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RLC電路諧振特性的研究實驗的一些問題
實際上,串聯諧振電路比並聯諧振電路的理論分析更簡單些。
1,2:
f。就是讓容抗等於感抗的那個頻率,諧振就是電抗為0。概念上,好像沒有'電流發生諧振',某個電壓發生諧振這樣的提法的。因為諧振是指這個電路的狀態,這時電路的各部分自然也就處於諧振狀態了。(當然,諧振並不保證某個元件上的電壓最大,因為在有些情況下,元件的電壓可能會在頻率為0時才最大,所以諧振並不以電壓最大作為依據)。
3,可以的,但由於方便性,精度等等原因,一般不用這個方法。
4,提高Q值。
⑵ 在RLC串聯二階動態電路特性的研究實驗中,用哪些實驗方法可以判斷電路處於諧振
有以下幾種實驗方法:
一、測量電壓法,要用毫伏表測電壓。
1、電阻電壓測量,當電阻上電壓最大時發生諧振。
2、當電感電壓等於(嚴格講是略大於,因為實際電感有電阻)電容電壓時發生諧振。
二、電流測量法
線路電流達到最大值時發生諧振。
⑶ rlc電路諧振特性的研究,為什麼要保持電路電壓不變
串聯時,電流只有一個迴路,電流大小等於迴路電壓除以阻抗。電流不可能大於電源輸出電流(等於該電流)。而電容和電感上的電壓互為相反,迴路電壓等於這兩個電壓差值加上電阻壓降。因此串聯諧振是電壓諧振而不是電流諧振。
並聯時,負載電壓只有一個,電流迴路有兩個,電壓與電源相同,電容電流與電感電流的差值等於電源電流。因此這是電流諧振。
串聯諧振電路當然可以做升壓變壓器:當電容與電感的阻抗值接近時這兩個阻抗壓降可達到非常高的數值。電氣試驗中大型變壓器交流試驗就有利用此原理提高被試變壓器的試驗電壓的(變壓器對地相當於大電容,串以計算好的電感,當給定0-200-380伏時就可得到數千到一萬伏電壓)。
不過,計算電容電感一定要准確,否則太高電壓是非常危險的。升壓不能一下到位,必須用調壓器一點一點地升。
⑷ RLC電路諧振特性的研究思考題
1因為理論值都是嚴格的數據推論,在試驗當中採用的元件數值,和環境溫度都是具有偏差,其相差是各個數值偏差乘積的關系,所以顯示相差很大。
2因為串聯諧振發生後元件的串聯端電壓升高許多,稱為串聯諧振。人們利用這個效應發明了收音機的選頻電路。 並聯諧振的發生表現為線路電流增加許多,所以稱作並聯諧振。人們利用這個特性,開發出陷波電路,專門吸收某個不希望的頻率。
3 諧振狀態的電壓升高是若干元件的特性因數共同起作用的一種表現,一旦改變了特性因數升壓也就消失。所以不可以用負載的因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