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櫸木色傢具的調漆方法
人工配製復色漆,主要憑實際經驗,按需要的色漆樣板來識別出存在幾種
單色組成,各單色的大致比例是多少,做小樣調配實驗,然後進行配製,但也必須按
照色彩學的基本原理進行。調色過程中有如下技巧。
(1)調色時需小心謹慎,一般先試小樣,初步求得應配色塗料的數量,然後根
據小樣結果再配製大樣。先在小容器中將副色和次色分別調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著色力小的顏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
(或配色)慢慢地間斷地加入,並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3)「由淺入深」,尤其是加入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4)在配色時,塗料和乾燥後的塗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塗料顏色在
濕膜時一般較淺,當塗料乾燥後,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
等乾燥後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
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5)事先應了解原色在復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變化情況,特別是氨基
塗料和過氯乙烯塗料,需更加註意。
(6)調配復色塗料時,要選擇性質相同的塗料相互調配,溶劑系統也應互溶,
否則由於塗料的混溶性不好,會影響質量,甚至發生分層、析出或膠化現象,無法使
用。
(7)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
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
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8)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
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9)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於多種顏料的配製,顏料的密度、吸油
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
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
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10)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點,選用適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顏色比原塗料
的色彩更加鮮明,這是根據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與原色疊加後產生的一種顏
色,塗料工程稱之為「透色」。如黃色底漆可使紅色更鮮艷,灰色底漆使紅色更紅,
正藍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藍色底漆使白色更潔凈清白。奶油色、粉紅色、象牙
色、天藍色,應採用白色做底漆等。
② 實木傢具用什麼油漆材料才會特別亮
油漆品種非常多,油漆高光的基本原理,油漆噴塗後,稀釋劑揮發掉,留下的固體越多,越豐滿。當然也跟油漆樹脂的好壞密切相關。油漆的術語;高固體份。工程師們於是開發出低粘度、高固體份的油漆。基本不用加溶劑,噴塗後的濕膜跟干後差不多。
所以不要以為買回來的油漆很稀,看指標,固體份很高。同樣,買回來的油漆很厚實,但是你要噴塗時加入大量稀釋劑,結果,漆膜固化後,溶劑揮發,漆面光澤很低。用戶最後用的是固體份。當然其他助劑如流平劑也能改善流平性,但固含量已經樹脂性能佔主要地位。參考
③ 傢具油漆的調色方法和技巧
油漆調色技能主要有實色漆調色,透明漆調色,金屬漆調色等,通常在擬定調色配方曾經,要依據色彩樣板或按某一什物的色彩來進行剖析,首要了解色相規模,由幾種色彩組成,哪種是主色,哪種是副色,色與色之間聯系怎麼,各占份額約多少,然後依據經歷初步擬出找色配方,再經小樣調試,調色時,先參加主色,再以上色力較強的色彩為副,漸漸連續地參加並不斷攪拌,要隨時調查色彩的變化,取樣抹、刷、噴或沾在干凈的樣板上,待色彩安穩後與原始樣板比色,在整個調色過程中有必要把握「由淺入深」的准則。
黃色=白色-蘭色 紫色=白色-綠色 青色=白色-赤色;
黃色+紫色=白色-蘭色-綠色=赤色 黃色+青色=白色-蘭色-赤色=綠色 紫色+青色=白色-綠色-赤色=蘭色 黃色+紫色+青色=白色-蘭色-綠色-赤色=黑色;
油漆調色基本常識
色彩分為非五顏六色和五顏六色,非五顏六色是指黑色、白色和這兩者之間深淺不同的灰色,白黑系列上的非五顏六色的反射率代表物體的明度。反射率越高時,挨近白色,越低時,挨近黑色。五顏六色系列是指除了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種色彩。光譜不同波長在視覺上表現為各種色彩的色彩,如紅、橙、黃、綠、青、紫等。
④ 傢具色精是怎麼調色的呢
五彩繽紛的顏色,一直是構成大千世界的重要元素,裝修中的油漆也不例外,油漆也可以調和各種顏色,主要用來裝修裝飾的搭配,油漆如何配色,油漆調色表是怎樣的,很多朋友可能會感興趣,下面來向你介紹!
