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綜合電器實訓照明電路報告怎麼寫
這一周的實訓使我對實際生活和生產車間的電有了一點的認識,讓我從中得到了鍛煉,對以前的知識加以鞏固,還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團體間的攜手和作能力。
一周的電工實訓進行的緊張有序,使我們有在車間實習體驗。這次實訓是對實際條件下的依次模擬考核,使用的電壓在220伏到380伏,所以對我們的要求很高,弄不好會有觸電的危險,還有燒毀儀器,在實訓開始前老師告訴我們,安全放在第一,不能馬虎,開電的時候要檢查一遍,還要通知其他人,以免觸電,老師又講了試驗時應注意的問題,然後我們按分好的組開始做試驗。
剛開始作一周實訓,以為要做很多試驗,發下材料一看才四個,這次電工實訓一共有四次試驗,第一個試驗是家用供電線路實訓,主要目的是要學會日光燈電路,一燈兩地控制,燈光可調電路,聲光延時電路,鍘刀控制電路的正確接法。以前我對家用供電線路的了解,只存在火線,零線。一些開關的連接,再實際生活中電是危險物,在家根本不叫碰,所以知道的不多。通過老師的講解使我們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接的很順利,聲光延時開關必須用東西包住才能使燈泡亮。通過這次實訓讓我對家用點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個試驗是電動機反-正轉實訓,我們上學期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我想應該沒問題,可以做起來,可一做不是那一回事,接完後電機不轉,發現是接觸點不能吻和。我們將電壓改變後,電路恢復正常工作,電機開始反-正轉。這讓我懂的接線必須認真,不能馬虎。在做任何事都必須認真做。是我感受頗多。
第三個試驗電動機既可點動又可自鎖控制線路實訓,這個試驗線路和上一個沒有查別,在加上已經做過二個試驗,我們對電器的應用有一定的熟悉。操作起來就比較順利,我從中學到了很多,讓我對電機有了新得認識,可以順利的進行調控。
最後一個試驗是工作台自動往返循環線路實訓,要求我們通過實際安裝接線掌握有電氣原理圖變換成安裝接線圖的方法,並掌握行程開關的作用,以及機床電路的應用。這個試驗很復雜,我們接完線,打開開關,可機床不動,我們檢查線路,發現一個地方沒有連線,我們把線接上,機床動了。雖然和試驗要求不一樣,但我們很高興,因為它動了,我們有把線檢查了好幾遍,沒有發現問題,我們很著急,把高頻調到低頻,還是不行,最後我們把1、2、3、4它們換個來,機床動了,我們成功了。
一周的實習期瞬間結束了,但一顆熾熱的心依然還在那實習的場地依依不捨,特別是對咱們的指導老師很是敬佩。
通過幾天的實習,使我懂了許多許多的道理,真可謂是「受益非淺」啦,這次我們的實習任務,雖然算不上很重,其任務就是按圖安裝一些簡單的照明電路。原理談不上很復雜,但是真正要安裝起來那得費一把勁,由於是四位同學共用一個工位,最重要的是雙方協作精神,這一點我體會最深。
做工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項工作需要特別的細心,弄不好的話很容易讓自己做的一切從頭再來。首先,必須把安裝的器材清好檢查是否完好,再次就是要運用巧勁把每副夾子上好,牢固,一下午下來人累得是筋疲力盡,但看到自己安裝的效果,還是感到很欣慰的,再過一年半我們就要步入社會,踏上自己的工作崗位,但我感覺到一周的學習期就是以後生活的寫照,我會運用自己的書本知識和實踐能力去撐穩,那在江中的風帆……
第一次看著電動機通過自己動手接線轉起來,那種感覺是自豪的。自己在心裡會說:「呃,我也能讓電動機轉起來,哈,開心。加油,其實這蠻好玩的嘛」。
我們的老師總是先給我們講一些理論的內容,再准備讓我們接線。剛開始接線時我們就按著圖接下來,一點秩序也沒有,所以接好了的線看過去亂亂的像蜘蛛網一樣。現在想到都覺得好笑。
