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東莞南粵傢具

東莞南粵傢具

發布時間:2021-10-28 17:03:57

Ⅰ 廣州有什麼特產可以送人

1,新墾蓮藕
新墾蓮藕,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新墾蓮藕藕節短粗,4節或以上,長度40厘米至50厘米,表皮顏色偏黃,有銹斑。口感松粉,藕香濃郁,略感有渣。
2,小虎麻蝦
小虎麻蝦為廣州市南沙區黃閣鎮小虎、沙仔一帶所產的名優水產品,深受消費者的歡迎。1999年被納入番禺區農業產業化「3998」工程項目。
3,炭步芋頭
炭步鎮文崗村生產的「炭步芋頭」有很長的歷史了,乃至連乾隆皇也成為炭步芋頭的廣告「代言人」。
4,京塘蓮藕
京塘蓮藕體型比普通蓮藕細而且長,約1.5米2米長,重1.5-2公斤,經過煲或燉,菘化香醇。其澱粉含量13.28%,鐵含量6.2%,鋅含量3.8%,有較高的營養和葯用價值,被人美稱為「植物鹿茸」。
5,楊荷荔枝
「楊荷荔枝」在花都已有上百年的種植歷史,種植面積約有5、6000畝,品種有桂味、糯米枝、槐枝,以老樹槐枝為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花都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虎麻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墾蓮藕

Ⅱ 哪位高人能幫我寫一篇歷史論文,萬分感激! ! !

A:紀實

東莞是我的家鄉,作為一名東莞市民,我為東莞而感到驕傲。

歷史悠久的東莞,人傑地靈,山川秀麗,民風淳樸,值得一提的,是東莞的特產水果——荔枝,傳統的民風民俗,以及蓬勃發展的IT高新技術科技產業製造基地——東莞的矽谷——松山湖科技產業園。

特產水果——荔枝

從萬里稻海到四季果香,從蔗林連片到菜尨縱橫,從個體散養到現代化養殖場,我們看到了東莞農業的迅速發展……

東莞土地肥沃,光、熱、水豐沛,配合協調,既有利於發展糧食生產,又有利於種植經濟作物,發展農業條件十分優越,素有「魚、米、果之鄉」的美稱,嶺南佳果荔枝、香蕉更是久負盛名。

按照東莞市的地形分布特點,可以大致區分為東南部、中南部、東北部與西部四個區域。而中南部以丘陵為主,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勢起伏不大,坡度較緩,土層較厚,宜於種植果樹。這里的荔枝種植歷史悠久,是東莞市荔枝的重要產區,以大嶺山為中心,糯米糍、桂味果質優良,飲譽國內外。這里還種植龍眼、菠蘿、黃皮,是東莞重要的水果生產基地。

據說有條村叫「基崗村」。很久以前,村裡有一戶窮苦農家,主人叫陳大圓,妻子叫劉惠珍,小兒叫陳桂美。一家三口,過著貧苦的日子。陳大圓經常出村替人打雜賺錢,惠珍在家除了做些家務之外,有時到地里種些蔬菜。一日,惠珍帶了六歲的桂美到地里鋤草。桂美年幼,在樹蔭下追捉蝴蝶。追呀,追呀,不覺追到村霸陳貴顯的荔樹下,蝴蝶高飛,竟飛在荔枝樹上。桂美抬頭一望,望見樹上鮮紅的荔枝,便忘記追蝴蝶而伸手在低垂的樹椏上摘了兩顆荔枝。

剛好陳貴顯(地主)巡園路過,便大喝:「大膽,何方小盜,竟敢在光天化白日偷我荔枝!」這聲音似晴天霹靂,嚇得桂美驚魂失措,轉身便逃。陳貴顯瘋也似地追上前去,一手抓住桂美的衣領,一手去奪回荔枝。

誰知桂美死死捏住荔枝不放,並且拚命哭叫:「我要荔枝!我要荔枝!」陳貴顯火了,張開手掌,連向桂美打了幾個耳光,然後抓住桂美的胸膛向地一推,桂美跌了個仰面朝天,隨著貴顯又起腳踢去。正在這時,桂美媽媽聞聲趕到,見此光景,急急撲上去,一手抱住孩子,哭著向貴顯求饒道歉:「大老爺,恕我管教孩子不嚴,偷摘你的荔枝,我回家一定重責他,請你息怒。」桂美見到母親,緊抱母懷,又驚又怕,拚命哭叫:「我要吃荔枝,我要吃荔枝!」母親見孩子滿身泥汗,又心疼又憐惜,悶悶不樂地抱他回家。

第二天,桂美因受了一場驚嚇,便發高燒,終日昏迷不醒,茶飯不思,還時常叫吃荔枝。夫婦十分憂慮,一連煎了幾服湯葯給他吃,但病情有增無減,日見嚴重。惠珍見此,心如刀割,含淚對丈夫說:「唉,孩子的病因,都是為了吃荔枝而引起的,不如你去仙村,買些荔枝回來,以息他終日思憶的心願,病情或會好轉。」大園依了妻子,到仙村買了幾顆荔枝回來,拿到兒子面前說:「美兒,你看,媽給你幾顆又大又紅的荔枝。」

桂美聽了荔枝兩個字,微微睜開雙眼,見到了幾顆鮮紅的荔枝,笑了笑,便顫抖著手,接過了荔枝,輕輕放在胸前。突然兩眼一黑,小手一垂,頭一歪,凄慘地離開了人世。大園夫婦忍著悲痛,將孩子埋葬在後山的一個土丘里,並將那幾顆荔枝也放在墳里。

第二年的清明節,孩子的墓前長出幾珠荔枝苗。大園很愛惜,小心地把荔枝苗挖起,栽種在孩子的墳墓前左右,並給澆水施肥。十年後,荔枝長大了,此地竟成了一個翠綠茂盛的小荔園。荔樹開花,結出了紅紅的荔枝果。這荔枝不但特別清甜,且又爽口。

為紀念兒子,大園把小荔園改名為桂美園。自此有桂美荔枝問世。至於後來人們把桂美寫成了桂味,可能是因為地方方言的「美」與「味」的讀音相近演變而成。

我的外婆是大嶺山人,她有一片荔枝林,每到6、7月份荔枝成熟的時候,我便與親朋好友一起爬到樹上摘荔枝吃。剝開荔枝身上的紅皮,便可以看見晶瑩的果肉,一口咬下去,一陣甘甜劃過心底,吐出果殼後,便吃完果肉。啊!美味極了!

