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木傢具有幾種腳造型
1、鼓腿膨牙
鼓腿膨牙:是明清傢具中束腰以下腿子和牙子都向外凸出的一種做法。指傢具的腿部從束腰處膨出,然後向後內收,順勢作成弧形,足部多作內翻馬蹄行。其優點是在沒有雕刻的情況下,能以木材自身形狀的變化來加強材料的質地、材料肌理的表現力。
鼓腿膨牙是明清傢具中常見的弧形腿,基本特點是:膨出、內斂、外翻。因為它的牙子也隨著拱肩向外膨起所以稱「膨牙」,與膨出的腿部合稱「膨牙鼓腿」。
2、三彎腿
三彎腿又稱外翻馬蹄腿,整個腳型成S形彎曲,由腿部從束腰處向外膨出,然後再向內收,收到下端,又向外兜轉,形成三道彎,以形取名為「三彎腿」。
三彎腿是我國傳統傢具造型的典型式樣之一,展現了明清傢具經典的造型美,成為明清傢具的一大亮點,在明清傢具美學體繫上占據重要的藝術價值。明清三彎腿傢具既具備了加固、支撐、實用的功能,又起到了點綴美化的作用,尤其三彎腿線腳的走勢,能夠產生極富動感的韻律,散發富於流動感的美妙韻律,悠揚飄盪,令人回味不已,更體現了我國歷史上的傢具裝飾美學的審美追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馬蹄腿
馬蹄腿或稱「翻馬蹄」;若馬蹄腿向內兜轉,就稱為內翻馬蹄腿,像一匹駿馬的前蹄;足頭向外的則稱「外翻馬蹄」。馬蹄腿是一條從腿部延伸到腳頭變化微妙的線,自然流暢,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勢。它是反映明清古典傢具風格特點的典型式樣之一。
馬蹄腿符合力學性能要求,又顯得矯健有力的削度,這既符合力學性能要求,又顯得矯健有力,因為善跑良駒的矯腿通常也都是腿跟粗壯而下梢細削。而富有活力和朝氣的內翻馬蹄,大體為方形斷面的直腿延至下部處,兩個外側面開始內收並逐漸變彎直至腿端,這樣腿端部就構成了一隻向內翻轉的馬蹄。馬蹄翻起,蘊含活力,腿尖點地,使它更富有朝氣。
4、展腿
展腿又稱「接腿」,腿的上端離拱肩30餘厘米處飾以外翻馬蹄。馬蹄以下旋成圓柱,造成另接圓腿的效果,增加外圓變化的動感。
展腿桌是中國古典傢具中的一個常見品種,是個成功的創造,很多展腿桌的上下兩部分是可拆卸的,需要用高桌的時候就撐起來,需要用矮桌的時候就拆下四條腿,用上面的炕桌就可以了,在狩獵,旅行中很實用。
㈡ 辦公傢具的腳有哪幾種
一、尼龍腳
辦公椅尼龍腳
很多客戶潛意識里認為尼龍腳不結實,其實小辦公椅價格專在300元左右的廠家屬都質保三年,你大可放心的去座三年,不會有廠家自己製造售後去處理。如果你買的小辦公椅價格在100元左右,用半年以上,除去坐感不說,還沒壞,那你就賺到了
二、電鍍腳
辦公椅電鍍腳
電鍍腳搭配辦公椅顯得精緻美觀,也是大多數客戶的選擇,一般辦公椅廠家用在職員椅居多。
三、鋁合金腳
辦公椅鋁合金腳
鋁合金腳高端大氣上檔次,防腐防銹防刮花。一般辦公椅廠家會把它用在600元以上椅子中。
辦公椅鋁合金腳
鋁合金腳一邊都會用在功能椅上面。
㈢ 為什麼歐式傢具的腳都採用動物爪形,請詳細說明
1
.埃及、希臘、羅馬傢具
首次記載製造傢具的是埃及人。古埃及人較矮(人均約
1.52m
),並有蹲坐的習慣,因
此座椅較低。
(
1
)古埃及(公元前
3100
~前
311
年)傢具特徵:由直線組成,直線占優勢;動物腿
腳(雙腿靜止時的自然姿勢,放在圓柱形支座上)椅和床(延長的椅子),矮的方形或長方
形靠背和寬低的座面,
側面成內凹或曲線形;
採用幾何或螺旋形植物圖案裝飾,
