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福州立誠家居

福州立誠家居

發布時間:2022-04-20 01:48:54

『壹』 福州立誠財務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州立誠財務咨詢有限公司是2016-11-22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金山街道浦上大道216號福州倉山萬達廣場C區C1號樓3層27辦公-1。

福州立誠財務咨詢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104MA2XRX5L1W,企業法人劉橋,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州立誠財務咨詢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財務信息咨詢、企業信息咨詢、企業登記事務代理;辦公用品、日用百貨的批發、代購代銷;承辦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國內各類廣告;通信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電子商務信息咨詢;國內貨運代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福州立誠財務咨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貳』 求明史 卷二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七十翻譯 急!

史 卷二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七十張廷玉等

◎儒林一
粵自司馬遷、班固創述《儒林》,著漢興諸儒修明經藝之由,朝廷廣厲學官
之路,與一代政治相表裡。後史沿其體制,士之抱遺經以相授受者,雖無他事業,
率類次為篇。《宋史》判《道學》、《儒林》為二,以明伊、雒淵源,上承洙、
泗,儒宗統緒,莫正於是。所關於世道人心者甚巨,是以載籍雖繁,莫可廢也。
明太祖起布衣,定天下,當干戈搶攘之時,所至徵召耆儒,講論道德,修明
治術,興起教化,煥乎成一代之宏規。雖天亶英姿,而諸儒之功不為無助也。制
科取士,一以經義為先,網羅碩學。嗣世承平,文教特盛,大臣以文學登用者,
林立朝右。而英宗之世,河東薛瑄以醇儒預機政,雖弗究於用,其清修篤學,海
內宗焉。吳與弼以名儒被薦,天子修幣聘之殊禮,前席延見,想望風采,而譽隆
於實,詬誶叢滋。自是積重甲科,儒風少替。白沙而後,曠典缺如。
原夫明初諸儒,皆朱子門人之支流余裔,師承有自,矩矱秩然。曹端、胡居
仁篤踐履,謹繩墨,守儒先之正傳,無敢改錯。學術之分,則自陳獻章、王守仁
始。宗獻章者曰江門之學,孤行獨詣,其傳不遠。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學,別立宗
旨,顯與朱子背馳,門徒遍天下,流傳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而
後,篤信程、朱,不遷異說者,無復幾人矣。要之,有明諸儒,衍伊、雒之緒言,
探性命之奧旨,錙銖或爽,遂啟岐趨,襲謬承訛,指歸彌遠。至專門經訓授受源
流,則二百七十餘年間,未聞以此名家者。經學非漢、唐之精專,性理襲宋、元
之糟粕,論者謂科舉盛而儒術微,殆其然乎。
今差別其人,准前史例,作《儒林傳》。有事功可見,列於正傳者,茲不復
及。其先聖、先賢後裔,明代亟為表章,衍聖列爵上公,與國終始。其他簪纓逢
掖,奕葉承恩,亦儒林盛事也。考其原始,別自為篇,附諸末簡,以備一代之故
雲。
○范祖干(葉儀等) 謝應芳 汪克寬 梁寅 趙汸 陳謨 薛瑄(閻禹
錫 周蕙等) 胡居仁(余佑) 蔡清(陳琛 林希元等) 羅欽順 曹端 吳
與弼(胡九韶等) 陳真晟 呂柟(呂潛等) 邵寶(王問) 楊廉 劉觀
(孫鼎 李中) 馬理 魏校(王應電 王敬臣) 周瑛 潘府 崔銑 何瑭
唐伯元 黃淳耀(弟淵耀)
范祖干,字景先,金華人。從同邑許謙游,得其指要。其學以誠意為主,而