傳統的民風民俗

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就像一個巨大的歷史文化寶庫,蘊含著充滿智慧的一個個文化結晶。

東莞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文化及傳統習俗,如:東坑的「賣身節」、橋頭的「荷花節」、石龍的「龍舟節」、黃江的「藝術節」等,吸引著不少遊客前來觀賞。

最有名的是東坑的「賣身節」。據《東坑鎮記》記載,東坑的「賣身節」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該鎮塘唇村出現的「賣身」現象(即出賣勞動力)。當時,一些沒有自家田地的青壯年,在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紛紛到街邊,頭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示「賣身」,等著財主前來雇請。有田地的財主也在這一天來塘唇村,挑選賣身的青壯年,一雇就是一年。接著,這快人傑地靈的寶地於是傳出了很多《遇仙記》。傳說有天上的神仙在「賣身節」這一天下凡到東坑來普濟眾生,到東坑觀看「賣身」,並行善事、普救眾生雲雲。比如,《曲磨臂》、《直魚鉤》、《金色的鋤頭》、《『東仔』故事》、《糖不甩》、《連天陰天、天必半晴》。神乎其神,真有仙人下凡相助的事。於是,「賣身節」便越傳越開,越傳越神奇。於是乎,「二月初二」這一天,小河岸邊、木橋兩側,真是人山人海,遠近商賈雲集東坑。遠者,省、佛、陳、龍從水路乘船以至,近者周邊鄉里,步行而來,說要遇仙,真是盛會空前。走時,人人都要買一件物帶回去,以示遇到了仙人,帶回去好運。明清以來,一直至今。1928年《民俗》第十五、十六期載李建青《東莞風俗的一斑》說賣身節,「各鄉貧苦的人家,都攜著兒子來這里找尋僱主了,而各處的僱主,也就來這里找尋雇童了。如果大家講得允肯,那雇童就跟那僱主回家去做工,那些雇童的工作,總離不了耕田看牛這幾種,除了賺得飯吃之外,完全沒有工錢,只是到了年尾的時候,由僱主給他一套新衣服和一雙鞋,就算報酬了,所以叫做「賣身」。 賣身者頭戴一頂「魚鰓甲」的竹帽,肩搭一塊「蒙巾」(是一塊方巾,平時可擦汗水,扛東西時可以護肩,下河洗澡時可以遮住下身換衣服,購物時可以作包袱),等財主來買。一旦合約講成,僱主請雇農上茶館吃飯。雇農「賣」了身,得了定金,當年工作有著落、生活有著落,也就在墟上買些家庭必需品和東西回家慶祝。同樣地主、富農也紛紛來東坑,挑選合意的僱工。他們身上有錢,也願意在集市上吃吃喝喝,並購回一些農具、日常用品。這就是賣身節的來歷。

東坑「二月初二賣身節」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足以說明,東坑之所以形成「賣身節」這個奇特的節日,是因為東坑有著「農耕年代」的輝煌。

在東坑,有「盧家地,謝家田」的著稱。連接寒溪江畔,一條青鶴小河得天獨厚地成為當時貫通省城的運輸大動脈。廣州、東莞、石龍、惠州等貨船常到東坑。東坑麻石街賣糖墩成為農副產品。、生活用品的中轉碼頭。蠶桑種養、蔗糖加工、穀米加工、榨油加工,相繼興起。尤其夏收夏種之後,一河兩岸,鬥蟋蟀的蟋寮,連綿一片。其賭館、煙館、妓館昌盛。省港粵劇紅伶瀕臨東坑鬧市,載歌載舞,燈紅酒綠,人稱為「小澳門」。特定的運輸環境,特定的農耕需求,譜寫成了一曲「二月初二」的頌歌。

幾度滄桑,隨著時代的變遷,「賣身節」不但沒有被人們所淡忘,而飾演變得更富有時代氣息。遊人愛在大街上用玩具水槍射水作樂,故又名「射水節」。「二月初二」來趁歡樂的人們都希望在這一天,讓東坑之水灑一身吉祥,帶回去一身好運。

還有橋頭的荷花節:

東莞橋頭荷花節,橋頭人鍾愛蓮,明清時期面積達100多公頃的蓮湖盡顯「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之景色。每逢盛夏,蓮湖荷香陣陣,歡歌笑語,劃船賞荷者絡繹不絕,興趣盎然。每到盛夏,蓮湖邊遊人如織;每到冬春,湖水滿盈,碧波盪漾。蓮湖成了橋頭的名勝之地,人們到橋頭必到蓮湖,看到荷花就想起橋頭。蓮湖曾兩度發現並蒂蓮,引來賞荷熱,蓮湖成了橋頭的知名品牌。2004年6月23日第一屆橋頭荷花文化藝術開辦。

橋頭人鍾愛蓮,明清時期面積達100多公頃的蓮湖盡顯「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之景色。每逢盛夏,蓮湖荷香陣陣,歡歌笑語,劃船賞荷者絡繹不絕,興趣盎然。

蓮湖地處橋頭鎮中心,是東莞市著名旅遊區,廣東省最佳賞荷勝地之一。蓮湖原名蓮塘湖,屬天然湖泊,是橋頭地區五大湖之一(東太湖、蓮湖、面前湖、新湖、朗廈湖)。建國前,橋頭處於「三天無雨車頭響,三天有雨水盪洋」的惡劣環境中。鄉民為了自助自救,便從外地挖來種藕種植各湖,幾年時間蓮荷種植面積就發展到了上千畝。每當洪澇災旱之年,鄉民便以蓮藕、蓮子充飢。據說,那時鄉民對蓮湖視若救命稻草,誰都不能踐踏。每到盛夏,人們紛紛前來賞荷,不少青年男女或劃小艇,或扒秧盆,出沒於碧綠的荷葉之間,笑聲盪漾蓮湖,盡顯「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之詩意。

