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朝時期的傢具有哪些
代傢具中,使用紋樣的地方很多,床榻的圍屏,櫃櫥的門扇,
清代傢具紋飾特徵
桌案的牙條,椅凳的腿子等部位,多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圖案加以裝飾。常用的有雲紋、回紋、卍字紋、繩紋、盤腸紋和草龍紋等。尤其是雲紋和回紋使用最多。回紋在清式傢具中,是最具代表性的裝飾紋樣,在椅子背板、扶手、腿足,以及桌案的牙條、牙頭等部位,最喜用回紋。以至於人們由此而得出一個經驗:凡有回紋裝飾的傢具,基本上是清代傢具。
博古也是清代傢具常用的裝飾圖案,以古代器物如瓶、罐、書畫、文房四寶等形象,雕嵌於傢具之上,以寓意主人的文雅和詩書傳家的企盼。
Ⅱ 明清傢具鑒賞 明清傢具圖片
明清傢具就是明清時代的傢具吧,現代這個發達的社會,想要擁有明清時代的傢具是很容易的。那麼,讓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對清明傢具鑒賞另附有清明傢具圖片。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席地而坐到以居榻為中心,以後又進人到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中國古代的傢具,在不斷的演進中呈現出了各種不同的歷史面貌。尤其是經過唐宋時代的變化,到明清兩代,很快地發展到了它的歷史高峰。明清傢具漸漸地成為蜚聲中外的藝術瑰寶,折射出了舉世無雙的藝術光輝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明式傢具
明代是中國古典傢具發展的黃金時期.明式傢具多採用硬木,以黃花梨,紫檀木最為常見.結構採用小結構拼接,使用榫卯,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與多樣性,既要符合人的生理特點,又富貴典雅,是藝術與實用的結合,明式傢具極少漆,也沒有過多的裝飾,突出木色紋理,體現材質美,形成清新雅緻,明快簡約的風格。明式傢具質朴簡潔、豪放規整,清代傢具工藝精湛、雍容典雅。明式傢具以黃花梨木為主,極少使用其他木材。而黃花梨木傢具,又以桌椅、櫥櫃較多,沒有鑲嵌和雕鏤,只有極少雕刻。明末清初由於黃花梨木匱乏而改用紫檀木加工製作。紫檀木傢具大件甚少,木材寬一般不過八寸,木材材質好,雕刻的較少,不做鑲嵌。據行家介紹,紫檀木木種就有十幾種,根據不同的材質,其價格差別較大,最昂貴的為金星紫檀。
清代傢具
清代傢具與明代傢具不同,大體來說明式簡約,清代繁瑣;明式的造型取勝,清式裝飾見長。清中期以後逐漸使用雞翅木、酸枝木、鐵力木、花梨木等,而新傢具大多是用酸枝木和紅木作材料。酸枝木傢具,大件較多,雕刻花樣多,嵌玉和牙、石、木、螺、景泰藍等。花梨木傢具也多雕刻、多鑲嵌,並且近代產品多。明及清前期的傢具式樣紛呈,常有變化。明朝在造型上設計出了圈椅、四齣頭官帽椅、圓角櫃、大畫案等。清朝在延續了明傢具風格的基礎上,又設計出了特有的傢具,如紅木福壽如意太師椅、炫琴案、紫檀圓凳、釘綉墩等傢具。
明代傢具的特點
明代傢具的風格特點,細細分析有以下四點:
1.造型簡練、以線為主
嚴格的比例關系是傢具造型的基礎。明代傢具的局部與局部的比例、裝飾與整體形態的比例,都極為勻稱而協調。其各個部件的線條,均呈挺拔秀麗之勢。剛柔相濟,線條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現出簡練、質朴、典雅、大方之美。
2.結構嚴謹、作工精細
