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碾米機電動機電容一個是300UF/450V還有一個電容暴掉後就看不清多大,只看見是250V是多少UF
應該說「不」,相當於250UF400V說「500UF200V是錯誤的,只能說500UF 200V時,儲存的電能能源和250UF400V的,但容量還是不一樣的兩個等於280UF 560UF系列。電容剛剛標記電壓電容器電壓施加電壓時不高於耐壓可以是如果只有另一個兩個容量是不一樣的原因兩個電容端子的電壓可能超過耐電壓損壞,甚至燃燒的電路板的其他元素。就在濾波電容,你可以找到兩個容量幾乎替代耐受電壓高於200V時,你可以,當然,大的電容的濾波效果會更好,如果沒有一個濾波電容,最好的是,以取代成本,否則該電路可無法正常工作。應可以使用替代兩個680UF200V。
B. 我村的照明電路上有一碾米機,一碾米電腦就死機,請問有何辦法
看來是電壓不夠,買個穩壓器就OK了。樓上的辦法也不錯
C. 我家碾米機電動機配有兩個很大的電子管,有一個爆炸了,請問那個電子管能起到什麼作用,我換一個新的上去
電子管???電子管在幾十年前就淘汰了,現在的電器上電子管極為罕見,你確定那是電子管嗎?分析功能的話請給出電路圖。
D.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有參與操作活動的興趣,體驗在探索中創作的快樂;
2.大膽嘗試幾種常見的連接方法,發現物體間的連接有的需要輔助物,有的不需要輔助物;
3.能積極參與各種連接的游戲,分享連接的經驗。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了解自己身邊物體的連接。
物質准備:綵帶、紙條、拼插玩具、穿線玩具、彩色筆、吸管等生活中常見物品;回形針、夾子、雙面膠、膠水、繩子等輔助材料;音樂《火車開了》;圖片。
活動過程:
一、搭火車連接引入活動——身體連連看
1.在開火車的音樂下入場
孩子們,我們一起來開火車吧!(伴隨音樂,幼兒雙手搭在小朋友肩上連成一列長長的火車。)
提問:我們是怎樣搭成長長的一列火車的?
小結:一個一個地相互連在一起就是連接,我們身邊有許多都可以相互連接。
2.幼兒玩身體連接游戲
教師:連連看,連連看。
幼兒:連什麼?
教師指令:手指手指連連看;小腳小腳連連看;手背手背連連看。
二、嘗試相同物體的連接——同類連連看
1.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嘗試用多種方法連接
小朋友們看,桌子上的玩具寶貝也想來玩好玩的連連看游戲,你們能幫它們把相同的物品連一連嗎?想一想它們可以怎樣連接起來?
2.交流分享,個別幼兒展示作品並介紹。重點探討幾種連接方法,如:接插、串、夾、系等
提問:你把什麼東西連接起來了?用什麼方法連的?
3.對不同的連接現象進行分類
我們在操作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有的物體能連接,有的物體不能連接;能連接的物體中有的物體連接需要輔助物,有的物體連接不需要輔助物。現在我們來分一分,將不需要輔助物連接的物品放在一起,需要輔助物的放在一起。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哪些需要輔助物才能連接,哪些不需要輔助物就能連接,為什麼?
三、嘗試不用輔助物的連接——創意連連看
1.運用紙條操作連接
剛才,小朋友都是用輔助物把紙條連接起來的,那紙條不用輔助物能連接嗎?
這一次,請你們來做一個更有趣的游戲叫「創意連連看」,你們要動動小腦筋,自己試試用什麼方法把紙條連接起來,看看誰的方法最有創意。
2.請個別幼兒分享操作過程
提問:你是用的什麼方法把紙條連接起來的?誰的方法最好?
