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電路故障分析規律
電路動態分析和電路故障分析專題
整理:張萬剛
總的來說,故障無非就是短路,斷路,測量儀器的使用錯誤,分析時可以逐個判斷故障,較復雜的電路分成幾個簡單的電路來看,最重要的就是用假設法,假設這個地方有了故障,會發生什麼情況,看看跟題目中給的條件一不一樣。另外也要多練些題,做得多了,自然熟了,做題時,還要總結規律、方法。
電路動態分析題和電路故障分析題是初中學生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其原因是這兩類題目對學生有較高的能力要求。進行電路故障分析,要以電路動態分析能力作為基礎,而電路故障分析又是電路動態分析的載體,因此我們將這兩類分析題整合成一個專題進行復習有利於提高復習的效率。在編排順序中,我們以電路動態分析作為主線,而將電路故障作為電路動態變化的一個原因。
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變化引起電路中電學物理量的變化
1.串聯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變化引起的變化
[例1]如圖1,是典型的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圖,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請你判斷A表和V表的變化。
分析:P左移→R2↓→R↓→I↑→A表↑。
R1不變→IR1↑→U1↑→V表↑。
判斷V表的變化還可以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原理來分析:R2↓→U2↓→U1↑→V表↑。
[變式訓練題]參考上圖,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若由於各種原因,電壓表改接在滑動變阻器的兩端,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請判斷A表和V表的變化。
圖1 圖2 圖3
[例2]如圖2,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A表和V表將如何變化。
分析:首先要確定電路的類型,此電路屬於串聯電路呢還是並聯電路。我們可以將電流表簡化成導線,將電壓表簡化成斷開的電鍵或乾脆拿掉。此時可以容易地看出,這是一個串聯電路。而且發現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已經懸空,滑動變阻器接成了定值電阻,所以A表示數不變。
電壓表在本電路中,是測量R1和R2部分電阻之和的電壓,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被跨接在電壓表內的電阻隨著變小,根據分壓原理:V表示數減小。
[變式訓練題] 如圖3,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A表和V表將如何變化。
[例3]在如圖4所示電路中,當閉合電鍵後,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P向右移動時 ( )
(A)安培表示數變大,燈變暗。 (B)安培表示數變小,燈變亮。
(C)伏特表示數不變,燈變亮。 (D)伏特表示數不變,燈變暗。
分析:將電流表等效為一根導線,可以看到電壓表直接測量電源電壓,因此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P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的示數將不會變化;而電阻R的阻值變大,小燈的電阻RL大小不變(注意:在初中階段,小燈的電阻由於溫度的變化引起的變化往往忽略不計),因此總電阻變大,電流變小,所以電流表示數變小。從串聯電路的分壓角度分析,小燈兩端的電壓也將變小,小燈的功率P=ULI也將變小,所以小燈的發光將變暗。本題正確答案為D。
[變式訓練題] 在如圖5,當閉合電鍵後,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P向右移動時( )
(A)伏特表示數變大,燈變暗。 (B)伏特表示數變小,燈變亮。
(C)安培表示數變小,燈變亮。 (D)安培表示數不變,燈變暗。
圖4 圖5 圖6 圖7
2.並聯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變化引起的變化
[例4]如圖6,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A1表、A2表和V表將如何變化?
分析:並聯電路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等於電源電壓,故電壓表V示數不變。由於並聯電路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幹擾,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時,對R1這條支路沒有影響,所以電流表A1示數不變。滑片P右移,R2變大,兩端電壓不變,故電流變小,幹路中電流也隨之變小,所以A2示數也會變小。
[變式訓練題] 如圖7,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A1表、A2表和V表將如何變化?
二、電鍵的斷開或閉合引起電路中電學物理量的變化
1.串聯電路中電鍵的斷開或閉合引起的變化
[例5]在如圖8所示的電路中,將電鍵K閉合,則安培表的示數將______,伏特表的示數將________(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分析:在電鍵尚未閉合前,兩個電阻組成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R1兩端的電壓,電鍵K閉合後,電阻R2被局部短路,電壓表變成測量電源兩端的電壓了,因此電壓表的示數將變大。在電鍵尚未閉合前,電流表測量的是串聯電路的電流值,由於此時電阻較大,故電流較小;電鍵K閉合後,電阻R2被局部短路,電路中的電阻只有R1了,因此電流表的示數將變大。
[變式訓練題]在如圖9所示的電路中,當電鍵K斷開時,電阻R1與R2是________聯連接的。電鍵K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將________(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圖8 圖9 圖10
2.並聯電路中電鍵的斷開或閉合引起的變化
[例6] 在圖10中,燈泡L1和燈泡L2是______聯連接的。當電鍵K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將________;電流表的示數將__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分析:本題的難度首先在電路的識別,我們可以將電流表看作導線,將電壓表拿去,就容易看出這個電路是「並」聯電路。電流表是串聯在小燈L1的支路中的,所以電鍵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從0變到有讀數,應該選填「增大」。電壓表是測量電源電壓,而且不受電鍵控制,所以示數「不變」。
圖11 圖12 圖13
[變式訓練題] 在圖11中,燈泡L1和燈泡L2是______聯連接的。當電鍵K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將________;電流表A1的示數將__________,電流表A2的示數將__________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三、電路的故障引起電路中電學物理量的變化及故障原因分析
[例7]在圖12中,當電鍵 K閉合後,兩只小燈泡發光,電壓表示數為4伏。過了2分鍾,電壓表示數為0,經檢查除小燈泡外其餘器材的連接良好,請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電壓表示數為0,其原因有三:1.電壓表沒有接好或電壓表損壞;2.小燈L2短路;3.小燈L1斷路。起先,電壓表有示數,說明不存在原因1的情況。那麼還有兩種情況都是可能的。答案為:小燈L2短路;小燈L1斷路。
[變式訓練題] 在如圖13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等於6伏,合上電鍵後電壓表示數為6伏。經分析得出,電路中可能發生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8] 在如圖14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電鍵K後,燈L1、L2都發光。一段時間後,其中一燈突然熄滅,而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都不變,則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燈L1短路。 (B)燈L2短路。 (C)燈L1斷路。 (D)燈L2斷路。
分析:這是一個並聯電路。可以採用排除法。小燈L2短路,會導致電壓表示數變小、電流表示數變大,且導致兩燈都不亮;小燈L2斷路,會導致電流表示數變0;小燈L1短路,也會導致兩燈都不亮;一燈熄滅而電表示數都不變,只有小燈L1發生斷路時才有此可能。本題正確答案為C。
[變式訓練題] 在圖15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電鍵K,電路正常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其中一個電壓表示數變大,則 ( )
