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圓明園的毀滅之前的照片與資料。毀滅後的也要
圓明園是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名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的佔地面積共計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朝時期每逢酷夏,當朝皇帝便會攜帶親眷遷居圓明園,在園內處理政務,因此圓明園也被稱之為「夏宮」。
圓明園始建於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康熙為之題匾「圓明園」,「圓明」為雍正法號。
值得一提的是圓明園因為沒有具體的統計檔案,因此當年圓明園內究竟珍藏了多少奇珍異寶至今仍舊未有定論。
圓明園的毀滅則發生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1860年10月6日攻入北京地區的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而此時圓明園內只有二十餘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
當晚七時左右,圓明園被徹底攻佔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次日英法聯軍開始在園內大肆劫掠,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也因此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