新中國成立後,橋頭同全國各地一樣,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圍湖造田,蓮湖被改成了水稻田。20世紀90年代初,橋頭鎮政府退耕還湖,在鎮中心區圍成了面積達300餘畝的蓮湖,重新種上蓮荷,恢復了荷葉田田、荷香陣陣的美景。從此,每到盛夏,蓮湖邊遊人如織;每到冬春,湖水滿盈,碧波盪漾。蓮湖成了橋頭的名勝之地,人們到橋頭必到蓮湖,看到荷花就想起橋頭。蓮湖曾兩度發現並蒂蓮,引來賞荷熱,蓮湖成了橋頭的知名品牌。

從2004年6月23日第一屆橋頭荷花文化藝術起,東莞橋頭荷花文化藝術節至今日已經舉辦了7屆。東莞橋頭荷花文化藝術節從每年的6月23日島6月28日止一共為期6天,舉辦地點為橋頭鎮的連湖風景區,文化廣場。

2000年投巨資建成了蓮湖公園,並請關山月為公園題名,省書畫家為藝術長廊獻墨,名人名作,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蓮湖風景區總面積50多萬平方米,有300畝蓮湖、古典門樓、松山觀光樓、觀蓮亭、健身園、美食街、文化廣場、情人路、游湖徑等景點組成。周邊配套建有體育中心、酒店服務、高尚住宅等中心區,形成現代建築與自然風光相互輝映,別具歐陸風情的城市亮點。2006年,橋頭鎮投入1000萬元,實施蓮湖景區首期改造工程,興建了賞荷長廊、親荷休閑區、觀景亭等觀賞景點,進一步提升了蓮湖景區的文化品位,增強了蓮湖景區的觀賞性。

蓮湖公園的建築風格,吸取蘇州與杭州等地園林的精髓進行修建,古色古香。主要由古典牌樓、600多級登山石梯、半山亭、山腰曲徑、書畫長廊和七層觀光塔樓等構成。「蓮湖公園」和「松山塔」之名,是著名書畫家關山月題寫。大門牌樓兩邊是栩栩如生的漢白玉浮雕「八駿圖」和「九龍壁」。書畫長廊沿山脊而建,花鳥畫、山水畫、風俗畫、古代人物畫等千姿百態,廊壁書法龍飛鳳舞,加上唐詩點綴,整個長廊彌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松山塔樓聳立在海拔60米高的松山之巔,呈八角形,樓高38.8米。塔底周圍的扶欄全是漢白玉浮雕花紋圖案,工藝精湛。登上塔樓,萬千景象盡收眼底。公園自開放後,遊客四季不絕如縷。

2006年6月22日,由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主辦,東莞市人民政府、東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東莞市旅遊局、東莞市橋頭鎮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第20屆全國荷花展(分會場)暨第3屆東莞橋頭荷花藝術節在蓮湖風景區隆重舉行。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和日本、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80多個單位的荷花精品匯聚橋頭蓮湖。展出全國各地近400個品種10000多盆荷花,並展出全國著名書畫家作品30幅,以及馬元浩荷花墨影畫作品展等,吸引了全國各地及海內外遊客50多萬人次。

在2010年6月23日第七屆橋頭荷花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上,橋頭旅遊形象歌曲《等你在橋頭》給市民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閉幕上,《等你在橋頭》通過歌伴舞再一次讓觀眾沉醉。
「相約在荷花飄香的時候,等你在浪漫迷人的橋頭,一起去荔園散步,一起去蓮湖泛舟,看多少有情人喜成佳偶。」動人的旋律,優美的歌詞,在著名歌星張朝夕的演唱下,將橋頭風光如畫、荷香四溢的美景融入歌曲中,觀眾似佛被帶到蓮湖邊欣賞荷花美景一樣,聽得如痴如醉。
觀眾的評語是這樣的:這首歌非常好聽,非常詩意,把我們橋頭美麗的景色都在這首歌曲中體現出來了,如詩如畫,很美。

IT產業製造基地——東莞的矽谷——松山湖科技產業園

從改革開放前製造鋤頭、犁耙、收割機等農具到改革開放初期生產玩具、服裝、塑料製品等初級產品,發展到現在生產電腦、手機、彩色顯示管……我們僅用20多年的時間做過了西方工業國上百年的發展歷程。IT,這兩個莞人無人不曉的字母彰顯了現代製造業名城的魅力……

1994年,東莞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提出了:「開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安施產業升級轉型,推動經濟增長」的戰略決策,注重引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項目,例如電子、電器類。目前東莞市的高科技生產水平比較高,世界上一些高精密的機械零部件都能在東莞生產。力圖加工電腦整機所需要的零部件,95%以上可以在東莞配齊。如今,東莞的工業內部結構已從過去的以服裝、紡織、塑料製品等為主轉向以電子、通信設備、電氣機械及電子元件等為主,電子及通訊產品生產已成為第一工業支柱。外貿出口產品結構由以往的紡織服裝等為主逐步轉向以電產品為主,2007年機電產品出口1436.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72.5%,工業結構得到了不斷的優化。

東莞市抓住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飛速發展的機遇,大力引導外資投向以電子信息產業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目前,東莞市已有外向型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企業約3300多家,產值約3600億元。東莞已成為國際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探索與實踐,很多鎮(區)形成了自己工業的發展特色,例如虎門發展紡織制衣工業,成為我國著名的「服裝名城」,年銷售額約100億元,虎門鎮從1996年起每年均舉辦國際性的服裝交易會。東莞市大力發展電腦資訊產業,使東莞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電腦資訊產品製造基地之一。石龍、清溪、黃江、石碣等鎮(區)已形成了相當規模的電腦生產基地。厚街鎮和大嶺山鎮的傢具製造、大朗鎮的毛紡業均享有盛名。

改革開放後,沉浸了數百年的東莞大地涌動著建設高潮並取得了矚目的成就,成為蓬勃發展的現代製造業名城,是鑲嵌在南粵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作為一名東莞市民,我為東莞而感到驕傲!

