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物理電學重點知識點
電學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很多學生失分的重點。下面總結了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中發生定向移動的是自由電子)
電流方向: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金屬導體中電流方向跟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電路中電流:電路閉合時,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是從電源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電路構成: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發電機、電池。
2.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3.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4.導線:連接電路輸送電能。
1.串聯電路中,電阻阻值之比等於電阻兩端電壓之比。
當電阻R1和R2串聯時,若R1>R2,則U1>U2,電阻越大,要想使電流處處相等,則需要加上更大的電壓來實現。做動態電路題目的時候,串聯電路中,R1不變,R2變大,則可以直接得出R2分的電壓講增大,因為R1和R2兩端的電壓之和不變,所以R1兩端電壓減小。
2.並聯電路中,各支路電阻阻值之比等於通過各支路電流的反比。
並聯電路的分流作用可用道路中兩條支路按寬窄分流來形象比擬:寬的支路(相當於阻值小的電阻)分到的車流多;窄的支路(相當於阻值大的電阻)分到的車流少,所以並聯電路中,電阻大的分到的電流小,但是需要特別注意,並聯電路中,一條支路改變,對另一個支路是沒有任何 影響的(短路的除外)。
1.家庭電路的組成:進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
2.兩根進戶線是火線和零線,它們之間的電壓是220伏,可用測電筆來判別。如果測電筆中氖管發光,則所測的是火線,不發光的是零線。
3.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並聯的。而開關則要與它所控制的用電器串聯。
4.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保險產生較多的熱量,使它的溫度達到熔點,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5.引起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電路發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6.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1.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吸鐵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① 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② 磁極間的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1、原子是由位於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2、把最小的電荷叫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電荷)用e表示;
e=1.60×10-19C;
4、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整個原子呈中性。
1.I=U/R(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I=I1=I2=…=In (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3.U=U1+U2+…+Un (串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4.I=I1+I2+…+In (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幹路上的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5.U=U1=U2=…=Un (並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都等於電源電壓)
6.R=R1+R2+…+Rn (串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等於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
7.1/R=1/R1+1/R2+…+1/Rn (並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8.R並= R/n(n個相同電阻並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9.R串=nR (n個相同電阻串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10.U1:U2=R1:R2 (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的關系:電壓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阻之比)
11.I1:I2=R2:R1 (並聯電路中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流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阻的反比)
1.P=UI (經驗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2.P=W/t (定義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3.Q=I2Rt (焦耳定律,適合於任何電路)
4.P=P1+P2+…+Pn (適合於任何電路)
5.W=UIt (經驗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6.P=I2R (復合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
7.P=U2/R (復合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
8.W=Q (經驗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其中W是電流流過導體所做的功,Q是電流流過導體產生的熱)
9.W=I2Rt (復合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
10.W=U2t/R (復合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
『貳』 九年物理電學的知識點歸納
九年物理電學篇一:九年級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第十五章 電流和電路
第1節、電壓
一、電荷
1、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
2,帶電體:帶了電的物體叫帶電體(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3、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二、兩種電荷:
1、把用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2、把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
3、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三,驗電器
1、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2、用途: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3、原理: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四、電荷量(電荷)
1、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用Q表示
2、電荷的單位:庫侖,簡稱庫,符號:C
3、計算:Q=I/t
五、原子的組成 物體物質
分子原子
電子在原子核外繞核運動 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整個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對外不顯帶電的性質。
六、元電荷:
1、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離子。
2、把最小的電荷叫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電荷)用e表示;e=1.60×10-19;03,任何帶電體所帶的電荷都是e的整數倍。
七、摩擦起電
1、原因: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
2、摩擦起電的實質:電子的轉移(摩擦起電並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八、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鹼、鹽的水溶液;
2、絕緣體: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陶瓷、油等;
3、金屬導體靠自由電子導電,酸鹼鹽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
4、導體和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
第2節、電流和電路
一、電流
1、自由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金屬中依靠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酸鹼鹽水溶液中依靠自由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自由電荷的運動是雜亂無章的,接上電源後,這些自由電荷受到推動力,出現了定向移動而形成電流。發生定向移動的電荷可能是正電荷,也可能是負電荷,還有可能是正、負電荷同時向相反的方向發生定向移動)
2、能夠供電的裝置叫電源。干電池的碳棒為正極,鋅筒為負極;
3、電流的方向
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
4、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5,電流的三種效應:
(1)電流的.熱效應。如白熾燈,電飯鍋等。
(2)電流的磁效應,如電鈴等。
(3)電流的化學效應,如電解、電鍍等。
注:電流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電流的效應來判斷它的存在,這里體現了轉換法的科學思想。(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二、電路:用導線把電源、開關、用電器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實質是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
2、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把電能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電燈、電鈴、電風扇、電冰箱等)
3、導線:輸送電能的裝置;(導線的芯線常用銅或鋁製成)
4、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有單刀單擲開關、單刀雙擲開關)
三、電路圖及元件符號:
1、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常用的符號如下:
畫電路圖時要注意:整個電路圖是長方形;導線要橫平豎直;元件不能畫在拐角處。
四、電路的工作狀態
1、通路:處處連同的電路;(用電器正常工作)
2、斷路:某處斷開的電路;又叫開路。(用電器不能工作)
3、短路:用導線直接將電源的正負極連同;(燒壞電源)
十二、串聯和並聯
1、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電路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相影響;
2、並聯電路:把電路元件並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並聯電路;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一條支路開路時,其它支 路仍可為通路;
3、常根據電流的流向判斷串、並聯: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負極,則為串聯,若出現分支則為並聯;
4、 線路簡其捷、不能出現交叉;連出的實物圖中各元件的順序一定要與電路圖保持一致;一般從電源的正極起,順著電流方向,依次連接,直至回到電源的負極;並聯電路連接中,先串後並,先支路後幹路,連接時找准分支點和匯合點。(一找節點,二連幹路,三連支路)在連接電路前應將開關斷開;
十四、電流的強弱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
2、單位:(1)、國際單位:安培,簡稱安,符號 A
(2)、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mA 、
(3)、換算關系:1A=1000mA 1mA=1000μA
3、電流強度(I)等於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I=Q/t
十五、電流的測量:
1,儀器:電流表
2,符號:
3,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
量程和分度值: 電流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使用「-」和「3」兩個接線柱時,量程是0~3 V,分度值「0.1 V」;使用「-」和「15」兩個接線柱時,量程是0~15 V,分度值「0.5 V」.(大量程是小量程的5倍,大分度值也是小分度值的5倍), 若指針位置相同,則示數也是5倍關系
4、電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針是否指在臨刻度線上,正負接線柱
(2)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相當於一根導線)
(3)選擇合適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應該選較大的量程,並進行試觸。)(用大量程試觸,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測量)
註:試觸法:先把電路的一線頭和電流表的一接線柱固定,再用電路的另一線頭迅速試觸電流表的另一接線柱,若指針擺動很小(讀數不準),需換小量程,若超出量程(電流表會燒壞),則需換更大的量程。
5、電流表的讀數
(1)明確所選量程(0-3A和0-0.6A)
(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
(3)根據表針向右偏過的格數讀出電流值
6、注意事項:
(1)電流表接入電路時,如果指針迅速偏到最右端(所選量程太小)
(2)如果指針向左偏轉(正負接線柱接反)
(3)如果指針偏轉角度很小(所選量程太大)
7、使用電流表之前如果指針不在零刻度線上,應進行調零(調零旋鈕)。 十六、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I=I1=2=??In )
並聯電路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I=I1+I2+??+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