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銅鏡傢具

銅鏡傢具

發布時間:2021-02-14 06:10:02

『壹』 中國古代的銅鏡如何使用

通過對中國古代鏡架與鏡台空間位置三次轉變的探討,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在專不同歷史時屬期隨著人們生活習俗的改變,作為室內梳妝用具的鏡架與鏡台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由於鏡架與鏡台所在空間位置的逐漸變化,其形制、體量、高度也在慢慢地發生改變。
戰國時期的鏡架為獨腳架,東漢至兩晉時期出現三足架,唐代創造出新的交床型鏡架形制、五代至兩宋座椅型鏡台,再由兩宋座椅型鏡台,演化為明清時期的寶座型、屏風型落地式傢具,由交床型鏡架變為折疊型鏡架,都與社會生活的歷史演變息息相關。
在研究鏡架與鏡台時,只有將其放在中國古代傢具史、社會生活史的視野之下來考察,用一種動態的思維方法,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兩者發展、變化的特點與動因。

『貳』 古代也有梳妝台嗎,古代人管梳妝台叫什麼呢

古代用的梳妝台叫妝奩。

妝奩是古人盛放梳妝用品的器具,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內產生並容流行開來,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歷史十分悠久。

中國傳統造物追求「器以載道」的意境,妝奩的發展代表了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審美情趣與價值取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銅鏡傢具擴展閱讀:

妝奩的歷史發展:

在戰國時期,秦漢時期,漆器的妝奩大多是為名門貴族所享用的。在唐宋時期改革到宋代平民社會,人們在追求精緻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器具的實用性,曾經繁榮的一段時間,適合居住在漢族風格的地板漆逐漸演變成一個多層的腳而坐。隨著明代傢具的發展,嫁妝最終演變為大型梳妝台和攜帶型梳妝台。

妝奩的變化與古人坐位的變化有很大關系。漢代小漆嫁妝適合坐在地上的時代,腳和坐姿終於在宋代確立下來,室內傢具逐漸增多,大梳妝台也開始進入視野。

中國的傢具在明清兩代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嫁妝由珍貴的木材製成,如紅木和黃花梨。嫁妝的設計多繼承為折疊式梳妝台的設計,外形小巧,便於攜帶,上蓋打開,可托起一面鏡子,箱內存放梳妝台用具的一些小抽屜。

『叄』 我家這樣的房屋結構應該怎麼辟邪,有些懂點風水的朋友說,窗戶上掛銅鏡就行,應該怎麼掛

卧室風水是住宅風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的1/3時間,我們幾乎都在卧室度過,卧室是一個人最後的避風港,也是每天的加油站,卧室內的環境情況會直接關繫到一個人的休息和睡眠,因此卧室的「風水」好壞關系著我們是否能擁有旺盛的精力、滋潤的面色等等
一、卧房形狀適合方正,不適宜斜邊或是多角形狀。
斜邊容易造成視線上的錯覺,多角容易造成壓迫,因而增加人的精神負擔,長期下來容易羅患疾病及發生意外。
二、卧房白天應明亮、晚間應昏暗
卧房應設有窗戶,除了空氣得以流通,白天更可以採光,使人精神暢快,而晚間窗戶應備有窗簾,擋住戶外夜光,使人容易入眠。 三、浴廁不宜改成卧房
現代大樓管線整體施工,所以整棟大樓浴廁都設在同一地方。如果將浴廁改為卧房,勢必造成睡在樓上和樓下兩層的浴廁當中,而浴廁本為潮濕、不潔之所,夾在當中必然對環境衛生有所影響,另外當樓上馬桶、水管一開動也絕對會影響到您的安寧,所以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四、房門不可對大門
卧房為休息的地方,需要安靜、隱密,而大門為家人、朋友進出必經的地方,所以房門對大門不符合卧房安靜的條件。大門直沖房門容易影響健康和財運。
五、房門不可正對衛生間
衛生間是供人排泄的地方,容易產生穢氣和濕氣,所以正對房門會對卧房的空氣產生影響,對人的生體健康有害。
六、房門不可正對廚房或和廚房相鄰
廚房爐火煎炒、排出油煙,容易影響正對的房門,危害人體健康,並且使工作表現不穩定。廚房是生火之處,甚為燥熱,所以也不宜與卧房相鄰,尤其是睡床緊貼爐灶的牆。
七、房門不可對鏡子
鏡子有反射作用,在風水上可將煞氣反射回去,所以可擋凶煞。但是鏡子對著房門會將凶煞沖克照進卧房,招來不好運勢。
八、鏡子與落地門窗不宜對床
鏡子是用來擋煞,作用是把煞氣反射回去,所以不可對床。尤其人們從睡夢中醒來,在意識不很清楚時,容易被映在鏡子或落地窗里的自己所驚嚇。
九、睡床或床頭不宜對正房門
睡覺時最講求安全、安靜和穩定,房門是進出房間必經之所,因此房門不可對正睡床或床頭。否則睡床上的人容易缺乏安全感,並且有損健康。
十、卧房不宜擺過多的植物
過多的花草植物容易聚集陰氣,並且植物於晚間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所以容易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肆』 漢代傢具有哪些新品

