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凈空老法師問答 在家聽經念佛不去道場,能否
在家聽經念佛不去道場不如法。在家居士一頌皮定要多去寺院,多親近三寶,而不能單純在家聽經。因為皈依的時候是皈依佛、皈依法,還有一個叫皈依僧。末法時期,佛不住世,有法,但誰在住世呢?由僧來住世。僧是說法主、坐禪主,也是眾生的教化主和皈依處。僧寶的存在,關繫到整個佛法的存在。應該是到寺院去禮拜僧,去護持佛法,這是我們做居士的責任。有妙祥法師開示如下:
身布施和我們的心布施都要做。佛講布施等六度。特別是在末法時期,有一種人說「你不要到寺院去了,應該在家好好修行。到寺院去會造很多的業,另外可能寺院如何如何。」這些說法,就阻擋了居士進入寺院去護持三寶。
皈依的時候是皈依佛、皈依法,還有一個叫皈依僧。現在末法時期,佛不住世,我們知道有法,但誰在住世呢?由僧來住世。僧是說法主、坐禪主,也是我們眾生的教化主和我們尺伏皈依處。僧寶的存在,它關繫到整個佛法的存在,如果僧寶不存在,三皈依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說僧寶對我們太重要了,每一天都應該禮拜僧,或是經常地要禮拜僧。一個是在家庭禮拜,更主要的,千里之內如果有僧,必須親自去禮拜。如果不去禮拜,那就增長了慢心。應該是到寺院去禮拜僧,去護持佛法,這是我們做居士的責任。
如果我們不到寺院去禮拜,而且對僧,包括僧團也不進行護持。實際上從野困差某個角度,三皈依已經破了一個了,成為兩皈依。就皈依佛、皈依法,沒有皈依僧,成了二寶弟子。二寶弟子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你的三皈依戒體就很容易失掉了,也失掉了三皈依的利益。
我們應該常去拜僧。拜僧有幾種方式:一個是禮拜;另外要護持佛法,或是去幫助寺院干一點活,做一點事情。目的不是寺院有活,需要我們做,而是需要我們護持三寶那個心,使我們時時提起正念,給自己種下了來生出家之因,也就是種下成佛之因,這是正確的。當然了,有些人在寺院里要干涉寺院的活動,或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那是不允許的。必須聽從僧人的教化,這是正確的。
關於念經的時間少了,念經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經是為了三皈依,那我們在寺院幹活是不是三皈依呢?同樣也是三皈依,是身體力行去三皈依,它更有實際意義。因為我們有身,有身就苦,它是我們障道的因緣,你必須要克服這個障道的因緣。我們到寺院去幹活,以身去行三皈依,更有它的實際意義,對我們修行更真實。
所以我們應知道,誦經是對的,到寺院幹活也是對的,因為它們是平等的。我們的心如果對三寶供養虔誠了,你對經所講的深刻的意義也就明白了,你也就能開悟,也就能了脫生死。
如果在家誦經而不護持寺院,你本身就在誹謗佛法,已經在謗僧,說:「寺院我不用去了,我不用拜那些和尚,我誦經比啥都重要。」實際上你無形中已經在謗佛法了,很難在誦經的時候得到利益,因為你那個心與佛法不相應。我們必須到寺院,要禮敬三寶,這樣與佛法相應,又能護持三寶。這樣三寶才能救你。所以說對三寶不能有排斥心,這個應該明白。
B. 請教在家居士應該早上幾點念經
應該在早上三,四點就可以了,勇兆晌猛精進就會悉喚得到利益,如果沒有時間或者太忙,就隨著自己的時間長短睜猜凱安排也是一樣的。
C. 在家居士如何誦持經咒才不算夾雜
我去塔爾寺的時候,那裡的大喇嘛們念的可不僅僅是這幾個咒語,他們每天念成百上千的咒語,雜不雜?亂不亂?