大家都來學學同伴用的方法,把你們的紙條都連接起來。
四、生活中連接的作用——神奇連連看
1.讓幼兒觀看視頻資料
教師介紹:在我們的生活中,連接的作用是很大的。大橋把河的兩邊貫通連接在一起了,給交通帶來了方便;電話的連接使人們溝通更方便;連接是無處不在的,有的連接能看得見,有的連接看不見,但豐富多彩的連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2.互相交流:你在生活中看見的連接有哪些?
五、大家一起玩連接游戲——快樂連連看
請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起來玩連接游戲。「連連看,連連看」「連什麼?」「連小手」「連小腳」「連身體」。
活動目標:
1、認識天氣符號,了解簡單的氣象知識。
2、關注天氣預報,有觀看天氣預報的意識
活動重點:
了解天氣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活動准備:
天氣預報視頻、天氣預報中常見的天氣符號。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課題:
1.猜一猜,這是什麼電視節目開始了?(播放天氣預報的音樂)
2.說說自己對天氣預報的了解。
我們從天氣預報中可以知道些什麼?讓我們提早知道明天的天氣情況。
(為什麼要收看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
二、了解天氣預報內容,認識氣象標識:
1. 播放天氣預報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段中央電視台的天氣預報,它能讓我們知道全國各地的天氣狀況和氣溫。)
今天我們先來認識天氣符號。哪些是天氣符號?哪裡會出現天氣符號呢?
我們來記錄一下,這段錄象里,出現了哪些天氣符號。每個孩子一張表格,你看到哪個圖案有出現,就在後面的空格中打勾。
播放視頻,幼兒操作。同伴之間,相互看看。
大張,匯總。(我們的祖國真大,在同一天里有各種不同的天氣。)
2.師生一同認識各種常見的氣象符號。(PPT)這里的.有不認識的嗎?一起認讀一次。
3.現在我們來學學氣象預報員預報天氣。模仿氣象預報員,學報城市天氣預報。
分兩組進行。
三、了解天氣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好吧,天氣預報到底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幫助呢?
四、游戲活動:(下雨,熱天,下雪。)
目標:
1、認識小麥,了解小麥的生長過程。
2、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准備:
1、本地的農作物實物小麥若干。
2、小麥的生長圖片。
3、一些由小麥製成的食品。
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們,春天我們到田野里去春遊,看到了農民伯伯的田裡種了哪些東西?
幼兒根據自己的記憶回答。
2、認識小麥。
1)師:小朋友都見過小麥嗎?它長得什麼樣?
讓孩子自由討論小麥的外形特徵和組成部分。
2)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外形特徵和組成部分。
師:我們來看看小麥的樣子。
幼兒觀察小麥實物,講述小麥的外形特徵。
教師總結: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小麥的莖俗稱麥秸,空心、有節、光滑、葉狹長;莖的頂端長麥穗,麥穗有針一樣的麥芒,麥穗成熟時是金黃色的。
3、觀看圖片,幼兒了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獲季節。
秋季農民把麥種播在地里;冬季壓實麥苗;到第二年春天,麥苗長得綠油油的,並逐漸長大、抽穗、開花、結籽;5月底6月初,麥子慢慢地由綠變黃,成熟,農民伯伯開始收麥,叫夏收。
4、了解麥子的用途。
教師出示各種麥製品,引導幼兒了解這都是用麥子做的。
提問:麥子最後結出的小麥有什麼用呢?
