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實木傢具卯榫結構和釘子連接本質上有何區別
實木傢具一般都採用卯榫結構,基本上不會使用釘子,這是為什麼呢?看完以下5點,答案迎刃而解。
1、卯榫歷史悠久
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榫卯了,也就是說,榫卯結構,是中華民族獨特的工藝創造,有著悠久的歷史。
70多個世紀以來,這種藝術工藝經由不斷地發展和再創造,技術和工藝都已經相稱熟練。
中國傳統傢具(特別是明清傢具)之所以達到今天的水平,與對這種結構特徵的運用有著直接的關系,也恰是這種巧妙結構的運用,晉升了中式傢具的藝術價值,尤為國娘傢具和建築藝術家們所驚嘆。
因此可以說,中式傢具不使用鐵釘,是一種傳統,是商定俗成的,是上風的延續和發揚光大。中式傢具之所以又被稱之為傳統傢具,榫卯結構是核心。
2、卯榫結構使傢具更加結實耐用
很多人經歷過這種事情,用釘子釘的板凳,釘子容易冒出來掛褲子,而卯榫結構的凳子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其原因就是卯榫結構傢具更加耐用。這里總結了下具體原因:
第一,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這種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間向各個方向的扭動。
而鐵釘連接就做不到。好比,用鐵釘將兩根木棖做T字型組合,豎棖與橫棖很輕易被扭曲而改變角度,而用榫卯結合,就不會被扭曲。
其次,金屬輕易銹蝕或氧化,而真正的紅木傢具,可以使用幾百年或上千年。很多明式傢具距今幾百年了,雖顯滄桑,但木質堅硬如初。
假如用鐵釘組合這樣的傢具,很可能木質完好,但因為連接的金屬銹蝕、疲憊、老化等,而使傢具散架。
3、卯榫結構傢具便於拆裝運輸
很多紅木傢具是拆裝運輸的,到了目的地再組合安裝起來的,非常利便。
假如用鐵釘連接傢具,雖說可以做成部門的分體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較多的傢具,就難以做到。釘子做的傢具在拆分的時候很容易造成傢具的損壞。
動圖
4、卯榫傢具便於維修
不管什麼樣的傢具,使用長久了都需要維修維護。純正紅木傢具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總會出現類似於某一根棖子折斷了需要更換這種情況。用鐵釘連接的傢具,做這種拆卸更換就不象榫卯結構傢具來得輕易。
假如是用魚膘膠等好膠做的傢具,維修時先把膠用水浸軟,榫卯間很快就松脫下來了,而用鐵釘則做不到,除非把傢具大卸八塊。進而反倒造成傢具的損壞。
5、製作傢具時,釘子容易導致木材損壞
紅木木質堅硬,而鐵釘是靠擠和鑽勁硬楔進去的,此過程極易造成木材劈裂,而卯榫結構在製作時無需太多蠻力即可連接好。
1、卯榫接合是指在木料上進行各種加工,利用木料本身的材質性狀,將要進行咬合的各木製部件的兩頭處理成榫頭和榫眼的形式,彼此相互嵌套,進行固定的接合方式。
2、卯榫的形式多種多樣,通常什麼樣的榫頭就該配有什麼樣的榫眼,而且大小尺度絲絲人扣,不可失之毫釐。具有能使傢具零部件渾然一體、經久耐用的優點,但其加工難度大、生產效率低的缺點,也是造成目前實木傢具製作過程中常用榫型簡化,一些特殊榫型不多見的重要原因。這些常用榫型按形狀分主要有:直角榫、圓榫、燕尾榫、橢圓榫。按榫頭的數量分主要有:單榫、雙榫、多頭榫。按榫頭與榫眼的穿透關系分主要有:明榫、暗榫。按榫頭側面是否顯露榫頭來分主要有:開口榫、閉口榫和半閉口榫。