也因為電工課我們了解到了很多我們平時都不會認真去注意的常識,比如安全用電常識、電工基本操作(怎麼連接導線)、電氣照明(主要是日光燈);還有一些常用的低壓電器(意所布的線布的先後順序,比如說布線時應把其他的線都布好了之後再布開關的線,交流接觸器,繼電器等);行程開關的用法;電動機的結構和銘牌意義;控制電路故障分析與排除等。恩,總之,感覺學到的東西還是蠻多的。四次的電工對手親身體會到整體思考的重要性,布一塊好板就必須要有整的邏輯思維,布板要注意各元器件的空間排布還要注意到布線時線與線不能相交且要注
通過了這一周的電子電工的實訓,也培養了我們的膽大、心細、謹慎的工作作風。由於前面的三個實訓是通過接上日常低壓電路來完成的,所以就要講求用電的安全,不許用手觸及各電氣元件的異電部分及電動機的轉動部分。也要求操作的時候要心細、謹慎,避免觸電及意外的受傷。在後面的幾個實訓中用到了電烙鐵,也是要求學生掌握電烙錢的正確使用的方通過這為期一周的電工實訓,我確實是學到了很多知識,拓展了自己的的視野。通過這一次的電工實訓,增強了我的動手打操作的能力。記得我在讀高中的時候,我幫家裡安裝一個開關控制電路,由於自己的動手法,避免意外的受傷。能力不夠強,結果把電路接成短路,還好因為電路原先裝有保險絲,才沒有造大的安全事故。而通過這一次的電工實訓,我就掌握了日光燈電路的安裝,學會了白熾燈的兩地的控制方法。也學習了一些低壓電器的有關知識,了解了其規格、型號及使用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我還學會了電路的接線及檢查的方法。
通過這一次的電工的實訓,也培養了我們的規范化的工作作風,以及我們的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② 基本放大電路實驗報告總結
基本放大電路實驗報告總結
基本放大電路實驗報告總結,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充滿好奇心,對所有東西都很好奇或者是不解,那麼大家都知道基本放大電路實驗報告總結是怎麼寫嗎,下面和我一起來了解學習看看吧。
1.理解多級直接耦合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與設計方法
2.熟悉並熟悉設計高增益的多級直接耦合放大電路的方法
3.掌握多級放大器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
4.掌握在放大電路中引入負反饋的方法
二、實驗預習與思考
1.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有哪些?分別有什麼特點?
2.採用直接偶爾方式,每級放大器的工作點會逐漸提高,最終導致電路無法正常工作,如何從電路結構上解決這個問題?
3.設計任務和要求
(1)基本要求
用給定的三極體2SC1815(NPN),2SA1015(PNP)設計多級放大器,已知VCC=+12V, -VEE=-12V,要求設計差分放大器恆流源的射極電流IEQ3=1~1.5mA,第二級放大射極電流IEQ4=2~3mA;差分放大器的單端輸入單端輸出不是真電壓增益至少大於10倍,主放大器的不失真電壓增益不小於100倍;雙端輸入電阻大於10kΩ,輸出電阻小於10Ω,並保證輸入級和輸出級的直流點位為零。設計並模擬實現。
三、實驗原理
直耦式多級放大電路的主要涉及任務是模仿運算放大器OP07的等效內部結構,簡化部分電路,採用差分輸入,共射放大,互補輸出等結構形式,設計出一個電壓增益足夠高的多級放大器,可對小信號進行不失真的放大。
1.輸入級
電路的輸入級是採用NPN型晶體管的恆流源式差動放大電路。差動放大電路在直流放大中零點漂移很小,它常用作多級直流放大電路的前置級,用以放大微笑的直流信號或交流信號。
