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路疊加定理計算功率的問題
疊加原理的基礎是線性關系
這個線性關系可以是一般的正比關系,也可以是微分、積分等廣義的線性關系
只含有這些關系的電路叫做線性電路,例如RLC電路等,他們的電壓、電流都是可以線性疊加的
正如你所說,功率是個二次量,拆分後確實不能任意疊加,但有一種拆分方法是可以疊加的,這種拆分方法是保證幾個拆分量是正交的。
周期信號經傅里葉級數展開後,它的各次諧波表達式就是正交的,
也就是當m不等於n時恆滿足:
P=∫(m次諧波電壓)(n次諧波電流)dt / Δt = 0
此時電壓和電流相乘不會產生交叉項,因而計算的時候也就可以疊加了。
② 一下電氣預埋工程量怎麼算,是按圖紙計算還是按實
做電氣預算首先是檢查圖紙:1、接受圖紙必須按圖紙目錄清點數量是否齊全。2、圖紙內容變更手續是否齊全。3、圖紙審批手續是否齊全。4、設計引用規范是否有效。5、技術參數、標准、型號是否齊全正確。6、閱圖發現錯誤、疑問時應通過技術聯系單同甲方或設計單位確認。 上述注意事項可以在擴初設計或施工交底的會議上一並結決。接著讀電施圖及相關技術文件(合同、與電氣有關的其它圖紙、工程概況等),對工程有個全面了解,特別是圖紙的總說明,把各符號表示方式、安裝方法、採用材料等須全面掌握:一、電氣安裝工程施工圖的分類 按圖紙的表現內容分,一般有電氣平面圖、電氣系統圖、控制原理圖、二次接線圖、詳圖、電纜表冊、圖例、設備材料表、設計說明、圖紙目錄等。 (一)電氣平面圖電氣平面圖是將同一層內不同安裝高度的電氣設備及線路都放在同一平面上來表示,在建築平面圖上標出電氣設備、元件、管線、防雷接地等的規格型號、實際布置。一般大型工程都有電氣總平面圖,中小型工程則由動力平面圖或照明平面圖代替。(見例圖):必須知道電氣圖中的各符號意義:並以系統圖為線索,分別對各路分系統進行工程量統計:讀懂圖後,進行工程量統計,這是一個繁雜的工程,需要仔細與耐心。工程量統計必須遵循國家統一的規定,如:《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各類系統計算的規定,如:安裝工程各種系數計算規則一、系數的分類: 1、子目系數 1.1、超高增加費; 1.2、管道井內管道、閥門、支架安裝增加費; 1.3、分章說明、附註、綜合解釋有關說明(需要調整的部分)。 2、工程系數 2.1、高層建築增加費; 2.2、現澆鋼筋混凝土模板,內澆外築、內澆外砌。 3、綜合系數 3.1、腳手架搭拆費; 3.2、系統調試費; 3.3、安裝與生產同時進行增加費; 3.4、有害環境施工增加費。 二、系數的特徵 子目系數是根據所套用子目進行換算的;工程系數是全部工程,有條件進行計算,根據工程規模特徵調整;綜合系數是符合計算特徵都得計算。 三、計算方法 子目系數作為工程系數的計算基礎; 工程系數作為綜合系數的計算基礎; 平級不互相計取。安裝工程預算中常用的各項系數主要有: ●超高系數:定額中的超高費是指操作物高度超出定額子目計算范圍而需增加的人工費用。省安裝工程單位估價表中該系數主要出現在:第二冊操作物高度5米以上的工程;第八冊操作物高度3.6米以上的工程;第九冊操作物高度6米以上的工程;第十三冊操作物高度6米以上的工程。操作物高度是指有樓層的按樓地面安裝物的垂直距離,無樓層的按操作地點(或設計正負零)至操作物的距離。上述費用僅計算超高部分項目,未超高部分不計。 ●各冊定額章、節換算系數:分章說明、附註和綜合解釋規定各種子目調整系數。例如第八冊設置於管道間,管廊內的管道閥門法蘭支架其人工乘以系數1.3。第二冊第八章說明四,銅芯電力電纜頭按同截面電纜頭定額乘以系數1.2,雙屏蔽電纜頭製作安裝人工乘以系數1.05。第十一冊第二章說明六,標志環等零星刷油,套用本定額有關部分,其人工乘以系數2.0。 ●高層建築增加費:高層建築增加費是指建築物在六層或20米以上所需增加的人工降效、材料、工具垂直運輸增加的機械台班費用;工人上下所乘坐的升降設備台班費等。該項費用適用於採暖、通風、生活煤氣、給排水、民用建築物電氣照明及附屬於上述工程中的保溫、絕熱和刷油等工程。建築物的高度,是指室外地平至檐口滴水的垂直高度。不包括屋頂水箱間、樓梯問、女兒牆高度。高層建築增加費計算時,應以全部工程的人工費為計算基數,含6層與20米以下的地下室工程。