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護環境後的居民生活的改變
文明禮貌從我做起、《環境保護,從我做起》等。
文明禮貌從我做起
早上好!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先讓我為大家講述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第二個事例是:據中央電視台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庄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以上兩個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細節構成的,通過這些細節,我們看見了文明離我們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因此我們每個學生都應該養成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尤其是對於我們施橋中心小學的學生來說,你們中有不少學生是經過各種途徑和努力後,才得以成為了施橋中心小學的一員。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白色垃圾,尤其星期六、星期日教室里、校園內垃圾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可見在教室走廊上的起鬨大鬧,走路推推搡搡,隨意撞壞門窗,也不覺心疼;再例如校園內部分同學之間相互的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學校牆頭、國旗圍欄和車棚圍欄,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整個學校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造出優良的學習成績。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探索時期,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質建設,那我們縱然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應該先成人,後成材,不要做一部單純掌握一些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使收獲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謝謝大家。
做一個文明之人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之人》。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凈化語言,美化校園
同學們: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聊聊美化校園的話題。我想現在可能會有一些同學在想,美化校園?我們的校園不是很美嗎?你看校園里:操場上乾乾凈凈無紙屑,四周圍綠樹草皮話爛漫,樓房整齊一排排,同學們穿紅著綠好漂亮,外面還有綠水青山來擁抱,誰敢說我們的校園不美嗎啊?可是今天,老師要實話實說:我們的校園里還有美中的不足,還存在著"丑"的東西。
那麼這個"丑"到底藏在哪裡呢?
我說這個"丑"就藏在一些同學的嘴巴里。前些天,我路過教室門口,竟聽到有同學在相互傳唱這樣的一首打油詩:(什麼)讀書苦啊,讀書累,讀書還要繳學費,不如參加黑社會,有吃有喝有地位
下面還有更難聽的,我也不好意思給大家再背下去了。當時,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辦公室,跟老師聊起這樣的事情。老師們在生氣之餘告訴我,前些時候還流傳過這樣一個順口溜:(什麼)一年級是小偷二年級是賊,三年級的美女沒人追,四年級的帥哥排成對,五年級的情書滿天飛,六年級的鴛鴦成雙對。
這是什麼話?是怎樣的人編造的?其編造的目的又在哪裡呢?同學們對這樣的一些問題思考過嗎?昨天,老師對這些問題,思考了一個晚上,現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對於第一個問題--這是些什麼話?我說是瞎話瞎講,以為根本沒有這個事實,純屬胡編亂造。第二個問題--是些怎樣的人胡編亂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無大志,不願學習,只貪圖眼前舒服與享受的,又別有用心的人編造的。他們的別有用心又再哪裡呢?--他們學壞了,還想讓更多的人也跟著學壞。打個比方,他們已經落水了,快要淹死了,還想多找幾個人下水陪他們一起淹死,這就是他們的目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小心啊!
古人說:"言為心聲",就是說,一個人的語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說,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什麼樣的語言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想做一個文明的學生,首先應該從學會說文明的語言開始。
校園是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園應該是一個美麗而純潔的地方,所以我們絕不允許此類不文明語言來玷污我們美麗純潔的校園,毒害小朋友們純潔美麗的心靈,大家說,對嗎?
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地抵制這些不文明語言的傳播。 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來自覺地使用文明禮貌語言。
讓我們人人都來用美麗的語言,給我們的校園再添一份美吧!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會慢慢枯竭;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人類就會面臨滅亡;如果不保護環境,不僅是人類,地球也會逐漸走向滅亡;如果不保護環境,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將會消逝;如果不保護環境,天空將變成黑暗,我們將不但呼吸不到所需的空氣,而且看不到光明;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我們的水源將被破壞,江河湖泊和海洋就會由清變混最終乾枯;如果不保護環境,雜訊將會困撓我們生存的空間從而打破和諧和平靜;如果不保護環境,動物將離我們而去;如果不保護環境,植物將枯死帶走綠色只剩下恢暗;如果不保護環境,我們的城市將變成廢墟;如果不保護環境,就沒有國家;如果不保護環境,就沒有社會;如果不保護環境,就沒有社區;如果不保護環境,就沒有家庭;如果不保護環境,自然就不能和諧;如果不保護環境,就沒有友愛和平,就沒真善美……如果……如果……那將只留下孤獨的人類在暗然神傷中自相殘殺走向毀滅!!!
