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傢具上設

傢具上設

發布時間:2022-05-21 12:28:51

傢具怎麼擺設才好看

1、簡單實用對老人來說,流暢的空間可讓他們行走更加方便,因此老人卧室傢具造型不宜復雜,也不宜多,以簡潔實用為主,選擇穩定固定式傢具。老年人腿腳不便,為避免磕碰,那些見棱見角的傢具應越少越好。這樣,少一些稜稜角角,少一些不必要的雜物,就可多一些安全。傢具要盡量靠牆放置,以免造成室內通行的不便,碰傷老年人。老人一般愛起夜。因此,他們的床應設置在靠近門的地方,方便夜晚如廁。老人的床應該以偏硬床墊或硬板床加厚褥子為好,床鋪高低要適宜,便於上下床,不至於稍有不慎就扭傷、摔傷。
2、寬敞、無障礙行進空間隨著年齡增長、機能退化,高齡長者多有輪椅輔助需求,因此從玄關、走道及浴室,都須有讓輪椅移動的迴旋半徑,甚至卧房中也要預留未來看護小床的位置。而各空間需移除門坎,方便輪椅進出。
本條內容來源於:建築工業出版社《衛生間、走廊、過廳、樓梯》

⑵ 怎麼擺放傢具

傢具是室內物品的主要組成部分。合理的傢具陳設能夠達到視覺上的平衡,形成一個優美舒適的環境,既能滿足人們生活的實際需要,又能使主人在和諧的造型和悅目的色彩中,得到滿足和樂趣。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從市場上購置傢具,購置時應了解居室的平面與空間尺度關系,按使用功能配置傢具。傢具配置的原則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將功能上有聯系的傢具布置在一起,以保證使用方便。二是保證在正常情況下使用傢具的條件。即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安排好人與傢具之間的尺度關系,確定走道的距離、傢具與傢具之間的距離,使人的活動方便。
傢具陳設合理與否,會給人井井有條或擁擠雜亂之感,會從視覺感官上使空間有增大或縮小的效應。如大件傢具在視覺上會使房間變小,而大房間里放了太多的小規格傢具則會顯得凌亂。總的說來傢具陳設要遵循美觀、實用並能表達主人的個人愛好和情趣的原則,合理的傢具陳設應該在布置傢具前考慮好以下問題:
1.先觀察一下房間的結構,確定活動中心。

2.確定哪裡放大件傢具——一般是床、沙發、桌面、櫥櫃等。

3.考慮好貫通全家的過道,再安放傢具,避免影響正常的室內走向。

4.大方間應考慮如何分配功能區間——如起居室可分為會客、看電視、聽錄音或閱讀等小區;卧室可以睡覺、閱讀或梳妝等小區;餐室可分成就餐、閱讀或個人消遣等小區。

5.視房間面積大小放置相稱的傢具。

6.盡量利用視覺效應來變化房間的大小。長形房間可在兩頭呈水平放置傢具或分區,這樣可在視覺上縮短其長度;方形房間可在一邊呈水平擺設傢具,或將牆面做出有層次、色彩的變化,以拉深視覺。

7.木傢具和軟體傢具混用,力求勻稱。

8.在一面牆上運用對稱法裝飾,可給人一種安穩感,但一間房內不要使對稱法用得太多,否則會顯得單調。

按照傢具的使用功能,幾種常用傢具通常的擺設位置是:
床:不宜直接對門或放置在靠窗口的位置,否則,容易產生房間狹小的感覺。床頭低平的一面應對活動區。同時,床最好不要對著大衣櫃的鏡子。

衣櫥:因為多數櫥櫃比較高大,不宜靠近門窗,以免影響室內光照;而且,傢具長時間風吹日曬,也容易造成損壞。一般來說,高大的櫃廚應放在靠牆的一角。在進門或窗口處,應放置低矮的傢具。這樣,高低調配,互相補充,使室內整體和諧統一。

寫字台:應盡量安放在靠窗或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如果還需搭配其他傢具,要注意留有足夠的活動餘地。

沙發:應放置在室內的活動區,在充足的光線中,可為室內帶來活躍的氣氛。

還值得注意的是傢具色彩的搭配。對於塗飾各種色漆的傢具,應確定一種主色為基調,其他色彩的傢具以從屬地位同主色傢具搭配。要注意色彩不可過於繁雜,光怪陸離。否則,各種色彩擁擠在一起,缺少主調,會使人感到雜亂無章,缺少完美、和諧的感覺。