(麥粒可磨成麵粉;麵粉可做成饅頭、面條、餃子、蛋糕、餅干、麵包等;麥秸可編制各種草帽、扇子、墊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
5、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師:今天我們就來自己折一個小船,讓小船在水裡自由航行。
幼兒學習兒歌《大饅頭,哪裡來》體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知道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不剩飯,不掉飯粒。
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兒歌:《大饅頭,哪裡來》「大大的饅頭哪裡來?白白的麵粉做出來,白白的麵粉哪裡來?黃黃的小麥磨出來,黃黃的小麥哪裡來?農民伯伯種出來。伯伯阿姨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6、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在小麥成熟的季節帶領幼兒到田野里去觀察成熟時期的小麥,體驗農民收獲糧食的辛苦。
活動目標:
1、認識蜘蛛及蜘蛛的各種本領。
2、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及對周圍事物的探究及觀察能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關於蜘蛛結網的影像資料
2、蜘蛛網的圖片、模擬玩具蜘蛛
3、毛線若干條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蜘蛛及蜘蛛織網的特點,促使幼兒養成對周圍事物的探究和觀察能力。
活動難點:延伸活動——幼兒用毛線織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穩定情緒,律動《小蜘蛛》。(這一環節是為了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觀察玩具蜘蛛,提問:你們知道蜘蛛的絲從哪裡來的?讓幼兒猜想,發表不同的看法。
(這一環節是引發猜想,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觀看一段蜘蛛結網的錄像,讓幼兒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眼、耳自已尋找答案。
(這一環節是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帶著問題自己尋找答案。)
3、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1、蜘蛛的絲是從哪裡吐出來的?2、平日里你從哪裡看到蜘蛛結的網?3、蜘蛛是怎樣捕捉獵物的?
4、蜘蛛是益蟲還是害蟲?(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這一環節是擴展幼兒的思維,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結束部分。
分組用毛線學習蜘蛛織網。(把幼兒分成四組,分發毛線,學習蜘蛛織網)
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後,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科學活動: 種子變變變
生成背景:
在生活區里放著石磨和石臼,孩子們非常喜歡玩這些古老的工具,磨豆漿是孩子喜歡
的,因為老師事先把豆子浸軟了,但是當我提供了干、硬的豆子時,孩子們發現的現象是
不一樣的,這里隱藏著一些科學現象,於是,我和孩子一起進行了科學探究。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比較,找出最合適的使用工具,增強探索意識。
2、能根據操作結果進行記錄,並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3、對操作活動感興趣,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准備:
1、 干、濕黃豆、稻穀若干(幼兒參與浸泡)。
2、 石臼、石磨和擀麵棒若干。全自動豆漿機一台。
3、 記錄表《「種子的變化」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比較干、濕種子的不同。
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講述干濕種子的不同,為什麼?
(二)第一次操作:使用工具後觀察種子變化。
1、分別介紹石臼、石磨和擀麵棒的名稱及使用方法。
2、幼兒操作,並觀察種子會發生什麼變化?
3、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發現:你使用了什麼工具?你發現了什麼?
4、小結:浸泡過的種子容易碎,所以磨豆漿一定要浸泡,而為稻穀蛻皮應該把稻穀曬干。
實錄:孩子們對這些古老但實用的生活工具顯得非常感興趣,因為生活中幼兒接觸得不多,新鮮感非常強,第一次操作讓孩子熟悉了這些工具,為下面的科學探究作好了鋪墊。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按要求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操作並記錄操作結果。
1、兔媽媽打電話來說,秋天到了,他們收獲了許多黃豆和稻穀,它想請他們的朋友到它家喝豆漿和嘗到白白的大米飯,但不知使用什麼樣的工具才能做到,請小朋友來幫助它。
2、幼兒猜測:你覺得兔媽媽使用什麼工具最合適,才能吃到香香的豆漿?
