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組裝集成電路

組裝集成電路

發布時間:2023-05-24 10:24:01

① 集成電路是怎樣製造出來

集成電路是制復造過製程:
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硅(Si)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② 集成電路組裝已實現智能化,但拆焊還在用老辦法

集成電路組裝已實現智能化,但拆焊還在用老辦法是可行的。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在電烙鐵頭上帶一小滴焊錫,將電烙鐵頭沿著集成電路的整排引腳自左向右輕輕地拉過去,使每一個引腳都被焊接在電路板上。

③ 什麼叫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英語:integrated circuit,縮寫作 IC),或稱微電路(microcircuit)、微晶元(microchip)、晶片/晶元(chip)在電子學中是一種把電路(主要包括半導體設備,也包括被動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並時常製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

晶體管發明並大量生產之後,各式固態半導體組件如二極體、晶體管等大量使用,取代了真空管在電路中的功能與角色。到了20世紀中後期半導體製造技術進步,使得集成電路成為可能。相對於手工組裝電路使用個別的分立電子組件,集成電路可以把很大數量的微晶體管集成到一個小晶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集成電路的規模生產能力,可靠性,電路設計的模塊化方法確保了快速採用標准化集成電路代替了設計使用離散晶體管。集成電路對於離散晶體管有兩個主要優勢:成本和性能。成本低是由於晶元把所有的組件通過照相平版技術,作為一個單位印刷,而不是在一個時間只製作一個晶體管。性能高是由於組件快速開關,消耗更低能量,因為組件很小且彼此靠近。

2006年,晶元面積從幾平方毫米到350 mm²,每mm²可以達到一百萬個晶體管。第一個集成電路雛形是由傑克·基爾比於1958年完成的,其中包括一個雙極性晶體管,三個電阻和一個電容器,相較於現今科技的尺寸來講,體積相當龐大。

電子顯微鏡下碳納米管微計算機晶元體的場效應畫面根據一個晶元上集成的微電子器件的數量,集成電路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小型集成電路(SSI英文全名為Small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0個以下或 晶體管100個以下。

中型集成電路(MSI英文全名為Medium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1~100個或 晶體管101~1k個。

大規模集成電路(LSI英文全名為Large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01~1k個或 晶體管1,001~10k個。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英文全名為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001~10k個或 晶體管10,001~100k個。極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英文全名為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0,001~1M個或 晶體管100,001~10M個。

GLSI(英文全名為Giga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000,001個以上或晶體管10,000,001個以上。

而根據處理信號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和兼具模擬與數字的混合信號集成電路。

④ 簡述近幾年來集成電路製造工藝有哪些新的技術與進展

單片集成電路工藝
利用研磨、拋光、氧化、擴散、光刻、外延生長、蒸發等一整套平面工藝技術,在一小塊硅單晶片上同時製造晶體管、二極體、電阻和電容等元件,並且採用一定的隔離技術使各元件在電性能上互相隔離。然後在矽片表面蒸發鋁層並用光刻技術刻蝕成互連圖形,使元件按需要互連成完整電路,製成半導體單片集成電路。隨著單片集成電路從小、中規模發展到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平面工藝技術也隨之得到發展。例如,擴散摻雜改用離子注入摻雜工藝;紫外光常規光刻發展到一整套微細加工技術,如採用電子束曝光製版、等離子刻蝕、反應離子銑等;外延生長又採用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技術;採用化學汽相淀積工藝製造多晶硅、二氧化硅和表面鈍化薄膜;互連細線除採用鋁或金以外,還採用了化學汽相淀積重摻雜多晶硅薄膜和貴金屬硅化物薄膜,以及多層互連結構等工藝。

薄膜集成電路工藝
整個電路的晶體管、二極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其間的互連線,全部用厚度在1微米以下的金屬、半導體、金屬氧化物、多種金屬混合相、合金或絕緣介質薄膜,並通過真空蒸發工藝、濺射工藝和電鍍等工藝重疊構成。用這種工藝製成的集成電路稱薄膜集成電路。
薄膜集成電路中的晶體管採用薄膜工藝製作, 它的材料結構有兩種形式:①薄膜場效應硫化鎘和硒化鎘晶體管,還可採用碲、銦、砷、氧化鎳等材料製作晶體管;②薄膜熱電子放大器。薄膜晶體管的可靠性差,無法與硅平面工藝製作的晶體管相比,因而完全由薄膜構成的電路尚無普遍的實用價值。
實際應用的薄膜集成電路均採用混合工藝,也就是用薄膜技術在玻璃、微晶玻璃、鍍釉或拋光氧化鋁陶瓷基片上制備無源元件和電路元件間的互連線,再將集成電路、晶體管、二極體等有源器件的晶元和不便用薄膜工藝製作的功率電阻、大電容值的電容器、電感等元件用熱壓焊接、超聲焊接、梁式引線或凸點倒裝焊接等方式組裝成一塊完整電路。

厚膜集成電路工藝
用絲網印刷工藝將電阻、介質和導體塗料淀積在氧化鋁、氧化鈹陶瓷或碳化硅襯底上。淀積過程是使用一細目絲網,製作各種膜的圖案。這種圖案用照相方法製成,凡是不淀積塗料的地方,均用乳膠阻住網孔。氧化鋁基片經過清洗後印刷導電塗料,製成內連接線、電阻終端焊接區、晶元粘附區、電容器的底電極和導體膜。製件經乾燥後,在750~950℃間的溫度焙燒成形,揮發掉膠合劑,燒結導體材料,隨後用印刷和燒成工藝制出電阻、電容、跨接、絕緣體和色封層。有源器件用低共熔焊、再流焊、低熔點凸點倒裝焊或梁式引線等工藝製作,然後裝在燒好的基片上,焊上引線便製成厚膜電路。厚膜電路的膜層厚度一般為 7~40微米。用厚膜工藝制備多層布線的工藝比較方便,多層工藝相容性好,可以大大提高二次集成的組裝密度。此外,等離子噴塗、火焰噴塗、印貼工藝等都是新的厚膜工藝技術。與薄膜集成電路相仿,厚膜集成電路由於厚膜晶體管尚不能實用,實際上也是採用混合工藝。

