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12V逆變器後級四硅或雙硅電路圖
可否
⑵ 串雙硅後級的優點
您好,您是想問串雙硅後級的優點是什麼是嗎?串雙硅後級的優點是結構簡單,穩定性好,驅動能力強,功耗低。因為串雙硅後級是作為直流調速功率放大電路的驅動模塊,該模塊採用光耦合隔離技術,它的特點就是具有結構簡單,穩定性好,驅動能力強,功耗低的特點,但只能在觸發信號的控制下在高壓側產生柵極驅動電壓.驅動電壓驅動雙向可控硅通過控制觸發脈沖的觸發角的大小,從而實現對直流電機的調速控制。所以串雙硅後級的優點是結構簡單,穩定性好,驅動能力強,功耗低。
⑶ 電黃鱔用混頻還是主頻好
一、混頻的,因為混頻主要是浮魚比較好,單頻(一般是單硅或是IGBT後級)電的比較深(特別是單硅在同等功率機相比較,是所有後級電路中電的最深的)。
二、電魚機的原理:
首先,對電魚機分一下類,低頻機:包括白金機(機械觸點,和電子觸點),自激振盪機(鐵心的和磁心的)。高頻機:按後級的不同分為單硅機,雙硅機,四硅機,混頻機。除了機械白金機,其他的機器都用到了管子,不論是晶體三極體還是場效應管。下面一一進行介紹。
白金機,鐵心為長條形,由於磁路不封閉導致其漏感很大,效率難以提升,但是輸出波形較尖,對魚的殺傷效果很好,再加上用到的電子元件很少,故障率極低,固很受歡迎。其原理圖:
基本組成:電容,兩個線圈,一個觸點。
基本原理:未通電時,接入電路的觸點是常閉觸點,有電流通過時,初級線圈裡流經很大的電流,鐵心相當於一電磁鐵,磁力作用使常閉觸點斷開,根據自感電動勢E=NΔΦ/ΔT,由於磁通量Φ很大而ΔT很短,在次級線圈的兩端產生很大的感應電動勢,經過一段時間,由於初級線圈沒有了電流,磁力消失,觸點閉合,進行下一次放電,電路中的電容起到的作用為:消除初級線圈自感電動勢對觸點的傷害。
由於電路中的電流很大,所以觸點容易被燒壞,再有一點就是,電池的電量過低時,鐵心的磁力無法使觸點斷開,相當於電池短路,次級無電壓輸出,嚴重損害電池,應該注意。
⑷ 串雙硅後級的優點
效率高。串雙硅後級是由一個PNP管和一個NPN管所組成,其優點是效率高,省電,配合免雙通電路性能更優越,比普通單硅電路省電一倍以上。
⑸ 單硅好還是雙硅好,還是四硅好
當然是雙來硅了,單硅是維持一個自頻率不變,在清水裡面效果要好,但要是水不清撤,就雙硅好了,因為雙硅多了一個混頻按鈕,兩個頻率交替出現,一個把魚趕上水面,一個把魚電暈,不至於出現單硅把魚電暈沉在水底找不到的情況。
希望能對你有用,謝謝
⑹ 並雙硅後級工作原理
1.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層三端結構元件,共有三個PN結,分析原理時,可以把它看作由一個PNP管和一個NPN管所組成。
當陽極A加上正向電壓時,BG1和BG2管均處於放大狀態。此時,如果從控制極G輸入一個正向觸發信號,BG2便有基流ib2流過,經BG2放大,其集電極電流ic2=β2ib2。因為BG2的集電極直接與BG1的基極相連,所以ib1=ic。
2.此時,電流ic2再經BG1放大,於是BG1的集電極電流ic1=β1ib1=β1β2ib2。這個電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極,表成正反饋,使ib2不斷增大,如此正向饋循環的結果,兩個管子的電流劇增,可控硅使飽和導通。
由於BG1和BG2所構成的正反饋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導通後,即使控制極G的電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夠維持導通狀態,由於觸發信號只起觸發作用,沒有關斷功能,所以這種可控硅是不可關斷的。
由於可控硅只有導通和關斷兩種工作狀態,所以它具有開關特性,這種特性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轉化,條件如下:
A、從關斷到導通1、陽極電位高於是陰極電位,2、控制極有足夠的正向電壓和電流,兩者缺一不可。
B、維持導通1、陽極電位高於陰極電位,2、陽極電流大於維持電流,兩者缺一不可。
C、從導通到關斷1、陽極電位低於陰極電位,2、陽極電流小於維持電流,任一條件即可。
觸發導通
在控制極G上加入正向電壓時因J3正偏,P2區的空穴時入N2區,N2區的電子進入P2區,形成觸發電流IGT。在可控硅的內部正反饋作用的基礎上,加上IGT的作用,使可控硅提前導通,導致伏安特性OA段左移,IGT越大,特性左移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