3、幼兒操作:
(1)講解記錄要求。
(2)幼兒操作並記錄。
實錄:第二次操作讓幼兒帶著科學的問題去實驗,通過記錄把結果記錄下來,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記憶,因為本次操作非常多樣,共有12種,因此記錄表在這里非常必要,而不是擺形式。
(四)匯總記錄結果,比較發現最合適的工具。
1、交流、講解自己的記錄結果。
2、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別統計成功與否。如:使用石臼成功的舉手等。
3、根據統計數字的不同發現最合適的工具。
反思:本次活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幼兒有效的實驗得出了科學的結果,發現了米飯用乾的稻穀和石臼最合適,而豆漿則用濕的黃豆和石磨最合適,活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五)介紹全自動豆漿機。
1、米飯、豆漿非常有營養,以前的人們就是利用石臼來使稻穀蛻皮,變成大米的;用石磨來磨豆漿,然後把豆漿燒熟後再喝。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已經發明了碾米機和全自動豆漿機。人們想喝豆漿,只要把浸泡的黃豆放進去,一會兒就能喝到香香的豆漿。
1、 示範磨豆漿。
反思:現代化設備的介紹為拓展孩子的思維起到了作用,也推進了科學活動中的技術演變,能引發孩子發明更現代科學的工具。
延伸活動:
品嘗豆漿。發明更方便的工具。
活動背景:
我班幼兒男孩子較多,對交通工具很感興趣,對於圓頭圓腦的輪子更是有無窮盡的探索樂趣,每次活動後,都圍著我嘁嘁嚓嚓,意猶未盡。我便由此想出再讓孩子對於輪子有進一步的探索。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觀察、測量等操作活動,了解我們的周圍世界有各種輪子。他們大小不同,所用的材料各異,但都有相同的形狀,使得輪子能滾動,並能使物體移動。
2、學習測量技能,發展幼兒觀察、操作能力,擴展幼兒的思路,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准備:
1、請每一個幼兒帶一個輪子或有輪子的玩具。
2、教師准備有輪子和缺一個或二個輪子的玩具幾個,短繩子若干條。
活動過程:
教師:「請你們把帶來的輪子或玩具在桌上或地上移動,然後告訴我,是什麼使你們的玩具移動的?」
幼兒:「輪子」
教師:「請你們觀察一下輪子是什麼,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允許幼兒互相觀察玩具。
教師:「你們還可以用小繩子量量它有多長。」
教師示範用繩子量輪子的大小,講述量的方法,允許幼兒相互測量玩具。
教師小結:「有的輪子大,有的輪子小,它們的大小不一樣。有的用塑料,有的用木頭,有的用鐵,有的用橡膠做的,它們做的材料都不一樣,但它們的形狀是相同的,都是圓形的。」
教師:「你們想過嗎?為什麼輪子都是圓的呢?」
「現在你們可以再玩玩,觀察你的玩具,或者拿一個其他形狀的東西來比較一下,有什麼感覺,有什麼發現,請告訴大家,為什麼輪子是圓形的?」
小結:「圓形的輪子能滾動,長的、方的積木不會滾動,有輪子的玩具移動省力。」
「你們在幼兒園、家裡、街上還看到過有哪些東西有輪子?」
「如果這些東西沒有輪子將會怎樣?輪子壞了又會怎樣?」
教師:「請你們以後在街上、家裡、商場里各個地方觀察有輪子的車子、機器他們是怎樣工作的?以後請你們再來討論。」
活動反思:
幼兒對實驗活動的興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處,就是關於「滾動」這一個詞,應該給予簡單的解釋:圓形的東西能滾動。
活動目標:
1.有興趣進行影子創意造型。
2.探索發現影子的重疊與錯位現象。
重點難點:
進行影子創意造型。
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電子資源《影子變魔術》、禮帽、木棍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欣賞電子資源中的圖片,感受影子造型的美。
2.這些影子造型有趣嗎?
3.這些影子造型和它們的主人一樣嗎?
4.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奇妙的現象呢?大家可以猜一猜。
二、幼兒用書,嘗試發現疊影與光影錯位的現象。
1.除了大人能玩影子造型的游戲,小朋友也可以。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怎麼做的,為什麼他們能做出這樣的效果?
2.有兩個小朋友,為什麼影子里只有一個腦袋一個身體?
3.小朋友沒戴帽子,為什麼小朋友戴著帽子?
4.為什麼小朋友沒牽手,影子里卻可以握手呢?
三、幼兒結伴嘗試進行影子造型,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1.找你的小夥伴進行影子造型吧,看誰的造型最有意思。
2.如果需要道具,可以向老師提出。
四、對幼兒的影子造型討論,激發幼兒更多的思考。
1.你和誰做了影子造型?你們的造型是什麼?你們是怎麼做出造型的?