B:感悟

改革開放後的東莞已經跟上了時代的腳步,時代的潮流。

東莞有許多特產與獨特的文化習俗,通過深入的研究,我不僅了解到這些富有東莞傳統特色的日子,也由這些日子中讀出了感悟。

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好的繼承這些傳統的日子,讓這些日子持續的開展下去,不要遺忘與丟失,更不要像「端午節」一樣被其他國家「據」為己有,而要好好的保持,並且加大宣傳力度,讓子子孫孫銘記在心,通過吸引外來遊客的注意來提高知名度,促進東莞的經濟發展,打出東莞的知名文化品牌,把傳統節日與現代經濟商品貿易相結合,兼有娛樂性、商業性與文化性,把它們作為東莞的旅遊資源推廣到全國,乃至全世界。

對於新興發展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松山湖科技產業園,我認為應該加大生產力度,提高生產質量,支持創新、創造與發明,打出一片屬於「中國·東莞」的高新技術產業園,推出專屬的發明、創造與專利,以高新技術來推動東莞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市民們的平均收入,讓生活在東莞的人民都過上無憂無慮,豐衣足食,幸福安康的生活!

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發現並提名申報,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通過,目前,國際編號為3476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東莞星」。

「東莞星」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於1978年10月28日發現的。此星以中國廣東省珠江流域,被譽為「魚、米、果之鄉」的城市——東莞而命名。東莞市一個蓬勃發展的工業化城市,具有現代建築和美麗的自然風光,是鑲嵌在珠江三角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東莞星象徵著東莞,使東莞的名字伴隨著小行星遨遊於太空之中,永垂不朽,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Ⅲ 廣州具有紀念價值的禮物或者特產有哪些

  1. 西關雞仔餅。相傳此餅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廣州有名的特產。

  2. 老婆餅。老婆餅又名冬茸酥,由廣州蓮香樓獨創。

  3. 杏仁餅。始創於1918年,因其外形似杏仁得名。

  4. 豬油糕。豬油糕當初創名時取其軟滑、滋潤之意,實質不含點滴豬油。

  5. 從化荔枝幹。可作口果,也可與雞、鴨、鵝、豬等肉類煲湯,也可煲粥、浸酒等。

  6. 番石榴。原產美洲,引入廣州有200多年歷史。主要分布在海珠區、番禺和增城市等地。果多成葫蘆形,青色或淺黃色,清爽香甜,風味獨特。既可鮮食,也可製成石榴汁罐頭或軟包裝飲料。著名的有大塘番石榴。

  7. 廣州木雕。木雕廣州雕刻的一種,素以工藝精巧細膩而聞名。木雕分為建築裝飾和傢具雕刻兩類。建築雕刻多採用棒木製成,有廳堂花榻.門窗、屏風、神案等,如陳家祠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里的屏風、樑柱、門窗便處處體現著廣州木雕工藝的特色。傢具雕刻以紅木傢具和棒木箱最為有名。

  8. 廣州玉雕。工藝形成於唐代中後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其玉雕工藝品主要分為玉器首飾和玉雕擺件兩大類。玉器首飾以名貴的緬甸翡翠玉料製作,目前已經形成光身碎件、花草和玉鐲等三大類產品。玉雕擺件多採用緬甸蒲翠玉、新疆白玉、珊湖、孔雀石、水膽瑪瑞和蛐玉、信宜玉等名貴玉料雕琢而成。

  9. 廣州牙雕。該工藝始於晉代,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廣州牙雕製品主要有人物、飾品、山水盆景、花鳥蟲負和文房四寶等。其傳統的名品有:牙球、牙筋、花瓶等,而以牙球最為著名。

  10. 廣彩。廣彩是廣州彩瓷的簡稱,又叫廣州織金彩瓷,它是在各種白瓷器皿上彩繪而燒製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的東方特色的工藝品,大都採用我國的織錦圖案,以顏色鮮明絢麗而著稱,是我國軸上彩瓷的一個獨特的品種。

Ⅳ 廣東的特產是什麼

1、廣州特產—泮塘馬蹄糕、雞仔餅

慈姑糍是地方特色喜慶小吃,俗稱七仔糍或狗仔糍。有趣的是,慈姑糍的形狀是仿照小男孩的生殖器製作,象徵著添丁發財。

Ⅳ 東莞現在的經濟情況是怎樣的

樓上的回答有偏題了,
樓主問的是:(東莞現在的經濟情況是怎樣的)而不是東莞的概況。
正確的回答是:
全市經濟以平均每年22%的增長率蓬勃發展,是中國綜合經濟實力30強城市之一,外貿總量連續七年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三,居全國地級市之首,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東莞市形成了以製造業為主,以電子資訊產業為支柱的外源型經濟結構,是國際性重要的加工製造業基地。

電力基礎設施
進入新世紀,東莞市提出貫徹和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努力把東莞建成以國際製造業名城為特色的現代化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實施「一網兩區三張牌」的發展思路,即構築以水、氣、路、電、信息網為主的高標准基礎設施網,提高城市承載能力,為城市經濟提供新的發展平台;大力推進以東莞大道為縱向軸線的城市新區和規劃控制面積達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從整體上提高東莞的聚集力和競爭力;突出打造「城市牌、外資牌、民營牌」,加大科技興市工作力度,營造新的增長動力和發展優勢。爭取用5至10年的時間,把東莞建成IT產業發達、綜合實力雄厚、創新功能突出、城市環境優美的以國際製造業名城為特色的現代化中心城市,東莞的製造業將上一個新的台階。

【產業結構】
改革開放以來,東莞通過發展對外加工業,迅速實現了農村工業化和農村城市化,2002年一、二、三產業比重分別是4.8:55.2:40.0。東莞多年來致力提高開放引進水平,提高工業技術含量和產業素質,實現產業升級,從一般加工業逐步走向高科技和信息產業。

造紙廠生產車間
2002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已達102家,產值405億元,佔全市現價工業總產值的25.2%。2002年,全市工業總產值1574.07億元,在工業總產值中,製造業佔88.99%,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佔10.92%,採掘業點0.09%。

長網制紙
在整個製造業中,紡織、服裝、皮革、皮毛佔14.81%,電子及通信設備佔33.72%,各類機械高備佔9.06%,塑料製品佔4.29%,食品飲料佔3.88%,造紙及紙品佔4.54%,文教體育用品佔3.73%,其他製造業佔25.97%,基本形成了以輕工產品和電腦信息產品製造業為主的外源型工業體系。

唯美陶瓷
【產業體系】
東莞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性加工製造業基地,2002年全市工業企業有18094家,是1980年的14倍。其中「三來一補」工業8496家,中外合資工業1012家,中外合作工業485家,外商獨資工業1618家,擁有加工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產品的強大生產能力,形成了以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

