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且濂家居

且濂家居

發布時間:2021-10-23 16:02:09

『壹』 請幫忙翻譯文章 給與再加分

皇上在前殿決定事情,有時會大怒,皇後侍侯皇帝回到寢宮,就隨意輕微地進諫.雖然皇帝的性格嚴厲,但是因為緩刑被殺戮的人也不多.參軍郭景祥駐守和州,有人說他想殺了父親,皇帝想殺了他.皇後說:"郭景祥只有一個兒子,別人說的恐怕不真實,殺了他會絕後的."皇帝派人查證,果真是被冤枉的.李文忠駐守嚴州,楊憲誣陷他說不遵守法制,皇帝想把他召回宮.皇後說:"嚴州,是敵人經常侵犯的地方,不適合輕易地更換大將.況且李文忠平常很賢明,楊憲的話不可以相信."皇上於是停止了這種想法.李文忠後來建功而死.學士宋濂因為受孫慎的牽連,被逮捕,判死刑.皇後勸諫說:"平民百姓家給子弟請老師,都能夠以禮對待從始至終,更何況是天子您呢?"況且宋濂居住在家,一定不知道實情啊."皇帝不聽.碰上皇後侍奉皇帝吃飯,不準備酒和肉.皇上問原因.皇後說:"我在為宋先生做福事."皇帝內心有所觸動,放下筷子就離開了.第二天就赦免了宋濂,安置在茂州.吳興的富民沈秀,贊助修建都城的三分之一,又請客犒賞軍隊.皇帝生氣說:"匹夫犒賞天子的軍隊,是亂民啊,應該殺了他."皇後全諫說:"我聽說有法制的人,殺不守法的人,不殺不祥的.人民富有可與敵國較量,老百姓自己會不滿意.不祥的人,上天將回懲罰他,皇上何必要殺了他呢?"於是釋放了沈秀,流放到雲南戍邊.皇帝曾經命令疲勞年老的囚犯修築城.皇後說:"用罰役頂罪,是國家的大恩.但是疲勞的囚犯再服役,恐怕不免與死亡."皇帝於是都赦免了他們的罪.皇帝曾經遷怒貴宮人,皇後也假裝發怒,讓執付宮正司判罪.皇帝說:"為什麼要這樣呢?"皇後說:"皇帝不因為自己的喜怒判定刑賞.當陛下發怒時,恐怕有失公正,交給宮正去辦,可以斟酌平衡.即便皇上判罪也有部門下令啊."

這么長^^^^^^

『貳』 文言文 馬皇後傳 翻譯

譯文

太祖孝慈高皇後馬氏,是宿州人,仁愛慈善且聰慧明辨,喜歡史書,勤心於內治,空閑時就講求學習古訓。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前殿處理事情,有時非常生氣,馬皇後等到皇帝回到後宮,常常依據事理委婉地勸解。皇帝的性格雖然嚴苛,但因馬皇後勸阻而能夠被減免刑罰的人也有很多。參軍郭景樣守衛和州,有人告發說郭景祥的兒子拿著槊想殺郭景祥,皇帝想要殺了郭景祥的兒子。

馬皇後說:「郭景樣只有一個兒子,別人告發的事也許不是實際情況,殺了他恐怕就會斷絕郭景祥的後代。」皇帝了解情況後,發現郭景樣的兒子果然是冤枉的。李文忠守衛嚴州。楊憲誣告他不遵守法律,皇帝想召他回來。馬皇後說:「嚴州,是面臨敵境的地方,隨便更換將領不合適。況且李文忠向來賢明,楊憲的話可以相信嗎7」皇帝於是停止了(這件事),李文忠後來最終為國建功。

學士宋濂因為孫慎的事情而獲罪,被抓來定為死罪,馬皇後勸解說:「普通百姓家為孩子請老師,尚且自始至終奉行尊師之禮,何況是我們天子之家呢?況且宋濂住在家裡,一定不知道實情。」皇帝不聽,正好趕上皇後侍奉皇帝吃飯,馬皇後不為皇帝進獻灑肉。皇帝問原因。皇後回答說:「我在為宋先生作福事。」皇帝內心盛到凄然,於是放下筷子站起身來。第二天皇帝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把他安置到茂州。皇帝曾經命重刑犯築造城牆。馬皇後說;「罰勞役來贖罪是國家對重罪囚犯最大的恩惠,只是疲憊的囚犯再加重勞役,恐怕仍免不了死亡。」皇帝於是全都赦免了他們。