漢代家來具新品尚有衣櫃、鏡台。自鏡台漢代壁畫出現了最早的鏡台形象。為圓形底座上貫長方板,頂上安裝圓盤。奩平時收藏,只有人們在梳妝時才取出,或席地而坐、或坐於榻上,用架將銅鏡懸起,旁置各種妝奩。這種情形可以在東晉《女史箴圖》中可以看到。

『伍』 青銅鏡的青銅鏡特點介紹

一般銅鏡在鑄造時,多採用「開放式」和「合鑄式」兩種方法。「開放式」就是只有一塊鏡范,無注口和注溝,鑄造時鏡范平放,由上傾入溶液。在考古發掘中經常見到的是「合鑄式」,即每鏡有兩塊陶范,鏡背范上雕刻花紋,中央刻有鑄鏡鈕的凹部,並用與范同質的粘土作一短細的棒形的「沙芯」,橫嵌在鏡范的中部。鏡面范刻成凹形平面,然後將兩范合而為一。鑄鏡時將注口向上直立,慢慢注入銅溶液,待溶液冷卻後,取出鑄造好了的鏡子,經過研磨就可以鑒容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出現過細膩精美的樓空花紋銅鏡。這種銅鏡是採用分鑄的方法,把鏡面和鏡背紋飾分別鑄造,再夾合在一起。這種復合銅鏡,戰國以後就基本絕跡了。清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對宮內收藏的古鏡正面多進行了處理,以達到重新鑒容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古鏡面就採用了復合的方法,重新鑄一鏡面,研磨好後,再粘附在古鏡正面。當然這種復合鏡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復合鏡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我國古代工匠在生產實踐中,對冶煉和鑄造銅鏡的技藝不斷地進行總結。早在《周禮·考工記》中就記載了製作銅鏡的合金比例:「金錫半謂之鑒隧之齊。」即銅50%,錫50%,是鑄鏡的合劑。這篇寶貴的文獻,多數學者認為是戰國時期的著作,但應該說也包含了商周以來青銅器鑄造經驗的總結。
戰國以後,工匠們更是不斷探索、實驗。根據近代學者們化學分析,各種銅鏡的合金成分,因其出產地域和時代的不同,銅和錫的比例有很大的差異。從戰國開始,銅鏡合金中普遍含有鉛。鉛加入合金後,使銅鏡鑄造的質量得到了提高:鉛使得合金溶液在鑄范中環流得特別良好;鉛可使鑄出品的表面異常勻整;可以利用鉛在凝冷時不會收縮的特性,使鑄造出來的鏡背花紋特別整齊清晰;鉛可以減少銅、錫合金溶解時極易發生的氣泡,避免砂眼等毛病的產生。
漢代透光銅鏡的發明是鑄鏡工藝的又一里程碑。透光鏡發明於西漢時期,外形與普通鏡一樣。但當光線照在鏡面上時,鏡面相對的牆上,會反映出鏡背花紋和銘文的影像,古人稱之為「幻鏡」。中國古代學者早就發現了透光鏡的透光效應。《太平廣記》記載:隋王度所得到的古鏡「承日照之,則背上文畫墨入影內,纖毫無損」。宋代周密《雲煙過眼錄》、沈括《夢溪筆談》、金代麻九疇《賦伯玉透光鏡》詩、明代郎瑛《七修類稿》、清代鄭復光《鏡鏡(鈴)痴》等,對透光鏡都有記載和研究。解放以後,首先在上海發現了兩件透光鏡,並經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復製成功,終於揭開了「幻鏡」之謎。