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等位器電路圖

等位器電路圖

發布時間:2023-04-12 03:01:54

A. 衛生間等位器裝在那裡有啥好處

有防止出現「跨步電壓」的作用

B. 電工的電路圖怎麼布置

不允許走非線,走的是直角,焊點必須無毛刺和虛焊,焊點要有光澤,一類的元件放在一塊區域,布置要即合理有美觀~

C. 八年級上期末的復習資料

第一章:聲現象
1.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遞聲音)。
2. 聲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快,音調越高。
②響度: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不同物體的音色不同。
3. 雜訊:物理和生活中的雜訊(物理-不規則振動,生活-影響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
減少雜訊的措施:從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的控制考慮問題。
四大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雜訊污染)
第二章:熱現象(物態變化)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單位:攝氏度( ℃ ) 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 0℃ ; 沸水的溫度 —— 100℃
2.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製成的。常用的液體有水銀、酒精、煤油等。
3.溫度計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讀:
○1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2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液面;
○3讀數時眼睛要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祥游平。
4.體溫計: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將水銀甩下去。
5.物態變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吸熱)。 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放熱)。 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放熱)。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放熱)。
6.常見的晶體有冰、海波、各種金屬;非晶體有蠟、瀝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別出晶體與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曲線。
7.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雹宴滑,但溫度不變;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但溫度不變;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溫度不斷上升;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溫度不斷下降。
8.汽化有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
○1沸騰:
a.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
b.沸騰條件:①達到沸點; ②繼續加熱。
c.沸騰時的特點:液體在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不變
○2蒸發:
a.定義:在任何溫度下,只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氣化現象。
b.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液體溫度的高低:溫度越高,蒸發越快; 液源臘體表面積的大小: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
c.蒸發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9.能解釋日常生活中各種物態變化現象。如:霧、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種「白氣」、窗邊的冰花、衛生球變小、燈管變黑、燈絲變細、冰化成水、鐵水濤成鋼件等。
10.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海拔越高,氣壓越高,沸點越高。)
第三章:光現象
1.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c = 3 × 108 m/s
2.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 v = 340 m/s
3.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激光引導掘進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準時用到的「三點一線」、小孔成像等都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得到的。)
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陽、螢火蟲等。
○2人造光源:如電燈、手電筒、蠟燭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光在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分居兩側;角相等;①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同面)
②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規律:
② 從空氣進入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②光從其他介質進入空氣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
平面鏡成像特點: 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①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等距)
③像與物體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垂直)
④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虛像)
6.在光的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注意敘述順序要符合因果關系)。
作圖——按有關定律做圖
7.反射有兩種: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能舉例說明)
8.紅外線的作用 紫外線的作用。
① 紅外線搖控
①殺菌作用
②紅外線夜視儀
②使熒光物質發光來判斷物質的真假
③探測病人的健康情況
③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幫助鈣的吸收
9.光譜太陽光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

(4)透鏡及其應用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
3.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軸、焦點、焦距。
5.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v)→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凸透鏡成像規律:u=f不 成 像
物距與焦距關系 像距與焦距關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u<f 無限遠 正立 放大 虛像

結論: 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
6.照相機: u > f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幻燈機: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顯微鏡: 目鏡:起放大作用;物鏡: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望遠鏡:目鏡: 起放大作用;物鏡: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7.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形成的原因。 矯正:近視眼用凸透鏡矯正;遠視眼用凹透鏡矯正。 得會畫原因圖。
第四章:電路
1.摩擦起電 兩種電荷
靜電——電荷種類的判斷;驗電器結構;電量(單位:庫侖C)
元電荷: e = 1.6 × 10 –19 C
物質微觀結構——原子結構(可與化學中原子概念對照);摩擦起電原因(核外電子的轉移)
2.電路相應概念
電流(正電荷定向移動);電源;導體、絕緣體;串聯、並聯;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及運動方向;電路圖;通路、斷路及短路;常見電路
等效電路的判斷——先去除電流表/電壓表(電流表:短路;電壓表:斷路)再做判斷
電路分析,畫圖,電流表、電壓表和連接方法(注意量程選接線柱和正、負極)