工藝產品
製造業、服裝及其他纖維製品製造業、紡織業、造紙及紙製品業、食品飲料加工製造業、電力蒸汽熱水生產和供應業為支柱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加工產品種類達到數萬種,擁有同行業上下游產品之間、不同行業之間完善的產業體系。
東莞的製造業具有種類多、配套齊的特點,許多產品在世界上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多數的輕工產品,如服裝、鞋類、玩具等都可以在東莞企業群體的"工業生物鏈"中

顯示器生產線
找到其相配套的行業和產品。特別是東莞的電腦資訊產業,為全市經濟的支柱產業,全市擁有電腦資訊產品加工企業2800家,佔全市工業企業的15.4%。電腦整機零部件配套率達95%。2001年,機電產品出口值115.48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總值的60.8%。目前

偏轉線圈生產車間
東莞市電腦資訊產品在世界市場佔有份額超過10%的有10多種,其中電腦磁頭、電腦機箱及半成品佔40%,敷銅板、電腦驅動器佔30%,高級交流電容器、行輸出變壓器佔27%,電腦掃描儀、微型馬達佔20%,電腦鍵盤佔15%,電子元件佔12%。加工生產的電腦磁頭、主機板、顯示器、電源供應器、掃描儀、微型馬達等產品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成為全球主要電腦製造商的零部件采購基地之一。IBM、康柏、惠普、貝爾等電腦公司都把東莞作為重要零部件采購基地。

東莞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電腦及周邊產品生產基地,「東莞製造」已成為中國IT製造的代名詞,在全球市場也舉足輕重。IBM大中華區副總經理李祖藩對此的評價是:「如果東莞通往深圳皇崗的公路被切斷,全球70%的計算機商將受影響。」 一年一度的東莞國際電腦資迅產品博覽會,成為繼美國拉斯維加斯、德國漢諾威、中國台北之後的全球第四大電腦資迅產品博覽會,吸引了全世界眾多商家參展。

東莞大道

【投資者的樂園】
東莞市抓住了世界工業結構調整的機會,迅速利用本身的比較優勢,融入了國際合作和分工的生產鏈條中。東莞較低的勞動力和土地價格、強大的工業配套能力、優越的投資環境投資者、便捷的交通網路、快速有效的行政管理吸引著全世界投資者的眼光來到這里投資建廠,開創事業,這里成為了創業的樂園、投資的聖地。
在我市投資的企業來自香港、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瑞士、荷蘭、芬蘭、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在投產的外商投資企業中,全球100強企業有12家,500強企業有30家,跨國公司有124家,境外上市公司有近800家。
其中包括美國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蘭的菲利浦、德國的赫司特、法國的湯姆遜、韓國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鐵、索尼、住友金屬、英國太古集、芬蘭的諾基亞以及香港的偉易達等。到2002年度累計,實際利用外資(不含對外借款)154.2億美元。環境優勢和強大的跨國集團強強聯合,帶動了東莞市製造業的跨越性發展,也推動了我市中小型企業更靈活、有效投入國際合作和分工中去,從而實現多邊多贏的合理格局,在外源型製造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本地民營製造企業也蓬勃興起。

【地方特色產業】
除電腦信息產品製造業發達外,我市的一些特色工業也在國內外佔有重要的市場地位。

虎門富民服裝商場
1、南派服裝之城
東莞在成功地承接香港及東南亞產業的第一次大轉移中,一些外商在東莞辦起了與制衣業相關的來料加工廠,80年代中後期,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虎門鎮政府因勢利導重點發展服裝業,有計劃地引導扶持服裝產業,服裝產業市場日趨成熟,東莞市虎門鎮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女裝名鎮」的稱號。

制衣廠
東莞現擁有亞洲最大的紡織印染廠,擁有制衣廠1000多家,採取「前店後廠」的營銷模式,生產、銷售一條龍;形成配套工廠近百家,服裝從業人員達40多萬;年產服裝過億,年銷售額達100多億,出口創匯9.9億美元。虎門以靠近香港這一時裝名都,對國際服裝發展態勢反應快捷,成為國際「流行色」向內地擴散的「轉換站」和「輻射源」。虎門每年一度的時裝節,和大連的時裝節齊名,成為「北有大連、南有虎門」的中國服裝的南派代表。

厚街傢具城
2、東方傢具之都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港台經濟的轉型,大批港台傢具廠商到東莞投資建廠。港台企業的遷入,不僅帶來大量資金的投入,還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設備和管理,帶來了新潮的產品設計,靈通的信息渠道、全新的現代傢具觀和市場營銷觀,以及許多港台及國際知名的傢具名牌。港台傢具企業的遷入,帶動了東莞傢具行業的迅猛發展。
厚街在短短二十年間已發展成為一個有400多家上規模傢具企業的重鎮,頗具規模的傢具專業市場8個,總面積30萬平方米,新開辟的長達5公里的「傢具大道」,成為珠江三角洲國際傢具及機械、材料、配件的大型集散基地,形成了集品牌傢具製造、傢具材料供應、名傢具展「三位一體」的產業鏈。厚街的傢具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其中30%以上產品出口到歐洲、美國、中東、南非及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年銷售產值達11.8億元。
大嶺山鎮外資企業傢具出口總值達到12億美元,約佔全國外資企業傢具出口總值的五分之一,是全國最大的外資傢具製作基地。
3、中國毛織名鎮
東莞大朗鎮已發展成為廣東省最大的毛織生產基地和毛織原料集散地,建成有廣東最大的毛織產品和原料集散地——廣東毛織市場。目前,大朗鎮擁有毛織企業近2000家,年產毛衣超過2億件,年產值達60多億元,產品40%銷往歐、美、俄羅斯、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羊毛衫名鎮」的稱號。