夾雜,這個理論只塵滾有凈空提出來過。玄奘法師、鳩摩羅什大師、龍樹菩薩、世親菩薩,甚至是阿彌陀佛,哪個講過夾雜?釋迦牟尼世尊教誡佛弟子要廣學多聞物豎,棄多聞不是佛弟子的行道。我們看《大乘妙法蓮華經》,裡面極其強調多聞。
什麼事專心?一心不亂就是專心。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就只想著阿彌陀佛,念大明咒的時候就只想著大明咒,不去想其他的東西,這個叫一心不亂。不要把一心不亂理解成為「只能如此」,這是偏頗的。
學佛要學四聖諦、罩兄大十二緣起法,如此方才真諦。
D. 在家居士可以誦大般若經嗎
居士在家可以誦《大般若經》,沒有授五戒應及時雀薯宏去授,受持五戒,才能稱為合格的居士,合格的佛教徒。我們平常誦的《心經手嘩》即是出自《大般若經》,經文600卷,比較長啊,要頃冊誦完需要有恆心啊。
E. 請教在家居士應該早上幾點念經
居士在自己家裡誦經沒有嚴格規定,全憑個人發心信佛學佛。誦經就是在相信和接受佛陀的教育,就像小學生逗握念課本一樣,記牢佛所說的話,按照老師釋迦牟尼佛指明的路去走。就是修行的意思。不要求這求那,什麼都不求,很多人學佛是為了一個「求"字而學佛。求官求財,求好病。甚至貪污了怕東窗事發求佛保佑。這就是迷信了。如果發願學佛是為了利益別人,利己利他的同時,也做到自度度人了,這才有擾禪功德。學佛念經不要著相,不要有妄想。說到底就是為了八個字;「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你做到了,身心清凈,沒有煩惱。你不會山李慶得病,臨命終時知道念念不忘阿彌陀佛,你沒有痛苦,預知時日,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F. 一般人在家裡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大寂法師回答(大寂比丘尼)
一般人在家裡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1.許多人不贊成善男、信女在家裡誦《地藏經》的第一個理由
(1)誤解《地藏經》是「超渡鬼魂」的經典
許多人皆告誡在家居士及一般善男、信女,不能在家裡「讀誦《地藏經》,原因是一般人誤認為《地藏經》是「超渡鬼魂」的經典,《地藏經》中又有「許多鬼神、鬼王……等名詞出現」,恐怕在家裡讀誦《地藏經》時「引鬼入門」,所以多不鼓勵「在家人」在「自己家中誦地藏經」。這是大大誤解《地藏經》經文的「原意」。
由此可知,很多人雖然看了《地藏經》也僅是「依文解義」,甚至「一知半解」,不明白《地藏經》「經文」的「原意」。就好象「異教徒」「註解」、「講解」「心經」、「金剛經」一樣也是「錯解經義」,誤人甚深。
(2)誤解《地藏經》中出現的「無數鬼神」皆是「三惡道」中的鬼怪
當知《地藏經》是釋迦牟尼佛在欲界天第二層天-「忉利天上」為母親說法為緣起的經典。當時有無量無數的「天龍、鬼神」都是仰仗佛力及地藏菩薩威神力一同聚會在「忉利天宮」聽佛宣說《地藏經》。
當知聚會在忉利天上的無數龍眾、鬼神眾及各種神祇、諸大鬼王等,都不是「正在遭受鬼道業報的重罪眾生」,均是宿世無量劫前……曾經接受過「地藏菩薩」教化……而成就「真實菩薩」的「行願」,不是一般三惡道中的鬼神眾。
(3)《地藏經》中所說「鬼神眾」皆是接受「地藏菩薩」教化的「菩薩行者」
如《地藏經》說,在忉利天上聚會的龍眾、鬼神等眾,有從無量他方世界而來……,也有從此娑婆世界的「多度時空」而來……。「這些數也數不盡的『鬼神』等眾,都是『地藏菩薩』過去久遠劫以來,已度昌掘燃、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的『善根深厚』、『久修定慧』的「菩薩行者」。然而現在很多人讀誦《地藏經》時,因為沒有佛法做基礎,而誤把《地藏經》中所出現的無量鬼神當成是一般三惡道中的鬼神看待,以為一讀誦《地藏經》就會將「經中」所記述的「鬼怪」引過來,「引鬼入門」,是很危險的事。這是許多人不贊成「在家人」家中讀誦《地藏經》的第一個理由。
2.一般人不敢在家裡誦《地藏經》的第二個理由
