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國外家居現狀

國外家居現狀

發布時間:2021-01-09 05:00:06

『壹』 智能家居國內外研究現狀

智能家居在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日本、韓國這些電子產品先進的國家應用內都比較普遍,並且非常受歡迎。容在我國,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卻非常快,生產廠家非常多,產品也是各種各樣。遍布智能家居生產的各個環節,但是像海爾這樣的龍頭企業卻比較少。在外觀和產品質量上,總體與國外還有差距,但有些產品,比如家庭智能終端,中國的幾個廠家的產品已經做得很好了,不但美觀漂亮,而且功能很多,與國外的品牌比非常有競爭力。智能家居是未來居家生活的前進方向,雖然現在普及比較少,多是有錢人的專屬,不過現在已經慢慢有廉價的產品出現,進入普通百姓家,比如家庭的情景燈光系統,這個比較實用,價格也不是太高,目前也比較容易讓老百姓接受~

『貳』 中國傢具為什麼總在效仿國外設計 背後真相值得反思

在家居的設計上,中國和國外差距可以說繞地球整整一周!懂得製造創新的是國外人,苦逼抄襲的是中國人。

『叄』 國外智能家居市場發展現狀如何

1984年,世界上第一棟智能建築於美國誕生,隨後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也先後提出了關於智能家居的相關方案。那麼在智能家居迅速發展的當下,其市場發展現狀又如何呢?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西班牙: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居生活

在藝術氛圍濃厚的西班牙,連智能家居也充滿著藝術的氣息。而且目前西班牙智能家居產品已經達到了在室內自然光充足的時候,日光燈會自動熄滅;當室內日照過強時,系統又會自動打開遮陽篷;屋頂的天氣感應器能夠隨時得到氣候、溫度的數據,在下雨的時候它會自動關閉草地灑水噴頭、關閉水池;而地板上不均勻分布著的黑孔是自動除塵器,只需要輕松遙控,它們就會在瞬間清除地板上的所有灰塵、垃圾??

二、日本:室內外全智能

日本是一個智能化高度發達的國家,除了電器自動聯網外,還體現在生活的各個細節。通過生物技術實現的自動識別門禁系統;有清洗、消毒烘乾等功能的自動馬桶。

三、美國:人性化智能家居

美國智能家居市場更多的是以舒適、娛樂、健康、環保、安全為主,而不是功能上的自動化,他們更多的是對一種家的感覺的描述,所以Smart Home稱呼比Home Automation更加人性化。

而目前國外智能家居市場存在地域上的差距外,在其產品的銷售模式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就以美國為例,在美國智能家居就像普通商品一樣,並沒有所謂的智能家居產品類別劃分之說,都是直接按照建材、衛浴、廚房等類別進行劃分。

同時,在國外智能家居的價格也是比較便宜的,跟國內動輒上千售價的智能家居相比,國外智能家居的價格算是非常親民了,一般的家庭都能夠承受智能家居的價格。而且不難發現,目前智能家居技術和產業標准幾乎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如事關智能家居技術發展的組織KNX協會、Zigbee聯盟、HomePlug聯盟、Z-wave聯盟等等,其核心成員多是國外大公司,行業標准和協議多由他們參與制定,國內智能家居企業扮演的多是「參與者」的角色,難有國際話語權。

