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紅木傢具最早

紅木傢具最早

發布時間:2023-05-25 04:22:20

1. 紅木傢具的誤區,您對紅木傢具到底了解有多少

紅木傢具最早由漢末出現的榻開始,經歷了各朝各代的不斷使用總結和改進,盛行於明代,而後一發不可收拾,延續流傳至今的。紅木傢具恰如一位高貴典雅的翩翩"君子",其尊貴高雅的氣質和奢華不俗氣韻味。
紅木傢具最早由漢末出現的榻開始,經歷了各朝各代的不斷使用總結和改進,盛行於明代,而後一發不可收拾,延續流傳至今的。紅木傢具恰如一位高貴典雅的翩翩"君子",其尊貴高雅的氣質和奢華不俗氣韻味。千百年來一直深受人們喜愛。由於一般消費者對紅木傢具不甚了解,因此常常覺得紅木傢具高不可攀的價格無從下手。而實際上紅木傢具並沒有這么誇張。我們中國目前最認可木料有緬甸花梨木可謂是大眾情人的木料了,目前也是最具影響力的木料之一。其平易近人的價格和特有的香味和各種保健功能被我們大家一直都最認可的,它的香味清新優雅有助於睡眠。而且緬花的木紋千變萬化讓我們著實不得不喜愛上它。
那麼還有紅酸枝小葉茄亮返紫檀和黃花梨。紅酸枝大家一定注意第一步分辨所有的木料必須先聞一下木料的氣味,這是所有木料的身份證,不同的木料他的氣味都不相同的,紅酸枝的氣味帶酸的,小葉紫檀帶檀香味也叫檀香小葉紫檀,而黃花梨有特殊的降香花梨木香,第二步才看木料的木紋和黑筋的粗細,為什麼看木紋才是第二步呢,因為木紋相似的木料實在太多了,比如緬花最明顯的虎皮紋,黃花梨的鬼眼紋等等,就好比人與人長的相似的太多一樣。第三步要看木料的顏色和毛孔的粗細。分辨木料必須要結合多種方面來辨別的,怎樣從款式眾多、魚龍混雜的紅木傢具市場中挑選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傢具精品呢?在此為大家搜集整理常見的九大誤區,讓你選購紅木傢具時不會太過盲目。
誤區一款式越大越好 料越重越好
中國古典傢具講究的是造型和線條的美感和比例。紅木傢具最講究的是型材藝韻這四大要素。所以不是料越大越好,要看什麼傢具用在什麼地方。大要大得豪放,小要小得精緻。從材質上說,也不是越鍵物重就越好、越重越值錢。
誤區二過於關注是否為純手工製作
紅木傢具的製作應是半機器半手工。像卯榫結構,應做到分毫不差,必須用機器完成。像雕刻,機器做的相對顯得呆板,就必須靠手藝精湛的雕刻師傅來修飾,使其更加富有神韻。
誤區三買紅木傢具就是為了升值
紅木傢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升值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我們購買紅木傢具,應抱著一顆平常心,去享受其帶來的品位和愉悅。不必老盯著價格變化,為價格的漲跌患得患失。
誤區四紅木傢具必須是中式裝修成套擺放
美是相融相通的,美的東西可以跨越空間、跨越國界、跨越時代。如果家中是現代裝修,點綴幾件紅木傢具,倒也別具一番韻味,再說一件精美的紅木傢具就是一種最好的裝飾。
誤區五光身傢具就一定值得信賴
所謂「光身」就是傢具經打磨後不上漆、不打蠟、不著色就直接銷售。但並不是所有的光身傢具都沒有貓膩。若真想買到真材實料的紅木傢具,建議最好到生產廠家實地考察,看真正的白坯,那樣最放心。
誤區六必須是「按譜」來的才是最好的
明清傢具是我國傢具發展史上的巔峰,現在市面上見的仿古傢具,大多是仿這些經典款式。若從收藏的角度來說,純正仿古的最好。但傢具終究是一種生活用品,要講究舒適。並且,任何藝術有創新才能成就各個時代的輝煌。
誤區七不了解紅木材質揀名字好聽的買
現在市場上的紅木傢具都有很多名字,之所以木材名稱如此混亂,是商家利用多數消費者不懂專業知識,攀附名貴木材,從而抬高這些木材的地位。需要提醒消費者,一定要多了解紅木常識,不要被那些好聽的名字迷惑了雙眼。
誤區八隻重材質不重做工
很多顧客在購買紅木傢具時只關心材質,殊不知紅木傢具三分材七分工,材質好只是基礎,沒有良好的做工等於一堆木頭。只有選材精良、做工精湛、形神兼備的紅木傢具才值得擁有。
誤區九隻關心木材真假而忽略了品相
同一種木材且做工差別不大的紅木傢具,因選料的大小不同顫飢、品相不一,價格可能有成倍的差距。所以顧客在選擇時一定要看料的大小,有無拼接、面板的拼數等都是影響價格的因素。