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曾幾何時,我們還陶醉在人類發展的激情樂章中:科技在巨大進步,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城鄉建設的日新月異、人民生活的大幅度提高。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現在和未來,無不令人歡欣鼓舞。然而,人類社會為之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就是對自然無節制地、無情地攫取引發的大自然更加無情的報復。環顧四周,我們實際上處於相當被動和困難的境地: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等等包圍著我們;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等等無時無刻不在侵蝕著我們的家庭生活,吞噬著我們的健康;資源短缺、人口爆炸又威脅著人類的未來。美麗的自然在退化,我們的健康被蠶食,這一切的一切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亮起了紅燈,它告誡我們:如果不樹立環境意識,停止一切有害環境的行為,作為地球公民的我們將面臨生命與健康的集體陷落。
也許你會說我在說大話講大道理,那麼讓我們不妨把目光收回到我們玉溪:玉溪東枕盤江,三湖相鄰 ,平壩錯落,良田鱗次,村落密布,一派田園風光;西據哀牢峻嶺,古樹濃蔭,飛瀑灑珠,奇花異鳥,春色常駐,天工盡顯神奇。山水環繞,魚米飄香,鍾靈 秀人傑地靈,清溪碧玉。在歷史長河中,漢、彝、哈尼、傣、回、白、蒙古、苗、拉祜等民族世代和睦相處,人文多元各具特色。然而,在環境保護上卻表現炯異:有人在隨地吐啖,有人卻在維護衛生;有人在狠命抽煙,有人卻在潔身自好;有人在零落塵泥碾作塵中開著汽車騎著摩托使勁排放尾氣,有人卻在不動聲色中做著環保;有人在毀林開荒中挖山不止,有人卻在把一生獻給青山中終其一生;有人在青山綠水間盜伐林木,有人卻在保護山林中流血流汗甚至獻出生命;有人在安之若素中大吃大喝品賞山珍海味,有人卻在平平常常中品味生活;有人在休閑娛樂中影響別人,有人卻在輕聲細語中共享天倫之樂;有人在深山老林中低水平開挖礦藏土法上馬大煉鋼鐵製造雜訊排放煙塵,有人卻在精於求精中珍惜寶藏唯恐排出物超標;有人在城市馬路中拉拉鏈,有人卻在嘆息中復嘆息 ;有人在廣場公園中踐踏草坪摘花攘草,有人卻不得不在不厭其中辛勤耕耘;有人在裝修家居中講檔次,有人卻在喋喋不休中警示眾人……有人……有人……不用我再一一列舉,已經足以說明一切--人是破壞環境的罪魁禍首,人是保護環境的戰神:兩種人兩種態度,兩種意識,兩種人生,兩種結果,熟輕熟重?誰對誰錯?選擇那一種人?不言自明。
綜上所述,環保無小事,環保是生命,環保是事業,環保大於天,環保大於地,環保大於人。為了我們的地球,為了我們的山川,為了我們的河流,為了我們的城市,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的人類,為了我們的生存和質量,為了我們的生命,為了我們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我們在這里大聲呼籲:我們都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夢寐玉溪溪上路,竹枝斜出出青簾」
最後,我提出這樣一個口號:保護環境,從你從我做起!
北京市城市水環境治理取得成果
經過兩年半的努力,北京市城市水環境治理工程取得很大進展,北京的城市水系基本實現了貫通,水質較以前也有了很大提高。
為治理城市水環境,北京市共投資11億元人民幣,清淤178萬立方米, 挖土方 148萬立方米,新增岸邊綠地62公頃,新增水面15公頃。
為治理城市水環境,北京市共投資11億元人民幣,清淤178萬立方米, 挖土方 148萬立方米,新增岸邊綠地62公頃,新增水面15公頃。
各種神奇有趣的
綠色建築
在西方發達國家,節能與綠色建築已經有幾十年的成功發展史。有的國家甚至已經取得經濟發展和能耗持續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時、系統、廣泛地引進它們的成功經驗和技術,對引導我國剛起步的節能與綠色建築的發展尤為重要。這對於我們少走彎路,加快節能與綠色建築的新技術、新產品和管理經驗的推廣是不可替代的。
美國
美國生態建築、健康建築的試點建造工作,近年來異常活躍,已建造具有特色的生態建築有:
1.美國生態房。美國諾次大學設計並建造了一種生態房。這個四居室的生態房,隔熱性能特別優良,它的熱能來源於人工散熱、陽光及使用家電設備所產生的熱量。家庭用電依靠安裝在涼亭上的風力發電機和太陽電池來提供。用水是從屋檐流下來的雨水,蓄存在地下室,使用前用沙床過濾,糞便和污水則流入一個堆肥坑裡,經發酵後供花園施肥用。
2.美國生態村。在面積為488公頃的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維寺的海島上,建起了150棟生態房屋,叫做生態村。這里保留著原來的自然面貌,沒有一點人為破壞的痕跡。設計者在建築這些生態村時,用合住的方法替代了以前的獨住,如每6~8個住宅單元合用一個能源中心、一個煤氣鍋爐、一個家用熱水器和一個通風系統等。但仍有的獨住的成分,如每家每戶還是有自己的卧室、浴室和廚房等。能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變得切實可行,據測算,這種生態村裡的居民其能源用量僅為原居住地的五分之一。
3.美國的植物建築。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在芝加哥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生態樓,樓內沒有磚牆,也沒有板壁,而是在原來應該設置牆壁的地方種上植物,把每個房間隔開,人們稱這種牆為「綠色牆」,稱這種建築為植物建築。這種建築的施工方法並不復雜,它無需成材木料,無需採用笨重的建築設備,而是就地取材,以樹林為主材,採用經過規整的活樹林來做「頂梁」、「代住」和「替代牆體」。運用流行的「彎折法」和「連接法」,建造出許多構思巧妙、造型新奇、妙趣橫生的拱廊、曲橋、屏風、圍場、商場、住宅和辦公樓等。