(1)有些出家師父與道教人士皆不贊成善男信女在家裡誦《地藏經》的理由
第二個不贊成在家中讀誦《地藏經》的理由是:許多人誤認為《地藏經》是在每年農歷七月「超渡鬼魂」時專門讀誦的經典,及在「親朋好友」死亡後,辦渡亡時,才能讀誦的「經典」,而且要在佛寺請出家人或道教廟中請道士等才能讀誦《地藏經》,因為「至親之人死後」如果在家中讀誦《地藏經》,或者一般人平時在家中讀誦《地藏經》,恐怕「功力不夠」,渡亡渡不成,反而讓外面的鬼魂一聽到《地藏經》就會「因見有人讀誦《地藏經》而尋求超渡,「引鬼入門」,所以不僅有些出家師父不贊成信散侍徒在家裡「誦地藏經」,鼓勵「信眾」到「佛寺」參加「地藏法會」,在佛寺「誦《地藏經》,比較不會出事情,就是一些「道教老師」也在電視上不贊成「一般人」在家裡讀誦《地藏經》及反對一般人在家裡讀誦任何「佛經」,其理由不僅是「引鬼入門」的問題,更因「迴向文中所說迴向無形界的冤親債主」(即一切孤魂野鬼、鬼神眾等而產生耐虛許多被「鬼魂干擾」的現象……(這是一些道教人士親自處理過許多因平常「誦經」迴向「無形的冤親債主」而發生被「鬼魂干擾」的事實(產生腦波異常現象)……。但是如果平常誦經時不迴向冤親債主,還是可以「在家裡誦經的」,但是佛經後面的迴向文不可以念,有道教老師如是說。)
3.一般人可不可以在家裡誦《地藏經》?
(1)許多居士在家中誦《地藏經》已經好幾年,皆平安無事
而一般人是不是可以在家裡「誦《地藏經》呢?當然可以。筆者的出家師兄(女眾師父),在俗家時就讀誦過一百多部《地藏經》,也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筆者認識的一位住在台北的女居士,每日在家中「誦一部《地藏經》,已經持續十幾年,從來沒有間斷過」,也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筆者認識的一位住在台中的女居士,幾年前因為父親過世,發心誦《地藏經》迴向父親,一天兩部,持續兩年,之後一天一部,又持續數年,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筆者認識的一位住在台北的男居士,在家中誦《地藏經》,稱念「地藏聖號」,持續一年以上,也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現在仍然在家中誦《地藏經》……。筆者認識的數位女居士,都是在「六齋日」中在家裡「誦《地藏經》,已經幾年,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
(2)第一次誦《地藏經》被「鬼魂」干擾,不準誦經的實例
倒是筆者親自聽到一位住在台北的女居士說,她在第一次要誦《地藏經》時,有一股力量很生氣不讓她《誦經》……,在正常情況下,她一直翻不開「經卷」,後來她的意志力勝過那股力量,才翻開經文「恭誦」,這么一誦下去,非常平穩,不但沒有「引鬼入門」,反而對「地藏經」信心大增,因為誦《地藏經》精進之人,一定蒙受「地藏菩薩」「大悲願力」加被,善神守護。她又告訴筆者一位女居士在第一次「誦《地藏經》時,也是被一股力量百般阻撓,令她頭部、全身搖晃、驚嚇,不準她「誦經」,後來也是意志力勝過那股邪惡力量,強翻「經卷」勉強誦下去,才不再受無形的「冤親債主」干擾。又如筆者在十八歲誦第一部《金剛經》時,也是感覺有一股力量在生氣,不讓筆者翻開經典,後來也是筆者強翻「經文讀誦」,才不再遭受干擾……。
(3)有一位女居士誦《地藏經》感覺有「鬼魂」跪聽……的特殊例子
筆者認識的一位女居士,在二十年前剛開始誦《地藏經》時,一翻開《地藏經》就當下看到《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經本」放出紫金色的光芒,只有一次看到「地藏經」經卷放光,又當讀到「介紹地獄中的種種酷刑時」,似曾相似,彷彿地獄中一層一層的種種刑罰,她都曾經經歷過,不忍卒睹……,又彷彿看到地獄刑行停止時,親見地藏菩薩放光照她……頓時痛苦消失……。又當一遍又一遍讀到「主命鬼王」時,讓她感覺很親切,似乎曾經得到他的照顧……。後來當她「誦經時」,讓她感覺身後「有一排透明的鬼魂長跪、合掌聽她『誦經』,但是不能接近她」,因為看到有一尊「護法神」守著她「誦經」,將「鬼魂擋在一旁」……,這是比較特殊的例子。由於這位女居士深受「地藏菩薩」「護佑」,在日常生活中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筆者也曾經在二十年前誦過一百多部《地藏經》,而且許多出家眾在最初學佛時,於俗家中或在出家後都誦過《地藏經》一百部、數百部,大有人在,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