嚴以慎獨持守之功。太祖下婺州,與葉儀並召。祖干持《大學》以進,太祖問治
道何先,對曰:「不出是書。」太祖令剖陳其義,祖干謂帝王之道,自修身齊家
以至治國平天下,必上下四旁,均齊方正,使萬物各得其所,而後可以言治。太
祖曰:「聖人之道,所以為萬世法。吾自起兵以來,號令賞罰,一有不平,何以
服眾。夫武定禍亂,文致太平,悉是道也。」深加禮貌,命二人為諮議,祖干以
親老辭歸。李文忠守處州,特加敬禮,恆稱之為師。祖幹事親孝,父母皆八十餘
而終。家貧不能葬,鄉里共為營辦,悲哀三年如一日。有司以聞,命表其所居曰
純孝坊,學者稱為純孝先生。
葉儀,字景翰,金華人。受業於許謙,謙誨之曰:「學者必以五性人倫為本,
以開明心術、變化氣質為先。」儀朝夕惕厲,研究奧旨。已而授徒講學,士爭趨
之。其語學者曰:「聖賢言行,盡於《六經》、《四書》,其微詞奧義,則近代
先儒之說備矣。由其言以求其心,涵泳從容,久自得之,不可先立己意,而妄有
是非也。」太祖克婺州,召見,授為諮議,以老病辭。已而知府王宗顯聘儀及宋
濂為《五經》師,非久亦辭歸,隱居養親。所著有《南陽雜藁》。吳沉稱其理明
識精,一介不苟。安貧樂道,守死不變。
門人何壽朋,字德齡,亦金華人。窮經守志,不妄幹人。洪武初,舉孝廉,
以二親俱老辭。父歿,舍所居宅易地以葬。學者因其自號,稱曰歸全先生。
同邑汪與立,字師道,祖干門人。其德行與壽朋齊名而文學為優。隱居教授,
以高壽終。
謝應芳,字子蘭,武進人也。自幼篤志好學,潛心性理,以道義名節自勵。
元至正初,隱白鶴溪上。構小室,顏曰「龜巢」,因以為號。郡辟教鄉校子弟,
先質後文,諸生皆循循雅飭。疾異端惑世,嘗輯聖賢格言、古今明鑒為《辨惑編》。
有舉為三衢書院山長者,不就。及天下兵起,避地吳中,吳人爭延致為弟子師。
久之,江南底定,始來歸,年逾七十矣。徙居芳茂山,一室蕭然,晏如也。有司
征修郡志,強起赴之。年益高,學行益劭。達官縉紳過郡者,必訪於其廬,應芳
布衣韋帶與之抗禮。議論必關世教,切民隱,而導善之志不衰。詩文雅麗蘊藉,
而所自得者,理學為深。卒年九十七。
汪克寬,字德一,祁門人。祖華,受業雙峰饒魯,得勉齋黃氏之傳。克寬十
歲時,父授以雙峰問答之書,輒有悟。乃取《四書》,自定句讀,晝夜誦習,專
勤異凡兒。後從父之浮梁,問業於吳仲迂,志益篤。元泰定中,舉應鄉試,中選。
會試以答策伉直見黜,慨然棄科舉業,盡力於經學。《春秋》則以胡安國為主,
而博考眾說,會萃成書,名之曰《春秋經傳附錄纂疏》。《易》則有《程朱傳義
音考》。《詩》有《集傳音義會通》。《禮》有《禮經補逸》。《綱目》有《凡
例考異》。四方學士,執經門下者甚眾。至正間,蘄、黃兵至,室廬貲財盡遭焚
掠。簞瓢屢空,怡然自得。洪武初,聘至京師,同修《元史》。書成將授官,固
辭老疾。賜銀幣,給驛還。五年冬卒,年六十有九。
梁寅,字孟敬,新喻人。世業農,家貧,自力於學,淹貫《五經》、百氏。
累舉不第,遂棄去。辟集慶路儒學訓導,居二歲,以親老辭歸。明年,天下兵起,
遂隱居教授。太祖定四方,征天下名儒修述禮樂。寅就征,年六十餘矣。時以禮、
律、制度,分為三局,寅在禮局中,討論精審,諸儒皆推服。書成,賜金幣,將
授官,以老病辭,還。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為梁五經,又稱石門先生。
鄰邑子初入官,詣寅請教。寅曰:「清、慎、勤,居官三字元也。」其人問天德
王道之要,寅微笑曰:「言忠信,行篤敬,天德也。不傷財,不害民,王道也。」
其人退曰:「梁子所言,平平耳。」後以不檢敗,語人曰:「吾不敢再見石門先
生。」寅卒,年八十二。
趙汸,字子常,休寧人。生而姿稟卓絕。初就外傅,讀朱子《四書》,多
所疑難,乃盡取朱子書讀之。聞九江黃澤有學行,往從之游。澤之學,以精思自
悟為主。其教人,引而不發。汸一再登門,乃得《六經》疑義千餘條以歸。已,
復往,留二歲,得口授六十四卦大義與學《春秋》之要。後復從臨川虞集游,獲
聞吳澄之學。乃築東山精舍,讀書著述其中。雞初鳴輒起,澄心默坐。由是造詣
精深,諸經無不通貫,而尤邃於《春秋》。初以聞於黃澤者,為《春秋師說》三
卷,復廣之為《春秋集傳》十五卷。因《禮記》經解有「屬辭比事《春秋》教」
之語,乃復著《春秋屬辭》八篇。又以為學《春秋》者,必考《左傳》事實為先,
杜預、陳傅良有得於此,而各有所蔽,乃復著《左氏補注》十卷。當是時,天下
兵起,汸轉側干戈間,顛沛流離,而進修之功不懈。太祖既定天下,詔修《元
