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說明電路中的錯誤,畫出正確的電路圖
錯誤:
動斷按鈕開關和接觸器常開觸點接法和位置都有錯誤。
正確的接法如下圖
② 教你三步看懂電路圖 基本電路圖講解
電路圖是很多同學在學習物理科目時比較頭疼的一個環節,想當年我就是敗在了電路圖上才選擇了學文科!下文我給大家整理了電路圖的學習教程,供參考!
1、根據由大到小,由粗到細的順序識讀各種電路圖
前面已談到,一般的電路圖主要有整機或系統方框圖、板塊或系統電路原理圖、印刷電路板圖和板塊連線圖等類型。這些電路圖各有各的用途和特點,但又有內在聯系。在識讀這些電路圖時,可以按照由大到小、由粗到細的順序來識讀。這個順序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可使初學者少走許多彎路。
2、根據基本電路程式可以識讀電路方框圖(系統、板塊或整機)
前面談到整機電路圖有幾種類型,其中組成方框圖是其它類型電路圖的基礎,也是識讀電路圖的基礎。方框圖又有整機簡化方框圖、整機詳細方框圖、板塊組成方框圖及系統方框圖等類型。有時,讀者手邊資料不全,可能沒有上述各種方框圖,或者方框圖類型不全,為了正確、深入地讀圖,讀者應當畫出參考性組成方框圖。
根據基本電路程式,可畫出電路方框圖。根據整機電路原理圖的電路程式可畫出整機組成方框圖,根據板塊電路圖的電路程式可畫出板塊系統組成方框圖,根據系統電路圖的電路程式可畫出系統方框圖。電路組成方框圖不反映電路的具體結構,主要是反映電路的功能,反映信號的變換過程,反映各級電路或各系統電路之間的聯系,反映各種信號的來龍去脈。實際上,看電路圖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研究分析傳輸信號的內容、種類、波形及它們的變換規律。繪制方框圖的過程是認識電路的實踐過程,是分析研究電路的一個實踐階段,可為深入識讀實用電路圖奠定思想和物質基礎。所畫方框圖可反映讀者識讀結果和水平。
3、根據整機信號變換原理來剖析實用電路原理圖(系統、板塊及整機)
在識讀方框圖基礎上,還必須進一步識讀具體的實用電路原理圖。欲真正理解電路原理圖,必須結合整機的基本原理來進行識讀,也就是說,要分析通過什麼具體電路來完成信號處理過程,為什麼使用該電路完成此功能,而不是使用其它別的電路。
根據電路功能的粗細、大小,可將實用電路圖分為單元電路圖、系統電路圖、板塊電路圖及整機電路圖等。州渣豎由於集成化水平日益提高,大量的單元電路已進入集成晶元內,因而目前剖析實用電路圖主要是剖析系統電路圖和板塊電路圖。實際上,識讀系統電路和板塊電路主要是識讀集成電路,即識讀集成塊的類型功能、信號處理過程以及引出腳的功能,還要識讀各集電電路之間的聯系、集成電路與外圍電路或元件的聯系等。
1、直觀入手,選好入口
也就是說,先看電路邊緣處最直觀、易識讀的元器件和電路,作為讀圖的入口。由這些外圍易認件沿信號線向內(可能與信號流向反方向)可以找到一批電路或集成塊。
2、打開缺口,聯系前後
任何一種電路圖內部都有些識讀的薄弱環節。各部分電路的繁簡、難易程度總有些不同,或者某些元器梁塵件的圖形、符號不同於一般元器件,這些地方都是讀圖的內部薄弱環節,是易讀環節,它們可作為看圖的內部突破口。可以選擇這些地方作為讀圖的突破口,打開缺口後,可迅速向前、後、左、右聯系,並與第一步方法相配合,可以識讀許多電路。
3、難點分析,放在最後
經過以上兩步識讀過程,電路圖的大部分內容可以看懂。但是,還會餘下局部電路尚未看懂或不太懂。第三步可專門用來圍殲難點。這是看圖的難點部分,也是看圖的最後一步。讀者可通過各種方法或手段突破難點電路。
在實用電路圖上,難於看懂的地方經常表現在冊大兩個地方,一個是某些集成電路內部的信號流通處理過程,由於這些內容看不懂,因而其外接引出腳功能無法理解;另一個是某些外圍分立元件電路,不了解設置該電路的目的意義,不知道信號處理過程。對於這些難點電路,依據整機方框圖,根據各個部分電路的功能和相互聯系,通過邏輯分析,試探功能與信號流程等分析方法,總可以看懂這些難點電路。
實際上,電路圖上可供識讀和利用的信息非常多,配合讀者的綜合、分析、研究,必能看懂全圖。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看圖和判斷的方法可能稍有不同,看圖步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電子技術發展很快,廠家經常開發出新型電路或新功能的電路,甚至電路程式比較奇特。可以在上述看圖基本思路基礎上,靈活地完成看圖工作。
③ 如何正確畫電路圖