費率按建築物總高度或層數確定,不能分段計算。 ●凡主體結構為現場澆注鋼模板6工的工程,內外澆注的定額人工乘以系數1.05。內澆外砌的定額人工乘以系數1.03。該項系數是指土建工程為配合安裝工程預留洞而發生的人工增加費用,其主要適用於給排水、採暖工程。 ●腳手架搭拆系數:是綜合取定的系數。除定額中規定不計取腳手架費用外,不論工程實際是否搭拆腳手架,或搭拆數量多少,均應按規定系數計取腳手架費用,包干使用。同一單項工程有多個專業施工,凡是符合計算腳手架規定的,應按各冊規定分別計取腳手架費用。 ●系統調統費:採暖、通風空調工程系統調試費是綜合系數,其計費基礎包括採暖工程中的管道閥門、散熱器的安裝及刷油保溫等全部工程的人工費。 ●安裝與生產同時進行增加費:安裝與生產同時進行,增加費用按人工費的10%計算。 ●有害身體環境施工降級增加費:在有害身體健康的環境施工,降效增加費用按人工費的10%計算電氣工程量統計的難點是需要電的基本常識,如:如何確定照明系統各段線路根數確定照明系統各段線路的根數,這是一項基本功,但也是難點。特別是遇到較復雜的綜合樓或裝飾電氣工程。施工圖中能夠詳細標出最好了,就怕遇到圖中未曾標注的,或標注不正確的。圖中不標注的原因我認為有兩,其一,設計人員本身也是新手,搞不清幾根線;其二,設計人員雖然經驗豐富,但疏忽或偷懶,特別是設計時間緊迫時。由於施工圖中未註明照明線路根數,因此給預結算員或施工人員帶來了麻煩。我們得弄清究竟是幾根呀,這就需要我們苦練基本功,多研究學習。就算是搞了好幾年預結算的人員,也有一時困惑,理不清幾根線的時候。因此,新手更需加倍努力。在學習之前大家首先要溫習一下電路電工原理。照明迴路中本人理解為5種線。1、火線(相線),火線進開關這是必須的,即是電流首先流向開關的線,只接至開關,與燈具不搭界,且不可能有兩根火線重疊的情況;2、零線,電流流出燈具的線,一個迴路中不管有多少套燈具,零線只有一根,零線與開關不搭界;3、地(PE)線、一個迴路中不管有多少套燈具,地線只有一根,接地線是為燈具服務的,與開關不搭界;4、控制線,是由開關接出至燈具的這一段線,須注意的是,如果其中的一位開關控制2套或N套燈(在圖中會看到用虛弧線連接起來的),那麼控制線就是由此開關一直至最後一套燈具,而不是第一套燈具,否則的話,容易理解錯誤!5、雙控或多控開關連結線,以雙控開關為例,雙控開關是成組出現的,即一位對應一位。一對單聯雙控間的連接線為2根,一對雙聯雙控開關間的連接為4根,開關連接線與燈具不搭界。綜上所述,主要難點在於控制線,碰到有雙控開關時,也要注意開關間的連接線。我們在看圖時,首先要開關在哪裡,此開關控制哪些燈具,如果有幾組開關所控制的燈具混在一起的話,那麼就要注意了。還有應掌握工程量的計算公式,如:電線電纜材料用量計算公式銅的重量習慣的不用換算的計算方法:截面積*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計算:120*8.89=1066.8kg/km1導體用量:(Kg/Km)=d^2*0.7854*G*N*K1*K2*C/d=銅線徑G=銅比重N=條數K1=銅線絞入率K2=芯線絞入率C=絕緣芯線根數2絕緣用量:(Kg/Km)=(D^2-d^2)*0.7854*G*C*K2D=絕緣外徑d=導體外徑G=絕緣比重K2=芯線絞入率C=絕緣芯線根數3外被用量:(Kg/Km)=(D1^2-D^2)*0.7854*GD1=完成外徑D=上過程外徑G=絕緣比重4包帶用量:(Kg/Km)=D^2*0.7854*t*G*ZD=上過程外徑t=包帶厚度G=包帶比重Z=重疊率(1/4Lap=1.25)5纏繞用量:(Kg/Km)=d^2*0.7854*G*N*Zd=銅線徑N=條數G=比重Z=絞入率6編織用量:(Kg/Km)=d^2*0.7854*T*N*G/cosθθ=atan(2*3.1416*(D+d*2))*目數/25.4/Td=編織銅線徑T=錠數N=每錠條數G=銅比重比重:銅-8.89;銀-10.50;鋁-2.70;鋅-7.05;鎳-8.90;錫-7.30;鋼-7.80;鉛-11.40;鋁箔麥拉-1.80;紙-1.35;麥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EF(發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0.97U-1.21棉布帶-0.55P繩-0.55;棉紗線-0.48一些規定必須知道,如:1、變壓器油過濾不論多少次,直到過濾合格為止,以「t」為計量單位,其計算公式:油過濾數量(t)=設備油重(t)×(1)+損耗率2、帶形母線計算公式:L=∑(按設計圖紙計算的單項延長米+母線預留長度)3、基礎槽鋼角鋼的安裝長度按設計圖紙計算,無規定時按下式計算:①單個櫃盤時:L=2(A+B)②多個同規格的櫃、盤相連接時:L=n2A+2B式中:L:所求長度 A:櫃或屏的寬度 B:櫃或屏的厚度 n:櫃或屏的個數。