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路板原理圖和印刷電路板圖怎麼轉換
原理圖只是將各種元件的符號用線連接在一起,而印刷電路板圖則是布好線的pcb圖,上面的元件都是他們的封裝形式給出!印刷電路板是根據電路原理圖得出的,但利用印刷電路板就能做出電路板實物來!
Ⅱ 集成電路與印製電路板區別
集成電路是一般是指晶元的集成,像主板上的北橋晶元,CPU內部,都是叫集成電路,版原始名也是叫權集成塊的。而印刷電路是指我們通常看到的電路板等,還有在電路板上印刷焊接晶元。
集成電路(IC)是焊接在PCB板上的;PCB版是集成電路(IC)的載體。PCB板就是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印刷電路板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印刷電路板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的。除了固定各種小零件外,印刷電路板的主要功能是進行上頭各項零件的相互電氣連接。
簡單的說集成電路是把一個通用電路集成到一塊晶元上,它是一個整體,一旦它內部有損壞 ,那這個晶元也就損壞了,而PCB是可以自己焊接元件的,壞了可以換元件。
Ⅲ 什麼叫印製電路板它有什麼作用和優點
印製電路板,又稱印刷電路板,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提供者。印製電路板版的特點及作權用:印製電路與普通導線連接成的電路比具有尺寸小、裝配工藝簡單、安裝效率高、電路可靠性高等優點。其具體作用如下:》PCB為元器件、零部件、引入端、引出端、測試端等提供固定和裝配的機械支撐點。》實現元器件、零部件、引入端、引出端、測試端等之間的電氣連接良好,且滿足電氣特性要求。》為電子設備的集成化、微型化、生產的自動化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為電子設備的裝配、維護提供方便。
Ⅳ PCB印製電路板、集成電路,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PCB印製電路板和集成電路之間的區別:
1、集成電路是一般是指晶元的集成,像主板上的北橋晶元,CPU內部,都是叫集成電路,原始名也是叫集成塊的。而印刷電路是指我們通常看到的電路板等,還有在電路板上印刷焊接晶元。
2、集成電路(IC)是焊接在PCB板上的;PCB版是集成電路(IC)的載體。PCB板就是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印刷電路板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印刷電路板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的。除了固定各種小零件外,印刷電路板的主要功能是進行上頭各項零件的相互電氣連接。
3、簡單的說集成電路是把一個通用電路集成到一塊晶元上,它是一個整體,一旦它內部有損壞 ,那這個晶元也就損壞了,而PCB是可以自己焊接元件的,壞了可以換元件。
(4)電路印製板擴展閱讀:
PCB即印製線路板,簡稱印製板,是電子工業的重要部件之一。幾乎每種電子設備,小到電子手錶、計算器,大到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軍用武器系統,只要有集成電路等電子元件,為了使各個元件之間的電氣互連,都要使用印製板。
印製線路板由絕緣底板、連接導線和裝配焊接電子元件的焊盤組成,具有導電線路和絕緣底板的雙重作用。它可以代替復雜的布線,實現電路中各元件之間的電氣連接,不僅簡化了電子產品的裝配、焊接工作,減少傳統方式下的接線工作量,大大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縮小了整機體積,降低產品成本,提高電子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硅(Si)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Ⅳ 印刷電路板,什麼是印刷電路板,印刷電路板介紹