2.誰的影子造型最有趣?為什麼?他們是幾個人進行造型的?少一個人行不行?
3.身材不同的小朋友能不能在一起做個造型?怎麼利用他們身材高矮胖瘦不同的特點?
設計思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也迎面而來,如交通安全,用水安全、用電安全等等都隨著時代的步伐向我們教育者發出了挑釁的訊號,讓我們不得不去重視孩子們的安全教育,因而我選擇了用電安全教育這塊內容,從了解建立電路著手,進行用電安全教育,逐步深入。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了解要使燈泡發亮,需建立一條電路。
2、初步認識用電的安全,並能在生活中正確地使用。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准備:
1、電線電池小燈泡圖片。
2、對電池有了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建立電路。
1、材料介紹,引發問題。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3、實驗展示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小結:為什麼小燈泡這樣會亮。
二、安全教育
三、活動延伸
生活中除了電線可以導電、通電,可以給我們帶來危險,那還有沒有其他東西呢?讓我們下次再來一起探索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孩子們的興趣十分濃厚,投入的積極性也很高,都能了解正確的連接方法基礎上舉一反三,如王澤小朋友的多節的電池連接方法:兩節電池正負極連接好,電線的一頭連接於兩節電池中間,一頭繞於燈泡上,再連接在電池上,實驗成功燈泡亮了。還有應湘業小朋友的正負互換的連接方法等等,孩子們都進行了很好的認識了解。最後在安全教育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自身實驗過程中的小觸電了解到了電線可以給我們帶來方便同樣也可以給我們帶來危險,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它當心它不要隨意地去玩弄它,懂的基本的如何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認識家中常見的植物.
2.感覺照顧植物的樂趣.
3.了解植物成長的過程.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lt <我家的植物&;gt >.
2.掛圖:&;lt <我家的植物&;gt >.
3.班級里栽種的各種植物.
活動流程:
展示掛圖→ 思考問題→ 照顧植物→ 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一.展示掛圖:
請幼兒看幼兒用書&;lt <我家的植物&;gt >的畫面,教師給幼兒一一講解展示掛圖&;lt <我家的植物&;gt >.
二.思考問題:
看到了圖上的許多種植物後,請幼兒思考以下問題:
─哪些植物會發出香味?你們家裡有能發出香味的植物嗎?這些植物讓你想到什麼有趣的事?
─哪些植物的葉子有多種顏色?你家有嗎?是些什麼顏色的葉子呢?
─哪些植物會攀爬?這些植物學會開花嗎?開什麼顏色的花呢?
─哪些植物常在房間.客廳里看到呢?
三.照顧植物:
請幼兒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照顧植物:
─修整枯掉的葉子或過長的枝葉。
─整株拔起生病的植物,更換土壤、曬曬太陽。
─當土壤表面幹了的時候,就需要給植物澆澆水,直到噴底有水漏出來為止。
─開花的植物放在陽光下,觀葉的植物一星期1-2次太陽即可。
四、活動延伸:
學習孵豆芽的方法並觀察豆芽成長的過程。
科學活動:繩子的用途
溫州第四幼兒園:金笛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准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於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繩子的主題
(出示各種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麼?
(出示四個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麼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後,你們四人為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麼字?怎麼變了?
三、說一說用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們干什麼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繩子的用途,讓幼兒了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料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里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裡發現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皮了,躲起來很難發現,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裡了?有什麼用呢?
六、結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麼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E. 我家小碾米機上的電動機通電過後轉一會保險絲就熔斷了,是什麼問題
有可能電路短路,不可能是功率太大,因本身設計是在保險絲安全范圍之內,而你第一次用了一會之後才短路所以並沒有馬上燒掉,但是第二次因為已經出現短路所以肯定馬上燒掉
F. 用空載造句(大約30個左右)
1