從電源正極出發,沿電流方向找到分叉點,並標出中文「分」字,(遇到電壓表不理它,當斷開沒有處理)用兩支鉛筆從分點開始沿電流方向前進,直至兩支筆尖匯合,這個點就是匯合點。並標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幾條支路,每條支路中有幾個元件,分別是什麼。特別要注意分點到電源正極之間為幹路,分點到電源負極之間也是幹路,看一看幹路中分別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確的基礎上開始作電路圖, 具體步驟如下:
1、標出分、合點,清楚幹路、支路中各有什麼元件;
2、畫電池組,從電源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找出電流流經的電路元件,直到第一個分支點;
3、先選取其中一條支路分析,直到另一個分支點,再分別將另外的路徑連上;
4、匯集到第二個分支點後,再連向電源的負極;
5、將電壓表畫到被測電路的兩端。
6、檢查有無遺漏、短路、斷路和錯誤。
易錯點:分支點易找錯
原因:學生往往將電流流經某元件的接線柱,誤認為電流流經該元件,導致分支點找錯。
解決方法:只要抓住以下關鍵,就能較好地連接電路圖。
1、導線在電路中起的是連接作用,因此,在連成電路圖時導線可長可短。分析連接方法時,只需考慮電流流經哪個用電器、開關等,而不需考慮導線的長度;
2、電路元件的擺放位臵不影響連接情況;
3、一個接線柱上有兩根或兩根以上的導線時,該處就是分支點。
二、看電路圖連元件作圖
1、分析電路圖,在電路上找出分點和合點並標出,明確每個元件所處位臵(首先弄清楚幹路中有無開並和電流表)。
2、連好電池組(找出電源正極,從正極出發),
3、連幹路元件;
4、支路連線:找到分點後,分支路連線,直到合點,然後再畫另一條支路
5、檢查有無遺漏、短路、斷路和錯誤。
注意事項:
1、連接時,按順序作圖,從電源的「十」極開始,直接到電源「一」極為止,導線不得交叉,導線必須畫到接線柱上(開關,電流表,電壓表等)
2、接滑動變阻器時,必須一上,一下作圖;
3、電壓表連接為並聯,注意正極接高電位、負極接低電位,即電流從表的正極流入,從負極流出。
4、電流表連接為串聯,千萬注意不要短路。正極接高電位、負極接低電位,即電流從表的正極流入,從負極流出。
5、如遇多個迴路連接,此時連接注意一個迴路一個迴路依次連接,不要一個迴路沒接好,就接另一個迴路,這樣很容易出問題。
6、檢查電路是否和電路圖一致,有無遺漏、短路、斷路和錯誤。
④ 電路圖怎麼畫
電路圖畫法如下:
一、串聯電路——電路圖畫法
1、將電壓表看成斷路,電流表看成導線,畫出電流方向,判斷出這是串聯電路。
2、根據電流流過的順序,依次畫出電路元件(用電器、開關和電流表)。
3、將電壓表並聯在被測電路兩端。
電路圖的含義:
電路圖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電路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
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採用電路模擬軟體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使實物圖更直觀。
⑤ 教你怎樣看懂電路圖
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看懂電路圖:
1、認識電鏈缺路元器件,從電路元器件入手!
不管是基礎的電路還是復雜的電路都是由各樣的電路元器件組成的,掌握了每個電路元器件的基本工作性質,再把電路元器件組合起來,就可以大致明白電路的動作原理了!
2、分清常開點NO和常閉點NC很重要!
2.結合電路元器件的結構、原理、特性看圖
電路圖是由各種電子元器件組成的,要學會看懂電路圖,首先要了解圖中各種元器件的結構、作用,才能正確理解電路圖的工作原理。如在高壓供電電路中常用高壓隔離開關、熔斷器、電壓互感器、避雷器等;在低壓電路中常用各種繼電器、接觸器和控制開關等;在電子電路中常用到各種二極體、晶體管、電容器、晶閘管及各種集成電路等。
因此,了解這些元器件的功能、結構、工作原理、相互控制關系及在整個電路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否則看懂電路圖是有一定困難的。
⑥ 說明電路中的錯誤,畫出正確的電路圖
SB2閉合,當按下SB1時KM得電吸合KM的觸點使左邊電路短路,電路無法工作。正確電路如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