所以,未來在智能家居市場上,國內企業想要在市場上立足就必須不斷完善內部市場以及行業標准,防止市場上不良競爭的出現,培育行業優秀人才。

『肆』 國外兒童傢具發展史及現狀~~~~~~~~急用

國外傢具發展主要分六個階段,即奴隸社會古代傢具,封建社會的中世紀傢具和文藝復興及期後的近代傢具。
一、 古代傢具

古埃及傢具,(公元前3100~前311年),尼羅河流域文化孕育的特色傢具,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下游的埃及,傢具的榫接技術和雕刻加工工藝已相當熟練。古埃及傢具特徵:由直線組成,直線占優勢;用色鮮明、富有象徵性;凳和椅是傢具的主要組成部分,有為數眾多的櫃於用作儲藏衣被、亞麻織物。古埃及傢具對英國攝政時期和維多利亞時期及法國帝國時期影響顯著。古希臘傢具,(公元前650~前30年),當時人們生活節儉,傢具簡單樸素,比例優美,裝飾簡朴,出現旋木技術,優美的曲線成為當時的時尚。但已有豐富的織物裝飾,其中著名的「克利奈」椅,是最早的形式,有曲面靠背,前後腿呈「八」字形彎曲,凳子是普通的,長方形三腿桌是典型的,床長而直,通常較高,且需要腳凳。
古羅馬傢具,(公元前753~公元365年),古羅馬傢具設計是希臘式樣的變體,傢具厚重,裝飾復雜、精細,採用鑲嵌與雕刻,旋車盤腿腳、動物足、獅身人面及帶有翅膀的鷹頭獅身的怪獸,桌於作為陳列或用餐,腿腳有小的支撐,椅背為凹面板;在傢具中結合了建築特徵,採用了建築處理手法,三腿桌和基座很普遍,使用珍貴的織物和墊層,體現奢華的羅馬帝國風范。

二、中世紀傢具

拜占庭傢具(公元328-1005),繼承古羅馬風格,摻和波斯細部裝飾,以局部以雕刻和鑲嵌最多見,整體造型摹仿羅馬建築的拱形形式。
仿羅馬傢具(公元10世紀-13世紀):對羅馬式傢具的復古。 哥特式傢具(公元12-16世紀)摹仿哥特式建築的風格,尖頂、尖拱,平面空間都被有規律的劃成矩形。

文藝復興時期的傢具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具有沖破中世紀裝飾的封建性和閉鎖性而重視人性的文化特徵。這個時期文化藝術的中心從宮殿移向民眾,具有使古典樣式再生和充實的意義。文藝復興開始於14世紀的義大利。15—16世紀時進入繁盛時期,又在歐洲各國逐步形成各自獨特的樣式。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傢具多不露結構部件,而強調表面雕飾,多運用細密描繪的手法,具有豐裕華麗的效果;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室內和傢具木雕飾技藝精湛為其主要的裝飾手法;英國的文藝復興樣式可見哥特式的特徵,室內工藝占據了主要位置。文藝復興初期的傢具:傢具的主要特徵是造型厚重庄嚴,線條粗獷,體現「人性」作為傢具風格。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傢具最主要的特徵:
1、雕飾圖案:主要表現在扭索(麻花紋)、蛋形、短矛、串珠線腳及葉飾、花飾等。
2、裝飾題材:宗教、歷史、寓言故事。傢具主要用材:胡桃木、椴木、橡木、紫檀木等。
3、鑲嵌用材:早期是骨、象牙和色澤不一的木料,盛行期發展到用拋光的大理石、瑪瑙、玳瑁和金銀等珍貴材料鑲嵌成有阿拉伯風格的花飾。特點:對稱形。
4、蒙面料:採用染有鮮艷色彩的皮革。

三、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的傢具文化發源於17世紀20年代的義大利繪畫、雕塑和建築、傢具,以後該種風格傳遍了整個歐洲,一些著名的藝術大師也參與其中。
巴洛克風格佔主導地位的傢具樣式包括古典葉紋裝飾、山楣、垂花幔紋、面具、獅爪式器足、包嵌的銀片嵌花紋飾以及精工雕鑄的人像裝飾。使用各種奢侈昂貴的材料,包括半寶石拼嵌、細木鑲嵌、用天鵝絨作為傢具的蒙面。造型厚重,富有雕塑感,經常採用弧曲或呈球莖狀的線條。
巴洛克時期,傢具的特點:

1、雕飾圖案:不規則的珍珠殼、美人魚、半人魚、海神、海馬、花環、渦卷紋等;除了精緻的雕刻外,金箔貼面、描金添彩塗漆及薄木拼花裝飾亦很盛行。
2、傢具樣式:常常運用人體雕像作為桌面的支撐腿,或桌面下的橫托裝飾。
3、鑲嵌用材:使用各種奢侈昂貴的材料,包括半寶石拼嵌、細木鑲嵌。
4、蒙面料:採用天鵝絨。

四、洛可可時期

洛可可風格出現於18世紀初的法國,從18世紀30年代開始風行歐洲,這種風格是對巴洛克經典風格過分規范和沉重的一種反潮流,並成為不少現代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來源之一。洛可可風格大量運用玲瓏起伏及不對稱的形式,特別是C形和S形渦卷紋的復雜精巧結合。主要包括貝殼式形狀、寫實性花朵和葉簇和中國式紋樣。主題性形象包括戲劇人物和田園人物,以及四季風光和四季的擬人化形象。偏愛明亮色彩、輕巧的木材和塗金效果。

洛可可時期,傢具的特點:
1、雕飾圖案:有獅子、羊、花葉邊飾、葉蔓與矛形圖案等;是以白色為基調,在白色基調上鏤以優美的曲線雕刻,通過金色塗飾或彩繪貼金,最後再以高級硝基來顯示美麗紋理的本色塗飾。
2、傢具樣式:柔美、迴旋的曲折線條和精良、纖巧的造型設計。

五、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時期是在18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出於對洛可可風格輕快和感傷特性的一種反抗,也有對古代羅馬城考古挖掘的再現,體現出人們對古代希臘羅馬藝術的興趣。這一風格運用曲線曲面,追求動態變化,到了18世紀90年代以後,這一風格變得更加單純和樸素莊重。
這個時期的傢具雕飾圖案包括纏索紋、卵箭式線腳、花束、奇相圖案和花束垂環。造型簡單質朴,包括希臘古尊、三角祭壇、古瓶形式,在使用裝飾時又很節制,表現形象以神話題材為主。顏色搭配沉暗、素淡,惟一例外的是採用伊特魯里亞風格的紅、黑、白搭配方法。新古典傢具:削瘦、直線結構,比如法國凡爾賽宮中的傢具就體現這一風格。