⑶ 傢具布置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傢具既是家庭生活日用必需品又是室內的主要裝飾品。傢具是室內陳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牆面、地面、床罩、窗簾四大面結合構成了室內布置的基本格調。傢具的選用和布置是家庭裝飾的一項重要內容。通常來說,傢具要佔住房面積的45%左右。如何使傢具布置的有序合理,最主要的因素有3個,即功能因素,經濟因素和心理因素。通俗的說,就是要根據每個家庭的各種具體情況而定。譬如住房面積的大小,房間的朝向,不.同房間(卧室、客廳、廚房等)的功熊需求,經濟條件,家庭成員的職業性質、生活習慣、個人的愛好與文化修養等。應根據功能的需求,結合經濟狀況再依據心理的需求,因地因人統籌精心設計安排。 一般在室內傢具布置設計中,大致可以分為五類:1.房間平面結構布置2.傢具布置3.陳設布置4.植物布置5.其他設備在室內的布置其中,安排和布置傢具即室內傢具布置是室內設計工作中及其重要的部分。通常除了作為交通性的通道等空間外,絕大多數的空間在傢具未布置前是難以付諸使用和難以識別其功能性質的,更談不上其功能的實際效應。如果設計方案是一個確定的建築空間,其尺寸,形狀以及牆的位置已經固定,那麼設計活動中首先考慮的就是根據功能布置傢具。即使是所設計的空間不確定時,也就是說建築未完成或空間是一個無隔牆的敞開區域(如現代辦公建築),一些功能的劃分,傢具方案也往往先於限定房間的隔牆之前。所以,傢具方案是室內設計的第一個步驟。在客廳、卧室等房間內,設計時先需要考慮傢具位置和行動的通道,排列時還須考慮其空間的尺度和形狀。而在室內設計時,傢具的數量、尺寸以及它所佔據的空間是整個空間設計是否合理的關鍵因素。在其他的一些方案中,傢具的布置可能對空間處理產生很強的影響,也就是說室內的環境是靠傢具的布置來調整的。 1、室內傢具的布置方式有以下幾種1.1、線條流暢傢具布置的流動美,是通過傢具的排列組合、線條連接來體現的。直線線條流動較慢,給人以庄嚴感。性格沉靜的人,可以將傢具的排列盡量整齊一致,形成直線的變化,使人感覺居室典雅、沉穩;曲線線條流動較快,給人以活躍感。性格活潑的人,可以將傢具搭配得變化多一些,形成明顯的起伏變化,使人感到居室內活潑、熱烈。傢具的線條還要與住房的線條相適應。如果住房較窄,可起將傢具由高到低排列,以造成視覺上的變化,從而房間就會顯得寬敞了。 1.2、環境和諧傢具的大小和數量應與居室空間協調。住房面積大的,可以選擇較大的傢具,數量也可適當增加一些。傢具太少,容易造成室內的空盪盪的感覺,且增加人的寂寞感;住房面積小的,應選擇一些精緻、輕巧的傢具。傢具太多太大,會使人產生一種窒息感與壓迫感。注意數量更應根據居室面積而定,切忌盲目追求傢具的件數與套數。傢具與住房的檔次也應協調。高級的現代住宅,應配置時髦的傢具;古老的深宅大院,應配置古色古香的硬木傢具;一般的住宅,應選與之相適應的傢具。居室較大的,除選用主要傢具外,還可選一些小的茶幾、衣櫃等,以填補角落空白;居室較小的,宜選用組合傢具、折疊傢具或多用途傢具。傢具與住房匹配合適了,就會產生一種視覺上的美感。 1.3、風格統一購買傢具最好配套,以達到傢具的大小、顏色、風格和諧統一,以及線條的優美,造型的美觀。傢具與其他設備及裝飾物也應風格統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如平面直角彩電,應配備款式現代的組合櫃,並以此為中心配備精巧的沙發、茶幾、壺碗等。如窗簾、燈罩、床罩、檯布等裝飾物的用料、式樣、圖案、顏色也應與傢具及設備相呼應。如果組合不好,即使是高檔傢具也會顯不出特色,失去應有的光彩。

1.4、色彩調和室內傢具與牆壁、屋頂、飾物的色彩要調和,室內與室外的色彩也要調和。色彩的搭配應使人感到愉快,一般以淺色淡色為宜,盡可能不要超過兩種顏色。如果牆壁是淺色調,傢具最好也是淺色的,床罩、窗簾最好也選用淡雅、明快的圖案,這樣看起來比較舒服。如果選用較熱烈的顏色,如房頂是茶色,牆面是紅色,地面是棕色的居室,就應選用黑色的傢具,紅色的裝飾物或金黃色的織物等,以顯得吉慶而富有刺激性。布置時,還要注意簡潔衛生,給人以光潔明亮、一塵不染之感。 1.5、布局合理居室中傢具的空間布局必須合理。擺放傢具,要考慮室內人流路線,使人的出入活動快捷方便,不能曲折迂迴,更不能造成使用傢具的不方便。擺放時還要考慮採光、通風等因素,不要影響光線的照入和空氣流通。床的擺放位置一般是室內安排的關鍵,要放在光線較弱處。房間較小的,可以使一面或兩面靠牆,以減少佔用面積;房間較大的,可以安置成能兩面上下的。大立櫃應避免靠近窗戶,以免產生大面積的陰影。門的正面應放置較低矮傢具,以免產生壓抑感。 1.6、擺放均衡傢具擺放,最好做到均衡對稱。如床的兩邊擺放同樣規格的床頭櫃,茶幾兩邊擺放同樣大小的沙發等,以求得協調和舒暢。當然也可以做到高低配合、錯落有致,使人有動感和變化的感覺。此外,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要有機地結合,傢具應均衡地布置於室內,不要一邊或一角放置過多的傢具,而另一角或一邊比較空盪。也不要將高大的傢具集中並排列一起,以免和低傢具形成強烈的反差。要盡可能做到傢具的高低相接、大小相配。還要在平淡的角落和地方配置裝飾用的花卉、盆景、字畫和裝飾物。這樣既可彌補布置上的缺陷和平淡,又可增加居室的溫馨和審美情趣。 根據以上的原則,在具體布置時,首先要看房間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室內的通風和自然採光條件,行路和活動的需要,因地制宜。寫字台、沙發等低矮傢具應放在室內光線最佳的窗口附近。高大櫥櫃應靠牆擺放,不要影響通風及行路。傢具的高低大小應搭配均衡,不要雜亂無章地擺放,使人產生輕重不均、失去平衡的感覺。為了使傢具布置合理,最好在擺放前先採用小樣試擺的方法,用硬紙剪成傢具小樣試擺,選出最佳方案後,再根據方案進行平面布置。總之傢具布置,要多思考多實踐,不斷地創造出既有變化又符合美學規律的安排形式,給人以新鮮活潑、輕松親切的感覺。2、傢具布置的幾條原則 傢具是房間布置的主體部分,對居室的美化裝飾影響極大。傢具擺設不合理不僅不美觀而且又不實用,甚至給生活帶來種種不便。一般習慣把一間住房分為三區:一是安靜區,離窗戶較遠,光線比較弱,噪音也比較小,以擺放床鋪、衣櫃等較為適宜;二是明亮區,靠近窗戶,光線窗戶,光線明亮,適合於看書寫字,以放寫字台、書架為好;三是行動區,為進門室的過道,除留一定的行走活動地盤外,可在這一區放置沙發、桌椅等,傢具按區擺置,房間就能得到合理利用,並給人以舒適清爽感。高大傢具與低矮傢具還應互相搭配布置,高度一致的組合櫃嚴謹有餘而變化不足,傢具的起伏過大,又易造成凌亂的感覺,所以,不要把床,沙發等低矮傢具緊挨大衣櫥,以免產生大起大落的不平衡感。最好把五斗櫃、食品櫃、床邊櫃等傢具作為高大傢具,低矮傢具為過渡傢具,給人視覺由低向高的逐步伸展,以獲取生動而有韻律的視覺效果。總之,傢具的布置應該大小相襯,高低相接,錯落有致。若一側傢具既少又小,可以藉助盆景,小擺設和牆面裝飾來達到平衡效果。3、傢具布置與風水傢具布置與風水不同的傢具布置,會給人不同的印象。如過多的傢具布置,會使人產生一種壓迫的感覺,如同人氣短一樣。而少量的傢具布置,也會使人感到空盪無依。而傢俱合理搭配,布局恰到好處,則給人一種安適的感覺。古人認為,一個好的傢具布局,可以使不平衡的房間獲得平衡。從而使氣流通暢,改變居住者的運氣。什麼樣的傢具布局為正確呢?1)、傢具形狀要與房間大小的比例適合,不能過大或過小。2)、傢具的色彩一定要取中性,避免寒冷,否則缺乏生氣。另外,也要與室內裝飾色調相吻合。3)、各種傢具在室內佔有空間,不能超過50%,否則會影響屋內正常氣的流通。4)、傢具要盡量使用陽性木質,不要用老房屋拆放的舊木料料製做傢具。5)、傢具中的床要擺放在每個人的吉方。不能亂放。寫字桌也要放在文昌位。結語傢具是室內設計中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現代的室內設計逐步強調重陳設輕裝修的時候,陳設傢具的成份越來越受到重視,它能更好的適應不規則平面形狀和特殊空間類型與結構體部的限制。易與界面的造型形成統一感,對地面、牆面和頂棚有著重要的影響和補充作用,常利用材質和色彩的變化,配合燈飾表現,結合陳設點綴,與室內環境的藝術格調形成一致效果,使傢具展現出持久的生命力。 來源:中國傢具網 http://www.5ujiaju.com