4.美國綠色旅館。美國為滿足大眾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建成了一座別具風味的綠色旅館。旅館的建築材料有一半取自經再生製造的鋁、玻璃、鐵、鋼等。旅館內的用品盡量「安全」,如用不含酸的信封、信紙,以植物油煉制的肥皂,不用化學合成的洗衣粉,床單、毛巾等均不用化學纖維,而是用不受殺蟲劑、化肥污染的棉花或亞麻織成。
5.美國新型太陽能建築。美國太陽能設計協會正在研製新型的太陽能住宅,稱為建築物一體化設計,即不再採用在屋頂上安裝一笨重的裝置來收集太陽能,而是將那些能把陽光轉換成電能的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直接嵌人到牆壁和屋頂內。這種建築一體化的設計思想是該協會創始人史蒂文·斯特朗在20年前所倡導的,由於當時太陽能電池過於昂貴,無法實施。如今太陽能電池的價格只有20世紀80年代價格的三分之一,所以推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電力供應商被吸引的原因是太陽能電池能夠在白天高峰時間內產生過剩的電能,從而形成電能儲備,可供隨時使用。根據一體化的設計思想,美國電力供應部和能源部合作正在研製推出一些新型建築部件,如用於住宅屋頂太陽能「屋面板」,及用於商業性建築正面的「窗簾式牆壁」。
6.美國資源保護屋。美國一家建築公司為保護環境,節省地球資源,用回收的垃圾建造房屋,開創解決未來住宅的新創舉。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房屋,被命名為「資源保護屋」,俗稱「垃圾屋」。他們在360平方米的地面上,建造了4間居室,2間浴室和可停放2部汽車的車庫,同時,室內陳設齊全配套。屋框架似乎很簡單,主要是從破舊的汽車和橋梁中回收的鋼材,外飾由鋸末和碎木加上20%聚乙烯製作而成,這不但減少木材的使用,也不像木材那樣會招引白蟻,使房屋更堅固安全。廢物建房的特點,在建房時,可就地回收65%的金屬、紙板、木材廢物等,較好地解決了廢物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問題。由於實用經濟可行,這家公司獲全美年度住宅風格獎。
7.美國綠色辦公樓。美國Mobil公司建成一棟建築面積為6.2萬平方米的綠色辦公樓。這棟辦公樓在美國環境局的支持下,由於在選材、照明效率、降低加熱和冷卻負荷、通風和改善建築功能等方面進行了合理設計,在節約資金和提高室內空氣質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辦公樓建成後不到一年可節約有關費用11.57萬美元,照明和設備能耗可降低50%以上。
8.美國的綠色辦公室。美國國立資源保護委員會總部是以節能、保護環境及健康為原則,以廢舊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為主要材料建築的綠色辦公室。該棟辦公樓從外表看,與普通寫字樓並無區別。但它的牆壁其實是由麥秸桿壓制並經過高科技加工而成。但其堅固性並不次於普通木結構房屋。其地板系由廢玻璃製成,辦公桌由廢舊報紙與黃豆渣製成。最具特色的是其外牆外繞爬山虎等多種蔓生植物。這件綠衣不僅使辦公室顯得美麗清爽,並且能調節空氣,使室內冬溫夏涼,有益於身心健康。
德國
1.德國的生態樓。德國柏林建造了第一座生態辦公樓。大樓的正面安裝了一個面積64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來代替玻璃幕牆,其造價不比玻璃幕牆貴。屋頂的太陽能電池負責供應熱水。大樓的屋頂設儲水設備,用於收集和儲存雨水,儲存的雨水被用來澆灌屋頂上的草地,從草地滲透下去的水又回到儲存器,然後流到大樓的各個廁所沖洗馬桶。樓頂的草地和儲水器能局部改善大樓周圍的氣候,減少樓內溫度的波動。
2.德國的太陽能房屋。德國建築師塞多·特霍爾斯建造了一座能在基座上轉動的跟蹤陽光的太陽房屋,該房屋安裝在一個圓盤底座上,由一個小型太陽能電動機帶動一組齒輪,該房屋底座在環形軌道上以每分鍾轉動3厘米的速度隨太陽旋轉。當太陽落山以後,該房屋便反向轉動,回到起點位置。它跟蹤太陽所消耗的電力僅為該房屋太陽能發電功率的1%,而該房太陽能量相當於一般不能轉動的太陽能房屋的2倍。
3.德國的植物生態建築。德國在漢諾威城市建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名為「萊爾草場」的住宅區,這住宅區是按照「植物生態建築」建造的。所謂「植物生態建築」指的是按照生態平衡的大批量,使植物與居住空間融為一體,互為依存,是古老的建築學和年輕的生態學有機結合的產物。住宅區內,69套院落式上下兩層的民居錯落有序地分布著。每棟樓房外表各有特色,內部設計也不盡相同,每棟樓房結構為磚木骨架,四壁用木材,顯得朴實無華。居室里鋪設的是麻織地毯或用玉米皮或麥稈紡織,沙發大都採用純棉布料製成,符合環保要求,圖案講究雅潔,以簡單的條紋、格子或碎花等圖案為主,甚至是凈色的。傢具不採用堅硬的傢具,而多採用不噴任何塗料的原色木器傢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萊爾草場」修起了綠色的生態化公路。這種新型公路不僅兩旁種植了高聳的林帶和繁茂的花草用來防止空氣污染和減少雜訊,而且還在路面上實施了綠化。「萊爾草場」的路面上穿著小孔,並在小孔里種上綠草,路面在綠草的保護下不會受到汽車碾壓的影響。由於70%的長有綠草,大大減少了太陽光在路面的反射。行走在「萊爾草場」里,猶如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聽不到汽車賓士時所發出的噪音,也聞不到刺鼻的汽油味,感到格外賞心悅目。