典型的差動放大電路採用的工作組態是雙端輸入,雙端輸出。放大電路兩邊對稱,兩晶體管型號、特性一致,各對應電阻阻值相同,電路的共模抑制比很高,利於抗干擾。 該電路作為多級放大電路的輸入級時,採用vi1單端輸入,uo1的單端輸出的工作組態。 計算靜態工作點:差動放大電路的雙端是對稱的,此處令T1,T2的相關射級、集電極電流參數為IEQ1=IEQ2=IEQ,ICQ1=ICQ2=ICQ。設UB1=UB2≈0V,則Ue≈-Uon,算出T3的ICQ3,即為2倍的IEQ也等於2倍的ICQ。
此處射級採用了工作點穩定電路構成的恆流源電路,此處有個較為簡單的確定工作點的方法:
因為IC3≈IE3,所以只要確定了IE3就可以了,而IE3 UR4UE3 ( VEE), R4R4
UE3 UB3 Uon (VCC ( VEE)) R5 Uon R5 R6
uo1 ui1採用ui1單端輸入,uo1單端輸出時的增益Au1
2.主放大級 (Rc//RLRL (P//)1 Rb rbeR1 rbe
本級放大器採用一級PNP管的共射放大電路。由於本實驗電路是採用直接耦合,各級的工作點互相有影響。前級的差分放大電路用的是NPN型晶體管,輸出端uo1處的集電極電壓Uc1已經被抬得較高,同時也是第二級放大級的'基極直流電壓,如果放大級繼續採用NPN型共射放大電路,則集電極的工作點會被抬得更高,集電極電阻值不好設計,選小了會使放大倍數不夠,選大了,則電路可能飽和,電路不能正常放大。對於這種情況,一般採用互補的管型來設計,也就是說第二級的放大電路用PNP型晶體管來設計。這樣,當工作在放大狀態下,NPN管的集電極電位高於基極點位,而PNP管的集電極電位低於基極電位,互相搭配後可以方便地配置前後級的工作點,保證主放大器工作於最佳的工作點上,設計出不失真的最大放大倍數。
採用PNP型晶體管作為中間主放大級並和差分輸入級鏈接的參考電路,其中T4為主放大器,其靜態工作點UB4、UE4、UC4由P1、R7、P2決定。
差分放大電路和放大電路採用直接耦合,其工作點相互有影響,簡單估計方式如下:
,UC4 VEE IC4 RP2 UE4 VCC IE4 R7, UB4 UE4 Uon UE4 0.7(硅管)
由於UB4 UC1,相互影響,具體在調試中要仔細確定。 此電路中放大級輸出增益AU2
3.輸出級電路
輸出級採用互補對稱電路,提高輸出動態范圍,降低輸出電阻。
其中T4就是主放大管,其集電極接的D1、D2是為了克服T5、T6互補對稱的交越失真。本級電路沒有放大倍數。
四、測試方法
用Multisim模擬設計結果,並調節電路參數以滿足性能指標要求。給出所有的模擬結果。
電路圖如圖1所示 uo2 Rc uo1Rb rbe
模擬電路圖
圖1靜態工作點的測量:
測試得到靜態工作點IEQ3,IEQ4如圖2所示,符合設計要求。
圖2 靜態工作點測量
輸入輸出端電壓測試:
測試差分放大器單端輸入單端輸出波形如圖3,輸入電壓為VPP=4mV,輸出電壓為VPP=51.5mV得到差分放大器放大倍數大約為12.89倍。放大倍數符合要求。
圖3 低電壓下波形圖 主放大級輸入輸出波形如圖4
圖4 主放大級輸入輸出波形圖
如圖所示輸入電壓為VPP=51.5mV,輸出電壓為VPP=6.75V放大倍數為131.56倍。 整個電路輸入輸出電壓測試如圖
圖5 多級放大電路輸入輸出波形圖
得到輸入電壓為VPP=4mV,輸出電壓為VPP=4.29V,放大倍數計算得到為1062倍 實驗結論:
本電路利用差動放大電路有效地抑制了零點漂移,利用PNP管放大級實現主放大電路,利用互補對稱輸出電路消除交越失真的影響,設計並且測試了多級放大電路,得到放大倍數為1000多倍,電路穩定工作。
實驗一:儀器放大器設計與模擬
一. 實驗目的
1.掌握儀器放大器的設計方法
2.理解儀器放大器對共模信號的抑制能力
3.熟悉儀器放大器的調試方法
4.掌握虛擬儀器庫中關於測試模擬電路儀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信號發生器等虛擬儀器的使用
二. 實驗原理
儀器放大器是用來放大差值信號的高精度放大器,它具有很大的共模抑制比,極高的輸入電阻,且其增益能在大范圍內可調。儀器放大器原理圖如下所示:
儀器放大器由三個集成運放構成。其中,U3構成減法電路,即差值放大器,U1、U2各對其相應的信號源組成對稱的同相放大器,且R1=R2,R3=R5,R4=R6。 令R1=R2=R時,則
Vo2—Vo1=(1+2R/Rg)(Vi2—Vi1)
U3是標准加權減法器,Vo1、Vo2是其輸入信號,其相應輸出電壓 Vo=—(R6/R5)Vo2+R4/(R3+R4)Vo1(1+R6/R5)
由於R3=R5=R4=R6=R,因而
Vo=Vo1—Vo2=(1+2R/Rg)(Vi1—Vi2)
儀器放大器的差值電壓增益
Avf=Vo/(Vi1—Vi2)=1+2R/Rg
因此改變電阻的值可以改變儀器放大器的差值電壓增益,此儀器放大器的增益是正的。
三. 實驗內容
1.按照上述原理圖構成儀器放大器,具體指標為:
(1)當輸入信號Ui=2sinwt(mV)時,輸出電壓信號Uo=0.4sinwt(mV),Avf=200,f=1kHz
(2)輸入阻抗要求Ri>1MΩ
2.用虛擬儀器庫中關於測試模擬電路儀器,按設計指標進行調試。
3.記錄數據並進行整理分析
四. 實驗步驟
按下圖連好電路,並設置函數信號發生器,輸出正弦,頻率為1kHz,幅度為2mV;用示波器觀察波形變化
其中Avf=1+2R/Rg≈200,輸入的為差模信號2mV符合實驗要求
五.實驗結果
如圖示波器CH1、CH2、CH3分別是Vi1、Vi2、Vo, 由圖可知輸出Vo=0.4sinwt(V), 且和Vi1同相
六.實驗心得體會
從這次實驗中我學會了multisim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了儀器放大器的原理,而且通過模擬實驗更加熟悉了一些常見電路元件的功能
③ 寫大學電路實驗報告需要包括什麼內容,而且要注意哪些
在撰寫大學電路實驗報告時,需要確保包含以下幾個核心部分,以確保內容的完整性和准確性。首先,實驗目的部分應當清晰地闡述實驗的目標和預期結果。這部分是實驗報告的開篇,決定了讀者對於實驗背景的理解。接著,實驗內容部分詳細介紹實驗的具體設計與實施過程,包括所使用的儀器和材料。這部分內容應詳盡,以便他人能夠復現實驗。實驗線路部分則需要精確繪制並詳細描述電路圖,這是實驗報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驗步驟部分應詳細記錄實驗操作過程,包括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確保步驟的可重復性。
實驗現象觀察和實驗數據部分應記錄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並詳細列出測量的數據。這部分是實驗報告的核心內容之一,直接反映了實驗結果。實驗分析部分則需要基於實驗數據和現象,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解釋,包括實驗誤差的討論和實驗結果的意義。此外,實驗報告還應包含結論部分,總結實驗發現,指出實驗的意義和不足之處。最後,附錄部分可以記錄實驗中的一些額外信息,如未使用的實驗數據、儀器校準記錄等,以供查閱。
撰寫實驗報告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報告內容要准確無誤,確保所有數據和結論的准確性;二,實驗步驟要詳盡,確保可重復性;三,實驗分析要深入,結合理論知識進行解釋;四,結論要客觀,指出實驗結果的意義和不足;五,語言表達要清晰,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詞彙。
實驗報告是科研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展示了實驗結果,還反映了實驗設計和分析能力。因此,撰寫實驗報告時,應注重每一個細節,確保報告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