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智能家居台灣企業

智能家居台灣企業

發布時間:2022-09-16 18:51:48

⑴ 2021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有哪些

1、UIOT超級智慧家 ( 全球領先的全屋智能家居品牌,具有較大影響力品牌之一,超級智慧家(上海)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2、盈趣智能管家 (國內最具知名度智能家居品牌,廈門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索博 (國際智能家居專業生產企業,十大智能家居品牌,上海索博智能電子有限公司)
4、霍尼韋爾 (源於美國,全球技術領先的智能家居品牌,霍尼韋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⑵ 有人了解AMMA品牌智能家居嗎

AMMAMISC Technology Corp.,2002年成立於台灣,是致力於自動化控制科技的研發製造公司。目前針對商用空間環境控制及家居智能市場,都具有獨步業界的產品組合可供應用,讓使用者享受下一世紀的嶄新科技。其提出的家居零故障和家庭雲計算以及完整的家居解決方案,使得其已在亞洲地區(除大陸地區)得到將近90%的市場佔有率。

2011年聯合全球第一的LED燈具製造企業飛利浦,在中國大陸地區推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網路家居控制系統,以數字網路為平台,廣泛應用於現代住宅中的安防監控、燈光窗簾、溫度濕度、音樂影院等智能控制和信息傳遞,並能無縫接入小區網路對講、家庭物聯網。為中國高端客戶提供領先一步的智能家居定製化解決方案。

⑶ 有哪些國外品牌的智能家居

  1. 美國control4科技有限公司

    Control4提供一整套的有線和無線系列控制產品,先進的連接和控制方式,工程施工人員,甚至可以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將整套系統調試完成,並且用戶可以輕松定製Control4系統,以適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模塊化的產品,可滿足用戶的不同需要,而且有助於控制預算,方便在將來進行功能擴展。

  2. 快思聰

    快思聰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充分地展示出了其高效能、高品質的節能環保以及完善的智能控制解決方案。以「體驗智能,觸控未來」為主題,快思聰的展位由四大模塊組成,包括智能家居區域、IBT和Roomviewse區域、教育區域以及視頻會議區域。每個區域都功能強大,各具特色,讓所有入內參觀的人都能親身體驗到快思聰帶來的智能化生活。

  3. 霍尼韋爾

    霍尼韋爾安防提供品質卓越的視頻監控、防盜報警、門禁控制、智能家居產品及功能完善的系統集成,確保全球工業的未來並令人們的商業環境、生活環境更加安全、舒適、高效。

    霍尼韋爾研發並整合了小區智能安防系統最全的產品線及成熟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包括出入口控制、視頻監控、周界及室內防盜報警、可視對講、智能家居等多個子系統及全系列產品,提供社區規模和單戶型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為業主創造安全、舒適、便利、節能的超值生活享受。家庭自動化控制系統是霍尼韋爾居領導地位的自動化控制、安防和能源管理技術領域的核心優勢產品之一, 為用戶實現真正的智慧家居:完整地整合可視對講、安全防範、空調控制、場景聯動等等功能於一體,軟硬體平台的可靠與穩定來源於其自動化控制領域深厚的底蘊。而在服務理念上霍尼韋爾致力於向客戶提供「一站式的購買便利和系統解決方案」。

  4. Livinglab

    世界上較早投入研發及整合「生活」與「科技」的公司,總部設在台灣,由加拿大、澳洲、台灣三地200多名精英組成,公司自主研發、傾力打造的Livinglab智能家居系統,擁有多項多國世界專利,產品一經推出便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並以其先進的技術、人性化的設計、優越的性價比迅速佔領了台灣市場Livinglab智能家居系統歷經七年市場運作,四代產品升級,現已盛行於歐洲,年銷售額已逾7000萬元,並且與美國蘋果、微軟等國際巨頭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全力拓展全球市場。

    Livinglab生活實驗來自於台灣,是一家由澳洲、加拿大、台灣三地的行銷團隊組成的具有研發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專注於智能家居軟硬體研發已逾七年, 擁有多項多國技術專利,已從公司第一代產品發展到第四代產品,在海外擁有多年的行銷經驗和實戰經驗。