用貴重的塗
層和各種材料鑲嵌;
用色鮮明、
富有象徵性;
凳和椅是傢具的主要組成部分,有為數眾多的
櫃於用作儲藏衣被、亞麻織物。
埃及傢具對英國攝政時期和維多利亞時期及法國帝國時期影響顯著。
(
2
)古希臘(公元前
650
~前
30
年)人
生活
節儉,傢具簡單樸素,比例優美,裝飾簡
朴,但已有豐富的織物裝飾,其中著名的「克利奈」椅(
Klisn1os
),是最早的形式,有曲
面靠背,前後腿呈「八」字形彎曲,凳子是普通的,長方形三腿桌是典型的,床長而直,通
常較高,且需要腳凳。
在古希臘書中已提到在木材上打蠟,關於木材的乾燥和表面裝飾等情況,和埃及有同樣
高的質量。
19
世紀未,希臘文藝復興運動十分活躍,一些古典的裝飾圖案,可在英國的維
多利亞時代的例子中看到。
(
3
)我們對古羅馬(公元前
753
~公元
365
年)的傢具知識來自壁畫、雕刻和拉丁文中
偶然有關傢具的記載、而羅馬家庭的傢具片段,保存在龐貝城和赫庫蘭尼姆的遺址中。
古羅馬傢具設計是希臘式樣的變體,傢具厚重,裝飾復雜、精細,採用鑲嵌與雕刻,旋
車盤腿腳、
動物足、
獅身人面及帶有翅膀的鷹頭獅身的怪獸,
桌於作為陳列或用餐,腿腳有
小的支撐,
椅背為凹面板;在傢具中結合了建築特徵,採用了建築處理手法,三腿桌和基座
很普遍,使用珍貴的織物和墊層。
2
.中世紀(
1
~
15
世紀)高直和文藝復興時期(
800
~
1150
年)的傢具在中世紀,西歐
處於動亂時期,
羅馬帝國崩潰後,
古代社會的傢具也隨之消失。
中世紀富人住在裝飾貧乏的
城堡中,傢具不足,在騷亂時期少有倖存者。拜占庭時期(
323
~
1453
年),除富有者精心
製作的嵌金和象牙的椅子外,傢具類型也不多。
(
1
)高直時期(
l150
~
1500
年)傢具特徵:採用哥特式建築形式和厚牆的細部設計,
採用建築的裝飾主題,如拱、花窗格、四葉式(建築)、布卷褶皺、雕刻品和鏤雕,櫃子和
座位部件為鑲板結構,櫃子既作儲藏又用作座位。
(
2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
1400
~
1650
年),為了適應社會交往和接待增多的需要,
傢具靠牆布置,並沿牆布置了半身雕像、繪畫、裝飾品等,強調水平線,使牆面形成構圖的
中心。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傢具的特徵是:普遍採用直線式,以古典浮雕圖案為特徵,許多
傢具放在矮台座上,椅子上加裝墊子,傢具部件多樣化,除用少量橡木、衫木,絲柏木外,
核桃木是唯一所用的,節約使用木材,大型圖案的絲織品用作椅座等的裝飾。
(
3
)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
1400
~
1600
年)的傢具許多是原始的,特徵是:厚重的比
例和矩形形式,結構簡單,缺乏運用建築細部的裝飾,有鐵支撐和支架,釘頭處顯露,傢具
體形大,富有男性的陽剛氣,色彩鮮明(經常掩飾低級工藝),用壓印圖案或簡單的皮革裝
飾(座椅),採用核桃木比松木更多,圖案包括短的鑿紋、幾何形圖案,腿腳是「八」字形
式傾斜的,採用鐵和銀的玫瑰花飾、星狀裝飾以及貝殼作為裝飾。
(
4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
1485
~
1643
年)的傢具的特徵:厚重。輪廓鮮明的浮雕,由
擦亮的橡木或核桃木製成,在後期出現烏木飾面板,椅子有象御座的靠背,
直扶手,以及有