明代傢具的卯榫結構,極富有科學性。不用釘子少用膠,不受自然條件的潮濕或乾燥的影響,製作上採用攢邊等作法。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券口、圈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明代傢具的結構設計,是科學和藝術的極好結合。
3.裝飾適度、繁簡相宜
明代傢具的裝飾手法,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雕、鏤、嵌、描,都為所用。裝飾用材也很廣泛,琺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樣樣不拒。但是,決不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據整體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裝飾。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積的透雕或鑲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雖然已經施以裝飾,但是整體看,仍不失樸素與清秀的本色;可謂適宜得體、錦上添花。明式傢具紋飾題材最突出的特點是大量採用帶有吉祥寓意的母題,如方勝、盤長、萬字、如意、雲頭、龜背、曲尺、連環等紋,與清式傢具相比,明式傢具紋飾題材的寓意大都比較雅逸,更增強了明式傢具的高雅氣質。
4.木材堅硬、紋理優美
明代傢具的木材紋理,自然優美,呈現出羽毛獸面等膝隴形象,令人有不盡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紋理優勢,發揮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這是明代硬木傢具的又一突出特點。明代硬木傢具用材,多數為黃花梨、紫檀等。這些高級硬木,都具有色調和紋理的自然美。工匠們在製作時,除了精工細作而外,同時不加漆飾,不作大面積裝飾,充分發揮、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調、紋理的特長,形成為自己特有的審美趣味,形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
清代傢具的特點
清代傢具,從發展歷史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清初至康熙初,這階段不論是工藝水平、還是工匠的技藝,都還是明代的繼續。
所以,這時期的傢具造型、裝飾等,還是明代傢具的延續。造型上不似中期那麼渾厚、凝重,裝飾上不似中期那麼繁縟富麗,用材也不似中期那麼寬綽。而且,清初紫檀木尚不短缺,大部分傢具還是用紫檀木製造。中期以後,紫檀漸少,多以紅木代替了。清初期,由於為時不長,特點不明顯,沒有留下更多的傳世之作,這時期還是處於對前代的繼承期,傢具風格可以稱為明式。
第二階段是康熙至嘉慶。
這段時間是清代社會政治的穩定期,社會經濟的發達期,是歷史上公認的「清盛世」時期。這個階段的傢具也隨著社會發展、人民需要和科技的進步而興旺發達。到了清朝黃金時代的乾隆時期,傢具生產達到了高峰。這些傢具材質優良,作工細膩,尤以裝飾見長,充分展示了盛世的國勢與民風。這些盛世傢具風格,與前代截然不同,代表著清代的主流,被後世稱為「清式風格」。
清式傢具的風格,概括來說有如下兩點:
1.造型上渾厚、莊重
從雍正年開始,傢具新品種、新結構、新裝飾不斷涌現,如折疊式書桌、炕格、炕書架等。在裝飾上也有新的創意,如黑光漆面嵌螺鈿、婆羅漆面、掐絲琺琅等。另外用福字、壽字、流雲等描畫在束腰上,也是雍正時的一種新手法。這時期的傢具一改前代的挺秀,而為渾厚和莊重。突出為用料寬綽,尺寸加大,體態豐碩。清代大師椅的造型,最能體現清式風格特點。它座面加大,後背飽滿,腿子粗壯。整體造型像寶座一樣的雄偉、莊重。