研究表明,銅鏡透光是銅鏡在冷卻和加工研磨鏡面的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所致。在鑄鏡時,鏡薄處先冷,厚處後冷,而銅的收縮性大,使鏡面各部分出現了與鏡背圖文相對應的凸凹不平和曲率差異,從而造成了圖文雖然在背面,鏡面卻隱然有些跡象。所以一經日光照射,背面的紋飾就會反射出來。 造型多樣,使用巧妙,銅鏡多為圓形,方形次之。唐宋時期,隨著鑄造技術的發展,銅鏡打破了過去傳統的圓形和方形的制式,根據使用、裝飾等的要求,鑄造出了帶手柄鏡以及八菱形、菱花形、八弧形、四方委角形、圓角方形、亞字形、雲板形、雞心形等銅鏡。至於宋代受祟古風尚的影響,鑄出的仿古鼎形、仿古鍾形銅鏡,更具時代風格。
中國古代銅鏡的大小千差萬別,但大體可分為大、中、小三類。小型銅鏡尺寸一般在3厘米~8厘米,它們均小巧輕薄,用綯繩系於腰間,隨身攜帶。中型銅鏡尺寸在10厘米~39.4厘米,它們多厚重精美,使用時或懸掛在牆壁上,或置於鏡台上,用畢還有考究的鏡奩存放。晉朝畫家顧愷之在著名的《女史箴圖》中,對使用銅鏡有著細致的描繪:畫左邊坐著一個男子,對著一座鏡台,後面一位婦人拿著梳子替他梳頭。右邊還有一個男子,正在微仰著頭,對著另一面鏡子,鏡子里映出其面目。畫中鏡台為落地式,支桿插入鏡鈕中,鏡台中部尚有托盤。人物身旁放置有鏡奩等物。1986年江蘇省在文物普查成果展覽中,展出了一面漢代銅鏡,其鈕中插一銅質支架,與顧愷之《女史箴圖》中的鏡台是一樣的。由於這類鏡台形體小,所以常用貴重材料製作,三國至南北朝的文獻中就記載有「純銀鏡台」、「玳瑁細鏤鏡台」、「玉鏡台」等。還有一種放置於桌案上用的鏡台,工藝效果特別考究,但時代偏晚。因為宋以後,坐具較前增高,一桌二椅的陳設漸次定型化,出現了高鏡台這種傢具,類似近代的梳妝台,鏡子用架固定擺放在上邊。大型銅鏡,就是我們所說的穿衣鏡,多是皇宮和王侯顯貴家中的陳設。古史中關於這類銅鏡的記載很多,最容易使我們聯想到的是《戰國策·齊策》中的鄒忌諷齊威王納諫的故事。文章開頭便說:「鄒忌修八尺有餘(今185cm),身體昳(音yi)麗。朝服衣冠窺鏡……」鄒忌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對鏡打量自己的形貌。據記載秦咸陽宮曾有大方鏡一塊,寬4尺,高5尺9寸。魏晉到隋唐間,也曾鑄造特大的銅鏡。晉滅吳之後,有一位大文學家陸機由吳入洛,在仁壽殿前,也看到一座大方銅鏡,高5尺多,寬3尺3寸。人站在院子里,就能把全身都照得非常清晰。後來又有一個在北方稱霸的胡人石勒,他宮里安放著一座大鏡,直徑足有二三尺,下面有純金盤龍雕飾的座子。隋煬帝在揚州迷樓過著荒淫無恥生活的時候,有一個佞臣叫王世充,因為進獻了一座銅鏡屏,討得煬帝的歡心,被提拔到江都通守的重要職位。唐中宗李顯,在他做皇帝的時候(公元706年一709年),也曾命令揚州的鑄鏡工廠,鑄造方丈大鏡,另製作一根銅柱,嵌上許多金花銀葉,把這方丈大鏡安頓在樓上置於宮苑中。中宗騎著一匹駿馬,對著這座寶鏡,照看自己騎在馬上的雄姿,非常得意。(以上見《古今圖書集成·考古典》第二百二十七卷引陸士衡文集、鄴中記、河洛記及朝野僉載)。但這類大型銅鏡的實物,我們卻有很長時間難覓其蹤。