『伍』 現代中式風格國外研究現狀

你好
求世界普遍性為中心,那麼,21世紀新人文精神新古典主義所提倡的,則是尊重眾者,尊重區別,提倡多元文化互補,特別是東西方文化互補。新古典主義的回歸,它體現在傢具文化上有一個很明顯的對應,那就是中式新古典傢具的復,中式新古典傢具將那些中國固有的文化基因與現代詮釋相結合,面向當代多元文化的世界,創造出了新的概念體系、話語體系、審美體系和工藝體系。 中式新古典主義文化價值發現 中式新古典主義源於前古典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文化碰撞。 中式新古典主有一個核心概念:設計風格移植了明清古典傢具遺風,裝飾元素繼承了新古典風格以及後現代風貌,保留了傳統中國中庸文化的人文氣質,結合現代科技工藝,打造具有純正中式家居血統的當代家居品牌。 新古典傢具,繼承了中國明清時期最鼎盛家居藝術精神,開啟了後現代簡約主義、經濟實用主義的美學之風。糅合中式盛唐的貴族格調,秉持中國一直保留的中庸文化之人文精神,保留精緻高雅氣質,擯棄不必要的奢華鋪張,以一種充滿和諧與優美、庄嚴與秩序的經典生活方式,締造出了現代人期盼已久的至簡至易至尊的生活。 中式新古典更多繼承了明清時期的傢具風格,對於它的發展淵源我們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我們的祖先自然質朴,大多席地而坐,充分利用大自然本有的元素,把傢具的工具盡量不往外拓延,而是指向人本身,把人體作為精神棲息居住的場所,最好的傢具是人本身,這種很玄學的東方文化核心精神我們暫且不表。 由歷史記載發現,從席地而座的古代矮形傢具時期衍變出了高型傢具,增加了傢具原有的尺度,並且出現了方登和圓凳等新興傢具。從傢具變化的總體趨勢看,新式高足傢具迅速發展是從唐朝至五代時期,以「桌、椅、凳」為代表的「高足高座」傢具逐漸取代了以「席地起居」為特點的「矮足矮座」傢具。 到了20世紀中葉,後現代解構運動支解成了一個支離破碎的世界。傢具風格也打上時代特色,共性取代了個性,把極簡主義等同了平均主義的對稱,傢具風格追求整體劃一。 歷史行進到21世紀,中式新古典將西方製造工藝引入,結合中國文化,注入東方靈性,打造了最純正的中式新古典家居奉獻給世界。它繼承了明清最鼎盛時期的傢具設計元素,以精美的唐草(蔓草)圖案為外觀背景,令古老的中式新古典貴族氣質在現代文化精英家庭里散發嶄新的優雅魅力。因此,中式新古典是傢具文化的一次大膽復興,是歷史上早期傢具的一次生命延續。 品位中式新古典傢具的每個細節,感覺就像在欣賞明清時期的古玩、或一幀精美的山水畫。其深沉雋永的人文氣質、華貴典雅的裝飾風格,以及考究細膩的多工序做工、恰到益處的現代比例、嚴格對稱的空間序列、精確的尺寸,無一不為我們構建出一份真正的貴族生活空間,傳遞出中式新古典生活最本質的人文意韻。 中式新古典的經濟價值分析 中國文化的核心思想是道,道家主張任其自然。講究乘物而游心。為了塑造這樣的完美人格,其工具生產的經濟價值是以能否達到心的自由為歸旨的,而中式新古典傢具,正是體現了這樣一種經濟思想。中式新古典主義傢具設計流暢線條的設計風格正是體現了這種審美自由。 中式新古典主義傢具在材料上使用同身體比較親近和諧的木質建成,取之於自然,它與後現代過於細密的破碎以及在此基礎上過於繁雜的組合有所不同,在取材上破碎的成分較弱,因此它是追求綠色環境 保護的,正如西醫是通過切割病灶來達到祛除疾病,而中醫則是通過與大自然和諧一致來實現祛病的一樣。由於中式新古典主義的經濟思想對天然世界的尊重,所以最具成本意識,它追求精緻化。在流程上,它尊重上游產業,尊重自主創新,它能使各個環節的生產者都能獲得利益優化,正因為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消費者利益。 中式新古典主義非常注重精益思想,追求高端經濟價值。它的產品定位是,使用者大多為35歲到65歲的年富力強的社會中流砥柱,他們一方面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好的繼承,另一方面他們又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其成員表現在具
滿意請採納