2.裝飾上求多、求滿、富貴、華麗
清中期傢具特點突出,成為「清式傢具」的代表作。清式傢具以雕繪滿眼絢爛華麗見長,其紋飾圖案也相應地體現著這種美學風格。清代傢具紋飾圖案的題材在明代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拓寬,植物、動物、風景、人物無所不有,十分豐富。清式傢具的裝飾,求多、求滿、求富貴、求華麗。多種材料並用,多種工藝結合。甚而在一件傢具上,也用多種手段和多種材料。雕、嵌、描金兼取,螺甸、木石並用。此時傢具,常見通體裝飾,沒有空白,達到空前的富麗和輝煌。吉祥圖案在這一時期亦非常流行,但這一時期所流行的圖案大都以貼近老百姓的生活為目的,與明式傢具的陽春白雪相比,顯得有些世俗化。晚清的傢具裝飾花紋多以各類物品的名稱拼湊成吉祥語,如「鹿鶴同春」、「年年有餘」「早生貴子」等,宮廷貴族的傢具則多用「祥雲捧日」、「雙龍戲珠」、「洪福齊天」等等。明末清初之際,西方文化藝術逐漸傳入中國,雍正以後,仿西洋紋樣的風氣大盛,特別是清代廣式傢具,出現了中西結合式傢具,即以中國傳統做法製成器,而雕刻西式紋樣,通常是一種形似牡丹的花紋,這種花紋出現的年代要相對晚些。
清代工匠崇尚在一件傢具上同時採用幾種工藝手法,如雕刻加鑲嵌,彩繪加貼金、包銅或琺琅等,材料的運用也趨多樣,常見的有傢具上加玉、牙、藤、瓷等等。處理手法比起明代更趨多樣化、復雜化。如這一時期出現的紫檀嵌瓷扶手椅、玻璃香幾、嵌玉璧插屏、掐絲琺琅寶座等都是清代特有的傢具裝飾技法。
第三階段是道光以後至清末。
至同治、光緒時,社會經濟每況愈下。同時,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經濟、文化、以及教會的輸入,使得中國原本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發生了變化,外來文化也隨之滲入中國領土。這時期的傢具風格,也不例外的受到影響,有所變化。造型上接受了法國建築和法國傢具上的洛可可影響。追求女性的曲線美,過多裝飾。木材不求高貴,作工也比較粗糙。
明清傢具鑒賞:材質
中國明清傢具的製作材料,多採用極為名貴的紫檀、黃花梨、雞翅木、鐵力木等製作,明代傢具主要以黃花梨為代表,清代傢具主要以紫檀為代表。這些木材在比重、色澤、紋理等方面有其特有的物理性質。
明清傢具鑒賞:工藝
中國明清傢具的工藝包括木材乾燥工藝、打樣工藝、打坯工藝、雕刻工藝、打磨工藝、上蠟和髹漆工藝。雕刻是明清傢具的重要裝飾手段,明清傢具的雕刻,特別講究細部的精緻性。明清傢具的製作中,有「三分做工,七分打磨」的說法。有的紫檀傢具甚至是用竹片一點一點刮磨出來的。明清傢具的髹漆工藝是「揩漆」,首先對傢具進行打磨,以體現木材的天然紋理,然後用天然漆髹。所以,傳世的優秀明清傢具,一般都是「材美工巧」的完美結合,具有深邃的人文內涵,經得起細觀慢品。
明清傢具鑒賞:造型
明代傢具的造型樸素、大方、流暢、舒適。清代傢具沉穆、莊重、華麗、富貴。但總的來講它們都有合理的比例、優美的線條、人性化的設計。比如整體的長、寬、高,整體與局部的權衡比例,線條的應用,曲線的流轉等方面的處理都能從視覺上給人以美的感受。並且中國明清傢具由於文人和皇室的參與,在造型上柔和了「佛、道、儒」的思想。空與空、空與實、方與圓的對比、穿插,點線面的搭配等等都無不透露出豐富的思想內涵。
明清傢具鑒賞:韻味