旋成球狀、
螺旋形或欄桿柱形的腿,
帶有小圓麵包形或荷蘭式漩渦飾的腳,
使用上色木的鑲
嵌細工、玳瑁殼、鍍金金屬、珍珠母、象牙,傢具的部分部件用西班牙產的科爾多瓦皮革、
天鵝絨、針綉花邊、錦緞及流蘇等裝飾物裝飾,裝飾圖案有橄欖樹枝葉、月桂樹葉、打成漩
渦葉箔、阿拉伯式圖案、玫瑰花飾、漩渦花飾、圓雕飾,貝殼,怪物。鷹頭獅身帶翅膀的怪
物、棱形物、奇形怪狀的人物圖案,女人像柱,傢具連接處被隱蔽起來。
3
.巴洛克時期(
1643
~
1700
年)
(
1
)法國巴洛克風格亦稱法國路易十四風格,其傢具特徵為:雄偉、帶有誇張的、厚重
的古典形式,
雅緻優美重於舒適,
雖然用了墊子,
採用直線和一些圓弧形曲線相結合和矩形、
對稱結構的特徵,採用橡木、核桃木及某些歐鍛和梨木,嵌用斑木、鵝掌鍬木等,傢具下部
有斜撐,
結構牢固,
直到後期才取消橫檔;
既有雕刻和鑲嵌細工,
又有鍍金或部分鍍金或銀、
鑲嵌、塗漆、繪畫,在這個時期的發展過程中,原為直腿變為曲線腿,桌面為大理石和嵌石
細工,
高靠背椅,
靠牆布置的帶有精心雕刻的下部斜撐的蝸形腿狹台;
裝飾圖案包括嵌有寶
石的旭日形飾針,圍繞頭部有射線,在卵形內雙重「
L
」形,森林之神的假面,「
C
」「
S
」
形曲線,海豚、人面獅身、獅頭和爪,公羊頭或龜、橄欖葉、菱形花、水果、蝴蝶、矮棕櫚
和睡蓮葉不規則分散布置及人類寓言、古代武器等。
(
2
)英國安尼皇後式(
1702
~
1714
年):傢具輕巧優美,做工優良,無強勁線條,並
考慮人體尺度,形狀適合人體。椅背、腿、座面邊緣均為曲線,裝有舒適的軟墊,用法國、
義大利有著美麗木紋的胡桃木作飾面,常用木材有榆、山毛櫸、紫杉、果木等。
㈣ 傢具都有哪些種類的腳釘比如:尼龍腳釘,毛氈腳釘,調節腳釘。
我們這有毛氈傢具專用腳釘。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傢具的磨損和對地板的磨損。
㈤ 明式傢具傢具 線腳是什麼
你見過鏡框嗎?鏡框的表面有凹凸不平的「造型」的,這個「造型」就叫做「線腳」。以前是用專門的刨子刨出來的,現在用雕刻機就可以做出來了。
㈥ 古典傢具中常見的幾種線腳樣式
線腳是傢具最基本的修飾手段,古典傢具中即使是最樸素的傢具也會用得到線腳。線是裝飾的基本原素,有著引導視覺方向的作用。明式傢具雖然雕刻比較少,但線腳樣式卻有無數。因為這些線條的存在,才使得明式傢具看起來更為流暢,而不顯單調。 線腳基本上是純粹的裝飾手段,並不具有實用性。有一種線腳,也會同時具有一點實用功能。例如桌面上會有一圈擋水線,而線腳之外桌面四周略高於桌面,用來防止桌面上的水溢出。 線腳一詞是建築用語,和傢具上的線造型有著一致的意思。線腳是通過線的高低而形成的陽線和陰線,以及面的高低而形成的凸面和凹面來顯示的。面有圓方,線有寬窄、疏密,因此就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線腳。木工中會用到一些術語來描述這些線腳。例如,冰盤沿是指傢具的邊框上的線腳部分(上下對稱和不對稱都可稱為冰盤沿)。邊框的長邊稱為「邊抹」,短邊稱為「抹頭」,凸面稱為「混面」等。 常見的一些線腳有「燈草線」、「兩柱香」、「皮條線」、「倭角線」、「甜瓜棱」等,還有許多無法稱呼的線腳。 清代傢具中的線腳樣式也非常多,但是清代傢具將人的注意引到繁雜的雕刻上去,而忽視了線腳的存在。相比之下,明式傢具上的線腳運用顯得十分成功,更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和研究。 線腳是古典傢具裝飾的一種,主要用在傢具的「邊抹」(大邊和抹頭)上和腿足上,所有線腳可分為上下不對稱和上下對稱兩種,上下不對稱的線腳不論形狀如何,匠師們都叫它們做「冰盤沿」,言其像一種盤具的邊緣。線腳在加強古典傢具形體造型表現力的同時,又是最特殊的裝飾語言,精緻的線腳與厚重的傢具形體形成對比,鮮明的突出了線形美的裝飾性。
