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路公式是什麼呀
13個常用的電路基礎公式如下,電氣人必備。(R1,R2並聯)
1、串聯電路電流和電壓
電流:I=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電壓:U=U1+U2(總電壓等於各處電壓之和)。
電阻:R=R1+R2(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串聯,則有R總=nR。
2、並聯電路電流和電壓
電流:I=I1+I2(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電壓:U=U1=U2(幹路電壓等於各支路電壓)。
電阻:(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和)或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並聯,則有R總=R。
注意:並聯電路的總電阻比任何一個支路電阻都小。
3、電功計算公式
W=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
計算電功還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電量)。
『貳』 初中物理電學公式大全,要詳細點
初中物理電學公式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適公式)
⑵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衡局r=r1+r2
⑷u1/u2=r1/r2(分壓公式)
⑸p1/p2=r1/r2
6並聯電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電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電功:
⑴w=uit=pt=uq(普適公式)
⑵w=i^2rt=u^2t/r(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⑴p=w/t=ui(普適公式)
⑵p=i2^r=u^2/r(純電阻公式)
p=u2i(適用於純電阻並聯電路)
焦耳定律:(當電路為純電阻電路時q=w)家庭電路幹路電流陪耐:i=p/u
看蘆攔春銘牌求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流:i=p/u看銘牌求電阻:r=u2/p
串聯電路:i=i1=i2u=u1+u2r=r1+r2(r=nr0)
並聯電路:i=i1+i2u=u1=u2(純並聯電路)
公共(適用於同時串聯或並聯電路):w=w1+w2p=p1+p2
『叄』 電學所有計算公式
一、 歐姆定律部分
I=U/R(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I=I1=I2=…=In (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U=U1+U2+…+Un (串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4. I=I1+I2+…+In (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幹路上的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二、 電功電功率部分
P=UI (經驗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P=W/t (定義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Q=I2Rt (焦耳定律,適合於任何電路)
P=P1+P2+…+Pn (適合於任何電路)
定理的微觀解釋
設有一段金屬導體,橫截面積為S,長為L,在導體的兩端加上電壓U,則導體中的場強E=U/L.這時,一自由電子在電場力F=eE的作用下做定向移動。設電子的質量為m,則定向移動的加速度為a=F/m=eE/m=U(e/mL)。
運動的自由電子要頻繁地與金屬正離子碰撞,使其定向移動受到破壞,限制了移動速率的增加。自由電子在碰撞後向各個方向彈射的機會相等,失去了之前定向移動的特性,又要從新開始做初速為0的定向加速運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歐姆定律
『肆』 電路基礎常考公式有哪些
⑴串聯電路
p(電功率)u(電壓)i(電流)w(電功)r(電阻)t(時間)
電流處處相等
i1=i2=i
總電壓等於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
u=u1+u2
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總電功等於各電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總功率等於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並聯電路
總電流等於各處電流之和
i=i1+i2
各處電壓相等
u1=u2=u
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積除以各電阻之和
r=(r1r2)/(r1+r2)
總電功等於各電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總功率等於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電器的電功率
①額定功率比實際功率等於額定電壓比實際電壓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2.有關電路的公式
⑴電阻
r
①電阻等於材料密度乘以(長度除以橫截面積)
r=ρ×(l/s)
②電阻等於電壓除以電流
r=u/i
③電阻等於電壓平方除以電功率
r=u2/p
⑵電功
w
電功等於電流乘電壓乘時間
w=uit(普式公式)
電功等於電功率乘以時間
w=pt
電功等於電荷乘電壓
w=qu
電功等於電流平方乘電阻乘時間
w=i2rt(純電阻電路)
電功等於電壓平方除以電阻再乘以時間
w=u2t/r(同上)
⑶電功率
p
①電功率等於電壓乘以電流
p=ui
②電功率等於電流平方乘以電阻
p=i2r(純電阻電路)
③電功率等於電壓平方除以電阻
p=u2/r(同上)
④電功率等於電功除以時間
p=w:t
⑷電熱
q
電熱等於電流平方成電阻乘時間
q=i2rt(普式公式)
電熱等於電流乘以電壓乘時間
q=uit=w(純電阻電路)
『伍』 初中物理電學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電學公式有哪些?正在備考的考生可以看看,下面由我為你精心准備了「初中物理電學公式大全」,持續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1)電流強度定義式:I=Q/t
(2)電阻與電阻率:R=馤/S
註:裎牧系繾杪剩琇為導體長度,S為導體橫截面積。中考不要求用該公式計算。
(3)歐姆定律公式:I=U/R
(4)串聯電路公式
電流處處相等:I=I1=I2
電壓累加關系:U=U1+U2
電阻累加關系:R=R1+R2
(5)並聯電路公式
電壓則旁處處相等:U=U1+U2
電流累加關系:I=I1+I2
等效電阻公式:R=R1R2/(R1+R2)
(6)電功公式:W=UIt
(7)電功率公式:P=UI
(8)電功與電功率關系式:W=Pt=UIt=UQ
(9)電功率推導式:P=I2R=U2/R
(10)電功推導式:W=I2Rt=U2t/R
(11)焦耳定律公式Q=I2Rt
(12)焦耳定律推導式:Q=I2Rt=U2t/R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通路:處處接正旁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8、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則: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國際單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初中物理電學公式考試難點
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面對電學計算題,難以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關系,解題存在畏難情緒,要麼不知從何入手,要麼解題中出錯。這是因為他沒有一個正確的解題思路。要建立正確的解題思路,首先要掌握基礎知識,熟記公式,然後認真讀懂題目,充分了解已知條件和題目要求。題目中如果有圖像,就要充分利用圖像,從圖像中獲得有用信息,用在解題當中。
(1)向下推導,認真閱讀題目,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聯系相關的物理公式,順向思維,推想:已知這些條件,根據相關公式,就可求出另一物理量。例如:關於某一元件的電壓U和電阻R已知,求出的新物理量也許是題目所要求出的,也許對後續解題有幫助。
(2)向上倒推,認真閱讀題目,弄清題目要求,聯系相關的物理公式,逆向思維,倒推:要求出該物理量,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呢?電學計算題孫清橡確實不難,從上可以看出,任何一個電學公式(除計算電功的公式外)都是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所以電學題的解法我們可以歸類為「已知兩個物理量求第三個物理量」的簡單題型中。電學題無非就是建立串、並聯電路進行出題,而已知條件就是電流、電壓、電阻(電功或電功率),如果其中兩個已知條件恰是某一公式中兩個對應的物理量,即為突破口,下一步的計算就顯得順理成章。
『陸』 物理電路的公式有什麼
【電
學電路
部
分公式】
1、電流強度:i=內q電量/t
2、電阻:容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6、並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