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室內家居的文獻綜述
【摘要】室內設計是涉及建築學、人體工程學、心理學、美學、材料學等多學科的綜合藝術。文章從多角度解讀室內設計的內容,暢談室內設計藝術理念的變化,探索以人為本創作思想的內涵。【關鍵詞】室內設計;以人為本;藝術所謂室內設計,就是在建築物內通過空間的規劃、布局與設計,達到空間功能改進、室內環境優化效果的藝術創作。它涉及建築學、人體工程學、心理學、美學、材料學等多個學科,強調整體效果,以創造優美的室內環境,合理的人類生存空間為目的。一、室內設計理念的變化
室內環境設計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存在著從里到外,從小到大,從形式到功能的全面創新。過去,室內設計較多考慮的室內舒適性和裝飾,把室內設計僅僅作為視覺愉悅來對待,較少把側重點放在對於人的生活、環境設計的人情味與生態效果方面考慮,沒有充分重視室內環境的主體是人。從實質上看,這是由於設計人員錯誤的把室內設計理解為簡單的製作、裝飾及陳列等,缺乏通盤考慮的整體設計思想所造成的。室內環境的最終效果,必須通過對影響室內環境因素的各方面綜合構思而獲得,不是每個因素本身的特點。各因素之間和諧的關系才能產生美。因而,在室內設計中,要根據功能的、美學的和行為學的導向採用全面研究室內系統的整體化設計方法。
現在,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傳統的生活方式逐漸發生變化,即當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時,精神需求便成為下一個攻擊。由此,人們對人文現象關注、對人性方面的關注,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主要傾向。然而,發展了的物資生活卻沒有相應層次的精神生活已之匹配;反差在逐漸增大和矛盾的日益激化,最終導致新的平衡點的誕生,與之對應的社會文化心理的形成。反映在建築領域、室內設計創作觀念上,就是開始注重人的因素,關心空間使用者的生理、心理,乃至情感的需求。以人為本的主導思想開始廣泛而普遍地體現在當今室內設計作品中。二、以人為本創作理念的內涵
目前,室內環境設計的內涵已遠遠超過了「室內裝修」或「室內設計」的范疇。人們對設計的需求已經超越物質、實用、工能的層次,產生了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從人性角度來看,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如果一方面失調,可能就會導致生活的不正常,甚至產生某種不良症狀。就室內環境的整體設計而言,情調意境的精神性生活創造,比起物質生活享受更重要。
(一)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人為中心,以人的生活為重點,關注人的真實生活狀態,傾聽他人的內心深處的聲音
針對使用者的個性特點、生活規律和生活需求,進行全面分析,以求得完善的生活機能和滿足多重的生活需要。室內環境設計是環境藝術,不是純藝術,卻具有技術加應用的純藝術因素。這種因素提升了室內環境的品位與價值,體現了人們在室內空間對自然環境的一種美的追求,但室內設計不是單純地追求藝術美,要顧及功能、舒適等方面。在設計時,設計師要融入自己的情感,用圖形、色彩和最直觀的手段,將那些地域性的哲學直接打入心靈深處,撼動人性最底層的神經。那些已成為經典的符號加以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一段跨越時間的對話。這種對話發自於心腑,往往會觸動人性中最為深遠的部分,繼而最終留駐於人的心中。舒適於愜意,或神秘,或崇尚,或浪漫,或樸素。人生活於其中,直接體驗和感受著環境,調劑精神和陶冶心情,使人產生共鳴,達到忘我的程度。正是由於室內環境的這種心理功效,較其它藝術更能支配人的情感,使室內環境設計超越了單純的實用功能而注重內涵的表現和意境創造。
(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兼顧人的室內活動規律和活動尺度,考慮各種不同活動的需要,採用適當的形式和正確的設計手法