(A)燈L可能變亮。(B)燈L亮度可能不變。(C)電阻R可能斷路。(D)電阻R可能短路。
圖14 圖15 圖16
[例9] 在圖16所示,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電鍵K後,燈L1、L2都發光,—段時間後,其中的一盞燈突然變亮,而電壓表Vl的示數變小,電壓表V2的示數變大,則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
(A)燈L1斷路。 (B)燈Ll短路。
(C)燈L2斷路。 (D)燈L2短路。
分析:屬於電路故障分析題。「—段時間後,其中的一盞燈突然變亮」排除了電路出現斷路的情況,那麼,故障現象只有發生短路了。電壓表V2的示數變大,是小燈變亮的原因,一定是小燈L2突然變亮;電壓表Vl的示數變小說明小燈L1發生了短路。本題正確答案為B。
專題練習
1. 圖17中,A、B、C、D是滑動變阻器的四個接線柱。若將A、C分別與圖中電路的導線頭M、N相連接,閉合電鍵後,當滑動片P向右移動時,安培表的示數將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若將D與N相連接,接線柱______與M相連接,則閉合電鍵後,滑動片P向左移動時,伏特表的示數增大。
圖17 圖18 圖19
2. 在如圖18所示的電路圖中,當電鍵K閉合時 ( )
(A) 整個電路發生短路。(B)電流表示數變小。
(C)電流表示數不變化。(D)電流表示數變大。
3. 在圖19所示的電路中,當電鍵K閉合時,燈L1、L2均不亮。某同學用一根導線去查找電路的故障。他將導線先並接在燈L1兩端時發現燈L2亮,燈L1不亮,然後並接在燈L2兩端時發現兩燈均不亮。由此可以判斷 ( )
(A)燈L1斷路。 (B)燈L1短路。 (C)燈L2斷路。 (D)燈L2短路。
4. 如圖20所示,電阻R1的阻值為20歐,R2為40歐,當電鍵K斷開時,電流表A的示數為0.1安,則電源電壓為______伏。若電鍵K閉合時,電流表A的示數為______安。
圖20 圖21 圖22
5. 在圖21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伏。當電鍵K閉合時,只有一隻燈泡發光,且電壓表V的示數為6伏。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燈L1短路。 (B)燈L2短路。 (C)燈L1斷路。 (D)燈L2斷路。
6. 如圖22所示,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 ( )
(A)電流表A示數不變,電壓表V示數不變。
(B)電流表A示數不變,電壓表V示數變大。
(C)電流表A示數變小,電壓表V示數變大。
(D)電流表A示數變小,電壓表V示數不變。
7. 如圖23所示,閉合電鍵K,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A的示數將________(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圖23 圖24
8. 在電路中,發生了如圖24所示的現象,已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且除兩個燈泡外其餘部分均完好,現有導線、電壓表、電流表,在不拆開電路的情況下,請挑選合適的器材判斷電路的故障,寫出兩種判斷方法,包括所用器材、觀察到的現象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路動態分析和電路故障分析專題參考答案
1.變小;B。 2.D。 3.A。 4.6;0.15。 5.B. 6.A。 7.不變。
8.方法一:用一根導線並聯在L1兩端,若L2發光,說明L1斷路。
方法二:用電流表並聯在L1兩端,若電流表有示數且L2發光,說明L1斷路。若電流表沒有示數,且L2不發光,說明L2斷路。
方法三:用電壓表並聯在L1兩端,若電壓表示數等於電源電壓,說明L1斷路。若電壓表示數等於零,說明L2斷路。
Ⅱ 初三 物理 電學 請詳細解答,謝謝! (25 10:46:14)
《電流和電路》復習提綱
一、電荷
1.帶了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物體的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
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通草球、灰塵、輕質球等。
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①摩擦起電
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原因:不同物質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
實質: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
能的轉化:機械能→電能。
②接觸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
③感應帶電:由於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
3.兩種電荷:
正電荷:規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
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失去了電子
負電荷:規定: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
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得到了多餘的電子。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5.驗電器: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電荷量:定義: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單位:庫侖(C)
元電荷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
擴展:①如果物體所帶正、負電量不等,也會發生中和現象。這時,帶電量多的物體先用部分電荷和帶電量少的物體中和,剩餘的電荷可使兩物體帶同種電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著等量正負電荷被消滅,實際上電荷總量保持不變,只是等量的正負電荷使物體整體顯不出電性。
二、電流
1.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註:該處電荷是自由電荷。對金屬來講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對酸、鹼、鹽的水溶液來講,正負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方向的規定: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註: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到負極。
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
電路中有電源電路為通路
4.電流的三種效應。
(1)電流的熱效應。如白熾燈,電飯鍋等。
(2)電流的磁效應,如電鈴等。
(3)電流的化學效應,如電解、電鍍等。
註:電流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電流的效應來判斷它的存在,這里體現了轉換法的科學思想。
(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或物理問題我們往往要拋開事物本身,通過觀察和研究它們在自然界中表現出來的外顯特性、現象或產生的效應等,去認識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學上稱作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5.單位:(1)國際單位:A
(2)、常用單位:mA、μA
(3)換算關系:1A=1000mA1mA=1000μA
6.測量:
(1)儀器:電流表
(2)方法:
一讀數時應做到「兩看清」即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看清每大格電流值和每小格電流值。
二使用時規則:兩要、兩不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反偏。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危害:被測電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時,不僅測不出電流值,電流表的指針還會被打彎,甚至表被燒壞。
選擇量程:實驗室用電流表有兩個量程,0~0.6A和0~3A。測量時,先選大量程,用開關試觸,若被測電流在0.6A~3A可測量,若被測電流小於0.6A,則換用小的量程,若被測電流大於3A則換用更大量程的電流表。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上,原因電流表相當於一根導線。