印刷電路板是指裸板-即沒有上元器件的電路板。
目前的電路板,主要由以下組成
1、線路與圖面(Pattern):線路是做為原件之間導通的工具,在設計上會另外設計大銅面作為接地及電源層。線路與圖面是同時做出的。
2、介電層(Dielectric):用來保持線路及各層之間的絕緣性,俗稱為基材。
3、孔(Through hole / via):導通孔可使兩層次以上的線路彼此導通,較大的導通孔則做為零件插件用,另外有非導通孔(nPTH)通常用來作為表面貼裝定位,組裝時固定螺絲用。
4、防焊油墨(Solder resistant /Solder Mask) :並非全部的銅面都要吃錫上零件,因此非吃錫的區域,會印一層隔絕銅面吃錫的物質(通常為環氧樹脂),避免非吃錫的線路間短路。根據不同的工藝,分為綠油、紅油、藍油。
5、絲印(Legend /Marking/Silk screen):此為非必要之構成,主要的功能是在電路板上標注各零件的名稱、位置框,方便組裝後維修及辨識用。
(5)電路印製板擴展閱讀
印刷電路板本身的基板是由絕緣隔熱、並不易彎曲的材質所製作成。
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細小線路材料是銅箔,原本銅箔是覆蓋在整個板子上的,而在製造過程中部份被蝕刻處理掉,留下來的部份就變成網狀的細小線路了。這些線路被稱作導線(conctor pattern)或稱布線,並用來提供PCB上零件的電路連接。
通常PCB的顏色都是綠色或是棕色,這是阻焊(solder mask)的顏色。是絕緣的防護層,可以保護銅線,也防止波焊時造成的短路,並節省焊錫之用量。
在阻焊層上還會印刷上一層絲網印刷面(silk screen)。通常在這上面會印上文字與符號(大多是白色的),以標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絲網印刷面也被稱作圖標面(legend)。
在製成最終產品時,其上會安裝集成電路、電晶體、二極體、被動元件(如:電阻、電容、連接器等)及其他各種各樣的電子零件。借著導線連通,可以形成電子訊號連結及應有機能。
Ⅵ 印刷電路板的化學方程式
2FeCl3+Cu=2FeCl2+CuCl2,利用三價鐵離子的氧化性氧化銅單質,因為電路印刷板表面是鍍銅的
Ⅶ 什麼是印刷電路板的設計
一、印刷電路板的設計原則
(1)首先要選好電子設備用的機殼,確定印製板的規版格和尺寸。
(2)元器件權安放的位置要根據所選機殼及電路的需要確定。如製作收音機時,電儀器和調諧電容器要靠近機殼邊,使其旋鈕恰好能伸出機殼外。磁性天線應置於機殼上端水平方向。電池位置要緊靠機殼的下部,以便增加其穩度。
(3)元器件安排要使其不互相干擾,如磁棒應盡量遠離揚聲器,輸入、輸出變壓器要互相垂直,各元器件既要安排得緊湊,又要有適當距離。
(4)元器件應安裝在無銅箔的一面,並使元器件間的連接銅箔盡可能不交叉。
二、印刷電路板的設計方法
(1)先選用一張白紙(與板大小相同),根據電路圖中的主要組件,在紙上畫出排列位置,再將其他元器件安放在這些主要組件的周圍,然後用鉛筆將這些元器件按電路圖連接,不斷進行修改,直至不使連接的線路發生交叉且合理為止。
(2)要根據選用元器件的大小,按尺寸確定其鑽孔的位置,使所有組件符合設計原則的要求。經多次核實無誤後,確定方案,准備往印刷電路板上繪圖。
Ⅷ 電路板印製線路與原理圖有哪些區別
電路板印製線抄路與原理圖有哪襲些區別?電路板是承載電子元件的板子,通常以絕緣板為基礎,單面或雙面敷有銅箔,便於刻制或腐蝕電路。
印製板,也稱印刷電路板,用軟體把設計好的電子電路圖生成可以安裝元件的板路圖,用印刷的方法把絕緣漆印製敷銅板上,再用三錄化鐵水溶液腐蝕出掉不需要的銅箔,製成可用的電路板。
原理圖,是在紙上畫的、或用軟體製作的用線條把元器件的符號按一定規律連接在一起,以說明電路工作原理的圖
Ⅸ 印刷電路板是什麼意思
印刷電路板是以絕緣材料輔以導體配線所形成的結構性元件。在製成最終產內品時,容其上會安裝集成電路、電晶體、二極體、被動元件(如:電阻、電容、連接器等)及其他各種各樣的電子零件。藉著導線連通,可以形成電子訊號連結及應有機能。因此,印製電路板是一種提供元件連結的平台,用以承接聯系零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