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居士該如何持邪淫戒律
具體而言,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你不是做了五戒儀式的居士,就沒有犯戒一說。那麼你跟老公有沒有發生關系,都不屬於犯戒;這跟你念不念大悲咒是沒有任何關系的。除非是你在你老公跟你發生關系時,你還念大悲咒,這也不是犯戒。
第二種情況:你已經是三皈五戒的居士,那麼就要注意了。根據佛教戒律,對於在家弟子的性生活,規定了非人、非法、非支、非時、非處、非量、非理七大方面的內容,你這樣理解顯然是完全不懂,我一一解釋給你聽:
1、非人:你老公是人類,還是你正而八經的配偶,這一條肯定不會犯。
2、非法:對象不可以是出家人或沒有出家但正在受八關齋戒等其他戒律的人。這一點你也沒有犯。
3、非支:這個好解釋但難以啟齒,就是必須在正常廳基的通道發生關系,其餘的地方如口、肛等處不可以。
4、非處:不可以在寺院、佛堂以及大眾面前(估計很少人敢這樣做)發生關系;
5、非量:州團做得太多也不好,一夜七次郎是要杜絕的。
6、非理:譬如和未經認可的人發生關系,包括一夜之情都屬於邪淫。
7、非時:這個最復雜,是指不在規定的時間內性生活,就是犯了邪淫,其中包括了夫妻在日升之後、日落之前扮跡謹也就是白天這一段時間內的性行為、每月的十齋日(農歷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乃至三十)、每年的陰歷一月、五月、九月、八王日、佛菩薩聖誕日、父母祭日、妻子產前、產後這些時間內,在上述時間內的性生活,都屬於邪淫。避開這些時間,還是可以和老公親熱的。
2. 在家居士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在家居士一般需要受持五戒。因為五戒是佛教所有戒律的基礎,其前四條屬於性戒,即不管受不受戒犯了都有惡果,簡單解釋如下:
1、不殺生戒:如果知道是有生命的眾生,而起了殺害對方之心,並且具體實施了這種行為,造成了對方死亡的結果,就叫殺生。如果不做此事,叫不殺生戒;
2、不偷盜戒:知道不是自己的物品,而起了偷盜之心,並且把物品拿走,使物品離開了它本來的地方,歸我所有,就叫偷盜。如果不做此事,叫不偷盜戒;
3、不邪淫戒:不符合世間法律的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以及合法配偶在非時、非處、非道處交合就叫邪淫。如果不做此事,叫不邪淫戒;
4、不妄語戒:為了欺騙他人,隱瞞事實,而說虛假的語言就叫妄語。如果不做此事,叫不妄語;
5、不飲酒戒:酒有三種,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葯酒,若干若濕,若濁若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起三十六失。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2)在家居士破戒擴展閱讀:
破戒過失:
因為清凈持戒可以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破戒之後所得的過失也會招感無窮的惡報。如同一個解犯了國家的法律,其人要受到法律制裁一樣,而受戒之人,破戒後同樣會受到因果規律和護法神的制裁。
在佛弟子中,不論在家,出家,破戒的過失有差別,但破根本戒的過失都是相同的,因為在因果前面人人平等。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須具足持守的,否則就不能達到解脫的目的。《法華經》雲:「精進持凈戒,猶如護明珠。」我們受持五戒後,就應該好好受持,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經又雲:「信為能入,戒為能度。」
我們學佛是為求解脫而來,就必須如法持式,從而斷除現有的煩惱,亦能銷熔未來的結使,完善人格,得大自在。現在文明的貢獻雖然滿足了人們不斷增長的膨脹物慾,從另一方面說受文明引導,人們用智力控制自然,為講求功利生產越來越多的商品似乎成為人生活的最高目標,人設計機器,機器又來設計人。
個人被強烈的自我中心,以及對權力和財富的不滿足所吞並,一切以我為中心,乃至「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了當時的享受,不顧一切違犯戒行,損失人格,故《福蓋正行經》雲:「破戒之人,無所堪任,如彼破車,無能運載。」
不但毀了佛弟子自身的名譽,也破了許多善信者的信心,尤其糟糕乃是損壞了三寶的尊嚴。
3. 居士戒有哪些
居士戒主要有五戒,即殺戒第一、盜戒第二、淫戒第三、妄語戒第四、酒戒第五。
居士戒亦稱近事男律儀,此為本從圓備能生近事律儀之因而得,承認乃至命終承斷近事律儀所斷相違晶之出離戒。
居士五戒是釋迦牟尼佛為在家修行的弟子制定的戒律, 居士五戒的內容在顯宗和密宗里沒有什麼區別。不殺生不僅是佛教的戒律,有些殺生行為世間法律也不允許,在家居士應該都可以受持這條戒律,做到不難。
若有明確的殺害動機,有具體的殺害對象,實施了殺害行為,並結束了對方的生命,就構成完整的殺生行為,若未懺悔清凈此惡業,則須承受完整的殺生果報。沒有親自實施,但指使他人實施殺生的行為,斷眾生的性命,也屬於殺生,過失一樣。
盜戒規定得非常細微,它的對象是所有不屬於自己的財產,包括個人財產和公有財產,即有主財產。對不屬於自己的財物生起盜取的心,實施了盜取的行為,使這些財物離開了本來所屬的地方,並且價值超過一定的數額,就破盜戒。自己生起盜心,教他人去實施盜的行為,也破戒。
做生意時,故意欺騙對方、騙取錢財或者偷稅漏稅、偽造發票等等,這都破盜戒。對於盜戒所確定的數額可能有不同的說法,但都非常細微。
守持盜戒有一定難度,在受持這條戒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是否受持。能夠守持的話,可以受戒,不過我想老年人應該都能受。
邪淫指與合法配偶以外的人有不凈行,與合法配偶,在白天等不正當的時間、以不正當的方式或在佛像、佛經、佛塔等三寶所依的旁邊等處行不凈行,
女性生理期間或者在守持八關齋戒時做不凈行,也破戒。談到這條戒律時不要不好意思,這是為了講佛法,沒什麼,平時做了不該做的事情生起羞愧才對。
居士五戒當中的妄語指大妄語。以欺誑之心,說一些自己本沒有的功德和事情,比如沒見到本尊或佛菩薩,沒有神通,卻對別人說自己見到了本尊,說自己有神通,這是大妄語。出於各種原因打其他妄語,也有很大的過失,但只有說大妄語時,才破居士戒。
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從開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時,便也接受了作為佛教徒行為標準的五戒。因為這五戒是「貪」、「嗔」、「疑」三種心理行為,藉身體四肢及口舌行為所作的具體表現,故其雖為在家戒,實際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