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電子電路中要有高頻電路,低頻電路和中頻電路
頻率,是每秒震盪次數。高頻震盪次數很高,多用於發射,像電視台無線電波,屬於高頻。通過電路,把攜帶在高頻電路中的音頻信號(音頻屬於低頻),解調出來,通過電路放大,我們就能聽到聲音了,為了在高頻轉換到低頻中增益的穩定,通常是把高頻轉換成中頻,在轉換成低頻,這樣就能大大改善效果。這就是收音機簡單原理,希望能幫助到你。打字很累呵呵。
『貳』 中頻電源基本構成是什麼
中頻感應爐主要電路為AC-DC-AC變頻結構,由整流電路、濾波、逆變電路和保護電路組成。其工作原理是將三相50Hz工頻交流電經過三相全控整流橋整流成電壓可調的中頻電源脈動直流,再通過電容將脈動的直流電濾波變成光滑平穩的直流電送到單相逆變橋,最後通過逆變橋將直流電變成單相頻率可調的中頻交流電供給負載。
『叄』 中頻爐電路原理
中頻感應爐的發展得益於靜力變頻器的使用,這種變頻器和磁力變頻器比較,其效率高達95%~98%。作為感應爐使用的變頻器額定功率不斷提高,近來,9 000 kW變頻器已投產,把它聯接在容量為12 t的爐子上,熔化鐵液的生產率可達18 t/h;將中頻感應爐功率密度每噸熔化能力提高到1 000 kW,能使熔化期縮短到35 min。感應爐的熔化率是隨爐子的容量變化而變化,一般中頻感應爐熔化鑄鐵的熔化率為0.4~35 t/h。例如,使用2 t容量的爐子,可得到2~2.38 t/h的熔化率,使用12 t的爐子則可達到18~21 t/h的熔化率;而採用工頻感應爐熔化冷料的熔化率,1.5 t爐為0.75 t/h、3 t爐為1.5 t/h、5 t爐為2.5 t/h,10 t爐只有4 t/h。可見中頻感應爐的熔化率遠遠超過了工頻感應爐,這就為在選擇鑄鐵生產熔煉設備時可以以小代大,使用較小容量的中頻感應爐代替較大容量的工頻感應爐創造條件,中頻爐取代工頻爐既減少了用地,又降低了投資,也保證了鐵液的連續供應,對於連續作業、生產能力較大的鑄鐵生產均十分有利。將中頻感應爐用於連續鑄造或離心鑄造球墨鑄鐵管生產的鐵液熔煉,用它取代沖天爐,或與高爐、沖天爐進行雙聯,其生產能力將可得到充分發揮。例如,國內有1個離心球墨鑄鐵管生產廠家,就是採用了10 t中頻感應爐與高爐雙聯工藝,對鐵液進行升溫和調整成分,將貯存的高爐鐵液從1300 ℃升溫到1520 ℃,大約需要27 min。該爐頻率100~200 Hz,功率為2 500 kW。
中頻感應爐電效率和熱效率高,不但提高了熔化率、縮短了熔化時間,其單位電耗也相應降低。與工頻感應爐相比,其電耗可從700 kW.h/t降低到515~580 kW.h/t。有關資料表明,在考慮爐渣的熔化和過熱所需能量損失的情況下,中頻感應爐冷啟動時,單位電耗約582 kW.t/h,熱爐操作時,單位電耗為505~545 kW.h/t,如果連續加料操作,則單位電耗僅為494 kW.h/t。
『肆』 中頻電路的作用
通過改變交流電頻率的方式實現交流電控制的技術就叫變頻技術
另一種方法是改革變流器的工作機理,做到既抑制諧波,又提高功率因數,這種變流器稱單位功率因數變流器。
大容量變流器減少諧波的主要方法是採用多重化技術:將多個方波疊加以消除次數較低的諧波,從而得到接近正弦的階梯波。重數越多,波形越接近正弦,但電路結構越復雜。
幾千瓦到幾百千瓦的高功率因數變流器主要採用PWM整流技術。它直接對整流橋上各電力電子器件進行正弦PWM控制,使得輸入電流接近正弦波,其相位與電源相電壓相位相同。這樣,輸入電流中就只含與開關頻率有關的高次諧波,這些諧波次數高,容易濾除,同時也使功率因數接近1。採用PWM整流器作為AC/DC變換的 PWM逆變器,就是所謂的雙PWM變頻器。它具有輸入電壓、電流頻率固定,波形均為正弦,功率因數接近1,輸出電壓、電流頻率可變,電流波形也為正弦的特點。這種變頻器可實現四象限運行,從而達到能量的雙向傳送。
小容量變流器為了實現低諧波和高功率因數,一般採用二極體整流加PWM斬波,常稱之為功率因數校正(PEC)。典型的電路有升壓型、降壓型、升降壓型等。
(2)電磁干擾抑制解決EMI的措施是克服開關器件導通和關斷時出現過大的電流上升率di/dt和電壓上升率/dt,目前比較引入注目的是零電流開關(ZCS)和零電壓開關(ZVS)電路。方法是:
①開關器件上串聯電感,這樣可抑制開關器件導通時的di/dt,使器件上不存在電壓、電流重疊區,減少了開關損耗;
②開關器件上並聯電容,當器件關斷後抑制/dt上升,器件上不存在電壓、電流重疊區,減少了開關損耗;
③器件上反並聯二極體,在二極體導通期間,開關器件呈零電壓、零電流狀態,此時驅動器件導通或關斷能實現ZVS、ZCS動作。
目前較常用的軟開關技術有:
①部分諧振PWM。為了使效率盡量與硬開關時接近,必須防止器件電流有效值的增加。因此,在一個開關周期內,僅在器件開通和關斷時使電路諧振,稱之為部分諧振。
②無損耗緩沖電路。串聯電感或並聯電容上的電能釋放時不經過電阻或開關器件,稱無損耗緩沖電路,常不用反並聯二極體。
在電機控制中主開關器件多採用 IGBT,IGBT關斷時有尾部電流,對關斷損耗很有影響。因此,關斷時採用零電流時間長的ZCS更合適。
2、功率因數補償早期的方法是採用同步調相機,它是專門用來產生無功功率的同步電機,利用過勵磁和欠勵磁分別發出不同大小的容性或感性無功功率。然而,由於它是旋轉電機,雜訊和損耗都較大,運行維護也復雜,響應速度慢,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已無法適應快速無功功率補償的要求。
另一種方法是採用飽和電抗器的靜止無功補償裝置。它具有靜止型和響應速度快的優點,但由於其鐵心需磁化到飽和狀態,損耗和雜訊都很大,而且存在非線性電路的一些特殊問題,又不能分相調節以補償負載的不平衡,所以未能占據靜止無功補償裝置的主流。
收音機變頻原理:
所謂「變頻」,就是通過一種叫「變頻器」的電路,將接收到的電台信號變換成一個頻率比較低但節目內容一樣的「中頻」,然後對「中頻」進行放大和「檢波」(取出電台高頻信號中攜帶的音頻信號[「表示聲音的電信號」],供收聽)。
因為中頻比電台信號頻率低(現在有些機器的中頻比電台信號頻率高,另當別論),放大容易,不容易引起自激,靈敏度高,且可以針對固定的中頻做很多的「調諧迴路」,選擇性好。帶有自動增益(放大倍數)控制電路(即所謂的AGC),使強、弱電台的音量差距變小。
『伍』 中頻電源基本構成是什麼
中頻感應爐的核心電路結構包括AC-DC-AC變頻,具體由整流電路、濾波電路、逆變電路和保護電路四大組件構成。整流電路首先將三相50Hz的工頻交流電轉換為電壓可調節的中頻電源脈動直流電。接著,濾波電路通過電容的作用,將這種脈動直流電轉化為平滑、穩定的直流電,以便於後續處理。逆變電路進一步將平滑的直流電轉換為頻率可調節的單相中頻交流電。這一過程中,保護電路起到了關鍵作用,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避免過載、短路等故障的發生。
具體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三相50Hz的工頻交流電通過三相全控整流橋整流,轉換為電壓可調的中頻電源脈動直流。隨後,電容濾波器通過電容的充放電特性,濾除了脈動直流中的波動成分,使得直流電更加平滑。這一環節至關重要,為逆變提供了穩定的基礎。之後,逆變電路利用半導體開關器件,將平滑的直流電再次轉換為單相頻率可調的中頻交流電。通過調整逆變電路中的開關頻率,可以實現對輸出中頻交流電頻率的精確控制,以滿足不同負載的需求。
保護電路在電路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它包括過流保護、過壓保護和短路保護等功能。當電路中出現異常情況,如電流過大、電壓過高或短路現象時,保護電路能夠迅速響應,切斷電源,防止設備損壞和人員受傷。此外,保護電路還能對電路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確保系統在安全的范圍內穩定運行。
這種AC-DC-AC變頻結構不僅能夠實現對中頻電源的有效控制,還能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在實際應用中,中頻感應爐廣泛應用於鋼鐵、有色金屬、鑄造等行業,用於加熱、熔煉、熱處理等工藝過程。通過精確的頻率控制,可以實現對材料加熱過程的精準控制,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