油漆如何配色
1、注意油漆配色的原則
一般調色不要使用三種以上的色漆。 在原色的基本上,加入白色,就可以得到飽和度不同的顏色(即深淺不同的顏色)在原色的基礎上,加入黑色,就可以得到明度不同的顏色(即亮度不同的顏色)用紅、黃、藍三個顏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獲得不同的中間色(即色調不同的顏色)。
調配顏色的依據有兩個:
一個是按文字或口頭要求調配的顏色,這對油工來說這種形式比較方便容易。但顏色選擇則非常重要,如果顏色選用不適宜,配色的效果不會理想。比如調配中綠色,任何黃色和藍色都可調配成中綠色,但只有在黃色和藍色純度較好的情況下調的中綠色才比較純正鮮艷。
另一個是按樣板要求進行調配,要求高,技術性強,不是一般油工能輕易做到的。主要靠實踐經驗,並與顏色色板進行對照,識別出色板的顏色是由哪幾種單色組成,各單色的比例大致是多少,然後用同品種的塗料進行試配。經設計和建設單位認可後,並用與樣板相同或相近的塗裝方法,塗飾上與樣板一樣的顏色。
2、塗料稠度的調配 因貯藏或氣候原因,造成塗料稠度過大,應在塗料中摻入適量的稀釋劑,使其稠度降至符合施工要求。稀釋劑的分量不宜超過塗料重量的20%,超過就會降低塗膜性能。稀釋劑必須與塗料配套使用,不能濫用以免造成質量事故。如蟲膠漆須用乙醇,而硝基漆則要用香蕉水。
3、著色劑的調配 用於木材面上著色劑的調配主要是水色、酒色和油色的調配.
說起傢具油漆調色,一定要先了解一些顏色的相關知識,顏色三原色原理是通用的。我們都知道,傢具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商家除了保證質量和款式的新穎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保證傢具的顏色的多樣性。這樣才能更具有競爭力。
傢具油漆調色時需注意:
1.在調配復色漆時,要選性能相同的塗料相配。
2.配色時,先要選定主色,並估計各種顏色的比例,然後由淺入深地進行調配,國加國攪拌。
3.要注意調配過程中還要加哪些輔助性材料,加催於劑,稀釋劑。固化劑等等。
4.在調配灰色,綠色漆時是用中顏色配成的,可能會發生(浮色)現象。這時可以加一點微量硅油防止,{1:1000} 5.要在日照下調配顏色,調配的顏色一般應比原樣板的顏色略淺。
傢具油漆調色技巧
1、調色時需小心謹慎,一般先試小樣,初步求得應配色塗料的數量,然後根 據小樣結果再配製大樣。先在小容器中將副色和次色分別調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著色力小的顏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 (或配色)慢慢地間斷地加入,並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3、「由淺入深」,尤其是加入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4、在配色時,塗料和乾燥後的塗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塗料顏色在 濕膜時一般較淺,當塗料乾燥後,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 等乾燥後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 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5、事先應了解原色在復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變化情況,特別是氨基 塗料和過氯乙烯塗料,需更加註意。
6、調配復色塗料時,要選擇性質相同的塗料相互調配,溶劑系統也應互溶, 否則由於塗料的混溶性不好,會影響質量,甚至發生分層、析出或膠化現象,無法使 用。