這個是我在天涯問答找的 因為我也是初二剛好要考試忘了帶書 無意中找到了一個好物大家分享分享

D. 電路圖中的負極和接地什麼關系,怎麼區分負極和接地

負極指電源中電位(電勢)較低的一端。在原電池中,是指起氧化作用的電極,電池反應中寫在左邊。在電解池中,指起還原作用的電極,區別於原電池。從物理角度來看,是電路中電子流出的一極。

接地(earthing)接地指電力系統和電氣裝置的中性點、電氣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和裝置外導電部分經由導體與大地相連。可以分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護接地。

在半導體電路中,如果是PNP半導體,一般採用正極接地,也就是以電源的正極作為整個電路的參考點;如果是NPN半導體,一般採用負極接地,也就是以電源的負極作為整個電路的參考點。現在的半導體電路多數採用硅材料,所以都是NPN半導體,負極接地。

(4)等位器電路圖擴展閱讀:

一、接地電阻

一般指接地體上的工頻交流或直流電壓與通過接地體而流入地下的電流之比。散泄雷電沖擊電流時的接地電阻指電壓峰值與電流峰值之比,稱為沖擊接襲衡地電阻。接地電阻主要是電流在地下流散途徑中土壤的電阻。接地體與土壤接觸的電阻以及接知州地體本身的電阻小得可以忽略。

電網中發生接地短路時,短路電流通過接地體向大地近似作半球形流散(接地體附近並非半球形,流散電流分布依接地體形狀而異)。圖中畫出了與電流垂直的等位線,越接近接地體的等位線其電位越高。因為球面積與半徑平方成正比,所以流散電流所通過的截面隨著遠離接地體而迅速增大。

因電阻與電流通道的截面積成反比,故同半球形面積對應的土壤電阻隨著遠離接地體而迅速減小。一般情況下,接地裝置散泄電流時,離單個接地體20米處的電位實際上已接近零電位。

二、蓄電池正負極的辨別

方法一

在「+」、「-」標志模糊的情況下,塗有紅色的蓄電池極柱代表正極,而塗有藍色標志的極柱是負極。如果蓄電池用得時間較久,顏色可能發暗。但一般來說,極柱稍粗的為蓄電池正極,極柱稍細的為蓄電池負極。

方法二

藉助直流電壓表來判斷蓄電池的正負極。將蓄電池接通直流電壓表。在電壓表表針指示正常的情況下,接電壓表正極的就是蓄電池的正極,反之接電壓表負極的就是蓄電池的負極。

方法三

藉助高頻放電器和有極性標志的蓄電池來判斷不明極性的蓄電池正負極。 用高頻放電器來檢測對比拍猛做兩個蓄電池,有相同反應的一端極性相同。不過該招要求有已知極性的蓄電池和較為專業的放電器。

