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頻是什麼意思,請知道的詳細說一下。
"分頻"是說通過分頻電路,將輸入信號的頻率進行降低後再輸出.經過處理後,輸出的信號頻率如果是輸入信號頻率的1/2,叫2分頻率;1/3,叫3分頻;1/n,叫n分頻;分頻電路一般可以用數字電路來完成.2-4分頻電路,可以用D或者JK觸發器來實現.比如2分頻原理就是讓輸入信號有兩個脈沖時,輸出端才出現一個脈沖,那麼假如說輸入信號為1000Hz,也就是輸入信號每秒種有1000個脈沖,按照上面的原理,每2個輸入脈沖才產生一個輸出脈沖,那麼輸出信號就是500Hz,輸出信號頻率就變成了輸入信號的1/2.
如果要實現任意進制的分頻,簡單而且實用的電路是採用計數器電路.集成計數器晶元有74系列的74ls190、74ls191、74ls192等,以及40系列的CD4029等.實現n進制分頻的原理是這樣的:假如一個二進制計數器,如果計數到了5,那麼4個輸出端從高位到低位的狀態是0101,按照8421碼,這個輸出就是5,我們可以將這4個輸出端從高位到低位的第2、4個輸出端的信號接到一個與門的輸入端,按照與門的工作特性,只有當兩個輸入都為1時,輸出才為1,而計數器計數到5時,也就是說計數的輸入端信號有5個脈沖時,計數的輸出端從高位到低位的第2、4個輸出端的信號正好都為1,與門才輸出1,除此之外的任何情況,與門的兩個輸入端都不可能同時為1,這就實現了5分頻.
與"分頻"概念對應的還有"倍頻".倍頻就是使輸出端信號頻率為輸入端信號頻率的倍數,實現輸出頻率為輸入頻率2、3、4、n倍的電路,分別叫2倍頻、3倍頻、4倍頻、n倍頻電路.
至於現實中電腦術語里提到的"分頻"和"倍頻",那是說的是CPU與匯流排、外設之間工作頻率的關系.為什麼會有分頻、倍頻這個說法,按照標准微機原理教科書的說法是,CPU的工作頻率可以很高,但是有些外部設備如硬碟、軟盤,按照現在技術手段,把他們的工作頻率設計成到達CPU的工作頻率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CPU的工作頻率永遠是高於外部設備的,為了協調CPU與外部設備的工作時序,就只有進行"分頻"、"倍頻"處理.請參考"http://..com/question/12693033.html?si=1"
__原先並沒有倍頻概念,CPU的主頻和系統匯流排的速度是一樣的,但CPU的速度越來越快,倍頻技術也就應允而生。它可使系統匯流排工作在相對較低的頻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過倍頻來無限提升。那麼CPU主頻的計算方式變為:主頻 = 外頻 x 倍頻。也就是倍頻是指CPU和系統匯流排之間相差的倍數,當外頻不變時,提高倍頻,CPU主頻也就越高。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M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CPU的工作頻率(主頻)包括兩部分:外頻與倍頻,兩者的乘積就是主頻。倍頻的全稱為倍頻系數。CPU的主頻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系,這個比值就是倍頻系數,簡稱倍頻。倍頻可以從1.5一直到23以至更高,以0.5為一個間隔單位。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所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因此主頻僅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