三、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鹼鹽溶液。
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
說明:金屬導體中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酸、鹼、鹽溶液中的電流是正負離子都參與定向運動。
2.絕緣體: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原因: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3.「導電」與「帶電」的區別
導電過程是自由電荷定向移動的過程,導電體是導體;帶電過程是電子得失的過程,能帶電的物體可以是導體,也可以是絕緣體。
4.導體和絕緣體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原因是:加熱使絕緣體中的一些電子掙脫原子的束縛變為自由電荷。
四、電路
1.組成:
②用電器:定義:用電來工作的設備。
工作時:將電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④導線:輸送電能。
2.三種電路:
①通路:接通的電路。
②開路:斷開的電路。
③短路:定義:電源兩端或用電器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
特徵:電源短路,電路中有很大的電流,可能燒壞電源或燒壞導線的絕緣皮,很容易引起火災。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4.連接方式:
串聯 並聯
定義 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 把元件並列的連接起來的電路
特徵 電路中只有一條電流路徑,一處段開所有用電器都停止工作。 電路中的電流路徑至少有兩條,各支路中的元件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開關
作用 控制整個電路 幹路中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中的開關控制該支路。
電路圖
實例 裝飾小彩燈、開關和用電器 家庭中各用電器、各路燈
5.識別電路串、並聯的常用方法(選擇合適的方法熟練掌握)
①電流分析法:在識別電路時,電流:電源正極→各用電器→電源負極,若途中不分流用電器串聯;若電流在某一處分流,每條支路只有一個用電器,這些用電器並聯;若每條支路不只一個用電器,這時電路有串有並,叫混聯電路。
②斷開法:去掉任意一個用電器,若另一個用電器也不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串聯;若另一個用電器不受影響仍然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為並聯。
③節點法:在識別電路時,不論導線有多長,只要其間沒有用電器或電源,則導線的兩端點都可看成同一點,從而找出各用電器的共同點。
④觀察結構法:將用電器接線柱編號,電流流入端為「首」電流流出端為「尾」,觀察各用電器,若「首→尾→首→尾」連接為串聯;若「首、首」,「尾、尾」相連,為並聯。
⑤經驗法:對實際看不到連接的電路,如路燈、家庭電路,可根據他們的某些特徵判斷連接情況。
《電壓 電阻》復習提綱
一、電壓
(一)電壓的作用
1.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電路中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①電路中有電源(或電路兩端有電壓);②電路是連通的。
註:說電壓時,要說「xxx」兩端的電壓,說電流時,要說通過「xxx」的電流。
3.在理解電流、電壓的概念時,通過觀察水流、水壓的模擬實驗幫助我們認識問題,這里使用了科學研究方法「類比法」
(類比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可以推出與其類似事物也具有這種屬性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法)
(二)電壓的單位
1.國際單位:V 常用單位:kV 、mV 、μV
換算關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2.記住一些電壓值:一節干電池1.5V 一節蓄電池2V 家庭電壓220V 安全電壓不高於36V
(三)電壓測量:
1.儀器:電壓表,符號:
2.讀數時,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電壓值
3.使用規則:兩要、一不
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從電壓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會反偏。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測電壓超過電壓表的最大量程時,不僅測不出電壓值,電壓表的指針還會被打彎甚至燒壞電壓表。
Ⅱ 選擇量程:實驗室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0~3V和0~15V。測量時,先選大量程,用開關試觸,若被測電壓在3V『15V可測量,若被測電壓小於3V則換用小的量程,若被測電壓大於15V則換用更大量程的電壓表。
(四)電流表、電壓表的比較
電流表 電壓表
異 符號
連接 串聯 並聯
直接連接電源 不能 能
量 程 0.6A 3A 3V 15V
每大格 0.2A 1A 1V 5V
每小格 0.02A 0.1A 0.1V 0.5V
內阻 很小,幾乎為零
相當於短路 很大
相當於開路
同 調零;讀數時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不能超過最大測量值。
(五)利用電流表、電壓表判斷電路故障
1.電流表示數正常而電壓表無示數:
「電流表示數正常」表明主電路為通路,「電壓表無示數」表明無電流通過電壓表,則故障原因可能是:①電壓表損壞;②電壓表接觸不良;③與電壓表並聯的用電器短路。
2.電壓表有示數而電流表無示數
「電壓表有示數」表明電路中有電流通過,「電流表無示數」說明沒有或幾乎沒有電流流過電流表,則故障原因可能是:①電流表短路;②和電壓表並聯的用電器開路,此時電流表所在電路中串聯了大電阻(電壓表內阻)使電流太小,電流表無明顯示數。
3.電流表電壓表均無示數
「兩表均無示數」表明無電流通過兩表,除了兩表同時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電路斷路導致無電流。
二、電阻
(一)定義及符號
1.定義: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2.符號:R。
(二)單位
1.國際單位:歐姆。規定: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V,通過導體的電流是1A,這段導體的電阻是1Ω。
2.常用單位:千歐、兆歐。
3.換算:1MΩ=1000KΩ 1KΩ=1000Ω
4.了解一些電阻值:手電筒的小燈泡,燈絲的電阻為幾歐到十幾歐。日常用的白熾燈,燈絲的電阻為幾百歐到幾千歐。實驗室用的銅線,電阻小於百分之幾歐。電流表的內阻為零點幾歐。電壓表的內阻為幾千歐左右。
(三)影響因素
1.實驗原理: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電流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也可以用串聯在電路中小燈泡亮度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
2.實驗方法:控制變數法。所以定論「電阻的大小與哪一個因素的關系」時必須指明「相同條件」。
3.結論: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還與溫度有關。
4.結論理解:
⑴導體電阻的大小由導體本身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決定。與是否接入電路、與外加電壓及通過電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無關,所以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⑵結論可總結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電阻率,與導體的材料有關。記住:ρ銀<ρ銅<ρ鋁,ρ錳銅<ρ鎳隔。假如架設一條輸電線路,一般選鋁導線,因為在相同條件下,鋁的電阻小,減小了輸電線的電能損失;而且鋁導線相對來說價格便宜。
(四)分類
1.定值電阻:電路符號: 。
2.可變電阻(變阻器):電路符號 。
⑴滑動變阻器:
構造:瓷筒、線圈、滑片、金屬棒、接線柱。
結構示意圖: 。
變阻原理: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使用方法:選、串、接、調。
根據銘牌選擇合適的滑動變阻器;串聯在電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電路前應將電阻調到最大。
銘牌:某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 1.5A」字樣,50Ω表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0Ω或變阻范圍為0~50Ω。1.5A表示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5A.
