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連開發區愛麗絲這個企業咋樣
我覺得收這么多錢,有點懸啊,我在電視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是,就是開發區的一些中介,收完錢就讓你等消息,完了就沒信了,我覺得要慎重啊,他說是愛麗絲,還指不定是什麼單位呢。
B. 求慳吝人劇本,要全不要小說。
人物(以選文中出場的人物為限)
阿爾巴貢〔阿爾巴貢〕這個名字,最初見於義大利16世紀一部喜劇,格洛頭(1541—1585)的《艾密莉雅》裡面有一個吝嗇鬼,叫做阿爾巴苟。字義是鉤與賊。——克萊昂特和艾莉絲的父親,瑪麗雅娜的求婚人。
克萊昂特——阿爾巴貢的兒子,瑪麗雅娜的情人。
艾莉絲——阿爾巴貢的女兒,法賴爾的情人。
法賴爾——昂塞耳默的兒子,艾莉絲的情人。
瑪麗雅娜——克萊昂特的情人,阿爾巴貢的意中人。
昂塞耳默——法賴爾和瑪麗雅娜的父親。
西蒙老闆——掮客。〔掮客指替人介紹買賣,從中賺取傭金的人。)
雅克師傅——阿爾巴貢的廚子和車夫。
阿箭〔阿箭〕僕人名。當時僕人取名,常用花草、雜物、地名等代替本人真名。下邊蕎麥稈兒、干鱈魚這兩個僕人名,也是用植物和魚名代替本人真名。——克萊昂特的聽差。
克樓德媽媽——阿爾巴貢的女僕。
蕎麥稈兒、干鱈魚——阿爾巴貢的跟班。
地點
巴黎。
第二幕
第一場
克萊昂特,阿箭。
克萊昂特 啊!你這壞包,你鑽到哪兒去啦?我不是吩咐你……
阿箭 是啊,少爺,我本來一直在這兒等著您,可是老太爺蠻不講理,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我給攆出來了,差點兒還把我給揍了。
克萊昂特 事情怎麼樣?情形越來越急,在我沒有看見你的這個時期,我發現我爸爸是我的情敵。
阿箭 老太爺鬧戀愛?
克萊昂特 可不,我聽了這話,心亂如麻,好不容易才沒有讓他看出來。
阿箭 他也鬧戀愛!他打的是什麼鬼主意?是不是成心和人作對?難道戀愛是為這種人預備的嗎?
克萊昂特 一定是我造下孽了,他才害上了這相思病。
阿箭 可是您為什麼瞞著不讓他知道?
克萊昂特 免得他起疑心,我在緊要關頭上,也好找竅門兒,打消這門親事。他們怎麼答復你的?
阿箭 說真的!少爺,人倒了霉,才借債;像您這樣走投無路,非跨債主的門檻兒不可,有些怪事,就得受著。
克萊昂特 借不到錢?
阿箭 不是這么說。和我們打交道的那位掮客,西蒙老闆,有活動能力,人也熱心,他說,他為您的事大賣氣力,單憑您的長相,他就樂意效勞。
克萊昂特 我要的一萬五千法郎,會不會有?
阿箭 有的,不過您想事情成功,有幾個小條件,可得接受。
克萊昂特 他有沒有讓你和借錢的人談談?
阿箭 哎呀!您可真不在行啦,哪兒會有這事啊。他藏自己,比您藏自己小心多了;有些秘密事,您說什麼也料想不到。人家根本不肯說出他的名姓來,打算今天在一家借來的房子里,讓他和您談談,從您嘴裡問出您的產業和您的家庭。我相信,單老太爺這個姓,就會做成這筆交易。
克萊昂特 尤其是我母親已經死了,她留給我的財產,旁人是奪不去的。
阿箭 這是他本人口授給中人的條款,要您在進行交易之前先看看:
「茲假設貸方已有充分保證,又假設借方已達成年,家境寬裕,產業確實,安全可靠,並無任何糾紛,雙方始得於公證人監視下,訂立確切精當契約。該公證人必須絕對正直,為此,應由貸方加以選擇,因借據是否合乎手續,對貸方關系最大。」
克萊昂特 這沒有什麼好說的。
阿箭「貸方為免除良心上任何不安起見,建議所貸之款應以十八個、一個利計算。」〔十八個、一個利〕即五點五厘多利。
克萊昂特十八個、一個利!行!公平合理,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阿箭說的是。「但該貸方手邊並無此款,為滿足借方需要起見,本人不得不以五個、一個利〔五個、一個利〕即二分利。向人借入,故該借方自應於承擔前利之外,並擔負後利,因該貸方之所以借入,僅為資助借方而已。」
克萊昂特怎麼?活見鬼!他是猶太人,〔猶太人〕指放高利貸的。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指野蠻人。比四個、一個利〔四個、一個利〕即二分五厘利。還高。
阿箭 著啊,我就這么說來的。您要仔細核計核計看。
克萊昂特 你要我核計什麼?我急著等錢用;什麼條件我都得接受。
阿箭 我就是這么回答他的。
克萊昂特 還有別的條件嗎?