Ⅵ 廣州3000元左右的特產禮物,多謝

廣州特產 西關雞仔餅 相傳此餅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廣州有名的特產。 主要成分:精麵粉、花生、豬肉等。參考價格:10元/250克。小貼士:廣百、廣州王府井有售。 老婆餅 老婆餅又名冬茸酥,由廣州蓮香樓獨創。主要成分:麵粉、芝麻、椰茸、冬瓜茸。參考價格:1元/個。小貼士:蓮香樓有售。杏仁餅 杏仁餅 始創於1918年,因其外形似杏仁得名。 主要成分:綠豆粉、鮮雞蛋、杏仁。參考價格:4~7.5元/200克。小貼士:廣州王府井、廣百有售。 豬油糕 豬油糕當初創名時取其軟滑、滋潤之意,實質不含點滴豬油。主要成分:葡萄糖、澱粉、花生。參考價格:4.8~7.8元/200克小貼士:廣州王府井、廣百有售。 沙河香米餅 此餅在清初已享譽南粵。主要成分:香米粉、鮮雞蛋、花生仁等。 參考價格:7.5元/200克。 小貼士:廣州王府井、廣百有售。 從化荔枝幹 可作口果,也可與雞、鴨、鵝、豬等肉類煲湯,也可煲粥、浸酒等。參考價格:每包從15元至38元不等。 銷售點:廣百四樓超市。 沙灣姜埋奶 該食品馳名省港澳,獲得國家專利發明證書。 主要成分:水牛奶、鮮姜。參考價格:16.90元。銷售點:廣百四樓超市。沙灣薑汁撞奶及雙皮奶主要成分:牛奶、鮮姜、白砂糖。參考價格:14.10元。 銷售點:廣百四樓超市。 下面是水果類· 番石榴 原產美洲,引入廣州有200多年歷史。主要分布在海珠區、番禺和增城市等地。品種有下?種、早熟日、宮粉紅、金紅、出世紅、七月熟等。果多成葫蘆形,青色或淺黃色,清爽香甜,風味獨特。既可鮮食,也可製成石榴汁罐頭或軟包裝飲料。著名的有大塘番石榴。 ·楊桃 楊桃,又名"陽桃"、"羊桃",學名"五斂子",又因橫切面如五角星,故國外又稱之為"星梨"。是素負盛名的嶺南佳果之一。楊桃果實形狀特殊,顏色呈翠綠鵝黃色,皮薄如膜,肉脆滑汁,甜酸可口。除含糖10%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 。其主要品種有"崛督(平頂)甜楊桃""尖督(尖頂)甜楊桃"、"酸楊桃"三種。而最負盛名的當數芳村區花地所產的楊桃。 楊桃是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漿果一年四季交替互生,但品質以7月開花,秋分果熟的為最佳,產量也最高。中秋前後為楊桃的旺產期。 ·芒果 芒果是漆樹科芒果屬,享有"熱帶果王"的美稱。芒果樹是常綠喬木,樹高10-20米,主根粗大,樹冠圓頭形。果實呈球狀或腎臟形,淡綠或淡黃色。其果肉汁多味甜,可鮮食或製成果脯、榨制芒果汁。廣州芒果品種主要有紫花芒『桂香芒、串芒、綠皮芒、土芒等。其中,白雲區石井鎮夏茅村出產的"夏茅香芒",是馳名中外的優質芒果品種。"夏茅香芒"除果肉柔軟香甜外,剝去皮後,肉質乾爽,易於貯存和攜帶。據說,夏茅香芒於清康熙年間從外地引進種植,後來因質量上乘而被定為貢品。現在,真正的名牌香芒樹只有數株,每年收果只有一千數百斤,極為珍貴。 ·白欖 增城還出產白欖,可以製成各種涼果小食,如我們平日愛食的甘草欖,化皮欖,桂花欖和衛生欖等,就是用鹽漬,用糖腌,或加上香料與食用色素等,經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 ·烏欖 烏欖和白欖合稱橄欖,是增城市的特產。 烏欖是"增城四寶"之一(另三寶是掛綠荔枝、絲苗米、涼粉草),它全身是寶:欖肉制欖角、榨油;欖仁可作菜餚,又是點心的上好配料;欖核是著名工藝品欖雕的原料,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烏欖共有30多個品種,其中以西山、羊角、黃肉、鵝膏、三方、油欖仔最為著名。 ·萬頃沙的香蕉 香蕉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栽培中數量僅次於柑橘、荔枝、菠蘿。 我國栽種香蕉有2000多年歷史,廣東除東莞、中山、新會、順德之外,還有番禹和廣州市郊。 香蕉是芭蕉科多年生常綠大型草本果樹,每株抽蕾結果一次,每株香蕉生十餘梳,每梳果實10一15隻。其果肉軟甜可口,獨具香氣,有潤腸通便、降低血壓、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番禹萬頃沙的香蕉產在沙質泥土上,其果具有濃郁的香味。廣州名水果中,同屬蕉類還有大蕉,萬頃沙除盛產香蕉外,也盛產大蕉,其「紅嘴綠鸚哥大蕉」是大蕉名貴品種之一。其蕉果色澤金黃,蕉邊有一條綠線,熟透時蕉柄仍保持青綠色,果實頂端呈紫紅色,故得此名。 ·潭州白蔗 番禺市盛產甘蔗,有「糖都」之稱,而潭州鎮所產的白蔗更是馳名中外。潭州白蔗色澤青白,皮薄肉脆,汁多清甜,纖維少,可作水果食用,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嶺南盆景 嶺南盆景是以樹木、山石等為素材,經藝術處理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再現嶺南大自然神態的藝術品。嶺南盆景是我國盆景藝術的五大流派之一,它風格獨特,多姿多彩,順乎自然,以富於自然美而見長,生活情趣十分濃厚。 嶺南盆景的製作多選用亞熱帶和熱帶常綠細葉樹種,品種有月桶(九里香)、雀梅(酸味)、福建茶、山桔、榆樹、梳子花(水橫枝)、滿天星等,廣州人稱這些為"樹仔頭"。 嶺南盆景的構圖形式有多樣:單干大樹型,雙乾式,懸崖式,水影式,一頭多乾式,附石式,合植式等。除了樹樁盆景之外,還有製作石山盆景的。石山盆景中的石材主要是英石、方解石、珊湖石、砂積石等,尤以取自英德市的英石為多。英石是廣東的特產,其石具有皺、瘦、透的特點。 嶺南盆景在廣州地區有著廣泛基礎,在居民家中廳堂或陽台上,在公園長廊或道路兩旁,在清平市場的盆景集市裡,到處都可見到嶺南盆景的藝術。