E. 半導體電路圖中ovtpvt和gnb代表什麼

本著大家共同提高看電路圖的基本知識,現將電路中常見的原器件的原理並結合實際的電路圖加以解釋,達到理論結合實際的目的。該文沒有涉及到復雜的計算公式,詳細的理論,只是一些基本知識的總結和概述。
關鍵詞: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MOS管
第一章:電阻
概述:電阻總體可以分做兩類:線性電阻和非線性電阻。該片文章中所提到的電阻均是貼片電阻。
1:線性電阻部分:
1.1:定義:
電阻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它的電流成正比,其伏安特性曲線為直線這類電阻,稱為線性電阻
1.2:線性電阻(單個電阻)的種類:
1. 5%精度的命名:RS-05K102JT 2.1%精度的命名:RS-05K1002FT
R----代表電阻
S----代表功率
05---代表英寸,05 -表示尺寸(英寸):02表示0402、03表示0603、05表示0805、06表示1206、1210表示1210、1812表示1812、10表示1210、12表示2512。
K---表示溫度系數為100PPM
102-5%精度阻值表示法:前兩位表示有效數字,第三位表示有多少個零,基本單位是Ω,102=10000Ω=1KΩ。1002是1%阻值表示法:前三位表示有效數字,第四位表示有多少個零,基本單位是Ω,1002=100000Ω=10KΩ。
J---表示精度為5%、F-表示精度為1%。
T---表示編帶包裝
常見的貼片電阻有(以下是按貼片電阻的大小劃分)0402,0603,0805,1206,1210,1812,2010,2512
1.3:線性電阻(排阻)種類:
一般有2兩種
A型排阻的引腳總是奇數的,它的左端有一個公共端(用白色的圓點表示)
B型排阻的引腳總是偶數的。它沒有公共端
實際在電路中用到的基本上是B型排阻。
RN(resistor network)的測量方法:如下圖所示,只要測量pin1 and pin2的阻值即可
怎麼看排阻的大小:前2位是有效數字,後面一位是10的幾次冪
比如:102=1000ohm,822=8200ohm
1.4:線性電阻的作用:
線性電阻的總體作用可以概述為:限流與降壓
具體在電路中的應用有:
1. 在集成電路應用中有許多輸入腳沒有用到,需要預置一個電平值,使其穩定工作,值1就用一個電阻接高電平,叫做上拉電阻;值0就用一個電阻接地,叫下拉電阻.上拉電阻: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嵌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
下拉電阻: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嵌位在低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
2.在clock信號中增加電阻的作用:這個電阻的作用是減少信號的震盪,提高雜訊裕量,但不用這個電阻一般也能工作.
3.普通的分壓作用
4.普通的限流作用
5.0ohm電阻的作用:
5.1:跳線使用,美觀整潔
5.2:數字和模擬混合電路,要求2個地分開,有利於大面積鋪銅。
5.3:做保險絲用,廠家為了節約成本(PCB走線承受電流容量教大,不容易熔斷.0ohm承受電流教小)
5.4:為調試預留的位置。
1.5:實際應用舉例:
常見的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在電路中的應用
圖中pin26低電平有效,為保證該點在不工作時保證高電平,故加一個上來電阻R68,讓該點在不工作狀態是保持高電平。同時,當Q91MOS管導通時,R68還取到限流的作用。
下拉電阻:
因為ICGPIO3/GPIO2保持在一個低電位,下拉電阻的目的是為了讓整個電阻實現一個迴路,從而可以定位GPIO3/GPIO2的電位保持在一個准位。
常見在clock信號中加電阻的應用,:
普通的分壓作用:
PinAJ22,PinAJ19的電壓由電阻分壓得來
普通限流作用:
當PWRSW#拉拉低時,R71取到限制電流的作用。
常見排阻的作用(基本和單個電阻的作用相同):
如上拉電阻:
2.非線性電阻部分:
2.1:定義:電阻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它的電流不成正比,其伏安特性曲線不為直線這類電阻,稱為非線性電阻。
常用的非線性電阻有:熱敏電阻,光敏電阻,氣敏電阻,壓敏電阻。在主板中常用到的是熱敏電阻,下面著重介紹熱敏電阻在主板中的應用。
2.2熱敏電阻的種類和命名規則:
熱敏電阻是敏感元件的一類,其電阻值會隨著熱敏電阻本體溫度的變化呈現出階躍性的變化,具有半導體特性。