阿箭 也就只是一個小條款了。
「所需一萬五千法郎,貸方僅有一萬二千現金,下餘一千艾居,〔一千艾居〕即三千法郎。以舊衣、雜物與首飾折付,其價格已由該貸方本諸善意,以最低價摺合。附清單如下」
克萊昂特 這是什麼意思?
阿箭 聽聽這張清單吧
「一:四腳床一張,帶匈牙利綉呢,床單一條,料子橄欖色,極為雅緻,外有六隻椅子與色彩相同之護被單;全部整潔如新,並有紅藍閃光緞沿邊。
「又:床帳一頂,料子為暗玫瑰紅十字呢,歐馬耳〔歐馬耳〕在法國西北部,近海。出品,下綴大小不等絲線流蘇。」〔流蘇〕裝在車馬、樓台、帳幕等物上的穗狀飾物。
克萊昂特 他要我拿這些東西干什麼用?
阿箭 還有
「又:貢保與瑪賽行樂圖〔貢保與瑪賽行樂圖〕圖共有八聯,有詩,有畫,從訂婚到去世,敘述一對田野夫婦的日常生活,以貢保為主,在17世紀初期相當流行。
「又:胡桃木大桌一張,兩頭可以拉長,桌腿為十二根圓柱或旋柱,下附小板凳六張。」
克萊昂特傢伙,我要這些東西干什麼?
阿箭您聽我念
「又:大型火槍〔大型火槍〕是老式火槍,十分笨重,要放在架子上才能瞄準。三支,鑲珠貝,並有原配架子三隻。
「又:磚爐一隻,附蒸餾器二隻,受容器三隻,對愛蒸餾者,極為有用。」
克萊昂特氣死我啦。
阿箭別急
「又:博洛尼亞琵琶一張,弦齊全,缺亦無幾。
「又:球桌〔球桌〕直譯應是「夫人洞」。桌上擺一個架子,靠桌面開13個小洞,上寫數字,不按順序排列,中間一個洞眼為13,用13個象牙小球往裡打。一張,棋盤一隻,與傳自古希臘人之鵝圖〔鵝圖〕似「陞官圖」,共63格,每格有圖,中央最大,繪鵝,擲二骰為戲,先到鵝圖者贏。一具,消磨時光,最為相宜。
「又:蜥蜴皮一張,長三尺半,內盛乾草,懸於天花板上,珍奇悅目。
「以上所開各物,實值四千五百法郎尚多,貸方力求克己,削價為一千艾居。」
克萊昂特「力求克己」,見他的鬼!簡直是奸商、殺人不見血的兇手!誰從來聽說過這種高利貸的?利息已經高到不能再高了,他還不知足,要我把他拾來的破銅爛鐵,照三千法郎收下來?我拿到手,連六百法郎也變賣不出。可是有什麼辦法?我還非接受他的條件不可,因為他知道我急於要錢,條件再酷苛,也肯接受。可不,無賴,他簡直是活要人命。
阿箭少爺,不是我說,您走的路,我看正是巴呂奇〔巴呂奇〕拉伯雷《高康大與胖大官兒》中的人物。走的那條下坡路,預支錢用,買時貴,賣時便宜,寅吃卯糧。〔寅吃卯糧〕寅年就吃了卯年的口糧,預先支用了以後的收入。比喻入不敷出,只顧眼前度過難關,不顧將來。掛錦一套。
克萊昂特你要我怎麼著?這就是父親一毛不拔,年輕人被逼鋌而走險的下場。無怪乎兒子要咒父親死了。
阿箭像老太爺那樣愛財如命,我敢說,涵養工夫頂深的人,見了也要發火的。多謝上帝,我沒有上絞刑架的心思。我那批弟兄,愛幹些小不正經的勾當,我可不那麼傻,到時說溜就溜;他們乾的那些妙事,離絞刑架有點太近,我小心在意,不和他們伙在一起。不過話說回來,沖他的行事,我真還有意偷他。我相信,偷他可以說是功德無量。
克萊昂特你把這張清單給我,讓我再過過目。
第二場
西蒙 老闆,阿爾巴貢,克萊昂特,阿箭。
西蒙 老闆(認出克萊昂特,低聲,向阿爾巴貢)是啊,先生,是一個年輕人等著錢用。他找錢找得很急,您寫的條款,他全部接受。
阿爾巴貢 不過西蒙老闆,你相信絕對沒有風險?你說起的這個人,你曉得他的姓名、財產和家庭嗎?