⑷ 傢具設計中上什麼下什麼

傢具設計作圖中一般標上北下南

⑸ 傢具設計有哪些要點

一、實用性

一件傢具的功能是相當重要的,它必須能夠體現出本身存在的價值。假若版是一把椅子,它就必權須能夠做到使你的臀部避免接觸到地面。若是一張床,它一定可以讓你坐在上面,也能夠讓你躺在上面。實用功能的涵義就是傢具要包含通常可以接受的已被限定的目的。人們把太多的精力花費在傢具的藝術裝飾上。

二、舒適性

一件傢具不僅得具備它應有的功能,而且還必須具有相當的舒適度。一塊石頭能夠讓你不需要直接坐在地面上,但是它既不舒服也不方便,然而椅子恰恰相反。你要想一整晚能好好的躺在床上休息,床就必須具備足夠的高度、強度與舒適度來保證這一點。一張咖啡桌的高度必須作到使他在端茶或咖啡給客人的時候相當便利,但是這樣的高度對於就餐來說卻又相當不舒服了。

三、持久耐用

一件傢具應該能夠長久地被使用,然而每件傢具的使用壽命也是不盡相同的,因為這個同他們的主要功用息息相關。例如,休閑椅與野外餐桌都是戶外傢具,他們並不被期望於能夠耐用得如同抽屜面板,也不可能與你希望可以留給子孫的燈台相提並論。

⑹ 傢具設計的標准尺寸

人體工程學室抄內設計尺寸一般襲在裝飾公司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室內空間和傢具陳設等與人體尺度的關系問題,為了方便裝飾室內設計一些最常用的尺寸是牆面的尺寸踢腳板高80~200MM,一般的牆裙高800~1500mm,掛鏡線高度為1600~1800mm這是畫中心距地面的高度,這也是根據大多數人體尺度的平均值而的出來的。