F. 請高手幫我總結一下八年級到底難在那裡。。。。得怎麼學。。每個學科都總結。。。高分求取

八年級上冊生物復習提綱
第15章 動物的運動
1、動物的運動:對動物的自身生存和種族繁衍都有重要意義。
動物的棲息環境大體上可分為: 水中、陸地和空中三大類,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動物,其運動方式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現象。
水中動物的介紹有:草履蟲,水母,烏賊,青蛙等。魚類的前進主要依靠尾部與軀幹部的作用。
水中: 動物的主要運動方式:游泳
陸地爬行行走:跳躍空中2、動物運動的形成:
▲ 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神經系統的調節與其他系統的配合)
▲ 運動系統起著支持、保護和運動的作用。
▲ 骨的結構:包括骨膜、骨質和骨髓三部分
▲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經以及成骨細胞等,其中血管為骨提供營養,成骨細胞與骨的長粗和骨折的修復有關(骨的長粗與再生有關)
▲ 骨質包括骨密質與骨松質
骨密質:位於骨幹外周部分的骨組織,緻密堅硬,白色,有較強的抗壓能力;
骨松質:位於骨幹內側和骺端的骨組織,呈蜂窩狀(一生容納紅骨髓),紅色。
▲ 骨髓: 幼年時骨髓腔與骨松質內的骨髓都為紅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髓腔內的紅骨髓被脂肪取代,稱為黃骨髓,暫時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條件下可恢復造血功能;
終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位於骨松質內。
▲ 骨的生長包括兩個方面:長長和長粗。
骨膜內層的成骨細胞,與骨的長粗和骨折的修復有關;骺端軟骨層的細胞與骨的長長有關。
&人體內的鈣約有99%以骨鹽形式沉積在骨組織內,骨是人體最大的「鈣庫」。
▲ 關節的結構:關節頭
關節面 覆蓋著一層關節軟骨。
關節窩
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
關節腔:內有滑液,能減少關節面之間的摩擦
▲ 使關節運動靈活的結構特點: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軟骨,緩沖運動時的震動與減少運動時的摩擦。 關節腔內的滑液可減少關節面之間的摩擦。
▲ 使關節牢固的結構特點:關節頭、關節窩外有由結締組織組成的關節囊,還有韌帶加固。
▲ 軀體運動:
是以骨為杠桿、關節為支點、骨骼肌收縮為動力形成的。
骨骼肌收縮時,牽引骨繞著關節活動,從而產生運動,這一過程是神經系統的支配下完成。
骨骼肌大多附著於關節周圍,一個運動通常是由多塊骨骼肌協調完成的。
其中屈肘與伸肘都是在兩組以上肌群協調下完成。
▲ 運動所需消耗的能量來自於肌細胞內有機物的氧化消手消分解。
第16章 動物的行為
1、動物的行為薯轎:動物體在內外刺激下所產生的活動表現。如動物的運動、鳴叫、身體姿態或顏色的變化
動物的行為:受神經系統與激素的調節,受遺傳物質的控制,這是在漫長的進化(自然選擇)中逐漸形成。
根據動物行為的發生,動物的行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
最簡單的學習行為是一種習慣化(烏鴉見到稻草人前後行為的變化)。
2、根據動物行為的功能,動物的行為可分為取食行為、領域行為、攻擊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節律行為、社群行為等。(懂得舉例和分辨)
▲ 判斷群體的行為是否是社群行為,就看它的行為是否為群體服務,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從個體上來說是一種防禦行為,從群體上來看,是一種社群行為,還有工蜂的覓食行為也是一樣的情形。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動物
1、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
A 促進生物圈的物質循環(將直接或間接以綠色植物為食,所以被稱作為消費者)
B 對植物的積極作用:幫助植物傳播花粉,使植物順利受精,促進植物的生長與繁殖
C 在維持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與各自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食物鏈與食物網:在一定自然區域內各種生物之間,各種生物之間的復雜的捕食與被食的營養聯系形成食物鏈與食物網。生物之間這種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使各種生物種群的數量趨於平衡,從而促進生物之間的協調發展。
2、我國的動物資源:
我國許多的特有珍稀動物: 哺乳類——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鰭豚。鳥類——褐馬雞、黑頸鶴。爬行類——揚子鱷。兩棲類——大鯢。魚類——白鱘、中華鱘。
大熊貓---哺乳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只見於我國四川、甘肅、陝西等省。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龍自然保護區;
& 動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其中,遺傳多樣性是基礎;生態系統多樣性為生物的生存提供棲息環境。
▲ 就地保護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 生物圈中的生物:
生產者——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合成儲存能量拿知的有機物)
消費者——動物(自身不能合成有機物,直接或間接以綠色植物為食)
分解者——腐生性的細菌、真菌 (把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回歸自然)
▲ 微生物:
單細胞:如細菌、藍藻(體內無成形細胞核),酵母菌(體內有真正的細胞核);
無細胞結構:如病毒。 細菌包括:球形菌、桿形菌、弧形菌和螺旋形菌。
▲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酵母菌:釀酒(無氧產生酒精)、製作麵包(有氧產生二氧化碳)
抗生素:由真菌和放絲菌產生的,能殺死細菌的物質。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 人的生殖和發育:
生殖: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產生後代,繁衍種族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生殖系統來完成的。
1、男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結構圖)
主要性器官(性腺):睾丸,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屬性器官:附睾(貯存精子)、輸精管(輸送精子)、陰莖(排出精液的尿液)。
2、女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結構圖)