西蒙 老闆不知道,他是人家在偶然場合介紹給我的,所以有些情形,我還不能詳細講給您聽,不過他本人會對您交代明白的,接頭的人告訴我,您見到他以後,一定滿意。我所能告訴您的,就是他的家境非常富裕,母親已經死了,而且有必要的話,他保證他父親不到八個月就死。
阿爾巴貢 值得考慮。西蒙老闆,只要我們有力量,就該大發慈悲,與人方便才對。
西蒙 老闆當然。
阿箭 (低聲,向克萊昂特)這是怎麼回事?我們那位掮客,西蒙老闆,在和老太爺講話。
克萊昂特 會不會有人告訴他,我是誰來的?會不會是你跟我搗蛋?
西蒙 老闆(向阿箭)啊!啊!你們真是急碴兒!誰告訴你們是這兒來的?(向阿爾巴貢)先生,您的姓名和您的住宅,並不是我透露給他們知道的,其實依我看來,也沒有什麼太要不得。他們做人持重,你們在這兒就可以一塊兒談清楚的。
阿爾巴貢 怎麼?
西蒙 老闆(指著克萊昂特)我對您說起的一萬五千法郎,就是這位先生想跟您借。
阿爾巴貢 怎麼,死鬼?不務正業,走短命路的,原來是你啊?
克萊昂特 怎麼,爸爸?傷天害理,干欺心事的,原來是您啊?
阿爾巴貢 死活不管,胡亂借錢的,原來是你啊?
克萊昂特 放印子錢,非法致富的,原來是您啊?
阿爾巴貢 你干這種事,還敢見我?
克萊昂特 您干這種事,還敢見人?
阿爾巴貢 你倒說,你這樣胡作非為,拿錢亂花,把父母流血流汗為你攢下的家業敗光了,害不害臊?
克萊昂特 您做這種生意,辱沒您的身份,一個錢又一個錢往裡摳,沒有知足的一天,丟盡了體面,壞盡了名聲,就連自來名聲最狼藉的放高利貸的,他們喪心病狂,想出種種花樣,和您重利盤剝的手段一比,也不如您苛細;您倒是羞也不羞?
阿爾巴貢 混賬東西,滾開,我不要看見你!
克萊昂特 就您看來,誰頂有罪?是需要錢用而張羅錢的人,還是根本不需要錢用而盜竊錢的人?
阿爾巴貢 我說過了,走開,別招我生氣。(一個人)我對這事,並不難過;這對我倒是一個警告:他的一舉一動,以後我要格外注意。
第三幕
第一場
阿爾巴貢,克萊昂特,艾莉絲,法賴爾,克樓德
媽媽,雅克師傅,蕎麥稈兒,干鱈魚。
阿爾巴貢 好,全過來,聽我安排你們回頭的活兒,把各人的事給派定了。克樓德媽媽,過來,先打你起。(她拿著一把掃帚)好,你手裡拿著傢伙。我要你把四下里打掃干凈,擦傢具,千萬當心,別擦的太重了,蹭傷了什麼的。另外,用晚飯的時候我要你管理酒瓶,萬一少掉一隻,砸碎什麼東西的話,我就找你算賬,從你的工資里扣。
雅克師傅 (旁白)精明的處罰。
阿爾巴貢 (向克樓德媽媽)去吧。(克樓德媽媽下)你,蕎麥稈兒,還有你,干鱈魚,你們的活兒是洗干凈杯子,倒酒喝;可是要注意,只在人家渴了的時候才許倒。有些跟班不懂事,過來勸酒,人家想也沒有想到,就提醒人家喝:這種習慣是學不得的。要倒,也得人家問過不止一次才倒。而且要記住總多往裡頭兌水。
雅克師傅 (旁白)對,純酒要上頭的。
干鱈魚 老爺,我們脫不脫罩褂?
阿爾巴貢 看見有人來,你們再脫。脫了以後,可千萬當心,別弄臟了衣服。
蕎麥稈兒 老爺,您曉得,我這件制服,前襟有一個大點子燈油漬。
干鱈魚 還有,老爺,我這條燈籠褲,後頭破了一個窟窿,我說話粗,老爺別見怪,望得見我的……
阿爾巴貢 住口。想辦法背朝牆,總拿臉兒沖人,也就是了。(阿爾巴貢把蕎麥稈兒的帽子拿過來,放在制服前頭,教他怎麼樣遮蓋油漬)你呢,伺候客人的時候,老這樣拿著你的帽子。(兩個跟班下)至於你,女兒,撤下去的東西,你要看好了,當心別糟蹋掉。女孩子們干這事很相宜。可是你還要准備好了招待我的意中人,她就要來看望你,帶你一道逛集去。我的話你聽見沒有?
艾莉絲 聽見了,爸爸。
…………
阿爾巴貢 法賴爾,幫我多想想看。喂,雅克,你過來,我把你留到最末來講。
雅克師傅 老爺,我是您的車夫,又是您的廚子,您想同哪一個講?
阿爾巴貢 同兩個講。
雅克師傅 不過兩個里頭,哪一個在先?
阿爾巴貢 廚子。
雅克師傅 請您等等。(他脫去他的車夫制服,露出廚子服裝)
阿爾巴貢 傢伙!這是什麼臭講究?