皇帝曾經非常生氣地責備宮人。馬皇後也假裝生氣,讓人拘捕宮人送到宮正司定罪。皇帝說:「為什麼?」馬皇後說;「帝王不因喜怒而隨意地進行賞罰。當您生氣的時候,恐怕處理有所偏重。交付到宮正司,就能判定得比較公平了。也就是說黠陛下您定人罪也應該交付到有關的部門罷了。」一天,(馬皇後)問皇帝說:「如今天下的百姓生活安定嗎?」皇帝說:「這不是你應該過問的事。」馬皇後說;「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親,我忝為天下人的母親,孩子們安定與否,我怎麼可以不過問!」每當遇到災年,馬皇後就率領宮人吃粗榮淡飯,幫助百姓祈禱。皇帝有時把賑災救濟的事情告訴皇後,皇後就說:「賑災救濟不如事先有積蓄准備好。」

朝廷官員上奏完事情,在宮廷中聚餐,馬皇後就命令宦官拿食物來自己先嘗一嘗。味道不好.就告訴皇帝說:「作為人主奉養自己應該差一些,奉養賢能應該豐厚。」皇帝為此整傷了光祿官。皇帝想尋找皇後的族人分封官爵,皇後拒絕說:「分封爵祿偏愛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度。」皇後堅決拒絕,(皇上)才停止了這件事。然而有時談到父母早亡,皇後常常痛哭流涕。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後卧病在床。群臣請求祈禱祭祀,訪求良醫,馬皇後對皇帝說:「死生,是命運的安排,祈禱祭祀有什麼用處呢!況且醫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葯不能見效,不要因為我的緣故而降罪各位醫生啊!」病情加重時,皇帝問她想說什麼。

馬皇後說:「希望陛下能夠尋訪賢能的人,聽取別人的意見,自始至終,認真對待,子孫都能夠賢能,大臣百姓都能夠有所依靠罷了。」當月丙戌日去世,享年五十一歲。皇帶非常傷心,於是從此不再冊立皇後。

原文

太祖孝慈高皇後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鑒,好書史,勤於內治,暇則講求古訓。帝前殿決事,或震怒,後伺帝還宮,輒隨事微諫。雖帝性嚴,然為緩刑戮者數矣。參軍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殺父,帝將誅之。後日:「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實,殺之恐絕其後。」

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嚴州,楊完誣其不法,帝欲召還。後曰:「嚴,敵境也,輕易將不宜。且文忠素賢,憲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後卒有功。學士宋濂坐孫慎罪,逮至,論死,後諫曰:「民家為子弟延師,尚以禮全終始,況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聽。

會後侍帝食,不御酒肉。帝問故。對曰:「妾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嘗令重囚築城。後曰:「贖罪罰役,國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嘗怒責宮人,後亦佯怒,令執付宮正司議罪。

帝曰:「何為?」後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賞。當陛下怒時,恐有畸重。付宮正.則酌其平矣。即陛下論人罪亦詔有司耳。」一日,問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爾所宜問也。」後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問!」遇歲旱,輒率宮人蔬食,助祈禱。帝或告以振恤。後曰:「振恤不如蓄積之先備也。」奏事官朝散,會食廷中,後命中官取飲食親嘗之。味弗甘,遂啟帝曰:「人主自奉欲薄,養賢宜厚。」帝為飭光祿官。

帝欲訪後族人官之,後謝曰:「爵祿私外家,非法。」力辭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輒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寢疾。群臣請禱祀求良醫後謂帝曰死生命也禱祀何益且醫何能活人使服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諸醫乎疾亟,帝問所欲言:曰:「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慟哭,遂不復立後。

出處:《明史·後妃列傳》

(2)且濂家居擴展閱讀

《明史·後妃列傳》賞析

主要記述了明朝開國皇後馬秀英勤於內治、精心輔政的幾件事情。馬皇後講求古訓,她喜歡用古代聖賢烈女的故事教育六宮嬪妃。馬皇後知道朱元璋性格剛毅,容易加重刑戮,於是就常常根據事情原委委婉勸阻。

他勸朱元璋免誅郭景祥之子,不替換李文忠,赦免學士宋濂死罪,停止重囚築城勞役,不要因喜怒濫加刑罰,定人罪應該交付官府等。馬皇後關心民生疾苦,常常為民祈禱;勸朱元璋要薄以待己,厚以待人;反對爵祿偏重外戚之家;認為死生有命,臨死還遺言朱元璋要求賢納諫,讓人民安居樂業。「家之賢妻,猶國之良相」。

馬氏作為一個平凡女子,有膽有識,用自己的言行來規勸、影響皇帝朱元璋,做出了極不平凡的業績,為明初的社會太平、政治安定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叄』 譯文!!!!!!!!!!!!!完整翻譯``拜託了!!