4、盤櫃配線長度計算公式:L=盤櫃板面半周長×配線迴路數。5、電纜安裝工程量計算公式:L=∑(水平長度+垂直長度+各種預留長度)×(1+2.5%電纜曲折折彎余系數)。6、保護管計算公式:橫穿公路:L=路基寬度+4米;穿過排水溝:L=溝壁外緣+1米;垂直敷設:管口距地面+2米;穿過建築物外牆,按基礎外緣以外+1米。7、電力電纜中間頭數量確定參考公式:n=L/l-1n:中間頭個數L:電纜設計長度l:每段電纜平均長度。8、接地母線、避雷線敷設工程量公式:L=∑(施工圖設計水平長度+垂直長度)×(1+3.9%附加長度)。9、電氣配管管內穿導線工程量計算公式:L=(配管計算長度+導線預留長度)×同截面導線根數。10、10KV以下架空線路導線架設工程量計算公式:L=(線路總長度+所有預留長度)×導線根數。總之,這是一門學科,必須理論聯系實際,經過時間磨練,才能比較准確掌握。現在有電算化軟體,如:廣聯達、魯班算量、管家婆、神機妙算……。用會它當然很有必要,它能做到既快又正確。
③ 電路中各電阻消耗的功率是否能用疊加定理計算得出
不能。
疊加定理只適用於線性電路。
一個電源單獨作用時,其他的電壓源短路,電流源開路。
由於每個電源單獨作用,電路結構變得較為簡單,計算出所求物理量電壓U'、U"、U"'......或者I'、I"、I"'......,然後使用疊加定理:U=U'+U"+U"'+......或者I=I'+I"+I"'+......。
疊加定理只能用於電壓、電流的計算,不能用於功率的疊加計算。計算功率時,只能先採用疊加定理計算出電流I或電壓U,然後計算功率。
(3)電路重疊率擴展閱讀:
諾頓定理對於單頻的交流系統,此定理不只適用於電阻,亦可適用於廣義的阻抗。諾頓等效電路是用來描述線性電源與阻抗在某個頻率下的等效電路,此等效電路是由一個理想電流源與一個理想阻抗並聯所組成的。
諾頓定理是戴維寧定理的一個延伸,於1926年由兩人分別提出,他們分別是西門子公司研究員漢斯·梅耶爾(1895年-1980年)及貝爾實驗室工程專師愛德華·勞笠·諾頓(1898-1983)。實際上梅耶爾是兩人中唯一有在這課題上屬發表過論文的人,但諾頓只在貝爾實驗室內部用的一份技術報告上提及過他的發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疊加定理
④ 電路分析動態電路中的功率疊加問題。
兩個頻段的功率,可以看成兩個電源串聯,然後用疊加定理求
「滿足一個的最大輸出定理就不能滿足另一個」是兩個電源並聯的情況吧
⑤ 數字電路代入規則的原理或證明
1.有關於邏輯函數的眾多定律,規則,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我的理解是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三部分組成,基本定律(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這里的分配律要注意一點,邏輯代數中的分配律不同於普通代數的分配律,不要被借用的運算符號騙了),和電路有關的規則,本身的三大規則(帶入,反演,對偶)。這只是個人的初步理解,可能還要補充。
2.基本定律
交換律
A+B=B+A A*B=B*A 這個結合串聯並聯的電路就可以解決,在電路中交換兩個電子器件不影響最終的輸出。這里有一個衍生,定律中都是兩個輸入,如果擴大輸入量,對於結果的影響是怎樣的?我理解為是沒有影響的,出發點是電路的角度。下一個論斷要有依據,這個網上有人給出了證明(可以用遞歸證明,先證明 A1+A2=A2+A1已得證,設若A1+A2+...+An 符合交換律(n>=2),則令K=A1+A2+...+An 只需證明K + An+1 = An+1 + K 即可,故得證。),這個再引申開來就是:常見的數學公式證明的方法有哪些?主觀的臆斷是不科學,不嚴謹的。