直到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公社窩托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出土一件西漢武帝前後的長方形夔龍紋多鈕大銅鏡,才使我們見到了大型銅鏡: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背部有五個環形弦紋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捲曲交錯自如。這件大型銅鏡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撐,鏡背面和邊上的鈕可能就是與柱子和座子固定時用的。
銅鏡不但要時時擦抹乾凈,而且還得常常去磨光,才能夠保持光亮如新,照出影像來。磨鏡在從前是一種專門職業,和磨刀剪的工匠們一樣。操這項職業的人,手裡拿著長約5寸、闊2寸5分的幾塊鐵片,好像拍板的模樣,沿街敲打著,婦女們聽見後,即可出來磨鏡,這叫做「驚閨」(見《事物原始》)。古代繪畫作品上就有描繪這一景況的:畫中磨鏡者蹲在地上俯身於磨鏡石上磨擦銅鏡,一婦人手捧銅鏡立於一旁等候。1982年7月,在四川彭山縣亭子坡南宋虞公著夫婦合葬墓中,出土了一件磨鏡磚。磚為細泥灰陶質,呈圓形,直徑26厘米,厚3厘米,磨面光滑平整。據發掘報告稱,出土時磚的磨面上尚殘留有少許墨色粉末及水銀細粒,磚背面鑿有由外到里的三條方向相同的弧形斜面棱槽,長7厘米~9.厘米,寬6厘米~7厘米(《南宋虞公著夫婦合葬墓》,《考古學報》1985年第3期)。 銅鏡上的紋飾雕刻手法多種多樣,無論是線雕、平雕、浮雕、圓雕、透空雕,都顯得非常細膩生動。 紋飾內容更是豐富多彩,從幾何紋飾到禽鳥花卉,從神話傳說到寫實圖案,天上人間,人神雜陳,動物植物,交織並列,構思巧妙,包羅萬象。早年紹興出土、現藏上海博物館的漢代「伍子胥畫像鏡」,就是一件絕好的作品,鏡背四乳分成四區環繞配置圖案。第一組有鑄銘「越王」、「范蠡」,二人席地而坐,相對交談,表現范蠢在出謀劃策,讓越王勾踐使美人計;第二組為著長裙的二女,有鑄銘「玉女二人」,表現越王以玉女二人賄賂吳太宰伯嚭(音pi);第三組鑄銘「吳王」,吳王坐在幔帳中,左手微舉,表現吳王聽信太宰伯嚭的讒言,決定將伍子胥賜死;第四組一人須眉怒豎,瞪目咬牙,手持長劍置於頸下,鑄銘「忠臣伍子胥」,表現伍子胥被逼自刎。整個圖紋採用浮雕手法,形態生動,惟妙惟肖,概括性極強。
早在商代,工匠們為了增強青銅器的裝飾效果,就已經掌握了嵌赤銅工藝。春秋戰國時期,金屬細加工中的錯金銀、嵌紅銅、嵌松石等技術更為精湛,用紅銅、金、銀的絲或片以及松石,嵌入器物內,鑲嵌成不同的紋飾和圖案。現已出土了許多這樣的銅鏡。四川省涪陵出土的「嵌松石透紋方鏡」,鏡背為四夔形,葬身有鱗紋及細致的短線條,夔紋之間填人綠松石。河南洛陽金村出土的「金銀錯虺龍紋鏡」,在鈕座與邊緣之間有六個虺龍纏繞,龍體有「金銀錯」花紋。邊緣為一交叉渦紋帶。嵌入的金銀絲細如毛發,工藝極為精密,可謂巧奪天工。它既是優美的工藝佳作,又用藝術紋飾表達了祈福的含義。
總之,古代鑄鏡工匠,在長期的生產中,不斷積累鑄造銅鏡的經驗,使技藝達到了嫻熟的水平。他們用智慧和創造才能,創造出的許許多多精美絕倫的銅鏡,使今天的人們在欣賞和研究這些精湛的藝術品時,不能不為古代的燦爛銅鏡文化而贊嘆。

