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納卡到底屬於哪個國家
納卡首都斯捷潘納克特
01
二十世紀中期,剛剛經過二戰洗禮的各國對於國際社會一盤散沙的現狀深感不妥,因此為了和平解決各國爭端,維護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發展,聯合國在眾望所歸中成立了。在發展了半個多世紀之後,聯合國成為了當仁不讓,影響力最強的國際組織。在當今世界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93個國家先後成為了聯合國的成員國。而那些已經宣布獨立,卻尚未被聯合國接納為成員國的國家被稱為「准主權國家」。
▲聯合國總部近照
「准主權國家」概念准確的定義是高度自治並被部分國家和地區承認為主權國家的地區,在這其中不包括主權國家的海外領地。在這些准主權國家中,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亞美尼亞共和國是比較出名的一個。相關專家指出,納卡共和國之所以不被國際社會承認,就是因為其建國方式有關。
02
納卡共和國的全稱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亞美尼亞共和國,1991年正式宣告獨立,並定都於斯捷潘納克特。它地處歐亞大陸交界,根據2020年的最新數據顯示,納卡共和國領土面積為4400平方公里,人口為17.2萬人,其中80%以上的人口是亞美尼亞族。作為亞塞拜然曾經的自治州,它的整個國土都位於亞塞拜然區域內。
▲亞美尼亞人近照
自正式宣告成立以來,29年裡只有四個國家承認納卡共和國為主權國家並與其建立外交關系。這四個國家分別是亞美尼亞、南奧賽梯、阿布哈茲和德左。根據承認納卡共和國獨立的原因,又可以把這四個國家劃分為兩個「陣營」:其中亞美尼亞與納卡共和國同宗同源,算是「同胞兄弟」;其他三個國家均為准主權國家,它們與納卡共和國的相互承認更像是抱團取暖。
▲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
事實上,南奧賽梯、阿布哈茲和德左三個國家在蘇聯解體後雖然宣布獨立,但一直為俄羅斯實際控制,其中甚至有國家一度想要並入俄羅斯,因此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這三個國家是俄羅斯扶持成立的。與它們不同的是,納卡共和國的成立雖然也與蘇聯解體有關,卻從來不曾受到俄羅斯的控制,那麼納卡共和國又是如何誕生的呢?
03
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亞塞拜然成為了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當時納卡共和國所在的區域被稱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亞地區。1988年蘇聯解體前夕,在地方經濟落後、生活條件困苦不堪的情況下,早已產生不滿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亞當局決定脫離亞塞拜然的管轄,將整個地區劃歸亞美尼亞共和國領土,為自己「換國籍」。
▲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夜景
這一決定自然得到了同宗同源的亞美尼亞共和國的全力支持,不過亞塞拜然政府顯然不會對國家領土缺失的情況坐視不理。納卡地區的領土紛爭迅速白熱化,最終導致了兩國之間長達4年的戰爭。戰爭的失敗者亞塞拜然不僅丟失了納卡地區,同亞美尼亞共和國接壤的地帶也被納卡共和國控制,「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亞塞拜然也再難以收回已經處於事實獨立狀態的納卡共和國了。
▲納卡共和國鄉村近照
納卡共和國自獨立以來也在不斷健全自己的政體機制,並且將一切主權國家所有的配置一應配備齊全。現在納卡共和國實行的是總統共和制,有自己的國家元首、各級首腦以及行政機構,也有獨立的軍隊,全國共設立7個省和1個直轄市。只是若想要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真正實現國家的自由,納卡共和國的人民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Ⅱ 納卡地區也前屬於哪個國家管轄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位於南高加索。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面積約4400平方公里。蘇聯時期開始,納卡被劃為亞塞拜然西南部的一個自治州,當地居民多數居民為亞美尼亞族人。由於對當地經濟和生活條件不滿意,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一直謀求將納卡並入亞美尼亞。
Ⅲ 納卡是哪個國家的
在亞塞拜然共和國境內,至今不被國際社會認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簡稱納卡地區)位於南高加索,為亞塞拜然領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面積約4,400平方公里。人口18萬,其中80%為亞美尼亞族人。歷史上阿亞兩族就納卡歸屬素有爭議。
1988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侵略佔領納卡及其周圍亞塞拜然領土。1994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兩國之間的武裝沖突時有發生。
(3)布納卡家居擴展閱讀:
2020年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爆發軍事沖突,事件已造成至少23人死亡,上百人受傷。亞塞拜然總統稱,有平民在事件中傷亡 ;10月4日納卡地區沖突已致至少230人死亡。10月10日12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達成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
不過在停火協議生效的數分鍾後,兩國再次爆發沖突,並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 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2020年11月9日簽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0日零時起完全停火。根據該聲明,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將交換戰俘、其他關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俄將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
Ⅳ 納卡地區,是如何在歷史上被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反復爭奪的
納卡沖突,實質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沖突。納卡在國際上被認為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亞塞拜然在最近幾十年來並沒有實際控制這里,而且納卡地區90%以上是亞美尼亞人。
