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輸入與非門電路圖怎麼畫
此電路功能為三輸入與門形式,輸入為A,B,C,輸出為Y。用CMOS實現反相器電路,PMOS和NMOS管進行全互補連接方式,柵極相連作為輸入,電路上面是三個PMOS並聯,PMOS的漏極與下面NMOS的漏極相連作為輸出,POMS管的源極和襯底相連接高電平,NMOS管的源極與襯底相連接低電平;
與非門是與門和非門的結合,先進行與運算,再進行非運算。與非門是當輸入端中有1個或1個以上是低電平時,輸出為高電平;只有所有輸入是高電平時,輸出才是低電平。
原理圖如下圖所示
(1)幾種門電路畫擴展閱讀:
與非門使用基本結構
1、首先考慮輸入級,DTL是用二極體與門做輸入級,速度較低。仔細分析發現電路中的Dl、D2、D3、D4的P區是相連的。可用集成工藝將它們做成一個多發射極三極體。這樣它既是四個PN結,不改變原來的邏輯關系,又具有三極體的特性。
一旦滿足了放大的外部條件,它就具有放大作用,為迅速消散T2飽和時的超量存儲電荷提供足夠大的反向基極電流,從而大大提高了關閉速度。
2、為提高輸出管的開通速度,可將二極體D5改換成三極體T2,邏輯關系不變。同時在電路的開通過程中利用T2的放大作用,為輸出管T3提供較大的基極電流,加速了輸出管的導通。另外T2和電阻RC2、RE2組成的放大器有兩個反相的輸出端VC2和VE2,以產生兩個互補的信號去驅動T3、T4組成的推拉式輸出級。
3、再分析輸出級。輸出級應有較強的負載能力,為此將三極體的集電極負載電阻RC換成由三極體T4、二極體D和RC4組成的有源負載。由於T3和T4受兩個互補信號Ve2和Vc2的驅動,所以在穩態時,它們總是一個導通,另一個截止。這種結構,稱為推拉式輸出級。
⑵ 各大神,請問用最簡單的電路圖畫同或門和異或門的電路圖怎麼畫呢本人非專業,請多多指教
用最簡單的電路圖畫同或門和異或門,最簡單的方法是用2輸入的與非門回74LS00 組成異或門,答如下電路。A,B為兩輸入變數,Y為輸出。
⑶ 門電路主要有哪幾種畫出其符號及邏輯式
「門」是這樣的一種電路:它規定各個輸入信號之間滿足某種邏輯關版系時,才有信號輸出權,通常有下列三種門電路:與門、或門、非門(反相器)。從邏輯關系看,門電路的輸入端或輸出端只有兩種狀態,無信號以「0」表示,有信號以「1」表示。也可以這樣規定:低電平為「0」,高電平為「1」,稱為正邏輯。反之,如果規定高電平為「0」,低電平為「1」稱為負邏輯,然而,高與低是相對的,所以在實際電路中要選說明採用什麼邏輯,才有實際意義,例如,負與門對「1」來說,具有「與」的關系,但對「0」來說,卻有「或」的關系,即負與門也就是正或門;同理,負或門對「1」來說,具有「或」的關系,但對「0」來說具有「與」的關系,即負或門也就是正與門。
符號等更多內容請見參考
⑷ 數字電路 如何用與非門實現 與門 或門 或非門 並畫出邏輯原理圖
1,與非門和與門的邏輯關系
與門、或門、非門、與非門、或非門都是用以實現基本邏輯運算和復合邏輯運算的單元電路稱為門電路。其中還有與或非門、異或門等幾種。
非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的電平變成相反的電平,高電平(1)變低電平(0),低電平(0)變高電(1)。
與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兩個高電平(1),輸出高電平(1),不滿足有兩個高電平(1)則輸出低電平(0)。
或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至少一個輸入高電平(1),輸出高電平(1),不滿足有兩個低電(0)輸出高電平(1)。
與非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均為高電平(1),輸出為低電平(0),若輸入中至少有一個為低電平(0),則輸出為高電平(1)。與非門可以看作是與門和非門的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