『陸』 五子登科銅鏡價格如何

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期。這一時期出現和流行的鏡類有:素鏡(全素鏡、單圈、雙圈凸弦素鏡)、純地紋鏡(方形的很少,圖案都有地紋,但沒有銘文)、花葉鏡、四山鏡、多鈕鏡等。鏡多數為圓形,同時也出現了方形鏡。一般鏡身材料薄,多有邊沿。整個造型規矩,給人以輕巧、典雅之感。鏡鈕主要為弓形鈕,但鈕頂部多飾有1至3道凸弦紋,所以又稱「弦紋鈕」。鏡背面光素無紋飾者,除早期外已消失。紋飾刻畫纖細,並多有地紋。

元明以後,銅鏡製作更見衰勢,除傳統式樣外,雙魚紋、雙龍紋、人物故事如柳毅傳書等是較新穎的式樣。但這時的銅鏡製作粗糙,較多的只有紀年銘文而無紋飾。在這一時期,特別是明代,仿造漢鏡和唐鏡的風氣很盛,所仿銅鏡多數是漢代的六博紋鏡和唐代的瑞獸葡萄鏡,仿製銅鏡一般形體較小,紋飾模煳不清,已無漢、唐銅鏡的昔日風采。

狀態————名稱————————成交價(RMB)——————時間
已結束——海獸葡萄鏡——————14,950,000——————2012-05-26
已結束——唐代蓮葉伏龜金質對盤——9,200,000——————2011-11-17
已結束——寧壺—————————9,085,000——————2011-12-08
已結束——四乳神獸鏡——————9,085,000——————2011-12-08
已結束——仙騎紋菱花鏡—————8,740,000——————2011-05-13
————————————————————————————————————————————
謹記一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備條件:
1.藏品好; 2.選擇好的市場; 3.選擇好的平台; 4.買家有實力; 5.價位合理。

藝術品收藏與拍賣,被人稱為繼股市,房產和匯市後的第四隻經濟蓄水桶,它是一城市經濟與文化繁華的窗口,隨著亞洲在國際拍賣市場的地位降不斷提升,國石作為開拓市場的先驅,會繼續積極擴展亞洲區藝術品拍賣業務,並加強投資,制定更為長遠的發展策略。我們將形成三個藝術品市場,第一以為中心,第二以上海為中心,第三以北京為中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隨著人們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已經進入藝術品玉收藏的大潮中,上海國石將繼續展現創新的精神,秉持其一貫活潑彈性的行事作風與堅持專業的態度,並且隨著客戶的需求玉收藏品味的演變,努力服務全球各地仍然繼續增加中的顧客,引領我們邁向美好的廿一世紀。
2011年7月17日,由上海君道國際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主辦、上海君道國際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協辦的大型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在上海龍之夢萬麗酒店圓滿收槌。此次拍賣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藏家、藝術品愛好者及社會各界人士,整個會場座無虛席,大會伴隨著最後一件拍品的成交而圓滿收槌,上海君道國際展覽服務有限公司2011年春拍,較去年秋拍比有大幅的增長,現場總成交額近1億元,突破公司成立三年來最好的成績。
徵集范圍:
名家字畫:中國古代及近現代名家書畫,油畫、水粉畫及其他藝術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古代各窯口到代官窯器,以宋五大名窯、元、明、清官窯瓷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級翡翠為上. 要求玉質佳、雕工精。
雜項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寶,田黃,雞血石,金銀器,青銅器等。
明清傢具:各種材質的硬木傢具,以紫檀和海南黃花梨為最好。
買家構成:菲華收藏傢俱樂部:國石集團客戶;胡潤百富買家;山西大買家;江浙房地產老闆;溫州商會,溫州企業家 聯合會;上海賽車俱樂部,遊艇俱樂部,高爾夫俱樂部買家等等!
公司特色:上海君道國際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公司除以拍賣形式幫助藏家達成交易外,展廳銷售也佔有很大比例。公司擁有自己的精品展廳,梵谷檔藏品都可展出,以此吸引更多買家欣賞和購買。

