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幾種方法測電阻說一下各種測量電阻的方法和特點。
簡述如下:
①伏安法測電阻:電路如下圖。閉合開關後,記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U和I,則被測電阻Rx=U/I。這種接法叫外接法,電壓表的示數是准確的,電流表的示數略大於Rx中的實際電流。只有當電壓表的內阻遠遠大於Rx時,流入電壓表的電流才可以忽略不計。(當Rx的阻值與電壓表內阻接近時,可考慮用內接法。但內接法測的電壓略小於Rx兩端的實際電壓。)
不論何種方法,實際上就是歐姆定律的應用。
㈡ [電流表內外接法的選擇]電流表內外接法判斷
電流表內外接法的選擇
電壓表和電流表連入電路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如圖所示的電路叫做電流表外接電路(簡你"外接法");一種是如圖所示電路叫做電流表內接電路(簡稱"內接去").由於電流表,電壓表內阻的影響,不管採用電流表內接還是外接都將會引起誤差.外接法的測量誤差是由於電壓表的分流作用而產生,由並聯電路中電流分配與電阻成反比可知當時,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可忽略不計,此時,可見對於小電阻的測量宜採用外接法電路.內按法產生的誤差是電流表的分壓作用,由串聯電路的電壓分配與電阻成正比可知,當時,電流表的分壓作用很小,可忽略不計,此時,所以對大電阻應採用內接法電路.那麼如何確定R 值是較大還是較小呢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當被測電阻與電壓表內阻的關系滿足即時應採用"外接法"較准確;當被測電阻與電流表的內阻相比滿足即時,採用"內接法"測量誤差較小.若當時,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和電流表的分壓作用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是相同的,此時既可選擇"內接法"也可選擇"外接法".,此時的R我們常稱為臨界電阻.當時,電流表的分壓作用較電壓表的分流作用明顯,應採用外接電路,當時,電壓表的分流作用較電流表的分壓作用明顯,應採用內接電路.
例2 有一小燈泡上標有"6V0.6W"的字樣,現在要用伏安法測量這個燈泡的圖線,已知所用器材有:是電流表(0~0.3A,內阻1);電壓表(0~15V,內阻20k);滑動變阻器(0~30,2A);學生電源(直流9V);開關一隻,導線若干.為使實驗誤差盡量減小,畫出合理的實驗電路圖.
分析與解因為電壓表內阻遠大於燈泡的最大阻值60,因此選擇電流表外接法.電路如圖所示. 例3用伏安法測量阻值約為幾十歐的線圈的電阻R,己知所用電流表的量程為(0~0.6V),內阻0.125,電壓表的量程為(0~15V),內阻為15k,蓄電池組電壓為12V,問應採用哪一種連接電路 分析與解因為,而題目給出的被測電阻阻值約為幾十歐,可能大於43,也可能小於43,因此內接法,外接法兩種電路均可採用.
在具體的實驗中若,均不知的情況下,可用試觸法判定,即通過改變電表的連接方式看電流表,電壓表指針變化大小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