(4)有一位男居士因為「本身磁場已經被鬼魂侵佔」,誦《地藏經》時感覺有「鬼」出現的特殊例子
只有一個特殊例子,就是有一位男居士走在路上……,在某一個偶然因緣里,被一位女鬼看上,跟著他回家,每天在他夢里出現,後來在白天也能看到她,因為他身上的「陰場已經被啟開」,所以被好幾鬼纏身,讓他很困擾。結果他居然跑去出家,住持因為不知他有這種被鬼附身情形,竟然讓他出家,而且「附身的女鬼」不給他多睡,每天半夜就把他叫醒,要他起來「誦佛經」……。讓他每天睡眠不足。有一天,他對一位師父說,他不敢誦《地藏經》,因為當他誦到「許多鬼神名字及很多鬼王名字時,『鬼』就出現了……,他很害怕,所以不敢誦《地藏經》」。這是因為本身被「鬼」纏身,而產生不敢誦《地藏經》的特殊情況,現在已經還俗。
(5)一位男居士將「無名氏」的「骨灰壇」請回家中誦《地藏經》超渡的特殊例子
甲、誤解「經文」中「誦經」超渡「惡道眷屬」的原意
當然如果依照《地藏經》中所說「正知見」引導「誦經」當然可以在家裡誦《地藏經》。除非你誦經的觀念不正確,才會出問題。例如有一位男居士,每天在家裡虔誦《地藏經》,但是「不解經意」,他以為「地藏經」中所說:「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請注意:經文所說自己誦《地藏經》或者請他人誦《地藏經》都是有因有緣,如「經中說」自己夢到鬼神或者其他形像等諸不如意事……,才有「自誦經或者請他人誦經之事。而不是鼓勵自己可以「誦經」隨便迴向給不認識的「孤魂野鬼」,廣做不相乾的超渡之事,這樣做當然會出事情。那位居士就是誤解「經意」,以為「誦地藏經」可以超渡一切「孤魂野鬼」。於是發心到墳墓地、應公廟……,將沒有入土、無人祭拜的許多「骨頭」發心裝入「骨灰壇」中……及將「無名氏」的「骨灰壇」……全部取回家中在大廳的佛桌上供奉起來,每天誦《地藏經》迴向……,如是經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朋友到他家中閑聊,大熱天里坐在客廳中不需要吹冷氣,就感覺客廳很「陰涼」,而且「陰風慘慘」,令人不寒而慄,嚇得朋友不敢再到他家中作客。這位居士每天誦《地藏經》時都覺得很舒服,但是誦完經後,久而久之,也感覺家中似乎非常陰冷……,總覺得不對勁。
乙、《地藏經》中所說「誦經、超渡」之事是「苦主」有請、有因有緣才請人誦經、迴向
於是有一天,特別到他認識的出家師父那裡將他誦《地藏經》後家中所產生奇奇怪怪事情告訴師父,請問師父到底是怎麼回事?
師父說:「《地藏經》中有沒有教導你可以將沒有人祭拜的「骨灰壇」取回家中供俸「超渡」?
居士回答說:「沒有,但是《地藏經》中有說可以誦經迴向給「惡道眷屬」(無形的冤親債主),所以我將他們取回祭拜、超渡,他們難道不是我過去多生多世中的冤親債主嗎?」
師父開導說:「你這么做是『引鬼入門』,他們剛好無處可去,也無處可住,現在正好住在你家不走了。而且『鬼道眾生』有善、有惡,他們是怎麼死的?有些什麼習性?你都不知道,那一天你生病了,不能誦經迴向,其中有鬼還是會怪你的,會令你居住不平安……鬼類眾生不是這么好度的,何況他們不懂佛法……,你這么做不但不能度他們,也會牽累家人,居住在鬼屋之中,……。而且《地藏經》中所說『誦經、超渡之事』是『苦主』有請,有因有緣才請人誦經迴向,『亡魂』得到誦經功德,不會到你家中居住,但是你將『孤魂野鬼』的『骨灰』請回家中『誦經、超渡』,他們會住在你家不走,並且你的德行、「功力不都夠」,不能感化、度化他們……。你已經感覺家中陰風慘慘,有鬼在走動……,家中妻子、兒女會害怕……,就是一種警訊!