史》,征汸預其事。書成,辭歸。未幾卒,年五十有一。學者稱東山先生。
陳謨,字一德,泰和人。幼能詩文,邃於經學,旁及子史百家,涉流探源,
辨析純駁,犁然要於至當。隱居不求仕,而究心經世之務。嘗謂:「學必敦本,
莫加於性,莫重於倫,莫先於變化氣質。若禮樂、刑政、錢谷、甲兵、度數之詳,
亦不可不講習。」一時經生學子多從之游。事親孝,友於其弟。鄉人有為不善者,
不敢使聞。洪武初,征詣京師,賜坐議學。學士宋濂、待制王禕請留為國學師,
謨引疾辭歸。屢應聘為江、浙考試官,著書教授以終。
薛瑄,字德溫,河津人。父貞,洪武初領鄉薦,為元氏教諭。母齊,夢一紫
衣人謁見,已而生瑄。性穎敏,甫就塾,授之《詩》、《書》,輒成誦,日記千
百言。及貞改任滎陽,瑄侍行。時年十二,以所作詩賦呈監司,監司奇之。既而
聞高密魏希文、海寧范汝舟深於理學,貞乃並禮為瑄師。由是盡焚所作詩賦,究
心洛、閩淵源,至忘寢食。後貞復改官鄢陵。瑄補鄢陵學生,遂舉河南鄉試第一,
時永樂十有八年也。明年成進士。以省親歸。居父喪,悉遵古禮。宣德中服除,
擢授御史。三楊當國,欲見之,謝不往。出監湖廣銀場,日探性理諸書,學益進。
以繼母憂歸。
正統初還朝,尚書郭琎舉為山東提學僉事。首揭白鹿洞學規,開示學者。延
見諸生,親為講授。才者樂其寬,而不才者憚其嚴,皆呼為薛夫子。王振語三楊:
「吾鄉誰可為京卿者?」以瑄對,召為大理左少卿。三楊以用瑄出振意,欲瑄一
往見,李賢語之。瑄正色曰:「拜爵公朝,謝恩私室,吾不為也。」其後議事東
閣,公卿見振多趨拜,瑄獨屹立。振趨揖之,瑄亦無加禮,自是銜瑄。
指揮某死,妾有色,振從子山欲納之,指揮妻不肯。妾遂訐妻毒殺夫,下都
察院訊,已誣服。瑄及同官辨其冤,三卻之。都御史王文承振旨,誣瑄及左、右
少卿賀祖嗣、顧惟敬等故出人罪,振復諷言官劾瑄等受賄,並下獄。論瑄死,祖
嗣等末減有差。系獄待決,瑄讀《易》自如。子三人,願一子代死,二子充軍,
不允。及當行刑,振蒼頭忽泣於爨下。問故,泣益悲,曰:「聞今日薛夫子將刑
也。」振大感動。會刑科三覆奏,兵部侍郎王偉亦申救,乃免。
景帝嗣位,用給事中程信薦,起大理寺丞。也先入犯,分守北門有功。尋出
督貴州軍餉,事竣,即乞休,學士江淵奏留之。景泰二年,推南京大理寺卿。富
豪殺人,獄久不決,瑄執置之法。召改北寺。蘇州大飢,貧民掠富豪粟,火其居,
蹈海避罪。王文以閣臣出視,坐以叛,當死者二百餘人,瑄力辨其誣。文恚曰:
「此老倔強猶昔。」然卒得減死。屢疏告老,不許。英宗復辟,拜禮部右侍郎兼
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王文、於謙下獄,下群臣議,石亨等將置之極刑。瑄
力言於帝,後二日文、謙死,獲減一等。帝數見瑄,所陳皆關君德事。已,見石
亨、曹吉祥亂政,疏乞骸骨。帝心重瑄,微嫌其老,乃許之歸。
瑄學一本程、朱,其修已教人,以復性為主,充養邃密,言動咸可法。嘗曰:
「自考亭以還,斯道已大明,無煩著作,直須躬行耳。」有《讀書錄》二十卷,
平易簡切,皆自言其所得,學者宗之。天順八年六月卒,年七十有二。贈禮部尚
書,謚文清。弘治中,給事中張九功請從祀文廟,詔祀於鄉。已,給事中楊廉請
頒《讀書錄》於國學,俾六館誦習。且請祠名,詔名「正學」。隆慶六年,允廷
臣請,從祀先聖廟庭。
其弟子閻禹錫,字子與,洛陽人。父端,舉河南鄉試第一,為教諭,卒。禹
錫方九歲,哭父幾滅性。長博涉群書,領正統九年鄉薦,除昌黎訓導。以母喪歸,
廬墓三年,詔以孝行旌其閭。聞河津薛瑄講濂、洛之學,遂罷公車,往受業。久
之,將歸,瑄送至里門,告之曰:「為學之要,居敬窮理而已。」禹錫歸,得其
大指,益務力行。
天順初,大學士李賢薦為國子學正。請嚴監規以塞奔競,復武學以講備御,
帝皆從之。尋升監丞,忤貴幸,左遷徽州府經歷。諸生伏闕乞留,不允。再遷至
南京國子監丞,掌京衛武學,四為同考官,超拜監察御史。督畿內學,取周子《
太極圖》、《通書》為士子講解,一時多士皆知響學。成化十二年卒,年五十一。
周蕙,字廷芳,泰州人。為臨洮衛卒,戍蘭州。年二十,聽人講《大學》首
章,惕然感動,遂讀書。州人段堅,薛瑄門人也,時方講學於里。蕙往聽之。與
辨析,堅大服。誨以聖學,蕙乃研究《五經》。又從學安邑李昶。昶,亦瑄門人
也,由舉人官清水教諭。學使者嘆其賢,薦昶代己,命未下而卒。蕙從之久,學
益邃。恭順侯吳瑾鎮陝西,欲聘為子師,固辭不赴。或問之,蕙曰:「吾軍士也,
召役則可。若以為師,師豈可召哉?」瑾躬送二子於其家,蕙始納贄焉。後還居