主要性器官(性腺):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附屬性器官: 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場所
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陰道:精子進入女性體內、嬰兒產出(分娩)、月經排出的通道。
3、胚胎發育的過程:
精子
受精卵 胚胎 胎兒 成熟胎兒
卵細胞 第二個月末
& 卵細胞呈球形,細胞質內含豐富的卵黃,是胚胎發育初期所需的營養物質。
& 胚胎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內獲得養料和氧氣,並排出廢物。
4、發育:人的發育是從受精卵分裂開始的,分為胚胎發育和出生後的發育,通常所說的發育,是指從嬰兒出生到性成熟(成年人)的階段(出生後的發育)。注意分期
& 青春期發育的突出特徵:身高和體重突增,腦和內臟功能趨於完善,性發育和性成熟。
▲ 昆蟲的變態發育包括不完全變態發育和完全變態發育。
& 不完全變態的發育過程經歷了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即:
受精卵—→若蟲—→成蟲。(如蝗蟲、蟋蟀、椿象、蜻蜓和螻蛄等的發育過程。)
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一生中要經歷5次蛻皮,幼蟲期蛻皮4次。
& 完全變態的發育過程經歷了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即:
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如家蠶、蜜蜂、蝴蝶、蚊子和蒼蠅等的發育過程。)
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一生經歷4次蛻皮,均在幼蟲期。 ▲ 青蛙和其他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特點是:卵生,體外受精、體外發育,變態發育(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上有很大的差異)。
& 雌雄蛙抱對行為的意義:刺激雌蛙釋放卵細胞,雄蛙釋放精子。
& 在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中,下列事件必須在水中進行:雌雄蛙抱對;雌蛙釋放卵細胞;雄蛙釋放精子;受精作用;受精卵和蝌蚪的發育。
▲ 鳥類的生殖發育特點:卵生,體內受精,體外發育(主要)。
& 鳥卵(已受精)的結構中,胚盤發育成雛雞;卵黃為胚胎的發育提供營養(胚盤和卵黃是主要結構);卵白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和水分,另有保護作用;系帶固定卵黃,氣室提供氧氣,卵殼保護卵▲ 有性生殖: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稱之。
特點:後代具有較強的生活力和變異性。
▲ 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稱之。
特點:速度快、後代能保持母體的遺傳性狀,但後代生活力會下降。
第20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性狀:生物體的形態特徵和生理特徵總稱為性狀。如:人的膚色、眼色、身高、血型等。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稱之。如: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等。
遺傳:性狀由親代傳遞給子代的現象稱之(性狀傳遞)。如:狗生狗,貓生貓。
變異:親代與子代或子代個體間存在性狀差異的現象稱之(性狀差異)。如: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與遺傳有關的幾個概念:細胞核 染色體 DNA 基因
▲ 染色體:細胞核中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原核生物<無細胞核>無染色體)。
& 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兩種重要的有機化合物——DNA和蛋白質。其中,起遺傳作用的是DNA分子。在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
&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染色體。 常染色體:與決定性別無關的染色體。
人體細胞的染色體由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組成:男性,22對+XY;女性,22對+XX
& 男性精子的染色體組成:22+X或22+Y;女性卵細胞的染色體組成:22+X。
& 生男生女取決於卵細胞同哪種精子結合,卵細胞與X精子結合則生女,卵細胞與Y精子結合則生男。
▲ 基因: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決定生物性狀的最小單位(基本遺傳單位)。
在體細胞中,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位於成對的染色體上,稱為等位基因,包括顯性基因(起主導地位,會掩蓋另一基因的作用,控制顯性性狀,用大寫字母表示)和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用小寫字母表示)。
& 基因型:生物個體的基因組成,如AA、Aa和aa。(注意:只有兩個隱性基因組成的基因型才會表現出隱性性狀)
& 表現型:生物個體的某一具體的性狀表現,如單眼皮、雙眼皮等。
▲ 性狀表現是遺傳物質和環境共同作用的& 生物體的性狀表現是遺傳物質與環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表現型是基因型與環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如一對黃種人的兄弟,弟弟常在室內工作而膚色較白;而哥哥常在室外工作而膚色較黑。
& 生物變異是生物界的一種普遍現象(性狀的差異),包括:
① 可遺傳的變異——遺傳物質的改變,為生物進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應用)
注意:對於動物來說,只有生殖細胞(系統)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才有可能遺傳給後代。
②不可遺傳的變異——環境條件的影響(環境條件直接作用於新陳代謝過程的結果),遺傳物質沒有改變
▲ 遺傳病:由於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疾病。遺傳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質。
近親結婚會大大提高遺傳病的發病率,要禁止近親結婚(近親結婚是指三代之內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遺傳咨詢又叫遺傳商談,與有效的產前診斷、選擇性流產措施相配合,能有效地降低遺傳病發病率,改善遺傳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提高人口素質。
八年級上冊地理: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
一、中國的位置
大洲位置:亞洲東部 大洋位置:太平洋西岸
