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一到初三物理所有公式和定理
在串聯電路中,電流I(單位安培A)保持一致,即I=I1=I2=……,這表明電流在電路中處處相等。串聯電路的總電壓U(單位伏特V)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即U=U1+U2+……,說明串聯電路具有分壓作用。串聯電路的總電阻R(單位歐姆Ω)等於各部分電阻之和,即R=R1+R2+……。
而在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I(單位安培A)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即I=I1+I2+……,這表明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是各支路電流的總和(即分流)。並聯電路的電壓U(單位伏特V)在各部分保持一致,即U=U1=U2=……。並聯電路的總電阻R(單位歐姆Ω)則通過1/R的倒數相加計算得出,即R=1/R1+1/R2+……。
歐姆定律表明電路中的電流I(單位安培A)與電壓U(單位伏特V)成正比,同時與電阻R(單位歐姆Ω)成反比,即I=U/R。電流的定義式為I=Q/t,其中Q代表電荷量(單位庫侖C),t表示時間(單位秒S)。電功W(單位焦耳J)的計算公式為W=UIt=Pt,其中U代表電壓,I代表電流,t代表時間,P代表電功率。
電功率P(單位瓦特W)的計算方式有三種,分別為P=UI、P=I2R和P=U2/R,其中U代表電壓,I代表電流,R代表電阻。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單位米每秒m/s)與波長λ(單位米m)及頻率ν(單位赫茲Hz)之間的關系為C=λν。
以上就是對初一到初三物理中常見公式和定理的介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㈡ 我是初一的,請告訴我對照電路圖連接實物的思路 例題:如圖所示,請根據電路圖,將各元件連接起來
(一)看實物畫電路圖,關鍵是在看圖,圖看不明白,就無法作好圖,中考有個內部規定,混聯作圖是不要求的,那麼你心裡應該明白實物圖實際上只有兩種電路,一種串聯,另一種是並聯,串聯電路非常容易識別,先找電源正極,用鉛筆尖沿電流方向順序前進直到電源負極為止。明確每個元件的位置,然後作圖。順序是:先畫電池組,按元件排列順序規范作圖,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有元件若有電壓表要准確判斷它測的是哪能一段電路的電壓,在檢查電路無誤的情況下,將電壓表並在被測電路兩端。對並聯電路,判斷方法如下,從電源正極出發,沿電流方向找到分叉點,並標出中文「分」字,(遇到電壓表不理它,當斷開沒有處理)用兩支鉛筆從分點開始沿電流方向前進,直至兩支筆尖匯合,這個點就是匯合點。並標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幾條支路,每條支路中有幾個元件,分別是什麼。特別要注意分點到電源正極之間為幹路,分點到電源負極之間也是幹路,看一看幹路中分別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確的基礎上開始作電路圖,具體步驟如下:先畫電池組,分別畫出兩段幹路,幹路中有什麼畫什麼。在分點和合點之間分別畫支路,有幾條畫幾條(多數情況下只有兩條支路),並准確將每條支路中的元件按順序畫規范,作圖要求橫平豎直,鉛筆作圖檢查無誤後,將電壓表畫到被測電路的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