泰州之小泉,幅巾深衣,動必由禮。州人多化之,稱為小泉先生。以父久游江南
不返,渡揚子江求父,舟覆溺死。蕙門人著者,薛敬之、李錦、王爵、夏尚朴。
敬之,字顯思,渭南人。五歲好讀書,不逐群兒戲。長從蕙游,雞鳴候門啟,
輒灑掃設座,跪而請教。嘗語人曰:「周先生躬行孝弟,學近伊、洛,吾以為師。
陝州陳雲逵忠信狷介,事必持敬,吾以為友。」憲宗初,以歲貢生入國學,與同
舍陳獻章並有盛名。會父母相繼歿,號哭徒行大雪中,遂成足疾。母嗜韭,終身
不食韭。成化末,選應州知州,課績為天下第一。弘治九年遷金華同知。居二年,
致仕,卒年七十四。所著有《道學基統》、《洙泗言學錄》、《爾雅便音》、《
思庵野錄》諸書。思庵者,敬之自號也。其門人呂柟最著,自有傳。
錦,字名中,咸寧人。舉天順六年鄉試。入國學,為祭酒邢讓所知。讓坐事
下吏,錦率眾抗章白其非辜。幼喪父,事母色養,執喪盡禮,不作浮屠法。巡撫
餘子俊欲延為子師,錦以齊衰不入公門,固辭。所居僅蔽風雨,布衣糲食,義不
妄取。成化中選松江同知,卒官。
爵,字錫之,泰州人。弘治初,由國學生授保安州判官,有平允聲。其教門
人也,務以誠敬為本。
胡居仁,字叔心,余幹人。聞吳與弼講學崇仁,往從之游,絕意仕進。其學
以主忠信為先,以求放心為要,操而勿失,莫大乎敬,因以敬名其齋。端莊凝重,
對妻子如嚴賓。手置一冊,詳書得失,用自程考。鶉衣簞食,晏如也。築室山中,
四方來學者甚眾,皆告之曰:「學以為己,勿求人知。」語治世,則曰:「惟王
道能使萬物各得其所。」所著有《居業錄》,蓋取修辭立誠之義。每言:「與吾
道相似莫如禪學。後之學者,誤認存心多流於禪,或欲屏絕思慮以求靜。不知聖
賢惟戒慎恐懼,自無邪思,不求靜未嘗不靜也。故卑者溺於功利,高者騖於空虛,
其患有二:一在所見不真,一在功夫間斷。」嘗作《進學箴》曰:「誠敬既立,
本心自存。力行既久,全體皆仁。舉而措之,家齊國治,聖人能事畢矣。」
居仁性行淳篤,居喪骨立,非杖不能起,三年不入寢門。與人語,終日不及
利祿。與羅倫、張元禎友善,數會於弋陽龜峰。嘗言,陳獻章學近禪悟,庄昶詩
止豪曠,此風既成,為害不細。又病儒者撰述繁蕪,謂朱子注《參同契》、《陰
符經》,皆不作可也。督學李齡、鍾成相繼聘主白鹿書院。過饒城,淮王請講《
易傳》,待以賓師之禮。是時吳與弼以學名於世,受知朝廷,然學者或有間言。
居仁暗修自守,布衣終其身,人以為薛瑄之後,粹然一出於正,居仁一人而已。
卒年五十一。萬曆十三年從祀孔廟,復追謚文敬。其弟子余佑最著。
佑字子積,鄱陽人。年十九,師事居仁,居仁以女妻之。弘治十二年舉進士。
為南京刑部員外郎,以事忤劉瑾,落職。瑾誅,起為福州知府。鎮守太監市物不
予直,民群訴於佑。涕泣慰遣之,雲將列狀上聞。鎮守懼,稍戢,然恚甚,遣人
入京告其黨曰:「不去余佑,鎮守不得自遂也。」然佑素廉,摭拾竟無所得。未
幾,遷山東副使。父憂,服闋,補徐州兵備副使。中官王敬運進御物入都,多挾
商船,與知州樊准、指揮王良詬。良發其違禁物,敬懼,詣佑求解,佑不聽。敬
誣奏准等毆己,遂並逮佑,謫為南寧府同知。稍遷韶州知府,投劾去。嘉靖初,
歷雲南布政使,以太僕寺卿召,未行,改吏部右侍郎,佑已先卒。佑之學,墨守
師說,在獄中作《性書》三卷。其言程、朱教人,專以誠敬入。學者誠能去其不
誠不敬者,不患不至古人。時王守仁作《朱子晚年定論》,謂其學終歸於存養。
佑謂:「朱子論心學凡三變,存齋記所言,乃少時所見,及見延平,而悟其失。
後聞五峰之學於南軒,而其言又一變。最後改定已發未發之論,然後體用不偏,
動靜交致其力,此其終身定見也。安得執少年未定之見,而反謂之晚年哉?」其
辨出,守仁之徒不能難也。
蔡清,字介夫,晉江人。少走侯官,從林玭學《易》,盡得其肯綮。舉成
化十三年鄉試第一。二十年成進士,即乞假歸講學。已,謁選,得禮部祠祭主事。
王恕長吏部,重清,調為稽勛主事,恆訪以時事。清乃上二札:一請振紀綱,一
薦劉大夏等三十餘人。恕皆納用。尋以母憂歸,服闋,復除祠祭員外郎。乞便養,
改南京文選郎中。一日心動,急乞假養父,歸甫兩月而父卒,自是家居授徒不出。
正德改元,即家起江西提學副使。寧王宸濠驕恣,遇朔望,諸司先朝王,次日謁
文廟。清不可,先廟而後王。王生辰,令諸司以朝服賀。清曰「非禮也」,去蔽
膝而入,王積不悅。會王求復護衛,清有後言。王欲誣以詆毀詔旨,清遂乞休。
王佯挽留,且許以女妻其子,競力辭去。劉瑾知天下議己,用蔡京召楊時故事,
起清南京國子祭酒。命甫下而清已卒,時正德三年也,年五十六。
