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液位繼電器工作原理圖
工作原理:
水箱水位過低(低於黃線端子)時,第一隻三極體基極呈低電平,三極體呈截止狀態,集電極呈高電平;第二隻三極體基極有足夠電流通過,三極體飲和導通,繼電器(K)得電吸合,常開觸點(2、3腳)閉合,外接接觸器得電吸合、水泵抽水供水箱。水箱水位逐漸上升,盡管高於黃線端子,因此時繼電器呈吸合狀態,6、7腳端導通而6、5腳 端斷開,第一隻三極體繼續呈截止狀態。
當水位上升到粉紅線端子時,黃、粉紅線端子經水阻通過電流到第一隻三極體基極,三極體飽和導通,集電極呈低電平,第二隻三極體基極無電流通過而截止,集電極呈高電平,繼電器失電復位切斷接接觸器電源,水泵停止。只有當水位回落低於黃線端子時再重復上述運行。
拓展資料:
繼電器(英文名稱:relay)是一種電控制器件,是當輸入量(激勵量)的變化達到規定要求時,在電氣輸出電路中使被控量發生預定的階躍變化的一種電器。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迴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迴路)之間的互動關系。通常應用於自動化的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小電流去控制大電流運作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元件符號
因為繼電器是由線圈和觸點組兩部分組成的,所以繼電器在電路圖中的圖形符號也包括兩部分:一個長方框表示線圈;一組觸點符號表示觸點組合。當觸點不多電路比較簡單時,往往把觸點組直接畫在線圈框的一側,這種畫法叫集中表示法。
電符號和觸點形式:
繼電器線圈在電路中用一個長方框符號表示,如果繼電器有兩個線圈,就畫兩個並列的長方框。同時在長方框內或長方框旁標上繼電器的文字元號「J」。繼電器的觸點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把它們直接畫在長方框一側,這種表示法較為直觀。另一種是按照電路連接的需要,把各個觸點分別畫到各自的控制電路中,通常在同一繼電器的觸點與線圈旁分別標註上相同的文字元號,並將觸點組編上號碼,以示區別。
繼電器的觸點有三種基本形式:
1、動合型(常開)(H型)線圈不通電時兩觸點是斷開的,通電後,兩個觸點就閉合。以合字的拼音字頭「H」表示。
2、動斷型(常閉)(D型)線圈不通電時兩觸點是閉合的,通電後兩個觸點就斷開。用斷字的拼音字頭「D」表示。
3、轉換型(Z型)這是觸點組型。這種觸點組共有三個觸點,即中間是動觸點,上下各一個靜觸點。線圈不通電時,動觸點和其中一個靜觸點斷開和另一個閉合,線圈通電後,動觸點就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