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與門電路最基本原理
原理如圖,RL 遠大於 R1 ,如 :R1 = 1K Ω,RL = 100KΩ 。
K1 或 K2 、或者 K1 、K2 同時接地(開關下撥),閉內合電路接通, Y 輸出容是二極體的正向電壓 0.7 V ,即輸出低電平;
只有 K1、K2 同時接高電平 (開關上撥),二極體全部截止,Y = E * RL / (R1+RL) ≈ E ,即輸出高電平。
再增加相同結構的二極體,與門輸入端子也就增加。邏輯關系:
Y = A * B ,只有 A、B 同時為 1 (高電平),Y = 1 。
② 求與門,或門,非門,與非門,或非門,與或門的含義和電路圖
門電路是數字邏輯的一種稱呼,有三種基本邏輯關系,即與、或、非,下面用一般電路來解釋:
1、與門
與:指同時的意思,A和B或者更多的條件,同時具備時,才能有結果,只要有一個條件不具備,就沒有結果。
只有當兩個開關都閉合時,電燈才會亮,就是兩個開關串聯。
2、或門
或:或者的意思,許多條件A,B,C等,其中至少有一個條件具備時,就有結果,只有所有條件都不具備時,才沒有結果。
只需要一個開關閉合,電燈就會點亮,就是兩個開關並聯。
3、非門
非:就是相反的意思,具備條件A,沒有結果,不具備條件A,則有結果。
只有在開關斷開時,電燈才會亮,就是一個開關和電燈並聯。
(資料來源:網路:門電路)
③ 什麼是與門電路
就是相當於幾個開關串連起來的電路,必須所有的開關都閉合,電路才能專正常工作,若其中一個屬不閉合,電路就不工作。類比數學中的「或」「且」「非」中的「且」,就是所有的條件都滿足,事件才能發生的意思。 明白?
④ 二極體的與門電路
以二極體實現為例,與門的實現原理為:
如圖:為二極體與門電路,Vcc = 5v,R1 = 3K9, 假設3v及以上代表高電平,0.7及以下代表低電平。下面根據圖中情況具體分析一下:
1. Ua=Ub=0v時,D1,D2正向偏置,兩個二極體均會導通,此時Uy為電位為0.7v.,輸出為低電平
2.當Ua,Ub一高一低時,不妨假設Ua = 3v,Ub = 0v,這時不妨先從D2開始分析,
D2會導通,導通後D2壓降將會被限制在0.7v,那麼D1由於右邊是0.7v左邊是3v所以會反向偏置而截止,因此最後Uo為0.7v低電平輸出,這里也可以從D1開始分析,如果D1導通,那麼Uy應當為3.7v,此時D2將導通,那麼D2導通,壓降又會變回0.7,最終狀態Uo仍然是0.7v.輸出低電平,此時D1馬上截止。
3. Va=Vb=3v,這個情況很好理解, D1,D2都會正偏,Uy被限定在3.7V。
總結(借用個定義):通常二極體導通之後,如果其陰極電位是不變的,那麼就把它的陽極電位固定在比陰極高0.7V的電位上;如果其陽極電位是不變的,那麼就把它的陰極電位固定在比陽極低0.7V的電位上,人們把導通後二極體的這種作用叫做鉗位。(特別說明:壓差大的二極體先導通,先鉗位,先導通的二極體具有電路控制權)
⑤ 一個簡單的與門電路圖接法
這個來電路只能對低電平信號源有與功能(本情況下也叫線與)。ABC中任何一個端子為低電壓0,電流在12V電源與該端子間形成迴路,則Y處得到一個低電平(即二極體的通態壓降),這個壓降較小,在邏輯電平中屬於低電平。
所以ABC為輸入端,接控制信號發出端;而Y是輸出端,接被控對象。
⑥ TTL電路和門電路