3、釘接合(釘子連接)是直接運用各種釘子將傢具各零部件接合在一起的結合方式,它具有生產效率高、加工容易的優點,但就牢固性而言,往往不及榫接合。通常情況下,此種接合方式的牢固度往往與釘身的長度和形狀、釘本身的強度、釘子的直徑密切相關,釘子的強度越高,其接合的強度就越高,釘子的長度與直徑越大,表面凹凸的起伏越大,接合的強度也越高。現常用的釘種主要分為採用人工送釘(直圓釘、直方釘、螺紋釘)和採用機械送釘(氣槍釘)兩大類。
4、區別:
(1)在傢具部件連接上採用榫卯結構(構件之間不用金屬釘子而是靠木構件的摩擦力連接)。卯眼(鑿)與榫頭(枘)大小形狀必須完全一致才能合適的裝配起來,其優點表現為:傢具使用精巧准確的榫卯結構將傢具的各部件緊密組合連接在一起,成為結實牢固的一個整體。榫本身即是傢具部件的聯體,材質一致,榫和傢具壽命相同,同時彰顯中國文化的內涵。
(2)釘子連接是運用各種釘子將傢具各零部件接合在一起的結合方式。通常會因傢具使用年限的增長、釘子的反復拔啟、材料熱脹冷縮的變化、釘身氧化與老化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傢具結構的松動及使用年限的縮短。
⑵ 實木傢具榫卯結構就是真的實木嗎
你好,不一定,要看是什麼傢具,有些你看不出來,有些根據紋理來可以斷定。
⑶ 實木傢具剛送到家發現榫卯處都炸開了,請幫忙看看
這些是在運輸途中的一些事故,或者是搬運工不小心的結果。問題不要。要是自己還是看不過去,就叫店面把這個東西換一個。
⑷ 實木傢具榫卯結構是什麼,好在哪裡
榫卯結構技術有哪些優勢?你知道嗎?新時代傢俱廣場小新告訴你
中國是世界古代文明四大國之一。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典工藝和技術遠遠領先於世界水平。榫卯結構是這些技術中最輝煌的一點,榫卯結構是一種將凹凸部分結合在兩種木結構上的連接方式。凹部和凸部相互咬合,起到連接和穩固的作用。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國建築、傢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其特點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釘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體現出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榫卯結構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工藝,它不僅僅只是牢固,它可以巧妙的配合木料收縮和膨脹,讓木製傢具更結實,更穩固,更耐用。常州有個新時代,4L專門賣新中式或者中式傢具的,很多都是榫卯結構的。
⑸ 榫卯結構的傢具好用嗎
榫卯結構組合的傢具比用鐵釘連接的傢具更加結實耐用。這種組合可有效地限回制木件答之間向各個方向的扭動。這是鐵釘連接就做不到。其次,金屬容易銹蝕或氧化,而真正的實木傢具,可以使用幾百年或上千年。許多明式傢具距今幾百年了,雖顯滄桑,但木質堅硬如初。如果用鐵釘組合這樣的傢具,很可能木質完好,但由於連接的金屬銹蝕、疲勞、老化等,而使傢具散架。
