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灰化完全的定義
灰化是將樣品基體(特別是有機物)破壞的方法,有干灰化法和濕消解法。使固體廢物燃燒而轉變為二氧化碳、水和灰的過程。是樣品預處理常用方法。達到恆重,即不超過0.5mg
② 如何將不用的圖層灰化處理
圖層上有繪制的圖形,需要上色的用移動工具選擇它(不用看圖層)把顏色板打開有現成的點一下顏色上去了,自己要設置顏色可以在圖形填充色里去設置
③ 單面雙接觸的FPC電路板如何進行工藝改良
當單面雙接觸的FPC電極長度大於3.0mm,寬度小於0.3mm時,在製程當中(蝕刻、往膜、表面清洗、貼保護膜)輕易造成電極變形、扭曲、斷裂,嚴重影響了產品的良率。如以前我司接過這樣一個定單,按正常的工藝流程製作,良率很低,只有50%左右,連貨都沒有辦法交付。後經過的工藝改進,良率提升到了85~93%之間。下面我就先容如何進行工藝改良:
工藝說明:
線路用濕膜來做,先絲印B面,烘烤後再絲印A面,再烘烤。然後進行曝光、顯影,該步的留意點就是B面不用曝光,若曝光會造成後續往膜困難;3.2 顯影後對B面進行貼膠帶(貼在濕膜的表面),如圖2。在此要留意,高溫膠帶要貼平整,有補強對位標記時,膠帶盡量不要超過標記線,由於在壓合後在高溫膠帶位置會有一點痕跡,如有補強的話,則正好可以蓋住壓痕;蝕刻、顯影、表面清洗按正常步驟進行;3上保護膜壓合(用快壓機進行壓合)。此時一定要對壓合參數進行一個最優化,優化原則就是用最少時間、最小壓力及較低溫度壓合。由於高溫、長時間、大壓力輕易造成高溫膠的轉移以及高溫膠蓋住的濕膜往膜困難。 撕掉高溫膠帶,往膜(小心操縱)、磨板往除電極處的灰化銅; 烘烤,進行上保護膜固化;後面工序照舊。
4、後話該方法是一個土辦法,工序也稍微麻煩了一些,而且還要額外高溫膠帶輔助材料。但我覺得還是很適用電極長度大於3.0mm,寬度小於0.3mm的單面雙接觸的FPC的製造,對良率的提升是肯定的。
工藝改進出發點:
如圖1所示,我們假設B部分是在製程中(蝕刻後至上保護膜壓合)需要鏤空的部分。當這部分鏤空後,沒有加強部分來支撐鏤空的電極,在外力(如水平機的噴淋壓力、收放、運輸)的作用下輕易造成電極扭曲、變形、斷裂。所以工藝改善的關鍵點就是給脆弱的電極一個支撐物。
ac
支撐物的選用:
由於支撐物從蝕刻前到上保護膜都的用,特別是還要進行熱壓。所以,我們必須選用能夠耐高溫的物質。在此可以選用高溫膠帶(如KAPTON膠帶KA00),該膠帶要求膠不會轉移,能夠耐熱壓(快壓機)的高溫。
如需了解相關詳情,請查閱我們的悅得電路板廠
④ 灰化法處理樣品的優點是什麼
干灰化法是利用高溫除去樣品中的有機質,剩餘的灰分用酸溶解,作為樣品待測溶液.該法適用於食品和植物樣品等有機物含量多的樣品測定,不適用於土壤和礦質樣品的測定.大多數金屬元素含量分析適用干灰化,但在高溫條件下,汞、鉛、鎘、錫、硒等易揮發損失,不適用.該法主要優點是:能處理較大樣品量、操作簡單、安全。灰化溫度一般在500-600℃,溫度升高將會引入坩鍋損失而造成的污染。樣品量,干樣一般不超過10克,鮮樣不超過50克。樣品量過大,易引起灰化困難或時間太長,這勢必引入新的誤差。相反,太少,也會引入樣品不均勻性的誤差。時間通常控制在4-8小時。含脂肪、糖類多的樣品需要較長時間,而含纖維素、蛋白質多的樣品需要較短時間。灰化是否完全通常以灰分的顏色判斷。當灰分呈白色或灰白色但不含炭粒,則認為灰化完全。