明代傢具承載著濃厚的文人情趣與風格,清代傢具傳承了皇家風范的宮廷文化。明清深遠的歷史文化賦予了明清傢具的獨特韻味。如,清代傢具的吉祥圖案中,就強烈地體現著「九五之尊」的皇家風范。「龍」的圖案更是宮廷紅木文化的典範。明清傢具傳承了中國古典傢具的文化韻味,共同組成了「紅色收藏」的國粹精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清明傢具鑒賞,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更多關於明清傢具的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土巴兔學裝修。
Ⅲ 清朝紅木傢具值多少錢
你就這么一說,多大個的專家都沒法給你估價,得看東西. 最好上幾張圖片. 要想鑒定古典傢具我告訴你從幾個方面來看. 1》木材的好壞 根據國家標准,「紅木『的范圍確定為5屬8類。5屬是以樹木學的屬來命名的,即紫檀屬、黃檀屬、崖豆屬及鐵力木屬。8類則是以木材的商品名來命名的,即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同時,紅木是指這5屬8類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樹木的中心、無生活細胞的部分。除此之外的木材製作的傢具都不能稱為紅木傢具。 不知道你打算收藏的傢具是什麼木材的。要真是「紅木」的,那木材應該是比較值錢的。(紅木為熱帶地區豆科檀屬木材,主要產於印度, 我國廣東、 雲南及南洋群島也有出產,是常見的名貴硬木。"紅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稱,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是明清是製作傢具的三大專用木材之一。) 2》看傢具的年代,其中也並不是說年代越久就越值錢。 3》看傢具的做工,比如要從木工工藝、雕刻工藝、打磨工藝等是否精湛到位。 4》看傢具的用料,比如說看一件傢具的製作用材是不是選自一棵樹木,一塊門板或是大面是不是沒有拼湊,整材整料等。 5》還要看這件傢具的歷史背景,比如君王用過的東西那肯定是身價倍增了。 6》看傳世量的多少及保存的完好程度。都說物以希為貴嗎。這話不無道理。 以上這些方面都是鑒定一件傢具價值的應該考慮的。不過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觀點,有什麼不妥的地方請大家指正。
Ⅳ 明式傢具與清式傢具的特點,你有哪些了解
與明式傢具相比,清式傢具整體上並不像明式傢具那樣簡單優雅舒適,而是厚重繁華、宏偉繁復、裝飾奢華。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清式傢具表現出豐富、豪華穩重和雄偉的效果。清式傢具與明式傢具並駕齊驅,是中國傢具藝術的精品。熊作明是一首美麗的歌。明清工藝美術的總體特點是什麼?他的意思是傢具熨斗的名字明代傢具的特點:精細即選材精良,製作精美。
造型渾厚莊重,突出表現為材料寬大、尺寸增大、姿態豐富。清代太師椅最能體現清代風格的特點,坐面擴大,靠背飽滿,腿粗。整體造型如王座一般雄偉庄嚴。這些特徵也可以在其他傢具中看到,如桌子桌子和凳子。裝飾要豐富華麗。多種材料一起使用,多種工藝結合。鎏金嵌金、描金並用,往往全方位裝飾,達到前所未有的豐富與輝煌。
Ⅳ 要關於傢具的科普問題,要有回答
親、
傢具的種類很多,按原料來劃分,凡木質的通稱木傢具;主體是金屬的通稱金屬傢具(包括鋁合金傢具等);凡塑料製成的通稱為塑料傢具;竹藤製的通稱竹藤傢具。若按用途劃分,一般分民用傢具,賓館、飯店傢具,辦公傢具等,若按用料細分,目前市場傢具的種類包括:實木(全木)傢具、人造板材傢具(也稱板式傢具)、彎曲木傢具、軟體傢具、金屬傢具、聚氨脂發泡傢具、玻璃鋼傢具等。
傢具各材質簡介
