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pcb電路板的銅箔厚度是多少呢有規定嗎
PCB電路板的銅箔厚度通常有規定,但具體數值取決於設計需求。以下是關於PCB電路板銅箔厚度的詳細解答:
默認厚度:
設計需求:
特殊用途:
厚度選擇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PCB電路板的銅箔厚度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根據具體設計需求進行選擇和調整的。設計者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以確定最合適的銅箔厚度。
⑵ 四層電路板加工的時候,是先做內層加工,然後再是外層嗎外層加工的方法和雙層板的加工是一樣的嗎
是的,雙面板的流程大致如下: 開料——鑽孔——(金屬化銑槽)——沉銅——板面電鍍——干膜——檢查——圖形電鍍——蝕刻——AOI——阻焊——檢查——字元——檢查——噴錫——(二次鑽孔、V-CUT)——外形——電測試——成品檢測——(OSP——成品檢測)——包裝出貨
四層板就多一個內層部分,在鑽孔之前做。
⑶ pcb板製作工藝流程
PCB製作流程的詳細步驟如下:
一、內層製作:
這是PCB電路板內層線路的製造階段,主要步驟包括:
1. 裁板:將PCB基板裁剪成所需的生產尺寸。
2. 前處理:清潔PCB基板表面,去除污染物。
3. 壓膜:將干膜貼在PCB基板表面,為圖像轉移做准備。
4. 曝光:利用紫外光將圖像轉移到干膜上。
5. DE:顯影、蝕刻、去膜,完成內層板製作。
二、內檢:
對內層板進行檢測和維修,確保線路質量。
1. AOI:自動光學檢測,對比PCB板圖像與標准圖像,發現不良現象。
2. VRS:維修人員根據AOI檢測結果進行檢修。
3. 補線:在缺口或凹陷處焊接金線,保證電性連通。
三、壓合:
將多層內層板壓合成一張完整的PCB板。
1. 棕化:增強板材與銅面的附著力和銅面的潤濕性。
2. 鉚合:將PP材料與內層板鉚合。
3. 疊合、打靶、鑼邊、磨邊。
四、鑽孔:
按照設計要求,使用鑽孔機在PCB板上鑽出各種孔洞。
五、一次銅:
外層鑽孔後進行銅鍍,實現層間線路連通。
1. 去毛刺:去除孔邊毛刺,防止鍍銅不良。
2. 除膠:清除孔內膠渣,便於微蝕處理。
3. 一銅(pth):孔內鍍銅,增加銅厚和導電性,然後進行鍍錫保護。
六、外層:
外層線路的製作與內層類似,目的是為後續工藝提供線路。
1. 前處理:酸洗、磨刷、烘乾,提高幹膜附著力。
2. 壓膜、曝光、顯影。
七、二次銅與蝕刻:
進行二次鍍銅和蝕刻處理。
1. 二銅:電鍍圖形,保護孔內線路完整性。
2. SES:蝕刻外層干膜,完成外層線路製作。
八、阻焊處理:
保護PCB板,防止氧化。
1. 前處理:清除氧化物,增加銅面粗糙度。
2. 印刷:覆蓋阻焊油墨,實現絕緣保護。
3. 預烘烤、曝光、顯影、後烘烤。
九、文字印刷:
印刷電路板上的文字和標記。
1. 酸洗:清潔表面,提高印刷油墨附著力。
2. 文字印刷:便於後續焊接工藝。
十、表面處理OSP:
塗布保護層,防止PCB板生銹氧化。
十一、成型:
鑼出PCB板所需的外形,方便SMT貼片和組裝。
十二、飛針測試:
測試電路板電路,避免短路流出。
十三、FQC:
最終檢測,確保所有工序完成後的質量。
十四、包裝、出庫:
真空包裝PCB板,按需打包發貨,完成交付。
為保證電子電路最佳性能,元器件布局和導線布設至關重要。設計高質量、低成本的PCB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 首先確定PCB尺寸,避免過大導致阻抗增加和成本上升,過小則散熱不良。
2. 特殊元件定位後,根據電路功能單元布局其餘元器件。
3. 高頻元件應縮短連線,減少電磁干擾,易受干擾元件應保持距離。
4. 高電位差元件加大間距,防止放電短路。
5. 大重量元件固定,發熱元件考慮散熱。
6. 可調元件布局便於調節,符合結構要求。
布線原則:
1. 避免輸入輸出導線相鄰平行,加線間地線,防止反饋耦合。
2. 導線寬度主要由粘附強度和電流決定,寬度可選0.02~0.3 mm。
3. 導線間距主要由絕緣電阻和擊穿電壓決定,集成電路間距可小至5~8 um。
4. 導線拐彎處取圓弧形,避免直角或夾角影響高頻電路性能。
5. 避免大面積銅箔,長時間受熱易膨脹脫落,必要時採用柵格狀。
焊盤設計:
焊盤中心孔比引線直徑稍大,外徑D不小於d+1.2 mm。高密度數字電路,焊盤最小直徑可取d+1.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