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集成電路扳

集成電路扳

發布時間:2021-02-03 13:55:04

㈠ 集成電路板,什麼是集成電路板,集成電路板原理,集成電路板技術專題

集成電路板是採用半導體製作工藝,在一塊較小的單晶矽片上製作上許多晶體管及電阻器、電容器等元器件,並按照多層布線或遂道布線的方法將元器件組合成完整的電子電路。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元號「N」等)表示。
集成電路板按其功能、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板和數字兩大類。
模擬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模擬信號(指幅度隨時間邊疆變化的信號。例如半導體收音機的音頻信號、錄放機的磁帶信號等),而數字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數字信號(指在時間上和幅度上離散取值的信號。例如VCD、DVD重放的音頻信號和視頻信號)。

按製作工藝
按製作工藝可分為半導體和薄膜。
膜又分類厚膜和薄膜。

按集成度高低
按集成度高低的不同可分為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和超大規模。

按導電類型不同
按導電類型可分為雙極型和單極型。
雙極型的製作工藝復雜,功耗較大,代表有TTL、ECL、HTL、LST-TL、STTL等類型。單極型的製作工藝簡單,功耗也較低,易於製成大規模,代表有CMOS、NMOS、PMOS等類型。

按用途
按用途可分為電視機用。音響用、影碟機用、錄像機用、電腦(微機)用、電子琴用、通信用、照相機用、遙控、語言、報警器用及各種專用。
電視機用包括行、場掃描、中放、伴音、彩色解碼、AV/TV轉換、開關電源、遙控、麗音解碼、畫中畫處理、微處理器(CPU)、存儲器等。
音響用包括AM/FM高中頻電路、立體聲解碼電路、音頻前置放大電路、音頻運算放大、音頻功率放大、環繞聲處理、電平驅動、電子音量控制、延時混響、電子開關等。
影碟機用有系統控制、視頻編碼、MPEG解碼、音頻信號處理、音響效果、RF信號處理、數字信號處理、伺服、電動機驅動等。
錄像機用有系統控制、伺服、驅動、音頻處理、視頻處理。

㈡ 集成電路板的構造

集成電路取代了晶體管,為開發電子產品的各種功能鋪平了道路,並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第三代電子器件從此登上舞台。它的誕生,使微處理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也使計算機變成普通人可以親近的日常工具。集成技術的應用,催生了更多方便快捷的電子產品,比如常見的手持電子計算器,就是基爾比繼集成電路之後的一個新發明。直到今天,硅材料仍然是我們電子器件的主要材料。
1958年,在德克薩斯儀器公司工作的年輕工程師基爾比想出一個很好的主意,不僅在矽片上製造晶體管,還使矽片在可以控制的特定區域摻入其他的不同元素,改變其導電性做成電阻;再在矽片表面形成的氧化層特定區域鍍一層金屬做成電容;然後按照電路設計要求將它們相互連接,使一塊小小的矽片具有電子線路的功能,人們稱之為集成電路,它就像一座顯微鏡下的城市。
集成電路的發明,是電子產品工藝技術的一次革命,進一步減小了電子設備的體積,由此,它們變得更輕、更小。由於不同的電子元件大部分可以在同一塊矽片上製造,相互緊密連接在一起,因而減少了元件失效和引線斷裂的可能性,提高了電子設備的可靠性,也降低了電子產品製造的成本。為充分體現集成電路的優越性,人們競相改進工藝,努力在同樣尺寸的矽片上製造越來越多的電子元件。20世紀60年代初期,人們只能製做一塊矽片包含幾十個元件的小規模集成電路;20世紀70年代後期,人們已經能夠在面積30平方毫米的一塊矽片上集成13萬個晶體管;20世紀90年代以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迅速發展,人們已經能在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矽片上製做包含500萬個晶體管的集成電路,它的功能相當於250台1945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而當年第一台計算機重30噸,需佔用兩間房屋。

集成電路的發明,大幅度地降低了電子產品成本,它們的尺寸奇跡般地減小,導致了家用電子計算機和手機的出現,使從前專門機構才能購置的電子裝置成為公眾可以使用的工具。

用集成電路製造的電子裝置廉價、小巧、可靠、方便,令人們對電子技術刮目相看,它們的應用迅速擴展到人類活動的眾多領域,成為革新傳統技術有力的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人類活動水平。