『柒』 婚禮帶銅鏡是什麼意思

婚禮帶銅鏡的意思:驅邪除妖,寓意著和諧美好,破鏡重圓。

新娘結婚的時候揣內在懷中或掛在腰間的銅鏡容,意思是照妖驅邪,或用來裝飾花轎。相傳周公與桃花女以娶嫁為名欲降服對方,周公向下花轎走來的桃花女連射三箭,桃花女用揣在懷中的「妖鏡」(銅鏡),降住對方。

銅鏡會陪伴在出嫁女子身邊一輩子,夫妻兩公用寓意著和諧美好。到老了, 一方如果先行離世,人們就會把銅鏡分成兩半,一半伴隨夫妻兩中的一個入土,另外一半等到另一邊去世的時候一起安葬,意喻「破鏡重圓」。

(7)銅鏡傢具擴展閱讀:

銅鏡的相關成語:

破鏡重圓:

【解釋】:比喻夫妻失散或離婚後重新團聚。

【出自】:宋·李致遠《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綉戶珠箔。」

譯文:破鏡重圓,分釵鈿合,重新尋找綉戶珠箔。

【示例】:破鏡重圓從古有,何須疑慮反生愁?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昏鏡重磨:

【解釋】:昏鏡:昏暗的銅鏡。將昏暗的銅鏡重新磨光。比喻重見光明。

【出自】: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投至今日,得見孔目哥哥呵!似那撥雲見日,昏鏡重磨。」

譯文:投到今天,發現孔目哥哥呵!似乎那撥雲見日,將昏暗的銅鏡重新磨光。

『捌』 中國銅鏡收藏大家是哪位

王世襄先生,是銅鏡的收藏大家。要知道銅鏡也是傢具的一部分。聽說十年浩劫前王先生就有上千塊銅鏡收藏。

『玖』 漢代銅鏡怎樣鑒定真偽

這樣的青銅鏡品種,真品完整的市場上一般喊價在50000左右;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閱讀全文

與銅鏡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插座裝外面怎麼防水 瀏覽:111
電路又可稱為 瀏覽:44
北京松下相機維修中心 瀏覽:447
2級電機繞組維修視頻 瀏覽:908
家電行業屬於什麼類型的行業 瀏覽:64
蘇州逐鹿傢具 瀏覽:666
防水接頭什麼材質 瀏覽:982
三分頻電路原理 瀏覽:897
oppor9m保修期是多久 瀏覽:34
挖機維修行業如何 瀏覽:430
學2手車翻新要多少錢 瀏覽:387
在門面里怎麼做洗澡防水 瀏覽:638
香港歐米伽維修中心 瀏覽:21
美的電壓力鍋沒有壓力了怎麼維修 瀏覽:856
傢具修復補漆怎麼接活 瀏覽:452
百乘傢具怎麼樣 瀏覽:985
多年的舊毛衣怎麼翻新 瀏覽:26
電腦維修技術人員月薪多少 瀏覽:997
伺服器維修中心 瀏覽:261
電動工具維修哪裡學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