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智能化時代 智能家居產業都有哪些變革與趨勢
此前,Marvell公司無線與物聯網業務部負責人曾表示「中關村在線的調查數據顯示,55%的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有熱情,大家對將自己的住所改造成智能家庭非常有興趣。」但買一件智能家居,就需要下載對應的一款App,家中的智能家居越多,手機應用程序越多。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樣的消費體驗算不得「智能」,未來智能家居可以脫離App來使用物聯網技術。
眼下,App雖然可以逐步實現智能家居總開關的功能,可以沉澱用戶數據,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交互,但App只是一款應用程序,並不能自主識別應用場景。這種情況下,智能家居對家庭環境的改善效果並不明顯,從而也極大制約了智能家居的發展。
而物聯網技術則不然,物聯網的出現,讓智能家居迎來了峰迴路轉之勢,為智能家居帶來了新的發展生機。作為最貼近百姓生活的智能家居,也成為了物聯網進入百姓生活的切入點。智能家居遇到物聯網後,整個行業面貌都變得煥然一新。物聯網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目標是發展綠色全無線技術,包括感知、通訊等等不僅要求極低功耗,而且要求全無線覆蓋、高可靠連接、強安全通訊、大組網規模、能自我修復。具體到家庭應用就是要求安裝非常簡單,使用非常方便,維護不用操心,擴展隨心所欲。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普通消費者看著簡單的說明書就能夠自己迅速組裝完成整套智能家居系統,而且不需要專業人員的參與,這是物聯網型智能家居產品的一個重要特點。
發展物聯網也是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據新華社消息,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2015年達到7500億元,「十二五」時期年復合增長率為25%。同是,在11月1日落幕的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權威專家和政府部門有關負責人認為,物聯網產業爆發式增長已為時不遠。智能家居無疑會從加速發展的物聯網產業中得到不少利處。
目 標
「以人為本」的智能生活
時間到了2016年,在過去幾年的大浪淘沙中,很多資源欠缺的智能家居企業相繼離開這個市場,漸漸的出現了一批以霍尼韋爾、施耐德、羅格朗、小米等為代表的優秀企業。他們經歷了多年發展,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但同時他們也表示,雖然目前挺過來了,但目標還不清晰。正如霍尼韋爾安防集團住宅行業總經理侯海江所說,「智能家居的確發展火熱、潛力無限,但這其中也有很多難題,很多智能家居廠商根本沒弄清楚智能家居是什麼?什麼樣的產品才真正的適合民眾?它的真正核心是什麼?」
答案就是「人性化」。
智能家居必須以人為根本,以人作為服務對象,滿足人們天性中追求豪華美麗的需求,滿足人們天性中慵懶、喜歡控制一切的需求,滿足人們天性中好奇、追尋結果的需求,滿足人們天性中鍾愛物品、享受物質的需求,滿足人們天性中安全、便利的需求,滿足人們天性中擺闊、驕傲、自我陶醉的精神需求。這就是智能家居的存在的意義。
去年,首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上,京東、科大訊飛聯手推出語音控制智能音箱。當你回到家,念叨「叮咚叮咚,我心情不好,給我來首歌吧。」那台「叮咚」音箱就會自動開啟,給你選播一首歌曲,安撫你的小心靈。當然你也可以進一步下發指令,「叮咚叮咚,開空調!」「叮咚叮咚,拉開窗簾!」
數據顯示,在現階段用戶接受度較高的智能家居集成應用功能中,影音集成、家庭安防、智能燈光以及以背景音樂、電動窗簾等為代表的單系統第三方設備佔比相當,成為當下智能家居集成項目應用的主要功能延伸。家庭安防因其突出的剛性需求要素,成為不少終端用戶在智能家居功能選擇時的首選要素。影音集成和智能燈光系統則憑借各自在細分功能化領域中的特色應用備受關注。
目前開發智能單品的多為中小企業,這類企業擁有創新能能力,但缺乏研發資金和技術支持,急需融資以實現產品技術的延續,但在投資人眼中,中小企業開發的智能單品要「夠酷」,方能打動投資人的心。但從目前狀況看,智能產品的落地不盡如人意,很多產品為智能而智能,對使用者沒有實質意義,很難打動消費者。
科大訊飛副總裁胡郁曾表示,智能家居的發展大致離不開三類人工智慧技術:一是計算智能,即機器「能存會算」的能力,如現在比較火的無人機,依靠的就是計算機本身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二是感知智能,即機器具有「能聽會說、能看會認」的能力,比如科大訊飛和京東共同推出的叮咚智能音箱,便是應用了語音合成、識別等感知智能技術;三是認知智能,即機器具有「能理解會思考」的能力。現在世界各國都在推進新一代的「腦計劃」,如美國的「Brain Initiative」、歐洲的「Human Brain」計劃。
IBM將機器的認知智能表述為「情感交流」,覺得智能家居最重要的成員是家庭智能伴侶,能時時實現機器與人的交互。微軟小冰、微軟小娜便是該理念下的產品。