㈢ 集成電路板的分類

集成電路板按其功能、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板和數字兩大類。
模擬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模擬信號(指幅度隨時間邊疆變化的信號。例如半導體收音機的音頻信號、錄放機的磁帶信號等),而數字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數字信號(指在時間上和幅度上離散取值的信號。例如VCD、DVD重放的音頻信號和視頻信號)。
按製作工藝可分為半導體和薄膜。
膜又分類厚膜和薄膜。 按導電類型可分為雙極型和單極型。
雙極型的製作工藝復雜,功耗較大,代表有TTL、ECL、HTL、LST-TL、STTL等類型。單極型的製作工藝簡單,功耗也較低,易於製成大規模,代表有CMOS、NMOS、PMOS等類型。 按用途可分為電視機用。音響用、影碟機用、錄像機用、電腦(微機)用、電子琴用、通信用、照相機用、遙控、語言、報警器用及各種專用。
電視機用包括行、場掃描、中放、伴音、彩色解碼、AV/TV轉換、開關電源、遙控、麗音解碼、畫中畫處理、微處理器(CPU)、存儲器等。
音響用包括AM/FM高中頻電路、立體聲解碼電路、音頻前置放大電路、音頻運算放大、音頻功率放大、環繞聲處理、電平驅動、電子音量控制、延時混響、電子開關等。
影碟機用有系統控制、視頻編碼、MPEG解碼、音頻信號處理、音響效果、RF信號處理、數字信號處理、伺服、電動機驅動等。
錄像機用有系統控制、伺服、驅動、音頻處理、視頻處理。

㈣ PCB板和集成電路有什麼區別

集成電路是一般是指晶元的集成,像主板上的北橋晶元,CPU內部,都是叫集成電路版,原始名也是叫集成塊的.而印刷電路是權指我們通常看到的電路板等,還有在電路板上印刷焊接晶元.
集成電路晶元是以單晶矽片為基片,上面光刻CMOS或TTL半導體元件。外面的封裝一般是塑料。
電路板我們用的就那種塑料和錫的那種。有一個個焊盤
你可以這樣簡單理解,集成電路是把一個通用電路集成到一塊晶元上,它是一個整體,一旦它內部有損壞 ,那這個晶元也就損壞了,而PCB是可以自己焊接元件的,壞了可以換元件。

㈤ 集成電路和集成電路板有什麼差別

集成電路:是採用半導體製作工藝,在一塊較小的單晶矽片上製作上許多晶體管專及電阻器、電容器等元器屬件,並按照多層布線或遂道布線的方法將元器件組合成完整的電子電路。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元號「N」等)表示。

集成電路板是載裝集成電路的一個載體。但往往說集成電路板時也把集成電路帶上。集成電路板主要有硅膠構成,所以成綠色。
所以呢,兩者之間是:前者講的是一種形式,後者講的是一種實物。呵呵……

㈥ 集成電路與印製電路板區別

集成電路是一般是指晶元的集成,像主板上的北橋晶元,CPU內部,都是叫集成電路,版原始名也是叫權集成塊的。而印刷電路是指我們通常看到的電路板等,還有在電路板上印刷焊接晶元。

集成電路(IC)是焊接在PCB板上的;PCB版是集成電路(IC)的載體。PCB板就是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印刷電路板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印刷電路板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的。除了固定各種小零件外,印刷電路板的主要功能是進行上頭各項零件的相互電氣連接。

簡單的說集成電路是把一個通用電路集成到一塊晶元上,它是一個整體,一旦它內部有損壞 ,那這個晶元也就損壞了,而PCB是可以自己焊接元件的,壞了可以換元件。

㈦ 集成電路板是誰發明的,是怎樣工作的

申請專利號85102328 專利申請日1985.04.01 名稱半導體集成電路板的冷卻設備 公開號85102328公開日1987.10.07 頒證日優先權申請日立製作所株式會社 地址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發明人大黑崇弘; 中島忠克; 鹽分∴行; 川村圭三; 佐藤元宏; 小林二三幸; 中山恆 國際申請國際公布專利代理機構中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肖春京 專利摘要用於給半導體集成電路板組裝線路,提供冷量的冷卻設備,通過薄型散熱片部件傳遞熱,這些薄型散熱片藉助於一個小間隙彼此相配合.每一個熱導元件的底面跟薄型散熱片組成一體.該底面面積比半導體集成電路板的背面表面積大.熱導元件和半導體集成電路塊彼此始終保持面接觸,因而提高了冷卻性能. 專利主權項用於給一個或幾個半導體集成電路板的組裝線路提供冷量的冷卻設備,為了將安裝在線路基片上的很多半導體集成電路板所產生的熱傳送到外殼,以便將此熱量散發掉,該設備具有一些獨立的熱導元件,每個熱導元件的一端跟一塊半導體集成電路板的背面表面接觸,另一端藉助於一個小間隙跟外殼配合,此間隙處於熱導元件的所述端與外殼之間。在熱導元件和外殼之間裝有彈性元件,其特徵在於每一個熱導元件包括一個底板部分,底板部分的底部表面跟半導體集成電路板的背面表面接觸,而且底部表面面積比半導體集成電路板的背面表面面積大,還有很多第一組散熱片,這些散熱片跟底板部分成一體,並沿垂直於底部表面的方向延伸;在外殼上裝有跟第一組散熱片相配合的許多第二組散熱片。