⑺ 傢具設計的意義

現代傢具的產生及其意義
在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知中,視覺感知是最為重要的,因為視覺是人們認識空間藝術的一種主要的手段,而現代傢具設計的根本職能,就是要構造一種既符合人的居住環境,又能滿足人的生活、起居、學習的需求,換言之,傢具在為現代人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還帶來更多的視覺上的美感和觸覺上的舒適!
傢具設計的造型所以能夠給觀賞者以美感,也是基於它的形態、色彩、材質三個方面的因素。我們知道,任何傢具的造型都是通過材料去創造形態的,沒有合適的材料,那獨特的造型則難以實現,就傢具的形態、色彩、材質而言,其實是依附於材料和工藝技術的,並通過工藝技術去體現出來。傢具材料有二類:一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屬等)。材料的不同,使得傢具在加工技術上,帶給人視覺和觸覺上的感受不同,由於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人工處理令其表面質感更為張揚:使光滑的材料有流暢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樸之貌,柔軟的材料有肌膚之感……這些材質的處理還能使傢具產生重輕感、軟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們可以說,傢具材料的恰當運用,不僅能強化傢具的藝術效果,而且也是體現傢具品質的重要標志。傢具設計強調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的有機結合,例如金屬與玻璃等人工的精細材料,與粗木、藤條、竹條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屬通過機加工體現出人工材料的精確、規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則表現出人的手工痕跡,傳遞出一種人性化的東西,所以說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相結合的傢具設計,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對比和材料的搭配,將粗獷與細膩、精確與粗放,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中體現一種質感的對比,通過不同材料的視覺反差,讓觀賞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細節,以及呈現出傢具設計的材質之美。
竹子自古以來便是頗為人們青睞的傢具材料,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竹製的傢具手工之精美令人嘆為觀止,由於加工方便,採用拼、編、剜等工藝手段製作,再經打磨拋光處理,塗上光可鑒人的塗料,使得竹製傢具色澤明快、紋理天然呈現、質感強!
現代主義設計是人類設計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響力的設計活動之一,它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經過幾十年的迅猛發展傳播,其風潮幾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響下,又產生出許許多多新的設計風格和流派。對於現代主義設計形成的原因,以往的闡述大多從意識形態領域出發,把現代主義設計放到廣闊的現代主義運動背景去認識,認為它的產生是在現代主義運動影響下的一種歷史必然。這種認識往往只顧及到現代主義設計產生的外部環境,甚少考慮到設計活動的自身特質和發展變化規律,難免有失片面,同時也影響到我們對其它相關設計活動的理解。本文試圖從設計中的技術與藝術的辨證關系入手,著重考察現代藝術中的客觀化趨勢、大機器時代的生產技術,以及二者的結合對現代主義設計誕生的影響,以期找出現代主義設計之形成的內在因素。
設計是技術與藝術的綜合。在設計中,技術和藝術是矛盾的統一體,兩者完美結合,造就優良的設計;反之,則讓設計面目可憎。當設計中的技術與藝術達到動態的平衡時,設計表現為一種較為穩定的風格。技術在革新發展,藝術在不斷變化,設計也就呈現出不同的面目。
現代藝術中的客觀化趨勢肇始於塞尚,發展於立體派和抽象主義。塞尚最基本的藝術觀點就是把結構視為表現一切物體的根本。在塞尚看來,無論什麼外界條件或藝術家的主觀情緒都不可能改變對象的結構,藝術家的職責就在於把混亂的知覺納入程序,在視覺范圍內獲得有結構的秩序。他嘗試用結構的觀點去認識和概括一切對象。他曾說過:「在自然里的一切,自己形成為類似圓球、立錐體、圓柱體。」①這一觀點直接影響了其後的立體主義和抽象主義。立體主義是以畢加索、勃拉克為代表的現代藝術運動,它直接受益於塞尚對結構的探求。一方面他們將塞尚在造型上把自然物象都歸納為圓球、圓柱體、立錐體的幾何方式推向極致,在畫面中表現出更純粹的幾何形態;另一方面,他們徹底摒棄了空間透視規律,使畫面趨於平面化。立體主義在藝術形式上的這種試驗突出表現為對具體對象的解析、重構和綜合處理,這種特徵在發展中愈來愈趨於理性化,把對平面結構的分析組合規律化、體系化,強調理性規律在表現「真實」中的作用。康定斯基是抽象主義的代表人物,在他看來,藝術必須從模仿客觀世界中解脫出來,畫家應當用繪畫自身的形式語言(包括色彩、線條、塊面等),創造出一個與自然對象相和諧的新世界。他認為抽象的形式蘊涵著無窮的張力,「繪畫中的一個圓塊,要比一個人體更有意義」,②「一個圓圈上的三角形銳角的沖力所產生的效果,並不比米開朗琪羅繪畫中上帝的手指觸及亞當手指力量小」。③他的繪畫作品就是由一些抽象的點、線和塊面組合而成,後期則完全是較為規則的幾何圖案。
現代藝術中的這股客觀化趨勢,遵循理性主義,用幾何形體和簡約抽象的色彩概括客觀對象,這些特性與大機器批量生產的標准化、機械化技術要求正好合拍,成為大機器生產的必然和最佳選擇。在兩者結合的基礎上,誕生了現代主義設計。其中最具典型特徵的是荷蘭「風格派」和俄國構成主義。荷蘭「風格派」提倡嚴格理性的審美觀,設計多用黑、白、灰等中性色;平面和立體的造型都嚴格遵循幾何式樣,並且把幾何形式與新興的機器生產聯系起來,追求那種來自於機械的嚴謹與精確。俄國構成主義的藝術家們嘆服於工業文明的巨大成就,著迷於機械的嚴謹結構方式,努力尋求與工業化時代相適應的藝術語言和設計語言。從荷蘭「風格派」和俄國構成主義設計中我們能看到,技術和藝術達到了最佳的結合, 同時,也正因為這種最佳結合,現代主義設計成為二十世紀上半葉最穩定、最具影響力的設計風格,以至在後期發展為風靡全球的「國際主義」風格。從這個意義上講,「國際主義」風格的形成固然有著復雜的因素,然而不能不說,這種設計風格也是大多數國家在工業化初期進程中的最佳選擇。但是,設計中技術與藝術的平衡永遠只能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技術在不斷發展,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復雜多樣化的,當技術的發展為這種多樣化的需求提供了實現的條件後,設計也就從以現代主義為主而走向了多元化。我們知道,不同材料與工藝的感覺,大都直接來源於各種材料對人的視覺上的不同剌激,而這些材料外表的肌理效果,(如疏朗與密集、光滑與粗糙、柔軟與堅硬、隨意與工整等)通過視覺和觸覺影響到觀賞者審美主體的心理。觸覺是人們認識材料的質感的一種方式之一,通過觸摸來感覺材料的軟硬、輕重、厚薄、粗滑等,人們自古以來就對粗獷、柔軟、溫暖的自然材料有親近感,從心理樂於接受它。而對冰冷、剛硬、厚重的人造材料有漠視感。這種來源於人的觸覺心理反應,在現代傢具設計中被恰好的運用。
現在,我要向大家介紹家居風格的一些樣式。
古典派風格
這種風格的特點是以中外古典風格傢具,均稱的格局及字畫陳設為主,力求達到一種古樸風雅的品質和輕松瀟灑的韻味。當人們對現代生活要求不斷得到滿足時,又萌發出一種嚮往傳統,珍愛有藝術價值的傳統傢具的情緒。於是,曲線優美線條流動的傢具常用來作為居室的陳設,再配以相同格調的壁紙、簾幔等裝飾織物,以及陳設有欣賞價值的各式傳統餐具、茶具的飾品櫃,給室內增添了端莊凝重的氣氛。
西洋古典風格
這是一種追求華麗、高雅的古典。居室色彩主調為白色。傢具為古典戀腿式、傢具門窗漆成白色。為體現華麗的風格,傢具框的絨條部位飾以金線、金邊,牆壁紙、地毯、窗簾、床罩、帷幔的圖案以及裝飾畫或物件為古典式。這種風格的特點是華麗、高雅,倘若居民們不想花費太大,則不妨在牆紙、地毯、窗簾及床罩的圖案上多花點功夫,力求達到各種擺設和裝飾相互協調,有條件者還可以在牆上添加一些有古典味的飾品,如氂牛頭、西洋鍾等,這都可以讓您的居室變得更為優雅美觀。
歐美風格
歐美現代追求簡練、明快、浪漫、單純和抽象的風格。現代時髦感強烈的傢具組合是這種風格的主要特點。床罩、窗簾選用抽象圖案織物,地面鋪設素色化纖地毯,房間採用反射式燈光照明或局部燈光照明,牆上掛金屬框抽象畫或攝影作品,再鋪以音像器材、花卉等。這種風格的特點是簡單、抽象、明快,而且多採用現代感很強的組合傢具,顏色選用白色或流行色,配上合適的燈光及現代化的擺飾電器。
日本風格
這種風格的特點是適用於面積較小的房間其裝飾簡潔、淡雅。地面上最好能裝上一個「榻榻米」平台,上面放置一張軟墊子即成睡床;再放幾張座勢和一張日本式矮桌,窗簾可用糊粉連紙的日本移門代替,牆上掛一幅中國古代仕女畫,桌上設置一盆日本式的插花,再配飾一個紙制的球形燈罩,就是一個日本風格的居室了。
大眾化藝術風格
這種風格的特點是注意使用功能,強調室內空間形態和物件的單一性、抽象性,並通常運用幾何要素(點、線、面、體等)來對傢具進行組合,從而讓人感受到簡潔明快的時代感和純抽象的美。同是這種風格的特點又是追求新潮、奇異、歡快,而且通常將流行的繪畫、雕刻、文字、廣告畫、卡通造型、現代燈具等引入居室,如在室內的牆面上施以強烈色彩,繪上美術圖案,用濃重的原色來塗飾建築構件等。
現代海上派風格
作為上海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化風格,可說是已滲入到了每處領域,這包括了海派的居富強裝飾。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在面積較小的住宅內,達到平面布置合理,充分利用空間,整體設計緊湊,使居室裝飾既經濟實用,又舒適美觀。例如住宅採取復式設計,各層住宅的平面高低交叉,傢具則講究整體協調和實用性,採用移動門大櫥、弧形角櫥、多用傢具等。
後現代
突破現代派簡明單一的局限,主張兼容井蓄,無論古今中外,凡能滿足居住生活所需的都加以採用。後現代風格的室內設計,空間組合十分復雜。常常利用設置隔牆、屏風、柱子或壁爐的手法來製造空間的層次感,使居室在不規劃、界限含糊的空間,利用細柱、隔牆形成空間層次的不盡感和深遠感。此外,還常將牆壁處理成各種角度的波浪狀,形成隱喻象徵的居室裝飾格調。
紅藍椅的設計師是格利特,設計的年份是在1917到919年,實木材料。它的特點是有激進的純幾何形態和難以想像的形式,全部為木構,13根木條互相垂直,形成椅子的空間結構,各結構間用螺絲緊固而非傳統的榫接方式,以防有損於結構。紅色的靠背和藍色的坐墊,是通過單純明亮的色彩來強化結構,使其結構完全不加掩飾。就功能上來說,把椅子並不舒服,但是它卻證明了產品的最終形式取決於結構。設計師可以給功能賦予詩意的境界,這是對工業美學的闡釋。而且,這種標准化的構件為日後批量生產傢具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它的與眾不同的現代形式,終於擺脫了傳統風格傢具的影響,成為獨立的現代主義趨勢的預言,對於整個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中國的傢具設計正處在中西融合的特殊時期,西方的傢具風格與我國的設計理念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因此,要經過很長一段的磨合期,西方現代的簡約干練的設計風格在中國將會有很長一段的適應期。但是隨著使用性和美觀的變化,也會和中國的傢具設計風格融合得很好。
所以說,傢具既是物質產品,又是藝術創作,這便是人們常說的傢具二重特點。
傢具的類型、數量、功能、形式、風格和製作水平以及當時的佔有情況,還反映了一個國家與地區在某一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物質文明的水平以及歷史文化特徵。
傢具是某一國家或地域在某一歷史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志,是某種生活方式的縮影,是某種文化形態的顯現,因而傢具凝聚了豐富而深刻的社會性。