TTL門電復路一般由晶體三極體電路構製成。對於TTL電路多餘輸入端的處理,應採用以下方法:
TTL與門和與非門電路:
將多餘輸入端接高電平,即通過限流電阻與電源相連接;
根據TTL門電路的輸入特性可知,當外接電阻為大電阻時,其輸入電壓為高電平,這樣可以把多餘的輸入端懸空,此時輸入端相當於外接高電平;
通過大電阻(大於1kΩ)到地,這也相當於輸入端外接高電平;
當TTL門電路的工作速度不高,信號源驅動能力較強,多餘輸入端也可與使用的輸入端並聯使用。
TTL或門、或非門:
接低電平;
接地;
由TTL輸入端的輸入伏安特性可知,當輸入端接小於IKΩ的電阻時輸入端的電壓很小,相當於接低電平,所以可以通過接小於IKΩ(500Ω)的電阻到地。
CMOS 門電路一般是由MOS管構成,在使用CMOS門電路時輸入端特別注意不能懸空
與門和與非門電路:多餘輸入端應採用高電平,即可通過限流電阻(500Ω)接電源。
或門、或非門電路:多餘輸入端的處理方法應是將多餘輸入端接低電平,即通過限流電阻(500Ω)接地。
⑦ 求指教:與門電路
如下圖:
燈L亮表示與門輸出低電平。
K1或K2任意一個閉合,燈L亮。
K1和K2均斷開,燈L滅。
⑧ 什麼是門電路,非門電路,與非門電路
【門】電路,就是【開關】電路。1、【與】門電路,就是以【與】的關系搭建的開關電路。2、【或】門電路,就是以【或】的關系搭建的電路。3、【非】門電路,就是以【非】的關系搭建的開關電路。4、與非門電路,就是以【與】相反的開關電路。——單獨解釋【與】、【或】、【非】、【與非】舉例:1、【與】:一個燈泡串聯兩個開關接電源,把燈開亮的條件是,兩個開關都接通,燈泡才亮,這兩個開關的【串聯】就是【與】的關系,即我【與】你同時接通才能搭建一個使燈得到信號的結果。2、【或】:兩個開關並聯接好再控制一個燈泡,我【或】你都能接通給燈泡提供信號使燈泡發光,兩個開關【並聯】是【或】的關系。3【非】:在一個發光的燈泡上並聯一個開關,開關接通時,燈泡反而不能發光,即【非】發光,這個開關制止了信號,是【非】的功能。4、【與非】:把兩個串聯好的開關,並聯在發光的燈泡的兩端上,在兩個開關都接通時,燈泡不發光,即我【與】你同時【串聯】接通時,燈泡是【非】發光狀態。還有【異或】門、【異或非】門-------道理同上。現在以【與非門】電路應用舉例:一個4【與非門】集成塊,內部含4個獨立的【與非門】。只舉例其中一個【與非門】的工作情況,它有兩個信號輸入端,一個輸出端,輸出端接一個已經發光的燈泡。當給一個輸入端一個正信號,燈泡仍然發光,當兩個輸入端都加給一個正信號時,燈泡熄滅。也就是我【與】你同時發出信號時,燈泡【非】發光。
⑨ 什麼是與門電路和或門電路
「門」是這樣的一種電路:它規定各個輸入信號之間滿足某種邏輯關系時,才有信號輸出,通版常有權下列三種門電路:與門、或門、非門(反相器)。從邏輯關系看,門電路的輸入端或輸出端只有兩種狀態,無信號以「0」表示,有信號以「1」表示。也可以這樣規定:低電平為「0」,高電平為「1」,稱為正邏輯。反之,如果規定高電平為「0」,低電平為「1」稱為負邏輯,然而,高與低是相對的,所以在實際電路中要選說明採用什麼邏輯,才有實際意義,例如,負與門對「1」來說,具有「與」的關系,但對「0」來說,卻有「或」的關系,即負與門也就是正或門;同理,負或門對「1」來說,具有「或」的關系,但對「0」來說具有「與」的關系,即負或門也就是正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