既重視人類生活需要的一面,又不容忽視人為環境與自然協調的一面,達到室內環境和提高生活機能效率的統一。例如室內陳設的設計。室內陳設的是人們每天所接觸的生活器物,是人們首先感受到的居住因素。它通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頭實用價值的,如傢具、燈具、家電、窗簾、地毯、檯布等日用性陳設;另一類為裝飾性飾物,如藝術品、植物等。傢具是室內環境設計中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整個空間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室內環境的創造很大程度取決於傢具的設計與布置。像建築一樣,傢具或家庭陳設可能象徵著一個階級、一個社會階層、一個民族力量的興起,使時代的象徵。同時主要還是構成室內空間環境的要素,它與室內設計風格的形成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傢具還具有組織分隔改造和豐富室內空間的功能。在西方設計發達的國家,將傢具和建築本身連在一起進行整體化設計,這樣環境的整體性比較好。目前,我國設計還沒有完全做到,往往是空間做好再考慮配備傢具。在整體色調上,比例尺度上,材質上很難產生協調與統一。因此,無論傢具、設備,還是藝術裝飾品、植物等,對環境效果都具有重大的影響,他們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密切關系。選擇或設計時,務必統一構思,精心設計,謹慎選擇,一切服從於整體效果。
(三)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注重把握及利用好各種科技與藝術元素,重視室內每個細部與藝術刻劃,使之達到室內環境的整體統一
室內環境的藝術創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個系統工程。它要求設計師要具備淵博的知識,各種不同的相關專業知識,才能真正全方位的,更人性化的考慮問題,任何簡單(下轉第162頁)(上接第110頁)套用,缺乏系統的創作方式都無法達到藝術境界。縱觀現今社會,商品化的沖擊給室內設計界所帶來的干擾日益增多。如投資方為了加快資金的周轉,快速獲取利潤,往往不能給設計者足夠的設計時間,常常造成室內時間環境與整體環境不能密切的結合。有的使用單位,依據自己的愛好與審美觀點,強加給設計者,致使室內設計與環境氣氛脫節,室內與環境的整體設計效果被割裂。還有的設計者,在主觀上原本就缺乏整體觀念與意識,致使設計水平低下,產生了東拼西湊,風格不一,以及盲目追求所謂的高檔次,給人感覺是材料的拼貼大雜燴,這樣既浪費了大量資金,更談不上設計思想和藝術性了。
現代科學的各種成就和現代化藝術的各種手法,為設計師藝術創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作為設計師,只有把握及利用好各種科技與藝術元素,重視室內每個細部與藝術刻畫,才能真正以人為本,達到室內環境的整體統一。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希望對您有幫助。
2. 明清傢具對現代傢具設計有什麼影響
明清傢具對現代傢具設計的影響
摘要:中國傢具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是全世界的共同財富。中國古代傢具的設計和製作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尤其是「明清傢具」。明清傢具具有造型大方,線條簡練、流暢的裝飾藝術特點,在實用與審美、生活與藝術的結合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國乃至世界傢具史上的經典之作,對當今的傢具設計乃至其他工藝美術設計都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明清傢具 傳統文化 現代傢具 應用與發展
引言
中國傢具文化與藝術博大精深,尤其是明清時期的傢具設計藝術以其簡約的線條、古樸的質感、簡潔而精美的木雕裝飾讓人流連忘返。這些藝術在展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對於古典傢具設計的思考。在科技與藝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修養、習慣意識及審美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麼古代傢具在現代又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的呢?現代傢具設計理念中是否也繼承了中國古代傢具中的某些優點呢?