㈦ 為什麼所有傢具都有四個腳
暈,因為四個腳站的穩,也有三個腳的,比如衛生間里放小盆和其他雜物的三腳架;還有建築死角處放的三角花盆架類的。也有五個八個腳的,呵呵,你問的問題很有意思。
㈧ 家居用的那種沙發腳一般是什麼材質的
一般中高檔的用鋅合金和不銹鋼的比較多,聯合之星有很多款式都很適合家居使用,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㈨ 詳細介紹明清傢具常見的幾種腿型49
明清兩代,傢具藝術高度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風格,被冠以「明式傢具」和「清式傢具」兩個藝術概念。本文擬就明清傢具的不同種類,介紹明清兩代不同的時代風格。
明清時期,傢具的種類繁多。如果將其按使用功能分類後,再進行造型分類就清楚得多了。論其功能可分為卧具、坐具、起居用具、屏蔽用具、存貯用具、懸掛及承托用具。或直接分為床塌、椅凳、桌、案、幾、屏聯、箱櫃、台架等類。
桌案
桌子有兩種形式,一種有束腰,一種無束腰。
清·黃花梨無束腰羅鍋棖直腿香幾
有束腰桌子:是在桌面下裝一道縮進面沿的線條,尤如給傢具繫上一條腰帶,故名「束腰」。束腰下的牙板仍與面沿垂直。束腰有兩種作法,一種低束腰,一種高束腰。低束腰的牙板下一般還要安羅鍋棖和矮佬,或者霸王棖。如果不用羅鍋棖和霸王棖,則必須在足下裝托泥。起額外加固作用。高束腰傢具面下裝矮佬分為數格,四角即是外露的因腿上載,與矮佬融為一體。矮佬兩側分別起槽,牙板的上側裝托腮,中間鑲安絛環板。絛環板的板心浮雕各種圖案或鏤空花紋。高束腰的作用不但美化了傢具,更重要的是拉大了牙板與面沿的距離,有效地固定了四腿。因而牙板下不必再有過多的輔助部件。有束腰傢具不管低束腰還是高束腰,在桌子的四足都削出內翻或外翻馬蹄,有的還在腿的中間部份雕出雲紋翅。這已成為有束腰傢具的一個特徵。
黃花梨有束腰展腿式半桌
無束腰桌子:即四腿直接支撐桌面,四腿之間有牙板或橫帳連接,用以固定四足和支撐桌面。無束腰桌子不論圓腿也好,方腿也好,足端一般不作任何裝飾。只有個別的為減少四足磨損而在足端裝上銅套的。其主要目的在於保護四足。同時也起到相應的裝飾效果。
案的造型有別於桌子。突出表現為案腿足不在四角,而在案的兩側向里收進一些的位置上。兩側的腿間大都鑲有雕刻各種圖案的板心或各式圈口。案足有兩種作法,一種是案足不直接接地,而是落在托泥上。它又不像桌子托泥那樣用四框攢成,而是兩腿共用一個長條形的木方子。每張案子須用兩個托泥。另一種是不用托泥的,腿足直接接地,在兩腿下端橫棖以下分別向外撇出。這兩種案上部的作法基本相同,案腿上端橫向開出夾頭榫,前後兩面各用一個通長的牙板把兩側案腿貫通在一起,使腿和牙板共同支承案面。兩側的腿還有意向外詫出,以增加隱定性。