1、烏木
僅產於非洲,屬珍稀樹種。以其色如墨、質如鐵而被譽為木中鑽石。其硬度約在五度左右,比重則高達1:1.8左右。其硬度和密度比牛角更優。皮黃肉黑雖鮮為國人所知,但在我國則早有寸木寸金之說。並且與紫檀木、黃花梨木、鐵力木等名貴木材一道,被國人視為硬木中的極品。而與通常人民所說的紅木相論,則有鑽石與玻璃之別。 一九六零年我國政府頒布的《文物法》中,早已將紫檀、烏木、這類名貴木材及其製品作了文物等級的界定。故在改革開放之前,這類高檔木材的製成品是限制出口的。近年來,全國不少大城市的博物館內都有這類珍稀木材的樣板展示。像北京的紫檀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里,都有烏木實樣和製品展出。
2、紫檀
色澤深如漆,棕眼細而密,猶如牛毛,稱牛毛紋,用久會產生角質一樣的光澤,俗稱包漿亮。有些角度觀察紫檀,會有緞子一樣亮澤的反光。紫份量很重,大大超過與之類似的紅木。紫檀木性穩定,不裂不翹,易於雕刻,尤其易於微雕細刻,橫茬不斷,這一點其他木質很難達到。所以,雕刻細微份量又很重的傢具就可以初步判定為紫檀作品,另外,紫檀無大料,俗話說「十檀九空」。紫檀長成大材,中心部分准成空心,所以再名貴的紫檀傢具在用料上也是精打細算的。去故宮看一看,皇家的紫檀條案,一尺寬的面芯盡是三拼板,就可知此類木材的稀有。
3、黃花梨
僅次於紫檀的名貴木材。黃花梨木色黃溫潤,份量較輕,紋理清晰如行雲流水,其木性極為穩定,不變形,不開裂,不畏彎曲,適於製作異型傢具。如香幾的三彎腿,曲度之大,非黃花梨木所不能。黃花梨木有大材,長四米,寬半米的獨板亦可見到。黃花梨也適於雕刻。但雕刻紫檀之極端恐不可能。黃花梨木中常見木癤,亦平整不裂,美麗可人,俗稱「鬼臉兒」。由於明朝與清前期大量使用此類木材,使之在乾隆年間急速減少,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正宗的黃花梨木傢具,基本都是清乾隆朝以前的。黃花梨木傢具的主要產地在蘇州,其製作手法規范,為典型的蘇做家。
4、雞翅木
本名(溪敕木)。它形似鴛鴦的一種水鳥,色多紫,故又名\"紫鴛鴦\"。雞翅木其木質紋理類似雞翅之羽,非常美麗。雞翅木紋理黑黃相間,無棕眼紋路,用手撫之平滑無擋。雞翅木體輕,是硬木中最為輕者。質地略粗,不太適應雕刻。雞翅木有新老之分,真正好的雞翅木是老雞翅木,作品在乾隆之前。而民國以及近幾年的新雞翅木體重而色黑,是商人為欺世尋找的替代品,與老雞翅木相差甚遠。
5、鐵力
色灰黑,紋理粗糙。由於木紋堅韌而粗,不易精雕細刻。鐵力傢具古拙者為多,線條粗碩,紋飾粗獷,能光素處一般不做雕刻,以省事為先。鐵力傢具製造年代一般較遠,明代大量流行,廣做手法為多。鐵力木也有粗細之分,粗者木面紋理如棕,細者卻也平滑,常有被誤認為雞翅木者。
6、紅木
為硬木傢具中最大宗。紅木顏色介於黃花梨、紫檀之間,份量也介於兩者之間,產量極大,故常有人把硬木傢具統稱為紅木傢具。紅木性脆,味酸,南方人稱之為酸枝。紅木紋理有清晰如行雲流水者,亦有細膩近紫檀者。所以,紅木仿紫檀,仿黃花梨都有非常成功的作品,很多時候辯識困難。紅木性大,遇熱遇濕伸漲變形,經常開裂,是其缺陷。紅木傢具的製作年代都在清中期之後,蘇廣兩做都有,也不乏精品。紅木也能適應雕刻,也有人用之仿紫檀雕工,但無法過細,過細則由於性脆而斷裂,這也是區別紫檀與紅木的一個方面。
7、花梨
在硬木中最為低檔。花梨傢具的製作年代也明顯晚於以上其她木質傢具。其木質粗疏,棕眼過大,色黃而無光澤。其出現是由於黃花梨木材斷絕而作為補充。在晚清至民國出現於市場的,商人為獲取利潤,亦稱老花梨、草花梨不等。
8、楠木