皇上在前殿決定事情,有時會大怒,皇後侍侯皇帝回到寢宮,就隨意輕微地進諫.雖然皇帝的性格嚴厲,但是因為緩刑被殺戮的人也不多.參軍郭景祥駐守和州,有人說他想殺了父親,皇帝想殺了他.皇後說:"郭景祥只有一個兒子,別人說的恐怕不真實,殺了他會絕後的."皇帝派人查證,果真是被冤枉的.李文忠駐守嚴州,楊憲誣陷他說不遵守法制,皇帝想把他召回宮.皇後說:"嚴州,是敵人經常侵犯的地方,不適合輕易地更換大將.況且李文忠平常很賢明,楊憲的話不可以相信."皇上於是停止了這種想法.李文忠後來建功而死.學士宋濂因為受孫慎的牽連,被逮捕,判死刑.皇後勸諫說:"平民百姓家給子弟請老師,都能夠以禮對待從始至終,更何況是天子您呢?"況且宋濂居住在家,一定不知道實情啊."皇帝不聽.碰上皇後侍奉皇帝吃飯,不準備酒和肉.皇上問原因.皇後說:"我在為宋先生做福事."皇帝內心有所觸動,放下筷子就離開了.第二天就赦免了宋濂,安置在茂州.吳興的富民沈秀,贊助修建都城的三分之一,又請客犒賞軍隊.皇帝生氣說:"匹夫犒賞天子的軍隊,是亂民啊,應該殺了他."皇後全諫說:"我聽說有法制的人,殺不守法的人,不殺不祥的.人民富有可與敵國較量,老百姓自己會不滿意.不祥的人,上天將回懲罰他,皇上何必要殺了他呢?"於是釋放了沈秀,流放到雲南戍邊.皇帝曾經命令疲勞年老的囚犯修築城.皇後說:"用罰役頂罪,是國家的大恩.但是疲勞的囚犯再服役,恐怕不免與死亡."皇帝於是都赦免了他們的罪.皇帝曾經遷怒貴宮人,皇後也假裝發怒,讓執付宮正司判罪.皇帝說:"為什麼要這樣呢?"皇後說:"皇帝不因為自己的喜怒判定刑賞.當陛下發怒時,恐怕有失公正,交給宮正去辦,可以斟酌平衡.即便皇上判罪也有部門下令啊."

『肆』 朱元璋火燒功臣樓

公元1368年1月4日,當朱元璋健步邁向南京南郊的祭台,穿上皇帝的新裝,宣布改國號為明的時候,在他腳下山呼萬歲的王公大臣們萬萬也不會想到,在不久的將來某一天,自己及自己的親戚、朋友,會莫名其妙地被抓起來,然後血濺家門,突然從人間消失。

歷史是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的。早在漢朝就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說法和活生生的先例。然而明朝的功臣們或許會認為,朱元璋乃和尚及叫化子出身,和尚者,慈悲為懷也;叫化子者,社會之底層也!或許他們根本就沒有去想過這條古訓,只知道自己「當年萬里覓封侯」,而今功成名就,只想安度晚年,享受江山,蔭庇子孫罷了。然而不管忠臣也好,逆臣也好,馬屁臣也好,只要他們中不是在開國之前戰死或病死,或者是在朱元璋還未開殺戒之前病死,幾乎無一漏網地得到被宰殺的命運和結局。

先說首任宰相李善長,他是朱元璋最早認識的得力謀臣,人說他是漢之蕭何。想當初朱元璋在二十六歲時,不過是農民起義軍郭子興手下一名「鎮撫」,雖然朱是郭的養女婿,然在軍中並無名勢,也未想過自己要干一番大事。後來,朱元璋「道遇定遠人李善長,與語大悅,遂與俱攻滁州,下之」(見《明史·本紀第一》)。從此李便成為朱的首輔謀臣,主持糧餉,協調人事,功勛赫赫。朱也就是在此之後才漸漸做大,成為稱霸一方的起義軍領袖。是他,這位比朱元璋大十四歲的李善長,在朱想稱王而又假惺惺不稱王時,「率群臣勸進,不允。固請,乃即吳王位。」又是他,在朱元璋想當皇帝而又不敢提時,「帥百官勸進,表三上,乃許,甲子,告於上帝。」……可以這樣說,沒有李善長,便沒有朱氏王朝,說他是漢之蕭何,決不為過。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功臣,朱元璋是如何善待的呢?