4.德國能量可自給自足的太陽能住房———零能量住房。一種能量自給自足的太陽能住房———零能量住宅在德國1995年BHW展覽會上展示,給參觀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這種住宅過去認為是空想的,不可能實現的,但今天成了現實。這種100%靠太陽能供給的住宅,可以不需要電、煤氣、木材或煤,這樣就不需要煙囪和取暖爐也沒有有害的廢氣排人空氣中,保持環境空氣的清新。
這種房屋的設計,向南開放的平面是扇形平面,這樣可以獲得很高的太陽能射幅能。其牆面採用儲熱能力較好的灰沙磚、隔熱材料和裝飾材料組成。陽光透過保溫材料,熱量在灰沙磚牆中存儲起來。白天房屋通過窗戶由太陽來加熱,夜間通過隔熱材料和灰沙磚牆來加熱。
荷蘭環保屋
近幾年來,荷蘭在推行「環保屋」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荷蘭推行的「環保屋」屋頂鋪草皮,使原來光禿禿的屋頂成為綠色屋頂;四壁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排水管用陶瓷代表塑膠管,並增加使用多種「循環再造材料」,避免混凝土及乙烯基等化學材料的過多使用;引雨水沖洗廁所,以節約用水;在室內設置了溫度、灰塵、化學品、放射性毒素等測量計,監測室內的空氣污染。目前,在荷蘭建「環保屋」其成本約比建普通房子高10%。
英國綠色城市
20世紀50年代,倫敦曾被一場黑沉沉的煙霧籠罩,造成白天黑夜不分。煙霧在數天內不散,結果有4000名市民被奪走生命。這就是被載入環保史冊的倫敦煙霧事件。為凈化空氣,英國50年代後期出台了《潔凈空氣法》。根據該法案,倫敦劃出煤煙控制區,並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在這些區域內只許燃燒無煙煤,或必須使用可對煤煙進行完全凈化的爐具。在70年代,英政府推出了《工作場所健康和安全法》,規定污染工業必須採取最有效的手段避免將有害氣體排入大氣,否則將對其進行罰款等嚴厲處罰。倫敦環境治理的另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是科學管理。由於19世紀工業革命帶來的後遺症,20世紀50年代,流經倫敦的泰晤士河的污染狀況壞到了極點,河中的魚類都不見了蹤影。60年代開始,英國加大了整治泰晤士河的力度。除通過嚴格的治污染法案,宣布對違規排放污水的工廠等部門實施法律制裁之外,有關當局還制定了嚴格的水質標准,同時每隔5年對河流水質的達標情況進行徹底檢測。另外,倫敦市政當局還下大力氣發展城市綠化,有意識地加強都市公園建設,在城市寶貴的留出空間,營造「綠洲」,以充分發揮綠色植被在城市生態系統中類似「肺部」的調節功能。倫敦現有土地面積中,10%已被辟為空地或城市公園,倫敦市內公園總面積已超過了1.7萬公頃。
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努力,倫敦的環保工作在20世紀90年代結出了碩果。統計表明,目前倫敦市中心冬季平均能見度已比50年代提高1倍以上,從2.5公里上升到6公里左右。市中心冬季日照強度也比50年代上升了70%。1970年至1990年間,倫敦上空空氣中燃煤排放所形成的黑煙量也下降一半以上。80年代初,一位垂釣者150年來首次在泰晤士河中捕獲一條鮭魚,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近年來,徊游至泰晤士流域產卵的各種魚類已成千上萬,倫敦人已「見怪不怪」。
丹麥和瑞典的健康建築
丹麥和瑞典等北歐國家,近年來也在積極實施健康住宅工程,如丹麥早在1984年底,在丹麥Arhus市已建成了「非過敏性住宅」建築,這是有111個單元的兩層建築。建築材料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健康建材,主要結構選用混凝土以及層壓的木材製成。飾面塗料是以無機硅酸鹽為主要成分的建築塗料。採用機械裝置通風,換氣1次/小時,是普通住宅的2倍,通風系統中的過濾器要定期更換。
日本
1.日本健康建築。1997年夏天在日本兵庫縣建成了一棟實驗型「健康住宅」,整個住宅盡可能不選用有害於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其牆體為雙重結構,每個房間建有通風口,整個房屋系統的空氣採用全熱交換器和除濕機進行循環。全熱交換器能夠有效地回收熱量並加以再次利用,其過濾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氣中細小的塵埃。這種住宅能夠抑制黴菌等過敏生物繁殖。其建築費用比普通住宅增加約2成。
2.日本首幢環境生態高層住宅。日本在九州市新建了一幢環境生態高層住宅,這幢住宅是按照日本國建設省提出的省能源、減垃圾的「日本環境生態住宅地方標准」要求建造的,是綜合利用自然環境物的嘗試。這種生態住宅,其電力由風車提供,溫熱水由太陽能供給。即住在住宅內的居民所用溫熱水,不用煤加熱,而是用裝在大樓南側的太陽能集熱器提供。這種太陽能收集器,在晴天,可使儲水箱中的水加熱到沸騰,即使下雨天,也能使水加熱到約55℃。每戶家庭的陽台上,都裝有垃圾處理機,將每戶家庭的生活垃圾進行處理變成植物的肥料。公寓外的停車場的地面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使雨水存留於地下,與停車場內的樹林形成一種供水循環系統。分隔房間的牆壁上留有通風口,並配置有通風設備,使每個住房成良好的通風效果。在大樓前,裝有風車,由風車發電為公共場所照明提供輔助電源。據測算,每個住戶一年用於空調的電費和煤氣費可節約57000日元。
3.日本無化學住宅。日本東京比埃克斯設計事務所,針對人們對化工產品的畏懼心理,推出了「無化學」住宅。過去,在住宅環境方面,一些化學合成物的使用,對人體產生一定危害。比如,建築材料常常含有致癌作用的揮發性有機物;地毯和窗簾,也通常經過防燃性處理,其防燃劑、防蟲劑的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比埃克斯設計事務所的做法是:不在樓板或地板下等處噴塗有機磷等防白蟻的化學葯物,採用具有防蟲效果的檜葉油、干餾木和密蠟加工樓板、地板材料,並在地板下鋪炭層,利用其吸濕性防黴菌和防白蟻;不使用石化油漆,改用澀柿子.