正文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尚過一種閑逸優雅的恬靜生活,這或許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強調人與環境的關系時,對大自然抱著一種天人合一、整體平衡的觀念,對所處的自然環境持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也抑或是受了數千年傳統文化中的浪漫、高潔等情操的熏陶,因而古人在制陶器、建園林、做傢具、作書畫的同時,其實是追求一種清靜的境界、保持誠朴心態的寫照。
一、對中國古代傢具發展的審視
中國古代傢具是中國優秀的工藝藝術品之一,其發展源遠流長,它既是人們生活的實用品,又是具有欣賞價值的藝術品,其歷史是一部由木材構造的絢麗詩篇,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無論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傢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傢具(春秋戰國秦漢時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漸高傢具(魏晉南北朝時期)、華麗潤妍的高低傢具(隋唐五代時期)、簡潔雋秀的高型傢具(宋元時期),還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傢具、雍容華貴的清式傢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恆魅力吸引著中外萬千人士的鍾愛和追求。
古代傢具有很多種類:椅凳類、床榻類、桌案類、櫥櫃類、屏風類和台架類。無論是哪個朝代的哪種類型的傢具都能完整地表現設計者的思想與氣質,體現時代的特徵與人文氣息,富有特殊的文化內涵。古代傢具發展到明清時期為頂峰時期,當時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尤其是工商業的萌芽給傢具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加之當時儒家思想的盛行,家的概念尤其重要,家就是當時人們身份地位的象徵,這一點也無形中促進了古代傢具事業的發展。
由於受民族特點、風俗習慣、地理氣候、製作技巧等不同環境的影響,中國古代傳統傢具走著與西方傢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工藝精湛、不輕易裝飾、耐人尋味的東方傢具體系,在世界傢具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東方藝術風格特點。中國古代傢具的人文特點也深深地影響著世界傢具及室內裝飾的發展。
1、明清傢具的特點
明代傢具是我國明代匠師們汲取前人的經驗與智慧,並結合時代的特徵加以發明創造出來的,具有鮮明的風格。明代傢具造型大方,線條簡練、流暢,色澤柔潤,紋理美麗,結構科學,同時簡練的雕刻及線腳和金屬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圖中圈椅是明代傢具典型的式樣,圈椅自搭腦處順延而下成扶手,背板成「S」形,飾以小浮雕,椅面之下設壺門券口,這些都是典型的明式特徵,是實用性與科學性的統一。
清代傢具與明代傢具相比在造型藝術及風格上有很大區別,但在造型上沒有過多的考慮與進步,只是加大了傢具的整體尺寸及局部尺寸而已,不過裝飾手法運用得更多了,給人一種豪華艷麗、莊重富貴的感覺。圖中類似「一統碑式」的高背椅,雕刻精細,背板玲瓏清秀,腰束下的花板雕刻細致,是典型的清式風格,可以看出受到了西方風格的影響。
2、明清傢具的突出成就
明代傢具的突出成就體現在傢具的比例尺度與人體各部分關系的協調上,很符合現代設計中的人機工程學原理,它是一種集藝術性、科學性、實用性於一體的傳統工藝品;而清代傢具為了達到其設計目的,將多種材料以多種形式巧妙地裝飾在傢具上也是一種成功。這種成功留給後人的是一種設計的經驗。
二、現代傢具的發展現狀及設計特點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設計藝術也蓬勃發展起來。包豪斯為現代設計的起源,設計迅速發展也帶動了傢具的發展。傢具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風格時期:哥特式風格時期、洛可可風格時期、巴洛可風格時期和路易十四風格時期,後來隨著「工藝美術運動」的發展,傢具設計在注重裝飾性風格的同時也逐漸傾向於自然主義風格,而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裝飾性越來越被藝術家們遺忘,簡約主義成為現代設計的主題。在講究實用性的同時,傢具設計越來越注重物與人的結合。現代社會由於傳播媒體的發展,人們可以聽到遠涉重洋的聲音,目睹千里之外所發生事件的全過程,所有這些都使得21世紀的人們思想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們變得日益忙碌,對時間與距離的觀念所發生的轉變也直接影響了藝術的形式,影響了現代傢具設計。