價格昂貴,為軟木之首。稱之為柴木恐為其難。楠木性溫和,體輕,不伸不脹,不翹不裂,紋理清晰細膩,少有癤子。宮廷傢具中亦有楠木傢具,比如楠木羅漢床,冬季睡卧,觸之不涼,此優點為任何硬木所不及。金絲楠木傢具迎光閃現金絲,煞為好看。凡常搬動的傢具(如船上傢具)以體輕者為首選,最為名貴。
9、櫸木
為南方蘇州一帶特有的木材。北方人稱之為南榆。此類木材為蘇州工匠替代黃花梨首選木材。櫸木性大,體重,其份量不亞於一些硬木,是柴木中最為重者。紋理清晰,遠觀有黃花梨之效果,近看局部類似雞翅木紋,色澤油黃,木質堅硬,打磨後極光滑,缺點是易變形。
10、榆木
為長江以北大量使用的傢具材質。榆木紋理粗獷,材料來源廣泛。顏色較櫸木為淡,硬度也不如櫸木,份量當然也輕一些。榆木也能適應一般雕刻,紋飾以粗獷為主。變形率較小,故為北方傢具中常用。榆木另有色深黑者,稱之為紫榆。
11、柏木
有多種,以黃柏為上,其它次之。黃柏色澤溫潤,木質細膩,撫之如幼童肌膚,做成傢具別有風韻。柏木癤子較多,以早先觀念論,是缺陷,故有些柏木上漆,以飾缺陷。而近些年觀念發生了變化,崇尚自然,柏木傢具以癤子多為美,滿身是癤反而難得。癤子大小不一,布局隨意自然,於人工所不能企及,正是柏木傢具倍受人崇拜的原因。
12、樟木
因有異味奇香又可避蟲著稱。產地雖在南方,但北方也大量使用做成傢具.樟木防蟲之特性使得樟木傢具以櫃、箱、櫥等存放衣物傢具為主,其它品種相對少見。樟木料大,常見大躺箱有六面獨板,厚度達寸半,頂箱衣櫃也是如此,面芯獨板,毫不吝惜材料。樟木性穩定,少開裂變形,樟木木紋美麗,色彩也有變化,被商人賦予各種美麗名稱,如虎皮樟,花梨樟,鬼臉樟等等。
13、柞木
東北地區及朝鮮大量出產,故北方也有人稱之高麗木。柞木的紋理極有特點,淺色的縱向木紋中夾著類似蟲卵狀的深色短筋。其木質較脆硬,桌椅類傢具較多,式樣古拙,很多傢具較同地區的傢具製作,更顯拙笨。長江以南也有柞木傢具製作,式樣也以古拙為主,少見靈巧之做。
14、水曲柳
以材質優良而著稱,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北黑龍江的大興安嶺東部和小興安嶺、吉林的長白山等地。水曲柳是一種落葉的喬木,高度可達30米,胸經超過1米。主根較短,但側根發達,伐後的樹根具有較強的萌櫱性。樹皮多為灰白色。新生的小枝略呈心棱形,無毛、生有皮孔,冬芽為里褐色或黑色。枝上長有左右對生的奇怪羽狀復葉,葉軸上有槽溝,還具有極窄的翅。它的花期為4~5月,花朵在長葉之前開放。花為單性,雄雌異株,雄花具有2枚雄蕊,雌花具有2枚不發育的雌蕊。受粉後的兩性花結出長圓狀披針形的翅果,在7~9月間成熟,翅果稍有些扭曲,頂端為鈍圓形或稍微有些凹陷。 水曲柳上多生長在海拔約200~1100米的發育在沖積母質上的草甸灰代棕土壤或生率森林土上,主要伴生樹種有紅松、魚鱗雲杉等。水曲柳喜濕潤,但不耐水漬。它屬於陽性樹種,稍耐鹽鹼,幼齡期也稍耐庇蔭,成齡後則需要充分的光照。它非常耐寒,在-40℃嚴寒下也能正常發育,但人工幼苗易遭霜凍危害。在自然狀態下需15~20年才開始結實。水曲柳可以用種子繁殖,也可以採取萌芽更新法。由於它的種子的休眠期較長,播種前必須採用低溫層積和變溫處理等辦法上。 水曲柳的木質堅韌,木紋美觀,可以製作各種傢具、樂器、體育器具、車船、機械及特種建築材料等。水曲柳在分類學上隸屬於雙子葉植物綱、龍膽目、木犀科。它被國家列為三級保護植物。
15、核桃木
為北方鄉村傢具中較為講究的品種。核桃木紋理流暢,木質細膩,可雕成很細致的紋飾,這一點一般軟木不能。核桃木傢具在山西發現較多,其做工許多與明式黃花梨傢具歷史上極受重視。核桃木性溫和,撫之亦有楠木之感,不變形,在鄉村傢具中亦屬上品。好。
Ⅵ 清朝傢具有哪些特色
