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PDF 誰有《電子電路分析與設計——模擬電子技術》的中文版的
俺有,要的哈,加下俺。
《電子電路分析與設計 模擬電子技術 第3版》
作者專:Donald A.Neamen著 頁數:938 出版日期屬:2009.01
ISBN:978-7-302-17894-1
⑵ 如何學習電子電路分析方法
這個問題很大,解決這個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需要時間,其次還要多看書和多實踐,邊看書邊實踐。
學好這門學科至少包括下列三方面的內容,這三方面技能缺一不可,並且相互影響,它們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1)掌握電路工作原理,也就是能夠看懂電路圖。
(2)了解故障分析理論和檢查方法,也就是面對變化萬端的故障現象能夠做到心中有「譜」,有思路、有方法,能下手。
(3)具備動手操作的能力,也就是能夠參與實踐活動,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動手實踐中鞏固學到的理論知識。
從學習方法上講,看一遍書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看一本書是不行的,應進行系統的看書。
看書時,要先通讀1~2遍,在通讀過程中能看懂的就記下來,不能看懂的問題就暫時放一邊,繼續向下看。不要第一遍就精讀,就想搞懂書中的所有問題,對初學者來講這是不可能的,也不科學。通過幾遍通讀,對電路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整體了解之後,再去精讀全書。學習中,要以一本書為主教材,輔以多本同類型的書作為參考書,在主教材中有看不懂的部分時,可參考其他書的相關部分,搞懂問題。
從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繫上講,理論不能脫離實踐,實踐要由理論來指導。
看看書,動動手,兩者交錯進行是一個好方法。實踐中遇到問題去請教書本,這種帶著問題讀書的方法比單純讀書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實踐中學到的感性知識又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從動手操作上講,應先從簡單的開始,循序漸進,逐步深入。例如,先熟悉一些常見元器件的外形特徵,學著用萬用表去檢測它們的質量,不要一開始就去動手修理電器。
方法提示
對這門學科有些了解之後,應該集中精力和時間解決一個個小問題,積少成多,不要全面開花。例如,先分析電源電路工作原理,再試著自己裝一個小小的穩壓電源,然後去學著修理電源電路故障。在一段相對集中的時間內專門學習電源電路,這樣就會對電源電路有比較深入的了解,直至能夠掌握。
2.學習應從這里起步
電子技術的面很廣,但學習時應該從元器件入手。
元器件是組成電子電路的最小單位,是分析電路工作原理的基礎,也是修理中最終檢測、更換的對象,從了解、掌握元器件的外形特徵、結構、工作原理、主要特性、檢測方法入門,再進入電路工作原理的學習。當然,也不是要求了解所有的元器件,入門階段主要是了解電阻器、電容器等最基本的元器件。
3.記不住和不能理解沒關系
學習中記不住和無法理解是一種很正常的現也普遍存在於初學者之中。凡是記不住的東是自己接觸次數少的、不常用的東西。要在過程中找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電路圖成千上萬,靠死記硬背是根本行不通的。
凡是無法理解的問題都是因為自己對這方面基礎知識掌握不夠,或基礎知識不夠全面造成的;另一個可能是自己的理解方法出了問題,任何問題的理解都從低層開始,例如,不管什麼電路,都要分析一個電流迴路,這是相當錯誤的理解方法。一方面是因為這樣做學不好電路分析;另一方面使自己的學習很累,結果失去了學習的自信心,非常有害。
方法提示
學習的初級階段,許多東西記不住可以先放一邊,隨著學習的進行,許多問題會自然消失。切不可為一兩個問題而花費自己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這會影響自己的
學習信心。凡是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通過理論學習後解決的都能記得比較清楚,實踐活動可以加強記憶。
4.畫電路圖是學習電路工作原理的好方法
學習電路工作原理的過程中,在看懂電路工作原理之後,可以對電路圖多畫幾次,它可以檢驗學習的效果,也可以加深對電路工作原理的理解。
凡是很快能夠畫出的電路,就是掌握得比較好的部分;總是畫不出或畫錯的部分,就是學習中的薄弱環節。
畫電路圖時要根據電路工作原理來進行,不要死記、默畫。
5.檢驗自己學習效果的方法
對看過的電路圖能夠很快而准確地進行分析,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講出電路的工作原理,能夠在不看書的情況下畫出學過的電路圖,說明電路工作原理的學習已經收到良好的效果。
