紀30年代,因受宮廷權貴、封建文人雅士的高睞,硬木傢具貴黑不貴黃,所以做假的木料大多被刷成黑色,以冒充紫檀。30年代開始,人們對傢具的審美觀有所變化,開始崇尚自然色澤和紋理。於是,具有漂亮木紋的黃花梨木色,身價驟增,且被大量冒充。當然,對傢具的改色,傢具商也是很靈活的,同一時代里做假的木色,絕不止一種。
拼湊改制
許多古代家顫豎閉具往往因保存不善,構件殘破缺損嚴重,極難按原樣修復,於是就有人大搞移花接木,移植非同類品種的殘余結構,湊成一件難以歸屬、不倫不類的古代傢具。但是,這種非驢非馬、既少實用價值又缺收藏價值的古代傢具,一般人極易上當受騙。上述作偽手法,也見於把架子床改成羅漢床。架子床因上部的構件較多,且可拆卸,故在傳世中容易散失不全。傢具商常用截去立柱後的架子床座,三面配上架子床的床圍子,仿製成羅漢床出售。
以常見品改罕見品
之所以要利用常見古代傢具品種改製成罕見品種,是因為,"罕見"是古代傢具價值的重要體現。因此,不少傢具商把傳世較多且不太值錢的半桌、大方桌、小方桌等,紛紛改製成較為罕見的抽屜桌、條案、圍棋桌。實際上,投機者對古代傢具的改制,因器而異,手法多端,如果不進行細致的研究,一般很難查明。
化整為零
利用完整的古代傢具,拆改成多件,以牟取高額利潤。具體做法是,將一件古代傢具拆散後,依構件原樣仿製成一件或多件,然後把新舊部件混合,組裝成各含部分舊構件的兩件或更多件原式傢具。最常見的實例是把一把椅子改成一對椅子,甚至拼湊出4件為堂,詭稱都是舊物修復。此種作偽手法最為惡劣,不僅有極大的欺騙性,也嚴重地破壞了珍貴的古代文物。我們在鑒定中如發現被鑒定的傢具有半數以上構件是後配的,就應考慮是否屬於這種情況。
更改裝飾
為了提高傢具的身價,投機者有時任意更改原有結構和裝飾。如有人認為,凡看上去比較"素"(無裝飾、雕飾)的明式傢具,年代可能較早。結果就把一些珍貴傳世傢具上的裝飾故意除去,以冒充年代較早的傢具。這種作偽的行為,同樣也是一種破壞。
貼皮子
在普通木材製成的傢具表面"帖皮子"(即包鑲傢具),偽裝成硬木傢具,待價而售。包鑲傢具的拼縫處,處處以上色和填嵌來修飾,做工精細者,外觀幾可亂真。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傢具出於功能需要(如琴桌,為了獲得良好的共鳴效果,需採用非硬木做框架),或是其他原因,不得不採用包鑲法以求統一,不屬作偽之列。
掉包計
採用"調包計",軟屜改成硬屜。軟屜,是椅、凳、床、榻等類傳世硬木傢具的一種由木、藤、棕、絲線等組合成的彈性結構體,多施於椅凳面、床榻面及靠背處,明式傢具中較為多見。與硬屜相比,軟屜具有舒適柔軟的優點,但較易損壞。傳世久遠的珍貴傢具,有軟屜十之八九已損毀。由於製作軟屜的匠師(細藤工),近幾十年來日臻絕跡,所以,古代珍貴傢具上的軟屜很多被改成硬屜。硬屜(攢邊裝板的硬性構件),原是廣式傢具和徽式傢具的傳統做法,有較好的工藝基礎。若利用明式傢具的軟屜框架,選用與原器相同的木料,以精工改製成硬屜,很容易令人上當受騙,誤以為修復之器為結構完整、保存良好的原物。
改高為低
為適應現代生活的起居方式,把高型傢具改為低型傢具。傢具是實纖液用器物,其造型與人們的起居方式密切相關。進入現代社會後,沙發型椅凳、床榻大量進入尋常百姓家。為了迎合坐具、卧具高度下降的需要,許多傳世的椅子和桌案被改矮,以便在椅子上放軟墊、沙發前作沙發桌等。不少人往往在購入改制後的低型古代傢具時,還誤以為是古人流傳給今人的茄裂"天成之器"。
⑶ 很多商家用苦楝木冒充紅木,要如何區分
眾所周知,因為紅木原材的稀缺性、工藝的繁復性,所以紅木傢具向來以「貴」著稱。如果不是真材實料,不賣材料,也不賣工藝,只靠造假的「手藝」,那對部分黑心的廠家來說,賺錢真的是太容易了!畢竟真正懂紅木傢具的消費者不多,但貪便宜的人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