1391年,朱元璋已稱帝23年了,李善長也七十七歲了,本來十年前他已經「離休」在家,只因相位一職空缺,他被重新起用,且他的兒子還娶了臨安公主,與朱元璋是親家了。倒霉的是:「時帝大殺京民之怨言者,李善長請免其親戚數人,上大怒,遂賜死(據清人呂安世《二十四史演義》)。」一個簡單的借口,朱元璋就可以把李善長連同他的妻女弟侄一大家共七十餘口,除附馬一家外,一個不留地通殺。可憐這位皇親國戚、有丹書鐵券可免二死的老功臣,終究不得好死,真是天大的冤枉啊!

第二任宰相胡惟庸之死,則演變成全國性的大冤獄。《明史》說他是個逆臣,曾蓄意謀反,但從朱元璋頒布的《昭示奸黨錄》里看,胡謀反的證據並不充足,有的也經不起推敲,都是家奴及小人告發。就算胡真有謀反的思想和行動,現在看來都是朱元璋長期驕縱和一時逼迫所至。

據《明史·胡惟庸傳》所記:「自揚憲誅,帝以惟庸為才,寵任之,惟庸亦自勵。」後來「惟庸子馳馬於市,墜死車下,惟庸殺車免者(駕車人),帝怒,命償其死。惟庸請與金帛給其家,不許,惟庸懼,乃與謀起事。」在封建社會,一個宰相要殺一個家奴,本是平常之事,況且那個家奴本有失職之罪,可是朱元璋小題大做,硬要逼人上樑山。於是朱又借這起謀反案,「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餘人」,並「連蔓引,迄數年未靖。」多少王公大臣就是因與胡案有牽連,而被滿門抄斬的。

如果說大權在握的朝廷重臣,或許會有謀反的可能,但象劉基、宋濂這些手無兵權與重權的書生類謀臣,朱元璋也是不放過的。當初,朱元璋遣使徵得青田劉基、浦江宋濂、龍泉章溢、麗水葉琛時,樂不可支地說:「我為天下屈四先生。」以後「咨以時事,甚見尊禮」 。可見當時朱元璋未得天下時,是多麼的愛惜人才啊!可是一旦取得天下後,朱元璋便覺得他們礙眼了。

劉基是有張良之功,又有范蠡之心,懂得「風角」的讀書人。或許他早就看清了朱元璋的本性,開國不久他就告老回家了。聰明的劉基以為這樣可以善終,事實上完全錯了。由於平時工作中劉基與胡惟庸結下嫌隙,胡惟庸為了報復,胡編說劉基家鄉青田有王氣。胡惟庸並不是星相學家,為什麼胡說他家有王氣,朱元璋就信了呢?與其說朱是聽信讒言,不如說是找了一個恰當的借口。於是朱元璋龍顏一怒,不作任何調查,就奪去劉基的俸祿。誰家有「王氣」,這在封建社會可是不得了的大事,是要殺頭的啊!劉基深知這一點,於是就不敢在老家呆了。為表心跡,他乾脆搬到京城來住,可惜神機妙算的劉伯溫這一著又算錯了——他來京城,其實是來送死的啊。果然,有一次他生了病,吃了不知是朱元璋還是胡惟庸送來的酒,不久就烏乎哀哉了。

宋濂亦是功不可沒的大臣,朱元璋的講話稿,聖旨布告,討匪檄文,幾乎全是他一手搞定,而且他還是太子的老師。宋濂在當時可是世界級的人物,四方人物,各國使者、學者都稱他為「太史公」。他萬萬想不到自己本無官欲,離休後只想安心教書寫作,卻會因孫兒宋慎與胡惟庸有往來而受株連,亦被抄了全家。當官卒用囚車把他押解至京師,朱元璋准備殺他時,全賴馬皇後在朱元璋面前勸諫,宋濂才沒有被「斬立決」。馬皇後說:「民家為子弟延師(請老師),尚以禮全終始,況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馬皇後是朱元璋的結發妻子,聽了她的話,朱元璋才將宋濂貶至四川的茂州。可憐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了,怎經得起如此折磨?不到半路,便死掉了。