6.學習感到很困難怎麼辦
萬事開頭難,初學階段感到學習電子技術這門學科很困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看不懂、記不住等問題是必然會遇到的,但是總有開頭、起步的過程。
認識到學習電子技術這門學科的難度,樹立一定能夠學好的信心,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中不斷總結適合自己的記憶技巧,堅持數月必有好處。
入門階段產生許多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教材選擇不對。所選的教材起點高了一些,應從更基礎的教材學起。
(2)學習的方法不對。要加大基礎知識學習的力度,要有系統性,並更多地投入實踐活動,擴展知識的結構和面,建立更多的感性認識。
(3)學習計劃太狠。暫時適當縮小、調整學習計劃,調整一下學習目標,訂一個通過努力能夠完成的學習計劃,重新建立學好這門技術的自信心。
(4)配套不夠。學習的配套工作不全面,比如只是看書沒有去動手等。
7.從基礎開始,循序漸進,欲速則不達
電路分析或修理中問題特別多者,說明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好。有的基礎知識在書上一看就懂,一用就錯,這時問題就自然來了。如果發現自己看書時不懂的問題特別多,就說明看這本書的准備知識還不夠,應從更基礎的書看起。
不能採取跳躍式學習,認為自己已經懂的就不去認真學習,跨過幾節看後面的內容,這時必然會出現問題很多的現象。古人雲:欲速則不達。
⑶ 電子 電路分析
圖畫得有點亂,不過從圖上看似乎應該是一個雙音發聲器。
電路右邊半部版分是一個正反饋振盪權器,蜂鳴器作為其負載,左邊的電路為振盪器提供直流偏置,開關狀態的變化可以改變振盪器的偏置,從而改變振盪器電容的充放電速度,繼而改變振盪頻率。蜂鳴器隨著左下角開關的閉合與斷開發出兩種不同頻率的聲音。
你再仔細看一下書吧。以後可以一塊兒交流^_^。
⑷ 電子電路分析
這是一個反激式開關電源,MIP2C2是PWM控制集成電路,內部集成了功率mosfet,所以引腳有專D,S,D端接開關變壓器初級線圈,屬另外接有反峰抑制二極體和RC吸收迴路,S接地,vcc是晶元供電,fb是反饋接入,cl是接振盪電阻,vdd是內部電壓基準,接電容是抑制干擾和雜訊。PC1是光電耦合器,常用型號PC817,起隔離和反饋輸出端電壓變化的,變壓器次級線圈這邊是整流、濾波、分壓、電壓控制集成電路、反饋。其中電壓控制集成電路一般為TL431。具體控制原理,還是看書吧,一句兩句說不清楚。
⑸ 如何分析電路:
要想設計電路,就得先學會分析電路。
分析電路圖最重要的是了解信號流程(電流走勢),即主信號的走向,或者說信號從哪裡來去向是哪裡。根據這個原理去了解到這張原理圖的功能是什麼。
再把原理圖細分成若幹部分,仔細了解每一單元的功能,你就會對整個功能有個大體了解。當然首先你應對單元功能電路有比較多地了解,然後去是整機的工作流程。
「化整為零、還原系統」:現代高科技電子產品,大都由若干基本模塊(單元)組成,而每個模塊一般由一塊電路板實現(較大模塊可以再分成小的模塊,直到可由一塊電路板實現),每個電路板電路一般可以細劃出若干個基礎電子學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或數字電子技術)中大家比較熟悉的基本電路。因此,所謂的「化整為零」,就是指將整機電路細分成上述基本電路的過程;而「還原系統」就是一個相反的過程,即按「某個線索」由基本電路逐漸拼接形成基本模塊直到整機原理電路,也就是說最終要形成整機的概念。「化整為零」是手段,「還原系統」才是真正的目的。
對於單元電路,是指某一級控制器電路,或某一級放大器電路,或某一個振盪器電路、變頻器電路等,它是能夠完成某一電路功能的最小電路單位。從廣義角度上講,一個集成電路的應用電路也是一個單元電路。
單元電路圖是學習整機電子電路工作原理過程中,首先遇到具有完整功能的電路圖
單元電路圖具有下列一些功能:
①單元電路圖主要用來講述電路的工作原理。
②它能夠完整地表達某一級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有時還全部標出電路中各元器件的參數,如標稱阻值、標稱容量和三極體型號等。
③它對深入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和記憶電路的結構、組成很有幫助。
單元電路圖具有下列一些特點:
① 單元電路圖主要是為了分析某個單元電路工作原理的方便而單獨將這部分電路畫出的電路,所以在圖中已省去了與該單元電路無關的其他元器件和有關的連線、符號,這樣單元電路圖就顯得比較簡潔、清楚,識圖時沒有其他電路的干擾。單元電路圖中對電源、輸入端和輸出端已經加以簡化
②單元電路圖採用習慣畫法,一看就明白,例如元器件採用習慣畫法,各元器件之間採用最短的連線,而在實際的整機電路圖中,由於受電路中其他單元電路中元器件的制約,有關元器件畫得比較亂,有的在畫法上不是常見的畫法,有的個別元器件畫得與該單元電路相距較遠,這樣電路中的連線很長且彎彎曲曲,造成識圖和電路工作原理理解的不便。