⑷ livinglab智能家居加盟前景什麼樣

很不錯 智能家居市場份額很大的?你可以做?很多大的企業都在做 livinglab智能家居是台灣的企業 應該比國內的強很多

⑸ 智能家居概念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台灣彥陽科技(NICO TECHNOLOGY )股份有限公司於1985年成立於新加坡,自 1995 年開始採用 LonWorks 技術開發自動化產品,將系統化、高質量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樓宇自動化 (BA) 及家庭自動化 (HA) 的解決方案中,以燈光照明控制為主,並且能整合包括門禁、安防、空調、視聽等控制系統。
經過23年的努力,Nico公司已經成為一個成熟、專業的智能建築產品的供應商和服務商,是 Echelon 認證通過的LID公司和 LonMark International 的會員,是全球20多家著名LonWorks設備開發商之一,是「智能照明控制」領域的行業領頭羊。公司業務從東南亞延伸到世界各地,目前在全球有4000多家公司使用LonWorks匯流排技術,使用在建築中的設備數量超過5000萬台,為目前匯流排之最。
Nico只專注於高檔智能家居領域和智能照明領域,品牌專業度高,產品引領行業潮流,其LONWORKS®系統被很多知名別墅區和建築區選用,如王菲等明星在北京晴翠園的別墅、上海紫園、昆明世博生態城、沙特王儲的宮殿、世界最高樓迪拜塔(Burj Du)、北京奧運村等等。
科技與藝術、智能與人性的結合是Nico的成功之道。

⑹ 十大智能家居品牌有哪些

十大智能家居來品牌自:海爾U-home,美國Control4,美國快思聰,霍尼韋爾,安居寶,瑞訊,施耐德Schneider,GAOVISON,波創,KOTI柯帝。

⑺ 做全屋智能家居的品牌有哪些

什麼是智能家居?顧名思義,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 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為平台,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路通信技術、 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並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新生產業,處於一個導入期與成長期的臨界點,市場消費觀念還未形成,但隨著智能家居市場推廣普及的進一步落實,培育起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智能家居市場的消費潛力必然是巨大的,產業前景光明。下面,小編會為您推薦2020年十大智能家居排行榜。

十大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榜

1、榜1.

海爾u-home( 智能化產品的研發製造基地,海爾集團在物聯網時代推出的美好住居生活解決方案,青島海爾智能家電科技有限公司 )

2、榜2.

杜亞Dooya( 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省名牌產品,全球領先的智能家居及門窗電機製造商,寧波杜亞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

3、榜3.

柯帝KOTI( 智能家居領域較大的企業,以智慧生活產品的研發及運營服務為主的高科技企業,廣東聚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4、榜4.

京東微聯( 京東智能旗下針對智能硬體產品專門推出的互聯開放的智能硬體平台,其App可以控制所有智能設備/遠程管理/互聯互通 )

5、榜5.

河東HDL( 智能家居行業十大品牌,領先的智能照明控制解決方案提供商,高新技術企業,廣州市河東電子有限公司 )

6、榜6.

尼特Neat( 專注於智能消防產品的高科技企業,大型一體化住宅智能化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秦皇島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7、榜7.

新和創bechamp( 較早推出數字化智能家居產品的高科技企業之一,智能家居行業極具影響力品牌,深圳市新和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8、榜8.

紫光物聯UIOT( 全球領先的無線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先進的物聯網無線技術為核心的企業,河南紫光物聯技術有限公司 )

9、榜9.

索博Super( 集標准智能家居協議與產品生產的高端智能家居企業,行業極具創新力企業,上海索博智能電子有限公司 )

10、榜10.

視得安Shidean( 隸屬羅格朗集團,中國樓宇對講行業翹楚,高新技術企業,中外合資,深圳市視得安羅格朗電子有限公司 )