作用:①通過改變電路中的電阻,逐漸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②保護電路。
應用:電位器
優缺點:能夠逐漸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但不能表示連入電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動變阻器的銘牌,告訴了我們滑片放在兩端及中點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②分析因變阻器滑片的變化引起的動態電路問題,關鍵搞清哪段電阻絲連入電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動導致變阻器的阻值如何變化。
⑵電阻箱:
分類:
旋盤式電阻箱:結構:兩個接線柱、旋盤
變阻原理:轉動旋盤,可以得到0~9999.9Ω之間的任意阻值。
讀數:各旋盤對應的指示點的示數乘以面板上標記的倍數,然後加在一起,就是接入電路的電阻。
插孔式電阻箱:結構:銅塊、銅塞,電阻絲。
讀數:拔出銅塞所對應的電阻絲的阻值相加,就是連入電路的電阻值。
優缺點:能表示出連入電路的阻值,但不能夠逐漸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
《歐姆定律》復習提綱
一、歐姆定律
1.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①提出問題:電流與電壓電阻有什麼定量關系?
②制定計劃,設計實驗:要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採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數法。即: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壓研究電流隨電壓的變化關系;保持電壓不變,改變電阻研究電流隨電阻的變化關系。
③進行實驗,收集數據信息:(會進行表格設計)
④分析論證:(分析實驗數據尋找數據間的關系,從中找出物理量間的關系,這是探究物理規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3.數學表達式I=U/R。
4.說明:①適用條件:純電阻電路(即用電器工作時,消耗的電能完全轉化為內能);
②I、U、R對應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不同時刻、不同導體或不同段電路三者不能混用,應加角碼區別。三者單位依次是A、V、Ω;
③同一導體(即R不變),則I與U成正比 同一電源(即U不變),則I與R成反比。
④ 是電阻的定義式,它表示導體的電阻由導體本身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溫度等因素決定。
R=U/I是電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導體的電阻可由U/I給出,即R與U、I的比值有關,但R與外加電壓U和通過電流I等因素無關。
5.解電學題的基本思路。
①認真審題,根據題意畫出電路圖;
②在電路圖上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時加角碼);
③選擇合適的公式或規律進行求解。
二、伏安法測電阻
1.定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這種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電路圖:(如圖)
4.步驟:①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
連接實物時,必須注意 開關應斷開
②檢查電路無誤後,閉合開關S,三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分別讀出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討論:⑴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分壓),同時又保護電路(限流)。
⑵測量結果偏小是因為:有部分電流通過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大於實際通過Rx電流。根據Rx=U/I電阻偏小。
⑶如圖是兩電阻的伏安曲線,則R1>R2
三、串聯電路的特點
1.電流:文字: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電壓:文字: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電壓之和。
字母:U=U1+U2+U3+……Un
3.電阻:文字: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於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導體串聯起來,總電阻比任何一段導體的電阻都大,這相當於增加了導體的長度。
特例:n個相同的電阻R0串聯,則總電阻R=nR0 。
4.分壓定律:文字:串聯電路中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與其電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 U1:U2:U3:…=R1:R2:R3:…
四、並聯電路的特點
1.電流:
文字:並聯電路中總電流等於各支路中電流之和。
字母:I=I1+I2+I3+……In
2.電壓:
文字: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電阻:
文字:並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支路電阻倒數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段導體並聯起來,總電阻比任何一段導體的電阻都小,這相當於導體的橫截面積增大。
特例:n個相同的電阻R0並聯,則總電阻R=R0/n。
求兩個並聯電阻R1.R2的總電阻R=
4.分流定律:文字:並聯電路中,流過各支路的電流與其電阻成反比。
字母:I1/I2=R2/R1
Ⅲ 請問物理電學電路的動態分析中串反並同的條件以及為什麼和它的局限性還有什麼叫間接串間接並最好有圖解
串反並同是一個簡要說法,若想保證這種題目不出錯,就不能記憶這個說法。你要從電壓和電流兩個角度去分析,電流分析不出來結果,那電壓一定能分析的出來。至於間接串聯和並聯 那就得看你初中物理當時學的如何了。 遇到不會的題目歡迎追問!