⑻ 傢具設計包括哪些方法

傢具設計是指用圖形(或模型)和文字說明等方法,表達傢具的造型、功能、尺專度與尺寸、色彩屬、材料和結構。
傢具設計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應用科學。主要包括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及工藝設計3個方面。設計的整個過程包括收集資料、構思、繪制草圖、評價、試樣、再評價、繪制生產圖。

⑼ 什麼是傢具設計 我追加懸賞分40哦

我們常說「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對於傢具設計來說,這一點也是極其受用的。我們對傢具設計特點的探尋,首先必須回歸到傢具設計的民族與時代性的基礎上來。

民族性:傢具設計的基礎

世界上每個民族,由於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制約必須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習慣、道德、思維、價值和審美觀念,因而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傢具設計的民族性主要表現在設計文化的觀念層面上,它能直接反映整個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環境造成不同的文化觀念,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他們的傢具設計風格特徵。
傢具設計既是民族的,又是時代的。在一個民族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該民族的傢具設計會表現出明顯的時代特徵,這是因為傢具設計首先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是該民族各個時期的設計文化的疊合及承接,是以該時代的現實的物質社會為基礎,是傳統設計文化的積淀和不斷揚棄的對立統一,歷史性與現實性的對立統一。

時代性:傢具設計的發展趨勢

在經濟全球化,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主觀形式都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尤其是信息的廣泛高速傳播、開放的觀念中沖擊著社會結構、價值觀念與審美觀念,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人們從世界各地接受的信息今非昔比,社會及人的要求在不斷增加和改變。加之工業的文明所帶來的能源、環境和生態的危機,面對這一切設計師能否適應它、利用它,使得設計成為特定時代的產物,這已成為當今設計師的重要任務。

下面筆者將以我國書案類傢具的發展演變為例,從中鮮明地反映出傢具設計的時代性。供人閱讀書寫的書案類傢具,因其與文化的關系更加緊密,從其歷史的演變中更能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文化特性。

我國的歷史悠久,傢具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夏、商、周時期已經開始有了箱、櫃、屏風等傢具,但早期的傢具中沒有桌子,只有供人們坐著辦事、飲食與讀書所依託的幾案。

漢代以前,古人席地而坐,穿著寬衣肥袖,形成了相應的懸肘提腕運筆的書寫方式,長條形的幾案是為了適合簡冊的展開和書寫方便,背側配置的書架以雙面通透的空格形式構成,方便卷冊的拿取,同時在幾案前設置長排油燈為扇形的書卷提供照明之需,從而形成了中國古代特定的書寫閱讀方式。

東漢紙張的發明,書寫閱讀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漢代胡床的出現又改變了人們盤足席地而坐的習俗。唐代直至宋代,高座具的使用真正得到了普及。由於人們日常坐具升高,以前盤足而坐改變成垂足而坐,就使原來使用的幾案也相應升高,於是便出現了傢具的另一重要角色——桌。高桌、高幾、高案紛紛出現,垂足而坐已成定局,中國人起居方式的大變革已告完成,真正的書桌隨之出現。

宋代皇帝重文,文學與藝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宋代書畫藝術的繁榮,也影響到傢具的風格,例如重比例、善用線、求寫實的畫風造就了宋代傢具結構簡潔、比例優美、線條明快的特點。文房四寶等工藝品的進步及當時的收藏熱促進了書房傢具及擺設的藝術化和情趣化。