7、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 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 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8、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 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9、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於多種顏料的配製,顏料的密度、吸油 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 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 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10、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點,選用適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顏色比原塗料 的色彩更加鮮明,這是根據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與原色疊加後產生的一種顏 色,塗料工程稱之為「透色」。如黃色底漆可使紅色更鮮艷,灰色底漆使紅色更紅, 正藍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藍色底漆使白色更潔凈清白。
⑤ 傢具與室內裝飾材料手冊的目錄
第1篇木質傢具材料
第1章木材
1-1木材的來源與命名
1-1-1木材的定義
1-1-2木材的名稱
1-1-3木材拉丁學名的命名法則
1-2木材識別
1-2-1木材識別的原則
1-2-2木材識別准備工作
1-2-3木材識別的方法
1-2-4木材識別的步驟
1-3木材的特性與利用
1-3-1木材的多孔性
1-3-2木材的吸濕性
1-3-3木材的脹縮性
1-3-4木材的吸附性
1-3-5木材的可塑性
1-3-6木材的脆性
1-3-7木材的可濕性
1-3-8木材的傳聲性
1-3-9木材的酸鹼性
1-3-10木材的老化性
1-3-11木材的表面鈍化性
1-3-12木材的耐久性
1-3-13木材的視覺性
1-3-14木材的觸覺性
1-3-15木材的調濕性
1-3-16木材的易燃性
1-4木材缺陷及其對材質的影響
1-4-1木材缺陷(Defects in logs)
1-4-2木材缺陷對材質的影響
1-5木材的規格分類、尺寸分級和材質分等
1-5-1杉原條(Chinese fir?tree poles)
1-5-2直接用原木、坑木(Logs for direct-pit?props)
1-5-3特級原木(Logs of super grade)
1-5-4針葉樹加工用原木分等的缺陷限度尺寸、公差、分等(Coniferous
ripping?dimensions,tolerances and grade classification)
1-5-5闊葉樹鋸切用原木尺寸、公差、分等(Broad leaves ripping
logs?dimensions,tolerances and grade classification)
1-5-6針葉樹鋸材(Coniferous sawn timber)
1-5-7闊葉樹鋸材(Broad leaves timber)
1-6傢具及其他生活用材的要求與樹種選擇
1-6-1用材要求
1-6-2分類用材
1-7國產重要木材構造、性質及利用
1-7-1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1-7-2圓柏(Sabina ehinensis)
1-7-3銀杉(Cathaya argyrophylla)
1-7-4雲南油杉(Ketleeria evelyniana)
1-7-5雲杉(Picea asperata)
1-7-6金錢松(Pseudolarix amabilis)
1-7-7華山松(Pinus armandii)
1-7-8海南五針松(Pinus fenzeliana)
1-7-9紅松(Pinus koraiensis)
1-7-10廣東松(Pinus kwangtungensis)
1-7-11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
1-7-12陸均松(Dacrydium pierrei)
1-7-13竹柏(Podocarpus nagi)
1-7-14紅豆杉(Taxus chinensis)
1-7-15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1-7-16槭木(Acer mono)