干法灰化是在高溫破壞分解有機物, 將殘留礦物質成分溶解在稀酸中, 使被測元素呈可溶態。由於在高溫狀態, 極易產生元素損失, 且會形成酸不溶性混合物, 產生滯留損失。如何減少損失, 從而提高方法的准確度是干法灰化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樣品在用高溫電爐灰化以前, 必須先在電熱板上低溫炭化至無煙( 預灰化) , 然後移入冷的高溫電爐中, 緩緩升溫至預定溫度( 500~550 ℃) , 否則樣品因燃燒而過熱導致金屬元素揮發。如同時灰化許多試樣, 應常變換坩堝在高溫電爐中位置, 使樣品均勻受熱, 防止樣品局部過熱。應保證瓷皿的釉層完好, 如使用有蝕痕或部分脫釉的瓷皿灰化試樣時, 器壁更易吸附金屬元素, 形成難溶的硅酸鹽而導致損失。灰化前, 可加入灰化助劑,常用的有HNO3、H2SO4、(NH4)2SO4、(NH4)2HPO4 等,HNO3 可促進有機物氧化分解, 降低灰化溫度, 後幾種使易揮發元素轉變為揮發性較小的硫酸鹽和磷酸鹽,從而減少揮發損失。如個別試樣灰化不徹底, 有炭粒, 取出放冷, 再加硝酸, 小火蒸干, 再移入高溫電爐中繼續完成灰化。
⑤ 判斷樣品是否完全灰化的方法有哪些
灰化是否完全通常以灰分的顏色判斷。當灰分呈白色或灰白色但不含炭粒,則認為灰化完全。
⑥ 灰化的干法灰化
即將一定量的樣品置於坩堝中加熱,使其中的有機物脫水、分解、氧化、炭化,專再罩高溫電爐中灼屬燒,灰化,直至殘留物為白色或淺灰色為止,所得的殘渣即為無機成分,可供測定用。
用高溫灼燒的方式破壞樣品中的有機物,又叫灼燒法。除汞外大多數金屬元素和部分非金屬元素的測定都可用該法處理樣品。
灰化過程
灰化過程是在寒溫帶、寒帶針葉林植被和濕潤的條件下,土壤中鐵鋁與有機酸性物質螯合淋溶淀積的過程。
⑦ 干法灰化的原理及方法特點是什麼
干法灰來化是在一定溫度源和氣氛下加熱,使待測物質分解、灰化,留下的殘渣再用適當的溶劑溶解。這種方法不用熔劑,空白值低,很適合微量元素分析。
根據灰化條件的不同,干法灰化有兩種,一種是在充滿O2的密閉瓶內,用電火花引燃有機試樣,瓶內可用適當的吸收劑以吸收其燃燒產物,然後用適當方法測定,這種方法叫氧瓶燃燒法,它廣泛用於有機物中鹵素、硫、磷、硼等元素的測定。另一種是將試樣置於蒸發皿中或坩堝內,在空氣中,於一定溫度范圍(500~550℃)內加熱分解、灰化,所得殘渣用適當溶劑溶解後進行測定,這種方式叫定溫灰化法。此法常用於測定有機物和生物試樣中的無機元素,如銻、鉻、鐵、鈉、鍶、鋅等
⑧ 判斷樣品是否灰化完全的方法有哪些
恆重,,,,,
⑨ 試述關於難灰化的樣品,可採用哪些方法加速灰化,如何操作
①改變操作方法。樣品初步灼燒後,取出冷卻,加少量水,研磨,被包住的碳粒暴露出來。水回浴上蒸答干,充分乾燥,再灼燒至恆重。
②加灰化助劑。樣品初步灼燒後,放冷,加入幾滴硝酸,雙氧水或者乙醇,蒸干後灼燒至恆重,加速碳粒的灰化。這些物質在灼燒後完全消失,不增加殘灰質量。
③添加惰性不溶物,如氧化鎂、碳酸鈣等,使碳粒不覆蓋,但加入量應做空白實驗從灰分中扣除。
⑩ 干灰化法的優點是什麼
對果樹的葉片樣品進行干灰化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制備溶液過程中的污內染概率較少。硼和鉬容以干灰化為好。四苯硼鈉法測定鉀時也以干灰化為最佳。
干灰化的溫度不宜超過500℃,時間不宜過長。用高型坩堝比扁形容器要好。若溫度過高,有的元素如鉀、硼會揮發損失,有的元素如銅、錳、鋅會形成不溶於酸的硅酸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