你現在要用恭敬心好好對他們說:你已經找到更好讓他們安身之處,將他們一個一個請到有骨灰塔的「寺廟中」去安置、供俸,那裡每天有師父誦經、超渡!師父修得比你好,你們更容易得渡……。」
於是居士遵照師父所說,將他們一一祭拜,好言好語全數請到寺廟中「骨灰塔」去供奉、超渡……。後來他再於大熱天中請那位朋友到家中作客,朋友直呼好熱,趕快開冷氣,那股「無形的陰風」已經沒有了……,全家恢復往昔的平靜。這位居士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情對《地藏經》失去信心,完全是他誤解「經意」所致。所以善男、信女只要依照《地藏經》中所說「正知見」誦《地藏經》,贊嘆「經中」所說地藏菩薩在凡夫因地所發救渡亡母的成佛大願……,遵照《地藏經》中所說遠離「惡業因果」,種下善業「因果」的道理去待人處事,並且依照「經文所說」隨緣「行善布施」、「經常讀誦《地藏經》」,稱念「地藏菩薩」聖號,自然蒙受「地藏菩薩」「大威神力」、「大悲願力」加被,善神守護,死後生天。
4.讀誦《地藏經》之人現世之中與未來世中獲得二十八種功德利益
如《地藏經》上說:「讀誦《地藏經》之人,可以得到二十八種功德利益:
一者、天龍護念。
二者、善果日增。
三者、集聖上因。
四者、菩提不退。
五者、衣食豐足。
六者、疾疫不臨。
七者、離水火災。
八者、無盜賊厄。
九者、人見欽敬。
十者、神鬼助持。
十一者、女轉男身。
十二者、為王臣女。
十三者、端正相好。
十四者、多生天上
十五者、或為帝王。
十六者、宿智命通。
十七者、有求皆從。
十八者,眷屬歡樂。
十九者,諸橫銷滅。
二十者、業道永除。
二十一者、去處盡通。
二十二者、夜夢安樂。
二十三者、先亡離苦。
二十四者、宿福受生。
二十五者、諸聖贊嘆。
二十六者、聰明利根。
二十七者、饒慈愍心。
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5.鼓勵網友每天在線上讀誦「一品經文」,只要五分鍾,功德無量
網友如果家中沒有佛堂,又不方便在家中《誦經》,可以在「本網」《誦地藏經》,只要一天誦「一品」即可,一次誦「一品經文」,只要五分鍾至十分鍾即可(本網經文一品一品有做「跳頁」,共有「十三品」,方便網友讀誦。當知一天「誦一品」,半個月就誦了「一部地藏經」,一年就誦了「二十四部地藏經」,五年就誦了「一百二十部地藏經」,功德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必然蒙受「地藏菩薩」「大悲願力」加持,善神守護,死後生天,……,地藏菩薩(諸佛菩薩)永遠帶引你往學佛修行的路上走,永不退墮!