清初傢具沿襲明式傢具的風格,但隨著歷史發展,滿漢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清康熙年間逐漸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華麗氣派的清式傢具風格,到乾隆時達到巔峰。乾隆時期的傢具,尤其是宮廷傢具,材質優良,做工細膩,尤以裝飾見長,多種材料、多種工藝結合運用,是清式傢具的典型代表。
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傢具,特別是宮中傢具,常用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其中以紫檀木為首選,其次是花梨木和雞翅木。用料講究清一色,各種木料不混用。為了保證外觀色澤紋理的一致和堅固牢靠,有的傢具採用一木連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後,上述三種木料逐漸缺少,遂以紅木代替。
裝飾方面,為了追求富貴豪華的裝飾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種裝飾材料和使用了各種工藝美術手段,可謂集裝飾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傢具為裝飾而裝飾,雕飾過繁過濫,也成了清式傢具的一大缺點。
黃花梨高束腰嵌骨帶托泥五足憑幾
創作年代:清初
尺寸:353537.5cm
作品描述:
此幾比一般圓凳要低十餘公分,是作為憑幾使用的。製作精良,結構疏朗,玲瓏可愛。
優質黃花梨為材,木質光潔,色澤瑩潤,紋理細膩,有古樸清雅之致。幾面圓形,邊抹五段式攢接。高束腰結構,托腮如花瓣盛開般凸出,形狀美好。五足上截露明,將束腰分為五個部分,每一部分皆嵌骨質海棠形開光。?酌怕擲?窩臘逖乇咂鷓糲擼?鞽┭胖隆?形五足,底承托泥。
黃花梨有束腰三彎腿佛座
創作年代:清初
尺寸:5534.213cm
作品描述:此座高十三公分,形如炕桌,黃花梨制,其上可置佛像,因此稱佛座;亦可陳置小件文玩。
座面攢邊打槽平鑲獨板面心,邊抹上舒下斂,中間凹進,至底壓窄平線。高束腰結構,以抱肩榫與三彎腿結合,腿足上截露明,托腮圓潤寬大。牙、腳沿邊皆起燈草線,足底鎪出卷草紋。牙條前後紋飾不一,前面正中央陰刻垂懸的如意雲頭紋,兩側陽線回轉為卷草紋,線條飄逸靈動;後面則不加卷草紋,只在中央垂懸如意雲頭紋,新穎別致。
Ⅶ 清朝時期有種傢具叫「明式傢具」,「明式傢具」有哪些特點
明式傢具比較質朴,造型比較簡潔,有一種質朴的氣息。清朝時期的傢具比較重裝飾,裝飾非常繁瑣
Ⅷ 晚清年代北方地區用什麼木頭做傢具
一 常見的是樹木,而晚清用的,其實就是現代用的,因為這一百多年並沒有出現新品種
二 北方沒有特別名貴的木材,大都是 「混交林」 里的樹木:
最好的是 「核桃木」、「黃菠蘿」 。
次一等的 「老榆木」。
再次的是 「柞木」、「水曲柳」 。
再次的是 「紅松」 、「籽椴」、「白樺」 。
Ⅸ 清朝椅子特點是什麼
其一,品種豐富、式樣多變、追求奇巧。
其二,選材講究,作工細致。在選材上,清式傢具推崇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以紫檀木為首選。在結構製作上,為保證外觀色澤紋理一致,也為了堅固牢靠,往往採取一木連作,而不用小木拼接。
其三,注重裝飾,手法多樣。清式傢具最多採用的裝飾手法是雕飾與鑲嵌,刀工細致入微,花樣翻新,千變萬化。
其四,西洋影響,良莠參差。
清式傢具走的路子與明式傢具截然相反,由重神態變為重形式,在追求新奇中走向繁瑣,在追求華貴中而走向奢靡。
Ⅹ 我有四件清末民初的卧室傢具,請問現在的市場價格
這個好一點的,現在市場上面有1萬多的價格呢,其實你就是要弄清楚這個,不要盲目的被一些人給騙了,把你的傢具給騙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