『貳』 傢具中什麼叫包覆什麼叫吸塑工藝
包覆來門板和吸塑門板一般都自是密度板基材,再用膠粘上PVC裝飾膜,只不過包覆用的膜一般要薄一些採用的是冷工藝,吸塑一般用的膜要厚一些,是高溫把膜烤軟,再粘上去。質量上如果是大廠家技術成熟了,一般都不會有太大問題。主要看你喜歡那種造型,客萊爾整體定製衣櫃這幾種門板都有。
『叄』 請問 現在有什麼環境改善的成果嗎
http://news.sohu.com/20040814/n221530223.shtml
北京市城市水環境治理取得成果
2001-08-13 水信息網
經過兩年半的努力,北京市城市水環境治理工程取得很大進展,北京的城市水系基本實現了貫通,水質較以前也有了很大提高。
為治理城市水環境,北京市共投資11億元人民幣,清淤178萬立方米, 挖土方 148萬立方米,新增岸邊綠地62公頃,新增水面15公頃。
為治理城市水環境,北京市共投資11億元人民幣,清淤178萬立方米, 挖土方 148萬立方米,新增岸邊綠地62公頃,新增水面15公頃。
各種神奇有趣的
綠色建築
在西方發達國家,節能與綠色建築已經有幾十年的成功發展史。有的國家甚至已經取得經濟發展和能耗持續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時、系統、廣泛地引進它們的成功經驗和技術,對引導我國剛起步的節能與綠色建築的發展尤為重要。這對於我們少走彎路,加快節能與綠色建築的新技術、新產品和管理經驗的推廣是不可替代的。
美國
美國生態建築、健康建築的試點建造工作,近年來異常活躍,已建造具有特色的生態建築有:
1.美國生態房。美國諾次大學設計並建造了一種生態房。這個四居室的生態房,隔熱性能特別優良,它的熱能來源於人工散熱、陽光及使用家電設備所產生的熱量。家庭用電依靠安裝在涼亭上的風力發電機和太陽電池來提供。用水是從屋檐流下來的雨水,蓄存在地下室,使用前用沙床過濾,糞便和污水則流入一個堆肥坑裡,經發酵後供花園施肥用。
2.美國生態村。在面積為488公頃的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維寺的海島上,建起了150棟生態房屋,叫做生態村。這里保留著原來的自然面貌,沒有一點人為破壞的痕跡。設計者在建築這些生態村時,用合住的方法替代了以前的獨住,如每6~8個住宅單元合用一個能源中心、一個煤氣鍋爐、一個家用熱水器和一個通風系統等。但仍有的獨住的成分,如每家每戶還是有自己的卧室、浴室和廚房等。能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變得切實可行,據測算,這種生態村裡的居民其能源用量僅為原居住地的五分之一。
3.美國的植物建築。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在芝加哥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生態樓,樓內沒有磚牆,也沒有板壁,而是在原來應該設置牆壁的地方種上植物,把每個房間隔開,人們稱這種牆為「綠色牆」,稱這種建築為植物建築。這種建築的施工方法並不復雜,它無需成材木料,無需採用笨重的建築設備,而是就地取材,以樹林為主材,採用經過規整的活樹林來做「頂梁」、「代住」和「替代牆體」。運用流行的「彎折法」和「連接法」,建造出許多構思巧妙、造型新奇、妙趣橫生的拱廊、曲橋、屏風、圍場、商場、住宅和辦公樓等。
4.美國綠色旅館。美國為滿足大眾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建成了一座別具風味的綠色旅館。旅館的建築材料有一半取自經再生製造的鋁、玻璃、鐵、鋼等。旅館內的用品盡量「安全」,如用不含酸的信封、信紙,以植物油煉制的肥皂,不用化學合成的洗衣粉,床單、毛巾等均不用化學纖維,而是用不受殺蟲劑、化肥污染的棉花或亞麻織成。
5.美國新型太陽能建築。美國太陽能設計協會正在研製新型的太陽能住宅,稱為建築物一體化設計,即不再採用在屋頂上安裝一笨重的裝置來收集太陽能,而是將那些能把陽光轉換成電能的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直接嵌人到牆壁和屋頂內。這種建築一體化的設計思想是該協會創始人史蒂文·斯特朗在20年前所倡導的,由於當時太陽能電池過於昂貴,無法實施。如今太陽能電池的價格只有20世紀80年代價格的三分之一,所以推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電力供應商被吸引的原因是太陽能電池能夠在白天高峰時間內產生過剩的電能,從而形成電能儲備,可供隨時使用。根據一體化的設計思想,美國電力供應部和能源部合作正在研製推出一些新型建築部件,如用於住宅屋頂太陽能「屋面板」,及用於商業性建築正面的「窗簾式牆壁」。