Ⅳ 電學我怎麼也學不會,該從那方面下手
如何學好電學
電學是中學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階段,無論怎樣強調它的地位和作用都不過分。因為中考有近40%的內容都是檢測電學知識的,而學生最容易丟分的也是在電學知識。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知道,初中物理有關電學的內容可分為靜電和電路兩部分,靜電相對來說容易一些,學生害怕的是電路部分,尤其是這一類題,如根據題目的要求連接實物電路、故障電路、動態電路的分析;電路的計算等。究其原因,有的是串聯、並聯混淆不清;有的是電表測量什麼物理量張冠李戴;有的則是不注意電路的非正常部分,如電流表並聯、電壓表串聯等。之所以會產生這些錯誤,歸根結底就是不會分析電路。因為分析電路是解決一切電路問題的關鍵,電路到底是串聯、並聯,是發生了斷路、電源短路、還是局部短路,都必須通過仔細分析題意搞清楚。電路分析正確了,後面的進一步思考和解題才有意義,正確率才能提高。 這里我提供給同學們的一個分析電路與連接實物電路的方法,我把它們編成口訣,希望你們在分析電路時有法可依,有路可思。若你們在平時答題、做題時能堅持訓練,不需要多長的時間,相信你們就能輕松分析電路,連接電路,正確地解答電路問題將不再成為困難。
在頭腦中建立知識框架結構圖 基礎知識非常重要,但知識不能散亂,要在頭腦中建立知識結構圖,這樣才能弄得清,記得牢。 對知識框架結構圖力求做到「四會」: 會表述:能正確地敘述熟記並概念、規律的內容。明確每個符號的物理意義,概念、規律的表達公式。 會理解:能掌握公式的應用范圍和使用條件。會變形:會對公式進行正確變形,並理解變形後的含義。 會變形:會對公式進行正確變形,並理解變形後的含義。 會應用:會用概念和公式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和計算。 重視畫圖和識圖 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復雜電路設計,都是主要依靠「圖形語言」來表述的。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明確歐姆定律應用於某一電阻還是整個電路。 另外還必須根據現成的圖形學會識圖,要學會在復雜的圖形中看出基本圖形。例如,在計算有關電路的習題時,已給出的電路圖往往很難分析出來是串聯、並聯或是混聯,如果能熟練地將所給出的電路圖畫成等效電路圖,就會很容易地看出電路的連接特點,使有關問題迎刃而解。 重視實驗 重視實驗,還應注意把所學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現象結合起來,其中也包含與物理實驗現象的結合,因為大量的物理規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作為一個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中學生,要認真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並獨立完成學生的動手操作實驗。在認真完成課內規定實驗的基礎上,還可以自己設計實驗,來判斷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在實踐中是否可行。 例如,可以設計在缺少電流表或缺少電壓表的條件下測量未知電阻的實驗。這些都需要同學們自己獨立思考、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判斷、發散思維等能力,使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決問題更全面。 一點:無論串聯或並聯;電壓表應最後連。還要強調,學習電學,能學習,死學習是絕對不行的,要想學好,興趣是最關鍵的。 分析電路的口訣: 1、分析電路應有方法:先判串聯和並聯;電表測量然後斷。一路到底必是串;若有分支是並聯。 2、還請注意以下幾點: ①A表相當於導線;並時短路會出現。如果發現它並源;毀表毀源實在慘。若有電器被它並;電路發生局部短。 ② V表可並不可串;串時相當電路斷。如果發現它被串;電流為零應當然。 連接電路口訣: 1、連接電路怎麼辦:串聯很簡單,各個元件依次連;並聯有點難,連幹路,標節點;支路可要條條連,連好再檢驗。 2、還有電表怎樣連:A表串其中;V表並兩端。線柱認真接;正(進)負(出)不能反。量程不能忘;大小仔細斷。 對學生的話: 學好物理不是一兩天的事情 付出的努力是很多的 多請教下人吧 多培養些興趣 多看下書吧 建議也去看下名人錄 看看那些科學家們 是怎麼勤奮的 對你有幫助 多做題不是主要的 主要是要學會學好物理的學習方法和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再就是要掌握好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學會靈活運用 還要記得要善於培養自己在物理方面的思維 適當做題目 溫故而知新 每天多活動活動一下腦 還有就是上課認真聽講 做筆記 最重要的事是認真觀察物理實驗 向老師提出看不懂的地方 物理是一門科學 畢竟實驗是最重要的 認真看實驗也要認真做實驗 實驗出真知 要善於觀察實驗 勤於思考實驗中出現的現象 用自己的能力去解答 勤思考 勤問 相信你的物理不會差! 總而言之 什麼都是要靠勤奮 當然也要靈活 做題目不要做死題目 要有助於你的發散思維 總之,老師希望你們能不怕困難,努力學習,拿出水滴石穿的精神學好物理。相信老師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Ⅳ 初三物理電路圖中怎麼看電壓,電流,電阻的變化先分析,在舉幾個例子。。
Ⅵ 動態電路的變阻式已知量要下標嗎
一、歐姆定律:
二、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並聯電路的幹路總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三、串、並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且都等於電源電壓值。
【技能方法】
動態電路的分析主要分以下幾種類型
1.在觀察電路的基礎上,明確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燈泡的連接方式,電流表測通過哪個電阻或哪幾個元件中的電流,電壓表測哪個電阻或哪幾個元件兩端的電壓。
(1)含滑動變阻器的串聯電路:由於電源電壓不變,按以下思路分析:
(滑動變阻器電阻變化)→(總電阻變化)→(電流變化)→(定值電阻兩端電壓變化)→(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變化)
(2)含滑動變阻器的並聯電路,由於電源電壓不變,且並聯電路中各個支路互相獨立、互不影響,所以含定值電阻的支路各量都不變化,含滑動變阻器的支路,按以下思路分析:
(滑動變阻器電阻變化)→(本支路電阻變化)→(本支路電流變化)→(幹路總電流變化)
2.當開關斷開與閉合時,電路中的電阻怎樣變化,運用電路關系、歐姆定律,推導出電路中的電流如何變化,電路中某元件兩端的電壓或電功率如何變化。
【熱身訓練】
1.如圖7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恆定,閉合開關S後,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流表A1示數變大,電壓表V示數變小
B.電流表A2示數與電流表A1示數的比值變大
C.電壓表V示數與電流表A1示數的比值變大
D.電壓表V示數與電流表A2示數的比值不變
1.B
解析: 由電路圖可知,兩電阻並聯,
測量幹路中的電流,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測電源電壓。A、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導致電路中總電阻變小,幹路電流變大,電流表示數應該增大,但電源電壓不變,即電壓表示數不變,A選項不對;B、由於並聯電路互不影響,即滑動變阻器不影響R1的支路,所以電流不變,設電流大小為,則電流表A1示數與電流表A2的示數之比:,因電路中的總電流變大,故A1示數與電流表A2的示數之比將變大,故B選項正確; C、電壓表V示數與電流表A1示數的比值為滑片向左移動後電路中的總電阻,應該減小,C選項不對;D電壓表V示數與電流表A2示數的比值為接入電路的滑動變阻器的電阻,應該減小,D選項不對。
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開關閉合後,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三個電表的示數變化情況是
A.A的示數變小,V1的示數不變,V2的示數變小
B.A的示數變大,V1的示數變大,V2的示數變小
C.A的示數變小,V1的示數不變,V2的示數變大
D.A的示數變大,V1的示數變小,V2的示數變大
2.C