③單元電路圖只出現在講解電路工作原理的書刊中,實用電路圖中是不出現的。對單元電路的學習是學好電子電路工作原理的關鍵。只有掌握了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才能去分析整機電路。
單元電路圖識圖方法
(1)有源電路識圖方法
所謂有源電路就是需要直流電壓才能工作的電路,例如放大器電路。對有源電路的識圖首先分析直流電壓供給電路,此時將電路圖中的所有電容器看成開路(因為電容器具有隔直特性),將所有電感器看成短路(電感器具體通直的特性)。直流電路的識圖方向一般是先從右向左,再從上向下。
(2)信號傳輸過程分析
信號傳輸過程分析就是信號在該單元電路中如何從輸入端傳輸到輸出端,信號在這一傳輸過程中受到了怎樣的處理(如放大、衰減、控制等)。信號傳輸的識圖方向一般是從左向右進行。
(3)元器件作用分析
元器件作用分析就是電路中各元器件起什麼作用,主要從直流和交流兩個角度去分析。
(4)電路故障分析
電路故障分析就是當電路中元器件出現開路、短路、性能變劣後,對整個電路工作會造成什麼樣的不良影響,使輸出信號出現什麼故障現象(如沒有輸出信號、輸出信號小、信號失真、出現雜訊等)。在搞懂電路工作原理之後,元器件的故障分析才會變得比較簡單。
整機電路中的各種功能單元電路繁多,許多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十分復雜,若在整機電路中直接進行分析就顯得比較困難,通過單元電路圖分析之後再去分析整機電路就顯得比較簡單,所以單元電路圖的識圖也是為整機電路分析服務的。
⑹ 電路,電路分析,電路原理,電子線路等教材有何不同
電路分析
電路理論包括電路分析和電路綜合兩大方面內容。電路分析的主要內容是指在給定電路結構、元件參數的條件下,求取由輸入(激勵)所產生的輸出(響應);電路綜合則主要研究在給定輸入(激勵)和輸出(響應)即電路傳輸特性的條件下,尋求可實現的電路的結構和元件的參數。
電路
電路是由相互連接的電子電氣器件,如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和開關等,構成的網路(或者:由電源、用電器、導線、電鍵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電路的大小可以相差很大,小到矽片上的集成電路,大到輸電網。根據所處理信號的不同,電子電路可以分為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
模擬電路對信號的電流和電壓進行處理。最典型的模擬電路應用包括:放大電路、振盪電路、線性運算電路(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微分和積分電路)。
數字電路中信號大小隻表示有限的狀態,多數採用布爾代數邏輯對信號進行處理。典型數字電路有,振盪器、寄存器、加法器、減法器等。
所有的電路都遵循一些基本電路定律。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流入一個節點的電流總和等於流出節點的電流總合。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環路電壓的總合為零。 <BR> 歐姆定律: 電阻兩端的電壓等於電阻阻值和流過電阻的電流的乘積。
諾頓定理: 任何由電壓源與電阻構成的兩端網路總可以等效為一個理想電流源與一個電阻的並聯網路。
Thevenin定理: 任何由電壓源與電阻構成的兩端網路總可以等效為一個理想電壓源與一個電阻的串聯網路。
分析包含非線性器件的電路則需要一些更復雜的定律。實際電路設計中,電路分析更多的通過計算機模擬來完成。
⑺ 一個電子電路的分析
首先你來沒有說明在三個電阻前面的電源路,我只好詳細說明。這種接法有三種情況:
一:
三個電阻前面是一路輸出,這種情況下這三個電阻有兩個作用。1
做防沖擊電阻,在上電的一瞬間,電流對負載電路有一個沖擊,這種沖擊對電源和負載的壓力都相當大,我們知道歐姆定律在電阻和電壓一定的時候,電流值也就穩定。有了這三個電阻就限制了電流的沖擊。2
做保護用,當電流達到或超過電阻的承受最大值時,電阻燒斷使後面的故障不再進一步擴大。而且這種接法對電路的保護電流值不等於一個1/3W的電阻。
二:如果這三個電阻前面不是一路輸出,而是三路的話那麼這三個電阻叫做「均壓電阻」。作用是由於半導體器件的參數不是絕對的。所以用三路輸出的話就會出現內阻小的輸出功率大,內阻大的輸出的功率小。由於這種情況將造成輸出達不到設計的功率。所以用電阻來平衡它們的輸出,這種電阻也叫「負反饋電阻」。
三:這種情況是電阻的前面是一路,而電阻的後面是三路。這種電路這三個電阻叫做隔離電阻。它們的作用是隔離各路信號對電源的干擾。
⑻ 我是一個電子電路初學者,現在想學習分析電子電路功能,我應該先從哪方面學習
多做題!做物理的《重難點手冊》我做過,非常好用!求好評!
⑼ 怎樣分析電子電路圖
這個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講清楚的,買本電路分析教材好好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