還有一種與案稍有不同的傢具,其兩側腿足下不帶托泥,也無圈口和雕花板心,而是在腿間稍上一些的位置上平裝兩條橫棖。有的在左右兩腿間的長牙板下再加一條長棖。這類傢具,如果面上兩端裝有翹頭,那麼無論大小,一般都稱為案。如果不帶翹頭,那就另當別論了。這類傢具,人們一般把較大的稱為案,較小的稱為桌子。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傢具研究》書中,把腿足在板面四角的稱為「桌形結體」,把四足不在四角而在縮進一些位置的稱為「案形結體」。根據這個論斷衡量,這種傢具具備案的特點較多,尤其是腿足的位置和夾頭榫結構,因此,嚴格說來,還應叫案。桌形結體一般不包括案,而案形結體不僅包括案,也包括這種類型的桌子。人們把大者稱案,自不必說,把小者稱桌,即案形結體的桌子。說明這類小案桌與同等大小的桌子在使用功能上沒有什麼區別。也說明案和桌自產生,發展到現在,始終保持著極其密切的聯系。
明代桌案的種類有如下幾種:
明末 黃花梨卷草紋展腿方桌
1、方桌:凡四邊長度相等的桌子都稱為方桌,常見的有八仙桌,因每邊可並坐二人,合坐八人,故稱八仙桌。有帶束腰和不帶束腰兩種形式。方桌中還有一種一腿三牙式的,造型獨特,其桌腿足的側腳收分明顯,足端亦不作任何裝飾。桌面邊框用材較寬,使腿子得以向里收縮。面下桌牙除隨邊兩條外,另在桌角下沿裝一小板牙,與其它兩條長牙形成135度角。這三個方向的桌牙都同時裝在一條桌腿上,共同支撐著桌面。故稱一腿三牙。這種方桌不僅結構堅實,造型也很美觀。
方桌中還有專用的棋牌桌,多為兩層面,個別還有三層者。套面之下,正中做一方形槽斗,四周裝抽屜,裡面存放各種棋具,紙牌等。方槽上有活動蓋,兩面各畫圍棋,象棋兩種棋盤。棋桌相對的兩邊靠左側桌邊,各作出一個直徑10厘米,深10厘米的圓洞,是放圍棋子用的。上有小蓋。不弈棋時可以蓋好上層套面,或打牌,或作別的游戲。平時也可用作書桌,名為棋桌,是指它是專為弈棋而製作的,具備弈棋的器具與功能。實際上它是一種集棋牌等活動於一身的多用途傢具。
明末清初 黃花梨獨板大翹頭案
2、長桌、條桌與條案:長桌也叫長方桌,它的長度一般不超過寬度的兩倍。長度超過寬度兩倍以上的一般都稱為條桌。分為有束腰和無束腰兩種。條案都無束腰,分平頭和翹頭兩種,平頭案有寬有窄,長度不超過寬度兩倍的,人們常把它稱為「油桌」,一般形體不大,實際上是一種案形結體的桌子。較大的平頭案有超過兩米的,一般用於寫字或作畫,稱為畫案。條案,則專指長度超過寬度兩倍以上的案子。個別平頭案的長度也有超過寬度兩倍以上者,也屬於條案范疇。
翹頭案的長度一般都超過寬度兩倍以上,有的超過四五倍以上,所以翹頭案都稱條案。明代翹頭案多用鐵力木和花梨木製成。兩端的翹頭常與案面抹頭一木聯作。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傢具藏品中,這方面的實例很多。
㈩ 中國古典傢具「腳」的結構都是什麼最好上圖
中國古典家抄具採用亮腳式結構,十分重視腿腳裝飾。腳部裝飾主要體現在腳的多種形制上,直腳、撇腳、馬蹄腳、迴文腳、獸爪腳、如意腳、卷珠腳、卷葉腳、踏珠腳、關刀腳等腳式,形制優美,為中國古典傢具增色不少。
1、直腳。中部直落地,無馬蹄。
2、撇腳。腳下端向外撇出,多見於幾類傢具中。扁方腿的腳端常採用撇腳式樣。
3、馬蹄腳。是一條從腿部延伸到腳部的流暢曲線,光挺有力。腳頭向內翻者,叫內翻馬蹄腳,腳頭向外翻的,叫外翻馬蹄腳。
4、迴文腳。腳部雕刻出迴文圖案。
5、獸爪腳。腳部雕成獸爪形。
6、如意腳。腳部雕出如意形。
7、卷珠腳。又叫象鼻腳,腳部外翻卷珠,多見於三彎腿腳部裝飾。
8、卷葉腳。腳部雕刻向上翻卷的葉狀裝飾,多見於三彎腿腳部裝飾。
9、踏珠腳。腳下踏有小圓珠。
10、關刀腳。直腿,勾腳,腳頭為鉤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