『陸』 跪求折疊傢具發展史與折疊傢具國內外研究狀況

傢具一詞,它們詞意包括很廣,但通常一般指由木匠所製造的「桌椅板凳」之類。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內以床為主,地面鋪席;再後來出現屏、幾、案等傢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礎上又延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漢、魏各時期,沒有太多變化,有凳、桌出現,但不是主流;直到漢代,胡床進入中原地帶,到南北朝時期,高型坐具陸續出現,垂足而坐開始流行。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兩種形式並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習慣。
真正開始垂足高坐從宋代,各種配合高坐的傢具也應運而生。元、明、清各代,對傢具的生產、設計要求精益求精,尤其是明清兩代,成為傳統傢具的全盛時期。
中國歷代傢具的特質,在於它不僅僅通過各歷史時期的演變,完善其服務於人類的使用價值,同時還凝集出在其特定環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藝術風格。在現存的位數眾多的明清傢具中,比較集中的體現出精湛的工藝價值、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沉重的歷史文化價值。這就使傢具成為中華民族值得驕傲並珍視的文化遺產之一。
宋代以前的生活方式起居習慣都與後來差別很大,所以我們今天幾乎無法見到宋以前的傢具實物。宋以後的千年當中,人們習慣於垂足高坐,並產生大量既美觀又實用的傢具,明清傢具是傢具的黃金時代,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明及清代前期傢具製造業空前繁榮,大致上可歸於兩個原因,一是城市鄉鎮的商品經濟普遍發達起來,社會時尚的追求也從另一個側面刺激了傢具的供需數量;另一個原因可能與海運的開放有關,硬質木材大量湧入,使工匠們有發揮的空間,竟相製造出在堅固程度和美觀實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傢具。
人類脫離洞穴生活後,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部落紛爭、城邦混戰的徘徊時期。中國在商代進入青銅文明時期,從現有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當時高超的鑄造技術和不凡的審美趣味。在先民的日常生活當中,祭祀活動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寄託於上天的佑護。禮器成為這一時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也有一部分器物可視為早期的傢具,起到置物、儲存等作用。比如「俎」,就是一種專門用來屠宰牲畜的案子,並把宰殺完的祭品放在上面;再如「禁」,是商周時期放酒器的檯子,造型渾厚,紋飾多為恐怖的饕餮紋。
此外,商代已出現了比較成熟的髹漆技術,並被運用到床、案類傢具的裝飾上。從出土的一些漆器殘片上,可以看到豐富的紋飾,在紅地黑花之外,還鑲嵌象牙、松石等,其技術達到了很高水平。
春秋時期,奴隸社會走向崩潰,整個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到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大有提高,人們的生存環境也相應地得到改善,與前代相比,傢具的製造水平有很大提高。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現了象魯班這樣的技術高超的工匠,不僅促進了傢具的發展,而且在木構建築上也發揮了他們的才能。由於冶金技術的進步,煉鐵技術的改進給木材加工帶來了突飛猛進的變革,出現了豐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鐵制的鋸、斧、鑽、鑿、鏟、刨等等,為傢具的製造帶來了便利條件。相傳鋸子就是由魯班發明的,工藝的改進也促進了傢具的改進。
當時主要的傢具品種是幾、案等。其中木製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飾,一則為了美觀,顯示傢具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二則是對木材起保護作用。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是坐、跪於地上,所以幾、案都比較低。
床的出現,使人類的生活水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木材埋於地下,受潮受壓,容易腐敗;使用過程中也容易受到水、火的損害,所以我們很難見到那時的實物。在河南信陽出土的彩繪大床,是極其難得的物證,可以看出楚國的傢具製造情況,亦可依此推斷它的前身。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使用屏風的記載,它起到分割空間、美化環境的作用,春秋、戰國時期,其製作和髹飾都已相當精美。
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政治、經濟、文化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規模龐大的阿房宮是秦始皇大興土木的一個標志性建築,當時的輝煌都隨著戰火和天災付之一炬,豪華的陳設和恢宏的殿堂都無處找尋了,我們只能藉助於史料記載和文學作品來想像當時的境況。
漢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內生活以床、榻為中心,床的功能不僅供睡眠,用餐、交談等活動也都在床上進行,大量的漢代畫像磚、畫像石都體現了這樣的場景。床與榻略有不同,床高於榻,比榻寬些。設置於床上的帳幔也有重要作用,夏日避蚊蟲、冬日御風寒,同時起到美化的作用,也是顯示身份、財富的標志。