正當朱元璋在京城內大開殺戒的時候,長期在外征戰,為朱家天下擴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軍藍玉感到懼怕了。他說:「本朝文官,哪個有始終?」眼看公卿大臣一個一個被殺,在知道即將禍及自身的時候,藍玉終於下了謀反決心,這恰恰給朱元璋找到了籍口,在藍玉還未實施謀反時,便被錦衣衛擒獲,又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朱元璋不但對所謂的奸臣、逆臣要下毒手,只要是功臣,即使是無任何借口,也不會放過,如大將傅友德、大將軍馮勝、大都督朱文正等,都是無故被賜死的。就這樣一門連一門,朱元璋又殺了一萬五千多人。至此,參與打天下的大臣,已基本滅絕了。

人說,始皇暴虐,可是他並未殺過一個功臣,扶蘇、蒙恬乃二世所殺,李斯乃趙高所殺也;人說,劉邦只能同患難,不能同甘苦,然止殺黥布、陳郗兩反臣,韓信乃呂氏所殺;人說,李世民無情,為爭帝位不惜弒殺兄弟,但他能善待功臣,即使是追隨兄弟的反臣,他也一一放過。只有朱元璋殺起功臣來毫不手軟,他比商紂王還商紂王,比秦始皇,還秦始皇,古今三百多個皇帝中,朱元璋是最暴戾的一個!

嗚呼,功臣生在明朝是多麼的可悲啊!

『伍』 明史 後妃傳翻譯

樓上大致回答得不錯,不過有一點小瑕疵
"學士宋濂坐⑽孫慎罪"其中"孫慎"不是姓孫名慎的意思,而是指宋濂的長孫宋慎。

「學士宋濂坐⑽孫慎罪,逮至,論死,後諫曰:『民家為子弟延⑾師,尚以禮全終始,況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聽。會⑿後侍帝食,不御酒肉。帝問故。對曰:『妾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⒀茂州。」

這里小妹對這段話作一簡單的註解:
宋濂就是大家熟悉的《送東陽馬生序》的作者。此君在明立元亡前閑居讀書,後因文章出色,被朱元璋招去當了文學顧問、寫作班子組長等;此外還兼任太子朱標的老師(朱標就是後來那個倒霉的建文帝的早死的老子),所以才有馬皇後的這段話。六十八歲告老還鄉後,僅僅三年,他的長孫宋慎因坐胡惟庸案(不知道胡惟庸的同學該去補歷史啦),把居家的祖父也給扯上了;宋濂差點就因此丟了老命,結果馬皇後、朱標求情,總算從寬流放茂州去了(不過最後還是不得善終,一把年紀掛在異鄉,唉,同情下......)

大致情況就是如此。小妹鄙陋,如有敘述欠妥之處,敬請諸位兄台指正

『陸』 為什麼馬皇後送給劉伯溫一梨兩棗之後,劉伯溫就告老還鄉了

馬皇後是歷史上著名的賢後,在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及統治天下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朱元璋也常常將馬皇後比作唐朝時期的長孫皇後。朱元璋脾氣暴躁,而馬皇後則從容優雅,在很多時候能夠很快平息朱元璋的怒氣,這不失為大明臣子之福。

劉伯溫告老還鄉並不是馬皇後提醒的,而是他自己決定的,大明建國之後,劉伯溫的政治理想其實很難在朝堂上得到實現,所以時間一長,他不免心生倦意,就有了遠離朝堂的准備。朱元璋曾想讓劉伯溫做宰相,但是被劉伯溫拒絕了,他對朱元璋說:

“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

等到了1371年,61歲的劉伯溫被准許告老還鄉,但是這並沒有讓他真正遠離京城的政治。後來還是被胡惟庸抓住了錯處,朱元璋動了怒,雖然沒有問罪於劉伯溫,但卻把劉伯溫的俸祿都撤了,而進京後的劉伯溫也被扣留在京城。

1375年的春節,劉伯溫生病,朱元璋終於決定派使者將劉伯溫送回老家,但是朱元璋回到老家後,很快就去世了,至於死因,則和胡惟庸脫不了干係。當初劉伯溫在京城生病的時候,胡惟庸曾帶醫生去看望劉伯溫,還給劉伯溫開了葯方,抓了葯。

