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得勝傢具床

得勝傢具床

發布時間:2022-05-09 11:02:20

『壹』 「待我長發及腰」體怎麼這么火原詩是出自哪裡有什麼故事

一、「待我長發及腰」出自——《十里紅妝.女兒夢》。
二、附原文如下:
待我長發及腰,將軍歸來可好?此身君子意逍遙,怎料山河蕭蕭。天光乍破遇,暮雪白頭老。 寒劍默聽奔雷,長槍獨守空壕。醉卧沙場君莫笑,一夜吹徹畫角。江南晚來客,紅繩結發梢。
【回信】:待卿長發及腰,我必凱旋迴朝。昔日縱馬任逍遙,俱是少年英豪。東都霞色好,西湖煙波渺。執槍血戰八方,誓守山河多嬌。應有得勝歸來日,與卿共度良宵。盼攜手終老,願與子同袍。

三、十里紅妝是古老的漢族民俗,這種嫁女的場面。人們常用「良田千畝,十里紅妝」形容嫁妝的豐厚。舊俗在婚期前一天,除了床上用品、衣褲鞋履、首飾、被褥以及女紅用品等細軟物件在親迎時隨花轎發送外,其餘的紅奩大至床鋪,小至線板、紡錘,都由挑夫送往男家,由伴娘為之鋪陳,俗稱「鋪床」。

四、釋義:
一種漢族婚俗,發嫁妝時,大件傢具兩人抬,成套紅腳桶分兩頭一人挑,提桶、果桶等小木器及瓷瓶、埕罐等小件東西盛放在紅扛箱內兩人抬。一擔擔、一杠杠都朱漆髹金,流光溢彩。床桌器具箱籠被褥一應俱全,日常所需無所不包。蜿蜒數里的紅妝隊伍經常從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盪盪,彷彿是一條披著紅袍的金龍,洋溢著吉祥喜慶,炫耀家產的富足,故稱「十里紅妝」。
十里紅妝的熱鬧場面已成為歷史,承傳了千百年的婦女境況已徹底改變,但曾經讓古代婦女哭過、恨過、愛過和榮耀過的一切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間作系統的了解和研究是江南民間藝術館和大家的責任,因為她們是我們的祖輩。

五、傳說:
關於「十里紅妝」,有一段傳說。據說南宋初年,登基不久的宋高宗在金兵追擊下,亡命逃到寧紹平原一湖前,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幸得遇見一位浣紗村姑將他藏於水中,上覆白紗,方逃脫追殺。後來宋高宗傳旨遍尋「救駕」村姑未果,無奈之下,下旨特許寧紹平原女子出嫁時可享有半副鸞駕,半副鳳儀的特殊待遇,即乘坐四抬花轎,轎上可雕鸞畫鳳。傳說是真是假,難以求證,但是新娘享有乘坐花轎和出嫁巡遊儀式的權利保留了下來,慢慢演變成「十里紅妝」。
而2013年9月出現的網路熱詞「待我長發及腰」就是出自何曉道創作的《十里紅妝女兒夢》。全文為:「待我長發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絲綰正,鋪十里紅妝可願。卻怕長發及腰,少年傾心他人。待你青絲綰正,笑看君懷她笑顏。」

『貳』 龍德勝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龍德勝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龍德勝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叄』 昆明傢具城有好點的推薦么

在西山區前興路邦盛新時代旁有家美樂樂傢具體驗館,我在那裡買過,用了幾個月了吧,感覺還是物超所值的,沒有出現過問題。覺得可以的話,希望採納我的答案吧!

『肆』 北京德勝飯店的簡介

北京市德勝飯店標准間、商務大床房、豪華套間等多種房型,客房干凈、舒適,設計新穎,配備高檔傢具及全新客房用品。所有客房均設有中央空調系統、有線電視、高速寬頻上網,國內、外直撥電話、迷你吧,在為您提供便利的同時,讓您感受到家的溫馨。

『伍』 昆明傢具哪裡的比較便宜性價比高

建議去得勝傢具城,我在這個傢具城一樓的久星傢具公司剛買過,服務得說,免費送貨上門,免費設計傢具效果圖!以下是我在他們網站復制的。呵呵~~!
昆明久星傢具企業是一家經國家相關部門批准注冊的企業。集設計、製造經營以下傢具產品:

1、辦公傢具:屏風桌系列、 接待台系列、 會議台系列 、茶幾系列、 教學設備系列、 高間隔系列 、班台系列、 沙發系列、 座椅系列 。

2、網吧桌

3、玻璃製品類傢具:辦公班台、職員桌、辦公椅、會議桌、會議椅。

4、鐵皮製品類傢具:文件櫃、保險櫃。

(傢具種類詳見傢具展示)

公司在規模化投入的基礎上,致力於產品的「研究、論證、開發、設計、試制、改良、定型」為主導,以精良的設備、精湛的工藝為國家及社會各界朋友提供了優秀的高品質產品,深受用戶好評。久星傢具企業已成為多家雲南國企事業單位、大中小企業定點傢具設計製造商。公司秉奉以優良的品質、新穎的款式、可靠的性能及完善的售後服務,贏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和良好的商業信譽。公司的銷售網路已遍布雲南各地州。
久星傢具企業承蒙廣大顧客的信賴,我們不斷發展壯大,現正至力於將「久星」品牌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知名品牌。在前進的道路上久星企業願與客戶竭誠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久星傢具企業地址:中國雲南昆明市得勝傢具城1樓37號

『陸』 騎得勝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騎得勝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0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1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騎得勝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柒』 壯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圖庫],廣東[圖庫]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解放後稱「僮」。1965年改族名為「壯族」。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壯文方案》被國務院批准,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

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習俗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並送到分手處。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食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干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卜、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咸蘿卜、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桿,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柴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燉破臉狗,龍泵三夾。

節慶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壯族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三月三、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

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准備,二十七宰年豬,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豐盛的菜餚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雞,家家必有。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湯圓(一種不帶餡的元宵,煮時水裡放糖),初二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個春節才算結束。

三月三按過去的習俗為上墳掃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派人攜帶五色糯米飯、彩蛋等到先祖墳頭去祭祀、清掃墓地,並由長者宣講祖傳家史、族規,共進野餐。還有的對唱山歌,熱鬧非凡。1940年後,這一傳統已逐步發展到有組織的賽歌會,氣氛更加隆重、熱烈。

其他節日食俗也都各有講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鴨、端午吃粽、重陽吃粑等等。

『捌』 壯族的風俗習慣、生活習慣

壯族風俗習慣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因為我們的周圍不是山就是水,所以不喜歡都難,呵呵~)。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現在好多了,因為改革開放了嘛0。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這個有一部份居民還保持著)。

服飾

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系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系一條腰帶。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沖鋒」進門的准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沖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准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沖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里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制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准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扎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打開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

新娘過河

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親隊伍拉成一條線,熱鬧非常。上岸後,乖巧的「迎娘」把傘放得很低,不讓別人偷看蒙著面紗的新娘。龍勝的壯族婚姻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三關」。迎接、對歌、出門、穿村過寨、過河過橋、入門、唱調、回門、回家、入洞房,謂之「十門」。「過河」只是「十門」中的第五個「門」,「十門」過了才能入洞房。

勒惹和卜基

壯家婦女生勒惹(壯語,即嬰兒)時,其家婆要親自去尋找「奶媽」,以替媳婦奶孩子。這是為了讓產後的媳婦能好好休息,保養身體。「奶媽」一般由產後五個月的婦人充任,不要報酬。能當上「奶媽」非常光榮,有「第二媽媽」之美譽。孩子長大後,逢上喜慶佳節,都要帶上禮物到「奶媽」家拜候。四五歲的孩子如果體弱多病,父母就要找「卜基」(壯語,即第二父親)做孩子的靠山,確保孩子身體健康。「卜基」非常盡「職」,「上任」後,常和孩子父母商量,請醫問葯,多方料理,讓孩子健康成長起來。孩子長大後,也象對待「奶媽」那樣對待「卜基」,盡其孝敬之心。

踩高蹺進村

廣西龍州縣金龍地區的壯族村寨里,人們出門或進村都要踩著高蹺行走。出門到村口。就把高蹺掛在特定的釘子上,然後下地勞動或去其他地方。進村時就從釘上拿下高蹺踩著,到家門口的石階前跳下,再將高蹺掛在門邊,洗凈手腳,方踏梯上樓。據說這是祖先傳下的鞋,他們地處亞熱帶,常年多雨,道路泥濘行走不便,如帶著泥腳進屋,實在不衛生,就發明了這種呈「非」字形的「高蹺鞋」。