㈧ 集成電路板的是什麼專業

一級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下分的二級學科有:080901 物理電子學、080902 電路與系統、回080903 微電子學與固體答電子學、080904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每個學校在本科專業分配上各有不同,一般設有集成電路設計、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微電子)等專業。
製造電子元件、製造電路板和集成電路,我想依你的意思告知如下,一為晶元製造工藝類,如何制備一個二極體或MOS管等;二所涉及專業廣泛,電氣自動化類也製作電路板;三為晶元設計類,為晶元製作的前端。可依自己興趣報考。
具體531分能報什麼樣的學校,我也不太清楚,可參考每年的研究生教育分學科排行榜——電子科學與技術。

㈨ 什麼叫集成電路板有什麼用工作原理是什麼

集成電路取代了晶體管,為開發電子產品的各種功能鋪平了道路,並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第三代電子器件從此登上舞台。它的誕生,使微處理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也使計算機變成普通人可以親近的日常工具。集成技術的應用,催生了更多方便快捷的電子產品,比如常見的手持電子計算器,就是基爾比繼集成電路之後的一個新發明。直到今天,硅材料仍然是我們電子器件的主要材料。
1958年,在德克薩斯儀器公司工作的年輕工程師基爾比想出一個很好的主意,不僅在矽片上製造晶體管,還使矽片在可以控制的特定區域摻入其他的不同元素,改變其導電性做成電阻;再在矽片表面形成的氧化層特定區域鍍一層金屬做成電容;然後按照電路設計要求將它們相互連接,使一塊小小的矽片具有電子線路的功能,人們稱之為集成電路,它就像一座顯微鏡下的城市。
集成電路的發明,是電子產品工藝技術的一次革命,進一步減小了電子設備的體積,由此,它們變得更輕、更小。由於不同的電子元件大部分可以在同一塊矽片上製造,相互緊密連接在一起,因而減少了元件失效和引線斷裂的可能性,提高了電子設備的可靠性,也降低了電子產品製造的成本。為充分體現集成電路的優越性,人們競相改進工藝,努力在同樣尺寸的矽片上製造越來越多的電子元件。20世紀60年代初期,人們只能製做一塊矽片包含幾十個元件的小規模集成電路;20世紀70年代後期,人們已經能夠在面積30平方毫米的一塊矽片上集成13萬個晶體管;20世紀90年代以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迅速發展,人們已經能在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矽片上製做包含500萬個晶體管的集成電路,它的功能相當於250台1945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而當年第一台計算機重30噸,需佔用兩間房屋。

集成電路的發明,大幅度地降低了電子產品成本,它們的尺寸奇跡般地減小,導致了家用電子計算機和手機的出現,使從前專門機構才能購置的電子裝置成為公眾可以使用的工具。

用集成電路製造的電子裝置廉價、小巧、可靠、方便,令人們對電子技術刮目相看,它們的應用迅速擴展到人類活動的眾多領域,成為革新傳統技術有力的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人類活動水平。

㈩ 什麼是集成電路板光刻

比如說你看集成電路板,上面不是有一條一條金屬線么?那個線不是畫上去的,版是整個刷一層銅到塑料權板上,然後上面刷一層蠟,然後你用刀子把沒有導線的部分的蠟「刻」下去,然後把這塊板子扔到腐蝕液里,沒有蠟覆蓋的地方就會被腐蝕掉,然後你把它拿出來,集成電路板就做好了
做cpu(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計算機的核心)的時候呢。也是這個樣子,但是cpu裡面的導線非常非常非常小,線間距是幾十納米級別的,小的已經沒有任何物理的刀子可以取刻出導線來了,這個時候我們就用「光刻」了。因為光可以被分的很纖細的,光刻是在金屬表面鋪一層感光膜,然後用光去照它,被光照到的地方,感光膜就會被「燒掉」,然後這個時候你用一個「紙片」上面畫著電路圖,去擋一下光,這樣就把電路該在的地方留下來了,然後扔到對應的液體里一泡,cpu裡面的電路就做好了。

閱讀全文

與集成電路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防城港維修基金怎麼算 瀏覽:145
捷誠家電維修怎麼樣 瀏覽:702
巴博斯保修 瀏覽:358
杭州依波路維修售後 瀏覽:375
娜姐家居 瀏覽:751
收到財政維修費 瀏覽:494
保修管理 瀏覽:768
電器維修美的售後服務站交通 瀏覽:446
相機保修規范 瀏覽:532
京東手機售後維修 瀏覽:481
天津老電器維修 瀏覽:536
滌綸防水用什麼膠水 瀏覽:520
海拉爾傢具城有哪些 瀏覽:340
河源格力空調維修電話 瀏覽:199
高壓電維修需要多久 瀏覽:922
杭州櫻雪油煙機維修電話 瀏覽:211
蘋果手機拍傢具的相機如何設置 瀏覽:451
維修家電有前途嗎 瀏覽:522
家電維修應訂哪些雜志 瀏覽:915
圖領傢具怎麼樣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