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路題,求圖中控制量u1和電壓u
設迴路電流的參考方向如圖
迴路電壓方程為:
(1+10)I﹣10u1﹢2=0
u1=2﹢I
得到:內11 I﹣10(2﹢I)﹢2=0
解得:I =18 (mA)
∴u1=2V﹢18mA×1KΩ容=20V
u=20V×10=200V
Ⅱ 大一電路問題,試求圖示電路中控制量I1及U0
8I1受控源來上方是500Ω?源右邊是1KΩ?
(1/1+1/0.5+1/1)* Va = 20/1 + 8I1/0.5 ;電阻用 KΩ,電流為mA 。
I1 = (20 - Va)/ 1
解得:
Va = 17V = UO
I1 = 3 mA
節點電壓法是以流入節點的電流代數和為零列方程的,基本規則如下:
自電導之和乘以節點電壓,減去互電導乘以相鄰節點電壓,等於流入節點的電源電流代數和。
自電導:只要電阻的一端在節點上,電阻的倒數就是電導。
互電導:電阻連接在兩個節點之間。
電流源內阻無窮大,電導為零。
本題就一個節點,沒有互電導與電流源。
Ⅲ 電路:怎麼判斷受控源的控制量
控制量都明顯標示在受控源邊上,標明的控制量一定在電路的其他地方也標示了是哪條支路的什麼量。兩個地方對應看就明白了。例子書上多的是,例題和習題中都有不少。
Ⅳ 求電路中控制量I1及電壓U0
Ⅳ 求高物電路里控制量
Ⅵ 大學電路 求電路中控制量I1及電壓U0
20-1000i1=u0
6000(i1-u0/5000)+600i1=u0
由2式u0=3300i1
帶入1式
i1約等於5mA
u0=15V
不知道是不是對的
Ⅶ 試比較四種受控源的代號,電路模型,控制量與被控制量之間的關系
VCVS:電壓控制電壓源,用一個電壓信號控制另一個電壓信號。
VCCS:電壓控制電流源,用一個電壓信號控制另一個電流信號。
CCCS:電流控制電流源,用一個電流信號控制另一個電流信號。
CCVS:電流控制電壓源,用一個電流信號控制另一個電壓信號。
控制量與被控制量之間的關系:
(1)壓控電壓源(VCVS):U2=f(U1),u=U2/Ul 稱為轉移電壓比(或電壓增益)。
(2)壓控電流源(VCCS):I2=f(U1),gm=I2/Ul稱為轉移電導。
(3)流控電壓源(CCVS):U2=f(I1),r m=U2/Il稱為轉移電阻。
(4)流控電流源(CCCS):I2=f(11),a=I2/Il稱為轉移電流比(或電流增益)。
(7)電路的控制量擴展閱讀:
受控源與獨立源有如下共同之處:
(1)都具有電源的特性,即有能量輸出;
(2)都分為理想電源和實際電源;
(3)實際受控電壓源和實際受控電流源也可等效互換。
受控源與獨立源有如下不同之處:
(1)受控源本身並不產生電能,它所輸出的能量來自於其他獨立電源的能量轉移;
(2)電路分析中,受控源不能單獨作為電源使用;
(3)含有受控源的電路的等效電阻有可能出現負電阻。
Ⅷ 電路中控制量u1及電壓u是多少
10kΩ電阻兩端電壓為u1-10u1=-9u1
1kΩ電阻兩端電壓是10kΩ電阻兩端電壓的1/10,是-0.9u1
-0.9u1+(-9u1)+10u1=0.1u1=2V
u1=20V
u=200V
Ⅸ 試求如圖所示電路中的控制量I1和U0
用基爾霍夫定律的解法
Ⅹ 電路A中,受控源稱為( ),控制量是( ).電路B中,受控源稱為( ),控制量是( ).
電路A中,受控源稱為( 電壓控制的電流源),控制量是( 電壓). ┉┅┅選擇答案B
電路B中,受控源稱為(電流控制的電壓源 ),控制量是( 電流 ) ┉┉┉選擇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