6.美國資源保護屋。美國一家建築公司為保護環境,節省地球資源,用回收的垃圾建造房屋,開創解決未來住宅的新創舉。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房屋,被命名為「資源保護屋」,俗稱「垃圾屋」。他們在360平方米的地面上,建造了4間居室,2間浴室和可停放2部汽車的車庫,同時,室內陳設齊全配套。屋框架似乎很簡單,主要是從破舊的汽車和橋梁中回收的鋼材,外飾由鋸末和碎木加上20%聚乙烯製作而成,這不但減少木材的使用,也不像木材那樣會招引白蟻,使房屋更堅固安全。廢物建房的特點,在建房時,可就地回收65%的金屬、紙板、木材廢物等,較好地解決了廢物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問題。由於實用經濟可行,這家公司獲全美年度住宅風格獎。
7.美國綠色辦公樓。美國Mobil公司建成一棟建築面積為6.2萬平方米的綠色辦公樓。這棟辦公樓在美國環境局的支持下,由於在選材、照明效率、降低加熱和冷卻負荷、通風和改善建築功能等方面進行了合理設計,在節約資金和提高室內空氣質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辦公樓建成後不到一年可節約有關費用11.57萬美元,照明和設備能耗可降低50%以上。
8.美國的綠色辦公室。美國國立資源保護委員會總部是以節能、保護環境及健康為原則,以廢舊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為主要材料建築的綠色辦公室。該棟辦公樓從外表看,與普通寫字樓並無區別。但它的牆壁其實是由麥秸桿壓制並經過高科技加工而成。但其堅固性並不次於普通木結構房屋。其地板系由廢玻璃製成,辦公桌由廢舊報紙與黃豆渣製成。最具特色的是其外牆外繞爬山虎等多種蔓生植物。這件綠衣不僅使辦公室顯得美麗清爽,並且能調節空氣,使室內冬溫夏涼,有益於身心健康。
德國
1.德國的生態樓。德國柏林建造了第一座生態辦公樓。大樓的正面安裝了一個面積64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來代替玻璃幕牆,其造價不比玻璃幕牆貴。屋頂的太陽能電池負責供應熱水。大樓的屋頂設儲水設備,用於收集和儲存雨水,儲存的雨水被用來澆灌屋頂上的草地,從草地滲透下去的水又回到儲存器,然後流到大樓的各個廁所沖洗馬桶。樓頂的草地和儲水器能局部改善大樓周圍的氣候,減少樓內溫度的波動。
2.德國的太陽能房屋。德國建築師塞多·特霍爾斯建造了一座能在基座上轉動的跟蹤陽光的太陽房屋,該房屋安裝在一個圓盤底座上,由一個小型太陽能電動機帶動一組齒輪,該房屋底座在環形軌道上以每分鍾轉動3厘米的速度隨太陽旋轉。當太陽落山以後,該房屋便反向轉動,回到起點位置。它跟蹤太陽所消耗的電力僅為該房屋太陽能發電功率的1%,而該房太陽能量相當於一般不能轉動的太陽能房屋的2倍。
3.德國的植物生態建築。德國在漢諾威城市建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名為「萊爾草場」的住宅區,這住宅區是按照「植物生態建築」建造的。所謂「植物生態建築」指的是按照生態平衡的大批量,使植物與居住空間融為一體,互為依存,是古老的建築學和年輕的生態學有機結合的產物。住宅區內,69套院落式上下兩層的民居錯落有序地分布著。每棟樓房外表各有特色,內部設計也不盡相同,每棟樓房結構為磚木骨架,四壁用木材,顯得朴實無華。居室里鋪設的是麻織地毯或用玉米皮或麥稈紡織,沙發大都採用純棉布料製成,符合環保要求,圖案講究雅潔,以簡單的條紋、格子或碎花等圖案為主,甚至是凈色的。傢具不採用堅硬的傢具,而多採用不噴任何塗料的原色木器傢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萊爾草場」修起了綠色的生態化公路。這種新型公路不僅兩旁種植了高聳的林帶和繁茂的花草用來防止空氣污染和減少雜訊,而且還在路面上實施了綠化。「萊爾草場」的路面上穿著小孔,並在小孔里種上綠草,路面在綠草的保護下不會受到汽車碾壓的影響。由於70%的長有綠草,大大減少了太陽光在路面的反射。行走在「萊爾草場」里,猶如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聽不到汽車賓士時所發出的噪音,也聞不到刺鼻的汽油味,感到格外賞心悅目。
4.德國能量可自給自足的太陽能住房———零能量住房。一種能量自給自足的太陽能住房———零能量住宅在德國1995年BHW展覽會上展示,給參觀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這種住宅過去認為是空想的,不可能實現的,但今天成了現實。這種100%靠太陽能供給的住宅,可以不需要電、煤氣、木材或煤,這樣就不需要煙囪和取暖爐也沒有有害的廢氣排人空氣中,保持環境空氣的清新。
這種房屋的設計,向南開放的平面是扇形平面,這樣可以獲得很高的太陽能射幅能。其牆面採用儲熱能力較好的灰沙磚、隔熱材料和裝飾材料組成。陽光透過保溫材料,熱量在灰沙磚牆中存儲起來。白天房屋通過窗戶由太陽來加熱,夜間通過隔熱材料和灰沙磚牆來加熱。
荷蘭環保屋
近幾年來,荷蘭在推行「環保屋」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荷蘭推行的「環保屋」屋頂鋪草皮,使原來光禿禿的屋頂成為綠色屋頂;四壁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排水管用陶瓷代表塑膠管,並增加使用多種「循環再造材料」,避免混凝土及乙烯基等化學材料的過多使用;引雨水沖洗廁所,以節約用水;在室內設置了溫度、灰塵、化學品、放射性毒素等測量計,監測室內的空氣污染。目前,在荷蘭建「環保屋」其成本約比建普通房子高10%。