解析:電路閉合時,滑動變阻器與燈泡是串聯電路,電壓表V1測量電源電壓,電壓表V2測量滑動變阻器的電壓,電流表測量串聯電路中的電流,當滑動變阻器向右滑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阻值變大,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V1不變,電壓表V2示數變大,正確選C。
3. 如圖8所示是小王同學設計的壓力感測器的原理圖,其中彈簧上端和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AB間有可伸縮的導線,R1為定值電阻。當閉合開關S,壓力F增大時,電流表與電壓表示數變化情況是 ( )
A.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小 B.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大
C.電流表、電壓表示數都變大 D.電流表、電壓表示數都變小
3.B
【沖關演練】
1. 如圖4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一種酒精測試儀電路,電源電壓不變,R為定值電阻,Q為酒精氣敏元件,其阻值隨被測酒精氣體濃度的增大而增大。閉合開關S,當氣敏元件所測酒精氣體的濃度增大時,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示數變大,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變小
B.電壓表示數變大,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不變
C.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化量與電流表示數變化量的比值不變
D.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化量與電流表示數變化量的比值變大
2.C
2. 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後,將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動,在此過程中
A.電流表A示數變大,電壓表V2示數變小
B.電流表A示數變大,電壓表V1示數變小
C.電壓表V1示數變小,電壓表V2示數變大
D.電壓表V1示數不變,電壓表V2示數變大
解析:如圖所示電路,R1、R2串聯,電流表A測串聯電路的電流,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的電壓,電壓表V2測滑動變阻器R2兩端的電壓。將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小,電路總電阻變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電流表A的示數變大。R1兩端電壓V1變大,由串聯電路電壓關系知道,電壓表V2示數變小,答案為A。B、C、D均不符合題意。
二、2019中考考題
1、在圖2 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電鍵S 從斷開到閉合時,電路中( )
A、 電流表的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示數變小
B、 電流表的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示數變大
C、電流表的示數不變,電壓表的示數變小
D、電流表的示數不變,電壓表的示數變大
【答案】A
2.如圖是安裝在潛水器上深度表的電路簡圖,顯示器由電流表改裝而成,壓力感測器的電阻隨壓力的增大而減小,電源電壓不變,R0是定值電阻,在潛水器下潛過程中,電路中有關物理量的變化情況是 ( )
A. 通過顯示器的電流減小
B.R0兩端的電壓增大
C.感測器兩端的電壓增大
D.電路的總功率減小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當潛水器下潛過程中,深度增大,壓力增大,所以電阻變小,總電阻變小,電流增大,電流表示數變大,故A錯誤;電流增大,所以R0兩端的電壓增大,故B正確;由於兩電阻為串聯,所以感測器兩端的電壓減小,故C錯誤;總電流增大,電壓不變,所以總功率是增大的,故D錯誤;應選B。
3. 在課外科技實踐活動中,某物理興趣小組看到市場上使用的電子秤後,設計了一種電子秤。原理如圖所示,R0為定值電阻,R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當物體放在秤盤上時,滑片下移。現將秤盤上增加重物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表讀數變大,電壓表讀數變小
B.電流表讀數變小,電壓表讀數變小
C.電流表讀數不變,電壓表讀數變大
D.電流表讀數變小,電壓表讀數變大
【答案】C
4. 】小梅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汽車有害尾氣排放檢測電路。其中,R為氣敏電阻,它的阻值隨有害尾氣濃度的增大而變小,電源電壓恆定不變,R0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當有害尾氣濃度增大時( )
A.電壓表示數變大,電流表示數變大 B.電壓表示數變小,電流表示數變小
C.電壓表示數變大,電流表示數變小
D.電壓表示數變小,電流表示數變大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R的阻值隨有害尾氣濃度的增大而變小,當有害尾氣濃度增大時R的阻值變小,電壓表測量R兩端的電壓,在串聯電路中阻小壓小,阻小流大,電流表示數增大。正確D。
Ⅶ 初中物理電路變化問題解析
動態電路的分析:
有滑動變阻器滑片的移動和開關的閉合與斷開引起的電路變化問題,盡管千變萬化,但有規律可循,其中之一就是「一二一」規律,所謂「一二一」即:一個不變,兩個關鍵,一個整體。
(1)一個不變:電路中總電壓不變。
(2)兩個關鍵:一是越串聯,總電阻越大;越並聯,總電阻越小;二是原為並聯電路,若其中一個是定值電阻,而另外一個是可變電阻,則總電阻大小的變化情況與可變電阻大小變化情況一致。
(3)一個整體:分析電路時必須首先考慮整個電路中各量的變化情況,然後有整體到部分,由定值到變值。
解題時按下列順序分析:電源電壓不變——局部電阻如何變化——總電阻如何變化——總電流如何變化——電阻不變部分的電流,電壓如何變化——電阻變化部分的電流,電壓如何變化——各電表示數如何變化。
Ⅷ 較好的初中物理總復習資料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資料+專題試題
https://pan..com/s/1Prw4EJdABMxx7LpSdFPknQ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資料+專題試題|實驗專題復習資料|力學專題復習資料+專題試題|光聲熱專題復習資料+專題試題|電學專題復習資料+專題試題|金題練練看-5.焦爾定律.pdf|金題練練看-4.電功、電功率.pdf|金題練練看-3.電路動態分析.pdf|金題練練看-2.歐姆定律.pdf|金題練練看-1.電學基礎概念.pdf|5.焦耳定律.pdf|4.電功、電功率.pdf|3.電路動態分析.pdf|2.歐姆定律.pdf|1.電學基礎概念.pdf
Ⅸ 閉合開關後,發現電燈不亮,用試電筆分別測試燈泡兩端的接線柱,發現氖管均不亮,原因是
初中物理電學復習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電學是中學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階段,無論怎樣強調它的地位和作用都不過分,因為在中考中有近35%的內容都來自電學知識。而學生最容易丟分的也是這部分知識,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知道,初中物理電路部分是最基本的電學知識,也是學生最容易出錯最感到憷頭棘手的,如根據題目的要求,連接實物電路、電路故障、動態電路分析、電路的計算等,究其原因,有的是串聯、並聯混淆不清,有的是電表測量什麼物理量張冠李戴;有的則是不注意電路的非正常部分,如電流表並聯、電壓表串聯等,之所以會產生這些錯誤,歸根結底就是不會分析電路。因為分析電路是解決一切電路問題的關鍵,電路到底是串聯、並聯,是發生斷路、電源短路、還是局部短路,都必須通過仔細分析題意搞清楚。電路分析正確了,後面的進一步思考和解題才有意義,正確率才能提高。電流、電壓、電阻是電學知識中最重要的三個物理量,是電學知識的基礎,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以後的學習,尤其對電路分析更為重要。歐姆定律是初中電學學習的核心,它揭示了電流、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不少學生反映「變化電路難,不知從何入手」就是因為分析變化的電路時,對電流、電壓、電阻相互關系的分析,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連錯現象,得出錯誤結論。只有理清了三者關系,學習動態電路分析,才會變難為易。可見,電路、電流、電壓、電阻及歐姆定律是中考的熱點,在歷年中考中都佔有較重的份量。因此,復習好這部分知識,是取勝中考的關鍵。我校九年級物理組幾位教師,首先對近幾年天津市中考試題中的這部分知識進行了詳細分析,並制定了具體可行的措施。