幾在漢代是等級制度的象徵,皇帝用玉幾,公侯用木幾或竹幾,幾置於床前,在生活、起居中起著重要作用。案的作用相當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用案作為飲食用桌,也用來放置竹簡、伏案寫作。
隨著對西域各國的頻繁交流,打破了各國間相對隔絕的狀態。胡床就在此時傳入我國,這是一種形如馬扎的坐具,以後被發展成可折疊馬扎、交椅等,更為重要的是為後來人們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礎。
從魏晉六朝至宋元時期,前後千年有餘。中國社會此期間出現過激烈變動,魏晉南北朝連年戰亂,李唐王朝太平盛事,宋代市井生活日益繁榮,元帝國疆域遼闊,史無前例。這些劇烈的變動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元朝時義大利旅行家馬克·波羅對雄偉壯麗的東方帝國贊頌有加,東方文明的光芒與歐洲中世紀的黑暗形成鮮明對比。這一時期,中國人的生活以及中國人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傢具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席地而坐」是魏晉以前中國人固有的習慣,從東漢時期開始,隨著東西各民族的交流,新的生活方式傳入中國,「垂足而坐」的形式更方便、更舒適,為中國人所接受,這種坐姿的傳入與佛教的傳入有直接關系,尤其到魏晉南北朝以後,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形態開始了。
盡管漢末至六朝這一段時間政治混亂、戰爭頻仍,但其間的精神生活卻很自由很開放,藝術創造充滿熱情。在戰亂中疲於奔命的人們對佛教所描繪的來世充滿幻想,而超脫凡俗的高士放浪形骸,隱居山野,陶淵明、竹林七賢,就出現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佛教的日益盛興,促進了大規模地建設廟宇、石窟,其中的陳設、用具也都受到外來影響,出現了墩、椅、凳等高型傢具。
遺憾的是我們無法見到當時傢具的實物,參考資料只能藉助於同時期的壁畫、石刻、文字記載或其他工藝品的仿製品。從唐代的繪畫中可以看到椅、凳、雙人胡床、墩等傢具,但這些傢具僅限於上層社會或者僧侶所使用。這與承襲前代席地而坐的習慣有關,或許是當時的人們把床、榻都理解為高的地面。在裝飾方面,浮雕配件或繪畫圖案,都與佛教有很大關系。
隋朝只維持了37年,在傢具方面沒有什麼特殊的東西,也看不出有什麼變化。真正的繁榮時期是在唐代。唐代初期就出現了蓬勃進取的精神風貌,長時間的戰亂和流離失所在江山統一後,人們的生活熱情得以爆發。「貞觀之治」帶來了社會的穩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榮。唐代的傢具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顯現出它的渾厚、豐滿、寬大、穩重之特點,體重和氣勢都比較博大,但在工藝技術和品種上都缺少變化。豪門貴族們所使用的傢具比較豐富,尤其在裝飾上更加華麗,唐畫中多有寫實體現。這一時期的傢具出現復雜的雕花,並以大漆彩繪,畫以花卉圖案。
從唐代敦煌壁畫上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蓮花座、藤編墩等,還可以見到形制較為簡單的板足案、曲足案、翹頭案等。文人士大夫們多追求素雅潔凈,所以這一時期的立屏、圍屏多素麵無飾。床榻類無多變化,因襲上代形制,以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獨立榻為主。
晚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門望族們以追求豪華奢侈的生活為時尚,許多重大宴請社交活動都由繪畫高手加以記錄,這給我們研究、考察當時人們的生活環境提供了極為可靠的形象資料。五代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畫面向我們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時期傢具的使用狀況,其中有直背靠背椅、條案、屏風、床、榻、墩等等。完整簡潔的形式也向我們預示了明式傢具前期形態,為中國歷史傢具的最完美階段打下了基礎。
從10世紀中晚期開始,宋王朝展開了它經濟發展、城市繁榮的畫卷。
宋時高座傢具已相當普遍,高案、高桌、高幾也相應出現,垂足而坐已成為固定的姿勢,中國歷史上的起居生活變革由坐姿而定。城鎮世俗生活的繁榮使高檔宅院、園林大量興建,打造傢具以布置房間成為必然,這給傢具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宋代以及稍後的遼、金歷時300餘年,傢具發展經歷了一個高潮時期,高檔傢具系統已建立並完善起來,傢具品種愈加豐富,式樣愈加美觀。比如桌類就可分為方桌、條桌、琴桌、飯桌、酒桌以及折疊桌,按用途愈分愈細。宋代的椅子已經相當完善,後腿直接升上,搭腦出頭收攏,整塊的靠背板支撐人體向後依靠的力量。圈椅形制完善,有圓靠背,以適應人體曲線。胡床改進後形成交椅。幾類發展出高幾、矮幾、固定幾、直腿幾、捲曲腿幾等各種形式。宋代傢具在總體風格上呈現出挺拔、秀麗的特點,裝飾上承襲五代風格,趨於樸素、雅緻,不作大面積的雕鏤裝飾,只取局部點綴以求其畫龍點睛的效果。
相對而言,元代立國時間也比較短,統治者採用的政策是漢制,所以,不僅在政治、經濟體制上沿襲宋、遼、金各代,傢具方面亦稟承宋制,工藝技術和造型設計上都沒有大的改變。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出現了抽屜桌,抽屜作為儲物之匣方便開取,是一大發明,它更大程度地加大了傢具的使用效果。而這一新事物的出現也許更多地歸功於民族交流和文化交融。
從魏晉六朝至宋遼金元這千餘年間,中國王朝不斷更替,其中發生過兩次較大規模的民族融合,社會取向一直沿著封建儒家的統治路線運行。當西方正在黑暗的中世紀苦苦摸索,力圖走向新的啟蒙之時,中國的封建王朝又在不斷更替,元代也即將結素,隨之而來的將是一個更世俗,更多樣化的新時代。