雅克師傅 現在您吩咐好了。
阿爾巴貢 雅克,我約好了今天請人吃晚飯。
雅克師傅 (旁白)希罕事!
阿爾巴貢 說說看,你有好菜給我們吃嗎?
雅克師傅 有,只要您有很多的錢給我。
阿爾巴貢 見鬼,老離不開錢!除掉了錢,錢,錢,他們就像沒有別的話講。啊!他們掛在嘴邊的,只有這個字:「錢。」老在說錢。這成了他們的口頭禪:「錢。」
法賴爾 對。
雅克師傅 說真的,管家先生,你把這個秘訣告訴我,把我這廚子差事接過去,我承情不淺。你在這家,好管閑事,成了一手抓。
阿爾巴貢 別閑扯啦。到底該怎麼做?
雅克師傅 有您的管家先生嘛。他會給您花很少的錢,做出好吃的菜來。
阿爾巴貢 得啦!我要你回話。
雅克師傅 席面上有多少人?
阿爾巴貢 我們不是八個人,就是十個人。就算八個人好了。有八個人吃的,也就足夠十個人了。
法賴爾 當然。
雅克師傅 好吧!那就得開四份好湯,五道主菜。好湯……主菜……
阿爾巴貢 活見鬼喲!可以款待全城的人了。
雅克師傅 烤的東西……
阿爾巴貢 (拿手捂他的嘴)哎呀!搗蛋鬼,你想吃掉我的全部家當。
雅克師傅 和烤的東西同時上的……
阿爾巴貢 (又拿手捂雅克師傅的嘴)還有?
法賴爾 (向雅克師傅)你打算把大家撐死啊?難道老爺請客,是要他們死塞活塞,把他們害死嗎?你去念念衛生守則吧;問問醫生,還有比吃多了對人害處大的?
阿爾巴貢 說得對。
法賴爾 大師傅,你和你那些同行要知道:一張飯桌,上多了菜,等於是一家黑店。把客人當做朋友看待,菜飯就該清淡才好,一位古人說得好,「夫食以其為生也,非生以其為食也〔夫食以其為生也,非生以其為食也〕意思是「吃東西為了活著,不是活著為了吃東西」,傳說是蘇格拉底說的。阿爾巴貢對。(向雅克師傅)你聽見了沒有?(向法賴爾)這話是哪一位大人物說的?
法賴爾 我現在想不起他的姓名。
阿爾巴貢 記著把這句話給我寫下來,我要用金字刻在我飯廳的壁爐上。
法賴爾 我一定寫。至於晚飯,交給我辦。我會安排妥當的。
阿爾巴貢 就你辦吧。
雅克師傅 再好不過,我免去許多麻煩。
阿爾巴貢 就該搭配一些不對胃口的東西,不吃便罷,一吃就飽,好比肥肥的紅燒羊肉啊,栗子肉餡的點心啊。
法賴爾 一切有我,您放心好啦。
阿爾巴貢 現在,大師傅,要把我的馬車擦乾凈。
雅克師傅 等一下。這話是對車夫講的。(他又穿上他的罩褂)您說……
阿爾巴貢 把我的馬車擦乾凈,把馬准備好,回頭趕集去……
雅克師傅 老爺,您那些馬呀?說真的,一步都走不動啦。我不是說,它們累壞了,躺在槽頭站不起來,可憐的牲口不是累壞了,那麼說,不合實情。毛病出在您老叫它們挨餓,餓到後來,也就只有皮包骨頭,馬架子、馬影子、馬樣子了。
阿爾巴貢 什麼活兒也不幹,說病就病。
雅克師傅 老爺,什麼活兒也不幹,就該挨餓嗎?可憐的牲口,多幹活兒,可是有的吃,對它們好多了。看見它們就多一口氣了,我打心裡難過;因為說到臨了,我對我那些馬有感情,看見它們受罪,就像自己也在受罪一樣,我每天省下自己的口糧來喂它們。老爺,對生靈沒有一點點憐惜,未免心腸也太狠了點兒。
阿爾巴 貢趕一趟集,又不是什麼重活兒。
雅克師傅 老爺,不成,我狠不下這個心吆喝,它們那副可憐樣子,我拿鞭子抽,要良心不安的。它們連自己都拖不動,您怎麼好叫它們拖車?
法賴爾 老爺,我約街坊畢伽底〔畢伽底〕舊時法國北部臨海的一個省。
雅克師傅 也好。它們寧可死在旁人手中,也別死在我手中。
法賴爾 大師傅真是高談闊論的能人。
雅克師傅 管家先生真是水來土擋的好手。
阿爾巴貢 別吵!