元朝桌子設置了抽屜,抽屜作為儲物之匣方便開取,在中國首次出現,隨之產生了與現代書桌造型相近的帶屜書桌。再經時清兩代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傳統的書房類傢具由此形成了獨特的風格特徵。輕盈平整的紙張,完備齊全的文房四寶與書案書櫃桌椅配置,形成一整套特有的「筆有筆架,墨有墨盒,寫有書案,存有櫃格抽屜」的書寫閱讀方式和中國書齋文化。

從上述中國風格的書房辦公類傢具發展演變中,我們發現在傢具設計中,不同的時代的傢具設計風格都各不相同。每一個時代的傢具產品代表著傢具設計發展的趨勢,每一次傢具產品的更新都是傢具設計趨勢的一次偉大的飛躍。

在傢具設計中首先要樹立民族性

當然,傢具設計也應把握「時代性」。在這一點上,我國的傢具設計也在不斷地吸收外來文化的能量,隨著經濟的對外開放,促使我國融入到「全球化」的文化格局中,西方的各種文學藝術風格潮流的滲透,生活方式的吸收與接納,都在促使我們的生活形態與觀念的改變,通過這種交流、滲透,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吸收西方的一些先進理念和先進工藝技術為我所用,促使我們的設計無論在思維方式、價值判斷方式、社會組織方式上都應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地吸收、更新,建立一個健全的既具有民族性又有時代性的新的設計文化體系,以提高我們的傢具設計水平。

傢具設計師在從事設計活動時應注重設計保險單上的個性化,注重吸收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將設計融入到當地的文化中去,使設計出的傢具能體現中國的文化特徵。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設計文化的源泉,是中國設計師的立足點,只有將我國的設計文化與之融合,建立中國設計文化的「民族性」,我們的設計和能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

當你設計一件傢具時,你有著四個主要的目標。你或許沒有下意識地去了解過他們,但是他們卻是你做設計過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四個目標就是功能、舒適、耐久、美觀。盡管這些對於傢具製造行業來說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他們卻值得我們不斷深入地研究。

1. 是否實用

在我看來,一件傢具的功能是相當重要的,它必須能夠體現出本身存在的價值。假若是一把椅子,它就必須能夠做到使你的臀部避免接觸到地面。若是一張床,它一定可以讓你坐在上面,也能夠讓你躺在上面。實用功能的涵義就是傢具要包含通常可以接受的已被限定的目的。人們把太多的精力花費在傢具的藝術裝飾上。然而一把不能夠坐的椅子還能叫椅子嗎?對大多數的人們來說,誰能不接受把整體功能作為傢具設計的重要目標?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2. 是否舒適

一件傢具不僅得具備它應有的功能,而且還必須具有相當的舒適度。一塊石頭能夠讓你不需要直接坐在地面上,但是它既不舒服也不方便,然而椅子恰恰相反。你要想一整晚能好好的躺在床上休息,床就必須具備足夠的高度、強度與舒適度來保證這一點。一張咖啡桌的高度必須作到使他在端茶或咖啡給客人的時候相當便利,但是這樣的高度對於就餐來說卻又相當不舒服了。

3. 能否持久耐用

一件傢具應該能夠長久地被使用,然而每件傢具的使用壽命也是不盡相同的,因為這個同他們的主要功用息息相關。例如,休閑椅與野外餐桌都是戶外傢具,他們並不被期望於能夠耐用得如同抽屜面板,也不可能與你希望可以留給子孫的燈台相提並論。

耐久性經常被人們當作是質量的唯一體現。然而,實際上一件傢具的質量跟設計中各個目標的完美體現都是息息相關的,它包括接下來就即將提及的另外一個目標:美觀。若是一件盡管做的十分耐久牢靠但是外型十分難看,或者坐在它上面極為不舒服的椅子,能夠稱之為高質量的椅子嗎?答案是否定的。

4. 能否吸引人

在現在的手工店鋪里,製造的傢具外型是否吸引人是一個分辨熟練工人與老闆的重要因素。通過一段努力訓練,熟練工人可以懂得該如何去完成之前提及的三個目標。他們已經明白該如何讓一件傢具能夠具備他應有的功能以及作到舒適與耐用。

然而,惟有老闆懂得該如何去完成一個精美絕倫的傑作。作為一個傢具的製造者,我把一件精美的傢具(傑作)定義為:不止是實用、舒適、耐用,它還必須是歷史與文化的傳承者。

想像一下你現在正在走進一個博物館,當你發現一個明朝的花瓶時,你將會被那精美的外觀所吸引而禁不住去觀察它。首先你會大體觀察一番,到距離花瓶不遠的地方去細讀所有有關它的介紹。然後你會靠近這個花瓶再細細觀察它的細部,去捕捉它所展現的亮點以及體味它的製作工藝。這個花瓶是在你出生之前幾個世紀被製造出來的,製造者是與你有著很大文化差異的人。然而,這個花瓶向你展示了很多,觀察者可以通過這個花瓶跨越時間與空間接觸到製造者。這個就是傑作。

我們都希望人們可以去關注我們的工藝以及重視我們在傢具外型上所做出的努力。我們知道可以做傢具來養活自己,並且還可以把他們留給我們的後代使用。當然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夠尊重我們的作品。

現在存在著一個普遍的誤區就是,人們經常把傑作跟時尚的作品相混淆。傑作跟時尚的作品都是製造者展示時代與文化的載體。時尚的傢具雖然極具吸引力,然而卻相當短暫。趕時髦的傢具最終是會過時的。

傑作的優越品質總是不大被那個時代和當地的人們所發現,然而這些傑作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優越的品質就會從那些所謂的時尚傢具中脫穎而出。

看著那些早期 「Fine Wood-working」刊物上刊印的傢具,你會發現那些27年前由當時最著名的工匠與高收入的設計師設計的傢具,盡管在當時相當的流行,然而在現在看來,大多數已經過時落伍了。

一個叫安妮皇後的有腳的高櫥,雖然經過了幾個世紀仍然相當流行(如圖1所示)。一些時尚的傢具在贏得普遍的贊譽後,經過了充分的時間考驗後,也體現出了相同的優越性。山姆馬羅夫椅就具備了傑作的優越品質的傢具(如圖2所示)。

5.高品質傢具應該實現四個目標

傢具設計的四個目標之間是不斷地相互緊密聯系的,假若只是注重其中一個或者幾個是製作不出高品質傢具的。

當我給我的學生講解該如何製作「溫莎」椅的時候,我認為寬大的實木飾面可以達到使用戶背部感覺舒適的功用。同樣的,座板的厚度接近2英寸厚,以至於有足夠的承受力,可以讓人坐著不僅舒適,而且也使得採用較長而且結實的連接件成為可能。然而大量的厚座板與椅子的優美線條有所沖突。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製造者刨去了邊緣,削減了座板的厚度,使得厚板看起來比實際的薄一點。