1-7-17山棗(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1-7-18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1-7-19光皮梓(Betulaluminifera)
1-7-20滇楸(Catalpa clouxii)
1?7?21櫸木(Zelkova schneideriana)
1?7?22油楠(Sindora glabra)
1?7?23坡壘(Hopea hainanensis)
1?7?24紅錐(Castanopsis hystrix)
1?7?25水青岡(Fagus longipetiolata)
1?7?26麻櫟(Quercus acutissim)
1?7?27海棠木(Calophyllum inophyllum)
1?7?28金絲李(Garcinia paucinervis)
1?7?29核桃(Juglans regia)
1?7?30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1?7?31楨楠[Phoebe Zhennan(P?nanmu)]
1?7?32檫木(Sassafra stzumu)
1?7?33綠蘭(Manglietia hainanensis)
1?7?34山羅(Aglaia roxburghiana)
1?7?35香椿(Toona slnensls)
1?7?36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1?8國外重要木材構造、性質及利用
1?8?1光葉坡壘(Hopea glabrifolia)
1?8?2烏木(Diospyros ebenum)
1?8?3油丹(Alseodaphne SP?)
1?8?4坤甸(Eusideroxylon zwageri)
1?8?5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
1?8?6波羅格(Intsia palembanica)
1?8?7甘拔(Koompassia malaccensis)
1?8?8柚木(Tectona grandis)
1?9紅木類
1?9?1紫檀木類
1?9?2花梨木類
1?9?3香枝木類
1?9?4黑酸枝木類
1?9?5紅酸枝木類
1?9?6烏木類
1?9?7條紋烏木類
1?9?8雞翅木類
1?10材積換算
1?10?1鋸材材積表
1?10?2普通枕木材積換算根數
1?10?3普通枕木根數換算材積
1?10?4木電線桿(電條材)材積
1?10?5每立方米板材各種厚度、長度的總寬度
1?10?6板材每立方米摺合延長米數
1?10?7膠合板的體積與張數
第2章人造板
2?1膠合板
2?1?1普通膠合板
2?1?2熱帶闊葉樹材普通膠合板
2?2刨切單板
2?2?1分類
2?2?2規格尺寸及公差
2?2?3含水率
2?2?4刨切單板外觀質量
2?3刨花板
2?3?1分類
2?3?2尺寸規格
2?3?3等級劃分
2?3?4物理、力學性能
2?4纖維板
2?4?1硬質纖維板
2?4?2半硬質纖維板
2?5覆面細木工板
2?5?1分類
2?5?2尺寸規格
2?5?3物理、力學性能
2?5?4等級劃分及允許缺陷
2?6蜂窩板
2?6?1蜂窩板的優點
2?6?2蜂窩板紙芯的規格
2?6?3物理、力學性能
2?6?4蜂窩板的應用范圍
2?7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2?7?1可發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芯材的物理性能
2?7?2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物理、力學性能
2?7?3尺寸規格
2?8覆面空芯板
2?8?1覆面空心板的芯料
2?8?2覆面網格空芯板
2?9裝飾貼面板
2?10不飽和聚酯樹脂裝飾膠合板
2?10?1尺寸規格
2?10?2物理、力學性能
2?10?3等級劃分
2?11薄木貼面膠合板
2?12高級裝飾板
2?12?1高級裝飾耐火板
2?12?2奧地利愛家人造板
第2篇膠黏劑
第3章膠黏劑的應用、分類及膠接技術
3?1膠黏劑在傢具工業中的應用
3?2膠黏劑的分類
3?3木材膠接對膠黏劑的要求
3?4被膠接件表面處理
3?4?1被膠接件表面狀況對膠接強度的影響
3?4?2常用傢具材料表面處理的方法
3?5膠接接頭的設計
3?5?1接頭設計的重要性與一般原則
3?5?2平板搭接接頭的設計
3?5?3管材膠接接頭設計
3?5?4角接和「T」形膠接接頭設計
