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畫出等效電路圖並詳解
因為這是一個對稱的
橋式電路
,左、右兩個支路中
1Ω
與
2Ω
連接處的電位是時時相等。專也就是說,下面屬的
2Ω
支路兩端的電壓差始終為
0,永遠不會有電流流過,就像不存在一樣。
所以,最下面的
2Ω支路可以忽略。
那麼,就只剩下
左、中、右
三個支路連接在
兩個端點
a、b
之間。因此,
等效電阻
=
1Ω//3Ω//3Ω
=
3Ω/5
=
0.6Ω
Ⅱ 求電路大神解答,立體電阻等效電阻! 立方體內個邊電阻都為R
如圖:
將圖改畫成右上圖,根據電橋平衡原理,將12等電位節點短路,內34等電位節點短路,得到五容組並聯電阻都是R/2。
後面就好辦了,從下往上串並聯就行了。
R+R/2+R/2=2R
2R∥0.5R=0.4R
0.4R+0.5R+0.5R=1.4R
1.4R∥R=1.4R/2.4=7R/12
Ⅲ 等效電路的作用原理
1、先根據實抄物圖中元件的直襲接位置畫出等效電路圖,然後再根據這個電路圖畫出另一個更規范的電路圖。如果還看不出來,就再畫,最後就會規范出一個標準的電路圖。
2、對於不規范的電路圖,可利用「移點」或「移線」的方法變為規范的電路圖:如圖所示:將圖一中的L3左端接a點的導線移至接c點,而右端接b點的導線移至接d點,成為圖二的形狀,就可看出這三盞為是並聯的。
註:移點或移線時,只能沿著導線移動,不能「越位」移動(即不能跨越電路元件移動)。
Ⅳ 如何求立體圖形中的電阻,求AF間電阻大小(可以畫等效電路圖)或者用節點電流定律,等等,怎麼畫等效
下圖中,藍點表示結點,黑線表示電阻,紅線為導線,C和F不在紅線上。右側圖左回下為A,右上為答F
原圖為立方體,共12個電阻,8個結點,以AF、BC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可看出,此圖兩邊是對稱的。
既然對稱,而且電阻又都一樣,那麼處於對稱位置的電阻中的電流肯定一樣,產生的壓降也一樣,那麼對稱的結點的電位也都一樣,所以如圖中紅線所示,同電位的結點可以用導線連接。
這樣就變成了右側的圖,有兩對結點被連通了,所以只有6個結點了,這樣最終的等效電阻就是:
(2//2+(2//2+2+2//2)//2//2+2//2)//2 = 7/6歐
//表示並聯,比串聯的+號優先計算
Ⅳ 什麼叫等效電路啊
等效電路的定義並非指的是不同電路有相同的效果,而是指同一個電路的專不同的表屬示方法,元件的種類和位置都相同,但是在畫電路時有不同的畫線方法,就是等效電路,在高中物理中,化繁為簡的方法(即把繁瑣不易看懂的電路圖改畫成簡單易懂的等效電路圖)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Ⅵ 物理中的等效電路圖怎麼看怎麼畫
先在電源的正極出發
先畫出其中的一支迴路
然後在加入各個支路
看電路圖
應該也是如此
你好我是一名高中的學生
交個朋友好嗎
657060252
Ⅶ 等效電路圖分析 求基本工作原理
1.這個典型分差輸入,場效應功率放大器,因為電路由場效應輸入,恆流穩壓,補償內電路等組成容。
2.因為電路較為復雜,簡單解釋一下,Q6Q7為場效應分差輸入,DlD2為穩壓鉗位。
3.由Q11Q12Q7組成後級恆流源電路,保證後級偏置電流。
4.由Q8,Q15為推功放,並由Q9及QI8為功放輸出管,提供足夠電流。
Ⅷ 什麼叫做等效電路
等效電路是將電路中某一部分比較復雜的結構用一比較簡單的結構替代,替代之後的電路與原電路對未變換的部分(或稱外部電路)保持相同的作用效果。
這一等效電路只畫出原電路中與交流信號相關的電路,省去了直流電路,這在分析交流電路時要用到。畫交流等效電路時,要將原電路中的耦合電容看成通路,將線圈看成開路。直流等效電路,這一等效電路只畫出原電路中與直流相關的電路,省去了交流電路,這在分析直流電路時才用到。畫直流等效電路時,要將原電路中的電容看成開路,而將線圈看成通路。元器件等效電路也是一種等效電路圖。
(8)等效電路立體擴展閱讀
等效電路畫圖的技巧:
第一種方法叫首尾相接法,如果是全都是首尾相連就一定是串聯,如果是首首相連,尾尾相接,就一定是並聯。如果是既有首尾相連,又有首首相連,則一定是混聯。
第二種方法叫電流流向法,根據電流的流向,來判斷和串並聯的特點,來判斷串聯、並聯和混聯電路。
第三種方法,叫手捂法,含義是任意去掉一個用電器,其他用電器都不能工作的一定是串聯;任意去掉一個用電器,其他用電器都能工作就一定是並聯;任意去掉一個用電器,其他用電器部分能工作的一定是混聯。
第四種方法,叫節點法
1、標出等勢點。依次找出各個等勢點,並從高電勢點到低電勢點順次標清各等勢點字母。
2、捏合等勢點畫草圖。即把幾個電勢相同的等勢點拉到一起,合為一點,然後假想提起該點「抖動」一下,以理順從該點向下一個節點電流方向相同的電阻,這樣逐點依次畫出草圖。畫圖時要注意標出在每個等勢點處電流「兵分幾路」及與下一個節點的聯接關系。
Ⅸ 等效電路的電路圖畫法
(節點復法)
(1)把電路中的電勢相等的結點標制上同樣的字母。
(2)把電路中的結點從電源正極出發按電勢由高到低排列。
(3)把原電路中的電阻接到相應的結點之間。
(4)把原電路中的電表接入到相應位置。 (切斷法)
(1)順著電流方向逐級分析,如果沒有接入電源或電流方向不明可假設電流方向。
(2)每一支路的導體是串聯關系。
(3)用切斷電路的方法幫助判斷,當切斷某部分電路,其它電路同時也被斷路的與它是串聯關系;其它電路是通路的是並聯關系。
1、元件的等效處理,理想電壓表--開路、理想電流表--短路;
2、電流流向分析法:從電源一極出法,依次畫出電流的分合情況。 注意:有分的情況,要畫完一路再開始第二路,不要遺漏,一般先畫幹路,再畫支路。
3、等勢點分析法:先分析電路中各點電勢的高低關系,再依各點電勢高低關系依次排列,等電勢的點畫在一起,再將各元件依次接入相應各點,就能看出電路結構了。
4、弄清結構後,再分析各電表測量的是什麼元件的電流或電壓。說明:2、3兩點往往是結合起來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