單片集成電路和薄膜與厚膜集成電路這三種工藝方式各有特點,可以互相補充。通用電路和標准電路的數量大,可採用單片集成電路。需要量少的或是非標准電路,一般選用混合工藝方式,也就是採用標准化的單片集成電路,加上有源和無源元件的混合集成電路。厚膜、薄膜集成電路在某些應用中是互相交叉的。厚膜工藝所用工藝設備比較簡易,電路設計靈活,生產周期短,散熱良好,所以在高壓、大功率和無源元件公差要求不太苛刻的電路中使用較為廣泛。另外,由於厚膜電路在工藝製造上容易實現多層布線,在超出單片集成電路能力所及的較復雜的應用方面,可將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組裝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也可將單功能或多功能單片集成電路晶元組裝成多功能的部件甚至小的整機。

單片集成電路除向更高集成度發展外,也正在向著大功率、線性、高頻電路和模擬電路方面發展。不過,在微波集成電路、較大功率集成電路方面,薄膜、厚膜混合集成電路還具有優越性。在具體的選用上,往往將各類單片集成電路和厚膜、薄膜集成工藝結合在一起,特別如精密電阻網路和阻容網路基片粘貼於由厚膜電阻和導帶組裝成的基片上,裝成一個復雜的完整的電路。必要時甚至可配接上個別超小型元件,組成部件或整機。

⑤ 集成電路工藝的工藝特點

單片集成電路來和薄膜與厚源膜集成電路這三種工藝方式各有特點,可以互相補充。通用電路和標准電路的數量大,可採用單片集成電路。需要量少的或是非標准電路,一般選用混合工藝方式,也就是採用標准化的單片集成電路,加上有源和無源元件的混合集成電路。厚膜、薄膜集成電路在某些應用中是互相交叉的。厚膜工藝所用工藝設備比較簡易,電路設計靈活,生產周期短,散熱良好,所以在高壓、大功率和無源元件公差要求不太苛刻的電路中使用較為廣泛。另外,由於厚膜電路在工藝製造上容易實現多層布線,在超出單片集成電路能力所及的較復雜的應用方面,可將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組裝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也可將單功能或多功能單片集成電路晶元組裝成多功能的部件甚至小的整機。

⑥ 集成電路工藝主要分為哪幾類

集成電路工藝主要分為半導體集成電路、膜集成電路和混合集成電路3類。

半導體集成電路是採用半導體工藝技術,在硅基片上製作包括電阻、電容、三極體、二極體等元器件的集成電路;膜集成電路是在玻璃或陶瓷片等絕緣物體上,以「膜」的形式製作電阻、電容等無源元件的集成電路。

無源元件的數值范圍可以做得很寬,精度可以做得很高。技術水平尚無法用「膜」的形式製作晶體二極體、三極體等有源器件,因而膜集成電路的應用范圍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實際應用中,多半是在無源膜電路上外加半導體集成電路或分立元件的二極體、三極體等有源器件,使之構成一個整體,這就是混合集成電路。

根據膜的厚薄不同,膜集成電路又分為厚膜集成電路(膜厚為1~10μm)和薄膜集成電路(膜厚為1μm以下)兩種。在家電維修和一般性電子製作過程中遇到的主要是半導體集成電路、厚膜電路及少量的混合集成電路。

(6)組裝集成電路擴展閱讀:

1、按用途分類

集成電路按用途可分為電視機用集成電路、音響用集成電路、影碟機用集成電路、錄像機用集成電路、電腦(微機)用集成電路、電子琴用集成電路、通信用集成電路、照相機用集成電路、遙控集成電路、語言集成電路、報警器用集成電路及各種專用集成電路。

2、按應用領域分類

集成電路按應用領域可分為標准通用集成電路和專用集成電路。

3、按外形分類

集成電路按外形可分為圓形(金屬外殼晶體管封裝型,一般適合用於大功率)、扁平型(穩定性好,體積小)和雙列直插型。

閱讀全文

與組裝集成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oppo平板電腦維修中心 瀏覽:167
維修中心關於維修費用結算事宜 瀏覽:589
勝家全國維修點寧波 瀏覽:932
夢見別人買傢具 瀏覽:361
k11防水如何自己做 瀏覽:834
哪些汽車維修費用高 瀏覽:89
別墅工程翻新裝修大概要多少錢 瀏覽:721
上海第六醫院骨科專家電話是多少 瀏覽:35
維修手機前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349
智能家居營銷 瀏覽:692
購買的傢具什麼情況下可以退貨 瀏覽:756
航線維修是做什麼 瀏覽:565
怎麼貼圓角傢具 瀏覽:284
機頂盒沒信號怎麼維修 瀏覽:829
人和豐田維修部電話 瀏覽:736
儀征雪佛蘭維修點在哪裡 瀏覽:500
雨霖傢具 瀏覽:459
安慶澳柯瑪油煙機維修售後電話 瀏覽:180
同江家電維修 瀏覽:357
廠里維修放大鏡哪個好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