G. 在家居士讀地藏經有哪些規定
地藏經完全不需要三個小時,熟讀的人之需要40分鍾到1個小時就可以讀誦一遍。每月最好在十齋日讀一遍(我真懷疑上面那段話真的是慧律法師說的?)。具體十齋日是哪十天經文中有介紹。當然如果你想精進一些每日讀一遍就更好了。
讀經書前要洗手,家中供有佛像就上香,如果讀經到一雹做半有急事不得不暫停,請念七佛滅罪真言。誦經之後的慶運迴向是希望修行人能不執著譽肆梁於功德,不起貪心,發菩提心度眾生,所以心量越大,越不為自己和眷屬希求功德,功德卻越大。
經書要放在干凈的地方,不能放床頭,也別在床上念經。最重要的不能因為自己念經而使得家人起煩惱心。
H. 在家念經的最簡單步驟 在家念經的最簡單步驟是什麼
1、首先,誦經時心態的調整至關重要。我們誦經不僅僅是為了增長佛學知識,而是要從這些經典中反觀自己的言行,從而修正自己的行為,改掉自己的惡習,這是我們誦經的真正意義,而不是為了誦經而誦經,那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唐朝的善導大師曾經說過:佛經是一面鏡子,讀經就像照鏡子一樣,越照越明,越照越有智慧。
2、誦經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默誦,就是不出聲,在心裡念。有念誦,照著經本恭恭敬敬一字派衡一句念誦。還可以唱誦,就是打著法器有節奏地唱誦出來,這櫻段在寺院我們會經常見到,尤其是寺院舉行法會或者是拜懺,經常會唱誦。不管是選擇哪一種方式,最重要的是心要與佛心相應。一般習慣在正式誦經前,先念一段脊羨譽凈口業真言和開經偈,念完經後要記得迴向。
3、那誦經時什麼樣的姿勢是正確的呢?在家佛弟子可根據誦經時間的長短選擇姿勢。短時間的誦經可以站著或跪著,如果經文較長,可以選擇坐著或者盤腿坐均可。在家佛弟子誦經前要凈手、凈口,衣著要整潔,在佛堂供佛像設經桌,奉上香花燈燭果等供品。若家裡沒有佛堂,選擇一處安靜的地方,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誦經,心要靜下來。
I. 在家居士讀什麼經
在家居士可以讀的經很多,比如《佛說阿彌陀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金剛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地藏菩薩本願經》知世等等,乃至《無量壽經》、《妙法蓮華經》、《楞嚴經》等等都可以。關鍵在於您的時間安排,在家居士因為世俗的事,每天能抽出一兩個小時就不錯了,所以選擇經典要短,比如《普門品》核猛迅,二十分鍾就讀完、《佛說阿彌陀經》十分鍾,《普賢菩薩行願品》半個小時,《地藏經》則要一個半個小時至兩個小時,《妙法蓮華經》就更多改此了要七八個小時。當然您說每天讀一點,分幾部分來讀完這也是可以的。總之,誦經之要在於恭敬。阿彌陀佛!
J. [轉載]蓮池大師開示:在家居士如何念佛
蓮池大師開示:在家居士如何念佛 在家學佛;不必有庄嚴的形相,拘謹的儀表,重要的是,在於真實修行。 因此;作為在家居士,誦經禮佛,隨從行道,不必要穿僧衣海青,可以用俗世服裝念佛誦經;好靜的人,不必敲魚擊鼓,可以安坐寂默念佛;怕事的人,不必成群結隊朝山進香、參與法會,可以閉門自修念佛;識字的人,不必定要入寺聽經,可以自閱經論,依照佛陀和祖師的教導念佛。 千里燒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 供奉邪師,不如孝順父母念佛; 廣交魔友,不如獨身清凈念佛; 未來生拜懺誦經寄庫,不如多做善事修福念佛; 許願保平安,不如悔過自新念佛; 閱讀外道(不屬於內學的)書籍,學習外道理論,不如一字不識念佛; 自己一知半解,對人妄談禪理,不如老實持戒念佛; 希求妖鬼靈通、神異境界,不如正信念佛。 在家的佛學弟子們,如果能這樣不專重事相,而重視內修,凡是端正自心,滅除惡念,這樣念佛,就是善人;收攝心念,除去散亂,這樣念佛,可以稱為賢人;悟明心性,斷除惑業,這樣念佛,可以稱作聖人。 蓮池大師的凈土思想 我們知道,清涼澄觀是將禪宗攝於頓教的,蓮池大師為標禪凈同歸之說,所以也將凈宗的阿彌陀經及無早隱量壽經判入頓教。因為蓮池大師的看法是基於「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的觀念,既然心即是佛,佛亦即簡睜是眾生,那末,我們念佛便成了諸佛心內的眾生,念的也就是眾生心中的諸佛。這便是頓教。 再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所謂念極歸空,也就是無念之念,名為真念。