清之學,初主靜,後主虛,故以虛名齋。平生飭躬砥行,貧而樂施,為族黨
依賴。以善《易》名。嘉靖八年,其子推官存遠以所著《易經》、《四書蒙引》
進於朝,詔為刊布。萬曆中追謚文庄,贈禮部右侍郎。其門人陳琛、王宣、易時
中、林同、趙逮、蔡烈並有名,而陳琛最著。
琛,字思獻,晉江人,杜門獨學。清見其文異之,曰:「吾得友此人足矣。」
琛因介友人見清,清曰:「吾所發憤沉潛辛苦而僅得者,以語人常不解。子已盡
得之,今且盡以付子矣。」清歿十年,琛舉進士,授刑部主事,改南京戶部,就
擢考功主事,乞終養歸。嘉靖七年,有薦其恬退者,詔征之,琛辭。居一年,即
家起貴州僉事,旋改江西,皆督學校,並辭不赴。家居,卻掃一室,偃卧其中,
長吏莫得見其面。
同郡林希元,字懋貞,與琛同年進士。歷官雲南僉事,坐考察不謹罷歸。所
著《存疑》等書,與琛所著《易經通典》、《四書淺說》,並為舉業所宗。
王宣,晉江人。弘治中舉於鄉,一赴會試不第,以親老須養,不再赴。嘗曰:
「學者混朱、陸為一,便非真知。」為人廓落豪邁,俯視一世。
易時中,字嘉會,亦晉江人。舉於鄉,授東流教諭,遷夏津知縣,有惠政。
稍遷順天府推官。以治胡守中獄失要人意,將中以他事,遂以終養歸。道出夏津,
老稚爭獻果脯。將別,有哭失聲者。母年九十一而終,時中七十矣,毀不勝喪而
卒。
趙逮,字子重,東平人。弘治中舉鄉試,受《易》於清。蔡氏《易》止行於
閩南,及是北行齊、魯矣。居母喪毀瘠,後會試不第,遂抗志不出。生平好濂、
洛諸子之學,於明獨好薛氏《讀書錄》。
蔡烈,字文繼,龍溪人。父昊,瓊州知府。烈弱冠為諸生,受知於清及莆田
陳茂烈。隱居鶴鳴山之白雲洞,不復應試。嘉靖十二年詔舉遣佚,知府陸金以烈
應,以母老辭。巡按李元陽檄郡邑建書院,亦固辭。忽山鳴三日,烈遂卒。主簿
詹道嘗請論心,烈曰:「宜論事。孔門求仁,未嘗出事外也。堯、舜之道,孝弟
而已。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學士豐熙戍鎮海,見烈,嘆曰:「先生不言躬行,
熙已心醉矣。」
羅欽順,字允升,泰和人。弘治六年進士及第,授編修。遷南京國子監司業,
與祭酒章懋以實行教士。未幾,奉親歸,因乞終養。劉瑾怒,奪職為民。瑾誅,
復官,遷南京太常少卿,再遷南京吏部右侍郎,入為吏部左侍郎。世宗即位,命
攝尚書事。上疏言久任、超遷,法當疏通,不報。大禮議起,欽順請慎大禮以全
聖孝,不報。遷南京吏部尚書,省親乞歸。改禮部尚書,會居憂未及拜。再起禮
部尚書,辭。又改吏部尚書,下詔敦促,再辭。許致仕,有司給祿米。時張<王總>、
桂萼以議禮驟貴,秉政樹黨,屏逐正人。欽順恥與同列,故屢詔不起。里居二十
余年,足不入城市,潛心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以心學立教,才知之士翕然師之。
欽順致書守仁,略曰:「聖門設教,文行兼資,博學於文,厥有明訓。如謂學不
資於外求,但當反觀內省,則『正心誠意』四字亦何所不盡,必於入門之際,加
以格物工夫哉?」守仁得書,亦以書報,大略謂:「理無內外,性無內外,故學
無內外。講習討論,未嘗非內也。反觀內省,未嘗遺外也。」反復二千餘言。欽
順再以書辨曰:「執事雲:『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
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誠意者,誠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
』自有《大學》以來,未有此論。夫謂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
凡為物也三。謂正其物之心,誠其物之意,致其物之知,其為物也,一而已矣。
就三而論,以程子格物之訓推之,猶可通也。以執事格物之訓推之,不可通也。
就一物而論,則所謂物,果何物耶?如必以為意之用,雖極安排之巧,終無可通
之日也。又執事論學書有雲:『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
事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各得其理者,
格物也。」審如所言,則《大學》當雲『格物在致知』,不當雲『致知在格物』,
與『物格而後知至』矣。」書未及達,守仁已歿。