社公祭
是廣西環江壯族每年夏歷除夕祈求新的一年禾苗茁壯成長,祈求小孩不病和家畜肥壯無病的祭社儀式。

以下是壯族的節日:
銅鼓節
東蘭縣隘洞、長樂鄉一帶壯族傳統節日。分別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舉行。屆時,各村的小夥子組成銅鼓隊,把銅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頂上,懸於木架,首先擊鼓祭祖,然後進行擊銅鼓比賽。其法是大鼓對大鼓,小鼓對小鼓,以四面為1組,每鼓3人,輪換著打,不能中斷。以打得響亮動聽、節奏明快、耐力持久為勝。比賽往往通宵達旦。同時,男女青年結伴縱聲對歌。比賽結束,人們以從家裡帶來的粽粑等食物進行野餐,歡歌笑語響徹山谷。
蛙婆節
東蘭、南丹、天峨等縣壯族民間傳統節日。俗稱螞 節。節期從農歷正月初一至三十(有的地方至十五)日,以大村寨為單位或幾個村寨聯合舉行,有「請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祭祀儀式。整個節日活動以贊頌蛙神給人間帶來雨水、保佑豐收的功績貫穿始終,為樂神娛伯歌舞盛會。人們把大年初一找到的第一隻青蛙奉為神聖,抓獲此蛙者受到敬重和擁戴,並成為當年主持祭蛙儀式的首領。現代蛙婆節已演變成群眾娛樂節慶活動和歌會,故又有「螞 歌會」之稱。
吃立節
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民間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或「補過春節」。相傳在1894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進犯邊疆,為打擊侵略者,當地青壯年紛紛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所以未能按時過春節。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將士凱旋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糍粑,盛情款待,歡慶勝利,補過春節,並相沿成俗。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農具節
桂西南地區壯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二月二十九日舉行。是日,各家各戶把自家加工製作的各種農業生產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軛、簸箕、畚箕、扁擔、鋤頭、犁頭、耙、鋤柄、籮筐、竹墊、谷籮、谷桶及傢具等。人們紛紛選購以備春耕。
花婆節
壯族傳統節日。民間傳說,壯族始祖 六甲是從花朵中生出來的。後來主管賜花送子之事。所有的人都是從 六甲花園中的花轉到世上來,故其被奉為花婆神。農歷二月二十九為花婆神的誕辰日。壯族婦女舉行祭祀儀式,村寨里同一輩的婦女結異姓姐妹,湊錢備辦雞鴨從和香燭錢紙,供祭花婆神,然後成群結隊到野外採花來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長。沒有生育的婦女,是日要到野外採花來戴,以求花婆神賜花送子。若日後懷孕,為使小孩出生後有靈魂,須請師公到野外念經求花,還要在路邊小溝做架橋儀式,把花從橋上接過來。小孩出生後,要在產婦床安上花婆神位,定期祭拜。此俗現已淡化。
三月三歌節
壯族傳統節日。亦稱三月歌圩。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農歷三月初三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歡度節日,有的持續二三天。各地歌節有特定的聚會場地。一般為峒場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參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老人小孩亦來游樂助興。在歌圩場四周,攤販雲集,民間貿易活躍。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馬的盤陽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田東的仰岩、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峰山等處。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對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演壯戲等娛樂活動。歌節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為弘揚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了「三月三」歌節活動,全廣西各地歌手雲集南寧,全國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國友人也前來觀光,盛況空前。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

閱讀全文

與得勝傢具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北地面翻新怎麼選 瀏覽:606
布鞋子不防水怎麼辦 瀏覽:234
太陽能水管爆裂維修費 瀏覽:300
桂林蘋果官方維修點 瀏覽:228
恆友傢具口碑如何 瀏覽:897
新街家電維修 瀏覽:892
艾姆希廚具維修點 瀏覽:568
辦公設備維修費 瀏覽:432
筆記本維修服務電話 瀏覽:707
家電適合發什麼物流 瀏覽:303
電夾板直發器維修視頻教程 瀏覽:83
高層樓房煙道怎麼做防水 瀏覽:878
購房未收房要交維修費 瀏覽:26
防水塗料厚度怎麼送檢 瀏覽:952
華為有哪些智能家電 瀏覽:821
飯廳小怎麼打傢具 瀏覽:582
裝修吊頂怎麼翻新 瀏覽:576
售後維修日語 瀏覽:690
廠房頂樓怎麼防水 瀏覽:152
12個平方做防水的話需要多少錢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