『柒』 跪求關於傢具設計的國內外研究狀況和發展趨勢,急用,希望專業人士幫幫忙,字數越多越詳細越好!!在此謝

你這個問題范圍太大了,恐怕要自己去網上搜索資料。
或者去學校圖書館查閱相關傢具雜志。
我以前也到學校的校園網查閱過電子版傢具資料的。
南京林業大學圖書館很多這方面資料的,可以去圖書館閱覽室查閱。

『捌』 國內外創意傢具設計歷史及發展趨勢

我不知道你是要什麼歷史? 有歷史的 傢具設計 還叫創意? 你要創意回傢具 那就是之前沒有人答設計過的。 那這樣的東西怎麼會有歷史 除非是設計公司有歷史。你要是寫論文 我建議你改下題目:國內外家居設計歷史及創意傢具發展趨勢。

『玖』 國外的智能家居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智能家居的產品還是要看國產的。參加過國外幾個智能家居展,70%以上都是中國的廠商。

『拾』 為什麼國外家居行業好

中國傢具市場發展復歷史相對制較短,而且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更加看重產量和銷量,整體市場快速求利的氛圍,成為高端消費群體轉向國外傢具產品的重要原因。
國外品牌注重產品優秀的設計和上乘的質量,成為打動消費者的關鍵之處。
國外很多高端的傢具品牌並沒有成套產品 設計部門,而是與設計事務所或知名設計師合作,保證了一流的設計。在生產過程中,在材料運用、五金件使用、細節打磨方面,都非常細致,確保了質量的可靠性。

閱讀全文

與國外家居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共鳴電路 瀏覽:973
階梯電路圖 瀏覽:14
江蘇漁歌子傢具有限公司 瀏覽:61
lp67是什麼防水級別 瀏覽:617
維修報告單怎麼 瀏覽:635
蘋果售後home鍵維修 瀏覽:913
西安格力冰箱維修中心 瀏覽:29
國家電網公司員工工資多少 瀏覽:643
飛利浦家電維修點天津 瀏覽:671
電子按摩足盆如何維修 瀏覽:994
信號電路特點 瀏覽:809
安康金秋家電在哪裡 瀏覽:334
駱駝電瓶怎麼看真翻新 瀏覽:1000
家電產品符合哪些標准 瀏覽:914
電路版v1 瀏覽:452
牆體之間有縫隙怎麼防水 瀏覽:96
軟包背景牆怎麼翻新 瀏覽:167
小寨附近家電城在哪裡 瀏覽:181
電梯頂樓如何做防水 瀏覽:720
白色發黃傢具怎麼辦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