結合律
A+(B+C)=(A+B)+C A*(B*C)=(A*B)*C 結合律和交換律的理解過程相類似,此處不在做說明。
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第一個式子,通過以往的代數知識很容易理解,第二個式子對於習慣普通代數的人來說,有點難理解。這里,就要提醒自己本書的立足點是建立在邏輯代數的基礎上。
3.和電路相關的規則
邏輯電路最本質的串並聯的特性,導致了一些電路固有規則的誕生:吸收率,0-1律,互補律,重疊率,對合律。
吸收率
A+AB=A A*(A+B)=A 吸收率成立的前提是有邏輯1的存在抵消了剩餘的電子器件。
0-1律
A+1=1 A+0=A A*1=A A*0=0 0-1律是邏輯常量和邏輯函數組合的規則。
互補律
A+A'=1 A*A'=0
重疊律
A+A=A A*A=A 重疊律說明相同的輸入無論存在多少次,它的輸出和其只存在一次的輸出是一樣的。
對合律
A''=A 兩次求反等於沒變。這里『對合『一詞的由來不懂。
3.三大規則
代入規則,反演規則,對偶規則。代入規則很容易理解,有化整為零的思想。反演的規則是反函數的求解規則,而且變化了原有的函數表達式。反演規則得出的是原函數的反函數,因此,反演後得出的函數不等同於原函數,但是存在一絲的聯系就是「反」。
對偶是兩組邏輯函數等式之間的一個規則,由一個函數等式,通過對偶規則得出另一個函數等式。這兩個等式間沒有任何聯系,通過對偶法則展開的延伸。
反演和對偶兩者結合起來得到一個結果就是,按照兩者的定義,F的F'=F* (F*是對偶規則得來的函數)。這點依據兩個函數相等,它們的對偶函數也相等的論證過程得來的。
4.證明一個邏輯函數等式,最無腦的方法就是列出各自的真值表,如果真值表相同,那麼等式就成立。這裡面的原理就是,雖然邏輯電路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但是形同的兩組輸入帶來了相同的兩組輸出。
5.學到現在邏輯電路,看錶達式這一章也是第二次了,還是理解錯了,理解不夠深刻。對偶是將一整個函數等式進行變化,變化後的函數等式,與原先的函數等式不存在任何關系,有的話,也是偶然(我沒有進行過論證,依定義來看確實兩者間不存在什麼關系),再次聲明,對偶是對 與或運算,和邏輯常量進行了對換。我總覺得對偶是為了少做一些證明。
反演將的是什麼?反演求解的是某一函數的反函數,本來可以直接將函數值求反,現在可以構建新的函數式,來表達反函數,而不僅僅限於加個非運算的符號。將原函數的 與或運算調換,原變數和反變數調換,邏輯常量間互換。反演和原先函數的聯系比對偶規則更為緊密。
6. 接下來的還有一些公式也較為重要。
A+A'B=A+B 這里運用的是分配律和互補律.同時依據對偶,還存在一個對稱的等式,A*(A'+B)=A*B
這一系列公式都是一個套路銷項。
⑥ 鋁箔重疊率計算公式
沒有具體的數據。
不過鋁箔的屏蔽率一般是125%以上,就是重疊率在25%以上,在鋁箔重疊的部分上層鋁箔和下層鋁箔中間的接觸面積較大,而且兩個鋁面之間的距離比較小,一般是麥拉層的厚度。
而編織的電容是在金屬絲交叉時形成的小空隙哪裡形成的,所以高頻時鋁箔屏蔽的電容比編織屏蔽的電容大。
⑦ 我想利用Excel計算重疊率,請問如何設置公式
如果所示的例子。
那個公式是: =SUMPRODUCT(OFFSET($A$2:$A$9,0,MATCH(H$1,$A$1:$D$1)-1),OFFSET($A$2:$A$9,0,MATCH($G2,$A$1:$D$1)-1))
你按你的實際要求改下就可以了
有問題歡迎提問
⑧ 重疊率的基本公式
如果被計數的對象,被分為A、B兩大類,則:被計數對象的總個數=A類元素個數+B類元素個數,即同時屬於A類和B類的元素個數。2、如果被計數的對象,被分為A、B、C三大類,則:被計數對象的總個數=A類元素+B類元素個數+C類元素個數,即同時屬於A類和B類的元素個數、同時屬於A類和C類的元素個數以及同時屬於B類和C類的元素個數+同時屬於A、B、C三類的元素個數。
⑨ 重疊率計算公式
重疊率計算公式如下;
類比一下,兩個部分重疊放在桌上的圓的重合率=重合部分的面積÷兩個圓的總覆蓋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