雅克師傅 老爺,我就是看不慣那些馬屁精。不管他干什麼,哪怕是無時無刻查對麵包呀,我看呀,只不過是巴結、逢迎。想到這上頭我就有氣。聽見人家議論您,我就難過。因為不管我怎麼著,說到臨了,我覺得自己對您是有感情的。除去我那些馬,您就是我頂愛的人了。
阿爾巴貢 雅克,你能不能告訴我,人家議論我什麼。
雅克師傅 老爺,說也沒有什麼,不過話講在前頭,您可不能惱我。
阿爾巴貢 我不惱你,決不會的。
雅克師傅 算了吧,我看十有八九,您要生氣的。
阿爾巴貢 我不但不生氣,反而愛聽。我喜歡知道人家怎麼議論我。
雅克師傅 老爺,您一定要聽,我就乾脆對您明說了吧,到處有人說您壞話。人家說起您來,刻薄得就像大雨點子,四面八方全是。人家就喜歡挖苦您,無時無刻,不拿您的吝嗇當笑話講。有人講:您專為自己印了一些歷書,四季的大齋〔四季的大齋〕天主教規定每季開始,劃出三天(星期四、五、六)吃齋。人吆喝車好了,再說,我們也需要他預備晚飯。和舉行聖典之前吃齋的日子,加了一倍,好叫一家大小多斷幾回食。有人講:趕上過節送禮或下人歇工的時候,您總有碴兒跟下人吵,找借口不給他們東西。又有人講:街坊養的一隻貓,有一回偷吃了您剩下來的一塊剩羊腿,您告了貓一狀。還有人講:有一夜晚,有人發覺您到馬棚偷喂馬的蕎麥,您的車夫,就是我以前的那個車夫,黑地里不曉得揍了您多少棍子,您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總之,您要我說給您聽,隨便走到一個地方,就會聽見有人在糟蹋您。您成了人人的話柄,笑柄。人家不說您便罷,一說起您來,總把您叫做吝嗇鬼、錢串子、財迷和放高利貸的。
阿爾巴貢 (打他)你是一個傻瓜、一個混蛋、一個壞包、一個不要臉的東西。
雅克師傅 看!我不早就料到了嗎?您就是信不過我嘛。我早對您說過了:我對您講了真話,您要惱我的。
阿爾巴貢 學學該怎麼講話吧。
第四幕
第六場
阿箭,克萊昂特。
阿箭 (抱著一隻匣子,從花園那邊出來) 哎!少爺,我正在找您!快跟我走!
克萊昂特 什麼事?
阿箭 跟我走就是。這下子可好啦。
克萊昂特 你說什麼?
阿箭 事情有著落啦。
克萊昂特 什麼?
阿箭 我憋了整整一天。
克萊昂特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阿箭 老太爺藏的錢,讓我弄到手啦。
克萊昂特 你怎麼弄到手的?
阿箭 回頭說給您聽。我們快走,我聽見他在嚷嚷。
第七場
阿爾巴貢。
阿爾巴貢 (他在花園就喊捉賊,出來帽子也沒有戴)捉賊!捉賊!捉兇手!捉殺人犯!王法,有眼的上天,我完啦,叫人暗害啦,叫人抹了脖子啦,叫人把我的錢偷了去啦。這會是誰?他去了什麼地方?他在什麼地方?他躲在什麼地方?我怎麼樣才找得著他?往什麼地方跑?不往什麼地方跑?他不在那邊?他不在這邊?這是誰?站住。還我錢,混賬東西……(他抓住自己的胳膊)啊!是我自己。我神志不清啦,我不曉得我在什麼地方,我是誰,我在干什麼。哎呀!我可憐的錢,我可憐的錢,我的好朋友!人家把你活生生從我這邊搶走啦;你既然被搶走了,我也就沒有了依靠,沒有了安慰,沒有了歡樂。我是什麼都完啦,我活在世上也沒有意思啦。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全完啦,我再也無能為力啦,我在咽氣,我死啦,我叫人埋啦。難道沒有一個人願意把我救活過來,把我的寶貝錢還我,要不然也告訴我,是誰把它拿走的?哦?你說什麼?沒有人。不管是誰下的這個毒手,他一定用心在暗地裡算計我的:不前不後,正好是我跟我那忤逆兒子講話的時候。走。我要告狀,拷問全家大小:女傭人,男傭人,兒子,女兒,還有我自己。這兒聚了許多人〔許多人〕指台下的觀眾。!我隨便看誰一眼,誰就可疑,全像偷我的錢的賊。哎!他們在那邊談什麼?談那偷我的錢的賊?樓上什麼聲音響?他會不會在上頭?行行好,有誰知道他的下落,求誰告訴我。他有沒有藏在你們當中?他們全看著我,人人在笑。你看吧,我被偷盜的事,他們一定也有份。快來呀,警務員,憲兵,隊長,法官,刑具,絞刑架,劊子手。我要把那幾個人絞死。我找不到我的錢呀,跟著就把自己弔死。