一、中考試題分析
初中物理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前提和基礎。縱觀近幾年天津市中考試題,尤其是2008年天津市學業考試試卷,都將電路、電流、電壓、電阻及歐姆定律作為主要內容。以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作圖題、計算題、信息題等題型出現。突出考查了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運用與理解。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對物理教與學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同時,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通過實驗內容的學習可以達到多種能力的提升。「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是物理新課程理念之一,目的是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熱點,關注科技發展,緊緊圍繞著學生的學習活動、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更多的將物理知識運用於人類生活、社會實踐、科學知識的解答上。這類題成為近幾年中考試題的亮點。同時從學生答題中也反映出我們在復習電路、電流、電壓、電阻及歐姆定律時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知識不夠扎實。例如:(2008年天津市中考試題21小題),用圖8甲所示的電路測量小燈泡L的電阻,閉合開關後,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如圖8乙所示,流過小燈泡的電流為 A,小燈泡的電阻為 Ω。主要表現在學生對電流表、電壓表不會讀數,不會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計算電阻。
2、電路轉換能力差。例如(2006年天津市中考試題29小題),根據圖8(甲)所示的電路圖,將圖8(乙)中的實物圖用筆畫線表示導線連接起來,在閉合開關後,如果A1的示數為0.5A,A2的示數為0.3A,通過L1、L2的電流各為_________A,_______A。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時出現了問題,造成連接錯誤。
3、實驗設計能力弱。例如(2008年天津市中考試題28小題),某同學想利用電磁繼電器製成一個溫度自動報警器,實現對溫控箱內的溫度監控。用如圖10所示帶金屬觸絲的水銀溫度計和電磁繼電器組裝自動報警器,正常情況下綠燈亮,當溫控箱內溫度升高到一定溫度時,紅燈亮(綠燈熄滅)。請按此要求連接電路(紅、綠燈的額定電壓相同)。不懂得電路設計要領,對電路連接的基本方法不清,不知從何處入手,造成失分。
4、數據處理能力差。例如(2007年天津市中考試題29小題), 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電阻的實驗電路,如圖8所示。為了減小誤差,需要進行三次測量求平均值。請你設計一個記錄數據的表格。表現為不會設計表格內容和項目,不知道表格中的物理量如何安排而丟分。
學生出現的問題說明我們在復習時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第一,照本宣科炒剩飯,課堂上只是把學生過去所學知識在回憶一遍,將復習變成了舊知識的重教。學生缺乏新鮮感,沒有學習興趣。第二,只注意羅列知識,不注重將知識進行歸納、概括,納入新的知識框架,構建新的知識網路,將分散的知識系統化。第三,以講實驗代替做實驗,造成學生對實驗過程體會不深,理解不透,缺乏實驗設計、實驗處理。通過實驗得出結論的能力。第四,拋開課本,搞題海戰,大量解題,教師包講到底,學生不愛聽,致使課堂效率低下。
二、復習措施
(一)領會課標,把握教材。
復習課教學與新授課一樣,首先應領會課程標准,把握教材,明確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考試考點、教學目的與要求。因此,我們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反復研究課程標准,理清課程標准對電路、電流、電壓、電阻及歐姆定律的要求,在教材中所佔的地位,分析探討中考熱點問題,從而把握正確的復習方向。這部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中考中出現機會較多,主要有:
1、導體和絕緣體:(2007太原)如圖標出了構成干電池的幾種材料,通常條件下屬於絕緣體的是( )
A 鋅筒 B碳棒 C密封塑料 D金屬帽
2、串並聯電路的連接:(南京中考)根據如圖所示的電路,用筆畫線作導線將圖中實物連接起來使之完整。
3、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武漢中考)如圖所示,當開關S閉合時,兩只電流表的示數分別為圖中兩圖所示,則電燈L1中的電流是( )
A、0.8A B、0.16A C、0.52A D、1.28A
4、家庭電路:(泰安中考)如圖開關S閉合後,發現電燈L不亮,用試電筆測試c、d兩點時,氖管都發光,測試a、b兩點時,只有a點發光,則故障可能是( )
A 火線與零線短路 B a、d之間某處斷路
C b、c之間某處斷路 D 電燈的燈絲斷了
5、電流表的使用:(2007寧波)如圖甲是小亮同學測量並聯電路的總電流時連接的電路
(1)請你在a、b導線中撤掉一根多餘的導線,使電路符合實驗要求,你選擇撤掉的是______導線。
(2)撤掉多餘的導線後,閉合開關,電流表的讀數如圖乙,其讀數為______A。
6、電壓表的使用:(2007常德)在用電壓表測某電阻兩端的電壓時,若選用0-3V的量程,測得的電壓值為2.2V;若選用0-15V的量程,測得的電壓值為2.0V,那麼該電阻兩端電壓的大小應是( )
A 2.2V B 2.0V C 2.1V D 無法確定
7、串並聯電路的電壓的規律:(2008濰坊)小明同學按如圖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實驗中電阻R1保持不變,三次調整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得到如下表的實驗數據
實驗次數 A1表示數I/A A2表示數I/A V1表示數U/V V2表示數U/V V表示數U/V
1 0.4 0.4 4 8 12
2 0.6 0.6 6 6 12
3 0.8 0.8 8 4 12
(1) 分析電流表A1、A2的示數,可得出
(2) 分析電壓表V1、V2的示數,可得出 _________________ _
8、滑動變阻器的有效判斷:(2007浙江)一些實驗儀器具有調節作用,圖中的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接線不同,其中對電路能起調節作用的是( )
9、伏安法測電阻:(2008河北)小明為測量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阻(阻值約為10歐)設計了如圖甲的電路圖。已知電源電壓為6V,燈泡的額度電壓為3.8V,滑動變阻器標有「20Ω1A」字樣。
(1)圖乙是小明根據電路圖連接的實物圖,閉合開關後,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現小燈泡__________;經檢查,是由於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在實物圖中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X」,並補畫出正確的連線。
(2)若電壓表0-15V的量程損壞,為完成實驗,請你使用原有器材重新設計一個串聯電路,並將設計的電路圖畫出來。
(3)根據你的設計重新連接電路進行實驗,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________V,小燈泡正常發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4A,則小燈泡的電阻是______Ω.