結果劉伯溫吃了那葯之後,感覺“有物積腹中如拳石”,也就是說劉伯溫之所以那麼快就死了,和胡惟庸有很大的關系。可憐劉伯溫,為大明鞠躬盡瘁,雖然沒有被朱元璋除掉,但也算是冤死的。

『柒』 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大腳皇後,她是誰的皇後

她是朱元璋的皇後。
明太祖孝慈高皇後馬氏(1332年一1382年),本名不詳,是歸德府宿州人,滁陽王郭子興的養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興的主持下,馬氏嫁給了時為紅巾軍將領的朱元璋。
馬氏婚後與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創建帝業的歲月里,馬氏和他患難與共。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於應天府(今南京),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冊封馬氏為皇後。朱元璋對馬皇後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對她的建議也往往能認真聽取和採納。朱元璋幾次要尋訪她的親族封官加賞,都被馬皇後勸止。對於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將,馬皇後總是婉言規勸,使朱元璋有所節制。
馬氏保持節儉朴實的生活作風,冊後以後,仍親自帶領公主、嬪妃刺綉和紡織。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則,平時粗茶淡飯,縫補舊衣。嬪妃皆敬服,都將她比擬為東漢時的明德皇後。
1382年(洪武十五年)農歷八月,馬皇後病逝,年51歲。同年農歷九月葬於孝陵,謚號孝慈皇後。1403年(永樂元年)上尊謚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後。1538年([1] 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謚號: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聖至德高皇後。

『捌』 幫忙翻譯文言文

翻譯是很簡單的,但是這么長,難免犯難,如果你是做的20.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後伺帝還宮,輒隨事微諫 一鳴輒躍去,行且速
B.文忠後卒有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C.學士宋濂坐孫慎罪 未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D.且文忠素賢,憲言詎可信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21.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 )
A.雖帝性嚴,然為緩刑戮者數矣。
皇上雖然性急,然而仍因皇後勸諫而減免了好多起案犯的死罪。
B.帝廉之,果枉。
皇上憐惜其絕後,此後不久得知果然冤枉了他。
C.民富敵國,民自不祥。
百姓富得可以和國家對抗,這從來就不是老百姓的好兆頭。
D.贖罪罰役,國家至恩。
通過服勞役來減輕罪過,這是國家對犯有重罪的囚犯最大的恩德。
22.以下句子編為四組,不能表現皇後慮事深遠的一項是 ( )
① 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實,殺之恐絕其後 ②嚴,敵境也,輕易將不宜 ③且濂家居,必不知情 ④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⑤疲囚加役,恐不免死亡 ⑥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賞
A.①④ B.①⑤ C.③⑤ D.③⑥
2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開頭一句說明皇後很懂得委婉而諷的進諫方法,所以她的正確意見多被採納.
B. 宋濂能免死獲生,全賴皇後尊師重道的一席話打動了皇上.
C.沈秀請犒軍而帝怒,是因為平民百姓無資格犒勞皇上的軍隊,表現了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
D.文末「後佯怒」之後的勸說是提醒皇上處理要公正,不要以自己心情的好壞來濫加刑賞,壞了法度。
這些題的話,答案應該是:B D C B

『玖』 請介紹一下朱元璋的皇後及妃子們

馬皇後

閱讀全文

與且濂家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間傢具佔地多怎麼收拾 瀏覽:283
防水塗料塗完怎麼能撕掉 瀏覽:679
維修和保養包括些什麼 瀏覽:531
北京雅迪電動車維修點 瀏覽:627
蘋果藍牙壞掉一邊保修么 瀏覽:35
傢具店cad 瀏覽:829
咸陽綠駒維修電話 瀏覽:764
防水桌墊弄上油怎麼洗 瀏覽:393
怎麼在閑魚找到賣家電話號碼 瀏覽:999
現在大家電都有什麼可買 瀏覽:441
齊河三聯家電現在是什麼店了 瀏覽:98
唐山奧迪維修電話 瀏覽:316
老闆煙灶售後保修 瀏覽:675
京東維修供應商處理要多久 瀏覽:217
古典傢具名字 瀏覽:372
家用電器中大功率 瀏覽:680
怎麼洗衣服翻新 瀏覽:152
依瑪壁掛爐售後維修中心 瀏覽:214
承德天品家居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55
做家電銷售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