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流花湖畔的廣州西苑,被稱為"盆景之家",這里芸草了代表嶺南派盆景風格的許多精品,供遊人觀賞與購買。此外,廣州不少旅遊景點都有盆景展覽並出售,如蘭圃、陳家祠、廣州文化公園、光孝寺、華南植物園等。廣州著名園林酒家如甫園、北園和泮溪酒家,擺放著各式盆景,姿態萬千,使酒家更顯得古樸雅緻。 ·廣州木雕 木雕廣州雕刻的一種,素以工藝精巧細膩而聞名。木雕分為建築裝飾和傢具雕刻兩類。建築雕刻多採用棒木製成,有廳堂花榻.門窗、屏風、神案等,如陳家祠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里的屏風、樑柱、門窗便處處體現著廣州木雕工藝的特色。傢具雕刻以紅木傢具和棒木箱最為有名。以紅木傢具為例,它繼承了我國傳統的雕刻工藝和木質結構工藝,具有造型古樸典雅、雕刻精細、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結構堅固、經久耐用等特點,是東方式廳堂的高檔實用藝術品。 紅木分為酸技和花梨木兩大類。紅木傢具的製作是用入棒方法,不用釘子。雕工主要有浮雕(凸花)、通雕(通花)和刻線沉雕(凹花)三種q紅木傢具也有花瓶、瓶座、宮燈籌工藝產品,習慣稱為"紅木小件"。紅木工藝九龍床是近年來創新產品的代表作之一,其雕刻設計別出心裁,靠背上雕刻的九條游龍大宵呼之欲出之勢,真可謂是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絕。 ·廣州玉雕 工藝形成於唐代中後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其玉雕工藝品主要分為玉器首飾和玉雕擺件兩大類。玉器首飾以名貴的緬甸翡翠玉料製作,目前已經形成光身碎件、花草和玉鐲等三大類產品。玉雕擺件多採用緬甸蒲翠玉、新疆白玉、珊湖、孔雀石、水膽瑪瑞和蛐玉、信宜玉等名貴玉料雕琢而成。玉雕擺件主要有人物、花卉、鳥獸、瓶罐,還有獨具風格的玉球、花航、寶塔、素爐等高級工藝品。尤其是玉球,其構思獨特,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勻,層層自由轉動,並雕上山水、花卉、人物、魚蟲、花鳥等精細的襯花,形象極其逼真生動。目前,玉雕球已雕至20層,形成一組球雕系統。廣州南方玉雕工藝廠是一間專門生產各類玉雕製品的廠家。 ·廣州牙雕 該工藝始於晉代,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廣州牙雕製品主要有人物、飾品、山水盆景、花鳥蟲負和文房四寶等。其傳統的名品有:牙球、牙筋、花瓶等,而以牙球最為著名。從雕刻手法上分,廣州牙雕主要分為圓雕和通雕兩大類:圓雕用以製作實心、立體工藝品,如人物、動物.山石風景等;通雕用以製作花肪、花瓶、花塔、蟹籠、牙球等通透玲瓏的品種。大新路廣州象牙工藝廠是馳名中外的象牙雕刻廠家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廣彩 廣彩是廣州彩瓷的簡稱,又叫廣州織金彩瓷,它是在各種白瓷器皿上彩繪而燒製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的東方特色的工藝品,大都採用我國的織錦圖案,以顏色鮮明絢麗而著稱,是我國軸上彩瓷的一個獨特的品種。 廣州彩瓷始於明代的廣州三彩,到清代發展為五彩,並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袖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廣彩以色彩絢麗、構圖嚴謹、繪工精細而著稱。在潔白的瓷器上手工藝人織上金線,如萬縷金絲織在寶石上,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生產廣彩用的自瓷胎主要來自江西、湖南、廣東各大瓷區。廣彩有大紅、水青、大綠、鶴春、艷黑、雙黃等20多種顏色,採用織、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種彩繪技巧,在自瓷胎上繪制出優美的花紋圖案,然後放進電窯中在800℃左右的高溫中燒制完成。 廣彩的彩繪工藝工序有七道:描線、填色、織金、填綠、鬥彩、包金口、燒花。廣彩的圖案設計有人物、花鳥蟲魚、山水風景等。廣彩的產品主要分陳列藝術瓷、日用欣賞瓷、工藝瓷三大類。廣彩中的工藝瓷共有500多個品種2000多個花式。 ·絨綉 絨綉以綉畫為主,現有其代表作、大型綉畫《孔雀紫荊》懸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廣東廳。 金銀線綉是將金、銀絲盤繞出圖案後以絨線固定,有的還將主要圖案如龍、鳳等用棉條墊高,使之突出,金碧耀眼,且動物逼真生動,其中釘金龍風褂裙;是長盛不衰的出口產品。珠綉產品常見的有掛畫、手袋、服裝、王藝鞋、腰帶等,頗具實用與藝術價值。機綉是以衣車代替手工的綉法,產品多為枕套、床罩、檯布等日用品,其中機綉的"女蟒裙"曾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中的「優秀新產品獎」。 ·廣綉 廣綉又叫粵綉,是廣州及鄰近的南海、番禹、順德等地民間刺綉工藝品的統稱,它與蘇綉、湘綉、蜀綉合稱中國四大名綉,《百鳥朝鳳》和雙面綉《金魚》是其代表作。 廣綉已有2000多年的生產歷史,相傳始創於古代的黎族,與黎族的織錦同出一源。廣綉以構圖飽滿、色彩富麗、形象傳神的風格和紋理清晰、針法善變的特色聞名於世。 廣綉的品種有服裝、日用品、裝飾品、欣賞畫、戲服等幾種。通常說來,廣綉可分為絨綉、金銀線綉(即盤金綉,俗稱釘金)、珠綉、機綉四大類。 現在,廣州綉品工藝廠、中華戲服工藝廠、廣州機綉廠等是廣綉的主要專業生產廠家。而廣綉發展到了今天,品種目趨增多,例如有刺綉、織錦、抽紗、機綉、綉衣、通錦綉、珠綉、手工編織等品類。尤其是珠綉中的珠綉鞋和珠綉晚禮服在國際市場上頗具競爭力,產品遠銷歐、美、澳、亞洲等50多個國家與地區。 ·石硤龍眼 龍眼,正名叫做桂圓,是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春天開花夏日結果。其果球形,殼淡黃色或褐色,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是嶺南佳果之一。連殼的龍眼還可加工焙曬成龍眼乾 (即桂圓肉),是一種具有鎮靜、滋補功能的葯材。 龍眼原產中國,已有2000多年種植歷史,現廣州白雲區、海珠區,增城、番禹和花都市都廣種龍眼,其品種有烏圓、石峽、水眼、米仔眼、圓眼等,其中尤以海珠區新沼鎮小洲村出品的石硤龍眼最為出名。 石峽龍眼果實大,產量高,清甜之中帶有蜜糖的味道。傳說,「石硤」最早是"石夾"的意思,最早的龍眼樹是從大石縫中長出來的,由於樹根被大石夾住,只好往深土層里鑽,樹根吸收了地下的"精氣",結出來的龍眼果特別好吃。 ·木瓜 又名番木瓜,又名萬壽果,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素有"嶺峭南果枉王"的稱號。 木瓜原產墨西哥,17世紀時傳入我國,現廣東各地均有栽培,而以廣州市郊最為集中。 木瓜是番木瓜科常綠軟木性喬木,與香蕉、菠蘿同稱為"熱帶三大草本果樹"。廣州所產較好的品種有嶺南種、穗中紅、泰國紅肉等,品質以嶺南種為最佳。其果形長圓豐滿,肉厚籽少,有桂花香味。木瓜果實碩大,其果重一二公斤,大的可達六七公斤。其果鮮食,口味美好,營養豐富;還可燉食,冰糖燉木瓜可清心潤肺,醫治喉炎等疾患;未成熟的木瓜可糖漬,作蔬菜煲湯食用,或掩製成"咸酸木瓜"等。 ·糖心菠蘿 「糖心菠蘿」屬沙撈越種。沙撈越種又名「夏威夷」,果實重兩三公斤,果眼大而淺,一般削皮後即可食用。其果形端正,果肉柔滑多汁,甜酸適中,是鮮食和制罐頭的優良品種。「糖心菠蘿」中,尤以廣州黃埔區黃登村出產的「黃登菠蘿」為最佳,它以個大肉厚汁多,甜似蜜,芳香異常而聞名遠近。 ·增城掛綠 「增城掛綠」外殼紅中帶綠,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荔枝都環繞有一圈綠線,果肉潔白晶瑩,清甜爽口,掛齒留香,風味獨特。現存活在增城荔城鎮掛綠園的那株掛綠是掛綠荔枝品種的老祖宗,有四百多年樹齡,高五米多,已由它成功培育了好幾代的掛綠子孫樹種,共一百多株,在增城幾個鄉種植。 ·菠蘿 原名鳳梨,原產巴西,16世紀時傳入中國,有那多個品種嶺南四大名果之一。 菠蘿是鳳梨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每株只在中心結一個果實。其果實呈圓筒形,由許多子房和花軸聚合而長成,是一種復合果。菠蘿果皮有眾多的花器(俗稱果眼或菠蘿雞),堅硬棘手,食用前必須削皮後挖去。 菠蘿一年有三次結果期,品質以6至8月成熟為最佳。鮮食以果色新鮮,果形端正,果身堅實,熟度八成的為好。菠蘿常見品種有神灣種、巴厘種和沙撈越種三種,而以近年廣州果農精心培育的「糖心菠蘿」為最佳。 ·柑橙 柑、橘、檸檬、橙與抽子是水果中的一大類。柑橙是廣州名果之一,在廣州廣為栽培。早在五世紀南朝時期,廣州已有很多的橘柚園。今天美國的花旗蜜橘,就是廣州甜橙當年由歐洲間接引種去的。 柑橙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春末、夏、秋開白色花,果扁圓,紅或橙黃色,味甜酸。盛產我國,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廣州地區柑橙類主要的優良品種有:暗柳橙、蕉柑、檢柑、大紅柑、四會柑、蜜柑、年楠、新會甜橙等。廣州人稱:高身橙,光身橘,扁身柑,形象地說明了橙、橘、柑的外形。其中,白雲區羅崗鎮生產的羅崗暗柳甜橙最負盛名。 ·荔枝 有"果王"之稱的荔枝,盛產於廣州從化、增城二市和市內幾個城郊結合區。其果形別致,顏紅悅目,果肉狀如凝脂,清甜濃郁。優良品種有糯米糍、妃子笑、掛綠等,而以淮枝數量最多,大約占總產量的七八成。荔枝是亞熱帶珍貴水果,嶺南四大名果之一。它原產我國南部,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目前我國荔從化荔枝枝品種有100多個,僅廣州就有60多種。 爸爸媽媽可以買一些 沙河香米餅 味道香甜 也好消化 叔叔嬸嬸可以送點荔枝幹了什麼的 兄弟們其實最隨意了 你自己去品嘗品嘗什麼好吃可以買一些回來 女性朋友嘛 老婆餅吧 有可能發展為 -.- 咳咳 都是男人不解釋 望採納 藍屏

Ⅶ 廣州的特產有哪些

廣州的特產有:

1、廣式餅類(成珠小風餅、老婆餅、核桃酥回、嫁女餅答、蝴蝶酥、鮑魚酥......)

閱讀全文

與東莞南粵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色防水褲配什麼顏色上衣 瀏覽:250
珠海電視維修服務中心 瀏覽:557
濟寧附近的家電維修店的電話 瀏覽:556
長春移動空調維修電話 瀏覽:762
k金舊了怎麼翻新 瀏覽:175
小班安全課家用電器反思 瀏覽:528
彩鋼房屋頂如何安裝防水 瀏覽:767
電熱水器維修視頻大全集 瀏覽:3
南康傢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7
威能壁掛式電路板維修需要多少錢 瀏覽:798
哪些美的小家電比較好 瀏覽:200
威海cbd家居 瀏覽:485
蘇泊爾維修點概況 瀏覽:251
家用電器及分類 瀏覽:93
四室兩廳買傢具家電需要多少錢 瀏覽:228
車庫如何防水防霉 瀏覽:54
家電三包期內的維修問題 瀏覽:727
傢具製造研發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992
羅西尼手錶防水30米多少錢 瀏覽:68
家裡什麼家電用16安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