半球位置:東半球、西半球
五帶位置:大部分在北溫帶 二、領土四端
三、陸地總面積
960萬平方千米,局世界第三位
四、遼闊的海域
⒈四大領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⒉兩大內海:渤海、瓊洲海峽
⒊ 海 灣 :北部灣
⒋三大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洲半島
⒌三大島嶼: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
五、眾多的領國
⒈陸上領國 ⒉海上領國第二節 中國的行政區劃
省(自治區、直轄市)
縣(自治縣、縣級市)
鄉(鎮)
省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見
第三節 中國的人口
①人口數量局世界第一(>12.9億)
②人口增長速度快
③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多,西部少)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
晚生晚育,少生優生
第四節 中國的民族
⒈我國的民族構成
56個民族(漢族佔92%,少數民族佔8%)
在少數民族中,壯族人最多(約1600萬人)
⒉ 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
「大雜居,小聚居」
| 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
| 少數民族: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
⒊我國獨特的民族風情
八年級上冊政治知識結構:
第一和第二單元的:
第一單元 相親相愛一家人
1.家庭: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2.家庭關系的確立有多種情形。
3.家庭的結構一般為核心家庭和主幹家庭。還有少量的單親家庭和聯合家庭。
4.家庭的功能:家是我們的情感棲息地、物質生活後盾、安全健康保障,還是我們的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後發展的大本營。
5.家庭關系中最主要的是與父母的關系。父母子女關系的確立絕大多數基於血緣關系。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
6.要了解繼承家的良好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立志為家庭作出自己的貢獻。
7.我們為什麼要熱愛自己的家和父母?
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
8.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是親情的自然流露,是傳統美德的彰顯和發揚,又是當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如果父母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9.我國有孝的傳統。孝敬父母歷來被人們稱道、尊敬,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
10.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和愛戴父母。
11.孝敬父母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12.古人把孝敬父母歸納為尊親、弗辱和能養三個層次。
13.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順從,而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對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當代道德和法律基礎上對父母辛勤勞動和養育之恩的報答。
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們要勇於批評和制止,這是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現;如果他們觸犯泛濫,做兒女的要按法律辦事,不能因親情而寬恕、包庇其違法行為。
14.造成兩代人隔閡的深刻原因:我們與父母的人生經歷、生活經驗、社會地位不同,對社會規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態度、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方面難免產生差異。
15.如何看待父母的嚴格要求?
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於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反映出父母對於我們的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
16.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我們對父母的思想觀念、管教方法、嚴格要求,有時產生反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17.對於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說是錯的,有的反抗不無道理。
18.與父母平等交往,有助於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誤區,也有助於我們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
19.在多數情況下,逆反心理導致的對父母的反抗,其結果都是懲罰了自己,還是對父母的一種傷害。
為了不傷害自己和自己最親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在情緒沖動時,努力剋制自己。
20.如何看待與父母的矛盾?我們不能否認、漠視與父母的矛盾和沖突,要積極地走近父母,親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與父母攜手同行。
21.要解決與父母的矛盾沖突,要學會與父母商量。
首先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與家長商量;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溝通得好,我們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變父母的主意使我們如願以償。
22.與父母溝通得基本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是求同存異。
23.了解父母,溝通就有主動權;敞開心扉,溝通起來無顧忌;笑口常開,溝通起來無障礙;耐心解釋,溝通之中得理解;換位思考,有效溝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溝通最關鍵;求同存異,溝通不要走極端。
24.與父母交往的方法:贊賞父母,贊賞中增進親情;認真聆聽,聆聽中獲得教益;幫助父母,用行動感動親人;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