▲緊張的納卡局勢
Ⅳ 為什麼是納卡地區發生沖突
納卡沖突,實質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沖突。納卡在國際上被認為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亞塞拜然在最近幾十年來並沒有實際控制這里,而且納卡地區90%以上是亞美尼亞人。
兩國因為納卡問題進行了長達多年的戰爭,後來在俄羅斯和國際社會的調解下,暫時保持「納卡實際上獨立,但國際上不承認」的現狀。
國際上普遍承認納卡是亞塞拜然領土
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源比較復雜,因為在歷史上,納卡地區的民族成分變化多次,亞美尼亞民族和亞塞拜然民族是鄰居,亞美尼亞人主要居住在山區,納卡地區也是屬於山區部分,而亞塞拜然人原本主要生活在裏海沿岸的平原地區。
也就是說,包括納卡地區在內的高加索山脈南麓山區是亞美尼亞人的底盤,他們信仰基督教。但不同的是,亞美尼亞周邊均是伊斯蘭教的范圍,亞塞拜然也包括在內。
Ⅵ 最近在納卡地區的沖突中,亞阿雙方損失有多慘重
俄羅斯衛星網10月1日根據亞美尼亞國防部發表的戰報從9月27日開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了爭奪納卡地區的領土主權,再次發生了新的戰爭。 雙方都指責對方最初引起了這場爭端,兩國都宣布進入全面戰爭狀態,進行了戰爭總動員。 但是,戰爭規模擴大、軍事力量占優勢的亞塞拜然在這場沖突中遭受了巨大損失,亞美尼亞也不少。
亞塞拜然軍隊在納卡地區沖突中受重傷,在這一天,亞美尼亞軍隊擊落了阿方的3架軍機和1架軍用直升機。 360多名阿方兵被殺,600多名阿方官兵受傷。亞塞拜然國防部的戰報顯示,亞塞拜然軍隊摧毀了亞美尼亞130輛坦克和裝甲車、200多輛火炮和導彈系統、25個防空系統、50輛反坦克炮和55輛汽車。 被迫放過亞美尼亞收容所的士兵。 亞爾在納卡地區的戰爭非常激烈,國際社會對此表示強烈關注,俄羅斯法德等國家的領導人強烈要求雙方立即無條件停戰。 但是,戰爭至今仍在繼續。
Ⅶ 德國將如何和平解決納卡問題的
德國總理默克爾24日在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表示,德國支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問題。
當天,默克爾與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說,納卡問題必須以和平方式予以解決,德國支持亞美尼亞妥善解決這一問題。
在被問及歐盟未來是否會尋求與歐亞經濟聯盟進行合作時,默克爾表示這種可能性並非不存在。她說,近期歐盟雖不太可能啟動與歐亞經濟聯盟的正式合作談判,但雙方開展合作的前景仍是存在的。
帕希尼揚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亞美尼亞希望在歐亞經濟聯盟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等框架內發展與俄羅斯的合作關系,同時,亞美尼亞也在與歐盟各國尤其是德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
默克爾23日開始訪問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圍繞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1994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
Ⅷ 納卡是不是一個國家有多大面積多少人口
納卡國土面積:4400 km²,人口數量:172124人(2020年)。納卡位於南高加索。介於下卡拉巴赫與贊格祖爾之間,包含小高加索山脈的東南支脈該地區多屬山地與森林。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普遍被國際承認為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大部分地區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阿爾察赫共和國)實際統治。
納卡以前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時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范圍為基礎所建立,實質獨立但尚未被普遍承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行政區邊界涵蓋面積約4400平方公里。
(8)布納卡家居擴展閱讀
1988年卡拉巴赫運動發生起,亞塞拜然就無法對該地區行使政權。1994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結束後,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明斯克小組的調停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政府代表已經針對該地區的爭議狀態舉行過多次和平會談。
2020年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沖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行動。
Ⅸ 納卡沖突是怎麼回事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簡稱納卡地區)位於南高加索,為亞塞拜然領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面積約4,400平方公里。人口18萬,其中80%為亞美尼亞族人。歷史上阿亞兩族就納卡歸屬素有爭議。1988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侵略佔領納卡及其周圍亞塞拜然領土。1994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兩國之間的武裝沖突時有發生[1]。
2020年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爆發軍事沖突,事件已造成至少23人死亡,上百人受傷。亞塞拜然總統稱,有平民在事件中傷亡10月4日,納卡地區沖突已致至少230人死亡10月10日12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達成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不過在停火協議生效的數分鍾後,兩國再次爆發沖突,並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2020年11月9日簽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0日零時(北京時間10日5時)起完全停火。根據該聲明,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將交換戰俘、其他關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俄將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