⑻ 台灣的互聯網產業為什麼落後大陸

台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掉隊的4個原因
事實上,台灣互聯網行業起步早於大陸,現在卻遠遠落後於大陸,這種發展差距的產生並非偶然。在我看來,主要由4個原因所致:
一、製造業成為台灣IT產業轉型羈絆
20世紀60年代,台灣在短短10年內實現經濟騰飛,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幕後功臣是其強悍的硬體創新實力,硬體、晶元和代工是代表高新技術的三個關鍵詞,涌現HTC、富士康、宏碁、華碩、台積電等一大批明星企業。台灣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台灣非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大量外資和技術,快速發展成為發達地區。
宏碁創始人施振榮曾表示,台灣教育發達,硬體研發能力很強,加上又是貿易港口地區,做硬體很容易實現國際化。不難看出,台灣製造業擁有搶占國際市場的先天優勢,不僅有利於企業做大做強,也成為經濟騰飛的中堅力量。不過,讓台灣人倍感驕傲的製造業,也為台灣科技企業轉型埋下兩大隱患。
一是年輕人喪失狼性,施振榮、郭台銘等老一輩企業家幾乎養活了一個時代的人,使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生存壓力,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自然不願去互聯網領域闖盪,與60、70年代年輕人樂於追求形成鮮明對比。同時,小確幸的生活觀深刻影響台灣年輕人,久而久之使其逐漸喪失冒險精神,大學畢業後往往順從家人意志去宏碁、HTC、富士康等大公司,其軟體編程能力在硬體公司只起到幫襯作用。
更嚴峻的是,台灣年輕人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失業率正不斷上升,20歲至24歲年輕人失業率為整體失業率的3倍多,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寧願去服務生也不願做實業,更別提去創業,更有甚者一畢業就當啃老族,臨近30歲還向爸媽要生活費。不難看出,享受安逸生活的台灣年輕人幾乎與狼性絕緣,戰鬥力可想而知。
二是投資視野變窄。製造業的大獲成功,無形中影響著企業家和創投機構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他們更熱衷於投資自己熟悉的領域,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為主,比如工廠、硬體等固定資產,而對以賣商業模式和用戶體驗的互聯網公司則不感冒。
同時,大陸創業者拿著商業計劃書說服投資人拿到一筆啟動資金,然後迅速招人、做出產品,並根據市場反饋改變策略,錢燒完之前再融下一筆資金,這在台灣幾乎無法想像,折射出台灣創業風險投資普及程度不高,與製造業大佬沒有形成天使投資的風氣密切相關,而且即便其投資,也更青睞獲利較快的企業級產品,而不看好大眾級產品,資本不待見互聯網行業為創業者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二、台灣當局對互聯網感到憂慮和警惕
政府態度無疑在互聯網行業的變遷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陸互聯網從細分行業進化為主流行業,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2015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出台一系列措施、方案促進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反觀台灣當局不僅陷入無休止藍綠惡斗無暇顧及,而且未能及時轉變思維、加緊變革以跟上互聯網時代的潮流。
比如,第三方支付是電商行業的重要基礎設施,直到2015年初才在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比支付寶整整晚了11年。獵豹移動在台灣的合作夥伴吳德威曾直言,支付寶絕對不可能在台灣出現,台灣當局對第三方支付的審批極為嚴格,大陸流行的網上銀行直到近幾年才在台灣鋪開,而且功能有限,只能用於查詢余額。
同時,台灣《公司法》也對互聯網創業投資設置重重障礙。其中,對本地創業團隊出境創業徵收高額的境外稅,一定程度上導致台灣互聯網創業規模不大,只能偏安台灣一隅。「如果把眼光放在台灣,你的價值是1;如果放在全球,就是100倍的價值。」施振榮曾表示。
不難看出,與大陸積極鼓勵互聯網行業發展,更有戰略規劃和目標不同,台灣當局對互聯網帶來的一系列改變,更多抱持憂慮、警惕的態度。當大陸已在嘗試互聯網+的經濟新形態,台灣當局仍在擔心網購是否會造成稅收流失、實體商業是否會遭受沖擊等問題。一個政策松綁,一個政策束縛,發展水平高下立見。
三、小小的台灣沒有誕生BAT級企業
無論是人口數量和市場規模,台灣與大陸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直接導致台灣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難以正常運轉。要知道,互聯網行業三大商業模式——廣告、電商、游戲,本質上都是流量變現的生意,從而限制企業規模,欠缺類似BAT的標桿企業。
台灣人口約為2300萬,與北京相差無幾,一個App用戶突破10萬已屬不易,而且天花板效應明顯。缺乏龐大用戶量和市場,使台灣無法出現大陸動輒上億的超級App,阻礙台灣互聯網企業實現規模化發展,盈利模式自然無法豐富起來,這是其與大陸玩家對比之下的先天短板。
除了市場規模受限,台灣營造的重製造業、輕互聯網的社會氛圍,使誕生BAT級企業的機會更加渺茫,地位不高的互聯網企業往往被視為「反叛軍」、「邊緣人」。沒有BAT級企業帶來的示範效應,台灣難以形成全行業廣泛性的創業創新浪潮,相關技術、思維和人才的積累顯得不足,創業生態的建設自然推進不順。
四、台灣互聯網創業者目光短淺
固然台灣當局出台的政策和人口基數較小不利於擴大規模,但創業者自我設限才是台灣互聯網企業無法做大做強的根本原因。毫不客氣地講,他們普遍存在目光短淺的劣勢,即小農思想,不少台灣年輕人將創業與開雞排店劃上等號,讓人大跌眼鏡。
事實上,台灣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創業成功的人寥寥無幾,絕大多數創業者局限於本地思維,很難脫離台灣當地環境去思考問題,創業項目帶有深深的本土烙印,鮮少考慮國際化,即便國際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並非遙不可及。比如,大部分和App有關的校園論文課題,台灣年輕人都是圍繞自己的城市而展開,「如何幫你找到花蓮夜市最好吃的東西」便是其中之一。
台灣掉隊移動互聯網時代後出路在哪
曾有業內人士將台灣比作互聯網創業的荒漠,甚至認為台灣移動互聯網已死,我並不認同,台灣可以藉助移動互聯網全球化浪潮迎頭趕上,以人才資源輔助大陸互聯網企業國際化,並依託製造業資源發力智能家居。
高素質人才、完備而龐大的供應鏈背景等條件,使大陸互聯網公司對台灣趨之若鶩,將其視為全球化的重要橋頭堡。相比大陸,台灣互聯網行業無論是在語言技能、人文底蘊還是文化習慣都更深地融入全球互聯網,可以作為大陸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最佳跳板。
獵豹移動CEO傅盛曾表示,如果去美國建立全球化團隊,發現文化有隔閡,團隊融合需要很長時間,在台灣則更容易推進,而且他認為台灣好機會實在太多。2015年1月,獵豹移動成立1億新台幣(約合1900萬元人民幣)創業基金,希望帶來全新的思考模式,擺脫平台思維,使台灣本土擁有有活力的創業團隊。
小米掌門人雷軍曾直言智能家居將成為台灣未來5—10年最重要的方向,未來個人設備、工作設備、家庭設備都會智能化,而且與手機連接。「台灣有工業基礎、軟硬體工程師,現在關鍵是怎麼把互聯網融進來,實現軟硬結合。」目前,這波浪潮已經開始,但鮮少有台灣創業公司深耕智能家居。
在施振榮看來,搭上移動浪潮並不難,但要如何長青才最難,「飛的時候靠風,但要飛得久還是要看豬本身,要學會如何做一隻智慧的豬。」不可否認,在多方努力下,近兩三年台灣創業熱情有所回溫,但想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重現硬體時代的輝煌,仍存在較大難度,除了上述4大因素,留給台灣補齊短板的時間也所剩不多。