2. 紅木傢具和天下是哪年的款式

1 紅木傢具和天下都是御悉品牌,沒有具體的款式年份。

2 紅木傢具是中國傳統工藝品牌,創立於1996年,其產品涵蓋傢具、工藝品、收藏品等,風格古樸典雅,體現鎮升乎了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精髓。

3 天下則是一家專業生產紅木傢具的公司,創建於2000年,致力於傳承和創新中國傳統傢具文化,主要風格為笑飢明清傢具和民間傢具。

所以,紅木傢具和天下的款式並沒有嚴格的年份限制,而是以傳承和創新中國傳統傢具文化為主要目標。

3. 中國紅木傢具發源那裡

紅木傢具是明清傳統工藝製作的名貴硬木傢具在江浙等地的俗稱,後來成為全國通用的名詞。相傳紅木傢具發源於鄭和下西洋時對所購回的東南亞名貴木材的製作,從只為明朝的宮廷顯貴使用到隨著歷史的演進走向民間,進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象。紅木傢具的巔峰是明式傢具,它能在數百年間流傳不衰,並經過清朝傢具繁復演變後回歸,並最終獲得後世公認的巔峰地位,關鍵在於其在整個世界傢具史上的卓越地位,在於其豐富的文化底蘊。
現階段國內紅木主要產地還是江浙一帶,以及廣西南寧區域(該區域主要從事毛坯類的細加工,越南地區來料,便宜)

4.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紅木傢具的呢

其實啊,早在明清朝就開始流行起了紅木傢具以及紅木手製品,在當時的達官貴人的眼中,用紅木的用品就象徵著尊貴的身份,所以在當時的開采力度還不大,一般權貴人家才能進行使用開采。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紅木不再是受限於身份地位,所以流傳下來的紅木文化,很好的傳承,而對於開采程度而言,隨著「紅木熱」在近年來的趨勢越來越年輕化,許多年輕人也都在追求這類紅木文化,一度由於喜愛人數的增多,所以就導致了市場存量的大大減少,就傳出了匯生林業涉嫌的虛假消息。並造成有價無市的情況發生,那麼就是高昂多變的市場價值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

5. 紅木傢具是從什麼時候興起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開始,以「破四舊」為名的抄家盛行,硬木傢具也屬「四舊」而有硬木傢具的人家也大多被抄家,一些硬木傢具被砸破,一些被抄走,因而硬木傢具在當時倒成了不祥之物。當時,在信託商店(相當於舊貨市場)標低價待售的硬木傢具很多,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很少有人敢買。到1969年,林彪頒布1號備戰動員令,在社會上又一次引起大動盪,當時許多中央機關單位和個人准備外遷,處理了大批傢具,在信託商店出售,其中就有許多硬木傢具(解放時,機關單位接管王府時留下的)價格也極為便宜,一件紅木椅子僅幾十元,一件老紅木帶雕花帽子的三開大立櫃標價僅230元。當時國內經濟不發達,人們生活水平很低,有的人也怕惹上麻煩,故信託商店裡的硬木傢具堆放如山,也很少有人問津。在20世紀60-70年代,只有少數有心人開始悄悄收藏明清硬木傢具(這些人現在大都成了著名的明清傢具收藏家,有的還開辦了明清傢具收藏博物館)。最終這些硬木傢具大部分以很低廉的價格流向海外,從而引發了海外明清硬木傢具收藏熱,但由於信息的滯後和當時國內政治動盪,經濟相對貧困,國內人士並沒有對明清傢具的收藏引起重視。
到了20世紀80年代,十年動亂結束了,一些因抄家而倖存的明清硬木傢具,隨著落實政策歸還給原來的主人,但因生活環境(包括居住環境)的改變,許多人已經不可能再保存這些傢具了。此時,境外買主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利用各種渠道,甚至親自到大陸來收購各種明清硬木傢具。國內也出現了專門「倒硬木傢具的」,他們對明清硬木傢具並沒有太多的研究,只是得知境外有人「出高價」收購明清硬木傢具,重點是黃花梨和紫檀木傢具。於是他們不辭辛苦,走街串戶收購散存於居民家中的硬木傢具,然後運到廣州出手。當時(1985年前後)他們收購一對明式黃花梨四齣頭官帽椅的價格在2000-3000元,運到廣州後可賣到6000元左右。收購一對黃花梨椅子便可獲利3000元,相當一個人3年的工資。所以,當時「倒硬木傢具的」積極性很高,終於使最後倖存於民間的硬木傢具大量流向海外。如今,人們都認識到明清硬木傢具的珍貴性,然而一對明式黃花梨四齣頭官帽椅的價格已經是350000-400000元了。