傢具作為室內陳設的主要設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具,同時也是一種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載體,從人類文明發展史來看,明清傢具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比較突出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人士族文化的特點和內涵。因此,明清傢具無論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裝飾上、工藝上都體現出傳統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靈,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韻味,透射出一股濃郁的書卷氣。每一個民族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它都是世界文化整體的一部分,任何一方的文化都不能主宰另一方的文化,而中國傢具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傢具藝術成就對世界傢具藝術產生過重大影響,是珍貴的傢具設計文化資源,西方一些著名的設計師都十分重視對中國傳統傢具文化的研究和借鑒,他們將西方古典主義風格與中國傳統傢具風格相互貫通,設計出既適合東方人口味又能引起西方人興趣的創新傢具。傢具設計是體現物質與精神文化的工業產品,將本土優秀文化中的民族特色納入現代傢具設計中,並吸取現代設計的創作理念,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才能構建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現代傢具文化支點。
現代傢具設計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是功能主義特徵。強調功能是設計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為設計的出發點,講究設計的科學性,重視設計實施時的科學性與方便性。第二是形式上提倡非裝飾的簡單幾何造型。受藝術領域中立體主義風格的影響,在現代傢具設計中推廣了六面建築和幕牆架構,提倡標准化原則、中性色彩計劃與反裝飾主義立場。作為現代設計領軍的包豪斯正是教導學生在設計時如何在一定的形狀和輪廓內使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最大的發揮,為學校帶來了以幾何線條為基本造型的全新設計風格,目的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來贏得設計式樣和風格的現代感。第三是消費者的大眾化。現代設計的消費者是普通群眾。第四是強調人性化設計。設計出來的成品要符合人的身體結構,符合人機工程學、人體美學原理等。第五是重視設計對象的費用和開支,把經濟問題放到設計中作為一個重要因素加以考慮規劃,從而達到實用、經濟的目的。
現代傢具作為人們日常用品,首先必須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通過多種手段達到這一目標,不僅要協調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還要妥善的處理好產品本身的結構問題,因為細節處理的好壞關繫到傢具設計品質的優劣。在此基礎上,去關注傢具的審美、造型的寓意等其它要素,力圖達到審美功能與使用功能的和諧統一,這是所有產品設計的最高目標。
三、明清傢具的美學文化價值在現代傢具設計中的應用
裝飾是一種「附屬」,但它往往承載著設計中最「文化」的部分。正因為裝飾的存在才使得設計的歷史沒有隨時間而消失,才使得我們在豪華而豐滿的裝飾中享受著現代文明的燦爛陽光,在班駁而又蒼涼的裝飾中體味著古老文明傾覆的呻吟和痛苦。但是古人留下的文化與藝術難道真的過時了嗎?答案是沒有,現代設計藝術非但沒有拋棄古人的經驗,反而取其精華,巧妙地運用於現代傢具設計上,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代傢具設計中所體現的明清傢具的美學原理
中國有著豐富的設計美學思想,其中有一種觀點為「致用論」,強調設計事物的實用性。李漁在《閑情偶記》中強調,製作椅子要講究人的舒適程度,他說「置物但取其適用,何必幽妙其說,必制理窮盡而後止哉!」。明代傢具中的每一件傢具製作都十分講究,它要考慮做出來的傢具是否美觀又實用、簡潔又舒服,工匠們在製作傢具時不是簡單地把它當成家居用品來設計,更多的是把它當成一件藝術品來雕琢,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其注重傢具尺寸比例與人體各部分關系協調性的設計思想在現代傢具設計中得到了運用,現代傢具設計中強調人性化設計,所設計出來的東西要符合人的身體結構,符合人機工程學,這一人體美學原理就是來源於古代傢具的啟發。
在米蘭國際家居展中展出的提盒設計,想法就來源於明清的家居用品。過去更小一點的盒子是用來盛放食物的,在這個設計中傳統的美學文化理念得到了延展,這個「提盒」傢具有4個小的盒子和2個更大一點的盒子,它一共有3種使用方法:可以兩個人下圍棋或者4人、2人坐下來喝茶。提盒收起來還可以放雜物。
2、現代傢具設計繼承和發展了明清傢具的優點
現代傢具設計在形式上簡化了許多,通過運用簡單的幾何形狀來表現物體,但它的出現也不是憑空出現的,是在古人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是取其精華部分、去其外在的形式並運用現代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是古代傢具的現代化演變的成果。
中國傳統傢具中的櫥櫃是靠在牆邊而只有一面可以使用的,但現代西方所設計的新的櫥櫃則可以從四邊打開抽屜,看上去像中國的葯匣子。一些抽屜很長,被分成了3等份,可以從一面拉到另一面,而剩餘的都很短,這個設計的特點就是充分利用了簡單的幾何造型而使空間沒有剩餘,人們可以把自己喜愛的物品放進去,當然必須要記住它們在哪個抽屜里。