欽順為學,專力於窮理、存心、知性。初由釋氏入,既悟其非,乃力排之,
謂:「釋氏之明心見性,與吾儒之盡心知性,相似而實不同。釋氏之學,大抵有
見於心,無見於性。今人明心之說,混於禪學,而不知有千里毫釐之謬。道之不
明,將由於此,欽順有憂焉。」為著《因知記》,自號整庵。年八十三卒,贈太
子太保,謚文庄。
曹端,字正夫,澠池人。永樂六年舉人。五歲見《河圖》、《洛書》,即畫
地以質之父。及長,專心性理。其學務躬行實踐,而以靜存為要。讀宋儒《太極
圖》、《通書》、《西銘》,嘆曰:「道在是矣。」篤志研究,坐下著足處,兩
磚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釋氏,端為《夜行燭》一書進之,謂:「佛氏以空
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虛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從之。繼遭二親喪,
五味不入口。既葬,廬墓六年。
端初讀謝應芳《辨惑編》,篤好之,一切浮屠、巫覡、風水、時日之說屏不
用。上書邑宰,毀淫祠百餘,為設里社、里谷壇,使民祈報。年荒勸振,存活甚
眾。為霍州學正,修明聖學。諸生服從其教,郡人皆化之,恥爭訟。知府郭晟問
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則民不敢謾,廉則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艱歸,
澠池、霍諸生多就墓次受學。服闋,改蒲州學正。霍、蒲兩邑各上章爭之,霍奏
先得請。先後在霍十六載,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諸生服心喪三年,霍人罷
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貧不能歸葬,遂留葬霍。二子瑜、琛,亦戶端墓,相繼死,
葬暮側,後改葬澠池。
端嘗言:「學欲至乎聖人之道,須從太極上立根腳。」又曰:「為人須從志
士勇士不忘上參取。」又曰:「孔、顏之樂仁也,孔子安仁而樂在其中,顏淵不
違仁而不改其樂,程子令人自得之。」又曰:「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焉。
性即理也,理之別名曰太極,曰至誠,曰至善,曰大德,曰大中,名不同而道則
一。」初,伊、洛諸儒,自明道、伊川後,劉絢、李<龠頁>輩身及二程之門,至
河南許衡、洛陽姚樞講道蘇門,北方之學者翕然宗之。洎明興三十餘載,而端起
崤、澠間,倡明絕學,論者推為明初理學之冠。所著有《孝經述解》、《四書詳
說》、《周易乾坤二卦解義》、《太極圖說通書》《西銘》釋文、《性理文集》、
《儒學宗統譜》、《存疑錄》諸書。
霍州李德與端同時,亦講學於其鄉。及見端,退語諸生曰:「學不厭,教不
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達事變,末學鮮或及之。古雲『得經師易,得
人師難』,諸生得人師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誼,命諸生延致之,講明正
學。初,端作《川月交映圖》擬太極,學者稱月川先生。及歿,私謚靜修。正德
中,尚書彭澤、河南巡撫李楨請從祀孔子廟庭,不果。
吳與弼,字子傳,崇仁人。父溥,建文時為國子司業,永樂中為翰林修撰。
與弼年十九,見《伊洛淵源圖》,慨然響慕,遂罷舉子業,盡讀《四子》、《五
經》、洛閩諸錄,不下樓者數年。中歲家益貧,躬親耕稼,非其義,一介不取。
四方來學者,約己分少,飲食、教誨不倦。正統十一年,山西僉事何自學薦於朝,
請授以文學高職。後御史塗謙、撫州知府王宇復薦之,俱不出。嘗嘆曰:「宦官、
釋氏不除,而欲天下治平,難矣。」景泰七年,御史陳述又請禮聘與弼,俾侍經
筵,或用之成均,教育胄子。詔江西巡撫韓雍備禮敦遣,竟不至。天順元年,石
亨欲引賢者為己重,謀於大學士李賢,屬草疏薦之。帝乃命賢草敕加束帛,遣行
人曹隆,賜璽書,齎禮幣,征與弼赴闕。比至,帝問賢曰:「與弼宜何官?」對
曰:「宜以宮僚,侍太子講學。」遂授左春坊左諭德,與弼疏辭。賢請賜召問,
且與館次供具。於是召見文華殿,顧語曰:「聞處士義高,特行徵聘,奚辭職為?