「目前智能家居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整合現有的技術,找到一個需求的引爆點,做出能真正改變我們生活的產品。蘋果最成功的一點就是把目前成熟的技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們對相關產品的使用需求。」
近幾年來,情感陪護機器人如雨後春筍填補了智能家居的空白,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5年小魚兒科技公司發布的「全球首款家庭智能陪伴機器人——小魚在家」。該產品是「陪伴式通訊體驗」理念下的產物,主打家庭陪伴。來自小魚兒科技的統計顯示,有了「小魚在家」後,四成多的家庭會每周至少一次異地多點呼叫,分散在各地的一家人至少每周「聚會」一次。
無論怎樣,家居生活邁向智能化是必然趨勢,因此,智能家居作為一個產業藍海,前景不可估量。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相繼進入智能家居產業,多樣化的產品逐漸形成智能生態圈,產品的成本也逐步向平民化的趨勢邁進。從有線到無線、從概念炒作到應用實施,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歷程,智能家居終於實現了質的跨越,並最終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貳』 佛山市小冰聯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佛山市小冰聯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1月2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網上銷售:家用電器、服裝、文體用品、日用品、數碼產品、傢具、家居用品等。
法定代表人:阮志健
成立時間:2015-01-27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68100065447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衛紅居委會容桂大道北129號7號廠房三層311室
『叄』 OPPO與微軟達成合作,啟動小冰語言模式,這與蘋果的siri直接還有多大差距
這里我們主要引入兩個概念:全雙工語音和共感模型。在此之前我們想稍微聊聊Siri和小冰兩者在設計意圖上的不同,而這很有可能是導致二者差異的重要原因。
Siri的設計目標是一個任務型人工智慧,她的作用是幫助用戶解決具體的問題的;而小冰則從開始就是一個聊天機器人,並不解決具體問題,就是陪人閑聊用的。
現在的智能家居系統在命令集成方面已經做得不錯了,但交互體驗仍然不夠自然,如果小冰能夠更快地滲入這套系統,智能家居產品的體驗無疑將變得更加動人。
『肆』 Siri、小冰, 它們是怎麼做到和我們相談甚歡的
與圖像識別、機器學習一樣,智能語音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在人工智慧異常火熱的當下,從Siri到小度,從小冰到小娜,智能語音正在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所謂智能語音技術,就是研究人與計算機直接以自然語音的方式進行有效溝通的各種理論和方法,涉及語音識別、內容理解、對話問答等。一般來說,智能語音就是利用計算機對語音信息進行自動處理和識別的技術。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語音識別的框架有了突破,統計模型逐步取代模板匹配的方法,隱含馬爾科夫模型成為語音識別系統的基礎模型。同時,也採用高斯混合模型作為聲學模型的主要建模方法,連接詞識別和中等詞彙量連續語音識別得到了較大發展。
「到90年代的時候,基礎的神經網路語音識別模型已經提出。但當時神經網路語音識別模型之所以沒能取得較大的突破,主要是因為當時伺服器的計算能力不夠強以及訓練語音數據的量不夠多。」趙慶衛說,90年代時的神經網路語音識別模型沒能替代傳統方法,此時智能語音技術還是以隱含馬爾科夫模型和高斯混合模型為基本框架。
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非特定人、大詞彙量、連續語音識別系統的研究成為國際語音界研究方向的主流。1997年,IBM首個聽寫產品Via Voice問世,用戶只要對著話筒說出想要輸入的文字,系統就會自動識別並輸出文字。
2002年,中科院自動化所推出了「天語」中文語音系列產品——Pattek ASR;2005年,中科院聲學所推出國內第一個自主研發的電信級語音識別平台,首次實現了國產語音識別軟體的規模應用,在中國移動23個省的增值業務上線應用,占據了國內80%市場份額,使美國公司對中國語音識別市場的壟斷成為歷史。
『伍』 人工智慧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人工智慧是當今社會討論最重要的話題,如今隨著技術的發展,科學的推進人工智慧,未來或許改變我們的生活,同時帶給我們影響,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現在的社會可以說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高科技的產品,和原來的生活相比,現在的科技給我們的影響有這幾點;
第一是能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