《慳吝人》又譯做《吝嗇鬼》,是莫里哀的著名喜劇。劇本以誇張的手法,塑造了阿爾巴貢這一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形象。
這里節選了阿爾巴貢放高利貸、安排訂婚筵席和丟失錢匣三個情節,他的吝嗇性格在其中表現得惟妙惟肖。尤其第四幕丟失錢匣後,阿爾巴貢的那一大段獨白,深刻地揭示了這個吝嗇鬼的丑惡靈魂。欣賞節選部分,要弄清作品是通過哪些典型細節刻畫阿爾巴貢這一人物形象的,品味作品誇張、幽默的語言。
C. 大連開發區愛麗絲工廠怎麼樣
大連開發區愛麗絲工廠規模不大但是生產質量不錯口碑挺好
D. 《慳吝人》全文和作者介紹
《慳吝人》,5幕喜劇,又譯《吝嗇鬼》,是法國著名喜劇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可以和《偽君子》媲美的作品。1668年,《慳吝人》首次上演。
《慳吝人》的主人公阿巴公是個放高利貸的老鰥夫,認為「世上的東西,就數錢可貴」。他老怕別人算計他的錢,就把一萬金幣埋在花園里。他想娶年輕姑娘瑪麗雅娜,但瑪麗雅娜前來相親時,卻與阿巴公的兒子克萊昂特到花園里去幽會了,原來他倆早已相愛。阿巴公氣得暴跳如雷。又發現埋在花園里的錢丟了,頓時痛不欲生。克萊昂特表示,若能得到瑪麗雅娜,保證找到丟失的錢。阿巴公一口答應。原來錢是喬裝傭人的貴族青年法賴爾偷的,這時他也公開了他與阿巴公女兒艾莉絲的戀情。兩對年輕人喜結良緣。
《慳吝人》是性格喜劇,阿巴公為了攢錢,省吃儉用,招待客人時往酒里摻水,自製日歷,將吃齋的日子延長,還到自己的馬棚里去偷馬料,挨了車夫的打。為了錢,他可以放棄心愛的姑娘。這表明錢一旦被擺到至尊的地位,就會成為一種丑惡的力量。在法語中,「阿巴公」已成為「吝嗇鬼」的同義詞。
作品鑒賞
莫里哀寫作《慳吝人》時,受了古羅馬喜劇家普勞圖斯(T.M.Plautus,約公元前254—前184)的喜劇《一壇黃金》的啟發。但莫里哀的劇本大大地超過了普勞圖斯的作品。第一、《慳吝人》以金錢為經,愛情為緯,並不像《一壇黃金》那樣只單純描寫歐克里翁發現藏金和失而復得的故事,情節豐富生動多了。第二、劇本的主人公作為一個階級的典型,反映了一個時代,並不像《一壇黃金》那樣寫的是一個窮人,他的遭遇帶有偶然的性質。《慳吝人》在人物塑造方面,莫里哀仍然採用自己擅長的手法:集中寫好人物的某一特徵,某一慾念,從而突出人物的個性。
貪婪和吝嗇是阿巴公的絕對情慾和性格的基本特徵。阿巴公滿腦子是埃居、放債和生息。金錢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和子女沖突的焦點。他剋扣子女的花費,貪沒子女從母親那兒繼承下來的財產。他要女兒嫁給年近半百的老頭子,因為對方「不要賠嫁費」。他要兒子娶有錢的寡婦,因為這不僅不花錢,還可以撈到一大筆收入。
僕人拉弗賚史對阿巴公的脾氣了解得很透徹。他說阿巴公「愛錢比愛聲名、榮譽和道德還厲害,他看見了一個跟他要錢的人,馬上會難受得抽筋。跟他要錢就等於在他致命的地方打了他,就等於在他心上刺了一刀,等於剜掉了他的五臟。」因此,阿巴公為了錢,對所有的人都刻薄無情。
阿巴公撈錢的主要方式是放高利貸。他盤算著如何把盡量多的錢拿去生息。當他看到兒子花費在穿戴上的錢時,馬上心痛起來。他說;「我敢打賭僅僅假發罩跟綢帶兩項,至少得值二十個比斯托;二十個比斯托,就按十二分之一放出去生利的話,一年就可以得到十八個利物兒六個索爾八個德涅。」他並不責備兒子賭錢,而是責備他沒有把贏來的錢,交給他去放債。阿巴公的放債手段十分毒辣而狡猾。開頭他甜言蜜語,以低利息誘人上鉤。說什麼:「放債人為求良心上沒有絲毫負擔起見,情願只取五厘利息出借他的錢財。」接著,他便詭稱手頭並無現款,他還得向別人轉借,以二分利息借進,因此這項利息必須由借債人負擔。結果他把利息加到二分五厘,比別人還高出四分之一。最後他又提出現款不夠,只能付一萬二千法郎,其餘三千法郎要用舊衣物、傢具、首飾等折付。實際上,他的這批破爛物加在一起還值不到六百法郎。但他掌握了借債人的心理:當他們急需用錢時,即使條件苛刻些也會接受的。正如他兒子說的:「這個強盜是刀子比在我的脖子上,緊緊地攥住我了。」