3、裝飾手法的更新
裝飾是一種修飾方法,在對物體的美化上,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能看到它的蹤影。傳統的裝飾圖案給了現代設計師們更多的靈感與創造空間,現代傢具的裝飾只是更現代了,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而已,是一種意識上的更新。良好的裝飾是靠精湛的工藝來完成的,而只有最好的工藝才能表現出最好的設計。同時,好的設計又把精美的工藝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審美高度。當然隨著材料技術的不斷更新,裝飾的手法也更加繁多。從中國傳統傢具設計所選用的優質貴重的木料到現代傢具設計所採用的所謂「智能」材料,材料的製造也在不斷的更新和創造,每種不同的材料都能創造出不同的新的裝飾手法,創造新的美學觀點。
4、傳統文化在現代傢具設計中的應用
自人類使用傢具產品伊始,人們的審美情趣就趨向於向兩極伸延:求新,可使人獲得幻想時的亢奮和新奇的刺激。懷舊,可引起人們對流逝年月的追憶,以品咂溫馨的慰藉,所以,傢具設計的許多創作原點,都無不盯准這兩個方面去延伸,而優秀的傢具設計又往往是准確地找到了兩者間的契合點,使得傢具設計既體現現代風格,又不失傳統。
從世界傢具發展狀況來看,現代傢具的設計正朝著技術上先進、生產上可行、經濟上合理、款式上美觀、使用上安全等方向發展。在我國,當今的傢具設計界越來越認同並接受一種新的設計觀念,那就是:設計新傢具就是設計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閑方式、娛樂方式。
(1)「文化混血」詮釋東方神韻
在目前國際傢具簡約流行風中,一股新鮮的潮流——「中國風」興起。米蘭國際傢具展上所體現出來的「中國主義」便是例證。這似乎與世界十大名牌香水中的「畢揚」、「鴉片」、「夏爾美」等以具濃郁、神秘而有誘惑力的東方香味著稱一脈相承。在國際潮流下,國內傢具製造商紛紛推出「文化混血」的新產品。如聯邦集團推出的「簡·日」系列。此系列產品在舶來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尋找結合點:產品的線條、結構、用材甚至是工藝都是西式的,但裝飾要素和裝飾節點卻是中式的,產品整體風格在簡約中透露東方情韻。如一組運用了仿中式古門如意門環造型的傢具,用金屬打制的兩片半圓,與木質傢具形成了方圓對比:還有一組傢具沿用了兩端卷沿翹頭的案幾樣式,它脫胎自古建築的翹檐如翼,以及中國書法「一」字口訣的蠶頭燕尾。考究時下流行的這些中西合璧的產品,不難發現創作者正力圖「以現代藝術詮釋東方神韻」。
(2)古典風韻演變流行時尚
就像西式傢具不代表時尚與現代一樣,中式傢具也不代表傳統與陳舊。潮流總是在兩個極端中搖擺不定。而相對比較穩定的家居時尚,已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避免尖銳的沖突,將現代元素與古老元素有機結合起來,既有e時代的智能化和概念設計,又有傳統的沉靜與思考。因為人們最終還是要拋棄狂熱的幻想,嚮往舒適的生活。尤其當人們希望擺脫那旋轉著的世界帶來的不由自主的焦慮和恐懼時,古老的元素總有著神秘的力量,給我們帶來寧靜與平和,有時不得不承認,那種外在的文化力量可以如此強大,深入人心。
(3)從「物質」設計到「精神」設計
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對「傢具的功能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現代傢具正朝著實用、多功能、舒適、保健、裝飾等方向發展。現代沙發讓人們欣喜地發現了讓傢具適應人體而不是人體適應傢具的好處。沙發將變得更「體貼」,它將具有按摩等功能,甚至它的形狀也將隨個人的不同而加以改變。傳統的卧床一般都是板板正正的長方形雙人床或單人床,形式上也不外乎是木製、鐵制或鍍銅,配以席夢思床墊。但從近幾年卧房設計來看,卧床的設計改變最大,將出現圓形、心形等形狀,個頭也逐漸增大,床墊漸漸出現由雙人床墊變為兩張單人床墊。電腦的廣泛普及,使家將成為辦公室的延伸。因此,電腦傢具將對傳統的辦公室傢具和家庭傢具形成強烈的沖擊,並使得其他傢具的設計風格徹底改變。在具體設計上將突出現代性、一體性、可移動性。人們追求使用時越方便越自在越好,而不用時,它占據的視覺空間越小越好。因此,任意移動、隨意靈活是現代書房傢具的最大特點。
四、結束語
由於受民族特點、風俗習慣、地理氣候、製作技巧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中國古代傢具走了一條與西方傢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工藝精湛、不輕易裝飾、耐人尋味的東方風格,具有鮮明的中國民族藝術風格,其不僅僅是傢具,更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載體。現代設計師們應進一步挖掘明清傢具的藝術價值及優秀設計理念,在現代設計環境下將其做成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民族品牌,它傳達著中國的文化,體現著民族的精神,是中國的標志。