3?5?5平面膠接接頭設計
3?5?6膠接與鉚接、螺栓接、點焊等混合接合形式
3?5?7木材膠接接頭的設計
第4章膠黏劑的種類
4?1環氧樹脂膠黏劑
4?1?1性能與種類
4?1?2應用范圍
4?1?3環氧樹脂膠的調膠方法
4?1?4塗膠要求
4?1?5膠層固化條件
4?2酚醛樹脂膠黏劑
4?2?1未改性酚醛樹脂膠黏劑
4?2?2改性酚醛樹脂膠黏劑
4?3氨基樹脂膠黏劑
4?3?1脲醛樹脂膠黏劑
4?3?2三聚氰胺樹脂膠黏劑
4?4聚氨酯膠黏劑
4?4?1端異氰酸酯基聚氨酯預聚體膠黏劑
4?4?2熱熔性聚氨酯膠黏劑
4?5烯類高分子膠黏劑
4?5?1氰基丙烯酸酯膠黏劑
4?5?2不飽和聚酯樹脂膠黏劑
4?5?3乙烯?乙酸乙烯熱熔膠黏劑
4?5?4聚乙酸乙烯乳液膠黏劑
4?5?5聚乙酸乙烯溶液膠黏劑
4?5?6聚乙酸乙烯熱熔膠黏劑
4?5?7乙酸乙烯共聚物膠黏劑
4?5?8聚乙烯醇膠黏劑
4?5?9聚乙烯醇縮醛膠黏劑
4?5?10鄰苯二甲酸二丙烯酯膠黏劑
4?6有機硅膠黏劑
4?6?1硅樹脂型膠黏劑
4?6?2環氧樹脂改性硅樹脂膠黏劑
4?6?3聚酯改性硅樹脂膠黏劑
4?6?4酚醛改性硅樹脂膠黏劑
4?6?5硅橡膠型膠黏劑
4?7橡膠類膠黏劑
4?7?1氯丁橡膠膠黏劑
4?7?2丁腈橡膠膠黏劑
4?7?3丁苯橡膠膠黏劑
4?7?4天然橡膠膠黏劑
4?8蛋白質膠黏劑
4?8?1豆膠
4?8?2血膠
4?8?3動物膠(骨膠、皮膠)
第3篇塗飾材料
第5章常用塗料
5?1概述
5?1?1標准分類與命名
5?1?2習慣分類
5?1?3塗料的選擇
5?1?4常用塗料的物理性能
5?1?5常用塗飾施工方法
5?2油脂塗料
5?2?1清油
5?2?2厚漆
5?2?3油性調和漆
5?2?4酯膠塗料
5?3天然樹脂塗料
5?3?1大漆
5?3?2蟲膠塗料
5?3?3腰果塗料
5?3?4琥珀塗料
5?4酚醛樹脂塗料
5?4?1酚醛樹脂清漆
5?4?2酚醛樹脂磁漆
5?4?3縮醛類塗料
5?5醇酸樹脂塗料
5?5?1醇酸清漆
5?5?2醇酸磁漆
5?6硝基塗料
5?6?1硝基清漆
5?6?2硝基磁漆
5?6?3硝基底漆和硝基膩子
5?7過氯乙烯塗料
5?7?1過氯乙烯清漆
5?7?2過氯乙烯色漆、底漆與膩子
5?8氨基樹脂塗料
5?8?1乙基化脲醛樹脂塗料
5?8?2酸固化氨基醇酸塗料
5?9丙烯酸塗料
5?10環氧樹脂塗料
5?11聚氨酯樹脂塗料
5?11?1聚氨酯清漆
5?11?2聚氨酯磁漆
5?11?3聚氨酯消光塗料
5?12聚酯漆
5?13光敏塗料
5?14消光塗料
5?15水性塗料
5?15?1常用水性塗料
5?15?2其他水性塗料
5?16粉末塗料
第6章著色物質
6?1著色顏料
6?2體質顏料
6?3染料
6?3?1染料的基礎知識
6?3?2染料的品種
6?3?3染料的選用
6?4填紋孔塗料與染料溶液
6?4?1填紋孔塗料
6?4?2染料溶液
第7章塗料與塗飾中的輔助材料
7?1溶劑與稀釋劑
7?2催干劑
7?3固化劑
7?4防潮劑
7?5增塑劑
7?6引發劑
7?7消光劑
7?8流平劑
7?9脫漆劑
7?10消泡劑
7?11分散劑
7?12在塗飾施工中所用的輔助材料
7?12?1木材表面漂白劑
7?12?2木材的表面污染及消除方法
7?12?3去脂方法
7?12?4木製品塗飾施工所需要的輔助材料
第4篇五金配件
第8章釘
8?1普通圓鋼釘(GB 349—1988)
8?2扁頭圓鋼釘
8?3兩端尖圓鋼釘
8?4騎馬釘
8?5鞋釘(SG 162—1979)
8?6平桿型鞋釘
8?7魚尾釘
8?8∏形釘
8?9T形氣釘
8?10木螺釘
第9章鎖
9?1彈子抽屜鎖
9?2葉片抽屜鎖
9?3彈子櫥門鎖
9?4拉手櫃門鎖
9?5玻璃櫥門鎖
9?6移門鎖
第10章合頁
10?1普通型合頁
10?2抽芯型合頁
10?3方型合頁
10?4輕型合頁
10?5脫卸合頁
10?6H型合頁
10?7T型合頁
10?8暗合頁
10?9檯面合頁
10?10蝴蝶合頁
10?11沙發合頁
10?12腰圓合頁
10?13彎板合頁、雙彎板合頁
10?14門頭合頁
10?15搖門合頁
10?16杯狀暗合頁及其底座
10?1790°彈簧平板合頁
10?18摺椅合頁
10?19床合頁
10?20沙發調節合頁
10?21坐便器合頁
第11章連接件(緊固件)
11?1直角式連接件
11?2矩形板連接件
11?3空心螺釘連接件
11?4偏心式連接件
11?5旋轉式連接件
11?6內外螺紋連接件
11?7尼龍倒刺式連接件
11?8葉片式連接件
11?9排齒式連接件
11?10漲開式連接件
11?11雙頭螺桿連接件
11?12圓柱螺母連接件
11?13可調圓柱螺母連接件