因此,終日念佛,主要是達於無念,即達無念之理,求生凈土,也就了不可得。此正所謂不生而生,生實不生。亦正所謂自性彌陀與唯心凈土的意思。這個思想,便是禪凈同歸的理論根據了。 信願行的凈土實踐 蓮池大師認為凈土法門的行者,必須具備信、願、行的三個條件: 一、信——深信生佛不二,眾生念佛,必定能夠往生,也當究竟成佛。故於阿彌陀經中,釋尊要說:「汝等皆當信受我語。」 二、願——如果只信而不發願,那是到不了西方的,唯有要求往生,才得往生,所以阿彌陀經要說:「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三、行——不僅發願,尚必須更進一步,常行精進,念念相續,勿使間斷,例如阿彌陀經所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信、願、行的三個條件,乃是往生凈土之三種資糧,並且缺一不可。因為這三種資糧,實即如環無端、交替前進的三大修持要素。 在這三種資糧的第三種「執持名號」的修持,也即是聞思修三慧的內容: 一、聞慧——經說「聞說阿彌陀佛」之後,始知執持彌陀名號,所以此為聞慧。 二、思慧——執持的「執」,乃是在聞得彌陀名號之後,予以接受的功用,用什麼接受,當然是心,以心接受,便是思慧。 三、修慧——執持的「持」,乃是接受之後,保守不舍,恆攔睜歲常不忘之意,所以就是念念相續的修慧。 念佛的修持方法,又可分為三種:1、出聲稱念彌陀如來的名號,叫做「明持」。2、不出聲而心念者,叫做「默持」。3、微動口唇而念,像咒家的金剛持那樣的,叫做「半明半默持」。 在念佛之際,又分有計數念及不計數念,有人乃至用小豆論斗的記算他念佛的數字。這在蓮池大師,不作硬性規定,只要你能持名念,計不計數,均隨各人的所便而行。念佛的功能,要在一心不亂,數目多少, 無關宏旨。一心不亂的道理: 所謂一心不亂,即是將我人的心,專注於一境,而非散亂妄想的一種情態。但此當分「事的一心」及「理的一心」之兩面來說。 事的一心,是在執持名號之時的憶念,也就是口中稱佛名號,耳中聞佛名號,心中常憶常念此佛名號,字字分明,緣慮相續,不間不斷,行住坐卧,唯此一念,別無二念,因此而將貪嗔痴等的煩惱雜念,一律排之於心境之外。若到這一地步,即已得到信力的成就,唯其僅能調伏煩惱,尚未能夠破除煩惱。 再說理的一心,此即聞佛名號之時,不唯憶念常念,尚須反觀審察此憶念常念的根源,達於極點,即能於自本心,契合根源而為一心。但此也有兩個階段:第一、能念所念,更無二物,即在能念的我心之外,別無一個為我所念的佛在;除了所念的佛外,我的心中也沒有一個能念的佛在,唯即一心而已。 第二、能念所念,都是非有非無,離四句義,言思路絕,莫可名狀。即於一心之中,能所情消。有無見盡,的的確確,唯與清凈本然的理體契合。此即是純粹不涉一點事相的理觀,當此觀力成就,即進入見道位,即能破除煩惱雜心了。 此所說的理之一心,含攝極其深廣,例如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華嚴經的一行念佛一時念佛、起信論的觀佛真如法身,都是這個一心的意思。又如觀無量壽經所說,至誠等的三心、起信論所說直心等的三心、往生論所說清凈等的三心,乃至華嚴經的十心,寶積經的十心,也無不具於這個一心之中。還有凈名經所說的八法,德雲比丘所說的二十一種念佛門,也不外此理之一心。 此在菩薩名為念佛三昧,在達摩即是直指本源的禪。所以,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道理即在於此念佛至理之一心的境界而已。 可見的念佛雖然容易,道理實不簡單,若非念至一心不亂,那就非常的膚淺了。因為蓮池大師所見的念佛法門,實在是極其簡易而又極其精深的,在簡易的實踐之中,含有精深的哲理思辨。 蓮池大師又根據宗密大師的的普賢行願品疏,把念佛的方式分為四種: 一、稱名念佛——即指阿彌陀經所示的持名念佛。 二、觀像念佛——注目觀瞻所供的佛像。 三、觀想念佛——依據觀佛三昧經及十六觀經所說的方法,以心眼來觀想如來的身相。 四、實相念佛——即是擺脫了生滅、空有、能所等的觀念,也絕離了言說、名字、心緣等觀念,專念自性本凈的天真的佛,例如華嚴經所說的「若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就是指的實相念佛。 在此四種念佛方式之中,後後勝於前前,以稱名念佛量淺近,實相念佛最究竟,而此實相念佛,就是理之一心,所以,仍可首尾兼顧,並非別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