榫卯結構的傢具便於運輸。許多實木傢具是拆裝運輸的,到了目的地再組合安裝起來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鐵釘連接傢具,雖說可以做成部分的分體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較多的傢具,就做不到了。
榫卯結構的傢具便於維修。出了問題的話,用鐵釘連接的傢具,拆卸更換就不象榫卯結構傢具來得容易。
⑹ 為什麼實木傢具要用榫卯結構傳統工藝
傳統工藝不用釘子不用膠粘,不存在傢具使用隨著時間推移釘子生銹、粘膠失效。用榫卯結構傳統工藝的傢具結實、經久耐用。在鄉村常見很多傳統工藝的實木傢具,幾十年了,還在用。
⑺ 都說實木傢具一定要選榫卯的,是真的嗎
是真的。這樣才穩定結實。
⑻ 實木傢具卯榫工藝的優缺點都有哪些
一些高檔全實木傢具多採用榫卯結構,很多人對榫卯結構不是很了解,瑞森三棵樹傢具介紹下關於榫卯結構的相關知識。
榫即榫頭,是木構件上凸出的部分。卯俗稱卯眼、榫眼、是插入榫頭的孔眼。全實木傢具的榫卯結構用於連接傢具的各個部件,多用於連接面板、兩個面或邊、兩根木條及三個木構件。常用的榫卯結構如下:
一、燕尾榫。榫頭端頭寬,根部窄,呈梯台形,像燕子的尾巴,用於兩塊平板直角相接處。 榫卯結構示意圖
二、明榫。又叫馬口榫、通榫、透榫、榫頭露在外面。
三、暗榫。雙叫悶榫,榫頭不外露。
四、半榫。不鑿穿卯眼,榫頭不外露,長度是明榫的三分之二。
五、長短榫。榫頭一長一短互相垂直,分別與邊抹的卯眼結合,多用於腿部與面板的邊抹接合處。
六、套榫。多用在椅子腿交接處,搭腦鑿出方形卯眼,腿部做出方形榫頭,然後套接。
七、龍鳳榫。將兩塊板中的一塊板邊刨出榫面呈半個銀錠形,在另一塊板邊鑿出下大上小的槽口,再把兩塊板推插拼合。
八、夾頭榫。腿足高出牙條和牙頭的表面,頂端出榫,鑿出槽口,和面板底面的卯眼結合,把牙條嵌夾在腿足上端的開口中。
九、扎榫。又叫掛楔、走馬銷,榫頭一邊成斜面,卯眼也一邊鑿成斜形,再鑿眼,榫頭入直眼後再拍進原卯眼。
十、插肩榫。腿足頂端榫頭呈台階狀,看面削成八字斜肩,牙條上鑿出等大的卯眼,嵌入腿足。
十一、格肩榫。橫豎材相交時,把橫材榫頭外側的榫肩鋸割成等腰的三角尖,在豎材卯眼外側上面挖出和三角尖榫肩等大的缺口,然後拍合橫豎材。
十二、抱肩榫。腿足上端切成45度斜角,鑿出三角形卯眼,與牙子的三角形榫舌相拍合。然後,把腿足斜肩上的掛銷與牙子背面等大的槽口套掛,使牙子和腿足處在同一層面。多用於束腰傢具腿足與束腰、牙條相接處。
十三、楔釘榫。把上下兩根榫頭呈台階狀的孤形材連接,在連接部位的中間鑿出一端稍大,一端稍小的卯眼,插入與卯眼等大的長楔
十四、粽角榫。又叫三角齊尖,形似粽子,三面的角線都成45度的斜線,運用在傢具框形結構中橫、縱、垂直三根方材相交處。
釘。
十五、托角榫。是一組榫卯的組合,用來連接角牙、腿足和牙條,在腿足上鑿出卯眼,和角牙的榫舌接合,在牙條與腿足接合之際,把角牙與牙條都插入卯眼。
在全實木傢具中 榫卯結構對全實木傢具有諸多益處,第一、榫卯結構更能適應四季熱脹冷縮的氣溫適度變換,第二榫卯結構能更好的使傢具均衡受力,第三、榫卯結構能減少對傢具破環,傳統現代傢具一般採用金屬鏈接件非常容易對傢具木質產生損害。
⑼ 哪些實木傢具品牌是榫卯結構
現代的實木傢具都被稱作為新中式風格的傢具,而實木傢具的製作是利用古代人們的勞動結晶,使用的榫卯結構,使用這樣的構架方式是為了讓木料的使用更加徹底,盡量減少木料的浪費;
而當代的實木傢具品牌大部分都會使用榫卯結構的方式來達到製作傢具的不同形態,建議你可以通過網路渠道先大致的篩選一下各種實木傢具的品牌。
現下的實木傢具品牌有曲美傢具、廣雅家居、韓菲爾、喜夢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