人工的智能時代迅速進入我們的平常生活之中,比如智能手機電腦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豐富了我們生活,也改變了傳統,去餐廳吃飯點餐的習慣,同時智能手機還為我們習慣了電子貨幣現在出行沒有多少人帶現金,一個手機就全部搞定了,原來的手機理解為大哥大的通訊工具,而是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制約今後更多的智能產品出現。還有可能出現高科技的機器人。買一個以後養老用。
第二個就是帶來的觀念。
如今的科技可以說是越來越發達,我們一類的科技也會更加深讓我們了解的更多,接觸得更多想法也就改變了,比如說消費的觀念,現在人們都傾向於超前消費。
第三個就是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
一個工作已經採用了大量的人工機器設備,從手動加工改編成自動化設備的控制工作,然後現在的效率也提高了,專業性也挺高,也帶來了一定的失業率,但是如果你只要熱愛學習,接受新的科技設備,你就不會淘汰。
第四方面就是對教育程度也有所改變。
現在的智能科技換代的很快,保證自己學習的競爭力,當然教育程度高的人才會有學習能力,注重下一代的教育的同時也會注重終生學習,一直在教育,一直在學習。
第五個就是現在專業的就業知識。
大部分人說這兩年人工智慧太火了,都選這個行業了,即使是傳統的行業,也會讓人工智慧扯上關系,而且現在應用於科技行業。並且是全自動化的趨勢崗位,很可能被機器取代,又需要專業的人才控制,所以說相關專業的人會增加數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一領域。
第六方面就是娛樂行業的改變。
大家現在都用手機看電視,看電影都喜歡明星。只要授權一下他的聲音和形象,然後所有的效果都能用技術合成,也就是智能合成的方式來拍劇了,這樣你想讓你的主角成什麼樣子就成什麼樣子,幾乎達到你心中完美的角色。
總體來說,人工智慧的到來將促進人類的進步,沒必要擔心失業,因為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新的高科技產品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但是我相信這種生活是積極的,會解決我們生活中困難,解決人類無法完成的事情。
『陸』 人工智慧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
一、人工智慧對經濟的影響
1.專家系統的效益
成功的專家系統能為它的建造者、擁有者和用戶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 用比較經濟的方法執行任務而不需要有經驗的專家,可以極大地減少勞務開支和培養費用。由於軟體易於復制,所以專家系統能夠廣泛傳播專家知識和經驗,推廣應用數量有限的和昂貴的專業人員及其知識。
如果保護得當,軟體能被長期地和完整地保存。 領域專業人員(如醫生)難以同時保持最新的實際建議(如治療方案和方法) 而專家系統卻能迅速地更新和保存這類建議,使終端用戶(如病人)從中受益。
2.人工智慧推動計算機技術發展
人工智慧研究已經對計算機技術的各個方面產生並將繼續產生較大影響。人工智慧應用要求繁重的計算,促進了並行處理和專用集成片的開發。
演算法發生器和靈巧的數據結構獲得應用,自動程序設計技術將開始對軟體開發產生積極影響。所有這些在研究人工智慧時開發出來的新技術,推動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進而使計算機為人類創造更大的經濟實惠。
二、人工智慧對文化的影響
1.改善人類語言
根據語言學的觀點,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和工具,思維規律可用語言學方法加以研究,但人的下意識和潛意識往往"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由於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綜合應用語法、語義和形式知識表示方法,我們有可能在改善知識的自然語言表示的同時,把知識闡述為適用的人工智慧形式。
隨著人工智慧原理日益廣泛傳播,人們可能應用人工智慧概念來描述他們生活中的日常狀態和求解各種問題的過程。人工智慧能夠擴大人們交流知識的概念集合,為我們提供一定狀況下可供選擇的概念,描述我們所見所聞的方法以及描述我們的信念的新方法。 2.改善文化生活
人工智慧技術為人類文化生活打開了許多新的窗口。比如圖像處理技術必將對圖形藝術、廣告和社會教育部門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現有的智力游戲機將發展為具有更高智能的文化娛樂手段。
綜上分析我們知道,人工智慧技術對人類的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文化提高都有巨大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進和技術的進步,這種影響將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來。還有一些影響,可能是我們現在難以預測的。可以肯定,人工智慧將對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三、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的影響