雖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現代社會給中國的傢具設計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是新觀念與思維方式的導人為審視中國傳統文化觀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而新技術、新材料的出現也為中國傢具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探尋古代傢具中更深刻的內涵,尋找其更有價值的文化,並將其有機地融入未來的傢具設計中,這是新時代的設計師們邁向成功的不二法門。現代科學已經使我們具備了足夠的手段,使我們能探幽索微,追溯傳統的奧秘,而多元文化又為我們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架設橋梁。我們一定能夠在不遠的未來,構建起中國現代風格的傢具。
參考文獻:
[1]高豐.中國器物藝術論.山西教育出版社.
[2]楊耀.明清傢具研究.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王世襄.明式傢具研究.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4]陳鴻傻.中國工藝美術吏.中南大學出版社.
[5]曹田泉.藝術設計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6]北京設計師.從中國文化找靈感.北京:產品設計.2006,7(8):88—89.
3. 環藝設計的室內家居設計的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的格式
由於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
1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
2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可採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綱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3 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4 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於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規定。
開 題 報 告
學 生:
一、 選題意義
1、 理論意義
2、 現實意義
二、 論文綜述
1、 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2、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 國內研究的綜述
4、 本人對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 論文提綱
前言、
一、
1、
2、
3、
�6�1�6�1�6�1 �6�1�6�1�6�1
二、
1、
2、
3、
�6�1�6�1�6�1 �6�1�6�1�6�1
三、
1、
2、
3、
結論
四、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提綱
一、開題報告封面:論文題目、系別、專業、年級、姓名、導師
二、目的意義和國內外研究概況
三、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四、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五、預期的結果
六、進度安排
4. 智能家居參考文獻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 周洪、胡文山、張立明、 盧亦焱 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6-01出版)
智能家居 向忠宏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2-06出版)
智能家居設計與施工 顧牧君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4-10出版)
5. 我想知道有關住宅綠色設計的參考文獻
[1]李書琴,劉啟建. 對綠色住宅設計的能量聚集問題的思考[J]. 井岡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
[2]李晶穎. 生態住宅綠色設計淺析[J]. 山西建築,2006,(23).
[3]徐慧寧. 淺談現代家居「綠色設計」[J]. 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4).
[4]付慶向,吳健. 家庭裝修應倡導「綠色設計」[J]. 福建建築,2004,(3).
[5]周瑋. 住宅裝修中的綠色理念[J]. 住宅科技,2002,(12).
[6]王淑華,秦安華. 居住區宅旁綠地設計淺議[J]. 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9,(9).
[7]謝綺雲,張曉梅. 光大花園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範例[J]. 南方建築,2006,(5).
[8]宗小平. 關於住宅裝修室內綠色設計研究的探討[J]. 福建建築,2007,(8).
[9]王晞,林武生,張傳經. 綠色保障千萬家——保障性住宅綠色設計思路[J]. 建設科技,2011,(10).
[10]童斌. 綠色設計在住宅中的應用[J]. 大眾文藝(理論),2009,(15).