能夠體現出四個目標緊密聯系的另一個實例就是克里斯莫斯椅(Chrestmas),這種椅子在1815年的美國和西歐的年輕人中相當受歡迎。它是古希臘人設計製造出來的,經常可以在壺等器皿上看到它的影子。盡管它非常時尚和美觀,但是它並非是一件高品質的傢具。由於橫檔跟光滑纖細的腿部連接的時候,從外觀看並不漂亮,所以就沒有採用橫檔的結構。然而,由於椅腿過於單薄,以至於不能夠採用連接件聯結,如此一來,這種椅子即使在沒有損傷的情況下也不能夠使用很久。經過一、二十年的慘痛教訓後,之後的製造者不得不增加橫檔,來給這個外表雖然相當美觀然而卻極為脆弱的椅子增加牢固度。

⑽ 城市傢具的傢具設計

人性化設計對設計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設計師具有人文關懷的精神,能夠自覺關注以前設計過程中被忽略的因素。如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需要,關注殘疾人的需要等。
其次,要求設計師熟練把握人機工學等理論知識,並能運用到實踐中去,體現出設施功能的科學與合理性。如垃圾箱的開口,太高和太低都不便於人們拋擲廢物,太大則又會使污物外露,既不雅觀又孳生蚊蠅,同時還要考慮防雨措施以及便於清潔工人清理等。
再次,設計通過調動造型、色彩、材料、工藝、裝飾、圖案等審美因素,進行構思創意、優化方案,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城市傢具是城市景觀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所發揮的作用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還要體現其裝飾性和意象性。城市傢具的創意與視覺意象,直接影響著城市整體空間的規劃品質,這些設施雖然體量大都不大,卻與公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與城市的景觀密不可分並忠實地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文化水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交往方式等也在不斷的變化,人們在渴望現代物質文明的同時,也渴望著精神文明的滋潤,城市傢具的人性化設計不僅給人們帶來生活的便捷,而且也滿足了人們的社會尊重需求,更讓人們在使用中下意識地感受到一種舒適安閑,並從體味生活的愉悅中轉化為對美的永恆追求。
由中國美術學院與德國基爾工藝美術學院兩校合作,以「城市傢具」為課題命名的設計成果展示發表,不僅是中德兩國在工業設計領域里開展學術交流的良好開端,同時也是工業設計學界向社會廣求關注研討、以達共識,為促進中國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環境質量而力行奉獻的善舉。 「城市傢具」的設計應該具實用性、生態性、經濟性與文化藝術性。從本質上講,「城市傢具」設計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使現代「城市傢具的形式和風格趨於生活化、環境化的同時,更具親和力。一件好的「城市傢具」設計作品更應該將藝術、技術、文化和設計巧妙結合,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性需求。德國設計師曾提出了設計的三原則「適用、美觀、經濟」但筆者認為設計還應該突出地域化原則。
⑴人性化原則
人性化的設計原則是合乎時代發展要求的理性觀念,是產品設計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指導思想。人是城市戶外環境的主體,環境設施都是為人服務的。因此「城市傢具」的規劃與設計要體現對人的關懷,關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以人為基本出發點,研究人的需求,探索各種潛在的願望,提出人在城市戶外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符合人體工程學和行為科學,細部設計要符合人體尺度的要求,且布置的位置、方式、數量應考慮人們的行為心理需求特點,並在解決這些問題時通過戶外傢具本身,使人的各個器官能得到延伸而發揮作用,使人們活動起來更方便、更舒適,從而實現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提高人們整體的戶外生活品質。此外,人性化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到正常人的需求,還要考慮到傷殘人、老人和兒童等的特殊要求,體現對人的命運的關懷,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愛,人人都可以平等且無償地享有在戶外進行活動的權利,努力創造一個公平、平等的社會環境。因此,人性化設計原則是「城市傢具」設計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則。
隨著「城市傢具」設計的不斷深化,「城市傢具」不再只滿足單一的使用功能,而是同時將幾種使用功能融於一體。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實施「城市傢具」的功能,降低建設成本,發揮設計的綜合效益,還可以增強美感,塑造完美的城市公共空間。