1.勞務就業問題
由於人工智慧能夠代替人類進行各種腦力勞動,將會使一部分人不得不改變他們的工種,甚至造成失業。人工智慧在科技和工程中的應用,會使一些人失去介入信息處理活動(如規劃、診斷、理解和決策等)的機會,甚至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
2.社會結構變化
人們一方面希望人工智慧和智能機器能夠代替人類從事各種勞動,另一方面又擔心它們的發展會引起新的社會問題。實際上,近十多年來,社會結構正在發生一種靜悄悄的變化。"人-機器"的社會結構,終將為"人-智能機器-機器"的社會結構所取代。智能機器人就是智能機器之一。現在和將來的很多本來是由人承擔的工作將由機器人來擔任,因此,人們將不得不學會與有智能的機器相處,並適應這種變化了的社會結構。
3.思維方式與觀念的變化
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推廣應用,將影響到人類的思維方式和傳統觀念,並使它們發生改變。例如,傳統知識一般印在書本報刊或雜志上,因而是固定不變的,而人工智慧系統的知識庫的知識卻是可以不斷修改、擴充和更新的。又如,一旦專家系統的用戶開始相信系統(智能機器)的判斷和決定,那麼他們就可能不願多動腦筋,變得懶惰,並失去對許多問題及其求解任務的責任感和敏感性。那些過分依賴計算器的學生,他們的主動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也會明顯下降。過分地依賴計算機的建議而不加分析地 接受,將會使智能機器用戶的認知能力下降,並增加誤解。在設計和研製智能系統時,應考慮到上述問題,盡量鼓勵用戶在問題求解中的主動性,讓他們的智力積極參與問題求解過程。
4.心理上的威脅
人工智慧還使一部分社會成員感到心理上的威脅,或叫做精神威脅。人們一般認為,只有人類才具有感知精神,而且以此與機器相別。如果有一天,這些人開始相信機器也能夠思維和創作,那麼他們可能會感到失望,甚至感到威脅。他們擔心:有朝一日,智能機器的人工智慧會超過人類的自然智能,使人類淪為智能機器和智能系統的奴隸。
對於人的觀念(更具體地指人的精神)和機器的觀念(更具體地指人工智慧)之間的關系,哲學家、神學家和其它人們之間一直存在著爭論。按照人工智慧的觀點,人類有可能用機器來規劃自己的未來,甚至可以把這個規劃問題想像為一類狀態空間搜索。當社會上一部分人歡迎這種新觀念時,另一部分人則發現這些新觀念是惹人煩惱的和無法接受的,尤其是當這些觀念與他們鍾愛的信仰和觀念背道而馳時。
5.技術失控的危險
任何新技術最大危險莫過於人類對它失去了控制,或者是它落入那些企圖利用新技術反對人類的人手中。有人擔心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其它製品威脅人類的安全。為此,著名的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I.Asimov)提出了「機器人三守則」:
機器人必須不危害人類,也不允許它眼看人類受害而袖手旁觀。
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除非這種服從有害於人類。
機器人必須保護自身不受傷害,除非為了保護人類或者是人類命令它作出犧牲。
但是,這樣就完美了么?恐怕還有更多事情等這人類繼續思考。
ps: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必將滲透到每個角落,可以說未來的生活就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必將成為我們的生活本身,甚至影響人類的思想,引導人類的未來。
『柒』 怎樣預防火災
家庭火災的預防
1.家庭裝飾時要盡量避免採用可燃材料。
2.用電線路要比家庭用電負荷大一些,線路接頭要作焊接和絕緣處理。
3.安全使用家用電器,使用前仔細閱讀說明書,謹記注意事項,用完後及時切斷電源。
4.安全使用煤氣、液化氣。時常檢查液化氣爐設備,防止漏氣。使用煤氣、液化氣時,要有人照看,防止沸水溢出熄滅火焰,造成燃氣泄露。
5.家裡沒人時,要切斷電源、關閉燃氣閥門。
6.不要躺在床上吸煙,亂扔煙頭。特別是不能酒後卧床吸煙;卧床老人或病人吸煙,必須有人照看。吸煙後,應將煙頭在煙灰缸、痰盂或水泥地面摁滅,確認沒有火星再離開。切忌用煙盒、火柴盒當煙灰缸,不能將煙頭扔進垃圾簍。
7.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火柴、打火機等引火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8.不要在公共通道上堆放雜物。
9.家居必備逃生「四件寶」,即家用簡易滅火器、應急逃生繩、簡易防煙面具和手電筒,將它們放在方便拿取的位置
防火措施
一、居民應對住宅用火用電用氣作全面檢查,對插頭松動、電線老化、管線脆裂的情況及時更換處理。
二、使用電熱毯的居民要嚴格按說明書的要求使用,千萬不能將電熱毯折疊使用。
三、使用空調電暖氣取暖時,要注意出門時斷開電源,避免長時間大負荷用電引發火災。
四、為保持小區通道和居民樓道的暢通,小區內不能亂停亂放車輛,住戶不要在樓道堆放雜物。
五、農村居民應提高防火意識,將柴草垛搬出村,設置隔離帶,防患於未然。
六、學校、商場、車站等人流集中地點,應提前做好消防設施檢查工作,確保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暢通。
祝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