阿巴公把金錢當作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標。因此丟了錢,便要了他的命。劇作家卓越的成就之一,就是他把主人公這一心理狀態,生動逼真地展示在讀者面前。《一壇黃金》的主人公歐克里翁在他丟失了黃金後,曾大喊大叫地說;「我完了,我死了,我被人殺害了。」但還沒有阿巴公那樣瘋狂和痛不欲生的程度。阿巴公大叫說:「你一被人搶走,我的依靠、我的安慰、我的快樂就全沒有了,我算是整個完蛋了,我還活在世上干什麼啊?沒有你,我簡直活不了啦。全完啦,我實在受不了啦;我要死,我死啦,我已經入土啦。」
歐克里翁要求「把那偷金子的人告訴我」,他並不懷疑所有的人。阿巴公則要求把所有的人都絞死,要求法官一個不漏地審問他全家。如果法官找不回他的錢來,他「連司法官員一齊控告」。因此,阿巴公「愛錢如命」的性格比歐克里翁更突出、更可笑。
歐洲的一些作家寫過不少吝嗇鬼的形象,但都把他寫成是不要享受的。其實不然,金錢和享受是分不開的。只是在吝嗇鬼身上這兩者之間經常發生矛盾罷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在資本家個人的突出的胸內,同時展開了積累情慾與享受渴求之間的浮士德士德式的沖突。」
莫里哀塑造的阿巴公正是這樣一個人物。他不是一個清心寡慾的人,他還是要享受的,他有男女僕人,有廚子和馬車夫(雖然都由雅克一人擔任)、馬車。而且像他這樣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還有色慾。他愛上了一個可以做他女兒的美麗姑娘,一見面就贊美她是「明星群中最美麗的一顆」。他不顧旁人和兒女的笑話,決定要娶她。
然而,他那享受欲、色慾,總是和他那吝嗇、怕花錢的積累欲發生沖突。為了色慾,他可以不要對方的賠嫁費;為了金錢,他又抱怨「一個女孩子一點賠嫁都不帶過來是沒有人要的」。他明知瑪麗亞娜的母親拿不出錢來,但他還要媒婆轉告她「加緊張羅張羅,賣點氣力,總得從自己身上出點血。」阿巴公喜歡瑪麗亞娜,可是當克雷央特把阿巴公的鑽石戒指脫下來,送給瑪麗亞娜時,他恨得咬牙切齒。暗暗罵兒子是「劊子手」,「該上絞架的胚子!」甚至當克雷央特用預先定購的點心款待瑪麗亞娜時,他吩咐瓦賴爾盡可能地把點心搶救些回來,「回頭好給商店退回去」。
最後,阿巴公的寶貝箱子丟了。金錢和色慾的矛盾發展到頂點。克雷央特要挾父親在兩者之中任選一個。阿巴公終於選擇了金錢。這進一步強調了阿巴公的性格本質。
為了充分展示阿巴公慳吝的性格。莫里哀通過大量的細節和誇張的描寫來刻畫他。在第三幕阿巴公安排請客吃飯一場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吩咐傭人用八個人的飯菜款待十個人。在酒里要多羼水,不能對客人勸酒,要等客人口渴要喝的時候再斟酒,還要准備一些客人一吃就膩的菜餚。他要女兒管理從席上撤下來的東西,留神別叫僕人給糟踐了。瓦賴爾順著他的意思說了句:「應該為生存而吃飯,不是為吃飯而生存。」他認為這是至理名言,應當用金字刻在飯廳的壁爐上。
普勞圖斯的《一壇黃金》里,採用一些誇張性的描寫來表現主人公的吝嗇。如歐克里翁在理發時,把剪掉的指甲都要收回家。一次,一隻老鷹叼走了他的飯,他便上法庭去控告。同樣,莫里哀在劇本中也採用誇張的寫法。如廚子雅克揭發阿巴公自印了一種日歷,他在日歷上把每個季度的齋戒日增加了一倍,目的是讓家裡人多吃幾天素,好節省幾個錢。他在辭退僕人或發工錢的時候,總是准備好一場大吵,以便找出理由不給錢。有一次,他要求法庭傳街坊的貓上堂,因為它吃了一塊他吃剩的羊腿。他還在夜裡跑到自己馬廄去偷喂馬的蕎麥,結果被馬車夫揍了一頓。當阿巴公的兒女要結婚時,他竟厚著臉皮要親家給他做一件新衣裳,以便他在婚禮上穿。