10、電路故障分析:(2007蘭州)如圖L1 L2是兩盞完全相同的燈泡,閉合開關S後,L1 L2均正常發光,過了一會兒突然兩燈同時熄滅,檢查時發現:若用一根導線先後連接開關S的兩端和電阻R的兩端,電路均無變化,兩燈仍然不變。若用電壓表測L2兩端,b 、c兩點間的電壓,電壓表的示數明顯高於L2的額定電壓,據此可以判斷( )
A L1的燈絲斷了 B L2的燈絲斷了
C 開關S接觸不良 D 電阻R損壞了。
我們通過上述題目的分析強化了電學基礎知識,基本達到了深化課標、活化教材的目的。
二、知識規律探析
1、三個重要物理量。電流、電壓、電阻是電學電路分析和歐姆定律的基礎。歐姆定律的計算題是這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運算。因此,正確理解這三個物理量是學習的關鍵,明確每一物理量的含義及單位是學習的重點。
2、三個重要的儀器。對於電流表、電壓表主要掌握其連接方式、量程的選擇、讀數,這是實驗題中經常出現的內容。滑動變阻器在生活實踐中、電學實驗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其工作原理是:接入電路的電阻絲越長,電阻越大。
3、一種重要的方法。控制變數法是研究電阻大小的有效方法,在研究電阻與某一因素的關系時,必須保持其他因素不變,這就是應用了控制變數法,即「在相同條件」下比較。
4、一個重要的定律。歐姆定律是電學中的基本規律,它是進一步學會電學知識和分析電路的基礎,是電學復習的重點,歐姆定律是實驗定律,在復習中應掌握其科學探究的方法,理解歐姆定律中三個電學量的因果關系「一個導體中的電流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導體兩端電壓和導體本身的電阻」。
5、電路的特點:電阻的串聯與並聯,求總電阻是重點考查內容,一是「等效法」在物理學中的應用;二是歐姆定律在電路中的應用。
6、四個重要實驗「探究串、並聯電路電流的規律」,「 探究串、並聯電路電壓的規律」,「探究電阻中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測量小燈泡電阻」。在復習中領會探究的七個基本要素,實驗器材的選擇、電路故障的排除、表格的設計、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實驗數據的分析、計算、誤差討論等多方面的問題,要學會從實驗數據中尋找規律,並注意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
三、夯實基礎,培養能力。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學生學習的基石,應用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物理問題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和創新,因此在復習這三章知識時,我們加強了雙基復習力度,並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復習前,我們先給學生布置作業,涉及內容注重基礎,如:基本電路組成;電流、電壓、電阻的國際單位、簡稱、符號、常用單位、換算關系;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和使用方法;串並聯電路電阻、電流、電壓的特點,歐姆定律等。並注重結合實際,如:觀察你家中手電筒的結構;你家中電燈電視機之間是怎樣連接的;如右圖電流表的示數是多少;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在課堂上通過小組討論並在教師的指導下,把這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梳理,織成網路,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為了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教師針對這部分知識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出兩道習題,教師巡迴指導,並從中找出有代表性的習題,題是由學生出的,他們一定能解出,因此由學生進行講評,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再根據這三章內容精選試題,進行達標檢測並根據檢測找出學生復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實施重點講評,從而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這三章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四、加強實驗,提高能力。
近幾年中考物理試題中實驗題的數量及分值呈上升趨勢,進一步體現新課程理念。在這三章中物理實驗較多,包括演示實驗,探究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想想做做等,都是電學的基本實驗,因此必須對每個實驗內容全面系統地復習。以《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為例,本實驗對學生的要求較高,要求學生自己設計電路、自選儀器、設計實驗步驟、分析實驗數據、發現規律等。實驗前,安排學生思考實驗原理是什麼,實驗需要的器材有哪些?畫出實驗電路圖,寫出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及設計實驗步驟。在實驗課上,先組織各實驗小組交流他們的設計方案,並告知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①電流表、電壓表要選擇適當的量程;②電流表、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要正確連接;③連接電路開關應處於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④在滑動滑片的過程中,應當預先想好怎樣滑動滑片,才會使燈泡中的電流變大或變小;⑤實驗數據的填寫,要尊重實驗事實,不能捏造數據等。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巡視、檢查並指導學生的實際操作,看是否存在問題,有不妥及時糾正。實驗完成後,展示學生的實驗記錄,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學生會發現小燈泡的電阻不是定值是變化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解釋小燈泡的阻值發生變化的原因,在交流評估的過程中積極組織學生反思自己的實驗過程,提出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起來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以上是我校物理組教師在復習電路、電流、電壓、電阻及歐姆定律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不妥之處,懇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