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阻調光電路原理
電阻調光原理:可變電阻與燈泡串聯在電路中,通過改變電阻阻值大小,實現對其工作電流大小的改變。從而改變了燈光亮度,實現調光。
Ⅱ 台燈調光電路中接通電源後燈泡亮但是可調光范圍小,調光效果不明顯,
調光電路有很多型式,最常用的是可控硅調光,如果原來是好的,那麼可能是移相電容和電阻變質引起的,可重點檢查電容,一般是250-400v/0.1-0.22u左右的金屬膜電容.當然對調光要有一個先決條件:一定要使用阻性負載!也就是僅限於使用普通的白熾燈泡!!!對於節能燈泡或led燈泡則無能為力,而且還非常容易會使這二種燈泡及台燈電路損壞.
Ⅲ 晶閘管調光電路原理
工作原理:晶閘管T在工作過程中,它的陽極A和陰極K與電源和負載連接,組成晶閘管的主電路,晶閘管的門極G和陰極K與控制晶閘管的裝置連接,組成晶閘管的控制電路。
晶閘管是PNPN四層半導體結構,它有三個極:陽極,陰極和門極。晶閘管工作條件為:加正向電壓且門極有觸發電流。其派生器件有:快速晶閘管,雙向晶閘管,逆導晶閘管,光控晶閘管等。
它是一種大功率開關型半導體器件,在電路中用文字元號為「V」、「VT」表示(舊標准中用字母「SCR」表示)。晶閘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電壓、大電流條件下工作,且其工作過程可以控制、被廣泛應用於可控整流、交流調壓、無觸點電子開關、逆變及變頻等電子電路中。
(3)調光電路中擴展閱讀
晶閘管是四層三端器件,它有J1、J2、J3三個PN結,可以把它中間的NP分成兩部分,構成一個PNP型三極體和一個NPN型三極體的復合管當晶閘管承受正向陽極電壓時,為使晶閘管導通,必須使承受反向電壓的PN結J2失去阻擋作用。每個晶體管的集電極電流同時就是另一個晶體管的基極電流。
因此,兩個互相復合的晶體管電路,當有足夠的門機電流Ig流入時,就會形成強烈的正反饋,造成兩晶體管飽和導通,晶體管飽和導通。
Ⅳ 晶閘管調光電路的工作原理
晶閘管調光電路的工作原理:
晶閘管在工作過程中,它的陽極(A)和陰極(K)與電源和負載連接,組成晶閘管的主電路,晶閘管的門極G和陰極K與控制晶閘管的裝置連接,組成晶閘管的控制電路。
晶閘管為半控型電力電子器件,它的工作條件如下:
1. 晶閘管承受反向陽極電壓時,不管門極承受何種電壓,晶閘管都處於反向阻斷狀態。
2. 晶閘管承受正向陽極電壓時,僅在門極承受正向電壓的情況下晶閘管才導通。這時晶閘管處於正向導通狀態,這就是晶閘管的閘流特性,即可控特性。
3. 晶閘管在導通情況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陽極電壓,不論門極電壓如何,晶閘管保持導通,即晶閘管導通後,門極失去作用。門極只起觸發作用。
4. 晶閘管在導通情況下,當主迴路電壓(或電流)減小到接近於零時,晶閘管關斷。
晶閘管(Thyristor)是晶體閘流管的簡稱,又被稱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簡稱為可控硅;195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閘管產品,並於1958年將其商業化;晶閘管是PNPN四層半導體結構,它有三個極:陽極,陰極和控制極; 晶閘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電壓、大電流條件下工作,且其工作過程可以控制、被廣泛應用於可控整流、交流調壓、無觸點電子開關、逆變及變頻等電子電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