英國綠色城市
20世紀50年代,倫敦曾被一場黑沉沉的煙霧籠罩,造成白天黑夜不分。煙霧在數天內不散,結果有4000名市民被奪走生命。這就是被載入環保史冊的倫敦煙霧事件。為凈化空氣,英國50年代後期出台了《潔凈空氣法》。根據該法案,倫敦劃出煤煙控制區,並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在這些區域內只許燃燒無煙煤,或必須使用可對煤煙進行完全凈化的爐具。在70年代,英政府推出了《工作場所健康和安全法》,規定污染工業必須採取最有效的手段避免將有害氣體排入大氣,否則將對其進行罰款等嚴厲處罰。倫敦環境治理的另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是科學管理。由於19世紀工業革命帶來的後遺症,20世紀50年代,流經倫敦的泰晤士河的污染狀況壞到了極點,河中的魚類都不見了蹤影。60年代開始,英國加大了整治泰晤士河的力度。除通過嚴格的治污染法案,宣布對違規排放污水的工廠等部門實施法律制裁之外,有關當局還制定了嚴格的水質標准,同時每隔5年對河流水質的達標情況進行徹底檢測。另外,倫敦市政當局還下大力氣發展城市綠化,有意識地加強都市公園建設,在城市寶貴的留出空間,營造「綠洲」,以充分發揮綠色植被在城市生態系統中類似「肺部」的調節功能。倫敦現有土地面積中,10%已被辟為空地或城市公園,倫敦市內公園總面積已超過了1.7萬公頃。
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努力,倫敦的環保工作在20世紀90年代結出了碩果。統計表明,目前倫敦市中心冬季平均能見度已比50年代提高1倍以上,從2.5公里上升到6公里左右。市中心冬季日照強度也比50年代上升了70%。1970年至1990年間,倫敦上空空氣中燃煤排放所形成的黑煙量也下降一半以上。80年代初,一位垂釣者150年來首次在泰晤士河中捕獲一條鮭魚,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近年來,徊游至泰晤士流域產卵的各種魚類已成千上萬,倫敦人已「見怪不怪」。
丹麥和瑞典的健康建築
丹麥和瑞典等北歐國家,近年來也在積極實施健康住宅工程,如丹麥早在1984年底,在丹麥Arhus市已建成了「非過敏性住宅」建築,這是有111個單元的兩層建築。建築材料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健康建材,主要結構選用混凝土以及層壓的木材製成。飾面塗料是以無機硅酸鹽為主要成分的建築塗料。採用機械裝置通風,換氣1次/小時,是普通住宅的2倍,通風系統中的過濾器要定期更換。
日本
1.日本健康建築。1997年夏天在日本兵庫縣建成了一棟實驗型「健康住宅」,整個住宅盡可能不選用有害於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其牆體為雙重結構,每個房間建有通風口,整個房屋系統的空氣採用全熱交換器和除濕機進行循環。全熱交換器能夠有效地回收熱量並加以再次利用,其過濾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氣中細小的塵埃。這種住宅能夠抑制黴菌等過敏生物繁殖。其建築費用比普通住宅增加約2成。
2.日本首幢環境生態高層住宅。日本在九州市新建了一幢環境生態高層住宅,這幢住宅是按照日本國建設省提出的省能源、減垃圾的「日本環境生態住宅地方標准」要求建造的,是綜合利用自然環境物的嘗試。這種生態住宅,其電力由風車提供,溫熱水由太陽能供給。即住在住宅內的居民所用溫熱水,不用煤加熱,而是用裝在大樓南側的太陽能集熱器提供。這種太陽能收集器,在晴天,可使儲水箱中的水加熱到沸騰,即使下雨天,也能使水加熱到約55℃。每戶家庭的陽台上,都裝有垃圾處理機,將每戶家庭的生活垃圾進行處理變成植物的肥料。公寓外的停車場的地面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使雨水存留於地下,與停車場內的樹林形成一種供水循環系統。分隔房間的牆壁上留有通風口,並配置有通風設備,使每個住房成良好的通風效果。在大樓前,裝有風車,由風車發電為公共場所照明提供輔助電源。據測算,每個住戶一年用於空調的電費和煤氣費可節約57000日元。
3.日本無化學住宅。日本東京比埃克斯設計事務所,針對人們對化工產品的畏懼心理,推出了「無化學」住宅。過去,在住宅環境方面,一些化學合成物的使用,對人體產生一定危害。比如,建築材料常常含有致癌作用的揮發性有機物;地毯和窗簾,也通常經過防燃性處理,其防燃劑、防蟲劑的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比埃克斯設計事務所的做法是:不在樓板或地板下等處噴塗有機磷等防白蟻的化學葯物,採用具有防蟲效果的檜葉油、干餾木和密蠟加工樓板、地板材料,並在地板下鋪炭層,利用其吸濕性防黴菌和防白蟻;不使用石化油漆,改用澀柿子
『肆』 在網上買傢具和店裡的有什麼不同嗎謝謝了!