」對曰:「臣草茅賤士,本無高行,陛下垂聽虛聲,又不幸有狗馬疾。束帛造門,
臣慚被異數,匍匐京師,今年且六十八矣,實不能官也。」帝曰:「宮僚優閑,
不必辭。」賜文綺酒牢,遣中使送館次。顧謂賢曰:「此老非迂闊者,務令就職。
」時帝眷遇良厚,而與弼辭益力。又疏稱:「學術荒陋,苟冒昧徇祿,必且曠官。
」詔不許。乃請以白衣就邸舍,假讀秘閣書。帝曰:「欲觀秘書,勉受職耳。」
命賢為諭意。與弼留京師二月,以疾篤請。賢請曲從放還,始終恩禮,以光曠舉。
帝然之,賜敕慰勞,齎銀幣,復遣行人送還,命有司月給米二石。與弼歸,上表
謝,陳崇聖志、廣聖學等十事。成化五年卒,年七十九。
與弼始至京,賢推之上座,以賓師禮事之。編修尹直至,令坐於側。直大慍,
出即謗與弼。及與弼歸,知府張璝謁見不得,大恚。募人代其弟投牒訟與弼,
立遣吏攝之,大加侮慢,始遣還。與弼諒非弟意,友愛如

『叄』 福州至誠辦公傢具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福州至誠辦公傢具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5月,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以辦公傢具為主體的現代化傢具生產企業。本公司以產品設計的新穎時尚,產品質量的嚴格保證以及售後服務的良好信譽,在行內久負盛名。我們的產品包括:辦公傢具、酒店傢具、休閑會所傢具、銀行傢具及學校傢具。少量傢具五金配件現所有產品已通過IS09001國際質量保證體系認證
法定代表人:余鶯妃
成立時間:2006-05-17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11110002153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州市晉安區連江中路190號雙龍花園6號綜合樓418室

『肆』 蔡世遠的個人介紹

蔡世遠 的確切生卒時間是,康熙二十一年壬戌三月十一日(公元1682年4月18日)生,雍正十一年癸丑正月初九日(公元1733年2月22日)卒。 蔡世遠從小接受家訓,努力學習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的遺著,還廣泛學習各種經書,講求經世之學。他以古代名人為學習榜樣,認為學問起碼要近似南宋的真希文(德秀),事業要近似北宋的范希文(仲淹),因而以「二希」作為自己的堂號。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蔡世遠考中舉人。翌年,張伯行見他年輕多才,請他主持校訂先儒著作。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進京參加會試,得中進士,選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在京期間,他得到福建同鄉、大學士李光地的賞識,在李的啟迪下,又對程朱理學作進一步探究,有了較深的造詣。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蔡世遠請假回鄉省親,途經浙江,聽說漳、泉二州鬧飢荒,便親自向在浙同鄉借款,並勸說他們捐錢買米幾千石救濟災民;又請浙江巡撫放寬口禁,將糧食由海上運到漳、泉,平價賣給百姓。探親期間,父親去世,於是居家守制治喪。其間親定族規,置大小宗祭田,對孤寡老人按月發給糧食,使他們免於凍餓。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蔡世遠服喪期滿回京,但已超過原來所請的探親假期。按朝廷新頒的詔令規定,翰林、科道官員假滿未歸者,作為自動超休處理。世遠為丁父憂而超假,本應按照丁憂假例處理,可是朝廷不知此情,也將他作為自動超休處理。有人勸他向吏部說明情況,求請復職,世遠卻說:「吾聞古者受爵而讓,未聞投牒以自申也,況吾實以假歸,焉可誣乎?」結果,他被休致了。其時,康熙命李光地任總裁編纂《性理精義》,李便推薦世遠任分修。翌年,書成,世遠不以編纂之勞邀功,恰好又接到生母吳氏患病的消息,就向李光地告假回鄉侍奉母親。
蔡世遠回閩後,受聘到省城福州主持鰲峰書院,為福建培養人才。他到書院後,立學約:「以循序體察為致知之方,以敦本立誠為力行之要」;而自己由「夙尚風節,敦行孝悌,好語經濟,而一本於誠信」,因此,「閩士慨然感興於正學」。在他的培養下,很多人都有所成就,如乾隆時(1736年至1795年)著名的學者、寧化人雷翠亭,就是出自世遠門下。世遠在鰲峰書院教學一段時間,後因母親逝世回家服喪。在漳浦家居期間,他又接受知縣的聘請,到學堂講學,聽者常達幾百人,甚至上千人。