[11]王欣欣. 新農村住宅的綠色設計[J]. 建設科技,2007,(21).
[12]彭敏,萬莉. 過渡地區新農村住宅綠色設計思維[J]. 江西建材,2008,(3).
[13]趙群. 寒冷地區住宅環境的綠色設計因子[D].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1.
6. 室內設計專業 家居軟裝飾的參考文獻 具體一點的急用
哪有參考文獻啊,室內設計興起也就30年,只能去查建築的!
7. 求兒童傢具設計畢業論文參考文獻……5條左右就行
兒童傢具造型設計的因素分析
在設計兒童傢具時會與其他傢具一樣,要考慮到用材結構、功能等因素,但兒童傢具的特殊之處在於傢具的安全性,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如今的兒童傢具設計主要注重造型方面的設計,以滿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卻忽略了其他因素。好的造型固然重要,但如果拋棄了兒童傢具的舒適性、功能性等因素,產品就會失去生命力,不可能長期內被人們所認同而接受。所以,除了滿足造型的美感這個要求之外,兒童傢具的設計在滿足孩子們學習、娛樂和休息的同時,還應給孩子們帶來足夠的舒適性。如果造型不能滿足使用要求,一味的只追求視覺效果,必然會對兒童的睡姿、坐姿以及骨骼發育帶來不良的影響。
8. 基於物聯網的智能飯櫃的設計作為參考文獻怎麼寫
摘要 基於物聯網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此文是一篇智能家居論文範文,為你的畢業論文寫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9. 智能家居系統設計畢業論文參考文獻近幾年
5年左右。
智能家居發展的時間並不長,智能家居的迅速發展「黃金時段」不過5年左右時間。
智能家居系統包含的主要子系統有:家居布線系統、家庭網路系統、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統、家居照明控制系統、家庭安防系統、背景音樂系統(如 TVC平板音響 )、家庭影院與多媒體系統、家庭環境控制系統等八大系統。
10. 麻煩把簡歐設計風格的參考文獻發給我好嗎
[1]高源. 淺談簡歐風格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元素[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1,12:189-190.
[2]陳蘇麗. 呼和浩特蒙古建築設計風格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廖培任. 室內環境中的陶瓷產品設計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3.
[4]李方初. 低碳經濟對工業產品設計風格影響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3.
[5]賀璐. 原研哉設計理念及風格研究[D].河南大學,2013.
[6]洪纓. 室內設計風格演變中柱式的發展變化[D].蘇州大學,2001.
[7]余蓉. 大眾文化對當代中國室內設計風格的影響[D].中央美術學院,2005.
[8]黃智宇. 後現代主義之後產品設計風格發展研究[D].湖南大學,2005.
[9]龍渡江. 海派園林設計風格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6.
[10]顏其鋒. 20世紀設計風格與時尚之演變規律研究[D].湖南大學,2002.
[11]蔡蓓. 現代男裝設計風格異性化研究[D].東華大學,2007.
[12]白興易. 論信息時代工業設計的風格[A]. Ministry of Appearance Design Examination of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P.R.China、Instrial Design Institution,Chine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ciety.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ial Design[C].Ministry of Appearance Design Examination of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P.R.China、Instrial Design Institution,Chine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ciety:,2004:4.
[13]白興易. 論信息時代工業設計的風格[A]. 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寧波市銀州區人民政府、寧波工業設計研究所.2004年工業設計國際會議論文集[C].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寧波市銀州區人民政府、寧波工業設計研究所:,2004:4.
[14]肖偉,王浩迅,陳炬. 品牌管理與設計風格[A].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2006:3.
[15]謝寬容,張寶光. 淺析中、日、法三國酒包裝設計風格和差異[A].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2006:4.
[16]陳哲,張昆. 「麥當勞化」設計與「高」設計分析[A].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ial Design(Volume 1/2)[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2007:4.
[17]蔣衛平. 植物圖案壁紙在現代簡歐設計中的應用[J]. 湖南包裝,2011,01:23-25.
[18]. 李偉展廳設計[J]. 美與時代(上),2011,06:1.