11?14搭扣式連接件
11?15雙銷固定螺釘連接件
11?16單銷固定螺釘連接件
11?17桌腳拆裝連接件
11?18擱板連接件
11?19擱板支撐件
11?20掛衣棍支撐件
11?21背板連接件
11?22玻璃、鏡子固定件
11?23附牆掛件
第12章翻門拉桿與撐桿
12?1翻門拉桿
12?2翻門撐桿
第13章傢具拉手與滑道
13?1傢具拉手
13?2滑道
第14章傢具玻璃門及檯面的五金件
14?1玻璃門頭合頁
14?2玻璃門杯狀合頁
14?3玻璃櫃門鎖
14?4玻璃擱板支承銷
14?5玻璃檯面吸盤
第15章傢具的腳輪、腳墊與腳套
15?1傢具腳輪
15?2腳墊
15?3腳套
15?4傢具高度調整器
第16章轉盤、門緊閉件及插銷
16?1轉盤
16?2門緊閉件
16?3門插銷
第5篇金屬材料
第17章金屬材料
17?1常用金屬材料的質量理論計算公式
17?2型鋼斷面積的計算公式
17?3純金屬及非金屬的性能
17?4常用的金屬材料的化學元素符號及名稱
17?5金屬材料強度
17?6金屬材料的分類
第18章鋼材與鑄鐵
18?1鋼的基本知識
18?1?1鋼的性能
18?1?2鋼的分類
18?1?3鋼的牌號表示方法
18?2鋼材類型名稱解釋
18?2?1型鋼
18?2?2鋼管
18?2?3鋼板
18?2?4鋼絲
18?3塑料復合鋼板
18?3?1產品規格
18?3?2技術性能特點
18?3?3塑料復合鋼板的規格
18?3?4塑料復合鋼板用途
18?4鑄鐵
18?4?1鑄鐵的分類
18?4?2灰口鑄鐵的力學性能(GB 9439—88)
第19章鋁及鋁合金
19?1鋁及鋁合金的主要性能
19?1?1工業純鋁
19?1?2變形鋁合金
19?1?3鑄造鋁合金
19?2鋁合金的供應狀態
19?3鋁與鋁合金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19?4鋁及鋁合金的規格及理論質量
19?4?1鋁與鋁合金板
19?4?2擠制鋁及鋁合金棒(GB 3191—82)
19?4?3鋁與鋁合金管(GB 6893—86)
19?4?4鋁與鋁合金方形管(GB 4436—84、GB 6893—86)
19?4?5鋁與鋁合金矩形管(GB 4436—84、GB 6893—86)
第20章銅及銅合金
20?1銅的類別
20?2銅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20?3鋼材的規格及理論質量
第21章耐酸不銹鋼
21?1不銹鋼的分類
21?2不銹鋼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21?3不銹鋼的規格及理論質量
第6篇軟體傢具材料
第22章彈性材料
22?1盤簧
22?2弓簧
22?3拉簧
第23章軟質材料
23?1泡沫塑料
23?2乳膠海綿
第24章填充材料
24?1棉花
24?2棉花毯
24?3棕絲
第25章緊固材料
25?1鞋釘
25?2泡釘
25?3騎馬釘
25?4裝書釘
25?5木螺釘和元釘
25?6鋼絲
第26章縫扎材料
26?1繩類
26?2鞋線
26?3線團
26?4麻底帶、棉織帶
第27章其他材料
27?1三角扣
27?2塑料網
27?3襯布
第28章面料
28?1棉布類
28?2麻布類
28?3絲綢類
28?4呢絨類
28?5錦綸織物
28?6皮革
28?7復合面料
第29章底布與防塵布
29?1麻布
29?2白布
第7篇竹材及藤材
第30章竹材
30?1竹材的物理力學性能
30?1?1容重
30?1?2干縮性
30?1?3力學強度
30?2竹材的處理
30?2?1防蛀、防腐、防水和防火處理
30?2?2竹材漂白或著色處理
30?2?3竹材表面處理
30?2?4竹材彎曲處理
30?3常用竹材的特徵及用途
30?3?1涼衫竹(朱林赤竹)
30?3?2雞脾簕竹(雞兒簕竹、印度簕竹)
30?3?3馬蹄竹(油簕竹、石竹、標竹、爛眼竹)
30?3?4牛角竹
30?3?5馬甲竹
30?3?6水竹(大眼竹)
30?3?7硬頭黃竹
30?3?8青皮竹(黃竹)
30?3?9撐篙竹(篙竹、泥竹、蝦須竹)
30?3?10吊竹(釣竹、單竹)
30?3?11油苦竹(光竹)
30?3?12大金竹(剛竹)
30?3?13毛竹(楠竹、江南竹、貓頭竹)
第31章藤材
31?1藤材的性質
31?1?1物理性質
31?1?2化學性質
31?2藤莖的利用
31?2?1半製品
31?2?2藤製品
31?3進口商用藤
31?4國產商用藤
31?4?1黃藤
31?4?2小徑藤(直徑<10mm)
31?4?3中徑藤(10mm≤直徑<15mm)
31?4?4大徑藤(直徑≥15mm)