6. 什麼是紅木傢具

「紅木」一開始就與某一樹種沒有多大關系,只是明清以來對一些呈紅褐色的優質硬木的統稱。最早在我國「紅木」是江浙一帶以及黃河以北名稱,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使用這些材料製作的傢具,人們無意去辨別它們是什麼樹種時,便以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去稱呼它們為「紅木傢具」。
國家《紅木》標准(GB/T18107-2000)由國家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起草編制,於2000年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首次發布實施,在《紅木》標准中當時共分出了5屬8類33個樹種。標准指出紅木傢具的用材是指五屬(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刀木屬)樹種的心材,其密度、結構和材色符合標准規定的必備條件的木材。此外,使用上述5屬標准未列入的其他樹種的心材,其密度、結構和材色符合標准材料製作的傢具也可稱為紅木傢具。紅木材質的使用在我國始於唐代,當時由於紫檀木等紋理細膩、高雅深受宮廷女性的喜愛,大多是做一些精美的小物件於是就有了紫檀木製作的工藝製品了;到了宋朝宮廷裡面開始用黃花梨和紫檀木製作案、凳、幾、屏風等小件傢具;真正意義上的紅木傢具始於明代,歷史上鄭和七下西洋,曾到達越南、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蘇門答臘、斯里蘭卡、印度和非洲東海岸,給外國人帶去了中國的絲綢迅耐和瓷畝畝春器,而帶回來的,主要就是紅木,因為紅木分量重,正好做壓艙之用。原耐喚材料的供應解決了,就出現了大件的床、櫃等比較簡潔的紅木傢具,現代人稱他們為「明式紅木傢具」;到了清朝,手工藝人們把雕刻藝術融入到了傢具製作裡面去,形成了「清式紅木傢具」同時也將木雕藝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個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理念融為一體的紅木傢具文化產業

7. 紅木是哪個朝代進入的中國市場

從出土文物、墓葬壁畫以及文獻記載中,我們不難窺見,其實中國的紅木傢具早在唐朝就已經出現。
中國傢具簡史
原始時期的先民們只能使用石塊、樹樁、茅草、樹葉和獸皮等自然物作為坐具和卧具,只有編席勉強可以算作人工製作的傢具,屬於卧具。在先秦夏商周時期,傢具的各種類型都已出現,包括俎、案、銅禁、漆幾、衣箱、大床等等。
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商代安陽婦好墓出土的銅幾,陝西寶雞台周墓中出土的銅禁,長沙劉城橋楚墓出土的漆案、漆俎等,都表明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傢具主要以木材、青銅為主,也使用竹材和其他材料,類型豐富,形式多樣。
其中,漆器傢具是最具代表性的木材傢具。漆樹產出的汁液可以塗飾木竹器物表面,這早已被先民發現。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即出土過漆碗。秦漢以木材為加工對象的製造業十分繁榮,中國大漆更成為傢具最好的保護和裝飾手段。
中國人對木材情有獨鍾,建築以木結構為本位,其獨特的無釘榫卯體系也為傢具所共有。
據考古學家鑒定,先秦時期的傢具,多採用當地出產的木材進行加工,這主要是由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所決定的。我們都知道,紅木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邊陲、東南亞以及非洲南美洲等地,先秦時期的長途運輸無法像唐宋時期那樣發達,好的木材難以運輸,人們往往只能就地取材。
秦漢時期亦是如此。由於漆器保存的持久性,兩三千年前的漆木器傢具仍然會保存完好,就以從西漢早期的長沙馬王堆、龜山漢墓、南昌海昏侯漢墓出土的這些漆器傢具來看,漢代貴族傢具一般會使用櫟木、胡楊木以及一些地方樹種作為墓葬傢具的材料。秦漢時期人們的觀念是「事死如事生」,從中就不難發現,秦漢時期的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傢具材料也是以櫟木、胡楊木和地方樹種作為傢具的原材料。那麼,光從材質上來說,紅木傢具就絕對不是這一時期的產物了。

8. 為什麼最早的紅木來自印度

「相傳紅木傢具發源於鄭和下西洋時對所購回的東衫敏羨南亞名貴木材的製作,從只為明朝的宮廷顯貴使用到或拍隨著歷史的演進走向民間,進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象。」「但是關於紅木傢具的記載不會早於明萬曆年間。」這些拿肢說法都證明了紅木及紅木傢具的來源地與發展時間,供你參考。謝謝

9. 最早使用紅木的朝代

在我國最早使用紅木材質做傢具的公認是明朝,當年鄭和下西洋,帶回的壓船木就是紅木,後來發現製作傢具非常好,這就開始了我國紅木傢具的時代。謝謝

閱讀全文

與紅木傢具最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興城家電有哪些 瀏覽:972
汽車保修期換零件 瀏覽:55
保利保修辦 瀏覽:33
徐匯區手機售後維修 瀏覽:828
鞏義暖氣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893
如何去挑選傢具 瀏覽:585
花園保修期 瀏覽:304
鑽戒維修需要什麼 瀏覽:982
汽車防水隔音條多少錢 瀏覽:702
手機摔壞保修期內 瀏覽:492
實用調幅電路 瀏覽:215
泉州哪裡有手機維修培訓班 瀏覽:760
家電維修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732
聯想thinkpad筆記本保修幾年 瀏覽:298
皮鞋防水有什麼辦法 瀏覽:269
國家電網的學什麼專業 瀏覽:978
P53保修 瀏覽:75
電路疊層 瀏覽:799
天津線管廠家電話是多少 瀏覽:133
嘉興萬好家居店鋪出租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