細節和誇張對於揭示阿巴公的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古希臘美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喜劇的目的在於將我們所看見的人,表現得更壞些。」因此,這些符合人物個性特徵的描寫和誇張是必要的,也符合藝術的真實的。阿巴公由於貪婪和吝嗇變得完全喪失人性和人格。《偽君子》中的奧爾恭曾說過,他可以看著兄弟、兒女、母親和妻子死掉全不在乎。但這是受了偽君子的愚弄,出自一時的感情,當他看到兒女哭時,還「覺得心軟」。而阿巴公的心腸卻像冷鐵塊。當福勞辛在誇他身體棒,「不但能親身埋葬您的兒女,還能埋葬您兒女的兒女」時,他竟高興地說:「那太好啦!」當瑪麗亞娜到他家相親時,他怕瑪麗亞娜見了他的兒女會見怪,連忙向她解釋說:「您看見我有這么大的兩個孩子未免有點驚奇,可是過不了多久我就要把兩個都打發出去。」
劇本末了有個對比的鏡頭:一方面是富有人性的昂賽末急於要去看他那失散多年的、患病的妻子;另方面是喪失人性的阿巴公急於要去看他那寶貝的箱子。從而強調了阿巴公從錢孔里看世界的狹隘、冷漠、自私的心理。《慳吝人》中除了阿巴公這個典型人物,其餘的人都是作為陪襯而出現的。莫里哀並沒有著力去刻畫他們。在這方面,俄國著名批評家別林斯基說得很好。他說:「《慳吝人》中所有其他的人物只是宣傳吝嗇是一種缺陷的配角,其中就沒有一個人是過著自己生活和為自己而生活的——所有的人都是為了更好地烘托出那喜劇的主人公而臆造出來的。」
莫里哀是寫喜劇性沖突的能手,這在《慳吝人》一劇中得到充分的反映。阿巴公和兒子克雷央特在愛情和金錢上的沖突是劇本的主要沖突。昂賽末和兒子瓦賴爾在愛情上的矛盾作為烘托。而昂賽末在金錢上的慷慨行為,愛情上能體諒青年人(如主動放棄愛麗絲,積極促進兒女的婚事)恰好和阿巴公形成對照。
莫里哀把精力放在對主要沖突的描寫上。劇本中出現了許多極妙的經過精心布置的喜劇沖突的場面。如父親放高利貸正好放給自己的兒子,兒子借閻王債正好借到老子的身上。
第二幕第二場,阿巴公父子會面的一場,突出地表現了他們在金錢上的沖突:
阿巴公怎麼,你這個該死的東西,甘心走這種萬惡的絕路的就是你。
克雷央特怎麼,我的父親!干這種丟臉事情的就是您。
阿巴公借這種違法的債來敗家的就是你?
克雷央特想用這種罪惡滔天的高利貸來發財的就是您?
阿巴公幹了這種事之後,你還敢站在我的面前?
克雷央特幹了這種事之後,您還有臉見人。
父親咒罵兒子浪盪敗家,兒子怒斥父親重利盤剝,黑了心肝。在愛情上,阿巴公父子的沖突更為尖銳。父親喜愛的年輕美貌的姑娘,正是兒子心上的人。父親不肯讓步,兒子也不肯讓步。
第四幕第四場這種沖突發展到了頂點:
克雷央特好呀,我的父親,您就是這樣戲弄我嗎!既然事情已到了這一步,那我就明白告訴您,我對瑪麗亞娜的愛情是絕不能放棄的,為跟您爭奪這個女子,不管多麼極端、多麼過分的事我也敢做;您雖然已得到了她母親的同意,可是我會有其他方面的援助來幫我打這個仗。阿巴公怎麼,你這個殺胚!你竟敢來奪我嘴裡的肉?克雷央特是您搶了我嘴裡的肉,按日子算我還在您之前。阿巴公我不是你的父親吧?你不應該尊敬我嗎?克雷央特這種事並不是兒子必須讓父親搶先的事;愛情是六親不認的。
關於阿巴公父子沖突的事,在歐洲一直有過許多議論。不少人指責莫里哀把父子間的關系寫得太過分了。連法國啟蒙主義者盧梭也接受不了,他認為父親固然不像父親,兒子卻不可以不像兒子。他把《慳吝人》當作傷風敗俗的一例。德國在上演這部劇本時,把父子關系改為親戚關系。這種看法和做法都是偏頗的。莫里哀的偉大就在於他在金錢統治一切的資本主義社會里,看到了資產階級父子間關系的實質,揭發了金錢的罪惡和拜金主義者的愚妄。反之,劇本的尖銳性和諷刺性就要大大地削弱了。
除了以上基本沖突外,還有大量圍繞情節展開和表現阿巴公性格的喜劇性場面。如第三幕第五場中,阿巴公聽信了福勞辛的勸告,戴著老花眼鏡,穿著燈籠褲,挺著鼓鼓囊囊的胸膛會見瑪麗亞娜的場面;第四幕第四、五場廚子雅克調解阿巴公父子沖突的場面;第五幕第三場,阿巴公要瓦賴爾承認偷了他一萬埃居的事,而瓦賴爾卻承認偷了他女兒愛情的事等。這些喜劇性場面既豐富了劇本的情節,也有助於表現人物個性和基本沖突,使劇本幽默生動、活潑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