31?4?5鉤葉藤
31?5藤材的規格與保管
31?5?1藤皮和藤芯的規格
31?5?2藤材開條規格
31?5?3藤材的防蛀、漂白處理
第8篇玻璃材料
第32章玻璃材料
32?1玻璃的成分與分類
32?1?1玻璃的成分
32?1?2玻璃的分類
32?1?3玻璃的性能
32?1?4玻璃體缺陷
32?1?5玻璃的表面加工和裝飾
32?2普通平板玻璃
32?2?1平板玻璃生產工藝簡介
32?2?2普通玻璃的特性和應用
32?2?3普通平板玻璃的尺寸規格及質量
32?3常用玻璃的介紹
32?3?1鋼化玻璃
32?3?2壓花玻璃
32?3?3彩色玻璃
32?3?4吸熱玻璃
32?3?5浮法玻璃
32?3?6夾絲玻璃
32?3?7夾層玻璃
32?3?8熱反射玻璃
32?3?9中空玻璃
32?3?10空心玻璃磚
32?3?11防火玻璃
32?3?12釉面玻璃
32?3?13冰花玻璃
32?3?14泡沫玻璃
32?3?15光致變色玻璃
32?3?16彩繪玻璃
32?3?17玻璃馬賽克
32?3?18磨光玻璃
32?3?19磨砂玻璃
32?3?20磨花玻璃
32?3?21化學蝕刻玻璃
32?3?22鏡面玻璃
第33章玻璃傢具的配件
33?1ZHK系列組合扣
33?1?1ZHK系列組合扣的製造材料與性能
33?1?2ZHK系列組合扣的品種
33?1?35mm規格
33?1?48mm規格
33?1?5組合扣的選擇
33?2膠條
33?3阻尼片
33?4塑料合頁
第9篇塑料材料
第34章塑料概述
34?1塑料的組成
34?2常用塑料的密度
34?3常用熱塑性塑料的簡易識別辦法
34?4塑料的特性和應用
第35章塑料種類
35?1聚氯乙烯塑料(PVC)
35?1?1硬聚氯乙烯塑料板材
35?1?2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材
35?1?3硬聚氯乙烯塑料電線管材
35?1?4軟聚氯乙烯塑料板材
35?1?5軟聚氯乙烯塑料液體輸送管材
35?1?6軟聚氯乙烯塑料電器套管材
35?2聚乙烯塑料(PE)
35?2?1聚乙烯塑料板材
35?2?2聚乙烯塑料管材
35?2?3聚乙烯塑料棒材
35?3聚丙烯塑料(PP)
35?3?1聚丙烯塑料管材
35?3?2聚丙烯塑料電線管材
35?4聚苯乙烯塑料(PS)
35?4?1聚苯乙烯塑料板材
35?4?2聚苯乙烯塑料棒材
35?5聚醯胺(尼龍1010)塑料(PA)
35?5?1聚醯胺(尼龍1010)塑料板材
35?5?2聚醯胺(尼龍1010)塑料管材
35?5?3聚醯胺(尼龍1010)塑料棒材
35?6有機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35?6?1有機玻璃板材
35?6?2有機玻璃棒材
35?7聚四氟乙烯塑料(PTFE)
35?7?1聚四氟乙烯塑料板材
35?7?2聚四氟乙烯塑料管材
35?7?3聚四氟乙烯塑料棒材
第10篇陶瓷、石材及裝飾地板
第36章陶瓷材料
36?1陶瓷的基本知識
36?1?1陶瓷的概念與分類
36?1?2陶瓷生產工藝簡介
36?1?3陶瓷的表面裝飾
36?2常用室內裝飾陶瓷
36?2?1釉面內牆磚
36?2?2陶瓷錦磚
36?2?3牆地磚
36?3建築琉璃製品
第37章石材
37?1天然石材的基本知識
37?1?1岩石的形成
37?1?2岩石的種類
37?2天然大理石
37?2?1大理石的特性
37?2?2花紋色彩特徵
37?2?3大理石化學成分
37?2?4大理石的物理、力學性能
37?2?5國產部分大理石的品種名稱、外貿代號、顏色、主要礦物成分、結構
特徵
37?2?6大理石的應用
37?3天然花崗石
37?3?1花崗岩的特性
37?3?2花紋特徵
37?3?3化學成分
37?3?4花崗岩的物理、力學性能
37?3?5花崗岩的品種名稱、外貿代號、顏色、主要礦物成分、結構特徵
37?3?6花崗岩應用
37?4裝飾石材的加工
37?4?1鋸切
37?4?2表面加工
37?5天然石材裝飾板
37?5?1天然大理石裝飾板材
37?5?2天然花崗石裝飾板材
37?6天然石材的選用原則與注意事項
37?6?1天然石材的選用原則
37?6?2天然石材選用的注意事項
37?6?3天然石材的使用與儲運要求
37?7人造石材
37?7?1人造石材的種類與特點
37?7?2樹脂型人造大理石飾面板
37?7?3硅酸鹽型人造大理石
37?7?4復合型人造大理石
第38章裝飾木質地板
38?1實木地板
38?1?1條狀木地板
38?1?2拼花實木地板
38?1?3立木地板
38?1?4實木地板的選擇
38?2實木復合地板
38?3浸漬紙層壓木質地板