⑵ 整體化原則
「城市傢具」與城市公共空間環境的關系,隨著人們生活和觀念的變革而變得越來越密切,與整體環境和諧、協調是「城市傢具」設計的基本要求。建立與整體環境相融合的觀念有助於在城市公共空間中對「城市傢具」進行系統化設計。因此,「城市傢具」的設計要從整體的觀念出發,結合「城市傢具」不同的使用功能,確定其在不同環境中的造型、色彩、材料和尺度,使這些設計要素與城市公共空間環境相協調。在整體環境觀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城市傢具」,經系統化處理,將對城市公共空間的性質加以詮釋,對景觀環境意象加以突出刻畫,使得環境景觀具有明顯的可識別性,整體環境更加統一。城市傢具作為城市景觀環境構成的元素,其設計在景觀環境有關元素組合的整體結構下,可以結合環境氛圍的不同要求,利用其形式、色彩和質地等設計要素進行特別的處理和安排,使局部的景觀環境具有明顯的可識別性,成為顯眼的定向參照物——城市景觀環境的「記憶」,為整體景觀注入新的生機,使之具有特徵和個性。城市傢具與室外空間環境合於一體,相輔相成,表達出其設計的深思熟慮,嚴格且完整的整體環境意象。同時,由於城市傢具效應作用的提升,將使室外空間環境更具有宜人、簡潔和內涵豐富的特徵。
⑶ 生態化原則
「城市傢具」設計的生態化原則主要是指在其原材料獲取、生產、運銷、使用和處置等整個生命周期中密切考慮到生態、人類健康以及安全問題。具體而言,就是應該考慮選擇對環境影響小的原材料,減少原材料的使用,優化加工製造技術,減少使用階段的環境影響,優化產品使用壽命及產品的報廢系統。一座城市的發展需要可持續性,在提倡建設生態環境、生態居住區的今天,保護環境,回歸自然,崇尚簡潔意識已成為人類人們的共識。因此,城市環境景觀設計也應該跟上時代發展的趨勢,並通過藝術創作和處理使作品的外觀呈現材質特有的自然性和生態性。特別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傢具理應提倡環保、生態、節能、自然。比如在城市中設置分類垃圾箱,便於垃圾分類收集與資源回收利用。另外,一些垃圾箱本身就可以設計得非常環保,綠色外形,選材經濟,設計精美,安裝簡單。還可以在傢具上就環境保護和表現自然的主題進行專門的創作與研究,使城市傢具成為宣傳生態、節能的形象大使,時刻提醒人們增強環保意識。
⑷ 地域化原則
城市傢具的設計應該充分尊重場所的內在精神,一方面為人們創造理想的戶外生活空間,另一方面更應該體現出整個城市的風格特色,向使用者有效地傳遞環境信息。由於每個城市所處國家、地區和形成年代的不同,城市風貌呈現出多樣性。生活在其中的人總能感受到城市特有的風韻。城市公共空間中「城市傢具」的設計要與城市的風貌一脈相承,要與地域文化相吻合,與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建築形式、色彩、空間尺度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共鳴。因此進行「 城市傢具」設計時,必須尊重地域特點,尊重城市傳統文化內涵,將文化性滲透到公共傢具中,提升城市公共空間品質、提高城市文化內涵、延伸文脈和場所感;將歷史感滲透到公共傢具中,將使城市景觀不喪失歷史氣韻,並繼續發展歷史。
由於城市的形象與文化的差別,在設計中把城市特色因素加入到城市傢具設計中,把城市傢具設計得富有地域特色,更有利於展現城市風貌。在城市傢具的設計中採用就地取材的方法,將鄉土材料結合進去,一方面是對當地文化的一種體現,另一方面也對被佔用的地表進行了部分的生態補償。城市傢具作為城市景觀環境的構成要素,應在符合形式美的根本原則的基礎上保護城市歷史傳統——風格、地域特性。城市傢具的設計元素可以從城市中傳統的樣式、地方風格、材料特徵和城市色彩等,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城市「原型」中去發掘,使城市景觀環境發展的連續性內在結構和本質秩序得到維護與完善,賦予城市景觀環境新的生命,使其本身成為傳遞地域特徵意象,反映對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吸納新文化的精神和能力的載體。 可歸納為如下三個方面:
⑴系統性:
產品的系統性是城市傢具的設計應該採用系統設計的思想,把整個設計納入到一個系統里來,由一個基本構件演變出豐富多彩的擴展系列,這樣不僅在面貌上消除了零亂的感覺,而且在生產上也便於組織管理。這些產品通過一些共同點,就是由基本形體(元素)組成的設計語言在產品上的出現,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個系列的產品。這一元素在產品上的運用需以功能為基準,不是為了無謂的裝飾,而是為了達到特徵的統一,即合理運用元素中的形體。
將城市環境中必備的各種功能設施(如指路標牌、照明街燈、道路圍欄、候車亭、垃圾筒、電話亭等)納入「城市傢具」這一概念進行系統化設計,使這些不同的功能設施之間建立一種有情有序的關聯,於「美」於「用」兩個方面都大有增益,不失為提高城市景觀水平、改善環境設施功能效應的一項良策。
但是,就中國現行市政管理體制來看,或許由於這些不同的功能設施分屬於各個不同的管轄部門而使得這類系統化設計還難以實現,然而,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富有人性關懷的「城市傢具」系統設計必將為城市整體規劃職能部門所認可並採納。
⑵合理性:「城市傢具」系統設計重視「系統效能」。在造型設計上執著於創建最合理的單元結構,並探求可靈活組變的多元聯構。其設計思路導向是:單元標准件生產、多元化組合應用。
從展示的設計方案中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從一個最基本的造型單元(一根立柱,包括柱身、柱頭、柱基)的結構設計開始,思考如何最巧妙地利用現有常規建材的材形,組建最合理的結構。他們所追求的「合理」,不僅包括耗材要少、構接巧妙、接點安全牢固、具有多向連接延展的可能,還要求組裝便捷、置換方便、利於廢棄維修,等等。總之,在這「合理」的定義標准里,現代工業設計的經濟原則、便利生產原則、生態環境保護原則、人類工程學的設計原則無不盡含其中,充分顯示了這是一次具有先進設計思想指導的、高水平的設計實踐活動。
⑶延展性:在我們了解「城市傢具」系統設計的種種效能追求中,或許還應該特別強調一下「延展性」。從一根立柱的結構設計開始,到應用這種結構去組建構築道路圍欄、照明街燈、候車亭、公共座椅、垃圾容器等等,是一種造型物象上的變化延展;而組裝便捷、置換方便的性能特點,不僅有利於廢棄維修,同時還提供了另一種變化延展的可能性:所有不同的功能設施由於採用了相同的支架構造,無須整體拆除,便可實現增減、遷移,或是功能改造。總之,這種可延展性不僅方便於現在,而且接軌於未來,給人留有相當大的餘地。由此,我們可以意識到,「城市傢具」系統開發設計執著追求的目標———「合理的結構」事實上也是一種「富有生氣的結構」。它不僅具有物性概念上的牢固,還兼有時空概念上的耐久。
目標源出於理念,理念基於認識。《中德「城市傢具」系統開發設計作品展》在展示一項項富有新鮮創意而又切實具體的設計方案的同時,向人們完整地表述了一種關於優化城市環境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理念。這種設計理念,建基於對現實的認識、翔展於對未來的思考。

閱讀全文

與傢具上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信上的錢袋子怎麼翻新 瀏覽:273
泥石流怎麼做防水 瀏覽:263
楊柳做傢具 瀏覽:848
聯想筆記本怎麼打開防水功能 瀏覽:286
樓房頂最好的防水怎麼做 瀏覽:131
南京物聯感測智能家居 瀏覽:654
深圳沙井二手傢具市場 瀏覽:102
大理石傢具優缺點 瀏覽:241
國家電網一個月交多少公積金 瀏覽:857
傢具店長培訓哪些方面 瀏覽:514
親家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248
千元家電有哪些 瀏覽:254
聖之花家居 瀏覽:242
固定電話原理與維修應用大全PDF 瀏覽:906
開發商房屋維修基金怎麼繳納 瀏覽:200
VT25電路 瀏覽:867
廊坊光明西道傢具城搬哪裡 瀏覽:812
家電類模具要注意哪些 瀏覽:359
番禺買家電哪裡買好 瀏覽:829
翻新的輪胎怎麼認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