在實體店能夠看到實物啊 網店只能看圖片
『伍』 波德萊爾的名言名句
【1】:也許你我終將行蹤不明但是你該知道我曾因你動情不要把一個階段幻想得很好而又去幻想等待後的結果那樣的生活只會充滿依賴我的心思不為誰而停留而心總要為誰而跳動。--波德萊爾《惡之花》
【2】:他生下來。他畫畫。他死去。麥田裡一片金黃,一群烏鴉驚叫著飛過天空。--波德萊爾《麥田裡的烏鴉》
【3】:也許你我終將行蹤不明,但是你該知道我曾為你動情。--波德萊爾《惡之花》
【4】:我了解你完美面具下隱藏的一切/是什麼讓你成為你--波德萊爾
【5】:一旦墮入笑罵由人的塵世威猛有力的羽翼卻寸步難行--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惡之花》
【6】:為了掙得糊口的麵包你應該像唱詩班的孩子歌唱你從不相信的贊美詩篇--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惡之花》
【7】:而終將歸於黑暗的眼睛,無論曾多麼光彩照人,也只不過是一面充滿哀怨的鏡子。--波德萊爾《惡之花》
【8】:他流動的不是血液,而是忘川的綠水。--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惡之花》
【9】:一個無人問津的要犯被判處終身微笑卻永遠張不開笑嘴--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惡之花》
【10】:我是一片連月亮也厭惡的墓地。--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惡之花》
【11】:不懂得使自己的孤獨為眾人接受的人,也不懂得在碌碌眾生中自立。--波德萊爾《巴黎的憂郁》
【12】:英雄就是對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終,心無旁鶩的人--波特萊爾
【13】:我們竟為腐敗道賀為蒼白的死光祝福--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惡之花》
【14】:通過粉飾,我會掘出一個地獄。--波德萊爾
【15】:唯有能證實和別人平等的人才和別人平等,唯有懂得贏取自由的人才配享有自由。--波德萊爾《巴黎的憂郁》
【16】:我們的罪頑固,我們的悔怯懦;我們為坦白要求巨大的酬勞,我們高興地走上泥濘的大道,以為不值錢的淚能洗掉污濁。--波德萊爾《惡之花郭宏安譯》
【17】:誰不曾從墳地的枯骨中吸取營養。--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惡之花》
【18】:又苦又甜的是在冬天的夜裡,對著閃爍又冒煙的爐火融融,聽那遙遠的回憶慢慢地升起,映著茫茫霧氣中歌唱的排鍾。--波德萊爾《裂鍾》
【19】:老生常談中蘊含的無限的深刻的思想,是由螞蟻世世代代掘成的洞穴--波德萊爾
【20】:就連你們的祈禱和祝願都是罪行。--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惡之花》
【21】:我的心思不為誰而停留而心總要為誰而跳動--波德萊爾《惡之花》
【22】:英俊的紅桃侍衛和黑桃皇後,正在憂郁的訴說著逝去的愛情--波德萊爾《惡之花》
【23】:這些惡魔冷眼注視著我猶如遊人欣賞瘋子--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惡之花》
【24】:厭倦和巨大的悲傷後面,充塞著霧靄沉沉的生存。--波德萊爾
【25】:慾望的大樹呀,你以快樂作為肥料,隨著你樹皮的增厚加硬,你的樹梢希望與太陽接近。--波德萊爾《惡之花》
【26】:就把這一滴像貓眼石碎片一樣/閃著紅光的蒼白眼淚收進手掌/放進遠離太陽眼睛的他的心裡--波德萊爾《月亮的哀愁》
【27】:魔鬼不停地在我的身旁蠢動,像摸不著的空氣在周圍盪漾;我把它吞下,胸膛里陣陣灼痛,還充滿了永恆的、罪惡的慾望。--波德萊爾《毀滅》
『陸』 雷奧諾爾格萊爾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雷奧諾爾格萊爾商標總申請量2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2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雷奧諾爾格萊爾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柒』 聚藝瓷磚和香萊爾瓷磚哪個好
摘要 香萊爾瓷磚比較好
『捌』 宜家萊爾維克鐵藝床質量怎麼樣
宜家的傢具,我個人購買過,這么說吧,質量一般,樣式好看。價錢便宜。我的床,衣櫃,電視櫃,沙發,廚房,都是宜家的,我得出這么一個經驗,質量真的很一般,樣式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