38?4木裝飾線條(木線條)
第11篇纖維織物、裝飾紙、皮革及無機礦物材料
第39章纖維織物
39?1纖維織物
39?1?1纖維織物的分類
39?1?2纖維織物的種類
39?1?3纖維織物的鑒別方法
39?1?4纖維織物的裝飾方法
39?2地毯
39?2?1地(壁)毯的分類
39?2?2化纖地毯的結構
39?2?3化纖地毯的主要品種和等級
39?2?4地毯的新品種
39?2?5地毯使用注意事項
39?3牆面裝飾織物
39?3?1織物壁紙
39?3?2織物牆布
第40章皮革
40?1動物皮革
40?1?1動物皮革的化學成分
40?1?2軟體傢具所用皮革的質量要求
40?1?3常用動物皮革的種類、特點及應用
40?2復合皮革
第41章無機礦物材料
41?1無機礦物材料的分類
41?2礦物膠接材料
41?2?1礦物膠接材料的分類
41?2?2礦物膠接材料的主要品種
41?3礦物聲熱材料
41?3?1礦物聲熱材料的種類
41?3?2礦物聲熱材料製品的品種
41?4無機礦物裝飾板
41?4?1膨脹珍珠岩裝飾吸聲板
41?4?2礦渣棉裝飾吸聲板
41?4?3珍珠岩植物復合板
41?4?4水泥刨花板和水泥木絲板
41?4?5玻璃纖維增強水泥板
41?4?6石膏刨花板
第12篇材料的儲運管理
第42章木質材料的儲運管理
42?1原木的儲運管理
42?1?1原木的運輸
42?1?2原木的儲藏管理
42?2未乾成材的儲運管理
42?2?1未乾成材的儲運
42?2?2未乾成材的儲藏
42?3已干成材的儲運管理
42?3?1已干成材的運輸
42?3?2已干成材的儲藏
42?4人造板的儲運管理
42?4?1人造板的運輸
42?4?2人造板的儲藏
42?5竹材的儲運保管
42?5?1竹材的運輸
42?5?2竹材的儲藏
42?6木材防腐、阻燃及漂白處理
42?6?1木材防腐處理
42?6?2木材阻燃處理
42?6?3木材漂白處理
42?7竹材防蛀、防腐、阻燃、彎曲、漂白及著色處理
42?7?1防蛀防腐處理
42?7?2阻燃處理
42?7?3竹材矯直與彎曲
42?7?4竹材漂白和著色
第43章五金器材及其配件的儲運管理
43?1金屬防銹的基本知識
43?1?1引起金屬銹蝕的主要因素
43?1?2防銹措施
43?1?3除銹方法
43?2五金器材及其配件的運輸
43?3五金器材及其配件的儲藏
43?3?1儲藏的基本要求
43?3?2儲藏的具體方法
第44章塗飾材料的儲運管理
44?1塗飾材料管理的安全知識
44?1?1安全衛生
44?1?2安全防火
44?2塗飾材料的運輸
44?3塗飾材料的管理
44?4塗料在儲存過程中易出現的病態及其原因與預防補救措施
44?4?1渾濁
44?4?2表面結皮
44?4?3黏度增大
44?4?4膠凝
44?4?5肝化
44?4?6清漆沉澱
44?4?7色漆沉澱
44?4?8變色
⑥ BYK-333和BYK-306流平劑分別用來做UV光油有什麼區別
306高效有機硅表面助劑306,用於溶劑型、無溶劑型、水性塗料體系和印刷油墨。BYK-306流平劑能強烈降低表面張力,且其有優異的底材潤濕效果,能防止縮孔並增加表面滑爽性,可以用來潤濕難以潤濕的底材。它能增加對灰塵和漆霧的接受性,並能在垂直面上形成較厚的漆膜。-306流平劑能降低木器和傢具塗料對氣流的敏感性,也能增進消光劑的定向。該助劑還適合於食品接觸場合。 水性流平劑BYK-333添加量為0.1-1.0%,與油墨、油漆、塗料混合均勻即可使用。水性流平劑BYK-333廣泛應用於各類塗料體系,具有優異的底材潤滑和流平性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油溶性,還能防止縮孔、橘皮等缺陷的產生;水性流平劑BYK-333在水性塗料中還能改善其粘結性。
但是 BYK-333不能重塗
⑦ 為什麼傢具里用的膠水會有甲醛這種有害物質
膠水是產生甲醛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造板產生甲醛的原因大致有兩種:第一,木材本身在乾燥時,因內部分解而產生甲醛。木材密度越小,甲醛散發能力越強。第二,用於板材基材黏接的膠水是產生甲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市面上的膠水主要為尿醛膠和酚醛。一般有如下幾種方式去除味道:通風法就是打開門窗通風,通過自然稀釋的作用去除甲醛。這是目前人們最常用的一種去除甲醛的方法,也是目前而言最有效,最沒有副作用的一種方法。 優點:效果好、不反彈,無副作用 缺點:耗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