[19]. 處之淡然 博德精工磁磚在「力迅·上築」居室的運用[J]. 室內設計與裝修,2011,09:136-137.
[20]李永娟,李永慧. 淺談室內設計風格演變發展與創新[J]. 大眾文藝,2011,17:70-71.
[21]歐陽浩. 簡歐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以常德市「東方花園」某居室設計為例[J]. 現代裝飾(理論),2012,06:18.
[22]劉冬明. 淺議室內設計中的簡歐風格[J]. 大眾文藝,2012,16:87+103.
[23]楊冬江. 中國近現代室內設計風格流變[D].中央美術學院,2006.
[24]呂品秀. 現代西方審美意識與室內設計風格研究[D].同濟大學,2007.
[25]蔣璐璐. 現代動畫角色服飾造型設計風格探析[J].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6:76-78.
[26]王植. 論設計風格的誤區[J]. 美與時代(上),2013,12:17-18.
[27]王冬梅,趙方. 多媒體軟體在藝術院校教學中的應用——以「簡歐風格室內設計」製作為例[J]. 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11:301.
[28]劉曉剛. 設計風格與風格設計[J]. 中國紡織大學學報,1996,03:5-8.
[29]豐興軍. 現代室內設計的風格特徵與發展趨勢[J]. 裝飾,1997,04:15-17.
[30]陳鴻俊. 「後現代時期」主要設計風格探略——兼評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設計思潮[J]. 中國美術教育,2001,04:42-46.
[31]趙強. 現代家居藝術設計風格和要素研究[J]. 金田,2013,12:152.
[32]馮博洋. 現代主義設計風格中德國包豪斯對版式設計的影響[J]. 神州,2013,23:228.
[33]李蓉. 淺析現代流行中的室內設計風格[J]. 華章,2014,03:79.
[34]雷瑩. 北歐設計風格的精彩——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設計風格評述[J]. 傢具與室內裝飾,2002,03:67-69.
[35]崔天劍. 設計風格與風格設計[J]. 設計藝術,2000,04:21-22.
[36]余流濤,鄒亞麗. 建築裝飾設計風格與文化探討[A]. .土木建築學術文庫(第12卷)[C].:,2009:2.
[37]矯克華.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風格定位的思維培養——關於室內設計學科教育的探討[A]. 中國設計師協會,中國美術研究院,成都蓉城美術館.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中國設計師協會,中國美術研究院,成都蓉城美術館:,2010:8.
[38]肖偉. 品牌管理與設計風格[A].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2006:1.
[39]尹文君. 試論裝幀設計風格[A]. .出版科學探索論文集第5輯[C].:,2001:12.
[40]王晴晴. 對簡約歐式風格家居設計的思考[J]. 美與時代(上半月),2009,02:52-55.
[41]房芳. 我國室內設計民族風格發展方向的探討——結合北歐設計風格探討我國民族設計風格之發展方向[J].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05:121-122.
[42]. 集成吊頂&家裝風格設計 友邦集成吊頂八大設計風格全球品鑒匯(上)[J]. 室內設計與裝修,2010,09:136-137.
[43]王貴峰. 淺析現代簡歐家居設計[J]. 科學之友,2010,17:141-142.
[44]高雨辰,鄧碧波. 他山之石,未必還能攻玉——淺談設計風格的本土化[J]. 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08,04:76-77.
[45]劉菲菲. 裝飾藝術品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2.
[46]張志奇. 北京人民大會堂室內環境藝術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7.
[47]孫波. 動畫場景設計風格研究[J]. 神州,2012,32:184.
[48]John Backus,戴敏. 程序設計能從馮·諾依曼式的設計風格中解放出來嗎?函數式程序設計及其程序代數[J]. 計算機科學,1984,03:21-43.
[49]陳金梅.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色彩訓練與教學——《人物形象設計風格配色》課例設計[A]. 中國流行色協會.紀念中國流行色協會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國流行色協會學術年會學術論文集[C].中國流行色協會:,2012:4.
[50]實習記者 全文鑫. 張波:設計風格要隨時代而變化[N]. 中華建築報,2011-08-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