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灣爆發朱一貴起義,蔡世遠得悉朝廷將出師台灣,急忙修書給總督滿保,建議他告誡入台清軍不要隨意殺人。台灣局勢安定後,又建議有司要選用廉潔賢能的人出任地方官,使上下緝和,確保治安。這些建議都為總督滿保所採納,因此台灣人民頗受其惠。
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選拔經術德行兼優的學者任諸皇子侍讀,蔡世遠奉詔入京,授為翰林編修,直上書房,侍諸皇子讀書。不久,遷為侍講。雍正四年(1726年),又升為右庶子,再遷為侍講學士。翌年,遷少詹事,再遷內閣學士,位列九卿。雍正六年(1728年),遷禮部侍郎,主持鄉試、會試事務;同時充經筵講官,兼管籍田、從耕,以及文武殿試讀卷、校閱文藝等工作。這一時期,他專心致志輔導諸皇子學習,很少參加廷議。世遠給諸皇子講授四書五經及宋「五子」(即周、張、二程及朱)的理學,「必近而引之身心」,說明為人處事必須「設誡而致行」的道理;在輔導皇子學習諸史及歷代文學作品時,「則於興亡治亂,君子小人消長,心跡異同,反復陳列,三致意焉。」當時兼任保傅的都是一些執政的大臣,他們無暇兼顧講習,只有世遠一人每日卯時入宮,酉時出宮,10餘年風雨無間,深受世宗的贊許和諸執政大臣的好評。
蔡世遠在京和古文大家大學士方苞過從甚密,二人常縱論「民生之利病,吏治之得失,百物之息耗,士類之邪正」。門人陶太常初任職時,和幾個同年去拜謁世遠,世遠便對他們著重指出《詩經·民勞篇》的要旨在「重戒詭隨」,說明做官必須愛民的道理,以及依附權勢、搞陰謀詭計的可恥。
雍正八年(1730年),福建總督高其倬參劾蔡世遠的長子蔡長漢違反條例,私給船照。世遠奏說:「臣子長漢現在京邸,此所給照,不知何人所為,但有臣官銜圖書,非臣族姓,即臣戚屬,請敕鞫治。」後經部議,他因失察被降一級調用。翌年,世宗下溫諭,復其官職。時世遠已卧病不起,世宗令太醫為他診治,所需珍貴葯物皆由朝廷供給。世遠病了1年多,終因醫治無效,享年53歲。 蔡世遠雖身居高位,但謙恭自持,淡泊為懷,所得俸祿,多半贊助族親和故舊,「妻、子僅免寒飢,敝衣粗食,視窶人或甚焉。」他在京城的起居室只設一架床、一張帳,遇有好友到來,就讓出自己的床鋪,自己睡在後夾室里。當夏秋時節,「蟻虻噆膚,竟夕不安」。有一次,陶太常進入世遠的卧房為其妻子診病,看到掛的是補過的舊蚊帳,蓋的是補過的粗布被,不禁嘆息。世遠身後,除幾襲舊衣外,幾乎一無所有,家屬無力發喪,世宗特賜銀500兩,諸皇子也賻贈銀300兩,靈柩才得歸葬福建漳浦原籍。大學士方苞為他撰寫墓誌銘。乾隆時,追贈禮部尚書,謚文勤;高宗並寫了《懷舊》詩,稱他為「聞之先生」,詔令入祀賢良祠。

『伍』 廣州市立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州市立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是2018-08-31在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白雲區景泰街廣源路西一巷4號樓102號房首層(自主申報)。

廣州市立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MA5CBKQ4X8,企業法人張愛國,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州市立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房屋建築工程設計服務;室內裝飾、裝修;室內裝飾設計服務;建築物電力系統安裝;建築物自來水系統安裝服務;五金產品批發;五金零售;家用電器批發;燈飾設計服務;燈具、裝飾物品批發;日用燈具零售;燈具零售;電子元器件批發;電子產品批發;電子元器件零售;電子產品零售;家居飾品批發;傢具批發;傢具零售;傢具設計服務;風景園林工程設計服務;園林綠化工程服務;景觀和綠地設施工程施工;景觀和綠地設施工程設計服務;消防設施工程設計與施工;門窗安裝;提供施工設備服務;工程環保設施施工;工程圍欄裝卸施工;土石方工程服務;工程排水施工服務;建築結構加固補強;建築結構防水補漏;混凝土切割、鑽鑿;建築物採暖系統安裝服務;電梯、自動扶梯及升降機安裝;建築鋼結構、預制構件工程安裝服務;絕緣裝置安裝服務;水處理安裝服務;建築物空調設備、通風設備系統安裝服務;基坑支護服務;建築幕牆工程專業承包;市政工程設計服務;建材、裝飾材料批發;。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市立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陸』 南京歐美嘉家居有限公司怎麼樣

公司老闆楊立誠沒有誠信,簽訂合同不付款,也拒不歸還合同,報警了也沒有用

閱讀全文

與福州立誠家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