⑼ 台灣LIVingLab智能家居好不好

我去看過他們,感覺還可以,但是開關面板不是特別好看,我覺得他們不用非得指定品牌還是不錯的,現在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種還算可以,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在對比這看看

閱讀全文

與智能家居台灣企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摩托車鋁合金cnc件怎麼翻新 瀏覽:1000
貼完磁磚裝什麼家電6 瀏覽:866
緬甸花梨傢具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872
浙江pvc手套廠家電話號碼是多少 瀏覽:100
華碩筆記本北京維修點 瀏覽:799
涪陵空調維修電話附近 瀏覽:247
宜昌工貿家電在哪裡 瀏覽:527
閃修俠龍崗維修點 瀏覽:845
翻新機怎麼變成真機 瀏覽:111
海清家居服 瀏覽:222
防水灑到啞光磚上怎麼辦 瀏覽:869
鐵路護欄翻新用什麼漆價格是多少 瀏覽:495
湘潭華為維修點查詢 瀏覽:623
史密斯熱水器售後維修這行 瀏覽:921
重慶九陽電器售後維修 瀏覽:91
廣州頂級傢具 瀏覽:807
偉威家電維修部怎麼樣 瀏覽:100
本地傢具回收哪裡好 瀏覽:511
電路板補點 瀏覽:973
西藏口碑好的傢具包括哪些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