物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部分 聲現象
1. 聲音的發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但並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
2. 聲的傳播:聲的傳播需要介質,聲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氣) 真空不能傳聲。
3. 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音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聲納系統)
4.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 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 音色: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 雜訊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8. 聲音等級的劃分
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 雜訊減弱的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10.聲的利用:(1)利用聲音傳遞信息 (2)利用聲音傳遞能量第二部分 光現象及透鏡應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於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並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並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8、理解: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
9、兩種反射現象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後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2) 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後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鏡對光的作用:(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2、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
13、 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 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既發生折射,同時也發生反射
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規律分三點:(1)三線一面 (2)兩線分居(3)兩角關系分三種情況:①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於入射角等於0°;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③光從水等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 透鏡及分類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
分類: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
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5、 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6、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7、 凸透鏡成像規律
①虛像物體同側;實像物體異側;
②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③離焦點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物 距(u) 成像大小 像的虛實 像物位置 像 距(v) 應 用
u > 2f 縮小 實像 透鏡兩側 f < v <2f 照相機
u = 2f 等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f < u <2f 放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幻燈機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虛像 透鏡同側 v > u 放大鏡
8、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9、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於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並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第三部分 物態變化
1 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攝氏溫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把1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
3溫度計
(1) 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2) 構造:玻璃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及液體
(3) 使用:使用溫度計以前,要注意觀察量程和認清分度值
4.使用溫度計做到以下三點
① 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
② 待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③ 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
5.體溫計
構造: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量程:35—42℃ 分度值:0.1℃ 用法:離開人體讀數
6.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
7.熔點和凝固點
(1) 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2) 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熔點
(3) 凝固點:晶體者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
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跟它的熔點相同
8.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方式都要吸熱
9.蒸發現象
(1) 定義: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2)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10. 沸騰現象
(1) 定義: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 液體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收熱量
11. 升華和凝華現象
(1)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
(2) 日常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冰凍的濕衣服變干,冬天看到霜、雪、冰花)
12. 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第四部分 電路與電流
【知識結構】
一、 電路的組成:
1.定義: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2)用電器:工作的設備;(3)開關:控制用電器或用來接通或斷開電路;(4)導線:連接作用,形成讓電荷移動的通路
二、電路的狀態:通路、開路、短路
1.定義:(1)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3)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2.正確理解通路、開路和短路
三、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串聯電路、並聯電路
四、電路圖(統一符號、橫平豎直、簡潔美觀)
五、電工材料:導體、絕緣體
1. 導體(1) 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2)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2. 絕緣體(1)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2)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六、電流的形成
1.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元電荷:e=1.6×10—19C
2.形成電流的電荷有:正電荷、負電荷。金屬導體中是自由電子。
七、電流的方向
1.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
2.電流的方向跟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八、電流的測量
1.單位及其換算:主單位安(A),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
2.測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電流表;(2)量程;(3)分度值(4)電流表的使
用規則。
九、電流的規律:
(1)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I=I1=I2);
(2)並聯電路: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I=I1+I2)

閱讀全文

與等位器電路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山長空棧道是怎麼維修的 瀏覽:270
龍檀木傢具 瀏覽:179
2013年家用電器行業品牌榜揭曉 瀏覽:171
修家電用什麼風焊好呢 瀏覽:113
衛生間牆面不做防水怎麼處理 瀏覽:834
佛山市順德區心意家用電器有限公司 瀏覽:916
聯想松江維修電話 瀏覽:327
傢具有酸臭味是什麼木 瀏覽:217
孟津電路安裝 瀏覽:60
深業傢具建材市場怎麼樣 瀏覽:838
本體維修基金是怎麼收取的 瀏覽:526
王者維修什麼時候才好 瀏覽:838
最近家居廠 瀏覽:372
奧克斯空調深圳維修點 瀏覽:644
蘭州家電維修熱水器 瀏覽:467
維修電車電話天津 瀏覽:871
購買傢具家電收據怎麼開 瀏覽:902
維修費核對單 瀏覽:960
二手家電有哪些坑 瀏覽:949
深圳微星維修點 瀏覽: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